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探索性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詳目顯示 ; 黃中書 · CHUNG-SHU HUANG · 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探索性研究 ·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Career Transition of Retired Military Officer · 丁姵元.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9/2504:40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黃中書研究生(外文):CHUNG-SHUHUANG論文名稱: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探索性研究論文名稱(外文):AnExploratoryStudyontheCareerTransitionofRetiredMilitaryOfficer指導教授:丁姵元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中原大學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8畢業學年度:96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76中文關鍵詞:工作適應、生涯轉換、退役軍官外文關鍵詞:retiredmilitaryofficer、careertransition、jobadaptation相關次數:
被引用:35點閱:466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2
國軍組織因應國家戰略調整,在不需要眾多兵源充實戰力的前提下。
『精簡』成為改造國軍組織的必然方法。
但精簡的過程中,原服務於國軍各階層的志願役軍官,多數是自青少年期即進入軍中的退役軍官,對軍隊組織的運作模式與文化已成為其生活中的一部份,相對於多元社會就顯得較為陌生,回流社會職場時,在適應上須面對較多的困境。
依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退役軍人與一般社會大眾失業率達6倍的差距。
而實際經由退輔會輔導就業人數,僅佔49歲以下退役軍人人數的23%,顯見仍有多數的青壯退役軍官,必須依靠個人自行摸索陌生的職場。
若未能在社會中謀得一份適合的工作,實為社會的負擔與損失。
從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的退役軍官選擇退役,主要是國軍組織精簡後,期盼追求更好的家庭生活與生涯成就的心理影響下,而放棄了原本穩定且已奠定基礎的軍旅生涯。
雖然退役後的職涯發展,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但退役軍官仍單純的認為,藉由職業訓練與輔導習得一技之長,就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取得一席之地。
然而在實際的轉換歷程中,退役軍官逐漸發現,努力學習的專長或証照,無法成為獲得理想工作的保証,即使幸運覓得工作,但在職場環境中,由於年齡較同階共事者為長、背景也不同,致退役軍官不容易融入共事的群體中,也由於過去習於領導者的角色,一旦轉換被領導者,在角色的轉換上,也影響其在工作上的適應。
也因為退役軍官長期於軍隊中歷練,不自覺的以過去的習性面對新的工作與環境,但這樣的工作習性卻不易獲得社會職場的認同,更影響退役軍官在職場的適應與績效表現。
在面對職場諸多困境的同時,過去的軍職歷練,如服從命令、高度執行力、適度的應對進退、規劃、分配、督導的能力,也塑造出職場一般人所欠缺的特質,此一特質也讓退役軍官在職場競爭中的具備優勢與機會。
面對這些職場上適應的困境與軍人的特質,也形成正、反向的拉力,不斷影響退役軍官生涯轉換的過程。
然退役時盼望兼顧家庭生活與追求個人成就的理想是否能夠實現,在生涯轉換歷程中正、反向拉力的牽扯下,如何面對就益顯重要。
若退役軍官能抛開過去包袱、放下身段面對現實,藉由心態的改變克服適應上障礙發揮軍人特質,成為退役軍官未來生涯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發現。
Recently,theArmedForcesorganizationhasbeenthroughaseriousofchangesundertheguidelineofnewnationalstrategyandthepremiseofneednomoretroops.Downsizinghasbecomeaninevitablepolicytoreformmilitaryorganization.Intheprocessofreducingmilitaryorganizationsize,mostofthevolunteerofficerswhoservedmilitaryfromjuvenileareusedtothemilitaryoperationmodelsandcultures.Thatkindofvolunteerofficerswouldsufferfromdiverseandunfamiliarenvironmentandwouldfacemoredifficultieswhentheyretirefromthearmyandcomebacktosociety.AccordingtoinformationfromControllerDivision,ExecutiveYuan,unemploymentrateofretiredmilitarypersonnelishigh.Only23%ofthosemilitary-retiredpersonnelwhogettheirjobthroughthecounselingandhelpfromVeteransAffairsCommissionareundertheageof49.It’sobviousthattherearenumerousofmiddleageretiredofficerswhohavetoexploretheunknowncareerfielddependontheirown.Anditisreallyagreatburdenandlosstosocietysincethesepeoplecannotfindsuitablejobs.Theresultofthisstudyshowsthatthereasonsofmostvolunteerofficerchoosetostoptheirmilitarycareeraretoseekbetterlifeandsecond-careerachievement.Thoughtherearemanyuncertainfactorsaftermilitarycareer,mostretiredofficersthoughtitwasnotdifficulttofindgoodjobsaslongastheyreceiveenoughtrainingandcounseling.However,intheprocessoftransition,retiredofficersgraduallynoticedthatthetrainingandexperiencetheyhavecannotguaranteetoanidealjob.Eveniftheycouldgetajob,theystillfounditdifficulttoblendintonewworkenvironmentwithcolleaguesduetodifferentageandbackground.Anotherreasonwhichinfluencetheirjob-adaptationprocessisthatmostofthemwereleadersinthearmy.Sincetheyhavenoexperienceoutsidethearmy,theyhavetostartfromthebottomoftheirworkplace.Inotherwords,theyhavetobefollowersinsteadofbeingleadersliketheyusedtodo.Finally,theysufferfromtheproblemofroletransition.Moreover,retiredofficersservedmilitaryforalongtime,theyareusedtofacenewworkandnewenvironmentwithpassiveattitudesunconsciously.Buttheseattitudeswouldnotbeacceptedintheciviliansociety.Thisisanotherreasonoftheirpoorperformanceandadaptation.Ontheotherhand,theyalsohaveadvantagesinworking.Whilefacingdifficultiesinthenewenvironment,theattributesandexperiencesvaluedinthemilitarylikeobedience,abilityofexecuting,planning,distributing,supervisingandmoderatemannersbecometheiradvantagesandopportunities.Insummary,theproblemsandadvantagestheretiredofficersformbecometwokindsofforceswhichpullthemforwardandbackwardunceasinglyandaffecttheirprocessoftheircareertransition.Thedatafromtheresearchshowsthatthekeyfactorofwhethercantheyhandlewellunderdilemmaduringtheprocessistheattitudetheyhavewhenfacingthesituation.Inotherwords,ifretiredofficersarewillingtothrowthepastaway,adjusttheirattitudetofacethefactthattheyhavetostartfromthescratch,bendtheirprideandesteemtoworkandstartfromnothing,itwouldhelpthemtogothroughthecareertransitionperiod.Inotherwords,oneofthemostdiscoveryofthisresearchisthattherightattitudehasbecomeanimportantfactorwhichcouldhelpthemtoadapttheirnewjobsintheciviliansociety.
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致謝詞Ⅳ目錄Ⅴ表目錄Ⅶ圖目錄Ⅷ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2第三節研究對象2第二章文獻探討4第一節生涯發展4第二節生涯轉換4第三節工作適應7第四節組織文化9第五節小結10第三章研究方法12第一節質性研究12第二節選擇質性研究的理由12第三節研究設計13第四節研究限制15第四章研究分析與討論16第一節資料分析架構16第二節資料分析17第五章結論34第一節研究結論34第二節研究發現41第三節研究貢獻與管理實務上的建議46第四節未來的研究建議48參考文獻50附錄一54附錄二55附錄三56附錄四68表目錄表4-1資料分析架構...........................................16圖目錄圖5-1研究結果架構.........................................49
中文部份丁華、古允文(2005)。
戰場轉換:青壯年志願役退伍軍人轉業困境初探,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
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王美慧、唐資文、曾秋蘭(2007)。
公部門組織文化,員工工作滿足,全面品質管理與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
品質學報,14(1),2-3。
吳秉恩(1993)。
組織行為學。
台北:華泰。
林幸台(1996)。
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
台北。
五南。
117頁洪英正、錢玉芬譯(AndrewJ.Dubrin原著)(1997)。
管理心理學。
台北:華泰。
胡幼慧(主編)(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張國傑(2001)。
國軍中上校軍官退伍後再就業型態之研究。
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聰(1994)。
運用焦點解決法於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緯良(2004)。
榮民在職場競爭優劣勢暨企業雇用榮民意願探討之研究。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臺灣:五南。
彭德中譯。
(河野豐弘原著)(1994)。
改造企業文化/如何使企業展現活力。
台北:遠流。
黃志龍(2007)。
志願役軍人轉業安置制度之分析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黃秀美(2001)。
國軍志願役中年男性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1997)。
社會學。
台北:揚智。
楊朝祥(1990)。
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
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歐用生(1995)。
質的研究。
台北:師大書苑。
蔡忠達(2006)。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國軍志願役軍人退伍軍人轉業模式初探。
國防雜誌,卷21(6)。
鄭伯壎(1993)。
組織價值觀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關係:不同加權模式、差距模式之比較。
「中華心理學刊」,卷35(1):43-58。
蕭瑞麟(2006)。
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
臺灣:培生。
