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歲延續到80歲的友情!台大登山社:一起爬過山的伙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像知名的百岳已有前人的路徑可循,每次登山都是一場未知的探險。

「我們以前覺得,百岳是老人才爬的,太簡單了。

我們要去沒人去過、沒路可走的山。

下一篇 如何關心生病親友?癌友真心話:常見安慰句其實很惱人,不如做這5件事實質幫忙 心靈 人際關係 生活百科 購物車 從18歲延續到80歲的友情!台大登山社:一起爬過山的伙伴,會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同甘共苦過的情誼,是生命中珍貴的禮物。

share 33687 share 文/陳莞欣主圖來源/山谷登山會提供(仙草蜜攝)編按:學生時代的友誼,如何歷久彌新?1964年創立的台大登山社,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登山社團之一。

社員們離開學校後,成立了校友組織「山谷登山會」。

大家至今仍每週相約爬山。

從少年到白頭,友誼始終是生命中最大的光芒。

登山界流傳一種說法:一起爬過山的人,容易成為情感深厚的朋友。

因為,山中資源有限,有時甚至會遇上生死交關的危險。

經歷過考驗,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本性。

「學生時代一起爬山的朋友,和我們後來遇到的人都不同。

不只是一起長大,還在山裡共同吃苦受難過。

」丘山旅行社總經理、台大登山社成員林學聖有感而發地說。

1964年創立的台大登山社,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登山社團之一。

將近60年的時間,一屆又一屆的大學生走入山林,也曾探勘人煙罕至的山區,為台灣登山運動寫下重要的紀錄。

山社成立35年之際,一群畢業校友們成立了「山谷登山會」,至今仍定期舉辦登山活動。

從18歲到80歲,山與青春歲月結下的友誼,始終存在他們的生命裡。

由台大登山社校友所組成的社團法人「山谷登山會」,至今仍每月固定舉辦登山活動。

第二排右一為丘山旅行社總經理林學聖、右三為山谷登山會理事長周鴻翔。

(山谷登山會提供/林學聖攝)能把命交付給同伴的信任!一起爬山的朋友是一輩子的朋友為何一個學生社團,能在成員畢業後仍維持強大凝聚力?山谷登山會理事長周鴻翔,說起台大登山社的歷史。

