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購車懶人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特斯拉假設你一年開15,000公里,汽油開支為NT42,000,5年費用即為NT210,000;如果同樣的里程以特斯拉的電費計算只需約1/4 的費用。
換句話說你省下3/4 費用,
Tesla購車懶人包懶人包交車歷程Tesla購車懶人包購車時所做的筆記,裡面包含了購車時可能的常見問題,或值得提出的主題,內容以Model3為主,部分說明可能不適用其它車款,特斯拉是一家多變的公司,今日規則可能不適用於明日,如資訊過時、有誤請聯絡我。
SRP、LR、Performance?車友常用SRP(標準版或稱SR+)、LR(長程版)、P(性能版)簡稱來討論Model3,是Model3車種名稱StandardRangePlus、LongRange、Performance的縮寫。
從社團中觀察最多人選擇LR>SRP>P,比起速度里程應該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更實用。
這裡順帶一提只有Performance的車款最後才能用信用卡方式結尾款,後文的購車付款方式會提到。
2020起所有M3車款皆無法使用信用卡支付尾款了。
什麼是「扣除節省開支後」?在Tesla網頁進行購車流程,會看到兩個價格,扣除節省開支「前」與「後」,你實際要付款的金額是扣除節省開支「前」。
「扣除節省開支後」是指總車價-預估五年燃料節省費(燃油總額-電費總額)。
特斯拉假設你一年開15,000公里,汽油開支為NT42,000,5年費用即為NT210,000;如果同樣的里程以特斯拉的電費計算只需約1/4的費用。
換句話說你省下3/4費用,也就是省下210,000*3/4~=NT160,000。
(以上假設100公里需要9.1公升燃油、油價每公升NT30.8、電費每度NT4.2)補充連結:Tesla電費計算機網路連線費以及標準連線與頂級連線的差異?每一台特斯拉都配有一張SIM卡,以支援網路功能(據說與台灣大哥大合作),也必須要有網路才能使用導航功能,因為特斯拉平板上的導航是使用GoogleMap。
官方有兩個名詞標準連線與頂級連線,我覺得這兩個名詞容易讓人誤會,因此下面做些簡單的解釋。
先說結論,無論如何你的車子都一定會有終身免費的網路,你可以當作這就是標準連線,但!你所能用到的網路涵蓋功能是有限的,例如更新方面只能安裝重要安全更新,一般的更新你必須透過WIFI;GoogleMap的部分功能也會受限。
頂級連線指的是可以使用網路所涵蓋的更多功能,例如:上網瀏覽器、Spotify、Netflix...(以目前來說其實就這樣)。
所以頂級連線與網路速度完全無關,只是擁有更多的網路軟體可以使用而已。
頂級連線未來可能收費,以美國來說每年是100美元,業務表示收費機率極低,一方面也只有美國在收費,另一方面是台灣的網路連線成本夠低。
實際規則以官方公告為主,可參考Tesla常見問題-連線功能。
什麼是FSD?FSD是FullSelf-Driving全自動輔助駕駛縮寫,它是在購車時可加購的一個選項:它可以在未來任何時間點加購所以不必在購車當下決定,但未來價錢可能會隨時間改變,需不需要全自動駕駛的功能見仁見智。
花錢解鎖軟體功能而已,不用擔心這些功能所倚賴的硬體因為你沒加購而減少。
實際上Tesla在2019/11/1有漲價1000美元,但這一波漲價不包括台灣,個人猜測是因為台灣開放的功能還不多。
以台灣現階段(2019/11)開放的功能來說,加購FSD主要多出:自動輔助變換車道(於自動輔助駕駛的狀態,打方向燈,會幫你在安全條件自動切換車道)自動停車功能(如何自動停車可以參考官方影片)召喚及自動倒車(停車位兩側不好上車,把車叫出來)我個人認為自動停車是AP(Autopilot)當中最實用的功能,可惜是FSD的項目,有的車主認為有閒錢就加購,也有車主覺得沒必要花19萬買一個停車功能。
