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時分】東風21D認祖歸宗:美潘興2導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潘興2於1974年開始研製,1979年開始生產,1983年正式裝備部隊。
採用兩級固體火箭,最大射程1800公里,可以搭載核彈頭,他主要針對當時華約各國在歐洲各大 ...
首頁>新聞>軍事天地>正文
【探索時分】東風21D認祖歸宗:美潘興2導彈
美國潘興2是世界首款雷達精確制導的彈道導彈,東風反艦導彈的鼻祖。
(大紀元合成)
更新2021-10-289:10PM
人氣4886 標籤:探索時分,東風導彈,東風快遞,美國潘興2,潘興導彈,東風21D,彈道導彈,東風彈道導彈
Facebook
Twitter
Line
複製鏈接
Print
【字號】
大
中
小
正體
简体
大家好,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認祖歸宗,給誰認祖歸宗呢?東風導彈。
最近幾年呢,經常有看到這樣的言論,東風快遞多麼厲害,特別是東風反艦導彈,讓美國人不敢靠近台海地區,我覺得這些人把東風導彈的祖宗給忘了,所以今天就有必要為東風導彈認祖歸宗。
所謂的東風反艦彈道導彈,主要是指的這麼兩款。
東風21D和東風26。
這兩款導彈的祖宗,正是美國的潘興2彈道導彈。
外形既無區別 採取雙椎體設計
如果我們從外形分析,這幾款東風導彈的再入段和潘興2導彈幾乎毫無差別。
首先都是雙椎體的頭錐設計,氣動外形也基本一致,還有空氣舵,甚至連彈頭尺寸都差不多。
不僅如此,潘興2彈道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準確地說,是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的複合制導技術。
我們幾十年後看到的東風反艦導彈的制導模式和工作方式,幾乎就是在複製美國的潘興2彈道導彈。
那麼潘興2和東風導彈,為什麼要採取這樣一個雙椎體的設計呢?我們要先從彈道導彈的基本原理說起,所謂彈道導彈,導彈發射出去以後經過慣性制導,像拋物線一樣地沿著一個彈道前進和降落。
它的好處是速度非常快,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是沒有阻力的,返回大氣層的時候,速度能達到十幾馬赫,但是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精度不足。
因為在升空和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會和空氣有激烈的摩擦,再加上彈道導彈射程非常遠,一個小小的誤差就會積累到非常大。
有些誤差是當時的製造工藝難以避免的,比如說陀螺儀是慣性制導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他本身是有機械誤差的。
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所以要讓彈道導彈能夠修正自己的軌跡,就要往這個導彈裡面加兩個東西。
一個就是雷達,使得你能看到自己的目標,但是你能看到自己目標不行。
你還要調整自己的飛行軌跡。
這就需要氣動舵。
所謂氣動舵使得彈頭可以調整自己的飛行姿態。
如果在傳統錐體彈頭上安裝氣動舵,就會面臨高速下阻力過大的問題,而潘興創造性的使用了雙錐體。
雙錐體結構彈頭則可以形成一道激波,讓氣動舵躲在激波後方,從而大幅度降低高速下的彈頭阻力,讓彈頭在30公里以下的大氣層內進行精確控制,大幅度水平方向移動成為可能,從而為彈頭實現再入後精確末制導和水平方向大幅度機動創造條件。
現在潘興2導彈有了雷達,也有了氣動舵,可以調整自己的軌跡,但是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黑障。
