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一:了解全球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透過參與國際政治協商,各國政府都有機會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3.4 文化全球化. 在以西方媒體主導的文化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 ... 第一課 了解全球化   1.引言 2.全球化的意涵 3.全球化帶來了甚麼轉變 4.全球化的歷史 5.全球化的推動與反抗 6.全球化的爭端 7.結語:從新的局面到新的爭議 1.引言   「全球化」這詞在這十幾二十年間流行起來,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課題。

事實上,全球在政治、經濟、文化層面正出現急劇的轉變。

除了學者,政界和傳媒都對這些變化大表關注。

時至今日,全球化的前因後果、是好是壞等問題,仍然引起各界的熱烈討論。

  雖 然全球化是近年的熱門話題,但是卻不是一件全新的事。

相反,從跨地域的貨物貿易、人口流動、投資活動等方面看,全球化的歷史至少有幾百年。

在過去,這些跨 境活動對各地的本土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未算顯著,大家的關注自然較小。

時至今日,全球化已經令世界各地不同社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我們需要去探討全球化 的本質和推動全球化的因素以及其影響。

  有關「全球化」的研究、討論、爭議甚多。

不少的分析都認為全球化是件好事,大家應設法推動全球化,也有很多人指出全球化的壞處,大力反對全球化。

本課旨在令大家對「全球化」有一概括的認識,從而分曉那些爭議其實是不必要的,那些爭議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化是一個龐複的課題,我們只能集中討論較核心的議題。

本課會先介紹「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剖析「全球化」在不同層面帶來的變化,讓大家能了解「全球化」的意涵,以幫助之後進一步討論有關「全球化」的不同議題。

以下的幾個問題,將是本課的重點:   甚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了甚麼轉變? 全球化是何時開始? 甚麼人和事推動全球化呢? 為什麼全球化的爭議不斷呢? 有關全球化的爭議有甚麼重要呢? 2.全球化的意涵   要了解「全球化」這個概念,最好還是從它的意涵入手。

這是因為至今還未有一個「全球化」的定義是大家都認同的。

本課將會剖析全球化為世界帶來了甚麼轉變,而這些轉變又對人類社會有甚麼意義,以幫助大家了解「全球化」這概念。

  「全球化」這個概念,雖然現今十分流行,但其實學術界對全球化的討論,是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漸漸興起的,至於大眾傳媒對這課題的興趣,更只是近幾年的事。

  有關「全球化」的討論,基本上吸引了整個社會科學界,包括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等。

此外,管理學、歷史學、文學、哲學等不同學科的學者,研究「全球化」的數目亦很多。

  由於討論的時間相對較短,參與討論的人背景又不同,所以有關「全球化」的定義,根本沒有共識。

事實上,自九十年代中期以後,每年有關「全球化」的文章和書籍都數以千計,而每本書、每篇文章,往往都對「全球化」作一定義,所以「全球化」根本無一個所謂標準定義。

  從Box1所列的幾個較有代表性的全球化定義可見,由於作者的觀點和角度各有不同,所以對全球化的理解也不一樣。

要從定義入手去了解全球化,往往只會令這概念變得含糊。

  Box1:幾個較有代表性的「全球化」定義   Thomas Friedman. 1999. 《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 在不斷進行的動態過程:包含市場、民族國家以及科技的無情整合,其徹底之程度為歷來所僅見—一種讓個人、企業以及民族國家,得以用比以前更廣泛、更快、更深以及更便宜的方法來接觸世界……背後的驅策理念就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free-marketcapitalism)……全球化意味覑將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散佈到全世界每一個國家。

  R.Robertson.  1992. Globalization 世界的壓縮,以及全球即一體的意識膨脹……互相依存與全球意識在二十世紀具體出現。

  M.Waters.  1995. Globalization 是個社會過程,當中地理因素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限制日漸降低,而人們亦愈來愈意識到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日降的這趨勢。

