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醫學史,可簡稱為中醫史,是指千年以來,中醫學的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上所變遷、發展的歷史。

其內容範圍可以是中國醫學史的組成部分,亦可以是 ... 中醫學史 語言 監視 編輯 關於與「中醫學史」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中國醫學史」。

中醫學 中醫理論 氣-陰陽-五行 臟腑-經絡 望聞問切-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針灸-推拿 導引-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 難經-傷寒雜病論-海上醫宗心嶺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方劑學 溫病學-針灸學 中醫學史-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中醫兒科 針灸科-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刮痧-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廢除中醫運動 祝由十三科-馬醫科 中醫學史,可簡稱為中醫史,是指千年以來,中醫學的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上所變遷、發展的歷史。

其內容範圍可以是中國醫學史的組成部分,亦可以是日本醫學史、韓國醫學史等其他亞洲國家醫學史的組成部分。

在中國古代經典作品《詩經》、《山海經》、《尚書》、《周易》中,已記載了當時有關疾病、病因、藥物及其他療法的知識。

《周禮·天官》中已記載有「醫師」一職,負責「掌醫之政令」。

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的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

目次 1前經典時期 2經典時期 3中古時期 4宋金元轉變 5明清時期 6近代化 7當代中醫 8參考文獻 9參見 前經典時期編輯 中國傳統醫學的最早文字資料可見於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可以反映殷代武丁時期的許多醫學知識和醫學活動,巫彭、巫咸的名字最早見於甲骨文記載。

《山海經》中記有十巫採藥的故事,《大荒西經》云:「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 經典時期編輯 一般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後期,《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分《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與《黃帝內經靈樞》(簡稱靈樞)兩部作品,《靈樞》詳細記載了針灸。

針灸治療行之久遠,在文字尚未發明之前,砭石被最早用於醫療,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才逐漸被金屬針取代。

《山海經》中記載了38種疾病,其中以病名來命名有23種,以症狀命名的有12種。

《五十二病方》所提的病名更高達103個。

這時期著名醫生有醫和、醫緩、扁鵲等人。

秦越人著《難經》,全書共有八十一難。

對脈法、經絡流注、營衛三焦、氣血盛衰、臟腑諸病、經穴等方面作了比較深入的解釋,豐富了《黃帝內經》的學術理論。

因其闡述《黃帝內經》的有關疑難問題,故名《難經》。

並對三焦、命門學說、奇經八脈理論等多有創見。

《漢書·藝文志》中,將醫家分為「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

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後檢整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確立了「六經」分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論治原則,中醫診斷病情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和辯證施治的原則,總結了漢以前的醫療經驗。

《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等四部書被稱為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是中國秦漢以前的醫藥經驗總結。

相傳華佗(145年-208年)還發明麻沸散,是最早記錄的醫用麻醉藥,可用於開刀清洗內臟,現已經失傳。

中古時期編輯 隋太醫博士巢元方(605-615)著《諸病源候論》,為中醫學第一部病理學專著,全書專論病源、證候、但不載方藥。

對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的病源和證候、診斷,都有詳細敘述。

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燾的《外臺秘要》等,集唐以前醫學之大成,從理論到臨床均有新的發展。

宋金元轉變編輯 金元四大家是指中國古代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流派。

即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朱震亨的養陰說。

劉主寒涼,張主攻下(汗、吐、下三法),李主補土(補脾),朱主養陰,大大豐富了中醫理論。

朱丹溪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點,其論點後由張介賓所發揮。

元代時西亞、中亞醫生來華方便,加上政府重視,伊斯蘭醫學在中國影響大增,被稱為「回醫」。

[1] 明清時期編輯 李時珍(1518?—1593)發現古代醫藥典籍中多有謬誤之處,畢生之力有系統地總結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藥物特性,將所收集的一八九二種藥物劃歸十六部,六十類分述。

其間歷時30年,著有《本草綱目》一書,全書近二百萬字,共五十二卷。

書中附方達一萬餘首,插圖一千多幅。

另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行世。

張介賓(1563?—1640)著有《景岳全書》,其醫學主張「陽非有餘」、「真陰不足」以及「人體虛多實少」等論點。

王清任(1768-1831)曾親見瘟疫災區兒童屍體三十多例,又數次前往刑場,觀察死刑犯的屍體內臟位置,將其所見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

著成《醫林改錯》二卷,其中「活血化瘀」的方劑有二十二例,如: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治療肝硬化)、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均成為調理氣血的名方,至今仍為臨床廣泛應用。

儼然是化瘀派的一代宗師。

1879年,浙江人士俞樾在《俞樓雜纂》中發表《廢醫論》:「其藥之而愈者,乃其不藥而癒者也。

其不藥不愈者,則藥之亦不愈。

」是最早、最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

近代化編輯 1913年,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提出廢除中醫中藥,所謂「余決意今後廢去中醫,不用中藥。

所以立案一節,難以照準。

」1929年,余雲岫提出《廢止舊醫案》,視中醫為巫祝,要求取締中醫,引起全國中醫藥界反抗。

同年3月17日各省代表青年名醫陳存仁主持反對廢除中醫的大會,在陳果夫、陳立夫等人的接見並轉陳蔣介石,始收回成命。

1935年,余雲岫發表論文「陰陽五行、三部九候之謬,足以廢中醫之(診斷)理論而有餘;治病必求本,用藥如用病二語,足以廢中醫之治療(思想)而有餘;研究國藥、試用成方,足以發揚國產藥物而有餘」(《中華醫學雜誌》1935年7月)。

1913年,毛澤東在《講堂錄》筆記中寫道:「醫道中西,各有所長。

中言氣脈,西言實驗。

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

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 當代中醫編輯 1954年,毛澤東批示:「中藥應當很好地保護與發展。

我國的中藥有幾千年歷史,是祖國極寶貴的財產,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將是我們的罪過;中醫書籍應進行整理……如不整理,就會絕版。

」又指示:「即時成立中醫研究院。

」,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任院長魯之俊。

隨著50年代海內外對針灸經絡機理研究的熱情拓展,氣的本質,經絡實質等都有新的進展,中西醫結合,新藥,新劑型,針灸麻醉,人機診治系統等創造發明。

赤腳醫生上山下鄉,中醫藥海內外的推廣擴展,均有長足進步,學術交流,醫學投資日益增多。

參考文獻編輯 ^宋峴。

〈伊斯蘭醫學對中國醫學的影響與貢獻〉。

《文史知識》1995年第10期總第172 期。

轉引自《中國回教雙月刊》。

325期[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編輯 中國醫學史 廢除中醫運動 漢醫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醫學史&oldid=6978591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