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把Media 分成「內容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把Media. 乘著1990 年代初台灣學術網路發展與大學宿舍網路的佈建,PTT 成為當年大學生的「社交平台」,在系版上 ...
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FACEBOOK|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時事熱點政治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把Media分成「內容提供者」和「社交平台」,你就懂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把Media分成「內容提供者」和「社交平台」,你就懂【BuzzOrange報橘】文/BuzzOrange報橘 2016-05-18瀏覽數24,950+分享分享複製連結作者:吳學展前兩天以非常高密度的方式,吸收了很多關於「新媒體」的資訊。
週五(5/13)我花了三個多小時看完群學出版社剛出版的《婉君你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隔天又全程參與了「2016亞洲華文新聞專業論壇」,活動上邀請了來自中、港、台、馬來西亞的新媒體從業人員與學者共同討論「各地的華文媒體如何因應時代的變化」。
經過兩天的知識洗禮,讓我終於稍微釐清長期以來的困惑——到底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又該如何更仔細的分類?【先來介紹一下《婉君你好嗎?》這本書:鄉民>酸民>公民】《婉君你好嗎?》一書中的主角PTT,在Yahoo!奇摩家族與無名小站等平台接連倒下、Facebook跟LINE大舉入侵台灣之後,仍然以「技術活化石」的姿態,驕傲在台灣社會輿論場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乘著1990年代初台灣學術網路發展與大學宿舍網路的佈建,PTT成為當年大學生的「社交平台」,在系版上討論選課問題,認識別校或別系的學生。
在接下來的幾年,各BBS站經過一段慘烈的廝殺後,PTT逐漸成為台灣BBS站的龍頭,平台功能除了原本的「大學生的交誼平台」,多出了「主題性質的討論看板」。
接著,這些聚集在「NBA版」和「棒球版」上的「鄉民」,基於對特定運動明星或隊伍的好惡,逐漸轉變成下一代的「酸民」。
後來,「八卦版」因為天時地利,一躍而升成為PTT的最熱門看板,這群「酸民」開始在每天晚上用KKMAN或PCMAN等瀏覽器,群聚在這個什麼都討論的八卦版。
版上一篇又一篇的素人經驗分享和評論,逐漸成為PTT使用者日常接收的資訊。
同時,隨著外在政經環境的變化,已在這個基地因為日常互動而形成「集體意識」的酸民,看見政商權貴將年輕人批評為「草莓族」時,就隨即創造出「慣老闆」一詞,反擊社會上的主流意識形態。
最後,隨著2008年上台的國民黨的執政作為不僅不得人心,甚至踩過許多年輕人的底線,而激起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運動,在這個基礎上,「酸民」和社運團體們以不太制度化的方式,站在同一陣線,成為「公民」。
【所以,PTT算是「新媒體」嗎?】上面這段描述PTT這個「社交平台」,一開始的功能是「大學生的交誼平台」,後來又增加了「主題性質的討論看板」。
這種「社交平台」的性質跟功能,明顯與我們過去認知的「媒體」(報紙、廣播與電視)差距甚遠。
在19-20世紀大眾媒體發展的時代,「媒體」是社會的資訊「守門人」——大眾得到的資訊,是由少數的記者和編輯篩選過的。
在這本書的250頁如此敘述PTT用戶的互動方式:除了無所不談,網友還因為在「同一個」「公共空間」互動,且對話資料會被「保存」下來,讓眾人有可能形成「集體記憶」。
因此「論壇」和「聊天室」的狀況有所區別,而臉書若權限未設公開,或使用者不具名氣,也難達到類似效果。
具反抗意識的年輕人在八卦板噓爆蔡正元、失戀的女生在Womentalk板討拍、季後賽的時候在NBA板發祭品文、看到其他鄉民爆政治人物的卦就一湧而上的推爆、在國際賽事期間製作各種三熊圖……PTT這個BBS站,說穿了就是線上的「廟口」,一群人聚在一起,帶著不同的情緒,討論著各種不同的主題。
PTT這個「社交平台」聚集了一群人,讓這群人產生連結,並且在這個平台上產生互動。
這跟傳統的「媒體」定義相差甚遠。
【你絕對不會說下面這些「新媒體」跟PTT是同一種東西吧】關於「社交平台」的討論先在此打住。