  M.Albrow.  1996. TheGlobalAge 歷史轉變中出現的狀況,當中各種行為、價值觀、科技以及產品向世界各地傳播,並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令「全球」成為人類活動的單一基礎。

  Anthony Giddens. 1999. RunawayWorld 社會關係在環球的基礎上深化,令不同地方聯系起來,當中遠方發生的事會影響本地的事,而本地事又會影響遠方的事。

  DavidHeld等合著 1999. GlobalTransformation 包括各種社會關係的處置措施等空間性組織的轉變(以其擴展範圍、強度、速度與衝擊影響等觀點來評估),而產生跨越洲際或橫跨區域的行為、互動與權力運作等交流與連結的一種過程(或一系列過程)。

2.1日常語言中「全球化」的意思 事實上,要從定義去了解全球化,不如從日常語言使用「全球化」的意思入手。

如果有一樣東西,你去到世界不同地方都可以找得到,我們會說這東西很全球化。

例如: 你去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說英語,我們會說英語是很全球化的語言。

你去到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麥當勞,我們會說麥當勞是很全球化的餐廳/食物。

你去到世界各地都有人知道Nike這個品牌,我們會說Nike是個全球化的品牌。

你去到世界各地都有人崇拜碧咸,我們會說碧咸是個全球化的偶像(icon)。

  全球化的例子很多,我們說現在愈來愈全球化,就是說這些人、事、活動愈來愈多。

愈來愈多這類人和事,就是全球化。

看一看你就會明白: 全球已有超過20000個國際標準,統一世界各種產品規格、服務水準等 超過44500家跨國公司,年營業額合計7兆美元 超過250個多邊監管機構 超過16500跨境民間組織 近9億條電話線 近20億部收音機 超過10億部電視機 已發出信用卡以百萬計 每年航空旅客超過10億人次 每年外匯交易額達450兆美元 每年跨境基金投資額60兆美元 國際貿易貨值在過去50年,大幅上升超過16倍   全球化的一個最重要的意涵,就是突破地域限制。

就是說人和事都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不論多遠發生的事,都可以即時知道;都可以即時行動作出回應,令人和事能以全球為基礎來進行和存在。

  同樣地,世界變得愈來愈全球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能接觸「全球化」的人、事、組織、活動的機會愈來愈多。

所以我們說全球化的意義其實在於遠方的事會影響本土的事,本土的事又會影響遠方的事。

  全球化其實是在描述這樣的一個大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很多人、事、活動都變得很「全球化」。

你未必自覺主動地參與了全球化,但全球化的人和事自然會把你牽涉其中。

3.全球化帶來了甚麼轉變   觀察全球化帶來了甚麼轉變可分為狹義與廣義。

狹義的全球化集中看科技進步與經濟活動的變化;廣義的全球化則引伸到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層面。

  其實,全球化的討論可追溯至60年代。

不少早期的論者,都是集中講狹義的全球化,其不足之處是不夠全面,但其解說也有好處,就是形象鮮明,一針見血,當中有不少形象化解說,到今日都被廣泛引用,對大家初步了解「全球化」這概念也有幫助。

以下是幾個例子:   「地球村」(GlobalVillage) 在60年代初,M.McLuhan提出這概念,主要是探討傳播媒介(特別是電視)的發達,令地球上不同地方都可以獲得同等的資訊,促進不同地方融合,令地球變得好像一條村落般緊密。

這可說是「全球化」論述的先驅。

  市場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ofMarket) T.Levitt在1983年於HarvardBusinessReview撰文,預言傳播媒介的力量,將令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接收到相同的資訊,令全球的品味和需求趨向單一化,造就一個統一的全球消費市場。

  無國界的世界(TheBorderlessWorld) 大前研一在1990年所作一書,也是著眼於以跨國企業帶動的跨境經濟活動,超越地球上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將令世界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世界。

  這三者都是相當有影響力的著作,形象化地表述了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他們的基本觀點,都是預期科技與市場的力量,令地球上的界限與分歧消融,為世界帶來進步,令人類文化融合,全球化就是世界漸漸融為一體,其中「地球村」、「無邊界的世界」就很能表達這個意思。

