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社會主義(Socialism)-社會學思想社會主義是一套經濟體系和政治理論,解釋頗多。
一種解釋是主張或提倡公共或是整個社會作為整體,來擁有和下,公共利益優先於私人利潤的 ...
社會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主義(Socialism)-社會學思想
目錄
1什麼是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的起源
3社會主義的內涵[1]
4世界社會主義的內涵和流派[2]
4.1空想社會主義
4.2科學社會主義
4.3國家社會主義
4.4民主社會主義
5相關條目
6參考文獻
[編輯]什麼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一套經濟體系和政治理論,解釋頗多。
一種解釋是主張或提倡公共或是整個社會作為整體,來擁有和控制生產資料(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
其提倡由集體或政府擁有與管理[生產工具],以及分配物資。
社會黨國際的法蘭克福宣言又認為:“在這種制度下,公共利益優先於私人利潤的利益。
社會主義政策的當前經濟目標是充分就業,增加生產,提高生活水平,實行社會保障和推行收入與財產的合理分配”。
社會主義分為了諸多流派,從建立合作經濟管理結構到廢除等級制度以至於自由聯合。
實際上,無法簡單地用一個定義來包容所有流派,各派區別存在於應當建立何種社會共有的形式,包括勞工合作制、公有制經濟、國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間的比重,生產單位應當如何管理組織以及國家在社會中的角色。
總的來說,一個社會主義系統應該包括一套收集生產並分配的系統,直接用於滿足經濟需求和人類需要。
物品和服務的目的應當是為了直接地使用而不是為了因資本積累需要而產生的私人利益。
賬目核算不應基於金融層面,而應該基於一個通用的體力勞動指標或者是直接基於勞動時間。
作為一項政治運動,社會主義的政治哲學主張從改良主義到革命社會主義均有分佈。
如國家社會主義主張推動生產、分配和交換全方位的國有化來實現社會主義;自由社會主義倡導工人傳統地控制生產方式,反對國家權力來進行管理;民主社會主義則通過民主化進程來尋求建立社會主義。
現代社會主義理論始於18世紀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發起的批評工業化與私有財產對社會影響的政治運動。
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諸如羅伯特·歐文曾試圖建立一個自給自足並脫離資本主義社會的公社;而克勞德·昂利·聖西門則創造了名詞socialisme,提倡技術官僚與計劃工業的應用。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設計創造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制度,通過除去導致不合格與周期性產能過剩的無政府主義和資本主義生產,來允許廣泛應用現代科技從而合理化經濟活動。
在19世紀初時,社會主義還只是表明關註社會問題;到了19世紀末時,社會主義已經成為了建立基於社會共有的新體制的推動力,並站到了資本主義的對立面。
[編輯]社會主義的起源
法國大革命
社會主義一詞源於拉丁文。
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
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
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並作了科學解釋。
關於社會主義的起源存在爭議,但是與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比較則簡單得多。
關於社會主義的起源存在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包含著一定的背景,通常是從早期現代的各種觀念運動來探討社會主義論題;第二種說法主要認為社會主義思想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
第一種說法中,有兩個人經常被提及,一個是托馬斯·莫爾爵士,因為他寫了一本書叫《烏托邦》;另一個是再浸禮論者托馬斯·明斯特。
德國馬克思主義元老卡爾·考茨基的《托馬斯·莫爾和他的烏托邦》一書更證明瞭這一起源近年來又有人重覆這一說法,在此同一時期的另一個可追蹤的根據是英國內戰。
在這樣的闡述中,像平等派和掘地派等團體常常獲得高度評價。
例如,克裡斯托弗·希爾對掘地派領袖溫斯坦萊的評價如下:
溫斯坦萊抓住了現代政治思想中的主旨:國家權力和財產制度與支持這種制度的思想體系有關。
他主張以對共同體的關註來取代競爭或革命。
他也堅持認為,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平等,將不可能會有政治的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算是一個現代人。
不過這種分析似乎存在問題,部分是因為當時並不存在著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社會主義相等同的信念。
在社會主義觀念是否比“社會主義”一詞出現更早這一觀點上,人們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爭議。
然而,掘地派論者中的神學與文化的內涵顯然被忽略了。
第二種說法聚焦於法國大革命剛剛發生後的那段時期。
一些學者對它與工業革命之間的相互作用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利希海姆(Lichtheim)對18世紀90年代的評論是這樣的:“社會主義歷史一定起始於法國大革命,簡要地說來是因為法國是‘空想社會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的搖籃。
而且這兩股思潮都產生於1789年到1799年的偉大革命期間。
”大革命是一種嚴肅的考驗,“社會主義”一詞以及自覺堅定的支持這種意識形態的社會運動都經歷了大革命的考驗。
所以這些現象在大革命時期和大革命之後都能找到它們的根源。
企圖通過激進的社會和政治行動來擴展民主、權利、正義和平等的嘗試,儘管沒有帶來什麼善意的結果,但對全世界思想卻產生了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一直延續到今天。
法國大革命是自從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後,歐洲各國發展各自經濟、政治、軍事時,社會主要矛盾的總爆發,古希臘式的民主政治揭示了,人、社會、國家、民主之間根本關係。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國家的主體,人類終究會戰勝社會關係的束縛,充分體現人是自我的主宰。
[編輯]社會主義的內涵[1]
馬克思
19世紀30-40年代歐洲廣為流傳的“社會主義”,主要含義是勞動群眾的福利、社會和平與社會改造,同時也容許私有財產與社會不平等存在。
當時的“共產主義”則主張公有制,消滅財產不平等,主張社會平等。
無產階級開始獨立的政治鬥爭以後,資產階級經常利用“社會主義”來反對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革命。
當時有各種各樣的“社會主義”。
例如,反動的社會主義、封建的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德國的“真正的”社會主義、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批判的空想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等。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把19世紀中葉在歐洲流行的社會主義思潮歸納為反動的社會主義(包括封建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真正”社會主義、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