下面這支影片可以讓你看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的技術有多神: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懂標配的自動輔助轉向與FSD當中自動輔助的變換車道兩者差異,這裡順帶說明,前者其實是一個多提多讓人誤會的名詞,它指的就是自動駕駛狀態遇到彎道會幫你過彎(廢話),但因為多提了所以容易與後者混淆;後者就如同先前FSD所述,於自動駕駛狀態下打方向燈,會自動幫你切換車道。
補充連結:Tesla自動駕駛介紹、2019/12台灣釋出NOA更新NoA自動駕駛Tesla於台灣2019/12釋出了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avigateonAutopilot)功能的更新,使原本需要花19.1萬加購的FSD更有價值。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FSD,可以先參考什麼是FSD。
原本沒有NoA的自動輔助駕駛,只能幫你維持在車道內並與前車保持距離(標配),或在打方向燈時幫你自動切換車道(須加購FSD)。
有了NoA以後,對於NoA所支援的路段,啟用後會完全自動幫你切換車道超越一些烏龜車,還會自動切換車道幫你下交流道。
該加購FSD嗎?時至今日,交車一個多月了,對於該不該買FSD我個人認為可以看看以下故事做參考:Tesla是我的第一台車,所以過去我不知道長途於國道上的感覺是什麼,直到我第一次下台中才明白如果有FSD的加持(積極變換車道、超龜速車)會很有幫助。
沒有FSD的困擾就是在國道上啟動自動駕駛後,如果正好前面是一台龜速車擋了很久,你就得先關閉自動駕駛然後切換車道、超車後,再啟動自動駕駛。
如果龜速車一多你又不能釋懷的話,就得一直切換來切換去的很麻煩;但如果你是不急不促的人,就讓標準的自動駕駛幫你維持在同一個車道上,其實就非常實用了。
所以是否加購FSD我個人認為重點就在於你是否常上國道(因為只有在國道上才能充分發揮FSD的價值),以及在國道上的路途時間需夠長。
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那FSD的實用功能就只剩下自動停車了(召喚只是炫技而已)。
在此也順便一提,特斯拉的倒車顯影有標線而且還有曲線,對我這個拿了駕照多年後才開車的人都能輕鬆停車,所以自動停車的功能也相對式微了。
這樣說好了,可以說特斯拉本身分數就已經90分了,FSD再我看來是一個+5分的效益。
90分與95分同樣是A級,如果把這進步的代價用在別的科目上或許更具效益,比如這5分的努力其實可以拿去先讓原本不及格的科目變成及格,或是讓80分的科目進步成90分,以生活具象來說好比拿去做保養預算、投資、買其它奢侈品、生活的其它目標⋯⋯;但如果特斯拉這一科就是你心目中唯一想衝到100分的科目,那就allin吧。
很多車主都會推說「不買FSD就失去買這台車的意義了」又或是「現在不買以後會漲價」我覺得應該讓車主先了解FSD為他自己帶來了什麼再決定是否入坑,如果用19萬換到對自己幾乎沒什麼幫助的功能,那真的就是燒錢而已。
對於漲價的看法,我認為短期半年內可能會有漲價,但長遠來看我認為FSD只會越來越便宜,其一是我認為FSD目前的定價是配合當初有能力購買降價前的ModelX、S所定的;其二是該實現的功能多已實現,能再推的新功能也會受限,也就是說FSD軟體開發的成本也應逐漸收斂,Model3的交車量又特好,再來Tesla就有可能希望跑在路上的每一台車都有FSD而開始降價,說不定今年聖誕節就突然有個優惠活動也說不定!所以我會建議剛買Tesla的朋友先別急著加購FSD,先享受Tesla這台車本身的特性,先不要把禮物都一次拆光了,真的有需求再日後加購。
交車等待時間?觀察大部分Model3的車主都是在兩個月左右交車,保守一點說大約是2-3個月。
有此一說車子是一個個貨櫃來的,如果這一批貨櫃來的車有剩,剩的車剛好與你的設計匹配,那你就有機會提早交車(兩個月)。
我個人的交車等待時間為37天(11/9訂購,11/18通知12/16交車),可參考我的交車歷程。
充電站是否夠用?特斯拉主要有兩種充電站,超級充電站與目的地充電站。
超級充電站全台只有14座,分布於全台主要城市當中,它提供20分鐘補充270公里續航的快速充電,目前已經有排隊的問題,據業務說法超充站擴增的可能有限了(業務都這麼說了),不過可以理解其原因在於超充主要目的是作為點對點長途之間的快速補充,而不是供大家沒電就往該處跑的充電站,特斯拉還是希望每個人在自己的家都有個家用充電樁。