  3.1從狹義到廣義的全球化 以上所謂「狹義全球化」,基本上仍然是不少人心目中全球化的意涵,但隨覑近年愈來愈多學者對全球化作出深入的研究,發現這種「狹義全球化」的不足之處:  誇大了「全球化」中經濟主導的因素 太強調近年的變化,視全球化為自然而然、不可逆轉,忽視了全球化的歷史和制度基礎 忽視了不同國家、群體、組織之間權力不平等對全球化的發展速度和方向的影響   要更深入了解全球化,我們在以下幾節會探討: 全球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等不同層面的影響 歷史上全球化不同階段的變化,以及近年全球化急速發展的制度基礎 推動與反抗全球化的各個社會群體   全球化是多方面的 我們認同全球化中經濟活動佔重要一環,但其實除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的活動,也愈來愈多在全球基礎上進行。

正如英國社會學家A.Giddens所言,這些全球化的活動,令社會關係產生根本變化,遠方發生的事影響本土的事,本土的事又反過來影響遠方的事。

  3.2經濟全球化 經 濟活動的全球化,是最受廣泛討論的。

傳統上經濟活動都是以國家為單位來進行的。

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這個傳統的界限被打破了。

傳統上,企業一般都從本地籌 集資金,聘用本地的勞工從事生產,並以本土市場為主要銷售對象。

但在全球化的架構裡,國家的界限已被企業的跨國營運能力所突破,出現所謂「全球市場一體 化」的趨勢。

  這裏從人力市場、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去歸納市場一體化。

簡而言之,就是種種的經濟活動,令市場以全球為基礎來運作。

商品市場一體化—貿易 聯繫全球商品市場最重要活動是貿易。

國際貿易貨值在過去50年,大幅上升超過16倍。

今時今日,幾乎全球各國都參與國際貿易,而且貿易關係愈來愈密切。

199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時,會員國已達132個,現時更已接近150個。

  商品市場全球化,代表企業以全球為基礎來推廣及銷售產品和服務。

今時今日,基本上世界各地所有成功企業都以這種模式運作,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同樣享受到世界各地不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勞動市場一體化—跨國企業 商品可以自由流動,但人要流動限制卻大得多。

促進人力市場全球化的其實是跨國企業。

跨國企業透過直接投資、工序外判、策略聯盟等活動,將不同的經濟活動,分散到世界各地進行。

20世紀末跨國公司接近44500家,年營業額合計7兆美元。

  現 在,基本上企業可以因應不同地方的成本與人力資源,去分配不同的工序。

在這種全球性分工中,不同地方只會負責整個生產過程的某些部份。

我們常常會提到全球 性生產網絡,也就是指跨國企業把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聯繫起來,各自專注不同項目,有些地方更只專門生產某種零部件,近年來零部件貿易升幅高於製成品貿易, 也是這個發展的結果。

  國內的勞工成本低,近年愈來愈多勞動密集的工業和工序,如玩具、成衣、製鞋等,都分判到國內進行,使國內成為世界的加工中心,我們常常聽到中國是「世界工廠」這個講法,也是這個發展的結果。

  資本市場一體化—國際投資者 資金的流動,比商品貿易的速度更快。

20世紀70年代以後,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加上資本管制放寬,大大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進程。

除了金融市場,銀行的存貸活動都是跨國進行的。

  今時今日,國際投資者可以評估不同地方的風險與回報去作出投資決定,隨時將資金調動到不同地方。

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各種金融產品都是以全球市場為基礎來交易。

20世紀末,每年外匯交易額達450兆美元,每年跨境基金投資額60兆美元。

3.3政治全球化 傳 統上,政治活動比經濟活動更局限於國界之內,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政治也起了根本性變化。

一方面,由於很多企業和社團都有能力以全球為基礎來策劃和組織活 動,個別國家政府對本地企業和社團的管制能力也就相對削弱;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活動的增加,國際政治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活動平台。

