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產業發展與工業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體而言,日治前期在所謂「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策略下,一切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在於農業,而此時期的工業發展,像是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加工製造,也可說是 ...
│上一節│下一節│
●彈出的圖片在您切換視窗後會自動關閉●
台灣為日本的殖民地,台灣的建設一切都以母國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在日本時代前期經濟發展上形成所謂「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經濟政策。
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策略下,台灣總督府首先實行所謂的「綠色革命」,其內容包括了(1)設立農業研究機構,於各地設有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蔗苗養成所、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等機構,提供優良品種、有機化學肥料及新農業技術;(2)大規模興築水利工程,共計在台進行14處埤圳修築工程。
其中,有兩處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最大,一為北部的桃園大圳,一為南部的嘉南大圳。
(3)創立農會組織,1900年首先在今台北三峽成立農會,之後各地均有農會設立,為現台灣農會的前身。
【總督府中央研究院】
【農事試驗所】
【糖業試驗所】
【嘉南大圳工程】
【嘉南大圳工程】
【八田與一】
【烏山頭水庫出水口】
【八田與一像】
【桃園大圳】
【陳鴻圖教授談: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
【陳鴻圖教授談:嘉南大圳與桃園大圳】
【談八田與一與嘉南大圳】
日本在台灣也扶植了許多農產品輸出日本。
其中最重要的是蓬萊米,台灣於1922年(日本大正11)培植蓬萊米成功,隨即成為運銷日本的重要商品,日本之所以會致力於台灣稻米的增產,主要是為了應付國內工業化後,稻米生產不足的需求;香蕉也是重要的外銷名產,其是在1908年(日本明治41)開始外銷日本;另外還有鳳梨及鳳梨罐頭,其在1909年開始輸日。
而著名的大甲草帽,也是日本時代重要的輸出品,其是在1899年由大甲人洪鴛開始編製外銷,後來草帽的出口也被日本商人所控制。
此外,森林資源也是日本人的重要目標,前述的阿里山鐵路,就是日本人為取得阿里山林材而建造出來的。
而阿里山也與八仙山、太平山並稱為三大林場,宜蘭的羅東,就是因為轉運太平山林場的木材而興起。
【稻子收割】
【香蕉】
【木瓜】
【鳳梨】
【阿里山林場】
【嘉義製材場】
【太平山木材】
【八仙山】
【陳鴻圖教授談:林田山林場】
在日治前期各項產業之中,最令人矚目的,還是糖業的發展。
日本原來就是一個糖業的消費國,所需的砂糖大部分仰賴海外的供給,日本本身也曾嘗試增加本國的糖產量,移植甜菜糖業,但是除了精糖製造能夠有所發展外,大體而言成效不彰。
甲午戰後日本取得台灣,無疑地也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糖產地。
然而領台初期的抗日活動,其主要戰場在台灣的中南部,而濁水溪以南,正是台灣主要的產糖區,一片兵荒馬亂的景況,使得台灣糖業呈現出衰退的局面。
同時當時台灣的糖業還只是最原始使用獸力的傳統糖,所謂糖是以前製糖的場所,現在台灣許多地方還有以「」字為名。
然而傳統糖製糖量並不高,台灣總督府為謀求台灣產糖量的增加,首先進行一連串糖業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含糖量高的蔗種、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
其次台灣總督府則頒布一些對大製糖資本頗為有利的政策。
如1902年頒布「台灣糖業獎勵規則」,對新式製糖業者及改良蔗農提出獎勵措施;1905年又發布「製糖廠取締規則」,實行所謂的原料採集區域制度,規定若有大糖廠要在某一區域內設廠,則該區域原有的糖必須遷移或拆除;並且每一個大糖廠都有其甘蔗採集區域,區域內的蔗農只能將甘蔗賣給指定的糖廠,且甘蔗收買的價格由糖廠訂定。
如此優渥的政策,果然吸引了日本大財團的興趣,紛紛來台設立製糖公司,使得台灣傳統的舊式糖廠業者逐漸無容身之地,只得紛紛轉業,雖然還有幾家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製糖公司,如板橋林家的林本源製糖、高雄陳家的新興製糖,但後來其經營權也落入日本人之手。
到1927年(日本昭和2年),台灣新式糖廠共有45家,製糖占總產量的98%,其中日本人的糖廠,則占了80%,台灣的糖業可說是幾乎完全被日本人大資本家所壟斷。
到了日治末期,台灣糖廠經由兼併最後由日本資本的台灣、大日本、明治、鹽水港等四家公司所掌握,而四家公司所擁有的土地則佔了全台可耕地面積的17.5%。
戰後四家日本製糖公司的產業全由台灣糖業公司接收,因此直到現今,台糖仍是台灣最大的地主。
【阿緱糖廠】
【橋頭糖廠】
【灣裡糖廠】
【糖廠鐵路】