早期,大學社團有限,登山社就相當於戶外活動社,一屆招收的社員可多達7、8百人。

他在學期間,社團活動愈來愈多,每年加入山社的新社員降至20、30人。

雖然人數變少,但會留下的都是熱愛山林、想法相近的同學,大家感情反而更好。

在80到90年代,台大登山社有探勘「中級山」的風氣。

像松蘿湖區域、南湖區域、丹大區域、白石山區域等,這些山大多是1千到3千公尺左右,當時都還沒沒無聞。

不像知名的百岳已有前人的路徑可循,每次登山都是一場未知的探險。

「我們以前覺得,百岳是老人才爬的,太簡單了。

我們要去沒人去過、沒路可走的山。

」林學聖笑著回憶當年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

新手想挑戰有難度的山,需由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帶隊。

周鴻翔說,大家白天爬山,照看彼此。

晚上無事,就在山上生火、唱山歌。

在自然的風景中,歌聲將眾人的心連在一起。

如今想起,點點滴滴都是美好回憶。

當年的社歌,大家現在相約登山時還會唱呢!登山社的社歌大多都是民謠,每年也會有教唱活動,凝聚社團向心力。

(陳莞欣攝)下山後,眾人通常會到某位學長姐家集合,一起看幻燈片,回味山中風景。

有趣的是,當年底片要價不斐,大夥還規定一天只能拍36張,以免荷包失血。

想加洗留念的照片,也一定是千挑萬選後的精選,成為社員們重要的集體儀式。

「現在網路分享太容易了,反而少了回味的感覺。

」周鴻翔說。

不過,登山不只有快樂,也有危險的意外。

跌倒、受傷都是家常便飯,也有人在山中失去性命。

臺大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文翔,學生時代也是台大登山社社員。

他說起當年初次參加登山社活動,印象最深的是有位親切的學姐,讓他對社團充滿嚮往。

沒想到才過了一學期,學姐就在探勘過程中因意外墜崖喪命,讓他非常感慨。

「登山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爬山那麼難,甚至可能犧牲生命。

人生中還有什麼事會生死交關?」陳文翔說,在山中度過的青春歲月,讓往後生命中的難關都顯得微不足道。

一同出生入死的伙伴,也成了一生都能信任的好友。

山中絕美的風景,再加上美好的友誼,讓登山成為青春歲月裡最好的回憶。

(山谷登山會提供/蔡明欣攝)山上艱困的環境,也會彰顯無私的互助有多可貴。

周鴻翔提到,早年登山設備不像今日輕量化,哪怕只是一杯水的重量都要錙銖必較。

有次,他和伙伴走中央尖山南側的路線,準備和其他同學在南湖大山會師。

沿途飲用水喝完了,卻一時找不到水源。

最後花了整整一天,找到石頭縫滲出的水滴,用寶特瓶蓋接水,一整晚接了24瓶水,才得以順利續行,另外他們於中央尖西峰鞍部,在樹叢中找到另一隊學長所留下的一瓶可樂。

那口可樂的滋味,讓人30年後仍難以忘懷。

學生時代的友情如何保鮮?找熱血主糾、辦大家都能參加的活動離開學校以後,當年的好友各有事業、家庭,友誼如何維持?「常見面、常出去玩囉!」林學聖說。

周鴻翔指出,由校友們組成的山谷登山會,成員多達數百人左右,年紀也橫跨40、50、60等好幾個不同世代。

就連當初創社的社長王兆復,現在年近80歲,仍不時會和大家一起爬山呢!「我們的友情是現在進行式。

大家相聚不只是吃飯喝咖啡,希望趁體力還可以,多爬一些山。

」周鴻翔說。

自從他就任理事長以來,山谷登山會幾乎週週舉辦活動。

有溫馨簡單的親子上山露營,也有適合熟齡族的古蹟參訪、三代同堂小旅行。

無論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

不同世代的夥伴,都能找到自己能參加的活動。

右一為臺大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文翔。

(山谷登山會提供/陳文翔攝)山社的成員畢業後,落腳台灣的不同角落,山谷登山會也隨之開枝散葉。

除了台北以外,也成立了南部分會、桃竹苗分會。

陳文翔笑說,以往他不愛到南部開會。

但現在為了找學弟爬山,他願意延長出差行程!和老同學一起爬山,最棒的是大家不僅技術好,更願意照顧彼此的安危。

林學聖舉例,日前他參加山谷登山會的活動,有位70多歲的學長肩膀脫臼,幾乎不能行走。

同行其他10幾位夥伴幫他綁三角巾、給他止痛藥,陪著他慢慢走下山。

沒有人計較行程被打亂、腳步被拖累。

「如果是外面登山隊,可能不會這樣。

」當成員有難時,社團也像一個大家庭,在危急時刻發揮救援的力量。

周鴻翔提到,一年多前,有個學長私下和朋友相約走鎮西堡山域。

沒想到一行人下山途中,學長卻因不明原因失蹤。

消息傳到山谷登山會的群組,學弟妹們相繼發動搜索。

其中許多人都和學長素昧平生,卻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尋人。