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會主義是資產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則是工人階級的運動。
”
馬克思、恩格斯在1842-1843年期間,分別在文章中給社會主義賦予科學的涵義,並作為共產主義同義詞使用。
此後,社會主義成為包含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即關於無產階級只有消滅一切階級,才能實現共產主義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成為科學社會主義。
19世紀7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日本、中國書刊中出現。
梁啟超是最先把社會主義學說介紹到中國來的人,李大釗是第一位在中國傳播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人。
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病的反應,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與實踐的批判,同時又是對資本主義文明與人類文明的繼承。
社會主義屬於後資本主義範疇,主張用社會調節和社會控制的手段校正資本主義市場調節與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制度性弊病,進而實現社會公正、進步、人類解放,社會主義是一種思想、運動與社會制度。
20世紀的社會主義思潮,包含科學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等諸多思想流派、理論、運動與社會制度。
[編輯]世界社會主義的內涵和流派[2]
[編輯]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
空想社會主義(英文:utopiansocialism)最早見於16世紀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盛行於19世紀初期的西歐。
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應該建築在人類的理性和正義的基礎上。
這種社會至今還未出現,是由於人們不認識和承認的緣故。
他們覺得只要有天才掌握了這種思想,並推廣開去,就能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社會。
空想社會義者反對資本主義,並認為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是由於人類在道德和法律上犯了錯誤,背棄了人類的本性的緣故,他們的目的是要消滅這種錯誤。
所有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並確信資本主義應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
莫爾揭露了資本原始積累,痛斥了剝奪農民土地的圈地運動,指出這是羊吃人。
傅立葉認為雇佣勞動制度是"恢復奴隸制度",資本主義工廠是"溫和的監獄"。
羅伯特·歐文抨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認為私有制是一切階級之間紛爭的根源。
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剝削關係,工人創造了巨量的社會財富,卻被工廠主、商人、銀行家、經紀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達官顯貴所瓜分。
大多數空想社會主義者都主張實行"財產公有制",但各有見解。
莫爾等把財產公有制理解為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都公共占有。
摩萊里、歐文等則理解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財產的公共占有,即是生產資料的公共占有。
少數空想社會主義者如聖西門、傅立葉在自己的理想社會中保存了生產資料私有制。
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提出了計劃經濟的思想。
聖西門主張,在實業制度下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徹底根除無政府狀態。
傅里葉想象的公社
16至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都帶有不同的禁欲主義色彩,有的甚至公開鼓吹戒絕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煉的斯巴達式的生活。
到了19世紀初期,禁欲主義已經失去得以存在的條件,這時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禁欲主義,對未來理想社會的高度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巨集偉想像。
從托馬斯·莫爾開始,許多空想社會主義者都註意到解決城鄉對立、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的問題。
羅伯特·歐文主張,把城市和鄉村結合起來,把工業和農業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歷了300多年。
3個階段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紀至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只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
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制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社會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贊同君主制、終身制、家長制等。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
由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
[編輯]科學社會主義
列寧在十月革命後宣佈“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觀點,它從科學的角度認為,社會演變成私有制的階段社會,並不是人類犯錯而背離本性(空想社會主義),而是“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馬克思),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人類社會因為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最終都要走向“按勞索需、各盡其能”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想中去,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在社會發展的歷史上起了進步的作用。
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階段,社會主義革命能夠成功和發生,也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為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社會主義需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作基礎才能實現。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單有對立關係,還有繼承關係。