另在日本糖業公司決定甘蔗價格下,蔗農的生活情況並不很好,而且蔗農將甘蔗送到糖業公司過磅換錢時,糖業公司還會在工具上做手腳,讓蔗農拿比實際還少的酬勞,日治時代有句台灣俗諺說:「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可說是完全反映了蔗農的無奈。
因此到1920年代以後,台灣以蔗農為主,產生了多次的農民運動,這一部分將在第22章論及。
【製糖廠】
【蔗農】
大體而言,日治前期在所謂「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策略下,一切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在於農業,而此時期的工業發展,像是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加工製造,也可說是完全依附於農業之上,無一不是農產品加工業。
日本在1930年代前後,由於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衝擊而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因而有將失業人口「工業移民」台灣的措施。
同時,台灣供應日本的農產品已經飽和,使台灣與日本的農產品產生競爭,而日本又常在競爭之中犧牲台灣的農產品,使台灣農產品滯銷現象。
加以日本想要侵略中國華南及南洋地區,形成所謂的「南進政策」,台灣因地緣的關係,正好可以成為南進政策中的前進基地,因此。
日本當局開始在台推行「工業化」政策。
電力是工業發展最必須的資源,所以台灣總督府首先致力於電力的開發。
在此之前,日本當局在台灣已有一些的電力建設。
其中在1918年,總督府開始計畫建造人工湖日月潭開發大規模的發電資源,並於1919年7月合併各公民營發電所組成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1919年日月潭發電廠開始興工。
1934年6月第一期工程竣工,開始發電,發電量高達10萬瓦千。
之後,又因電的需要量增加,第二期發電廠工程又動工,於1937年7月完工,發電量4萬5千瓦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發電廠。
由於日月潭電廠完工,1935年,電力公司即宣布以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低廉電費優待新興工業。
隨後台灣各地分別又有大大小小的水力或火力發電廠興建,總計到1939年為止,全台共有發電廠135座,供電能力約37萬千瓦。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日月潭發電廠】
【今日日月潭發電廠】
【日月潭電廠】
在電力充分供應的結果下,台灣的化學及金屬工業迅速萌芽,此一時期,台灣的工業雖仍以農產品加工得食品工業為主,但其比重自1920年代初期至1940為止,從約75%降61%,化學及金屬工業則由約9%大幅提升到20%,此外,機械製造業和紡織業在這時亦有顯著的增長。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台、日之間的航道隨時的有被切斷的可能,因此日本當局不得不針對台灣的資源從事工業化發展,以台灣工業得以自給自足為目標。
在這情形下,鋼鐵、酒精、煤、水泥、電力、金屬等工業成為重點的發展工業,而食品加工業則因戰爭的因素逐年減產。
此外,隨著戰爭的白熱化,日本當局在台大量建造軍事設施,也因此刺激了木材工業的發展。
此時台灣的工業產值達到全部總產值的45%,台灣實質上已經由農業為主的社會,逐漸轉向半工半農的社會。
不過,台灣後期的工業化終究是因為戰爭意義而產生的,並非台灣自發性的轉型。
不久,大戰結束,日本人在台灣的統治也劃上句點,工業化也成為日本在台灣殖民的最後剝削。
●彈出的圖片在您切換視窗後會自動關閉●
│上一節│下一節│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治中期的台灣農業躍進 - 經典雜誌
一九四五年後,四散零落的農業移民全數被遣送回日,在這塊土地上,僅留 ... 日治時期,在這處「最後帝國」的「最初殖民地」上,台灣經濟與無數農民,就深陷這因地理而 ...
- 2第二節產業發展與工業化
大體而言,日治前期在所謂「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策略下,一切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在於農業,而此時期的工業發展,像是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加工製造,也可說是 ...
- 3臺灣農業科技政策百年發展重點及成果(農委會)
日本占據臺灣50 年,實施殖民地經濟政策-「臺灣農業、日本工業」,增加農業生產以輸出日本為目的,自民國前1 年至民國28 年日人發展施用化學肥料,改良品種及栽培方法,以 ...
- 4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
無論從基礎設施、教育設. 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來看,都可以見到現代化以及日本化的現象。透. 過現代化使得經濟快速的成長,平均每人年GDP 成長了2.45%,而 ...
- 5日治後期臺灣產業政策的轉換
者生產無水酒精,並塑造有利工業發展的環境,進行工業化,為日治時期臺 ... 6 葉淑貞〈評柯志明著「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