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或稱政治學(politics或politology),是一門社會科學學科,以研究政治學、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

在西方,政治學在學術領域 ... 政治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關於政治的一門科學。

關於亞里斯多德的同名著作,請見「政治學(亞里斯多德)」。

系列條目政治 基本主題 政治史 政治哲學 政治經濟學 世界政治史 各國政治 政治體系 無政府主義 城邦 民主制 聯盟制(英語:Federacy) 封建制 獨裁制 委員會制 精英政治 君主制 議會制 總統制 半總統制 神權政治 學術門類 政治學(政治學家) 國際關係學(理論) 比較政治學 公共行政 官僚制(基層) 靈活組織機構(英語:Adhocracy) 政策 公共政策(原則(英語:Publicpolicydoctrine)) 公共利益 外交政策 政府機構 權力分立 立法機構 行政機構 司法機構 選舉機構 相關主題 主權 政治行為理論(英語:Theoriesofpoliticalbehavior) 政治心理學 生理與政治導向(英語:Biologyandpoliticalorientation) 政治組織 下屬系列 選舉制度 選舉(投票) 聯邦主義 政府 意識形態 政黨 政治主題閱論編 政治科學(politicalscience),或稱政治學(politics或politology),是一門社會科學學科,以研究政治學、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

在西方,政治學在學術領域裡的研究也被稱為政治科學、政治研究、或只有政治兩字。

「政治學」意味著在學術上的研究領域,「政治研究」則代表了更廣泛的研究領域。

作為學科的名稱,「政治科學」與「政治學」基本是同義的,但是「政治科學「更側重指代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實證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

政治學的研究者被稱為政治學家或政治學者(politicalscientist)。

現代政治學的學術規範要求政治學家對作為研究對象的政治事務保持嚴格的價值中立。

不過,由於政治學家自身對政治過程的牽涉、或者自身意識形態和價值立場判斷,現實情況往往變得更為複雜。

另一方面,政治學家提出的學說常成為其他評論家理想中的政治框架,例如記者、特殊利益集團、政治家、和選民們對議題分析以及選擇。

雖然大多數政治學家一般只從事學術活動,但是一些政治學家也可能成為某些特定政治家的顧問,甚至自身投入政壇擔任公職。

政治學家們也常在政府部門裡工作,或替某些政黨工作。

他們也有可能參與非政府組織或其他政治運動。

受過政治學教育和訓練的人也可能具有商業企業和團體所需要的經驗及價值。

智庫、研究組織、以及和民意測驗及公共關係有關的私人企業也可能雇用政治學家。

以美國為例,政治學家被稱為「美國問題專家」(Americanists),專注於各種數據如選舉、輿論和公共政策(如社會福利的改革)、國外政策、美國國會權力、和最高法院在一些議題上的立場等。

目次 1歷史 1.1古典時期 1.2中世紀時期 1.3近代 1.4現代 2研究對象 3研究方法 3.1政治哲學 3.2現代政治科學 3.2.1制度主義 3.2.2行為主義 3.2.3理性選擇 3.2.4結構主義 3.2.5新制度主義 4學科分支 5參見 6參考文獻 7研究書目 8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政治學史 對政治的研究最早開始於古希臘,政治學一詞誕生於社會科學之後。

不過,這門學科的前身明顯是倫理學、政治哲學和歷史,以及其他圍繞著研究國家特色和功能的學術領域。

在幾乎每一個歷史時代和在每一個地方,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專門研究和學習政治的人士。

古典時期[編輯] 羅馬帝國的政教合一 政治學的前身甚至能追溯至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前的年代,尤其是在希羅多德、荷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和歐里庇得斯等人的著作裡。