所謂黑障就是導彈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因為速度太高和空氣摩擦形成高溫等離子區域,導致無線電信號衰竭,甚至中斷。
在這段區域雷達就算開機也無法工作,美國人克服黑障的問題非常簡單,也非常實用,就是我降低飛行速度等出了黑障,再將導彈雷達在開機工作。
潘興2導彈彈頭一般是以12到14馬赫的速度載入大氣層,那經過黑障區域速度會降到六至八馬赫。
等彈頭一出黑障區,立刻通過空氣舵改變飛行姿態,將彈頭拉起,進行平飛。
你在這個時候雷達開機工作,當彈頭下降到目標上方預定高度是速度降到五馬赫,開始末端飛行。
大約在15公里的高度,雷達相關器系統開始工作,天線以2轉每秒的速度繞垂直穩定軸轉動,對目標地區地形進行圓掃,掃瞄範圍在4.5公里高度為35平方公里,雷達提供高度修正和圖像回波信號,計算機將圖像變成目標區的128×128數字圖像,相關器將該實測圖像與預存儲基準圖像進行比較,後者為256×256,比較後得到擊中目標所需要的位置修正量。
潘興2距今接近50年了
潘興2是1970年代設計的,距離現在已經接近50年了。
那個時候電子計算機和雷達的技術還不夠成熟。
潘新二當時理念非常先進,命中精度能達到30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美國通常的彈道導彈一般精度在1千米左右,最好能達到500米。
潘興2從準備到發射只需要5分鐘,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彈道導彈。
潘興2於1974年開始研製,1979年開始生產,1983年正式裝備部隊。
採用兩級固體火箭,最大射程1800公里,可以搭載核彈頭,他主要針對當時華約各國在歐洲各大交通樞紐,指揮所以及重要的戰略目標,由於性能太過優秀成為了華約的眼中釘之後,美國和蘇聯簽訂的中導條約。
而潘興而成為蘇聯主要的針對對象。
1985年潘興2開始服役三年之後,1988年潘興2就已經開始退役了,到1991年全部退役。
潘興2這款導彈的出現,使得彈道導彈精確制導成為可能。
但是因為受限於當時計算機處理呢能力和雷達技術,潘興沒有攻擊移動目標的能力。
而計算機和雷達技術在潘興退役之後的20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可以說,美國在老潘興導彈的基礎上換裝現在的雷達制導技術,就完全能夠達到攻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但是因為中導條約,美國不能發展500公里到5000公里的中程導彈。
巨人在打瞌睡中共趁機開發出航母殺手
巨人在打瞌睡,而中共就趁著這個空間,開發出了所謂的航母殺手,東風21d和東風26。
東風21這款彈道導彈本來就是普通的彈道導彈。
他是在潛射型的巨浪一型彈道導彈為基礎開發的1985年試射1989年開始量產,射程在2000公里左右。
而所謂的航母殺手是東風21家族的最新型北約代號叫做東風21d,而中共自己的代號,叫東風21丁。
東風20d最早出現消息是在2010年,2015年的閱兵式上,中共首次公開了東風21d。
從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東風21D的工作方式,氣動布局和美國的潘興2完全一樣。
首先都是二級固體火箭在發射之後,在大氣層外調整飛行姿態,提前進入大氣層進入大氣層,以後,雙椎體彈頭可以控制前進方向彈頭,減速達到黑障區之後,雷達開機進行工作,獲取目標之後進行末端突破。
按照這樣一個工作方式,東風21D的速度不會超過8到10馬赫,因為他要減速,等黑障效應消失後雷達才能工作。
關於這一點呢,有的朋友可能不認同,認為中共已經獲得了黑障通信技術。
其實,關於黑障通信的可以開一集節目去講,黑障出現,主要是因為導彈進入大氣,形成一個等離子鞘,這個等離子鞘他是在導彈的前端形成,那麼理論上這個時候導彈向後方發射信號,通過衛星接收,再轉發給其他人是可以實現通信的。
黑障他是客觀存在,但是你可以繞過的,你隨時可以實現通信。
但是你無法實現雷達開機,因為對於東風導彈來說,他要讓彈頭的雷達開機進行工作,那麼雷達開機工作以後,雷達波是向前發射的,前面就是等離子鞘,你繞不開黑障。
