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缺少了甚麼? - 以往學校課程發展脈絡 - icampu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自然不得不慶賀香港學生有如斯驕人的成績,也必須要歸功於香港教師勤奮耐勞的工作 ... 回來後我校老師也磨拳擦掌,為六級學生編寫了一個多元價值教育藝術文化特色 ... 廣東話發聲 普通話發聲 EN-GBPronunciation 文章內容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課程概覽> >以往學校課程發展脈絡 >文章內容 香港教育缺少了甚麼? 校長的話 香港教育缺少了甚麼? 徐俊祥   果然不出所料,香港學生在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PIRLS)2011中名列榜首之後,更在201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PISA)中成績繼續躍升,緊貼上海,整體排名全球第二。

我們自然不得不慶賀香港學生有如斯驕人的成績,也必須要歸功於香港教師勤奮耐勞的工作績效。

人盡皆知東方社會教師的工作負擔必比西方重,華人地區中,香港教師每週負擔的教學課時更比內地或台灣為多。

PIRLS2011研究顯示:學校越關注學生學業成績,學生的閱讀表現會越好;香港家長對子女教育水平的期望,亦與學生閱讀能力成正比。

我們必須明白,真正要去達成成績指標的不是學校、教師及家長,而是每天在埋首操練各式各樣公開試試題的學生,他們無不努力去應付一浪接一浪的考試。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期望有多大,學生的負擔就有多重。

盲目追求成績   有論者認為眾多國際學生比較研究中,亞洲學生表現優於西方的主因,是東方家長更重視子女教育,學生更能刻苦勤奮。

沒錯,如果香港學生都甘願勤奮,都能明白刻苦成才的人生大道理,甚至樂在苦之中,那麼我們的教育一點缺憾也沒有!可惜的是,PIRLS2011研究顯示:香港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缺乏自信、在閱讀課堂投入程度低、閱讀興趣及閱讀動機等四項指標中,全球排名均接近榜尾。

PISA2012亦同樣印證:香港學生數學自我觀、對學校歸屬感及投入學校的程度均偏低,而學習數學的焦慮感則偏高。

我們享受這種頂戴桂冠的成績而感到榮耀時,真的會對以上的負面指標作深切的反思或探究嗎?我們仍會對不少還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為了成績不佳就了結生命的案例無動於衷嗎?最近一些尚在大學求學的晚輩告訴我,大部份香港同學在中學時追求公開試成績入大學,進了大學就追求GPA積點。

但可悲的是,他們大都對所讀學科沒有興趣,追求成績變成一種自我解慰的麻醉藥,是唯一與生俱來、碩果僅存的學習動力。

更可嘆的是,不少學生就連自己喜歡學甚麼、想學甚麼也毫無頭緒!我們的教育到底缺少了甚麼? 缺乏選擇   我們的教育並不重視提供或教導學生作出選擇。

從維護社會系統的角度而言,沒有人可以否定教育產出需要監察,但過於迷信指標的最大遺害,就是泯滅個體的獨特性,抑壓發散性思維,人為地製造不合常模的失敗者。

由小學開始按能力分班、分三個組別派中學學位、大學排名論等,我們的教育制度一直教會學生甚麼是優勝劣敗,甚麼是高人一等。

在教育分流淘汰賽中的取勝關鍵,就是考取好成績,更清楚地說,是在中、英、數等最主要學科考試中取得高分。

由學校、學科、以至課程及學習方法的選擇,表面上由個人成績作優先選擇,實質上是由考試模式來界定。

我們真的有關心到學生喜歡學甚麼、想學甚麼、學到甚麼、能應用所學嗎?學生真的有選擇嗎?   去年我和學校一眾老師赴台灣四所學校考察,特別喜歡他們的「留白」課程,不要考試,沒太多課程框架,例如一所學校設有登山課程,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敢花每周一天時間培養學生的堅毅與靈氣!回來後我校老師也磨拳擦掌,為六級學生編寫了一個多元價值教育藝術文化特色課程,我們隆重宣佈:這是我們一個不設「考試」的特色課程。

加上每年一月的課程統整學習周,我們「犧牲」一整個星期不上平日的學科課程,學生按各級主題自定題目作研習。

如果要問學生喜歡學甚麼、想學甚麼,我深信這就是一個起點。

惟有把學習自主權多付予學生,惟有讓學生有真正的實踐經歷,惟有不讓考試牽制學習,我們的學生才會懂得去選擇,懂得去思考想學甚麼,懂得真正去應用所學。

追求成績的錯誤方法   多年來,遇到不少家長用盡千方百計強迫子女做大量補充練習、安排多科補習、減少參與課外活動,不時打打罵罵,卻換來惡劣的親子關係,對學業成績毫無幫助。