周鴻翔指出,即便在風險不高的郊山,也可能發生意外、和隊友走散。

登山的本質是團體活動。

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喜歡和社團朋友爬山。

伙伴有足夠的互信基礎,才能確保你安全下山,而不是一發生狀況就被「放生」。

再容易的登山行程都可能發生意外,伙伴的互信基礎非常重要。

(山谷登山會提供/林學聖攝) 無論人事如何變遷 老朋友是生命最珍貴的禮物當然,年輕氣盛的歲月裡,也難免有意氣之爭。

陳文翔回憶,當年在山社,理念相近的人會形成各自的圈子。

有人自認體力好,在山上習慣走得快。

有人認為登山靠腦袋,上山前要先佈局、有規劃。

有人把登山當運動,只想挑戰最困難的山……。

雖然不是嚴重歧見,但社內人際關係自有其微妙界線。

「有時你辦的活動,他就不參加了。

」選社長,也是社團裡的大事。

周鴻翔笑說,當年社長選舉也有「群隊之爭」。

本來他和林學聖都想當社長,好不容易協調好,最後勝出的卻是另一個群隊的人。

畢業後幾年,大家聚會時說起這件事,原本還有些尷尬。

但最後,眾人得出結論:「我們還不都是被學長操弄的!」就此一笑泯恩仇。

時間有奇妙的力量,能讓芥蒂消失,傷痕被修復,使遺憾釋然。

林學聖笑說,山社曾有許多青春的愛情故事。

年輕人談戀愛,分分合合實屬尋常。

只是,當年的情侶分手了,若是多年後又在社團相見,還能當朋友嗎?「都30年了,當然可以啊。

」陳文翔說。

20幾歲時以為驚心動魄的大事,如今都是過眼雲煙了。

林學聖說,有時爬山會遇到一些20、30年沒見的夥伴。

「我們會互虧對方變老、變胖了,但情感倒沒有變得生疏。

因為共同的故事一直都在。

」他說,即使有些人為了工作、家庭,會暫時離開一陣子。

待人生的責任告一段落,伙伴們就會紛紛歸隊。

台大登山社55週年時曾舉辦南湖大山會師,從青年、壯年到熟年,友誼歷久不衰。

(山谷登山會提供/周鴻翔攝)「參加台大登山社,改變了我的人生。

」林學聖提到。

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他在科技業工作了10幾年,決定離職創立登山旅行社。

「大家都覺得我瘋了。

但我覺得以前爬山的困難都能克服了,很多事情試試又何妨?」他說。

山不僅給了他勇氣,也帶來志趣相投的夥伴。

現在旅行社的領隊中,許多人都是他過去在山社認識的學弟妹。

為什麼在山社認識的朋友,特別珍貴?陳文翔認為,因為山的存在,雖然大家離開學校了,朋友們卻一直沒有散去。

他們不只陪你度過青澀的歲月,更持續參與你後來的歲月。

「這30年,我們的人生始終有交錯。

」他說。

平日工作壓力很大時,只要想到假日可以和朋友上山,一週的辛苦都不算什麼了。

今(2021)年初,山谷登山會重新整理了30多年前探勘丹大山區的紀錄,推出《丹大札記》一書。

這本書從1991年初版問世至今已有3個版本,陪伴著不同世代的山社社員從少年成為壯年、乃至於進入熟年的時光。

「到我們這年紀,還滿慶幸當初誤打誤撞進了這個社團。

」周鴻翔笑說,自己小時候根本不懂山的樂趣,會入社純粹是國中同學邀請。

沒想到就這樣爬了好多年的山,還得到一輩子穩固的友誼。

最棒的是,這項興趣和伙伴情誼,都沒有年齡上限。

「即使到了70、80歲,只要還有體力,我們就會繼續爬!」相關閱讀:台大登山社著,《丹大札記》,印刻出版2021/05/1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 人際關係 熟年哲學 登山健行 下一篇 如何關心生病親友?癌友真心話:常見安慰句其實很惱人,不如做這5件事實質幫忙 50+學院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台北市 2022/03/18~2022/06/03 我要報名 50+聲音表達工作坊 台北市 2022/03/18~2022/04/22 我要報名 【50+學院╳傑霓芭蕾舞蹈學院】熟齡芭蕾工作坊 傑霓芭蕾舞蹈學院 2022/02/09~2022/05/21 我要報名 【50+學院xTBC】熟齡街舞課:K-POP!當紅韓式舞風 TBC舞蹈休閒館 2022/02/09~2022/04/02 我要報名 熱門文章 1.解決婚姻進退兩難!日本「空氣離婚」:以分開為前提在一起,找回自己人生 2.賣掉台北房子到台東過日子!林昭辰:罹癌後這樣做,吃好睡好沒煩惱 3.顧公婆時是家人,分遺產時是外人?賴芳玉律師談媳婦的兩難 4.揪媽跳舞,母女一起笑到心底!徐薇:到了這年紀,全世界最愛的人一定要是自己 5.每天快走20分鐘,腦神經就會長更多突觸!4個生活習慣,延緩退化很有用 LINE@ 立即加入 FB粉絲團 立即加入 其他人也看的文章 19043 別讓退休變成另一半的生活壓力!日本禪師建議花30%時間相處就好,為什麼? 就算是夫妻,也該自由地享受各自的人生。