目的地充電站分佈在各景點、餐廳、旅館、購物中心...等,雖然商家須負擔電力成本,但一方面能幫助特斯拉擴增電力網路,也能吸引車主前往目的地帶來商機,也算是一種互利共生。
這種的充電站在台灣就非常多,還在不斷擴增中。
你可能會想,超充是這麼有限的資源,如果有人停著佔位怎麼辦?Tesla在充電即將完成與完成時會各通知你一次,當超級充電座使用率達到50%,然後你的車子已經充滿電了還不開走,滿電5分鐘後,Tesla會開始收取一項IdleFee的費用,以美國來說每分鐘會收取0.5美元,如果當下的超級充電座使用率是100%(停滿滿),這個費用會加倍成1.0美元(每小時約1,800元台幣)。
雖然IdleFee在台灣還未開始收取,但以目前開始有排隊的問題來看,應該很快就會發生了。
這邊順帶一個現實的問題,在社團中常看到多數的車主建議,若家裡無法安裝充電樁的人,可能要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要入手特斯拉。
可以想像一種可能的情況真的不適合,你是一個每天倚賴開車的上班族,且家裡無法安裝充電樁,因為頻繁地使用也代表需要頻繁的充電次數,更會凸顯出沒有充電樁的困擾。
以我來說,車位是租的,為了避免日後麻煩,即使之後管委會通過,也暫時不會安裝充電樁。
我是個晚睡的自由工作者,大部分的時間在家工作(平日基本上不會有里程),加上住家離內湖超充夠近,所以我的策略是有需要充電的時候用半夜時間去超充順便看個影集。
補充連結:全台超充分佈、全台目的地充電分佈、超級充電站超時佔用費。
會不會買到大陸車?在我預計購車的時候有注意到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預計10月開始投產,一度擔心會買到大陸生產的特斯拉,詢問後才知道在台灣因為法規問題不會買到大陸車。
甚至有車主說「中國製造的品質一定比美國好很多,可惜應該買不到」,對這點我是持懷疑,未來可能不一定?工廠才剛出來,還要「趕著」生產交付大量訂單,初期多少還是需要時間學取經驗,這又不是像加盟飲料店調一杯飲料那麼簡單。
如果正統原產地都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太相信一開始到中國生產會有多好,就算真的好也得把一部分原因歸功於過去的經驗。
0-100公里,3.4秒到底有多快?這是在我試駕後才想特別提的一段,從來沒買過車,對車的加速度完全沒有概念,經過一次體驗後才知道什麼叫數字冷冰冰,感受熱呼呼。
如果你對這台車本來就心動,務必試駕一次請業務示範加速,結束後你就會行動了(吧?)。
這感受確實驚人,但我不是速度取向,我對Model3整體評價已經接近滿分了,這個再加只是一兩分,不影響結局;但可以從同行夥伴對這加速度感到的驚艷判斷,會有人(喜歡跑車的人?)因為這個感受做出最後決定。
究竟是什麼感覺呢?只能說上一次給我這種感覺的東西是月眉斷軌遊樂設施。
那個加速瞬間全身貼平於座椅,雙腳幾乎是漂浮起來,跨張地說心臟快掉出來了。
可參考這支影片(影片29:50處)對加速的示範。
Model3來說官方表定數字0-100公里加速,Performance3.4秒;LR4.6秒;SRP5.6秒。
而且這個數字是會成長的,特斯拉會不定進行軟體更新優化車子的各項功能,比如說2019/11的10.1版更新提升了5%動力輸出,讓原本Performance版的3.4秒加快到3.14秒。
這台車安全?有些人認為特斯拉把所有傳統的機械控制按鈕都集中到一個平板上,而間接認為這台車不安全,理由大概在於兩點:行車的過程如需調整車子功能,因沒有實體鍵的回饋,而需要分散注意力在平板上。
萬一平板壞了,車子的功能就形同癱瘓了。
我認為前者就是不安全的操作而衍生不安全的問題,本來就不應該在車子移動的狀態下去做太多的操作;這是一台未來的車,手機從實體按鍵轉換為觸控,也是隨著時間才廣為人所接受,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設計是問題,但會喜歡特斯拉的人就是把它當作優點,用起來特別有親切感。