個別國家的政策,往往受 國際組織所左右。

  全球化下的本土政治 受全球化的活動影響,本土政治不再單純是本土利益團體協商的結果了。

個別國家的政治活動,愈來愈受全球性的規範約束。

  對本土政治影響最大的,可說是政治組織的全球化。

國際性組織的重要性,在20世紀大大增加。

在20世紀初,只有37個國際性政府組織(IGO),到20世紀末已經接近300個。

除此之外,國際性非政府組織(INGO)也在20世紀中大幅增加,在1909年只有371個國際認可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到2000年,已經接近25000個。

  國際組織,諸如世界銀行(WorldBank)、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貿易組織(WTO)不時都會介入個別國家的政策制訂。

例如在80年代,不少南美和非洲國家就受制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的有條件貸款政策,而推行一系列的政府改革和開放市場措施。

國際公約也是另一個政治規範全球化的重要發展,當中較常見的就有環保、人權、戰爭罪行等,對各國政府造成一定的約束。

  此外,跨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者的期望與監督,也變相成為對各國政府的規範。

香 港政府近年對財政赤字大表憂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標準普爾和穆廸等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會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級,令本地企業的集資成本提高,又令國 際投資者對港元資產的信心下降,令港元匯價受壓。

香港政府致力緊縮開支,又加稅加費,香港人也只好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增加對公共服務的財政承擔。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發表2003年施政報告時,提及改善投資環境對解決香港經濟惡化的影響。

(由此按入有關內容)   「我 剛才說過,為了使經濟回復增長,我們要努力吸引外來投資及留住港資,而投資者關注香港的信貸評級。

政府財政狀況是信貸評級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國際評級機 構在評估此因素時,主要覑眼於財政收支,特別是經常帳目的收支前景。

不久前「標普」宣布把港元長期債務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實際上是一種警告,意 味覑今後如果政府財赤沒有改善,它的評級將會被調低。

如果政府債務評級下調,將會累及本港公營機構和私人企業,推高融資成本,惡化投資環境,削弱香港對外 資的吸引力。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當前香港經濟復蘇和轉型的關鍵條件,政府不能等閒視之。

」(p.42)   從以上報告的內容來看,跨國企業、國際金融投資者透過全球化的過程,對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進行密切的監察。

特區政府惟有以緊縮公共開支的政策,減輕財赤的壓力。

其中以加稅、加費為緊縮政策最常見的例子。

  由此可見,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不能忽視跨國企業和國際投資者對國內財政健康情況的監管,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削弱民族國家(nation-states)在國際經濟活動扮演的角色。

  全球化下國際政治舞台的轉型 國內的政治決策,雖然會受到全球化的政治組織和條約限制,但反過來說,就是國際政治舞台的空間大增。

現時,愈來愈多的國際事務,都會放到全球性的政治平台上討論和協商,令各國政府都參與了全球性的政治決策。

  全球化下,國際政治已經越過了傳統所謂「外交事務」的範疇,向全球管治架構方向發展。

全球性的議題,包括經濟發展、貿易、醫療、軍事等都成為多邊協商的重要議題。

不論是區域性的,如我們較常聽見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EU(歐盟)、ASEAN(東盟),或是全球性的,如聯合國、G8(八國峰會)、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這些架構,討論的事務都是全球性,或者是跨國性的議題。

透過參與國際政治協商,各國政府都有機會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3.4文化全球化 在以西方媒體主導的文化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力量其實不可忽視。

本土對西方文化的吸收與反抗,也是文化全球化活動中的重要一環。

  全球化下西方主導的文化傳播 文化的全球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傳播媒介的發展,特別是所謂電子媒介,如電視和互聯網。

透過傳播媒介,世界各地都可獲得大量的即時資訊。

  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勢力龐大,再加上在跨國性傳播媒介佔有壟斷性優勢,所以文化全球化往往是西方文化往世界各地傳播。

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麥當勞化」、「文化帝國主義」,基本上都是指文化全球化中,西方(或指美國)單向的向世界各地傳播其思想標準與行為模式。