在繼承關係中,無產階級必須要把資本主義社會所創造的全部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繼承下來,如果不繼承這種高度社會化的生產關係,就不能從根本上消滅因為社會生產力不足而導致的貧富兩極分化的私有制。
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
”
根據馬克思對社會發展的預言,人類社會的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極大發展、生產力空前提高之後,工人階級(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獲得政權,從而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制。
這樣的社會形態被稱為社會主義。
在君主獨裁時代通過暴力獲得政權,是當時人類社會在社會發展中唯一的施政途徑,隨著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原有的生產關係、分配結構所造成的政權內部瓦解,相對於從外部施加暴力迅速有效。
從最後實現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產品按需分配的角度,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分配結構的國家才能最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編輯]國家社會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德語:NationalerSozialismus)乃起於十九世紀末葉的歐洲(1890年代),而主要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於德國境內流行的政治思潮與運動,其意識形態乃融合國家主義與社會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是主張國家至上的社會主義,這與主張民主至上的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互為對抗。
國家社會主義在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實現形式是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推行的納粹主義。
1871年普法戰爭之後德國強人奧托·馮·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統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運動的威脅,右面受到資產階級政黨民主訴求的壓力。
俾斯麥強力推出6000餘條保護工人的法令,既保護了王朝利益,也實現了他的國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
俾斯麥的社會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稱為王朝社會主義(德語:Staatssozialismus)。
但自1890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漸漸形成一個觀點,以前那些舊王朝的國家精英們並沒有在德國實現社會主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一種既不同於社會主義,也不同於資本主義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現。
這就是國家社會主義。
應該看到的是,國家社會主義最初活躍於經濟政策方面,隨後再開始深入到意識形態和國家政治方面。
俾斯麥的王朝社會主義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也因此為國家社會主義追捧,並被追認為國家社會主義的前身。
在此基礎上抽象出來的依賴、倡導[國家機器]直接操控生產資料的一種既不是意識形態,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經濟架構被稱為國有社會主義。
國有社會主義也被認為是國家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
在生產關係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相同,提倡一種能和社會化生產大分工相適應的以國家計劃為主體的生產分配調控。
但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並不相同,同時也反對那種生產資料為個人所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以共產主義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強調生產資料公有。
而國家社會主義強調的是生產資料在所謂國家意志影響下的監控,政府並不直接控制生產資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國家擁有對生產資料的絕對控制權,使用權和分配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學家JohannPlenge談到“國家社會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時說,“1914年思想”是對法國大革命的“1789年思想”的一場戰爭;包括人權,民主,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1789年思想”正在被包括“德國價值”的職責,紀律,法律和秩序的“1914年思想”所拒絕。
Plenge認為,民族共同體(德語:volksgemeinschaft)將取代階級劃分,以及“種族同志”們會團結起來,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德國對抗“資本主義”英國的社會主義社會。
在經濟上,這個國家社會主義以一種國有社會主義的形式來促進經濟,併為德國的整體利益服務。
這個國家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所包含的部件並不符合德國的國家利益。
另一方面,國家社會主義將取得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
Plenge主張通過專制統治精英的技術官僚來發展國家社會主義。
工業家、作家和政治家瓦爾特·拉特瑙在1916年《即將來臨的日子》(德語:VonkommendenDingen)寫道,未來的“人民政府”將彌合資本家和工人階級的裂痕,並強迫資本家們接受國家的旨意。
他將通過稅收限制高收入及剩餘財產分配,鼓勵增加公共教育,鼓勵工人階級更多的參與,消除壟斷和防止投機和懶惰。
拉特瑙的觀點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和民族主義者,並對國家社會主義後來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主義不僅不能代表整個民族的利益,反而是資本主義政客創造出來的一套統治工具,是謊言。
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主義強調的是民權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換取部分人個人需要的滿足。
國家社會主義認為民主是一種效率低下的社會制度,會使國家政策制定變的更加混亂和無效,進而會影響到國家在國際間的競爭能力。
德國社會學家維爾納·桑巴特(WernerSombart)的著作《德意志社會主義》(DeutscherSozialismus)寫成於1934年,乃此轉化時期的重要著作,然其理論並未全然邁向希特勒與納粹黨意義下的納粹主義。
在《德意志社會主義》一書中,桑巴特將國家社會主義的譜系追溯至柏拉圖之《理想國》中的“正義城邦”:在一個邦國中實現全體人民各以其專屬之技藝與德性去從事“正義”的事業。
由於桑巴特,柏拉圖之政治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國家社會主義概念的歷史遠源。
