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裂流小常識 - 軍訓室校園安全網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謂裂流是指當非平行海灘的波浪入射海灘匯聚後,產生離岸方向的水流衝出外海的現象(如圖1)。
根據實驗,裂流的平均流速則 0.5m /s~ 1.5m /s之間不等,甚至超過 2m /s ...
:::軍訓室校園安全網頁
南大首頁
網站導覽
選單
導覽
:::
首頁校園安全相關事宜>校安事件緊急應變作業流程圖遇到暴露狂處理方式遭竊案例宣導105暑假安全事項防災宣導>海岸裂流小常識救溺5步&防溺10招地震防護府城校區疏散圖榮譽校區疏散圖反詐騙宣導>常見詐騙案例詐騙案例1詐騙案例2詐騙案例3反霸凌>認識校園霸凌各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相關網站連結>165全民反詐騙超連結內政部消防署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回軍訓室首頁
:::
軍訓室校園安全網頁»防災宣導»海岸裂流小常識
不可忽略的海攤隱形殺手-海岸裂流
壹、前言近期學生溺水事件頻傳,尤以今(101)年7月13日新北市淡水某國中8位學生於淡水沙崙海水浴場戲水,肇生5名學生不幸溺斃的事件,更是震驚社會及令人甚感遺憾與惋惜。
經相關單位研判,為當地「海灘裂流」加以適逢當日中午退潮時間海流加速作用所致。
由於每年皆有類似案例發生,造成不少年輕生命喪失,也突顯出學生對於海灘危安相關認知不足,請各同學應注意海邊戲水各項防範安全與自救事項,以確實避免溺水意外事件發生。
貳、何謂裂流所謂裂流是指當非平行海灘的波浪入射海灘匯聚後,產生離岸方向的水流衝出外海的現象(如圖1)。
根據實驗,裂流的平均流速則 0.5m /s~ 1.5m /s之間不等,甚至超過 2m /s的流速,因此水性再好的人一旦陷入裂流區,都有可能因被水流衝往大海而心急,拼命地逆水而游,最終體力不支而溺斃。
另海灘的危險因子亦有:水深(WaterDepth)、碎浪(BreakingWaves)、潮汐變化、近岸水流、地形的效應等,均應嚴加提防與因應。
圖1 裂流生成示意(資料來源:Stowe,1995)圖2 裂流野外的拍攝(照片來源:美國德拉威州海灘,取自NOAA網頁)根據Klein等(2003)於巴西南部海灘所做的海灘災害成因調查,裂流(ripcurrent)的因子佔了78%(如圖3),為造成海灘意外的最主要原因;不僅於澳洲,據美國NOAA(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統計,美國每年平均有100人死於裂流帶來的災害;而據消防署統計,2005年僅白沙灣就有45起溺水事件,而福隆地區於2003至2006年間也有6起溺水致死案件,這些溺水的意外,皆發生在於平坦的海灘上,人們被大浪捲走的情況不多見,且其潮汐的漲落也不明顯,溺水的成因也大多是裂流所引起。
圖3 各海灘意外成因之比例以 WrightandShort(1984:93-118)提出的海灘模式理論為基礎,可發現航照的拍攝圖中(如圖4)水域淺色部分則為已鑄合之淺化沙洲,隨著波浪向陸淺化的過程,白色碎浪線便產生,而兩道平行海岸的碎浪線中間則呈現斷掉的現象,形成水域較深的地區,即為裂流道的位置。
另外在圖6為白沙灣實地拍攝的照片中,可以明顯看出裂流分布,和海灘較安全可供開放區遊憩的位置。
圖4 航照判釋之水下沙洲型態和裂流位置示意圖5 白沙灣裂流分布和海灘開放區的相關位置 資料來源:湯凱齡(2005)參、如何避免陷入裂流首先要先具備裂流的相關知識:除了能從野外即能觀察到碎浪線之間裂流的位置所在,也需注意海灘海灣、陸岬和堤防側可能產生的裂流,也需了解退潮時裂流流速較快的事實。
如果在野外無法觀察到這些現象,就直接遵照警示牌的標語,當海灘標示著「危險海域」等告示牌,泳者就不應下水。
即使海域未有相關危險警訊的告示牌,也請在有救生員的地方游泳,不要貿然下水,因為裂流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倘發現自己或他人身陷裂流區,應保持冷靜,並懂得如何應處,以確保生命安全。
肆、自救及脫困方法陷入裂流區時,依學者研究建議提出以下自救及他救方法:(一)「自救」方法: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因為被水流飄往外海,而心生恐懼,一股腦往岸邊流,要知道裂流的流速是相當快的,就算往岸邊游,也只會發現自己離岸邊越來越遠,需保留體力。
自救三要訣:「舉手」、「漂浮」、「游側邊」:如圖6所示。
「舉手」代表的是向附近的人求救的動作,此時救生人員看到便會向前營救;「漂浮」為若發現即使舉手仍沒有人相救,或是已經被衝到外海時,此時要順著裂流被衝出外海,不要抵抗水流,泳者此時可以用「水母漂」的方式,被帶到裂流的末端等待水流消失;「游側邊」則是等待向流向外海的水流消失後,再沿著海岸平行方向游動,游往有白色碎浪的地方,不僅水域較淺,且會有向岸的波浪和水流將泳者衝回岸邊。
圖6 陷入裂流區的自救方法示意(二)「他救」方法:若遇到自己的同伴陷入裂流區而被帶往外海時。
有以下幾點原則:保持冷靜:千萬別衝動下水營救,因為若貿然下水營救,你也會隨著水流被拉出外海,可能連自己都會溺水。
利用救生器材:此時應看附近是否有救生圈或木板等漂浮物,並丟至溺水者的位置附近。
通知救生員:接下來要立刻告知附近的救生員,請她們利用水上摩托車或橡皮艇等救生工具進行援救。
伍、再次強調台灣四週皆海,人人均應瞭解「海灘裂流」的危險因子及能辨視何處有「海灘裂流」,並能熟記救溺五口訣「叫叫伸拋划」(大聲喊叫,呼叫119、118、110,使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救援,拋送球等漂浮物,再利用救生圈或浮木等大型浮具划過去),記得在第一時間請大聲求援,切勿盲目下水救人,以提升遇緊急狀況時,自救與救人能力,避免溺水憾事再度發生。
※緊急聯絡電話及相關資訊網站:救災防護報案專線:119行動電話急難救助專線:112或119報案專線:110海巡服務專線:118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防災宣導→登山防溺篇(網址: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
教育部「游泳121網站」 (網址:http://www.sports.url.tw/)。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行政資訊系統→觀光資源→水域遊憩活動→相關公告(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196)小心海灘隱形殺手-淺談「裂流」http://theericel.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8.html(原文刊載於《科學研習月刊》第48期,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生黃翊翔)
×
關閉
:::
地址:70005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電話:+886-6-2133111-361
聯絡人:林教官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NationalUniversityofTainanallrightsreserved.【資訊網隱私權政策】
延伸文章資訊
- 1全台30處潛勢區裂流恐釀意外
海岸裂流是台灣每年夏季海邊戲水發生意外的主要原因,又稱離岸流,是一股近乎垂直岸線、向外海移動的強勁水流。它通常由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所引發,有 ...
- 2小心海灘隱形殺手-淺談「裂流」 - 私立文興高中
一、「海灘裂流」現象相關資訊,所謂裂流是指當非平行海灘的波浪入射海灘匯聚後,產生離岸方向的水流衝出外海的現象(如圖1)。根據實驗,裂流的平均流速 ...
- 3海邊戲水殺手離岸流全台逾30處熱區白沙灣漁光島皆在內 - 中央社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裂流是與海岸呈垂直朝外海方向流去的水流,主要是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引發,出現時間不固定,一般在 ...
- 4離岸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離岸流(英語:Rip current),又稱裂流,是一種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這些水流的縱向長度可以達到61至762米,但寬度一般不會超過9米。離岸流的速度十分 ...
- 5戲水當心"裂流"奪命全台至少30處曝光
夏天一到,不少人就會去海邊玩水,但是玩水可要特別注意,要小心俗稱「離岸流」的裂流,可能會引發危險,這種裂流,是一種向外海移動的強勁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