有鑑於此,最近兩年,我每年都在學校進行一項小型研究,去了解影響學業成績背後的真正原因。

去年我就和幾位老師找來每級考試成績最好的五名學生共三十人,進行分組訪談。

發現他們有很明顯的共同點:都是不需父母強迫的主動學習者;個人非常享受學習的樂趣;喜愛大量及深度的自由閱讀;對做功課、溫習及閱讀都具有高度的持久力;面對挫敗時父母多能擔當支持及安慰的角色;父母重視子女健康及品行多於學業成績。

總的來說,這些尖子學生都是快樂的小天使,並不如一些家長以為都是吃盡苦頭,才能換取好成績。

原來學業成績優異的背後有那麼不同的故事,究竟有多少人一直存在著誤解?我們對「追求考試成績」是否應該來一次重新的反思?   這學年我和老師又做了另一個小型研究,找來六位考試成績幾年來有最大進步的六年級學生,進行個案訪談。

他們的共同點是:不管是爭取學科表現、改進自己的學習弱點或升讀一間好中學,他們每一位都很堅決地設定個人的奮鬥目標;即使遭遇挫敗,也不會甘心落後於人,積極尋求方法去突破自己;全面投入課堂學習,主動做學習筆記,盡力在課前備課,在課後重溫;有策略地進行大量閱讀。

他們與尖子學生的最大共同點,就是懂得自我控制,排除學習上的干擾,自發地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他們把自己的學業進步,歸因於個人的自省、老師的提點及父母的安慰和鼓勵,而學校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及師生間交流的學習氣氛,更促進了他們很大的學習動力。

  經歷了以上兩個小型研究,我深深感受到,如果我們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學校老師和家長都能明白、尊重及配合孩子學習與成長背後的原動力──對學習及生活的自我追求,而不老是設定牢不可破的劃一成績指標,把孩子排名列等,只顧與別人比較,我相信我們的教育制度會大量栽培出更多樣化的「尖子」、更大自信的「進步生」。

未來的寄望   其實,我碰過不少家長很無奈地對我說:「『求學不是求分數』都是騙人的。

我雖然知道壓迫子女學習有時會無補於事,但升學就是要求分數嘛!否則子女他日如何在社會立足?」這說法我從來不敢予以否認,事實上,十年教育改革,到了新高中文憑試各科、各樣的評核,所引起的風風雨雨,一直沒有平息過。

更可惱的是,你去問每一位高中畢業生,看有多少人會告訴你,教育改革真的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多少人真正「樂於學習」?如果「求學真的不只是求分數」,我對香港未來的教育及社會有這樣的「夢境」:僱主都不以名牌大學、GPA積點作為甄選或提升僱員的主要參考;不同才能的學生都有自我發揮的平台,無論升學或就業都得到公平的對待,擁有多元的出路,甚或特殊的認可;大、中、小學都不再只抱著擇優而教的心態,以大量人的失敗去成就一小撮人的成功;評估是一把雙刃劍,可以給人改進的契機,也可以是給人迎頭痛擊的一支巨棒,讓所有人都不要再迷信於單一的成績指標,不要再將一張成績表,去總結一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基礎教育政策讓學校有更多自主權,不會用硬性指標去量度辦學成效;教育當局釋放更多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空間,甚至讓學校規劃更大比例「留白」的「自由課程」,不要表現指標,不作標準評核;家長不再以為狂做補充練習,要子女痛苦煎熬,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孩子們都自由自在地倘佯在知識海洋中,在快樂成長的天地中做一個真「人」。

  有教無類與尊重差異,是西方發展了幾百年普及教育的核心精神,香港普及強迫教育雖只發展了三十多年,但這種教育思想,自孔子以降到今天,從未消弭過。

孔子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復也。

《論語•述而》」可以看出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有多堅持、多醉心;他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他對自主學習的追求竟與今日西方教育重點如出一轍。

回想香港教育未知宜中宜西,也恐怕非今非古,如仍迷糊前路,茫無所之,能不令人歎息!     課程概覽 以往學校課程發展脈絡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 常識 音樂 普通話 成長課 圖書館課 體育 視藝 電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