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曦心理諮商所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曦心理諮商所位於台北市古亭捷運站附近,致力於社區民眾之心理健康。

心曦提供心理諮商相關服務,包含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族...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 分享 分享 心曦心理諮商所 心曦心理諮商所位於台北市古亭捷運站附近,致力於社區民眾之心理健康。

心曦提供心理諮商相關服務,包含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族諮商、團體諮商、講座、工作坊等,提供社區民眾專業服務,深受歡迎與肯定。

家庭關係 三胞胎分別被送養到不同家庭 心理師這樣看他們的人生變化 當三胞胎長大成人重逢團圓之後,手牽手心連心般的,過上了好一段精采甜蜜的日子,上遍各大媒體,不斷訴說著三兄弟即便各自養成,仍在在存有神奇的默契與相似之處。

然而兄弟總有鬩牆之時,也應驗了商場上的老生常談:「千萬不要跟兄弟做生意!」當原本的一團和氣迸發嫌隙裂縫之後,三胞胎中的老二開始出現躁鬱症狀,最終步上了自我了結的絕路。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影片訪談中描繪老二的父親是位重視紀律的嚴厲教師,與孩子較少交心等情感交流,在談及孩子最終選擇自我了斷之時,父親不斷的苦思著,我是不是有什麼沒有「教」他,以致孩子選擇了自殺一途。

身為觀影者且同為人父的我,望著老父親的傴僂身影,一方面心疼他為人父的遺憾愁緒,一方面也在心底吶喊著,與其再「教」他些什麼,孩子更需要的,是感受到你的「愛」啊! 影片中也描述到,兄弟鬩牆對老二的衝擊是最為劇烈的,他也是最渴慕兄弟間能相依成一氣的,且對於與親生母親相認一事也最為熱衷。

在我看來,正因為在認養家庭裡對愛的感受及滋養較為匱乏,因此更嚮往能自血親之情間獲得彌補,是故一旦求不得,便也更加失衡不振。

三胞胎中的老三,雖由社經階級相對較低的藍領父母收養,但其父是能給予孩子最多愛與接納的家長。

而當三兄弟相認之後,其父也表示開心喜迎「另外兩個兒子」。

日後弟兄三人的情感連結,也常受惠於這位父親所投注的關愛與凝聚。

而影片中的老三,也是三兄弟中最讓我感到富活力與韌性的一位。

(推薦閱讀:孫越:家庭是每個人重要的人生支柱)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這使我想起在我的會談室中,曾出現一對夫妻伴侶個案,先生說:「我愛孩子,我想讓他學好多好多東西。

」妻子則說:「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無論如何他都是被愛的、被支持的。

」 紀錄片最後,也無可避免地談及分養實驗所欲研究的,先天與後天孰輕孰重之爭。

我的觀影結論是,基因會決定了你部分的人生軌道,比如興趣、習性稟賦甚至身心器質;然而教養能形塑出你的處世之道、問題因應方式,以及你人生際遇裡所遭逢的匱乏與追求。

(推薦閱讀:鄧惠文:處理失落感,家庭關係不能「順著習慣走」) 在紀錄片的敘事裡,影響三胞胎成長較為顯著的是父母教養風格,而非收入社經地位,然而,在越發M型、階級流動日漸窒礙難行的當代世道下,父母的社經背景是否將扮演了更舉足輕重的變項,我們不得而知,畢竟,但願這般白老鼠般的人設腳本,不會再次被植入誰的生命故事裡。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曾治淇)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2.0萬 家庭關係 「我想待在家裡……」 如何協助不想上學的幼兒踏出舒適圈? 我家孩子屬於外向、愛熱鬧的,開學至今1個多月,雖然一開始面對新環境有些緊張,但大致上算是充滿期待,看到隔壁小朋友哭喊:「不要出門」她還鎮定地去安慰人家不要哭。

但或許是學校生活的不容易開始浮現;或許是前陣子感冒,晚上睡不好;或許是前面補班一連6天真的有點超過負荷,她最近也開始嚷著想在家休息、害怕去上學、想要媽媽陪。

我和孩子的爸爸好說歹說,嘗試了各種方式,舉凡: 短期效益利誘法:「趕快起床囉,有你愛吃的早餐」、「今天有你愛的XX課」。

仿效偶像法:「你不是說自己是艾莎嗎?她也一個人勇敢出發去冒險喔。

」 加碼集點換禮物法:「來,如果你今天去學校了,回來就可以得到5張貼紙,一次5張喔,離你的禮物就更近了!」 「過來人跟你說」法:「媽媽跟你說,小時候我也怕怕,可是去了之後就發現,其實很好玩,沒有想像中可怕。