  本土文化的吸收與反抗 其實,本土文化從來不是被動的接收西方文化。

美式足球是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也不見得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起來。

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本土文化會主動的吸收與融化西方文化;更甚的是主動抗衡,反擊西方文化。

  在融和的一面,例如中國和日本等,在接收西方的產品或資訊時,往往會加以消化,給予這些新事物一種新的本土文化意義,使之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也會將本土文化的特色,反向傳輸往西方,當中日本的壽司和印度的咖喱都是明顯的例子。

  在反抗和衝突的一面,例如中東的穆斯林文化,在西方文化向各國傳播的同時,採取排斥的態度,其中的「原教旨主義」的極端反西方觀點,就形成了文化衝突,更有演變成武力衝突的危機,其中「911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4.全球化的歷史 以廣義的全球化來說,即是從跨越國界、地域的社會交流來說,全球化早已存在,只是近幾十年變得更顯著。

關於全球化的起點,雖然學術界還未有一個共識,但一般都認同全球化並不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是有更長的歷史。

本節將談一下歷史上不同階段的全球化及其特質。

4.1.歷史上全球化不同時期的特徵 零散的早期全球化 時期:人類還未有環球航海前 特徵:零散,缺乏系統的國際交流 主要全球化活動: 貿易—如由亞洲向歐洲輸出香料、絲綢等 宗教—如唐三藏取西經 軍事—如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唐太宗等向外軍事擴張   歐洲興起與殖民 時期: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 特徵:以歐洲為中心,以軍事侵略和殖民統治為基礎 主要的全球化活動: 軍事—歐洲國家以軍事侵略為手段,控制非洲、美洲、澳洲等地方,建立殖民地統治 貿易—全球貿易快速擴張,歐洲從各殖民地入口原材料,輸出移民和製成品   第一次全球化高峰期 時期:19世紀中後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特徵:工業革命與科技突破令生產力和航運能力大增,促進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全球化活動: 貿易—國際貿易量大增,國際性品牌、國際性零售市場開始形成 財務金融—金本位制度令貨幣可以全球流通,跨境金融活動大增 移民—各國出入境限制寬鬆,國際移民大增   從表1所列全球化在這個時期的一些重要發展,可知這個時期為何被稱為第一次全球化高峰期。

  表1:全球化第一次高峰期的重要發展   1851年 首次世界性展覽會—在倫敦舉行的「水晶宮」(CrystalPalace)展覽會(theGreatExhibition) 1852年 首次有製造商於國外投資廠房—美國的鎗械製造商Colt在英國設廠 1863年 首個跨境救援組織成立—國際紅十字會(theInternationalCommitteeoftheRedCross)於瑞士日內瓦成立 1864年 首個跨境勞工運動組織—第一國際(theFirstInternational)於倫敦成立 1865年 首個國際政府組織成立—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TelegraphUnion),於巴黎成立,由20個歐洲國家共同採納單一電報規格。

該組織現稱國際電訊聯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 1866年 首條跨大西洋永久電纜建成,為跨洲電報通訊的開始—由美國商人C.W.Field統籌建成,連接英美兩國 1870年 全球性貨幣制度—以英鎊為基礎的金本位制度(GoldStandard),開始在世界廣泛使用,各國貨幣得以環球流通 1872年 首個環遊世界旅行團成行—由英國的ThomasCook旅行社開辦 1891年 首次跨境電話通訊—由倫敦至巴黎第一條電話線接通 1896年 首次世界性運動會—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希臘雅典舉行 1918年 民用航空郵政服務面世—由美國華盛頓至紐約開始,至1935年才有跨太平洋空郵,1939年才有跨大西洋空郵 1919年 首次跨大西洋不停站航空—兩名英國戰機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用了16小時多,飛行1900英里,由美國飛抵愛爾蘭  Source:J.A. Scholte.2000.Globalization:ACritical Introduction;P.Lagasse(eds).2000. ColumbiaEncyclopedia6thEdition.   全球化的下滑期 時期: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 特徵:國家保護主義盛行,國際貿易量下滑,加上資本流動管制,國際金融活動停滯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冷戰 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80年代末 特徵:冷戰時期世界分成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蘇聯為首的共產陣型,基本上國際活動(特別是經濟活動)不會跨越不同陣營之間。

