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風雲人物】台灣守衛者我們守在最前線 - 鏡週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疫情、外交、國防、混合戰,從民間到官方,台灣人守在每個領域的前線。

... 今年10月,該研究所調查結果顯示,約58%台灣受訪者擔心兩岸開戰,46% ... 人物2021.12.2821:58臺北時間【2021年度風雲人物】台灣守衛者 我們守在最前線文|陳虹瑾 李振豪 曾芷筠    攝影|王漢順侯一明於塞普勒斯的自由潛水賽事轉播中拿出國旗。

(攝影師CostasConstantinou,AIDATaiwan提供)疫情、外交、國防、混合戰,從民間到官方,台灣人守在每個領域的前線。

在國際空間持續遭打壓的時刻,自由潛水選手侯一明,仍堅持代表台灣出賽、反覆練習展開國旗;自由潛水發展協會發言人吳秉宥也持續力爭台灣權益。

在國防部長邱國正認為「從軍40年來情勢最嚴峻」、中共軍機消耗台灣空防的這一年,捍衛我國領空的主力戰機飛官龔尚偉、黃若宜與同袍們守著台灣空域。

2020年,全球淪於一疫,延燒至今。

在疫情裡,台灣外交今年成績不俗,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卻遭中共「制裁」,陰晴不定的尼加拉瓜政府年底轉而與中國建交。

口罩痕曾印滿整臉、整個夏天不敢回家的急診室醫師田知學、護理師楊卉庭,在疫情裡沒離開過第一線。

資安專家蔡松廷、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等人,在網路戰裡守住台灣。

同時,致力於民間外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團隊,仍致力幫台灣爭取各國友誼「私交」。

我們在歲末訪談6組台灣人,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穩守前沿。

今年5月15日,疫情破口擴大為社區感染,雙北進入三級警戒,4天後警戒範圍擴展至全國,且4度延後,直到7月27日才降至2級,但能在73天內壓制疫情,除了醫護人員的努力,曾受惠於台灣的各國支援疫苗,都是重要關鍵。

當新冠肺炎Delta、Omicron等變種病毒兵臨城下,疫情確實也如戰事,有人仍持續為台灣打仗。

看看內憂外患之中,民調裡的台灣人: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做的「中國效應調查」,2018至2021年間,台灣民眾對台灣的國家主權,有更高的自信心。

當民眾被問到「覺得未來兩岸關係最有可能出現什麼結果」時,認為「台灣被中國大陸統一」及「台灣獨立」的比例,2018、2019、2020、2021年分別是:「48%:32%」「41%:33%」「21%:56%」「57%:53%」。

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現任友台小組主席戴扈傑(FrançoisdeRugy)(中)訪團日前訪台,吳釗燮(右)與他碰肘打招呼,感謝法國對台灣堅定支持。

(總統府提供)  不畏懼戰狼 憂患裡的信心主持這項研究的中研院社會所所長陳志柔分析,這顯示自2020年起,台灣民眾開始不再覺得「中國可以讓台灣就範」,他們一方面不再對中國有信心,對中國愈發疏離;客觀上,也不認為中國國家實力足夠強大。

另一方面,他們對台灣的國家實力、經濟展望,更有信心。

同份研究顯示,2019至2021年間,認為「兩岸交流協商,台灣國家主權比經濟利益重要」的比例,維持在6成(國家主權重要)和3成(經濟利益重要)的對比。

此前多年,認為經濟利益重要者,多於國家主權。

此外,「不願鼓勵家人去中國大陸發展的比例」,從2019年52%激增到2020年70%。

陳志柔分析,由此可見,2020年前後起,中國大陸的經濟光環,已經對台灣民眾逐漸失去吸引力。

共軍擾台頻率、數量加劇,我空防壓力大增。

圖為2019年,國防部戰備任務訓練中,我F-16戰機發射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的瞬間。

(軍聞社) 戰狼侵略擴張,引發國際反感。

中共對台灣與台灣的國際友人頻頻祭出「制裁」,也受到台灣多數民意抵制。

今年11月中,大陸委員會公布調查顯示,85.6%受訪者反對中共一國兩制;對於中共將台灣官員列為「台獨頑固分子」,並宣稱要依法懲戒,有78.3%受訪者不認同。

不過,據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Institution)5月所做調查,共機10月大舉侵擾台灣之前,許多台灣民眾擔心共軍入侵。

今年10月,該研究所調查結果顯示,約58%台灣受訪者擔心兩岸開戰,46%認為與5年前相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如今更可能下令對台動武。

「從不同機構的民調、各種指標都看得出來,台灣主體意識持續增加。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解讀,兩岸關係的核心爭議如今已不是統獨問題的本身,「兩岸問題的核心是制度的選擇,特別是香港事件之後,證明一國兩制只是沙灘上的城堡。

」 網路戰開打 保衛數位疆土12月22日,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坦言,如今台灣局勢比1995年、1996年台海危機時代還危險。

據國防部統計,今年1月迄12月22日,共機擾台已逾約940架次,中共並多次在台灣周邊從事針對性及抗擊外軍的軍事行動。

國防部指出,中共11月28首度派遣運油20(Y-20U)加油機赴西太平洋從事演訓,近日遼寧號航艦穿越宮古水道執行年內第二次遠海訓練,漸漸完備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編組,除增加台灣戰力應對負荷及企圖擾亂軍心士氣,同時對美國展現扼控戰略要道與抗擊外軍能力。

國際友人今年也說了重話。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今年10月表示,中國恐利用混合戰手法,如同當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之前,混合使用訊息戰、網路戰,結合假訊息、經濟操縱、透過代理人及外交壓力,併吞克里米亞。

余尚賢坦言,防禦網路戰需要公、私協力及國際合作。

「從國防角度看,網路戰已經開打,只是沒有檯面化,底下暗中進行,大家也不敢認為這是作戰,因為會啟動太多機制。

」調查局資通安全處處長余尚賢憂心忡忡,臉上仍是樂觀笑容。

資安即國安,最近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安倍認為最可能的情況不是海陸空熱戰,而是一場沒有煙硝的網路戰:先發動駭客網路攻擊,癱瘓關鍵基礎設施如電信、鐵路、加油站、醫院,同時散布假訊息,社會陷入恐慌。

屆時政府光是要恢復正常運作、澄清謠言,恐怕已量能崩潰,更給有心人士操作空間。

處在面對中國網路戰的最前線,台灣每個月遭受多達2千萬至4千萬次境外網路攻擊。

面對中國傾國家之力的網路攻擊,調查局將成立資安鑑識實驗室,提升量能。

余尚賢說:「我們的所有行為就是在保衛我們的數位疆土,讓它是乾淨的,駭侵也好,假訊息也好,做好防衛性的工作。

」 田知學醫師曾上傳值班後臉上清晰的口罩勒痕和脫皮照片,獲得上萬點讚感謝。

(田知學提供) 疫情、賽事、共機擾台、官方與民間外交、資訊安全—歷經憂患與勝利,我們訪談6組人士,他們的故事也許是你我的故事:守住前沿,不惜與威脅正面對決,在嚴峻境況裡持續進擊。

鏡週刊五歲了!我們正式宣告新的轉變,鏡週刊訂閱制10/5正式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立即加入。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線上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