」 上述這些做法我們全部都用上了,每一種都讓她多往前挪動一小步。

可是,出發歸出發,搭車途中,她還是一直跟我哀號:「媽媽我怕怕、我想要你陪、我不想去……」我猜想問題在於,她還沒有找到去上學更深層的內在動力,因此在失去新鮮感後,如此抗拒離開家中舒服熟悉的生活。

(推薦閱讀:4種症狀,孩子心理受傷了)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勇氣的種子 在車上那個當下,我想讓她在心中放入一個勇氣的種子,再試一下。

我輕輕摟著孩子告訴她:「我聽到了,你有點害怕一個人在學校、想要媽媽陪。

」孩子點頭。

我繼續告訴孩子:「你知道嗎?魔鬼就是想要讓你害怕,所以它會一直告訴你,你做不到。

但是神會一直在心裡陪伴你、幫助你呀!媽媽也在你心裡。

你想中魔鬼的詭計嗎?」孩子歪著頭想了想,搖搖頭。

我接著說:「太好了!你做了很棒的選擇!媽媽待會兒幫你準備全家福照片,讓你明天開始可以帶在身上,想我們的時候可以看,這樣好嗎?」孩子終於順利進入學校,堅定地跟我揮手再見。

接孩子下課時,她滿臉喜悅地衝進我懷裡。

我問:「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我會這樣問,是因為知道大部分孩子其實真的去了以後,開心的時間還是比不開心的時間多。

) 「開心!我都沒有哭喔!」她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真棒!你看,我就知道你做得到,媽媽很以你為榮!恭喜你成功打敗了魔鬼!」 (圖片來源:pixabay) 「當孩子真的不想去,需要堅持逼孩子去上學嗎?」社群網站上許多幼兒園的父母發文請益,分享孩子每天上學激烈抵抗,時間為期1個月~1學期不等。

這種長期抗戰的情況下,爸媽們都想問,到底應該繼續堅持推著孩子進去班上,還是應該乾脆慢一點再送孩子去學校?可以感受到這一代父母親希望照顧孩子的心靈,不希望他們受創,但又擔心不訓練一下會慣壞了孩子,這當中鬆緊的拿捏,真是不容易。

(推薦閱讀:盧蘇偉:給孩子自由,爸媽也得到解放) 我想這情境沒有簡單的答案,也需要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在孩子心中存進了什麼樣的互動經驗、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

心理學的理論相信,父母的聲音,不論好壞,很可能被孩子內化成為腦海中自動播放的聲音;父母引導孩子的方式,也很容易被孩子複製成為未來督促自己的方式。

在上述的過程中,我希望孩子存進心中的經驗是: 接納情緒—我的確有點怕。

外化挑戰—因為「魔鬼」(可以有不同的命名)想讓我害怕,而非我很遜。

看見資源—神(也可能是天使、老師或學校的好朋友)會陪伴我。

我有力量—我可以選擇屈服、逃開,也可以選擇找方法面對害怕。

數算成功—慶祝每一次的小成功,確實體會自己真的可以做到。

同樣是要讓孩子上學,最可惜的就是心急的父母用了責備或否定感受的方式催逼孩子:「這有什麼好怕的!那個誰誰誰都沒有哭。

去就是去,沒什麼好說的。

」 我相信父母都是求好心切,但這些缺乏同理的說法,卻可能讓通往孩子內心的窗,一扇扇向你關閉起來。

現在長成大人的你呢?當你感覺MondayBlue向你襲來,內心好想偷懶一下時,你心中跳出來的回應是什麼?它是正向鼓勵的,還是嚴苛指責? 別忘了,像呵護我們的孩子那樣,也好好地鼓舞自己做出長遠來看,更有益處的選擇。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林世媛)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5萬 情緒紓解 照顧自己,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 當小愛上了大學、畢業出了社會,她發現自己開始有一些和父母不同的想法,起初她並沒有想「反抗」父母,只是偶爾覺得父母講的一些話,她聽在耳中覺得沒道理、有點刺耳,心情有點不好。

然而,當她順口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沒想到卻按下父母情緒的開關,引發一場不愉快的對話,接下來好一陣子,父母常掛在嘴邊說她「翅膀硬了」、「不孝順」,她看到父母生氣或失望的樣子,自己心裡也很難過,但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情緒。

