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黃淑琦心身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些孩子都是整天待在家中,而且通常不會出現偷竊或說謊等反社會行為。
突然出現的拒學(如生病或搬家 ... 總括而言,懼學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並非一套固定的症狀。
憂鬱症
強迫症
懼學症
睡眠疾患
壓力管理
情緒調適
自閉症評估
社交焦慮症
選擇性不語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睡眠
管教的七個秘訣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手冊
2003修訂版
改善ADD日常生活的小方法
ADHD的大腦縮小不是藥物造成的
憂鬱和停經前婦女的骨頭變薄有關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的大腦晚幾年成
熟,但是循著正常的型態
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和多巴胺路徑不
平衡有關
使用興奮劑治療ADHD會成癮嗎?
中風後採取預防性的治療可以防止憂鬱
症
女性和注意力缺陷症
主要為不專心型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懼學症
長久以來,兒童青少年不去上學一直是個問題。
早期的焦點放在逃學,甚至把逃學和不良青少年連結在一起。
三○年代,開始有人注意到有一種逃學的情形和對上學感到焦慮有關,因而將此情形稱為
”schoolphobia”。
這些有schoolphobia小孩的母親,被認為潛意識裏藉著強烈同情孩子對學校的抱怨,而支持孩子的恐懼;這些母親被認為,他們自己覺得學校是個不人道、不快樂的地方,間接地傳達出希望孩子和她一起留在家裡的訊息。
之後,有學者推論school
phobia為分離焦慮的一種變異型態。
由於孩子害怕上學的原因,包括在學校的事件和在家庭內的分離問題,所以有些人認為schoolrefusal
的名稱較為適合。
有一派學者提出schoolrefusal的定義如下:
1.嚴重上學問題,通常造成長期缺席。
2.嚴重情緒困擾,包括在面對上學時過度害怕、發脾氣或抱怨身體不舒服。
3.孩子該在學校的這段時間裡,家長知道孩子待在家裡。
4.沒有反社會的特質,如偷竊、說謊和破壞等行為。
就發展階段而言,由於學校是陌生的環境,許多孩子會有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發展的過程,大部分會隨著認知功能的發展而逐漸消失。
而在學校情境中,較小的孩子通常害怕較具體的情境,例如在學校被責罵或在團體面前表現;較大的孩子則特別害怕學校的評量(或考試)以及可能出現的失敗(或成績不佳)。
性別方面,很多研究發現女生較男生害怕,但有人質疑這是性別的刻板印象,即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女生被教導要以
“女性特質”,如焦慮、害怕、依賴,而男性被期待要以“男性特質”,如勇敢、無懼的方式來面對。
因此,性別的差異可能是態度的差異,而非真正害怕的差別。
臨床表現方面,家長會敘述當孩子有壓力要去學校時,他們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慌的症狀,尤其是明顯的生理變化,如肌肉緊繃、呼吸變得不規則,甚至臉色變得蒼白。
而且他們常常會抱怨身體不舒服,如頭痛或肚子痛,但是通常找不到原因。
口頭抗議、哭泣,和發脾氣是常見的抵抗行為。
有些孩子即使能出發去學校,也可能在到達學校之前焦慮地跑回家,或到了校門口但是拒絕進入學校;有些孩子則是打電話要求回家。
這些孩子都是整天待在家中,而且通常不會出現偷竊或說謊等反社會行為。
突然出現的拒學(如生病或搬家後),較常見於較小的孩子,而長期不上學則見於較大的兒童或青少年。
拒學的孩子有各種不同的恐懼和過度焦慮,有些孩子害怕和家長(通常是母親)分開,而且害怕父母會受到傷害;很多孩子對於在學校發生的某些事件或情境,例如被同學欺負或被老師處罰,過度的恐懼,而有些孩子則是極度地害怕考試或課堂上的評量。