後來柏拉圖開始分析希臘城邦的政治制度,將他們原本以文學和歷史為方向的研究分析抽取出來,應用至我們目前所稱的哲學上。

同樣地,亞里斯多德在柏拉圖的分析上又建立了以歷史經驗為根據的研究,及發展了以比較方式研究政治,也就萌生了日後的比較政治理論,被譽為政治學之父。

而柏拉圖的《理想國》和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更被認為是政治學的創始之作。

尤其是亞里斯多德在相當程度上指出了後來西方政治學研究的正確方向[1]。

在羅馬統治時期,隨著斯多葛學派的興起,著名的歷史學家如波里比阿、蒂托·李維、普魯塔克也記載了羅馬共和崛起過程,和其他國家的組織及歷史,以及愷撒和西塞羅等政治家,使我們得以更加了解當時羅馬的政治和戰爭。

在當時對政治的研究主要是以對歷史的學習、政府治理的手段、和描述政府運作的情況為方向。

而西塞羅更是對國家(ResPublica,「公眾事物」)概念進行了界定,設計出了權力制衡的運作模式,並發展了自然法思想。

中世紀時期[編輯]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政治研究的舞台更加擴散。

一神教的崛起,尤其是西方文化裡基督教的崛起,在政治和政治行為上產生更多研究空間。

到了中世紀時期,基於當時歐洲奉行政教合一,政治學尚未成為一獨立學科,對於政治問題都傾向由宗教教義來解釋,故此,當時所謂的政治學,乃隸屬於神學。

但是,教會和朝廷間對政治的研究仍然相當廣泛。

當時的政治研究以希波的奧古斯丁的教父神學和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哲學為代表。

希波的奧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一書綜合了當時基督教的哲學和政治傳統,重新定義了宗教與政治間的領域界線。

大多數這個時代的政治議題都圍繞於教會與國家間的立場澄清和互相競爭。

而阿奎那將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進行了有機結合,並且論證了信仰、理性、道德和政治界分的可能性。

在中東和後來其他的伊斯蘭地區,歐瑪爾·海亞姆所著的《魯拜詩集》以及菲爾多西所著的國王的史詩裡都提供了對政治的分的,而其他亞里斯多德派的伊斯蘭學者如阿維森納也繼續研究亞里斯多德的分析和經驗主義,寫下許多針對亞里斯多德作品的評論。

而在古代中國,對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禮樂、兵刑、職官等典章制度,與現代的政治研究存在相當大的差異[2]。

近代[編輯] 文藝復興是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轉折點。

政治學開始擺脫神學的束縛,人們以理性和經驗的眼光來觀察和解釋政治現象。

義大利的尼可羅·馬基亞維利樹立了現代政治學的研究重點,針對政治機構和政治參與者做直接的觀察,其著作《君主論》,教導君主其只顧後果不顧過程的政治手段,內容與基督教教義衝突甚大。

《君主論》的完成,被視為政治學由基督教中完全分離的一個里程碑。

後來在啟蒙時代裡,學術領域的擴張進一步的拓廣政治學的研究範圍,超過了原本只是針對決策基準的研究。

法國政治思想家讓·布丹則對主權問題進行了系統地探討。

他在《共和六書(法語:LesSixLivresdelaRépubliqu)》中認為主權是國家的基本屬性,是至上和不可分割的。

並且認為為了避免社會動盪,有必要加強君主的絕對權威。

他的政治理論仍未擺脫中世紀的影響,但是他的主權理論促進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也是理性主義政治學的先驅[2]。

在18世紀牛頓的出現,開始建構現代科學理論的時候,政治學也跟隨其他學科一樣開始進行科學化的研究,在牛頓的世界裡,利用實驗方法得出的結果來歸結為知識、相信自然、訴諸數學解釋等等,都對政治學的研究開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與此同時出現的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的各種政治思想主張,包括了天賦人權、社會契約、分權制衡等學說以及自然法、自然權利、主權、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等觀念,成為了其後政治學研究的主導框架。

當霍布斯和約翰·洛克從不同的假設出發探討政府的起源及其正當性問題時,西方政治學開始進入邏輯理性主義傳統。

現代[編輯] 19世紀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啟蒙運動的思想傳統,包括了歷史主義者黑格爾、孔德和馬克思,以及進化論社會學的斯賓塞、梅因、滕尼斯等。

