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 相關法條 - 全國法規資料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條例主管機關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不受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五條第三項、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及行政院組織法第九條規定之限制。

跳至主要內容 ::: 現在位置: 首頁 中央法規 所有條文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相關法條 友善列印 相關法條 法規名稱: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EN 第2條 本條例主管機關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不受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五條第三項、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及行政院組織法第九條規定之限制。

促轉會隸屬於行政院,為二級獨立機關,除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另有規定外,依第四條至第七條規定,規劃、推動下列事項:一、開放政治檔案。

二、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

三、平復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

四、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

五、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行政院組織法 (民國111年01月19日) EN 本法規部分或全部條文尚未生效 第9條 行政院設下列相當中央二級獨立機關:一、中央選舉委員會。

二、公平交易委員會。

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民國111年01月19日) EN 本法規部分或全部條文尚未生效 第5條 機關組織以法律定之者,其組織法律定名為法。

但業務相同而轄區不同或權限相同而管轄事務不同之機關,其共同適用之組織法律定名為通則。

機關組織以命令定之者,其組織命令定名為規程。

但業務相同而轄區不同或權限相同而管轄事務不同之機關,其共同適用之組織命令定名為準則。

本法施行後,除本法及各機關組織法規外,不得以作用法或其他法規規定機關之組織。

第32條 相當二級機關之獨立機關組織規模建制標準如下:一、業務單位以四處至六處為原則。

二、各處以三科至六科為原則。

前項獨立機關總數以三個為限。

第一項以外之獨立機關,其內部單位之設立,依機關掌理事務之繁簡定之。

第36條 一級機關為因應突發、特殊或新興之重大事務,得設臨時性、過渡性之機關,其組織以暫行組織規程定之,並應明定其存續期限。

二級機關及三級機關得報經一級機關核定後,設立前項臨時性、過渡性之機關。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民國111年05月27日) EN 本法規部分或全部條文尚未生效 第4條 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而蒐集、製作或建立之政治檔案相關資料,應予徵集、彙整、保存,並兼顧檔案當事人之隱私權與資訊自由、及轉型正義研究與民主法治及人權教育之需要,區別類型開放應用。

為完整回復威權統治時期相關歷史事實並促進社會和解,促轉會應主動進行真相調查,依本條所徵集之檔案資料,邀集各相關當事人陳述意見,以還原人權受迫害之歷程,並釐清壓迫體制加害者及參與者責任。

促轉會應基於相關陳述、調查結果及檔案資料,撰寫調查報告,並規劃人事清查處置及相關救濟程序。

真相調查之執行程序及步驟,由促轉會另以辦法定之。

第5條 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之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

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應予保存或重建,並規劃為歷史遺址。

第6條 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侵害公平審判原則所追訴或審判之刑事案件,應重新調查,不適用國家安全法第九條規定,以平復司法不法、彰顯司法正義、導正法治及人權教育,並促進社會和解。

前項平復司法不法,得以識別加害者並追究其責任、回復並賠償被害者或其家屬之名譽及權利損害,及還原並公布司法不法事件之歷史真相等方式為之。

下列案件,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而受刑事審判者,其有罪判決與其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單獨宣告之保安處分、單獨宣告之沒收,或其他拘束人身自由之裁定或處分,於本條例施行之日均視為撤銷,並公告之:一、受難者或受裁判者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之規定,而獲得賠償、補償或回復受損權利之刑事審判案件。

二、前款以外經促轉會依職權或申請,認屬依本條例應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審判案件。

檢察官或軍事檢察官於第一項刑事案件為追訴所為拘束人身自由或對財產之處分,準用前項規定。

依前二項規定撤銷之有罪判決、單獨宣告之裁定或處分、有關追訴之處分等前科紀錄,應塗銷之。

第三項第二款及第四項申請人對於促轉會駁回申請之處分不服者,自送達駁回處分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第一項之事由就該刑事有罪判決、單獨宣告之裁定或處分、有關追訴之處分向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設立之專庭提起上訴、抗告或聲請撤銷之。

被告死亡者,刑事訴訟法有關被告不到庭不能進行審判及第三百零三條第五款之規定,於前項規定不適用之。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設立專庭審理第六項之案件,其組織及相關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第7條 為落實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促成政黨公平競爭,自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起取得之不當黨產,除可明確認定其原屬之所有權人或其繼承人外,應移轉為國家所有,並由中央成立特種基金,作為推動轉型正義、人權教育、長期照顧、社會福利政策及轉型正義相關文化事務之用。

不當取得財產之調查、返還、追徵、權利回復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依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為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