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寧棄事業盡心照顧自閉孖仔7年單親全職 ... - TOPick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讓孩子知道爸爸明白你. 雙胞胎哥哥名叫「赫赫」,弟弟則名為「江江」,今年升上小一。

他們患有重度自閉症,有多重障礙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可以在 ... 更多親子資訊 開啟hketApp 【好爸爸】寧棄事業盡心照顧自閉孖仔7年 單親全職爸爸無條件的愛︰只有陪伴 親子 19:17 2019/10/29 分享: 分享: 熱門 過敏 明日戰記 濕疹過敏大全 李啟言 白色強人II 超市大搜查 MIRROR演唱會 消委會 1萬消費券 靚太安樂窩 ▲台灣一名單親全職爸爸育有一對7歲自閉雙胞胎兒子,照顧他們雖辛苦,但爸爸認為這條路除了陪伴只有陪伴。

在育兒界照顧孩子的責任總落在媽媽身上,不過近年愈來愈多爸爸為了照顧孩子,寧願放棄事業擔當全職爸爸。

台灣一名單親全職爸爸育有一對7歲雙胞胎兒子,兩名兒子均患有自閉症,照顧他們雖辛苦,但爸爸認為這條路除了陪伴只有陪伴。

據台灣傳媒《太報》報道,這名自稱「沒用老爸」的爸爸並非沒用,只是他深感陪伴自閉症孩子看似短暫無用的動作,對孩子的影響卻份量十足。

一般人會覺得說陪伴在浪費時間,但是其實對自閉症來講,陪伴、無用的一個微小的舉動,是小孩子一輩子最重要的一個影響。

▲雖然湊仔生活每天如打仗,但「沒用老爸」希望能陪在兒子身邊。

(影片截圖) 讓孩子知道爸爸明白你 雙胞胎哥哥名叫「赫赫」,弟弟則名為「江江」,今年升上小一。

他們患有重度自閉症,有多重障礙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可以在原本正常的狀態下,突然倒在地上開始打自己的頭。

爸爸明白兒子在鬧情緒一定不好受,以前會嘗試把他拉起來,後來他會直接跟兒子一起躺在地上,讓孩子知道爸爸明白他的感受,直至兒子爬到他的背上或身上就好了。

▲遇上兒子突然躺在地上鬧脾氣,爸爸也會躺下來,陪他們度過情緒。

(影片截圖) 知子莫若父,跟孩子相處久了,他清楚兒子的性格及每一個小動作。

弟弟比較外向、直接,脾氣也較大,很喜歡玩手指。

哥哥比較內向、膽小,喜歡摺衣角,太興奮的時候會咬人肩膀或摸一下別人的臉,其實這都是他對人示好的表現。

不是犧牲而是責任 過去十多年,「沒用老爸」開才藝班教畫畫,現在因為照顧一對兒子而放棄了事業。

他坦言教養自閉症孩子的方法就是陪伴,由早上起來替兒子穿衣、刷牙開始,展開一天如打仗的湊仔生活。

我覺得這不是犧牲,這是我的責任。

▲「沒用老爸」分享有一次駕車載著兒子去買早餐,由於走了一條跟平常不一樣的路,他們便生氣了。

(影片截圖) 他表示養育兩名自閉症孩子很辛苦,這條路是非常難走,他亦曾經崩潰過,例如一件事情要教兒子一萬次,兒子才學會。

不過,他很豁達,抱著「沒有辦法舒壓,你只能健忘」的心態過日子。

而他最大的成就感是見到兒子頗有自信,既笑得開懷,也可以哭得很慘,能自由發揮最純真的情緒。

▲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生活,爸爸在網上售賣自製食品賺點錢。

(影片截圖) 自閉兒單純又善良 「沒用老爸」感嘆,有父母擔心特殊兒童會影響到他們孩子學習,他認為正常的孩子可以觀察不同特質的小孩,他的兒子亦可學習跟一般正常的小孩相處。

這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即使兒子跟人互動不是那麼正常及友善,但他們正在慢慢學習,其實他們很單純友善。

▲爸爸希望教好兒子一定能力,他們將來可到庇護工場工作。

(影片截圖) 他開設Facebook專頁「無用老爸自閉症的勇氣」,分享日常照顧兒子的點滴。

他不期望兒子會轉換成正常人,但他教好兒子一定能力,將來可以進庇護工場工作,得到一點尊嚴。

而他也能重拾藝術專長,實現夢想。

他至今一直為兒子努力︰ 這條路除了陪伴只有陪伴,還是陪伴,我也不會放棄。

影片獲《太報》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駱秀玲 育兒心得 單親家庭 全職爸媽 兒童健康 自閉症 最高瀏覽 【不正常愛情研究所】趁家中無人與青梅竹馬發生關係 男主角一個舉動主持人大呼震撼 16:05 2022/08/29 【不正常愛情研究所】趁家中無人與青梅竹馬發生關係 男主角一個舉動主持人大呼震撼 【電視成癮】4歲男童為看電視將媽媽反鎖露台 講大話訛稱母在房間睡覺 11:48 2022/08/29 【電視成癮】4歲男童為看電視將媽媽反鎖露台 講大話訛稱母在房間睡覺 【香港小姐2022】5位候選佳麗確診 《香港小姐競選準決賽》宣布延期舉行 今日 11:25 【香港小姐2022】5位候選佳麗確診 《香港小姐競選準決賽》宣布延期舉行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