  冷戰後的全球化高峰期 時期:1989年之後 特徵:全球化進入另一個高峰期,國際交流急速增加,在經濟領域尤其顯著,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全球互動也明顯增加。

  這就是我們稱為當代全球化的時期,其重要性在前一節已經交代過。

關於這時期全球化速度之快,可參考Box2所列的一些指標。

  Box2:當代全球化急劇化的一些指標 固網電話線由1965年1億5千萬條增加至1998年8億5千多萬條跨境電話通話時間由1990年330億分鐘增加至1998年700億分鐘流動電話在1990年代初期還未普及,至1998年用戶人數已達3億5百萬互聯網在1990年代初期還未普及,至1998年用戶人數已達1億8千萬收音機總數由1930年代中期57百萬部增加至1994年20億多部電視機總數由1956年7千5百萬部增加至1994年10億多部國際空遊旅客由1950年2千5百萬人次增加至1996年4億人次國際旅遊總收入由1970年190億美元增加至1996年3890億美元出口加工區在1950年中出現,至1999年已超過850個每日外匯交易由1979年1000億美元增加至1998年15000億美元非本土居民銀行戶口結餘總額由1964年200億美元增加至1995年79000億美元跨境銀行借貸總額由1970年代初期2000億美元增加至1997年超過10萬億美元環球性債券在1960年代初還未出現,至1995年每年發行量已超過3700億美元金融期貨在1970年代初還未出現,至1998年每年交易總值已達70萬億美元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由1960年660億美元增加至1996年32000億美元跨境公司由1960年代末7000家增加至1997年44508家跨國民間組織由1956年1117個增加至1998年16586個 Source: J.A.Scholte.2000.Globalization:ACriticalIntroduction   4.2.當代全球化的歷史背景 看過全球化的歷史後,大家都應該明白全球化不是只會向前,永不後退的大直路。

全球化是需要歷史條件與制度基礎的。

本節會就當代全球化高峰期的背景再談一下。

  英美新自由主義興起 英國的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帶領保守黨執政,主張所謂「讓政府撤出市場」,政策包括國營企業私有化、縮減政府開支等,推動了所謂新自由主義的興起。

之後美國列根總統上台,廣泛推行減稅減費、鼓勵私人企業競爭、減少規管市場等改革。

  蘇共聯盟瓦解 在英美推行政革的同時,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形正步向瓦解。

卒之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分割的時代結束。

從此世界的政治阻隔大減,為全球化的高峰奠基。

  新競爭與彈性生產 在80年 代初,日本以其高效率生產,挑戰美國的企業,美國企業被迫重整,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經濟轉型和企業重組之路。

企業重組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彈性生產與企業外 判。

為了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企業不再將所有工序包攬。

取而代之,是將工序外判。

在外判的過程中,企業不斷尋找更低成本的公司代工生產,由此將工序分判 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的全球化生產網絡。

  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 第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軍用科技大躍進,連帶民用科技亦取得高速發展。

其中電腦化、電訊普及、微型化、數位化等發展,不僅大幅降低通話和資料傳輸成本,更令速 度及傳輸量大大提升,使個人和企業都能以低成本和世界各地保持緊密聯繫。

與資訊科技相似,航運技術在戰後大躍進,民航機、貨櫃、遠洋船等,都令跨境運輸成 本下降,成為全球化基礎。

  跨國媒體興起 冷戰時代,電視和電台都在多個國家列為管制行業,隨著政治開放與技術進步,其中人造衛星、互聯網、電視等電子媒體,讓世人可以即時看到、聽到各式各樣的事,使全球化火速發展。