東風21和東風26最多7-8馬赫
由此可見東風21和東風26他們的實際末端突防速度最多也就是在7-8馬赫左右,並不是多麼驚人的數據。
像美國的和平衛士彈道導彈末端突防速度可以達到22馬赫。
那關於東風導彈的精度。
在2020年8月26日美國的彭博社和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那中共在當天發射四枚中程彈道導彈,其中兩枚命中了南海上的靶艦,命中率也就50%。
很多觀眾可能會對潘興是東風導彈鼻祖有想法,我們來看一看一些數據,中共研究了潘興2的雙錐體彈頭後發現確實好用,於是在21世紀初不到十年時間內,中共的東風11、15、16、21、26系列導彈都換成了雙錐體彈頭。
中共80年代末開始專研潘興2制導控制技術
從已知的學術刊物中也可以看出,中共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專研潘興2的制導控制技術。
一些頗具代表性的公開學術論文包括:1988年發表在《航天控制》期刊上的《潘興2導彈姿態控制系統》和《潘興2的彈載計算機》,1989年發表在《飛航導彈》期刊上的《雷達區域相關匹配技術及其在潘興2戰術地地導彈末制導上的應用》,1991年發表在《導彈與航天技術》上的《潘興2精確制導技術分析》
在過往的閱兵式中,中共反覆炫耀著東風系列導彈,然而取得這樣的成就還是要歸功於成熟可靠的美國技術,如果沒有潘興2導彈作為參照,東風系列導彈的研製也許會走很多彎路。
中共的網路官媒也公開承認東風系列的設計是長期跟蹤研究潘興2相關技術的結果,但中共宣傳的側重點在於強調東風導彈早已領先於美軍潘興,例如說DF-15B的彈頭投送重量超過了潘興2的650公斤,東風26的精度遠高於潘興2等等。
中共模仿的潘興2是美國30年前的技術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中共所模仿的潘興2是美國30年前的技術,中共在2000年以後才在DF-15B上才實現潘興2當年的技術指標。
另外受到《中導條約》限制,美國在冷戰後停止開發中程彈道導彈,造成該領域的長期裝備真空。
隨著中共咄咄逼人的態勢,美國和俄羅斯也意識到在中程彈道導彈開發的空白。
在2019年中導條約失效,美國和俄羅斯開始開發中程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其實實現東風21和東風26彈道導彈的技術,美國早已經具備,美國早在30年前就有技術能力,能夠開發反艦的彈道導彈,或者是精確制導的彈道導彈。
我們之前專門做了一集講美國的高超音速導彈,美國同時也在開發中程的彈道導彈。
在未來美國一定會如小粉紅所願,開發出美國版的東風快遞,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今天為東風快遞認祖歸宗,這裡面說的主要是東風21D和東風26A,這兩款導彈號稱東風快遞,反航母彈道導彈,但他們其實都是借鑒了美國的潘興2彈道導彈。
另外一款東風26B採用的是滑翔體彈頭,和潘興2就不是一個思路了。
對於東風反艦彈道導彈到底會對美國有多大威脅,美國又會如何應對呢?請看下集。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vjPE-4XnyqBBuxhXshSAw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tansuo
訂閱探索時分Telegram群組:https://t.me/jiemishifenchannel
【探索時分】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專題:紀元推薦/軍事武器
相關新聞
【探索時分】日本石垣島部署導彈中共為何忌憚
人氣2739
【探索時分】英國反潛艦發現中共核潛艇意味什麼
人氣11711
【探索時分】蘇聯和塔利班都懼怕的男人
人氣1634
【探索時分】拋棄中共菲律賓也站隊了
人氣10007
最熱視頻
【天亮時分】20大主席團常委名單習成少數派?