接著來談談「2016亞洲華文新聞專業論壇」的討論內容。
這場論壇的主講人和與談人,來自中、港、台、馬來西亞四地,若先不算獨立記者,這些人所屬的組織為:端傳媒、香港獨立媒體網、當今大馬、財新傳媒、報導者、風傳媒、新頭殼、焦點事件、關鍵評論網、聯合報這些組織的運作方式,應該非常符合傳統的「媒體」定義吧?——由少數菁英透過「採訪、編輯、邀稿、寫作、製作圖表、製作影音」等方式,提供資訊給讀者。
用比較潮的方式來說,就是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啦。
【Media、媒介、中介、媒體、社交平台、新媒體,搞得我好亂啊】英文的Media原意是「媒介」或「中介」,但現在一般中文語境中的「媒體」,經常直接等同於「內容」或「內容提供者」,如報紙、廣播或電視,以及昨天參與論壇的那10個網路媒體。
但在網路科技出現之後,Media(媒介)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平台」在技術上進化了,例如能讓平台使用者產生更多的「橫向連結」,因此被更多人使用。
「平台」,不一定主動「提供內容」,它的功能是讓使用者「橫向連結」,而且有大量人群「日常性的聚集」並且發生「互動」。
UGC(UserGeneratedContent)則是「互動」的其中一種形式。
也因此,如果只從「內容來源」到底是PGC還是UGC去區分「新媒體」的種類,並無法觸及不同新媒體之間的根本差異。
所以,我們可以大略將Media(媒介)一詞,分成兩類:「內容提供者」和「平台」。
【PTT跟Facebook都是「社交平台」】釐清「內容提供者」和「平台」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後,接著再從「平台」的概念來看PTT跟臉書的相似與相異之處。
平台:是使用者可以在「同一個公共空間」,發生「互動」,並形成「集體記憶」。
因此,平台的界線是需要被釐清的。
PTT的邊界就是「擁有PTT帳號的人」(暫時排除後來透過網頁版看PTT的人),這群人便在同一個公共空間,發生互動,並形成集體記憶。
要將PTT和臉書做比較的話:整個PTT站台v.s.整個臉書平台。
PTT的主題看板v.s.臉書粉絲頁、多人追蹤的個人帳號。
PTT的個人看板v.s.臉書個人帳號。
在PTT噓政治文v.s.在政治人物粉絲頁嗆聲。
在PTT轉貼新聞v.s.在個人臉書帳號轉貼新聞。
在俗稱「臉書同溫層」內的人們,也會形成一種集體記憶。
圖說:關心社會議題的族群,會在同一時間點於臉書這個「社交平台」上討論同一件事。
在「社交平台」上的重點,是人們的連結與互動。
若是從內容的角度來看,這兩個「社交平台」上的內容都是UGC(UserGeneratedContent)。
而社交平台的「經營者」,主要工作自然也不是「提供內容」,而是「開發讓使用者互動的功能」。
例如,《婉君你好嗎?》提到,當時的PTT站長杜奕瑾聽到朋友的建議,因此仿照友站巴哈姆特的「推薦」功能,在PTT上開發出了「推文」功能,接下來,這個新功能如何被使用,就是用戶的事了。
【技術爆炸,這個時代的「內容提供者」最需要的是想像力】「新媒體」這個概念之所以會模糊,當然跟網路技術的發展有關。
那麼,反過來說,「網路技術」當然是現今「內容提供者」和「社交平台」的重要元素。
技術這件事,對於想走PGC路線的內容提供者來說:我非常認同《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所說的,應該要針對不同的內容,採用最適合的表達方式,例如:事件年表,就用infographics;現場的部分盡量用影片;人的描寫,則用文字。
簡言之,就是要「用盡技術帶來的可能性」。
如果不算腦袋的知識跟想法,以前的文字記者,可能只需要會寫字(沒錯,就是寫字),但現在許多記者不只要拍照、錄影、紛紛開始學習infographics甚至coding,未來還有VR呢。
新技術固然又潮又吸引人、學習新技術能夠提升競爭力也值得鼓勵,但,不應該是看到什麼新的技術就要卯起來學呀——大家一頭熱的學習infographics技術,真的是因為自己心中已經有許多想做、而且必須透過這種技術才能呈現的內容嗎?我很懷疑,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如果是一個已經決定想做社會新聞的年輕人,學習「攝影」的需求應該大於infographics吧?圖片來源:StefanLeijonCCLicensed這個問題,在提供內容的「個人」上成立,同樣的,在提供內容的「組織」上也成立。
對於組織,來說,這個問題就會從「這份內容需要什麼技術」變成「這個組織需要什麼技術人才」。
在此,還要提到另一個因素——網路技術降低了人們成為「內容提供者」的門檻。
我可以自己製作內容,我不用受到傳統組織的分工模式、工作流程的束縛,在如此自由自在的狀態下,當然是先看我想做什麼內容,再來想這種內容需要什麼技術呀。