英文部份Andrew,S.(1997).Careerself-efficacyincollegestudentswithdisabilities:Implicationsforsecondaryandpostsecondaryserviceproviders.fromtheED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websiteBarney,J.B.(1986b)'Organizationalculture:canitbeasourceof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1,pp.656-665Cameron,K.S.,&Quinn,R.E.(1988).Organizationalparadoxandtransformation.InK.Cameron&R.E.Quinn(Eds.),Paradoxandtransformation:Towardatheoryofchangein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pp.1-17).Cambridge,MA:Ballinger.Dawis,R.V.,&Lofquist,L.H(1984).Apsychologicaltheoryofworkadjustment.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p237.Dawis,R.V.,England,G,&Lofquist,L.H(1964)Atheoryofworkadjustment.MinnesotaStudiesinVocationalRehabilitation.Deal,T.E.,&Kennedy,A.A.(1982),"CorporateCulture:TheRiteandRitualsofCorporateLife",Reading,MA.:Addision-Wesley.Fontana,A.,&Frey,J.H.(1994).Interviewing:TheArtofScience.InN,K.Denzin&Y.S.LincoIn(Eds)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ThousandOaks:Sage.Glaser,B.G.,&Strauss,A.(1967).Thediscoveryofgroundedtheory:Strategiesforqualitativeresearch.Chicago:Aldine.Ginzberg,E.,Ginzberg,S.W.,Axelrad,S.,&Herma,J.(1951):Occupationalchoice:Anapproachtoageneraltheory.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Hopson,B.(1981).ResponsetothepaperbySchlossberg,BrammerandAbergo.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9(2),36-39.Hershenson,D.B.(1981).“Workadjustment,disability,andthethreeR’sofvocationalrehability:aconceptualmodel.”RehabilitationCounselingBulletin,25(2),91-97.HammersleyM.,(1989)“TheDilemmaofQualitativeMethod:HerbertBlumerandtheChicagoTradi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Krumboltz,J.D.,Mitchell,A.M.,&Gelatt,H.B.(1975).Applicationsofasociallearningtheoryofcareerselection.FocusonGuidance,8(3),1-16.Louis,M(1980)Careertransitions:Varietiesandcommonalitie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v,5,329-340.Mclure,HelenMargaret(1993).Alienatedpatriots:Asociologicalportraitofmilitaryretirees(retirement).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Ott,J.S.(1989)“TheOrganizationalCuilurePerspective,”California: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Pearlin,L.I.&Leiberman,M.A.(1979).Socialsourcesofemotionaldistress.InR.Simmons(Ed.),Researchincommunityandmentalhealth(Vol1,pp.217-248).Greenwich,CT:JAIPress.RichardS.Sharf(1997),ApplyingCareerDevelopmentTheorytoCounseling。
P367-376Robbins,S.P.(1990),"OrganizationTheory:Structure,Design,andApplication",SanDiego:Prentice-Hall.Sharf,R.S.(1997).ApplyingCareerDevelopmentTheorytoCounseling.California:BrooksSuper,D.E.(1957).ThePsychologyofCareers.NewYork:Harper&Row.Staniland,M.,(1985)"WhatIsPoliticalEconomy?AStudyofSocialTheoryandUnderdevelopment",YaleUniversityPress.Strauss,A.&J.Corbin,(1990)”BasicsofQualitativeResearch-GroundedTheoryProceduresandTechniques,”SagePublications.Super,D.E.(1990).Alife-span,life-spaceapproachtocareerdevelopment.InD.Brown&L.Brook(Eds.),Careerchoiceanddevelopment:Applyingcontemporarytheoriestopractice,pp.197-261.SanFrancisco:Jossey-Bass.Tiedeman,D.V.,&Oitara,R.P.(1963):Careerdevelopment:Choiceandadjustment.N.Y.: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Board.VernonG.Zunker(1994).CareerCounselingAppliedConceptsofLifePlanning,p88.Wallach,E.J.(1983),“IndividualsandAorganizations:TheCultureMatch,”TraningandDevelopmentJournal,Vol.37,No.2,pp.29-36.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運用焦點解決法於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之研究
2.
