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海洋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较大的矽镁质岩石构成,偏向碱性,与大陆地壳相比,硅酸盐较缺乏,密度也较大,平均密度约3.0 g / c m 3 {\displaystyle g/cm^{3}} ... 海洋地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6月20日)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6月20日)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

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海洋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较大的矽镁质岩石构成,偏向碱性,与大陆地壳相比,硅酸盐较缺乏,密度也较大,平均密度约3.0 g / c m 3 {\displaystyleg/cm^{3}} (大陆地壳2.7 g / c m 3 {\displaystyleg/cm^{3}} ),由于密度较大,根据大陆均衡学说,海洋地壳无法像大陆地壳般在地幔之上浮得那么高。

主要是由玄武岩组成。

海洋地壳的厚度约在5至10公里之间,地球内部由于热的作用产生对流,岩浆上升处,是在地表张裂板块,产生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boundaries),中洋脊是为代表,该地区会有许多浅的、正断层(张裂作用)式的小地震。

大部分情况下,和板块碰撞时隐没,因此地质年龄也较为年轻,现存的海洋地壳年龄都在200百万年之内。

在中洋脊由深部岩浆加进来,所产生的是为海洋板块,在浅部都是玄武岩,深部则为辉长岩。

海洋地壳上的大板块只有太平洋海板块,其馀均为较小的板块。

海洋板块以每年两公分的速度向外扩张(称为海底扩张学说),直到碰到大陆板块边缘,由于海洋板块密度较大,会隐没到大陆板块之下,产生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boundaries)。

海洋板块在挤压过程中,会推动大陆板块移动,产生“大陆漂移”,目前世界五大洲分布,是由二亿年前一大块“盘古”大陆(泛大陆)张裂开来的。

聚合板块边缘由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板块碰撞,不断的在挤压,不断的在累积变形能量,直到超过岩石能够忍受的程度,遂将累积之变形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地震。

这种巨大的碰撞力量,使聚合板块边缘产生许多浅至深的、逆冲断层(挤压作用)式的大地震。

海洋板块沿著隐没带,俯冲下插到大陆板块之下约七百公里,才会与周遭物质同化,因此最深的地震也可到达七百公里。

这是一篇与地理学术语相关的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论编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海洋地殼&oldid=72970646” 分类:​板块构造地球的结构海洋地理学术语地球地壳隐藏分类:​自2010年6月扩充中的条目自2010年6月缺少来源的条目全部小作品地理学小作品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GaeilgeGalego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VènetoTiếngViệt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