害怕進入新學校,以及害怕人際關係,也都常見於拒學的孩子。
懼學孩子的臨床表現和其發展階段有關,害怕與家長分離較常見於較小的孩子,而害怕老師、害怕社交或評量則較常見於較大的孩子。
和孩子的恐懼一致的是,害怕分離的孩子通常過度依賴母親或其他家人,而有時他們的母親是過度保護而且擔心孩子的健康。
懼學的孩子也可能出現憂鬱的症狀,如不快樂、易怒、容易掉眼淚、自覺沒用、有罪惡感或睡眠障礙,此情形較常見於懼學的青少年。
有些懼學的孩子有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無法和同學及老師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由於他們情緒方面的困擾,加上困難上學,通常他們都較無自信而且自我形象不佳。
總括而言,懼學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並非一套固定的症狀。
在診斷方面,最常出現的是分離焦慮症,單純或社交畏懼症,以及重度憂鬱症。
有研究者將懼學的孩子分為兩型:分離焦慮型及畏懼型。
分離焦慮型的孩子擔心自己或父母遭受傷害,而畏懼型的孩子則較擔心或害怕學校的某些情境,如進入新學校、考試、嚴格的老師,或是被同學嘲笑。
另外有少部分的孩子則是分離焦慮和畏懼皆有。
女生及年齡較小的孩子較易出現分離焦慮。
對此二型的懼學者,常見的合併診斷有過度焦慮症及重度憂鬱症,尤其是分離焦慮型的懼學者,合併其他精神科診斷的比例更高達九成。
研究發現,懼學者母親出現精神疾病的比率較一般人高,而過度焦慮懼學者的母親有精神疾病的比率更高。
並非所有有分離焦慮的兒童或青少年都會出現懼學症,倒是所有畏懼的孩子都拒絕上學。
此外,懼學孩子的母親33﹪也曾有過此現象,而曾經懼學的母親,她們的孩子大部分屬於分離焦慮型,而且分離焦慮型孩子的母親比畏懼型孩子的母親較多過去曾有懼學的情形。
另外,有研究者將另一群年紀較大且較長期懼學的孩子分為焦慮型、憂鬱型、焦慮且憂鬱型、以及無焦慮亦無憂鬱型。
此研究發現合併焦慮及憂鬱的孩子症狀較嚴重,且其家庭功能較為不良。
綜合來說,懼學症相當複雜、多樣化且個別化,但大致可以分為畏懼型、分離焦慮型、以及焦慮/憂鬱型。
一般而言,前二型的出現較突然且時間較短,而後者則通常見於長期懼學的孩子。
其他較少見的情況,如創傷後症候群、恐慌症,以及有身體疾病的孩子也都可能出現拒學;更罕見的情形是,孩子沒有任何診斷,而是父母或是學校出了”問題”。
黃淑琦心身診所
黃淑琦心身診所台中市學士路83號4樓(中山堂對面,麥當勞樓上)
版權所有©黃淑琦心身診所.Taiwan
Products,
B2BChinaSources,B2BtaiwanSources
延伸文章資訊
- 1拒學症(school refusal)/懼學症(school phobia) - 陳穎の特教考題
小學生多以身心症狀為主,小學高年級或國高中生也會有抗拒、易怒與退縮行為或合理化現象。拒學症患者也會出現憂鬱、不安、罪惡感、無價值感、睡眠障礙、或 ...
- 2== 歡迎光臨黃淑琦心身診所==
這些孩子都是整天待在家中,而且通常不會出現偷竊或說謊等反社會行為。突然出現的拒學(如生病或搬家 ... 總括而言,懼學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並非一套固定的症狀。
- 3我的孩子不上學~談「拒學」的處理 - 陳偉任醫師心晴小站
「拒學」的定義、分類、處遇計畫等問題,至今,許多的專家學者的看法還是不太一樣,常有爭議,有所謂的「拒學症」(School Refusal)、「懼學 ...
- 4拒學症
小志怎麼了? ... 1960年代西方有些醫師將孩子對上學有極度的恐懼,而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稱為拒學症。King等人描述拒學症孩子在面臨上學壓力時所表現的症狀 ...
- 5拒學,懼學,逃學
2. 某些疾患所導致:有些拒學症學生罹患焦慮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精神疾患、物質疾患等其. 中一項(張馥媛,2006)。而拒學行為和疾患應該是相互影響的,可能是拒學導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