(推薦閱讀:母女衝突多,怎樣愛相隨?) 在會談室裡,我常問來談者一個問題:「當你有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你都怎麼陪伴自己呢?」我常常得到這個答案:「我好像也沒特別怎麼陪伴自己,通常就是想辦法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這些事。

」 另外有一些人,當他們帶著跟家人相處的困擾前來會談時,我注意到他們內心常有的一種衝突狀態:我不認同家人所說的話,但我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在乎他們說的話和他們的情緒。

這兩種狀態讓我看到:我們對於「如何照顧自己」常常忽略甚至無視,但對於他人的一言一行、情緒反應卻如數家珍;如果別人不開心了,我們內心就有股壓力覺得需要想辦法讓對方開心、或是開始檢討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如果自己不開心了、累了,我們除了看電視、去睡覺、找朋友抱怨以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照顧和陪伴自己。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小到大我們學了很多,就是沒有學怎麼照顧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學了很多東西,背了數學、英文、物理化學好多知識,出了社會努力學習適應職場生態,我們知道如何觀察主管的心情、如何處理麻煩的客戶,但從來沒有人鼓勵我們,要學習怎麼照顧自己。

然後我們就長大了。

長大的社會意涵,意謂著能夠自力更生、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以及被期待能去照顧別人。

而我始終相信,要能好好照顧別人之前,必須要先能照顧好自己。

可是,我們真的學過怎麼照顧自己嗎?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裡不但沒有被引導去學習認識自己,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必須去照顧別人。

還沒有被照顧的經驗,還沒有足夠時間去學習照顧自己,就得先消耗自己去照顧別人的情緒。

於是,當他們成為父母、處在有責任義務必須照顧他人的狀態中時,內心的匱乏會讓他不知不覺向身邊的人要求照顧,做出像是情緒失控、或有意無意暗示孩子「要聽話才乖」這樣的言行舉止。

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停下來,注意自己內心的乾涸,給予自己需要的水源,也就是照顧自己。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照顧自己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功課 照顧自己,指的是能尊重、接納自己的想法、情緒,不過度勉強自己、也不縱容自己,給予自己最需要的好的對待。

(推薦閱讀:如果你不看重自己,誰會看重你?) 真的要照顧自己,我們需要具備一個能力:知道自己現在需要的是什麼,給予自己現在需要的剛剛好的東西。

這當中,我們需要認識、了解自己,還要有判斷、行動的能力。

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刻意學習的,並非與生俱來的。

照顧自己不代表自私、不負責任,相反的,最負責任的行動就是先把自己照顧好了,於是你不會因為身心的疲乏和伴侶或孩子吵架,你可以成為全家最穩定、最有智慧的那個人,甚至還能在家人暴走時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安撫他們,因為你在平常就給予自己足夠的養分,使自己的內心厚實而安定。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時常散步,練習聽聽內心的聲音,想一想現在自己的身心需要什麼,想哭就哭,想生氣就用安全的方式生氣,不要隨便否定自己,這就是照顧自己。

我們一起學習!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蕭維真)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5萬 情緒紓解 電影《重返20歲》:合適的堅強,也允許自己脆弱 如果人生可以回到你最精華、擁有最多的時刻,你想回到哪個時間點? 《重返20歲》片中的角色沈孟君,是位70歲的婦女,她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的樣子,總讓身邊的人感到自慚形穢,也不想與她靠近。

她得意於兒子的成就,身邊的人無不被她酸言酸語攻擊,旁人絕對不能說自己的孩子也很優秀,否則她總有辦法讓人羞愧到想找個地方躲起來。

只要她在的地方,大家紛紛走避,跟她靠近,很難避免內心受傷。

(推薦閱讀:面對「批評狂」惡霸 2招避免摧毀自己的信心!) 但隨著電影劇情鋪陳,開始理解孟君的生命故事。

明明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卻在新婚懷有身孕的時候,丈夫便被徵召從軍。

她努力一邊工作,一邊等丈夫回來,等到的卻是丈夫戰死的訊息。

孟君獨自一個人勤奮工作,在窮困的環境裡面,拉拔兒子長大成人,她既是母親也是父親,在她最精華的年歲,把所有的生命都貢獻給孩子與失去丈夫的家。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強悍,是她挺過來的重要資源 母親要拉拔孩子長大,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尤其婚後的孟君沒有家人幫忙,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只能祈求上天讓孩子撐過去;孩子餓了,她勤奮替人縫補鞋子,只求養活孩子。