  資本市場的改革 美國在1970年代後期才開始放寬資本流動管制,在隨後的20年,發達國家陸續放寬資本管制,各國的金融市場才可以聯繫起來,令世界性的金融市場成為可能,投資者才可以全球各地買賣。

  5.全球化的推動與反抗   由全球化的歷史可見,全球化並非一個自然而然、不可逆轉的發展。

就算今時今日,我們也可發現有些個人、團體、組織在推動著全球化,又有另一些個人、團體、組織在反抗著全球化。

  推動全球化的,一般都是能從全球化中得益的,又或者相信全球化的價值的。

反抗全球化的,自然是不能從全球化中得益的一群,又或者否定全球化的價值的。

  5.1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 跨國企業--在企業外判的過程中,將生產程序分散到世界各地;在推廣與銷售的過程中,將商品銷售至世界各地。

  國際組織--透過仲裁和協議,協調不同國家的政策,又透過提供標準和簽訂公約,令一些行為標準化。

  金融投資者--追逐更高的回報,變相成為監察企業行為和政府政策的一班人,間接提供一套國際共守標準。

  新自由主義者 --一般包括在學術領域或傳播媒介,推介新自由主義思想,主張開放市場,成為全球化的思想導師。

  5.2全球化的主要反抗力量 推動全球化的,一般而言都是著重商業利益的,但反對全球化的,卻有多方面的人。

工會 –不論是發達國家的工會,或是發展中國家的工會,一般都反對全球化,認為有損工人利益。

發達國家的工會認為企業外判令職位減少,發展中國家的工會又擔心跨國企業剝削本地工人的權益。

  社會運動團體--關注人權、民主、貧窮、環保等社會運動團體都反抗全球化,認為全球化只顧及商業利益,漠視其他價值。

  民族主義者--民族主義者一般反對全球化,視之為美國或西方文化入侵,破壞本土文化的價值。

  左派--視全球化為資本主義侵蝕社會公義的結果,認為自由市場無助改變社會不平等、國際不平等,主張透過政治行動改變資源分配。

  6.全球化的爭端 從當今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當中的推動與反動力量的抗衡,大家都明白全球化的複雜性。

全球化固然是一個大趨勢,但不同群體、組織、國家投入全球化的步伐並不一致,所面對的得益和損失亦不盡相同,以下是全球化之中所見的矛盾和衝突之處。

  南北衝突 以發達國家為主的所謂「北方國家」(即北半球),與以落後國家為主的所謂「南方國家」(即南半球)形成矛盾。

由於發展程度的差異,發達國家一般而言較能在全球化中取得較多的經濟利益,而落後國家的經濟卻往往停滯不前。

  全球化日益顯著與南北貧富差距日增兩者同時發生,「南方」國家自然對全球化存有疑慮。

南北分歧自然成為全球化的一大爭端。

  階級衝突 資本家明顯與工人的利益立場不同,成為全球化中一大爭端。

在全球化中,資本家既可以把工序搬到成本較低的地區進行,又可以把產品和服務推銷到世界各地,還有全球性集資和投資機會,自然是全球化的一大得益者。

  反之,工人在全球化當中明顯處於弱勢。

發達國家的工人面對企業將工序外移,議價能力大減;發展中國家的工人,更談不上有任何議價能力。

資本家與工人的利益衝突,在全球化之中只會加劇,難以消融。

  文化衝突 西方國家主導文化全球化,令各地的本土文化受到衝擊,是全球化中另一個重要衝突面。

  西方國家一方面擁有悤大的跨國企業,一方面在傳播媒介有壓倒性優勢,令西方文化以不同形式傳播到各地(特別是美國文化),令世界各地的本土傳統價值大受沖擊。

穆斯林文化當中的「原教旨主義」所引發的反西方運動,更演變成武力衝突,其尖銳程度,比「南北衝突」和「階級衝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7.結語:從新的局面到新的爭議 全球化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的,各地投入全球化的步伐不一致,全球化中亦不是所有人都受惠,所以關於全球化的爭端不絕。

