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通稱中港關係,或稱中國內地與香港關係,簡稱港中關係或陸港關係),是指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间的关系。
1997年,根据《中英聯合聲明》,英国将香港 ...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
雙邊關係
語言
監視
編輯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通稱中港關係,或稱中國內地與香港關係,簡稱港中關係或陸港關係),是指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的關係。
1997年,根據《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其特別行政區。
理論上,香港依據《基本法》享有高度自治。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
中國大陸
香港
辦事機構香港中聯辦、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駐京辦
目次
1歷史
2矛盾
3合作
4參考文獻
5參見
歷史編輯
主條目:香港歷史
清末因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在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鴨脷洲和附近島嶼)永久割讓予英國。
1860年,清政府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敗於英法聯軍,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永久割讓予英國。
1898年,英國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及230多個離島),為期99年。
這三份條約決定了今天香港邊界的範圍。
1942年,中華民國就廢除不平等條約,另訂平等新約問題與英國展開磋商。
中國最高領導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試圖將香港問題列入雙方議程,提出九龍租借地應與其他租界一併歸還中國,遭英國首相邱吉爾堅決回絕。
英方更要求中方書面同意九龍租借地不在不平等條約之內,否則拒絕簽訂新約。
中國迫於無奈,惟有不再堅持九龍租借地交還問題,終於1943年簽訂《中英平等新約》[1]。
中國同時正式照會英國,保留日後提出香港問題之權利[2]。
1950年1月6日,英國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為中國之合法政府[3],並於1972年3月13日,發表聯合公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4]。
1982年,中國與英國就香港問題展開正式談判。
中國拒絕繼承《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三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生效的國際條約,拒不承認香港為英國領土,要求英國將香港島、九龍同新界一併交還。
英國政府最終決定完全放棄對香港的主權[5]。
雙方在1984年12月19日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聲明自1997年7月1日起[6],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並按照《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
大部分香港永久性居民獲得中國國籍[7][8],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2003年6月29日及2003年9月29日,中國政府與香港政府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主體文件及6份附件。
2014年12月18日,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珠三角地區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香港歷史↓南京條約↓日軍佔領香港↓日本投降↓主權移交↓租借新界↓中英聯合聲明↓北京條約清朝統治 英屬香港 日本統治 英屬香港 香港 中國歷史↓辛亥革命至抗日戰爭↓韓戰↓鴉片戰爭↓加入聯合國↓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清朝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1820│1845│1870│1895│1920│1945│1970│1995
矛盾編輯
主條目:中港矛盾和香港自治運動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有一批逃避中共政權的大陸人到香港紮根,加上左派發起的六七暴動被港英政府鎮壓,使到香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感低於澳門人。
1997年7月1日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後[9],中國大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10][11][10][11]。
主要體現在香港民主派與中國中央政府及香港建制派之間,此外還引發了部分香港民衆與部分中國大陸民眾的對立[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香港後,特區政府及建制派配合中國政府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人的不滿。
大部分香港人對「港人治港、一國兩制」政策的理解也與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出現了分歧[13]。
他們認為,中國中央政府及大陸民間學者輕視一國兩制[14],擔憂特區政府將大陸人利益放在香港人利益之上,會削弱香港公民的人權保障。
2012年梁振英任行政長官後,加速推行港深兩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的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發的種種弊處亦使中港矛盾進一步激化。
[15]另一方面,隨著矛盾的激升,香港人開始把對特區政府相關經濟、貿易、文化政策的不滿上升至憲政層面,引發了雨傘革命和反送中運動。
香港人對中國大陸人不友善的言論,以及在反送中運動中示威者抗爭手法在經過中國媒體的渲染後也讓大陸民眾對香港的印象更趨負面,對於香港人主張的「香港獨特性」普遍感覺疑惑、不理解甚至反感,在此之前也已經出現過如2012年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
[16]香港在英治時期一百五十多年的經驗下為自治的自由港,故在行政和法例上以國際標準為準繩[17];而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管治概念的實施上與昔日帝制時代的天朝主義[18][19]。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曾經對英治下香港主體性評論稱:「香港與英國相距甚遠,可以按照向有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發展一百多年,期間香港從小漁港發展成為輕工業重鎮,曾為四小龍之首、東南亞運輸樞紐和世界金融中心。
雖然香港由英國人管治,可是其思想文化卻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從無被殖民者同化的跡象,思想回歸的問題。
」[20]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者黃偉豪則認為,香港的主體性在1997年已有極大轉變:「由於中央政府擔心的國家分裂,所以香港目前面對史無前例的全方位清洗,把香港在歷史、價值和身份方面的主體性徹底消滅。
」[21]亦有學者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指出英國是海洋國家,而香港亦像新加坡般面向四面八方,屬海洋城市性格,包含世界、外向,港英年代視野上看重香港在亞太區域上的角色;而作為大陸國家的中國則講求中央集權,對地方多元較不寬容。
[22]蘋果日報評論稱,中港矛盾乃法制之爭[23]。
何清漣則認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
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情感,並且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制度及文化、習慣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12]。
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青人開始支持香港獨立、呼籲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及本土文化意識的捍衛,並同臺灣獨立運動及台灣泛綠陣營更為友好[24][25]。
在未來交流當中,中國大陸與特區政府應對民間各界有更高的溝通,否則將迎來更強力的反彈。
[26]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臺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
[27][28]
合作編輯
1997年以來,香港與中國大陸合作範圍與日俱增,水平不斷提升。
2011年3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表述國家支持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繼續實施CEPA,確定《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粵港合作的重要功能定位。
現時,特區政府參與內地區域合作的平台包括︰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及相關內容;
深港合作會議及相關內容;(參見深港關係)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滬港經貿合作會議;(參見滬港關係)
京港經貿合作會議;
港澳合作高層會議及相關內容;(參見香港與澳門關係)
閩港合作會議。
(參見閩港關係)透過這上述平台,香港和中國大陸各地開展包括跨境基建、促進人流物流的便利措施、商貿投資推廣、環境保護、食物安全、資訊科技、城市建設、旅遊合作、文化活動交流、體育項目推廣,以及康復治療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
[29]與此同時,香港本土派人士亦擔憂過度與中國合作會導致香港本土文化逐漸被中國大陸同化。
2022年5月27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同意將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
[30]
參考文獻編輯
^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1942-1943)(PDF).[2017-02-0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8-09-28).