1970 退休後微創業!50歲後做網購、開教室,如何享受生活又能賺取收入? 別忘了,享受才是一切的主旋律。

15252 每小時運動一分鐘有4大好處!大腦訓練專家:減少雜念,做回身體與情緒的主人 退休族如何常保熱情?從每小時1分鐘鍛鍊做起。

2283 每月退休金1萬就夠花!主婦楊賢英如何靠聰明採買,買下三間房又過得舒心 聰明用錢,不委屈自己也能財富自由。

1663 萬一哪天失智,如何保護財產?老後財務自由,必懂的安養信託 及早佈建安全網,保護一生的心血。

20111 50後不執著!跟法國作家學幸福5大秘訣:對於過去的事情,避免過度沉思 當你得到幸福時,切勿喪失讓你成功的那些美德。

找課程 看專題 生活百科 人物 心靈 中年危機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兩性家庭 空巢期 照顧者 心靈總覽 健康 性愛 更年期 失智 醫療保健 飲食 運動 慢性病 癌症 健康總覽 生活 熟齡學習 住宅居家 美妝保養 日常穿搭 藝術文化 生活美學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創新善終 創新長照 生活總覽 專題 最好的禮物,是讓人愈活愈好! 50+人生便利店 2021高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享受吧!50後的東漂日記 關注!COVID-19疫情下的身心照護 Palette50後人生調色盤 熟齡友善城市 新居住時代 50+後羨代人生 人生第二曲線50後的超前部署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熟年的Sex&Love 50+人生事務所 去遊學!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省力照顧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圓夢 50後的「心裡學」:表演自我 50後的風格革命 專題總覽 理財 職場就業 熟年法律 退休理財 理財總覽 影音 50+讀者Show 熟齡街舞MV 50+Body 50+Living 50+Beauty 神經很有事 張曼娟我輩中人 鄧惠文時光心蘊 影音總覽 專欄 張曼娟 吳淡如 高愛倫 丁菱娟 彭樹君 蘭萱 彭菊仙 王浩威 林一峰 林黛羚 黃威融 杜丞蕓 王琄 林靜芸 焦雄屏 法律百科Legispedia 梁旅珠 照護線上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主婦聯盟合作社 楊寧茵 林靜如(律師娘) 洪雪珍 八分生活 元氣網 健康醫療網 Hello醫師 專欄總覽 圖片故事 器物是生活的小詩篇:米力與植栽雜貨共度的美好日常 生活的色彩自己創造!60+退休夫婦的繽紛台灣小旅行 Grace的優雅餐桌儀式:不將就,生活才有熱情 在家終老!溫暖的力量:在宅醫療醫師陳英詔的每一天 賺健康也賺友情!爬一段山,教我的事 這輩子為自己任性一次!園藝家夫婦打造植物之家「融融苑」 69歲素雲的心靈保鮮法:不管幾歲都要愛漂亮! 圖片故事總覽 生活百科 素人出版 50+試用 活動進行中 查看試用報告 50+試用總覽 50+學院 課程報名 表演藝術 實用科技 美學生活 健身舞蹈 其他花絮 專題報導 50+學院總覽 50+選品 居家生活 顛覆提案 50+選品總覽 玩社團 50+愛旅行 50+夢想計畫 50+學院 送出 了解更多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