回到問題本身,特斯拉目前有語音控制,雖然只是用來做導航,但可見語音辨識的功能已經存在,相信之後的軟體更新能夠直接用語音做到更多的控制(我覺得很快就會有了)。
後者問題,就要看是平板是硬體問題還是軟體問題。
以iPhone作為例子,硬體問題就像你的iPhone要用到壞掉的機會應該是為乎極微,除非是人為泡水、落地...之類,發生這種問題你也只能認了不能怪Tesla。
軟體問題好比發生閃退,既然是軟體的問題就能透過軟體解決,我相信特斯拉有它的數據自動回報機制,如果是因為軟體問題而導致系統功能的異常,你不會是第一個發生的人,而官方收到異常回報就會軟體修正,讓你的車輛透過OTA進行系統更新以解決軟體的問題。
安全的部分除了平板的問題外,大概就剩下電池與撞擊的安全問題了。
Tesla的電池最小的單位稱為cell,就像一顆顆日常用的鋰電池,一堆cell構成一個module,數個module則構成一個pack(ModelS來說有16個module),大量cell好處是可以平均散熱也讓每顆電池有更長的壽命(大量的電池於車底,也造就車子的穩定,提供車體側面碰撞的抵抗);每個module就像一個船艙,有任何一組毀損或失去功能時,車子仍能倚賴剩餘船艙繼續運作,相信Tesla有自己的機制監控每個module的健康狀況,如果車子的module有異常時應會有相關的通知或回報讓你回廠維修。
至於撞擊的安全,下面這支影片說明特斯拉獲得五星撞擊測試的評價:上圖是2019/11發生的試駕意外,撞得車頭爛了車頂沒了,乘客還沒事,電池也沒爆炸,雖然最後有一名乘客摔死(獲救後的意外),可見安全獎項不是拿假的。
家用充電座的售價?購車時已包含壁掛式充電座、旅行用充電座二選一,壁掛式充電座就是家用充電樁,需要專業人士安裝,安裝需要另外收費,購車後Tesla會主動詢問是否要派人協助安裝,或是你自已找人安裝,安裝費用視環境狀況從幾千到幾萬元都有聽人說過。
我原本認為以商品價值來說,選擇家用充電應較划算,因為官網線上商店家用充電座的售價是500美,而旅充是275美。
後來詢問得知,這兩樣商品在台灣的售價都是$19,000台幣,無論選擇哪一樣,都是原廠4年保固。
但有個差異在於,之後購買家用充電座一樣是4年保固,但如果你是之後購買旅充只有保固1年。
2020/2/1起,從二選一改一律贈送壁掛式充電座,且旅充降價至$11,000台幣。
Model3實際續航里程?視你的Model3車款(SR、LR、Performance)有不同的里程數。
以LongRange為例,表定續航里程為560KM,再套用多數車主說法,打個九折去零頭,就是500KM。
之前有人做過實驗,當電池百分比到達0時,車子的動力會被減弱,仍可運行約30KM的里程,實驗影片如下:充電費用?如果是使用特斯拉官方所部署的超級充電站,目前充電為免費,未來將會收費預計每度電9元,新購的ModelS與X則享終身免費。
這邊也列出Tesla官方公布幾個亞洲國家的收費:中國:¥1.95每kWh(約8.4台幣)香港:$2.90每kWh(約11.3台幣)日本:每分鐘¥40.00元(高於60kW時)/每分鐘¥20.00元(低於60kW時)紐西蘭:$0.42每kWh澳洲:$0.42每kWhkWh就是一度電,另外補充車友提供的一個數據,Model3每度電可跑約5公里-7公里(視使用狀況而定),如果是自家充電,一度電以5元計大約就是一公里一塊錢。
社區大樓安裝充電樁的方法?家用充電樁會從你家的個人電錶引接電源到停車位,需與管委會溝通後才能安裝。
Tesla官方準備了一份文件致管委會的一封信供你與社區管委會溝通。
你也可以請特斯拉派專員與社區溝通,在你購車後特斯拉會寄給你一份「充電場勘需求」的問券,裡面有一段敘述為「若您需要廠商協助管委會或區權會的諮詢服務,每次出席包含簡報說明,費用為2,000元含稅/次」。
購車前我家社區有一台ModelX,有次剛好遇到車主聊了一下,有聽他說會跟管委會提安裝充電樁的事情,到我要購車時特地翻了一下過去的會議紀錄,果然有一段跟充電樁有關的紀錄如下:雖然同意數大於不同意數,但因出席人數89位,議案通過門檻為45票,最後以三票之差不通過。
(據說有些人因為安全問題反對,加上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都不參與社區活動,下次我會出席幫忙投票的...)交車前這段期間也看到許多車主在為充電樁的問題與社區管委會奮戰,以我看到的情況還是以失敗的案例居多。
