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10大議題政府當務之急 - 工商時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放眼2030年,許多專家認為,在社會、科技、經濟、環境和政治等五大領域 ... 彙整後發現,在全球發展趨勢下,台灣民眾認為未來10年,政府應該優先解決 ...
首頁焦點科技未來10年、10大議題政府當務之急
未來10年、10大議題政府當務之急
工商時報科技組
2021.02.16
圖/pixabay
隨著科技持續高速發展,人類從生活本質到生存環境,都無法避免科技的影響。
在此前提下,人們也同樣期盼透過科技,緩解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層面帶來的挑戰,並滿足民眾對未來的多元需求,達成國家永續目標。
放眼2030年,許多專家認為,在社會、科技、經濟、環境和政治等五大領域的發展趨勢,相較於今日,均將大為不同。
例如在社會面,全球高齡化人口比重不斷升高,人口亦不斷往都市集中。
在科技面,數位科技、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創新科技蓬勃發展,將改變未來整體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模式。
在經濟面,創新商業模式快速變化,讓人難以適從。
在環境面,暖化將導致全球每年至少25萬人死亡,區域失衡、極端氣候、水資源、能源永續將成為各國致力克服的難題。
在政治面,新興市場國家的政經話語權則正不斷提升。
此外,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延燒至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或許貿易戰將有新局勢,但不可諱言的是,貿易戰開打至今,已經演變成科技戰,未來全球製造供應鏈不僅將重新布局,全球科技創新的研發合作生態也將改變。
而疫情從2019年底蔓延至今,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超過8,200萬確診案例、180萬人死亡;許多專家預測,未來每隔幾年就會出現重大疫情,流行傳染病將成為新常態。
這兩起重大國際事件均不斷挑戰世界過去既有的運作規則,並考驗人類社會、經濟與產業的韌性(Resilience)。
有鑑於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趨勢,綜觀台灣發展現況,台灣也有自己在地化的挑戰要面對。
為因應以上挑戰,行政院科技會報於2019年啟動「台灣2030跨智庫集思平台」,並由工研院主導,透過廣泛接觸社會各領域不同利害關係的團體,了解各世代、群體對2030年的期待。
彙整後發現,在全球發展趨勢下,台灣民眾認為未來10年,政府應該優先解決的議題共10項。
從上述民眾關注的10項議題可以看出,面對台灣即將迎接的各項挑戰,各個年齡世代、庶民百姓或專家學者所關注的核心均是:提出有效的方針因應顛覆性科技對個人、勞工、產業的衝擊;滿足未來跨文化、族群、世代的多元需求;強化風險調控與災害應變,形成在地循環的韌性家園。
對此,做為台灣科技政策的智庫,工研院認為未來台灣民眾的普遍需求,其成因與解方都離不開科技的影響因素與關鍵角色。
事實上,在科技持續高速發展下,科技創新影響的面向已不僅限於科技層面,反而向外擴散至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領域。
他山之石日、星、韓解決問題靠科技
在對這些內外交疊而來的問題提出解方前,或許可先看看其他國家是如何因應的?台灣鄰近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均提出了長期願景規劃,以凝聚國民對未來發展共識。
這些願景多由未來社會需求出發,並納入科技與經濟發展思考。
例如日本提出2035年「Society5.0」的願景,是以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第四次工業革命先進技術發展為基礎,解決高齡少子化、人口結構老化導致勞動力不足、能源、資源、糧食短缺、環境問題、自然災害、安全保障等社會課題。
關鍵內涵是將跨領域科技融合、拓展、應用到產業和社會生活中,提升產業競爭力及生活的便利性,實現以人為本的超智慧社會。
新加坡對於城市人口密度高及老年人口、運輸、能源需求增加等問題,則以2025年「SmartNation」計畫因應,主要著力於知識密集產業與打造未來產業的交流平台,運用資通訊科技協助全國轉型。
發展軌跡與台灣類似、但途徑完全不同的韓國,提出的則是2040年「第五次科技計畫」。
相較日本、新加坡試圖解決人口老化等普世議題,韓國注意到的問題更廣,涵蓋基礎設施老化、食品安全、氣候變遷下的環境生態變化、智慧及資通訊發展和環保等面向。
而韓國的解決方式,是先盤點與排序國內需求與重點應對科技,以做為科技發展藍圖目標。
創新、包容、永續優勢科技貫穿其中
為了回應社會需求、指引未來發展方向,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強調台灣經驗在國際上能扮演的角色,讓台灣與國際對話,行政院科技會報於2020年正式提出未來十年的科技願景,「台灣2030-創新、包容、永續」。
其中,「創新」、「包容」和「永續」正是台灣具備的三項優勢。
創新部分,知識、創新等數位新經濟要素已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有效擺脫能資源及勞動力等要素限制,產業透過數據加值、虛實整合等創造高附加價值,勞動力也能因應科技轉型,從事新的高質工作,形成數位科技驅動的創新社會。
包容部分,台灣是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不論性別、年齡、族群等身分地位,人人都能享有均等參與機會與尊嚴保障,滿足不同世代與族群多元需求,追求自我價值的實踐,實現跨文化、族群、世代的多元包容社會。
永續部分,以科技強化災害預警,打造宜居韌性家園,並立基於區域特色,形成循環再生、零廢棄、零污染的在地循環經濟生態圈,實現經濟成長、生態保護、區域均衡的永續社會。
而貫穿「台灣2030-創新、包容、永續」願景藍圖的,正是「科技」。
透過引導以人為本科技的正向發展,提高科技可近性,讓科技普及至每個人,並讓科技應用的結果,提高每個人的福祉,並應用科技於社會、經濟、環境等不同領域,形成正向連結。