隨著政治研究日益成為一門科學,研究者更加注重於對歷史事實的歸納和分析來解釋政治現象。

約翰·密爾、羅伯特·米歇爾斯、馬克斯·韋伯等人是其典型代表。

現代政治學的專業化則發端於20世紀的美國。

政治學在大學裡成為一門正式的學科和系所開始於1880年代,以哥倫比亞大學成立政治研究院為標誌。

將過去的政治研究整合為一門學科的過程不斷進行著,政治學的歷史也替政治學的基準和實證提供了豐富的研究領域,學科裡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著一些共同的歷史前身。

但此時已研究國家公法學、政治制度、歷史為主,以德國的國家學最為知名。

起初,政治學本包括解釋經濟現象,並未有經濟學的建構,但在現代科學發展底下,經濟學遂由政治經濟學分家出來,經濟學傾向研究人們在市場交易的行為,政治學研究的領域,則更專注於權力分配、國家、制度身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政治學與社會學、經濟學和法學密切相關的一個政治學分支,國際關係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隨著時間的演化,國家關係或國際政治的研究方法也已經與政治學有了較大的差別。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間大衛·伊斯頓、加布里埃爾·阿爾蒙德等倡導的行為主義革命,促使學術領域裡針對個人和團體的科學研究從原本有系統而嚴厲地學科裡逐漸游離。

同時政治學的分析領域也朝向更深層和複雜的部分,也使政治學與其他不同的學科的研究關係更加緊密,尤其是社會學、經濟學、歷史、人類學、和統計學。

政治行為的研究者也越來越倚賴以科學的方法做學術研究,如量化研究、方法學等,根基在對政治走向的經驗證實和推斷的假設前提上,並歸納針對人類與團體的政治行為解釋。

在上一個世代裡,政治學科越來越注重與現實間的關聯,或以使用新的方法和途徑來研究如何解決政治和社會上的問題。

當代政治學家們專注研究社會上對決策權力的轉移和分配,以及政治的制度和其所扮演的角色—包括一般的政府和國際組織、政治行為和公共政策。

他們藉由檢驗許多因素來評估治理和特定政策的成功性,包括穩定性、司法、物質財富、以及和平。

一些政治學家試圖分析政治來追求進一步的實證科學題材。

其他的政治學家則以基準的題材分析政治,以提出特定的政策建議。

研究對象[編輯] 基於對政治的不同看法,對政治學的研究對象也有不同的見解。

國家學派認為政治本身是一種國家活動,因此政治學是研究國家現象的科學[3]。

而以大衛·伊斯頓為首的政治學者則認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權力(power)與權威性的價值與利益分配[4],這種觀點對於後來的政府研究以及多元主義的發展都有極大影響[5]。

另外一個影響較大的觀點是,認為政治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政治關係的科學[6]。

也有人認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公共事務[7]。

而《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則認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政府與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編輯] 傳統上,政治學研究一般分為傳統的政治哲學和現代的政治科學兩大類[2]。

政治哲學[編輯] 傳統的政治哲學研究政治問題主要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從形而上的角度探討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準則,民主、正義、自由、平等等價值取向和相應的政體設計是其研究的重點。

大多數政治學家一般先通過先驗設定抽象出一個普遍化的人性,然後通過邏輯推演設定出一套符合人類至善生活的最高準則,再根據這個準則設計出相應的政治制度。

現代政治科學[編輯] 制度主義[編輯] 早期的制度主義者受到傳統政治哲學和歐洲大陸國家學影響,主要關注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問題。

認為制度是影響人類行為的基本因素,對政治機構運作的研究主要通過對政治制度中權力分配和人類行為的法律與機構約束地了解。

主要通過制度研究法和歷史比較法進行研究[2]。

制度研究法以政治制度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立法、行政與司法等政治機構,研究的主要資料是憲法、法律、政府文件、議會日程等資料,從這些資料中分析特定社會的政治價值,並設計出符合某種目的的政治機構或制度。