當中看到還有極端的案例,像是反對人士特別整理出宣傳單要社區住戶一起反對的;這個情境猶如特斯拉當年的故事一樣,被人惡意妖魔化交流電的安全問題,只能說「莫忘世上蠢人多」。
其它關於家用充電安裝的問題,也可以參考Tesla家用充電安裝。
養這台車的費用?免牌照稅至2021/12/31(之後也有可能再延長)、電動車免燃料稅。
Tesla與富邦合作的乙式保險以Model3LR來說約6萬(第一年,年輕且首次購車),第二年調降為5萬初。
保養費用:因為是電動車,不需要保養傳統的機械設備,據多數車主說法只有換輪胎的費用。
充電費用參考充電費用與Tesla電費計算機補充連結:特斯拉保險費用試算、車輛保養哨兵模式(Sentrymode)?哨兵模式是我覺得特斯拉值最得點出的特色,連騎機車都不太敢停在室內停車格以外的地方,更不用說把特斯拉停在外面了...(比起里程焦慮,停車焦慮更讓人擔心)值得慶幸的是Tesla有個哨兵模式的功能,啟動後車外4個攝影鏡頭會自動錄影(實際上Model3外部有8個鏡頭),且周圍若有移動物體靠近車子嘗試破壞會發出警報,你也會收到App的通知。
寵物模式(DogMode)?帶狗外出時,各種原因希望把狗暫時留在車上,啟動寵物模式後會自動調節車內溫度,並在大平板上顯示「我的車主會儘快回來」避免路人看到誤會。
購車後有什麼需要買的?導航不用、行車紀錄不用...那些都是特斯拉已內建的。
只需要購買USB儲存裝置,用來作為行車紀錄、哨兵模式影片儲存的空間。
有跟交車業務詢問,交車中心有賣原廠配件,如果有需要原廠配件腳踏墊之類的可以等交車時購買,可以先在官方線上商店(目前還不寄台灣)看看有哪些配件,交車中心可能不會全部都有,最好先詢問一下。
我還另外購買了手機架與中控螢幕保護貼,手機架部分推薦兩款:Plafnio無線充電手機架ProClip手機架(固定架與手機的holder是分開賣的,記得要挑holder)這兩款是專為Model3所設計的,也是我翻了一堆手機架覺得最適合的,前者支援無線充電,黏貼於中控螢幕的背面還能調整角度;後者可安裝於方向盤正前方,對於想要使用導航的我,能以更佳的距離與角度即時查看導航。
購買當下前者無法寄送台灣,因此選擇了後者。
內裝保護貼可參考EVWraps,專為Tesla各種車型提供內裝保護貼。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載狗的需求,也可以到Amazon上找車用寵物配件(選擇比較多),下面列出我買的幾樣東西:BarksBar前座寵物坐墊Vailge後座寵物坐墊Vastar安全帶坐墊部分幾乎每一家都標榜100%防水(滲透?),但幾乎每個高評價、高銷售量的產品都還是有人在反應根本不防水,所以最好還是多條墊子什麼的。
購車付款方式?2020/2起,原本10萬元的訂金改為3000元台幣,不能退也不能折抵車子費用,應該算是另類的變相漲價約5000元(3000+原本10萬訂金信用卡回饋*2.5%)。
下訂單的10萬元訂金,一律是以信用卡支付,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額度難民,可以使用信用卡溢繳的方式來提升額度,具體作法如下:我也是為了購買特斯拉才知道知道有這種方法,把現金轉帳到信用卡收款帳戶,就能拉高信用額度了,例如:你轉帳100萬到你的信用卡個人收款帳戶,你的額度就可以刷到100萬,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拉高自己的信用卡額度,透過這樣拉高額度所產生的消費與一般信用卡消費相同(該回饋的還是會回饋)。
至於如何溢繳到個人信用帳戶,可打電話到自己的銀行信用卡部門詢問,客服會告訴你帳號,以玉山銀行來說帳號與你的身分證字號有關,但要注意該帳號僅限行內轉帳,如果是跨行轉帳會有另外一組帳號,要詢問一下。
尾款會是你的總車價-訂金,提供三種付款方式,現金、租賃(租購)、財務方案。
租賃方案租賃(租購)是相對複雜的一種方式,這裡只提我所了解的幾個重點,特斯拉所配合的租車公司為歐力士,想詢問詳細的內容,建議請特斯拉業務幫忙。
租購與貸款購買相似,車子的是掛在歐力士名下,車子歸開,你一開始也是要付一筆保證金(像頭期款),然後每個月像付貸款一樣地方式付款,期滿後,你可以選擇退車(拿回保證金)或擁有這一台車(掛回你的名下)。