也因此,傳統「內容提供者」組織的分工模式: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主播、政論節目主持人、編輯、主筆……對於這些新出現的「內容提供者」組織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
圖片來源:正晶限時批截圖不然,《端傳媒》怎麼會做出RAP這種內容形式,《臺灣吧》怎麼會做出「動畫」臺灣史,「國師」唐立淇怎麼會開始直播自己吃晚餐,《報導者》又怎麼會做出NewsGame急診人生。
所以,這個組織、這個專題、這篇報導到底需要什麼技術人才?當然是視「內容」而定。
也許是RAP歌手,也許是爵士鼓手,也許是詩人,也許是二胡手,也許是腹語師,也許是現在還不存在的角色。
這個時代,想要成為「內容提供者」的人,除了熱情跟意志,更需要的是想像力。
【網路技術的本質與社交平台無異:「橫向連結」】「社交平台」的概念應該大於「內容提供者」,因為,如前所述,UGC即是「社交」和「互動」的一種方式,所以要討論「網路技術」如何影響「社交平台」,就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了。
網際網路的英文是Internet,在中國稱為「互聯網」,這顯示網路技術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前面在討論「社交平台」時提到的「橫向連結」。
在網路技術出現之前,人類當然會「社交」、有「互動」、也有「橫向連結」,只是網路技術加強且加速了這件事。
PTT的丟水球功能讓當時在真實生活中互不相識的兩人,可以開始聊天;深藍論壇讓物理不及格的學生,可以找到神人救援;Mobile01讓正要買新手機的人,可以找到產品使用者提供的開箱文;臉書的開心農場讓閒閒沒事的人,可以到朋友的農場拔個蘿蔔;歡歌App讓愛唱歌的人,可以找到更多聽眾;Uber讓想自己開車賺錢的人,可以找到乘客;Dcard讓單身多年的阿宅,可以在午夜12點的時候得到一個希望。
當然,在任意門被發明之前,能夠被網路技術「橫向連結」的,還是只有數位訊號。
順帶一提,Dcard現在的模式,其實很像《婉君你好嗎?》介紹的PTT歷史,從「交誼」功能開始,聚集了一定數量的用戶後,「主題性質的討論看板」就跟著出現了,UGC當然也就出現了。
【現在的新媒體,當然不會只是「內容提供者」,或只是「社交平台」】所以,想要做「新媒體」的人,可能得先釐清你想做的是「內容提供者」還是「社交平台」。
要做「內容提供者」,首要任務當然是思考「要做什麼內容」,再決定要使用哪些技術,不要被既定的「職稱」、「分工模式」或「產製流程」限制住了。
要做「社交平台」,目標就是想辦法把用戶聚集到這,然後讓他們快樂的互動。
PTT和Dcard剛起家時,都是為「大學生」提供「交誼」功能;Mobile01則是讓3C宅可以開箱炫耀、或讓消費者搜尋產品評價。
總而言之,就是找到TA,然後找到TA的資訊互動需求。
當然,這篇文章提到的「內容提供者」跟「社交平台」這兩個概念不是互斥的,很多「新媒體」同時是「內容提供者」,也是「社交平台」。
圖片來源:沃草國會無雙搖滾區最後,用《沃草》這個例子作結:直觀來看,《沃草》應該是個「內容提供者」(PGC),他們平常提供國會直播、國會新聞、也在選前提供立委在重大議題的表態紀錄。
但從「社交平台」的角度來看,沃草經營的臉書社團「沃草國會無雙搖滾區」,就是為「對國會有高度興趣的人」(TA),提供討論平台(同時產生UGC),或讓他們可以在這找到更懂議事規則的人,為他們解惑(例如黃國昌在4/29因為立法院宣布「休息」而爆氣一事)。
預祝各位新媒體人:能在「內容提供者」與「社交平台」這兩個路線中找出自己的路,在PGC和UGC之間的比例找到平衡,找到聚集用戶以及使其互動的誘因,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找到營利模式啦QQ。
(本文由報橘授權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專欄介紹:「台灣工時非最長」老闆們生氣了7天假又飛了雇主不得再挪移例假8月起勞工連上7天班違法72私校兼任教師鐘點費近1/4世紀未調漲分享分享複製連結政治評論熱門文章1哪個國家人民最難買房?全球房價收入比顛覆你的想像2宜花東、澎湖全失守!房貸可合理負擔全台只剩「這5縣市」3台灣房市也衰退過!胡偉良:從三個時間點分析,現在正是「中週期」的轉折點4每季只需要4-5套衣服就夠?10大網友熱議極簡生活方式,你能做幾項?5抽中現賺5萬1,聯發國際躍最強珍奶股憑什麼?最新活動熱門快訊傷口照護新觀念濕潤傷口更快好把握時代脈動!