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學校讀就好、沒上再來拼指考...》不適合甄試的3種學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三個人都想申請法律系,看過三個學生的申請資料後,我驚訝地發現,那個進入一般私校就讀的學生,雖然成績沒有其他兩位學生優秀,家境也沒有那麼優渥,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ESG 精選特輯 alive 良醫健康網 Smart自學網 商周財富網 特別企劃 名家專欄 影音 Podcast《商周Bar》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ore 週年慶享好禮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領導學程 CEO社群 職場技能 青少年學習 企訓&專班合作 圓桌趨勢論壇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只要有學校讀就好、沒上再來拼指考...》不適合甄試的3種學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職場 教育趨勢 職場|教育趨勢 只要有學校讀就好、沒上再來拼指考...》不適合甄試的3種學生 圖片來源:dreamstime_l_16383080 撰文者:高子壹 別被教育打敗 2015.05.15 2015/05/1517:52:48 近來大學申請入學放榜,許多檢討的聲浪也紛紛襲來。

這些檢討主要分成幾種說法,第一,考試制度不公平。

學測的題目比指考簡單,而成績好的同學常常在甄選階段,成績就能壓過其他同學,所以申請制度造成功課好的人考比較簡單的考試,功課比較不好的人考比較難的考試這樣的現象。

這種說法其實不了解甄選,還留在聯考時代的思維模式。

學科能力測驗的考試範圍以高一高二為主,內容比較基本,不會考刁鑽的難題,並且以級分的方式來計算成績,所以不需要一分兩分計較。

這樣的考法要考的是基本的能力,不能偏廢某個科目。

有的人會質疑,申請制度要找的明明是在某個科目有特長的學生,又為什麼要考國英數社自,這樣的考試方式對自然組的學生比較有利。

這是正確的批評,但是,各個科系也有相應的調整方式,就是加權計分。

比如數學系加權計算數學成績,那麼,就算五科總級分只有65級分,透過加權的方式,有數學特長的學生也許也能在第一階段的篩選中超越成績更好的同學。

透過學測與指考兩種考試方法,正好是讓成績中等但具有特殊專長的學生,不需要在指考中跟其他同學廝殺那一分兩分,就能透過自己專長的科目申請入學。

第二種說法也是現在比較常見的說法,即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這種說法通常質疑自傳與讀書計畫的寫作對有錢人比較有利。

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去年我的學生裡剛好有這樣的例子。

廣告 我有三個學生,他們的成績在升上高中後相差甚大,一個進入一般私校就讀,一個進入貴族雙語私校就讀,一個考上聲譽不錯的公立高中,三年後,不無意外地,三個學生的學測成績呈現由低至高的排列。

這三個人都想申請法律系,看過三個學生的申請資料後,我驚訝地發現,那個進入一般私校就讀的學生,雖然成績沒有其他兩位學生優秀,家境也沒有那麼優渥,可是備審資料準備得出奇地好! 觀察後發現,跟兩位學生比起來,這位同學家境沒有特別優渥,成績也沒有特別突出,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那種「讀好書、申請爸媽喜歡的學校、出來當白領階級」的穩定感,因此很早就開始規劃未來,當然在備審資料中,能夠更清楚地描繪自己申請法律系的動機,以及對法律系的熱情。

不是說成績比較糟的學生一定比較適合甄選,而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才是甄選制度要的人才。

搶先看 一支登月錶跟AppleWatch爭寵!拆解Swatch聯名創舉 那麼參加夏令營、志工或者才藝檢定有沒有用?前幾年一篇〈「別傻了!推甄不是這樣玩」大學老師真心話〉報導中,大學教授親口說了,效果有限。

一方面,像是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除非是優秀到拿到獎牌,才會讓人眼睛一亮。

反過來說,如果已經優秀到這樣的程度,不讓這位同學透過申請入學管道入學也說不過去,因為他本來就是甄選制度要招收的學生啊! 另一方面,特殊的才藝檢定只有在跟申請科系關係很密切時才有用,如果要申請社會系,拿一個鋼琴檢定過來,似乎也沒有太大用處,更何況很多老師搞不清楚這些才藝檢定的分級,怕打錯分數,對於備審資料的加分效果不大。

最後,能出國參與國際營隊,除了證明你家很有錢以外,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就算有加分效果也不明顯,一大堆的「超短期」志工證明也只說明你是個功利心很強的人,不只沒有加分,反而是扣分。

廣告 那麼,又是為什麼申請文件需要自傳與讀書計畫呢?自傳不是用來讓有錢人家的小孩炫耀自己的從小用錢堆砌起來的才華的,而是用來說服評審老師:我對這個科目很有興趣,也很有潛力,即使我的學業成績未必是最好的,但我絕對是最適合進入這個科系就讀的。

而讀書計畫則是要讓人看到學生對這個科系是否有足夠的了解,是真心誠意地要進入這個科系就讀的。

現在教育部都要求各系所必須將課程地圖放在網頁上,如果希望大學老師錄取你,卻吝於花一點點時間上各系所網頁看看他們的課程設計,那麼,大學又為什麼要相信你是真心要來求學而不是把這個科系當做備胎呢?我常跟學生說,寫自傳就好像寫履歷表,寫讀書計畫就像是寫企劃書,透過自傳與讀書計畫,評審老師們才能確定,這個學生是真心喜歡我們的科系,有潛力能學習這些高深的知識,培養這個學生對我們系所來說是加分的。