在意識形態方面,國家社會主義認為國家是絕對物,所有個人和集團都是相對的,國家是個人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體現,個人必須絕對服從國家。
[編輯]民主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socialism)是一種主張在民主體制里進行社會主義運動的政治意識形態。
大多數民主社會主義者支持多樣型經濟發展,並要求國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進行財富的再分配。
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的人士或團體一般都要比社會民主主義者在政治立場上更為左傾。
社會民主主義者與民主社會主義者有共同的國際組織:社會黨國際。
許多自稱為社會主義的人認為社會主義必然包含民主這一要件,也因此認為“民主社會主義”這一名稱是不必要的。
事實上這一名稱並不一定意味著其他形式的社會主義都是缺乏民主的。
“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Socialism)與“社會民主主義”往往是可替換的稱呼,許多人也認為兩者是同義詞。
然而,這兩者仍具有差異性:社會民主主義是較偏向中間立場並支持大體上的資本主義體制,僅主張部分的社會改革(例如福利國家理想),以邁向更為公平和人道的社會。
而民主社會主義則更左傾,主張完全的社會主義體制,經由在資本主體制里進行徹底改革、或是透過直接革命的方式達成。
因此民主社會主義里也有主張改革和主張革命的兩種路線之分,兩者的差異可以從美國社會黨(SocialistParty,USA)內部存在著分別支持這兩種路線的派系裡看出(儘管美國社會黨的黨綱是以"革命路線"來自稱),革命路線者指控改革路線者所主張的以立法方式改革並不能真正的廢除資本主義,而改革路線者則反擊革命路線者所追求的只是不可及的夢想。
同時也有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僅僅是認為斯大林時期的所謂社會主義,是缺乏民主且官僚化的,他們認為應該捍衛自下而上的民主,因此成為民主的社會主義者。
並且反對在資本主義體制內進行改革,而是希望徹底的自下而上的革命以取代。
抱有此想法的,例如工人國際委員會(CWI)。
不像許多社會民主主義者受到第三種道路的影響,而願意以其他手段來解決貧窮問題,民主社會主義的革命路線和改革路線都堅持著福利國家的理想。
革命路線者支持福利國家理想,不只因為這是一種達成社會主義目標的方式,也是作為一種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救濟貧窮的過渡期政策,同時也能作為號召人民發動革命的動員手段。
民主社會主義者仍然主張應該進行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派,並且將大多數的主要產業國有化,許多人也仍然支持計劃經濟。
民主社會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便已出現。
當時民主社會主義的特別之處便在於他們願意以議會制來解決政治問題(即使他們仍未享有公民權),以議會制度來改進勞動階級的生活品質並且贏得選舉,而非透過革命的手段(推翻整個國家)。
[編輯]相關條目
科學社會主義
[編輯]參考文獻
↑周敏凱著.現當代西方主要社會思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2.
↑黃宗良孔寒冰主編.世界社會主義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7%A4%BE%E4%BC%9A%E4%B8%BB%E4%B9%8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8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與市場社會主義11頁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5頁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5頁 市場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5頁 論“市場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異同8頁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頁 市場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辨析3頁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40頁 信息社會主義1頁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1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條目相關資訊
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學校若成了名利場,那是社會悲劇2018年3月2日做個不求溫飽的中年人2017年11月17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林巧玲,Mis铭,y桑,Tracy,Lin,陈cc,Llyn,essilco. 頁面分類:政治理論
評論(共3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會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63.177.93.*在2016年5月1日21:53發表
受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Dan(討論|貢獻)在2017年11月2日11:44發表
太啰嗦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14.25.89.*在2020年12月6日21:10發表
讀了這一篇,我感覺中國人的思想,能夠在理想與現實中取得動態平衡,值得向全球人推薦。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419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成吉思汗ENFPINTJ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ISFPSUV車焦慮型依戀康波周期ISTP(人格特質理論)計劃單列市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垃圾人定律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破窗效應21天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9:59,2022年3月31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博弈
而社會主義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
- 2社會主義 - MBA智库百科
社會主義(Socialism)-社會學思想社會主義是一套經濟體系和政治理論,解釋頗多。一種解釋是主張或提倡公共或是整個社會作為整體,來擁有和下,公共利益優先於私人利潤的 ...
- 3社會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義(英語:Socialism)是一種政治、社會、經濟哲學(英語:Economic ideology),包括各種以社會共有(英語:social ownership)生產資料(自然資源、人力、...
- 4高中社會科- L4: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往往與(古典)自由主義相對,兩者主張不同、理論不同、看法不同,到了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出現改革者:馬克思與恩格斯為「科學的社會主義」, ...
- 5社会主义(社会学思想)_百度百科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