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不明覺厲還是不知所云? - 香港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底對某些武術流派來說,這些「不明覺厲」(內地潮語,意謂看不明白,卻因此感到讚嘆)的字眼,是彰顯自身特色的最佳方法。

然而細究下來,它們其實都 ... 港聞娛樂抗疫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更多服務登入港聞娛樂抗疫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港聞社會新聞突發偵查政情深度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MIRROR聲夢傳奇抗疫生活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紀實影像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攝影專區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動感影像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政策評析治政之道國家與香港世界變局論壇健康健康Easy醫師Easy醫美Easy銀髮族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活動好去處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影像熱話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攝影界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紀實影像社區伙伴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娛樂抗疫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武備志【思想】不明覺厲還是不知所云?【思想】不明覺厲還是不知所云?體育武備志武備志【思想】不明覺厲還是不知所云?撰文:李嘉譽出版:2018-05-1715:01更新:2019-02-0112:55在不同的武術文化產品中,都經常可以聽到以下字樣:剛柔並濟、攻守合一、以攻為守、連綿不斷、變化無窮、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大底對某些武術流派來說,這些「不明覺厲」(內地潮語,意謂看不明白,卻因此感到讚嘆)的字眼,是彰顯自身特色的最佳方法。

然而細究下來,它們其實都是些沒有內容的空話(假如未致廢話),遠比在場邊喊「看準一點」更沒內涵。

倘若今天仍有人將類似字樣,當成實際的宣傳口號,那十之八九可以肯定:這個人不是武術修為成疑,就是品位有問題。

 武俠修辭提起這些「不明覺厲」的字眼,漫畫和武俠小說自然是最佳例子。

幾乎翻開每一部本地武俠漫畫,都能看到「威力無儔」、「固若金湯」、「柔中寓剛」等近乎各家通用的辭藻:為了增加劇情迫力,港漫常常在角色打鬥時,從旁添加一些抽象玄奧的字眼,圖片擷取自《新著龍虎門》第824期而在金庸小說,類似描寫更是層出不窮,且看《倚天屠龍記》裡「黃衫女子」與周芷若對決一幕:黃衫女子一雙空手,周芷若右手鞭,左手刀,卻兀自落於下風。

黃衫女子的武功似乎與周芷若乃是一路,飄忽靈動,變幻無方,但舉手抬足之間卻是正而不邪,如說周芷若形似鬼魅,那黃衫女子便是態擬神仙。

《葉問》裡的武癡林,就是經常被一些不知所云的拳論所吸引,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IpMIYI這種修辭方式,對武俠作品來說尚算合理。

畢竟它們都不是嚴謹的武術著作,使用一些誇飾的字眼去烘托劇情,實屬無可厚非。

但若果將這等手法,套用到現實中的武術世界,則大為不妥。

以上文為例,誇張失實不在話下,其中的語意更是不甚清晰:究竟黃衫女子是用了何種動作,去擾亂對方的節奏?「形似鬼魅」與「態擬神仙」之間,具體上又有甚麼分別? 類似問題在《葉問》系列第一集中亦曾有提及,片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正在跟友人武癡林(釋行宇飾)交流拳學心得,武癡林煞有介事地向葉問說道,他將要示範的一招乃「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不離防,防不離攻」。

結果立刻就遭到旁人調侃:「你這幾句話,不就是一樣嗎?」。

這詼諧一幕,可謂完全道出了本文的主旨。

 傳統不是永恆有人或許會質疑,以往很多的經典拳譜,都曾利用相似的字眼傳道授業。

例如內家宗師孫祿堂,便在《拳意述真》的「化勁」一章如此寫道: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

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

由清代流傳至今的王宗岳《太極拳論》,更直接以玄學開篇: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如果這些玄奧的字句,真的無甚意義可言,哪是否代表過去的宗師全都是誤人子弟?有關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沿用《國術與國學》一文的邏輯作分析。

即前人之所以要使用大量抽象(甚至帶宗教色彩)的辭彙述事,很大程度是基於時代條件。

始終古時對人體結構的認知有限,又沒有現代的運動科學作補充。

要令習者明白拳術箇中的道理,並構建一個完整體系,惟有以拳師自身的感受出發,再輔以各類紮根中國的理論如中醫、哲學、道家玄學等。

故此,在真正練習之時,那些技術必然與拳論上的字面意思不甚一致。

或者換一個說法:學者必需是在老師的親身指導下,方可明白拳論的實際意思。

以明清年間的武術專著為例,《手臂錄》、《劍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玄學字樣,但卻在字裡行間點明清楚其中的搏擊內涵。

例如陰陽,實則就是左架與右架、前手與後手等組合的代名詞。

這種隱晦的敍事方式,如果不是得到時人指導,或以極大的耐性反覆研讀,後人根本很難明瞭清楚。

而來到運動科學發展蓬勃的當下,我們其實有把握發展出一套更為清晰、具體的語言系統。

至少在引用那些抽象字句之前,必先要用科學的態度剖釋清楚其中意思。

單單用一些「不明覺厲」的字眼作宣傳,又不作任何實質補充,根本無異忽悠大眾,比一百年前的人更不如。

斷水流大師兄來稿傳統武術武術思想國術思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