國軍志願役中年男性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
3.
國軍中上校軍官退伍後再就業型態之研究
4.
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5.
大學成人學生人格特質、生涯轉換心理資源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6.
重新出發的契機—青壯年退役軍官再就業成功因素探討—
7.
以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我國志願役退伍軍人求職與再就業影響
8.
退伍軍人人格特質、軍中職務歷練與創業類型、創業歷程關聯性之探討
9.
脫下虎皮之後?一位中年退役軍人在生涯轉換中的自我轉化歷程
10.
國軍志願役人員職涯轉換動機之研究
11.
從民生主義社會安全思想論國軍退輔制度
12.
高雄市校級退伍軍官再就業需求與參與繼續教育動機之相關研究
13.
校級軍官退休再就業適應經驗之研究
14.
職業軍人階級屬性、工作特性與生涯轉換之研究:以清泉崗基地為例
15.
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工作適應關係之研究-調節焦點的干擾作用
1.
王美慧、唐資文、曾秋蘭(2007)。
公部門組織文化,員工工作滿足,全面品質管理與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
品質學報,14(1),2-3。
2.
王美慧、唐資文、曾秋蘭(2007)。
公部門組織文化,員工工作滿足,全面品質管理與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
品質學報,14(1),2-3。
3.
蔡忠達(2006)。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國軍志願役軍人退伍軍人轉業模式初探。
國防雜誌,卷21(6)。
4.
蔡忠達(2006)。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國軍志願役軍人退伍軍人轉業模式初探。
國防雜誌,卷21(6)。
5.
鄭伯壎(1993)。
組織價值觀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關係:不同加權模式、差距模式之比較。
「中華心理學刊」,卷35(1):43-58。
6.
鄭伯壎(1993)。
組織價值觀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關係:不同加權模式、差距模式之比較。
「中華心理學刊」,卷35(1):43-58。
1.
國軍志願役中年男性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
2.
重新出發的契機—青壯年退役軍官再就業成功因素探討—
3.
退伍軍人再就業與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軍訓教官為例
4.
脫下虎皮之後?一位中年退役軍人在生涯轉換中的自我轉化歷程
5.
國軍志願役人員職涯轉換動機之研究
6.
退伍軍人人格特質、軍中職務歷練與創業類型、創業歷程關聯性之探討
7.
以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我國志願役退伍軍人求職與再就業影響
8.
國軍中上校軍官退伍後再就業型態之研究
9.
台灣已退役常備軍官之生涯規劃探討
10.
探討退伍軍人再就業動機、就業障礙對其社會適應、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11.
校級軍官退休再就業適應經驗之研究
12.
我國青壯年志願役退伍軍人就業研究: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觀察
13.
環境變遷下國軍志願役軍官生涯發展系統之研究
14.
軍訓教官職涯轉換之研究
15.
志願役軍人轉業安置制度之分析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法規名稱: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士兵退伍除役及退除給與審定 ...
法規名稱:,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士兵退伍除役及退除給與審定作業規定. 時間:, 中華民國105年3月22日. 歷史所有條文. 本資料僅供會員查閱,若您尚未加入會員,請加入會員 ...
- 2回憶1996台海危機美退役軍官: 解放軍已不同於當年是致命的威脅
[新頭殼newtalk] 美國、加拿大電視頻道《 CNBC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近日採訪了多名現任和退役美國軍事官員。他們對中共此次針對台灣的軍演表示 ...
- 3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士兵退伍除役及退除給與審定作業規定
三、軍官、士官、士兵退伍、除役、解召(以下簡稱退除)當事人應辦. 理及注意下列事項:. (一)由當事人於服役期滿前六個月(續服現役期間為前三個月),據.
- 4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6-全國法規資料庫 - 法務部
軍官、士官服現役最大年限或年齡如下:. 一、士官與除役年齡同。 二、少尉、中尉十二年。 三、上尉十七年。 四、少校二十二年。 五、中校二十六年。 六、上校三十年。
- 5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109-11-25輔導會服務照顧退役袍澤擔任溝通窗口協處問題 ... 109-07-17輔導會對86年女性軍官班權益持續協調並研處; 109-07-14【軍改凸槌】退輔會允千萬補償又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