舉例來說:車價187萬,保證金要繳56萬,然後每個月要繳4萬2,繳36期,換算下你總共繳了56萬+4.2萬*36~=207萬。
當你繳完這207萬時,你可以選擇退車拿回56萬的保證金,或不拿回保證金形同購買這台車。
你心裡應該會想說,三年之差竟然要多花20萬,如果拿56萬當頭期款,用貸款的方式分36期2.5%,總金額也不過192萬,多出5萬。
事實上你所繳的這207萬費用當中已經包含了這三年的保險(乙式、強制險、車體免追償...)以及3%的利息,所以算起來其實應該比同樣36期貸款2.5%差不多,可能還更好些。
雖說金額方面租購有它的優點,當然也有它的缺點,以下列出其優缺點(我知道的部分):優:不會影響個人信貸,因為是歐力士幫你買車再租賣給你的概念。
優:可為公司節稅,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可以省下約36萬。
(這個數字應該是最大值,不太清楚怎麼算的,是從某一張歐力士報價表看到的,以5%來說不太可能這麼高,裡面可能包含了燃料節省開支之類的,知道的人請聯絡我幫忙解答)缺:車牌號碼會是R開頭,一樣可選號,但未來掛回自己名下時就得重配/選。
缺:明文規定不能做Uber或載客類的服務。
缺:租約期間不能退租(相較下貸款可以提早解約付違約金)。
財務方案財務方案指的就是貸款,特斯拉配合的銀行是星展銀行2.5%利率,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你能找到更低的利率,應該是可以用自己配合的銀行貸款。
現金付款2020起所有M3車款皆無法使用信用卡支付尾款了。
Model3來說只有Performance版能使用信用卡方式支付尾款,SRP、LR只能用匯款的方式,由此判斷Performance版的利潤可能是比較高的,所以願意提供信用卡的方式做支付(因為特斯拉需吸收2%左右的金流費用)。
若打算用現金購買Performance版的車主,記得用上面提到的溢繳方法拉高額度以信用卡支付,以玉山PI卡來說,可賺取2.5%的無上限回饋,等同為你省了5萬元。
推薦碼(推薦連結)?每位車主都會有自己的專屬推薦連結,透過推薦連結購車成功,推薦人與被推薦人各可得到1500KM免費超充里程。
「根據美國政府機關NCAP的測試,Tesla車輛是總體事故傷亡率最低的車輛,因此每次成功推薦都有助於降低親友駕駛事故時發生人身傷亡的機會」如果你心動了最後決定入手特斯拉,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
其它連結Tesla電費計算機Tesla線上商店:可參考有哪些配件,目前無法寄送台灣,模型車的各個視角圖片也可做顏色抉擇的輔助。
網友製交車檢核表TeslaModel3中文使用手冊
延伸文章資訊
- 1開電動車真的比汽油車省錢?Tesla 內部報告坦承:非事實
許多人買電動車,都會抱著可以省下不少開銷,像是油錢、保養等費用,但Tesla 內部研究卻顯示,如果僅用車5 年,電動車的開銷與油車根本沒差多少。
- 2《TESLA知識》160萬Model 3購車負擔=120萬汽油車
所以因為經濟因素不佳捨棄進口車而買Altis的人,應該要去買特斯拉才對,因為更便宜省錢是這樣嗎? 如果開到60萬公里就更不得了,市面上沒有一台車比特斯拉 ...
- 3特斯拉價格知多少?充電要錢?電動車入手前必注意3事項!
【快閃拿優惠代碼】 優惠代碼: BGA0200001X9. 快看您的強制險到期了嗎? 網路投保汽車險並輸入以上優惠代碼,強制險保費"最高共省330元"!
- 4百萬電動車特斯拉買了會後悔?入手一年車主揭它5大崩潰缺點
Toyz入手的電動車為特斯拉Model S,型號P100D,算是目前市面上以特斯拉品牌而言性能最強的車款之一。電動車的優點除了省油愛地球、還有自動駕駛技術、價格而言也不算 ...
- 5Tesla 購車懶人包
特斯拉假設你一年開15,000公里,汽油開支為NT42,000,5年費用即為NT210,000;如果同樣的里程以特斯拉的電費計算只需約1/4 的費用。 換句話說你省下3/4 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