  全球化的歷史不短,但過去二三十年來,全球化種種新的發展,令全球出現新的局面,也引起了新的爭議,這當中的種種爭議,也是本課程的焦點所在。

  資訊科技與航運技術的突破,令地理限制大大降低。

今時今日,資訊與資本的全球性即時流通,已經基本實現;人流與物流的速度不斷提升,成本不斷下降,再加上國際之間的政治阻隔在冷戰後急速消融,全球性的活動大大增加,開出種種新的局面。

  經 濟上生產與消費、投資與融資都已經以全球為基礎來進行,使全球市場一體化這局面基本實現。

政治上政府多邊協議、區域結盟、成立國際組織等趨勢,使全球政治 平台成為新世代的重要政治制度。

文化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世界各地傳播消費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想行為,引發各地的本土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吸收與反抗,也 成為了現今人類文化發展的一條主軸。

  在 這種種新的發展中,不同的群體、組織、國家、地區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不盡相同,得益與損失自然也不一致,由是引起了新的爭端。

這種種爭端,我們會在以後的 課堂逐一交代。

總括而言,這些爭議,都是圍繞覑全球化的各種發展趨勢而出現的,當中涉及利益立場與價值立場之爭,要消解並不容易,但經過認識了解,要下一 個理智的判斷,也是可能的。

  這種種爭議,將會是以後課堂的主題: 生產全球化,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工人提供改善生活的機會,還是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血汗工場呢? 貿易全球化,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經濟的機會,還是令發展中國家更難脫貧呢? 文化全球化,是人類文明的同步前進?是西方文化侵略?還是本土文化的失落? 全球化是否表示國家政府的管理能力衰敗呢? 全球化中的文化衝突是否不能消融呢? 全球化中本地(國內與香港)的處境是好是壞呢? 反全球化的運動,究竟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延伸,還是無知的激烈行為呢?   從表2所列多個有關全球化爭論的課題及其正反觀點,可見雙方各有論據,根本無所謂標準答案。

本課程的目的,是透過介紹各個議題的背景和重點,去刺激大家思考,從理性的過程,去作一個判斷。

  表2:有關全球化的影響的正反觀點   正 反 1.      全球化帶動經濟增長   市場開放的國家,一般較市場封閉的國家經濟增長率較高 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只是對大企業有利,人民難於受惠 2.      全球化有利消費者   開放市場有利於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 全球化擴大貧富差距,令貧者愈貧而富者愈富,對低收入消費者尤其不利   3.      全球化惠及工人   全球的市場開放意味覑經濟快速增長,增加就業,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

一般來說,外資公司都比本地公司有較好的待遇 全球化著眼於利潤,結果是壓低工資,裁減職位,剝削工人權益 4.      全球化有助環境保育   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增長,可提供更多的資源去保育環境,又可發展和研究更好的環保技術和設備。

  全球化破壞生態系統,只顧企業盈利,不顧對環境造成破壞。

全球氣溫上升就是一個例子。

  5.      全球化促進落後國家發展   開放市場與外來投資是落後國家發展經濟的最有效途徑,有助工業化,提升生活水平,改善工作環境。

  國際金融系統的借貸與援助條款,令發展中國家難以脫債,破壞本土經濟,令人民難以脫貧。

  6.      全球化保障人權   自由市場有助發展出法治制度和言論自由,有助人權確立。

全球化只著眼於利潤,根本漠視人權。

7.      全球化促進民主   全球化促進民主政府,在過去十年世界的民選政府數目差不多增加一倍。

全球化令國際貿易和金融組織的權力膨脹,大大削弱各國民選政府管治本土的能力,根本削弱民主。

8.全球化提高人類生活水平 全球化所帶來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類壽命、識字率、健康都大大改善。

全球化削弱公共醫療系統、本土經濟、以農為本的社會基礎,談不上提高人類生活水平。

  Source:M. WeidenbaumandR.Batterson.2002.“TheProsandConsofGlobalizatio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