制度研究法所欠缺的普遍歸納性,歷史比較法正好能夠彌補。

歷史比較法注重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制度,對不同制度進行比較,以及對各國制度的歷史變遷進行比較,通過歸納得出普遍化法則。

行為主義[編輯] 主條目:行為主義政治學 行為主義反對政治哲學研究中的思辯與演繹方法,也反對制度主義的靜態描述和簡單寫實,認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實際存在並且可以觀察到的政治行為。

行為主義注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常常運用數學模型、模擬實驗、直接探查、實地觀察技術手段進行研究。

主要原則包括了精確性、純科學、量化研究和價值去除。

其主要理論包括: 政治系統論:採用系統論和控制論的方法,不以國家為對象,而以政治系統為研究對象。

注重從宏觀角度考察政治過程,尤其是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價值分配問題。

主要代表人物有大衛·伊斯頓、莫頓·卡普蘭。

結構功能主義:發展自政治系統論,研究政治系統的功能和結構,及其相互關係。

代表人物有加布里埃爾·阿爾蒙德。

政治溝通理論:採用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方法,把政治系統的運行過程看作是信息的變換和控制過程,注重研究政治系統中的決策活動和信息溝通。

主要代表人物有卡爾·多伊奇。

政治文化理論:研究影響人們政治行為的文化因素,包括政治認知、政治感情、政治態度和政治價值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雪梨·唯巴。

政治發展理論:繼承了制度主義中的歷史比較分析方法,同時結合了行為主義中的新方法,通過兩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考察從不發達政治體系向發達政治體系的變遷。

政治計量學:運用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對政治現象進行定量研究,嚴格按照科學研究的方式從假設開始,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實證。

精英理論 政治心理學 理性選擇[編輯] 理性選擇理論也像行為主義一樣,從個體出發來觀察和分析政治現象,但並不採取歸納的方法,而是先假定一個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個體,然後在各種情境下計算和演繹按照功利最大化原則行動的個體可能會採取的行動。

理性選擇理論起源自公共選擇理論。

包括了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選擇模型,安東尼·唐斯的官僚經濟學,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理論和賴克的政治聯盟理論。

其後逐漸發展出聯盟理論、交易理論、博弈理論、投票分析和科層決策等理論形態。

結構主義[編輯] 結構主義認為,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結構影響著政治現象。

結構的因素包括地緣因素、經濟力量、社會規範、價值觀等等,環境因素催生、侷限著不同的政治現象,甚至使個體無法作出自主的決定。

環境可以隨時間、人們的影響而變更。

在政治學界一直存在著結構主義與理性選擇的論爭,結構主義者認為環境決定了人們一切選擇,理性主義者卻認為人們的決策才是影響環境的因素。

這使解釋政治現象無法避免平衡量方面的因素。

新制度主義[編輯] 1980年代以來,美國興起了新制度主義學派,重新強調制度主義的研究路徑,注重研究制度的動態運動對政治活動的影響,尤其是制度與行為和觀念的關係。

作為對行為主義的反動,新制度主義認為從個體出發從而研究整體的觀念是錯誤的,整體並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

其主要流派有: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採取了理性選擇理論的方法,但認為其不夠現實,因此認為政治研究的核心是既定製度約束下個人尋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以及制度對個人選擇過程的影響。

歷史制度主義(英語: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m):從歷史分析的角度,分析既定社會制度對其歷史發展道路的影響。

認為在一定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穩定的制度是推動歷史沿著某條道路前進的重要因素。

社會學制度主義:將特定社會的文化結構也看成是既定的社會制度,認為個體的政治行為不是自身的偏好,而是受到既定社會制度的制約。

特定製度的採納不一定是效率問題,更大程度上是體現了既定文化下的合法性問題。

合法性與社會適應性是其研究重點。

學科分支[編輯] 比較政治:以各種方法研究不同的政府形式間的差異。

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還會包括對於當地區域的研究;也就是對於特定州、省或行政區域的研究。

公共行政:研究公共政策的實行、決策、和結果。

試圖解釋政治架構所扮演的角色、官僚政治、和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的影響,以及實體的公共世界執行政策的成果。