綜合以上,我認為,有三種學生其實是不適合參加甄選的。

第一種,性向不明顯的學生。

性向不明顯得學生無法說服考官「我非常想要進入這個科系就讀」,頂多只能說服考官「我非常不想要繼續拼指考」。

台灣的中學教育是考試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大部分的中學生只能被每個月一次的段考,還有模擬考追著跑,趕進度就來不及了,有一種心態是:「只要分數夠高,想要什麼樣的科系選不到?」這當然是最有「效率」的思考方式,但是這種思考方式只適合指考,用分數選填志願。

因為推甄要的學生,只需要有基本的學科能力,而第一階段的成績評比通常就可以篩選出這些能力的,所以能夠進入第二階段的考生,評比的,不只是「能力」,更是「潛力」。

要證明自己是能「被栽培」的學生,靠的不是第一階段已經篩選過的「成績」,而是你是適合這個科系的未來人才。

大學老師們招收學生近來,也是一種投資,就好像面試工作,必須說服公司你有賺錢的能力,面試學校,必須說服考官你有亟待發展的學術潛力,錯過你,是學校的損失。

所以,甄選不太適合性向不明顯的學生。

第二種就是「不知道申請的科系在幹嘛」的學生。

承接上一段的說明,不知道申請的科系在幹嘛的學生,你真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由於高中與大學教育之間的落差,台灣學生太早就被分門別類,缺乏對於大學課程的接觸,所以選擇科系時,常常抱有過多的「幻想」,這也是為什麼所謂的「熱門科系」都會是傳統上被認為賺錢的科系,而「冷門科系」則通常是無法直接被連結到工作的科系。

事實上,不論對於熱門科系或冷門科系,考生們對於學校與科系的認識都不夠,關於這一點,台灣的學校教育實在應該負起部分的責任。

只是,對於高中生來說,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比其他考生提早半年做「選擇」,了解所申請的科系到底在幹嘛,就該是考生自己的工作了。

不然的話,還是乖乖讀書到七月來參加類似聯考的指定科目考試吧! 第三種,還用說嗎?就是「不管申請什麼科系,反正只要有學校讀就好了!」也就是只為了逃避指考而選擇甄選的考生。

高中老師常會說服考生們「有得甄選就甄選,沒上再準備指考」,這種把申請的學校當備胎的心態非常不可取,而且非常地不尊重申請的科系。

這種態度根本把大學當做垃圾回收場,抱持著「反正我的成績來這裡一定會上,這所學校還委屈我了」,這種心態只要被考官發現基本上就是完蛋。

大學也有選擇的餘地,憑什麼要接受這種瞧不起這個科系的學生? 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大學,現在的職場需要的,不再是那些跟別人一樣的人,而是能了解自己的長處,並且善用資源的人。

而甄選制度所要篩選出來的,正好是這些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善於推銷自己的人。

如果說,階級的不平等在甄選制度中會被放大,通常也在於這種敢於思辨的能力。

畢竟在過去的教育研究中,我們已經發現,勞工階級的小孩相較於中產階級的小孩,更習於接受權威的安排,也更不敢為自己爭取權利。

如果這個時代已經不再只是要學生當乖乖牌,而願意給那些在傳統的評量標準中未必出眾,卻有自己獨特想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人,我們是不是還要停留在那個把所有人的特質都轉化成量化的數字,用成績的高低去比高下,而看不到一個豐富的人的其他面向的那種聯考時代的教育思維?也許,這會是現在的家長與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都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作者高子壹vs彭明輝教授對談 作者簡介_高子壹 上大學以前,我以為我會是穿著套裝踏著高跟鞋進出商業大樓的經理人,沒想到我現在是弄髒雙腳踩入田野永遠只能背運動書包的學術魯蛇;曾經以為成功就是要賺大錢,誰知道我現在每天都在搞教育事業。

教授稱我為博士生,大學生喚我助教,國高中生叫我補習班老師、周妤、都督、正妹、女神。

自認為是雜揉讀書與教書,夢想與實際,理性與感性,學術與生活的文化工匠。

延伸閱讀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學測指考 指考比較好嗎 學測vs指考 學測指考 該不該指考 拼指考 指考學測 別被教育打敗 周妤 本名高子壹。

上大學以前,以為自己會是穿著套裝踏著高跟鞋,進出商業大樓的經理人,沒想到變成弄髒雙腳踩入田野,永遠只能背運動書包的學術魯蛇;曾經以為成功就是要賺大錢,誰知道現在每天都在搞教育事業。

教授稱呼我博士生,大學生喚我助教,國高中生叫我補習班老師、周妤、都督、正妹、女神。

自認為是雜揉讀書與教書,夢想與實際,理性與感性,學術與生活的文化工匠。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聯考制度後遺症:台灣學生像生產線的罐頭,沒有專才,只是國英數理都差不多的通才 家長抗議:搶不到當幹部,竟比三年不讀書嚴重!「多元入學」本來就不要只會考試的人 花錢補才藝、搶當志工...如果你覺得準備面試資料麻煩又好累,代表你不適合「多元入學」 聯考哪裡公平了?》台大學生有超過一半比例住台北市,台北的小孩比較聰明努力嗎? 廣告 大家都在看 自評滿分,老闆眼中卻是50分⋯剛進台積電就想離職,他如何做滿十年? 她27歲到美國,從英文很菜成為到Google首席工程師:別怕,就去試! 到每間公司都覺得公司爛?3個思維不改,到哪都一樣 出版界怪傑力行「斷捨離」不靠博客來反成長3倍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