^中華民國政府對「九七」香港情勢的立場與政策說帖.[2017-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3).
^新中国建交内情(十二)(礼仪漫谈)——与英国建交(上).[2017-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972年3月13日我国与英国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2017年2月8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中英雙方,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北京.1984年12月19日[2016-06-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9月28日)(中文).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以下稱香港)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二、聯合王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984年12月19日[2013-10-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中文(簡體)).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年5月15日
^香港政府網站,本港居民入境事務,香港身份證及居留權:合資格人士.[2017-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0).
^中港矛盾.明報通識網LIFE.2012年2月17日[2017-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1).
^10.010.1給《致香港人》一個「讚」引發的陸港矛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輔仁媒體.白恩樑.2012年10月31日.
^11.011.1下半旗掩不住陸港矛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奉己.2012年10月8日
^12.012.1反國教運動與政治傳播的動向香港電台.[2016-11-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4).
^自治Autonomy-維基百科(英文版).[2015-04-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9).
^RealthreattoruleoflawliesinNPC'sreformruling南華早報2014年10月14日.[2015年4月1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4日).
^港人「討厭認同感被中國貶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台灣)2012年6月30日
^廖美香.香港观察:香港,中国人不再为妳疯狂.BBC中文網.[2014-10-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8).
^《港英時代》鄺健銘.[2015-04-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蘋果日報2011年1月30日.[2015年4月1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15日).
^《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陳冠中牛津大學出版社.[2015-04-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林行止:〈高度自治被矮化思想回歸死胡同之一〉,《信報》,2012年10月24日。
.[2015年4月1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15日).
^黃偉豪:〈消滅香港──清洗香港人的歷史、身分和價值〉,《明報》,2013年11月11日。
.[2015年4月10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15日).
^《港英時代》導論鄺健銘.[2015-04-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5).
^孫進.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蘋果日報.2012年2月2日[2017-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6).
^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民眾身分認同調查結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0-13/6/2013
^孔誥峰:香港年輕人「本土認同」超過「大中華認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統獨民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an,F.Guangdong-HongKong-MacauGreaterBayArea:EnhancingCollaborativeGovernanceoftheCEPAImplementationandRegionalIntegration.ChinaAnInternationalJournal.2020[2020-03-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菲立斯.【逃出香港】移民台灣.e-Zone.2015-06-03[2015-09-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中文(繁體)).
^不滿香港社會港人移民加拿大升溫.《南華早報》.2014-08-12[2015-09-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中文(繁體)).
^與內地區域合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6年7月15日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同意将ETF纳入互联互通2022年05月28日01:52证券日报.
參見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香港主題
一國兩制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
深港關係
滬港關係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oldid=72296373」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港矛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港矛盾或称港中矛盾、香港与內地矛盾、陸港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国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 ...
- 2【原音呈現LIVE】香港回歸25週年前夕大陸國家 ... - YouTube
- 3【原音呈現LIVE】香港回歸25週年前夕大陸國家 ... - YouTube
- 4大陸首度表態香港一國兩制50年後沒必要改變
香港01報導,蘇紹聰表示,夏寶龍在會見時指出,大陸中央會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但當有事情影響香港穩定,中央就會向特首作出指示,但會尊重香港不同的制度 ...
- 5【港澳台大陸入境檢疫】返大陸隔離程序內地隔離改為「7+3 ...
疫情緊張,香港、中國內地、澳門、台灣開始陸續收緊出入境限制、檢疫措施。香港方面,延後香港內地通關,入境內地免隔離計劃,另外1月31日起珠海恢復回港易、來港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