搭配教育、科技等配套措施,台灣在2030年將能成為一個具備樂活社會、高值經濟、強韌環境、創新教育、普惠科技等五大目標的「數位國家、智慧島嶼」。
三大應用領域由智慧化致能技術支撐
未來10年,在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藍圖」的整體願景下,秉持「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的任務使命,從「以人為本」的角度,思考未來美好生活的關鍵應用與賦能技術(Enabling)。
深入耕耘智慧生活(SmartLiving)、健康樂活(QualityHealth)與永續環境(SustainableEnvironment)三大領域,以及撐起三大應用領域的「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以達到「以科技為始、以社會為終」的目標。
在智慧生活領域,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面對萬物聯網、AI人工智慧無所不在的時代,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的智慧環境、裝置與服務,具備更快速、更便利、更智慧化的功能,藉以滿足日常運作及需求。
據此,工研院於此一領域擘劃「個人化裝置與服務」、「自主移動系統」、「智慧產業及服務」三個次領域計8項研發主軸,期許2030年時台灣能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建立未來生活面貌,並創造商業機會。
在健康樂活領域,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的社會結構,在有限的醫療與照護人力之下,維持高效率、有品質的照護服務,並適度降低醫療健保負擔,將驅動新興醫療與照護科技發展。
據此,工研院於此一領域擘劃「智慧醫療」、「健康照護」兩個次領域共計6項研發主軸,期許2030年時,能提升台灣健康樂活的品質與效率,以及生醫產業的附加價值。
在永續環境領域,面對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加劇及能源、資源有限的挑戰,在追求科技發展的同時,也需兼顧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平衡,以創造循環再生體系,減少耗時、耗能的生產製造,並尋求綠色能源供應。
據此,工研院於此一領域擘劃「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三個次領域,共計11項研發主軸,期待2030年時,能以循環材料、智慧製造及永續能源支持台灣製造業升級轉型,促成永續創新的高值化產業。
至於撐起前三大領域的智慧化致能技術,在萬物聯網趨勢下,各式應用服務將解決頻寬有限、通訊延遲、資料隱私和網路覆蓋等問題,以滿足即時性、可靠性、隱私性及客製化的應用需求。
據此,工研院聚焦「AI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通訊」、「資安與雲瑞」4項致能基礎技術暨15項研發主軸,有效支援三大應用領域發展所需的高效能AI人工智慧能力、萬物互聯的通訊能力,以及資訊安全需求,以協助三大應用領域展現創新系統及應用服務的價值。
以強韌與跨領域因應快速變動時代
展望2030年,隨著數位經濟來臨,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更迭的速度持續加快。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無法以規模取勝,但能有效且靈活地發揮在地多元文化與服務精神等優勢,力拚高度專業知識(DomainKnowledge)與應用技術(AppliedTechnology)的跨領域融合,創造在新藍海中的競爭優勢,持續提升價值。
工研院期待,台灣產業能夠加速轉型升級,運用以人為本的「跨域創新」,在此波全球局勢變化下,重新定位台灣在後疫情時代、新國際情勢下的發展策略。
相信透過產官學研和民眾的齊心合作,必定能破除舊有框架,建構出具有「智慧台灣價值」(SmartTaiwanValue)的「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IndustryEcochains)。
(文/工研院)
🎯工商時報IG新登場!搶先[樂·讀]https://www.instagram.com/ctee.ig/🎯加入工商時報Telegram頻道https://t.me/ctee_telegram🎯微股力達人-工商時報加關注📱精選新聞不漏接!
智慧化數位經濟技術
工商時報科技組
熱門文章
贈與免稅調高!2022年稅額調整一次看
2022.01.02
勞保費變多!2022勞工6大新制1次看
2022.01.02
中芯5奈米沒了?台積大老打臉外界預測
2022.01.01
16檔新年新趨勢法人挺
2022.01.02
23檔悍將提刀上陣台股攻18,300關鍵曝光
2022.01.02
延伸文章資訊
- 12021年台灣熱度最高10大新聞事件排行出爐!太魯閣出軌僅第2
Yahoo奇摩公布2021年台灣10大新聞事件,本土疫情升三級警戒高居榜首, ... 2021年十大台灣新聞(資料:yahoo/製圖:風傳媒) ... 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 2社會議題 - 獨立評論
社會觀察 · 祝你活得更美:給嶄新一年的每日練習. 陳郁敏 ... 【投書】《無神之地不下雨》:想到台灣將面臨的未來氣候,為何我們還不勇敢改變? 林宜潔. 2021-12-31.
- 3聯合國:十大議題世界應優先解決
日前,聯合國大會以「2021年的重點議題」(Priorities for 2021)為題召開全體 ... 否則,全球將長達數十年「困在」對環境、對社會有害的發展模式。
- 42021年臺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0月29日:林俊梧,68歲,台灣政治人物,南投市第五届市長和前南投縣府社會處長,病逝。 10月30日:. 蔡憶凡,26歲,台灣樂團「草東沒有派對」鼓手。(遺體 ...
- 5未來10年、10大議題政府當務之急 - 工商時報
放眼2030年,許多專家認為,在社會、科技、經濟、環境和政治等五大領域 ... 彙整後發現,在全球發展趨勢下,台灣民眾認為未來10年,政府應該優先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