好來開啟品牌新路大數據機器學習,讓資安超前部屬匯豐推永續金融服務,助企業轉型交通防疫無死角為城市生活加分愛的GOOD力!愛讓社會更給力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2年1月號2022年最新民心動向調查:44%民眾對經濟有信心,逾半民眾無意上戰場台北一間45年老公寓,四名遊子訴盡「30+」的悶與苦為何事隔86年,諾貝爾和平獎重新頒給記者?購買訂閱目錄2021年12月號Nike也悄悄布局元宇宙!看懂「未來市中心」如何顛覆世界「歇腳亭」海外大復活!如何讓老外也瘋台灣手搖飲?習近平要看的一本書──黃年提出化解兩岸困局的「互統一」購買訂閱目錄2021年11月號瑞鼎最快年底掛牌!押寶「折疊手機」能逆風突圍?產業鏈與生態圈漸成形!「新三寶」發威,鐵鏽高雄變身科技城台積電沸騰高雄房市,在地建商看好哪些熱區?購買訂閱目錄最新出版70位領袖預見永續新未來華人社會最高規格的年度盛會本專刊記錄了第19屆高峰會的論壇精華內容,是70位與會貴賓的思想結晶、參與盛會者的美好回憶,也是未能參與者的最佳跨年讀物。
在這202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大動盪時代拿回退休自主權後疫時代,通膨和失業率一起囂張;經濟頹靡與復甦一起共舞,一個波動、脫序,卻又嶄新的大動盪時代隱然成形。
過去170年,美國曾發生33次經濟衰退,有20個年度通膨率2022研究所指南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波瀾,產業更是加速轉型,對於即將於進入職場的新世代新鮮人們,想要準確預測2030年工作趨勢,《遠見》獨家剖析未來人才地圖,替廣大莘莘學子搶占未來2021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0年,全球大環境遭遇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大選及三大變數,令不少人茫然失措。
2021年入學、2025年將踏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該如何迎接新挑戰?《遠見》全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RCEP生效,成員國沒有台灣,是對台灣坐穩亞太供應鏈的考驗嗎?20多歲就和全球500大CEO對談!成長心態加上提問力,做好人生每個決定Apple再創神話,美股3兆美元俱樂部第一家,投資人為何如此青睞?震撼彈!核能在歐洲恐將變「永續綠能」,全是缺電害的?一人感染全棟帶走!中國西安疫情嚴峻,「社會面清零」是什麼?每季只需要4-5套衣服就夠?10大網友熱議極簡生活方式,你能做幾項?20多歲就和全球500大CEO對談!成長心態加上提問力,做好人生每個決定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延伸文章資訊
- 1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簡單分成「內容提供 ...
報導者、PTT、Dcard、沃草都算新媒體?簡單分成「內容提供者」和「社交平台」,你就懂了. 簡單分成「內容提供者」和「社交平台」,你就懂了. 2016/05/15 17:00.
- 2[問卦] 報導者的報導會不會太長?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報導者目前應該是堪稱台灣業界良心吧小弟學店廢物每次看到報導者的標題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78.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
- 3[問卦] 有沒有報導者的八卦? - PTT Web
[問卦]有沒有報導者的八卦?@gossiping,共有21則留言,10人參與討論,7推0噓14→, 報導者是台灣少數的調查報導類的媒體,之前聽他們的podcast 說 ...
- 4[問卦] 報導者的報導會不會太長? - Gossiping板- Disp BBS
報導者目前應該是堪稱台灣業界良心吧小弟學店廢物每次看到報導者的標題都會 ... newper: 就像ptt的受眾與Dcard的受眾是不同族群11F 04/03 14:36.
- 5[問卦] 報導者這次是不是受害者啊? - PTT八卦政治
報導者,PTT公認的好媒體, 跟我們公視聰哥不分軒輊, 結果沒想到上次來了一篇: https://tinyurl.com/y3z2dmbb 把林明進寫得跟神一樣, 還說加利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