政治理論:研究政府、意識形態、政權、政治運動以及政治哲學問題。

國際關係:專注於研究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以及跨國的議題如自然環境、人口走私、貿易、社會運動、生產過程的分工和反恐怖主義。

政治經濟學:研究政治與經濟間的複雜關係,政治經濟學家們試著理解經濟架構和理論與政治間的關係。

政治社會學:從社會學視角研究政治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

生物政治學:研究生物學上的人與其政治行為的關係。

政治地理學:從地理學的角度分析政治現象。

政治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

政治心理學:研究政治精英、政治行為、以及兩者間的互動。

參見[編輯] 政治學研究主題列表 參考文獻[編輯] ^格林斯坦,波爾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1.ISBN 710001686X.  ^2.02.12.22.3孫關宏.政治学概论.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20–43.ISBN 7309036611.  ^迦納.政治科学与政府.  ^戴維·伊斯頓.政治体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123.ISBN 7-100-01278-3.  ^p5,Heywood,Andrew.Politics,PalgraveFoundations,(1997) ^楊幼炯.政治科学总论.台灣:中華書局.1967年:4.  ^高一涵.政治学纲要.神州國光書社.1932年:1.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88年 Heywood,Andrew:Politics(4thedition),Houndmills:Palgrave,2ndedition,2002 漢娜·阿倫特:OnViolence1970,HarvestBook Crick,Bernard:"InDefenceofPolitic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4thedition(1993年10月25日) 奧托·馮·俾斯麥:remark,1867年8月11日 Dickerson:MarkO.&Flanagan;Thomas,1990IntroductiontoGovernment&Politics:AConceptualApproach,3rdedition Gompers:Samuel;"MenofLabor!BeUpandDoing,"editorial,AmericanFederationist,1906年5月,第319頁 吉曼·基爾:SexualPolitics 馬克斯·韋伯:EconomyandSociety:AnOutlineofInterpretiveSociology,NewYork,BedminsterPress,1968年 馬克斯·韋伯:OnlineebookofPoliticsasaVocation 毛澤東:Lecture,1938年5月;"OnProtractedWar,"SelectedWorks,第2版,1965年 研究書目[編輯] 鄭宇碩、羅金義編:《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

王紹光:〈「接軌」還是「拿來」——政治學本土化的思考〉。

外部連結[編輯] 新政治學,復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政治學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中師範大學主辦 中國政治學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主辦 閱論編社會科學基礎 心理學 社會 法學 政治學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學 公共政策 經濟學 微觀 宏觀 社會學 犯罪學 人口學 鄉村 人類學 語言學 考古學 社會 文化 歷史學 歷史的輔助科學 地理學 人文 環境 宗教學 人類 社會 心理 跨學科 認知科學 教育學 科學研究 歷史 科學哲學 經濟 歷史 心理(英語:Philosophyofpsychology) 社會科學(英語: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 科技與社會 技術史 規劃 土地使用(英語:Land-useplanning) 環境 都市 政治生態學 政治經濟學 公共衛生 區域經濟學 全球研究 國際研究 區域研究 區域科學 商學 社會神經科學 環境(社會科學 研究(英語:Environmentalstudies)) 傳播學 社區研究(英語:Communitystudies) 文化研究 發展研究 人類生態學 信息科學 媒體研究 性別研究 食品研究 人與動物關係學 其它分類 精神科學 人文學科 人文科學 規範控制 AAT:300054438 BNF:cb13319064q(data) GND:4076229-4 HDS:024479 LCCN:sh85104440 LNB:000051546 NARA:10641740 NDL:00570484 NKC:ph11579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政治学&oldid=72518713」 分類:​政治政治學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አማርኛ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osanskiCatalàCebuanoکوردیČeštinaKaszëbsczi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FurlanFryskGaeilge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Gaelg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Kabɩyɛ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imburgsLigure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ଓଡ଼ିଆਪੰਜਾਬੀKapampangan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Vahcuengh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