人氣8382
【江峰漫談】蘇州超級計算中心一把火燒出什麼
人氣6858
【新聞看點】習近平顯疲態微咳?李瑞環冷漠
人氣6282
【思想領袖】疫苗無法結束大流行病
人氣1205
【全球新聞】中共二十大召開分析:習陷五大困局
人氣1046
【車評】高質豪華運動型多用途車2023InfinitiQX55EssentialAWD
人氣249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
「大紀元將選取精彩讀者評論在全球報紙版面上刊登,請您与我們一起記錄歷史」
「大紀元保留刪除髒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貼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紀元圖解
更多>
【圖解】FBI突襲川普莊園時間線
人氣4085
【圖解】四億人三退大事記
人氣3982
【圖解】法輪功傳世30周年逾千政要致賀
人氣8069
新聞排行
更多>
1
二十大抗議聲中登場張高麗陷性醜聞後首露面
人氣27495
2
上海大學退休教師轉發反習標語被警察帶走
人氣26067
3
四通橋事件震動新老權貴二十大成火山口?
人氣22165
4
二十大習近平即使連任也難甩掉五大困局
人氣17717
5
分析:習近平似大權在握難掩黨內鬥爭激烈
人氣16143
娛樂排行
更多>
1
林志穎車禍後首露臉笑切蛋糕破除毀容傳言
人氣10085
2
被傳與妻移居日本鄭伊健回應:自己需要空間
人氣6218
3
升格當媽近5個月朴信惠晒近照宣布復出
人氣6021
4
57屆廣播金鐘獎揭榜教育廣播電臺摘5獎領跑
人氣3273
5
「水餃西施」廖家儀戲外當志工包442個愛心便當
人氣2164
文化排行
更多>
1
美國男子「溺死」被兩個人形生命送回地球
人氣20109
2
【百年真相】中共打倒一人兩大惡果影響至今
人氣4099
3
【未解之謎】一位女子的前世回憶揭開亞特蘭蒂斯興衰之謎
人氣3673
4
一首令人魂牽夢繞的歌讓山水與人永恆相連
人氣2321
5
【百年真相】「政法沙皇」入獄周永康倒台祕聞
人氣1705
生活排行
更多>
1
長絲襪破了不要急著丟!變廢為寶8妙用
人氣1547
2
脂肪太多傷器官功能!吃這3種食物餓死脂肪細胞
人氣1169
3
新療法:補充微量營養素可緩解過敏症狀
人氣450
4
新研究引發爭議:大腸鏡檢查真的有效嗎?
人氣308
5
【車評】高質豪華運動型多用途車2023InfinitiQX55EssentialAWD
人氣249
獨家視角
更多>
替千人計劃招人中共高官紐約受審記(1)
圖
【一線採訪】成都突封控居民搶購囤物資
沈舟:中共是否攻台可觀察八大跡象(上)
圖
【內幕】中美大飛機諜戰(7)客房進賊
【內幕】中美大飛機諜戰(6)內鬼種木馬
圖
【內幕】中美大飛機諜戰(5)共諜洩戰術
圖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
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
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我同意×
延伸文章資訊
- 1潘興”Ⅱ中程地地固體戰術彈道飛彈 - 中文百科知識
“潘興Ⅱ”飛彈是一種中程地對地彈道式戰術飛彈,其主要攻擊目標是飛彈基地、飛機場、海軍基地、指揮和控制中心、交通樞鈕等。這種飛彈的主要優點是精度較高,射程較遠,並可 ...
- 2潘兴Ⅱ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興Ⅱ(Pershing II)飛彈是第三代戰術地對地飛彈,1978年開始研發,1985年服役。主要用於打擊原華沙公約組織國的指揮所和交通樞紐等目標。該飛彈採用慣性導引和雷達 ...
- 3【探索時分】東風21D認祖歸宗:美潘興2導彈
潘興2於1974年開始研製,1979年開始生產,1983年正式裝備部隊。採用兩級固體火箭,最大射程1800公里,可以搭載核彈頭,他主要針對當時華約各國在歐洲各大 ...
- 4冷战中美军发射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哔哩哔哩 - bilibili
- 5“潘興”中程戰術彈道飛彈 - 中文百科全書
“潘興”飛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中程地對地固體彈道飛彈,有三種型號。“潘興Ⅰ”飛彈已退役,“潘興”Ⅱ飛彈是第三代地對地戰術飛彈,1974年開始研製,1985年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