丈夫離去的孤單,上天這麼快就奪走丈夫的不公平和憤恨、獨自照顧體弱孩子的害怕與苦……,為了生活,孟君都無法停下來好好感受。

在最美麗、幸福的時刻,孟君失去丈夫和平穩的生活,面對惡劣窮困的環境及嗷嗷待哺的小孩。

在這樣的狀況下,若不夠堅強與強悍,是很難撐下去的。

她的強悍幫助她在艱辛的狀況下活下去,甚至把兒子養得如此貼心與認真,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可是她也讓她的強悍胡亂揮舞,讓身邊的人無不受到傷害,而想離她遠去。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可以不用再如此堅強,有時也讓別人保護你 其實孟君是在乎她身邊的人的。

在媳婦倒下住院時,她滿心期待著想聽媳婦要對她說什麼;總是與孟君鬥得你死我活的好友過世時,她滿臉憂傷地衝到醫院,惋惜好友離世;看到兒子左右為難的時候,她故作堅強決定到養老院去讓媳婦養病。

(推薦閱讀:好媳婦情結讓她面對衝突只求不被嫌棄照顧臨終婆婆意外找回自己) 身邊的人總是看到她的強悍,卻不知道那個強悍的外表下,是孟君過去為了活下去,不能讓自己的脆弱被其他人發現,太過脆弱可能會被他人欺負,就不能保護自己與她的孩子。

她也不能感受自己的脆弱,否則可能早已撐不下去。

可是當她的孩子長大,孟君忘了她不需要再這麼努力保護孩子和她的家。

直到孟君願意重新回首,看過去她的辛苦與努力、為過去哀悼流淚、心疼自己年紀輕輕就得獨自擔負照顧家庭的重擔,當她願意讓自己脆弱,身邊的人也開始得以喘息。

看著孟君,心中也浮現許多人以及自己的身影。

或許,堅強都曾幫助我們度過許多的難關,讓我們不會被他人鄙視與欺凌,但可能在無形中將身邊的人越推越遠。

其實,若我們願意在堅強之餘,讓自己與信任的人也能理解自己的脆弱,允許自己哀悼,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失去堅強,反而讓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力量。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吳宜蓁)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7974 情緒紓解 吵架之前先想想這3點 關係裡的傷口也能有解藥 不知道你是否曾在自己或周邊親友的感情中看到一種互動樣貌,就是其中一方在面對對方的情緒,特別是在衝突時,會出現不知所措、尷尬、僵硬、抗拒、想躲開,或想趕緊安撫對方、轉移話題的反應。

此時,情緒滿盈的那方,很容易出現覺得不被理解、不被在乎,或不被當一回事的感受。

於是,會不滿於對方的「冷處理」,甚至面對對方嘗試想安撫的動作,心裡頭也已經認定「你只是想息事寧人,並不是真心想理解我的感受,更不用說在乎我了!」 接著,便可能上演彼此指責、怪罪的戲碼,兩方都會感受到無奈和委屈。

同時也因著這個委屈和賭氣,誰也不願主動伸出善意之手,持續用著各自習慣的方式,重演舊有的互動模式。

(推薦閱讀:爭執是種溝通--伴侶如何愈吵愈相愛)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伴侶衝突,來自沒被滿足的需求和情緒 此時,這個千篇一律順時針轉的齒輪便開始默默轉動,轉動著那個追逃模式的惡性循環,也轉動著彼此糾結和憤懣的情緒。

同樣的人、同樣的台詞、同樣的戲碼,一遍又一遍地在兩人面前,如宿命般的幻燈片重複播放著。

「為何你明知道能讓我傷口緩和的解藥在你身上,但你就是無法遞給我?」 「為何你明知道怎樣的方式可以避免讓我受傷難過,但你還是不願這樣做?」 從伴侶諮商的角度來看,這些衝突和傷口,往往是彼此內在的需求和情緒沒有機會被對方看見和滿足,好像心裡空了一塊,就是沒有辦法被填上。

(推薦閱讀:厭煩另一半情緒化,該怎麼辦?) 其實,僵住或想逃開的那一方,往往是害怕面對或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因此看到激動的情緒時,就好像腦袋糊了漿糊,無法再自由、彈性地流動自己的思考和情緒;另一方面,想被安撫或被看見的一方,內心經常也是害怕的,害怕發現眼前自己最信任的人是無法接住和保護自己的,更害怕自己就這樣被丟下。

這些關係中沒有被滿足的部分,就如同傷口不曾被好好敷上解藥,而逐漸擴散、潰瘍,成為雙方無法靠近彼此的的痛點,最後只能忍痛將這段關係截肢。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練習3個思考,解藥就在彼此手中 面對這些關係中的傷口,其實解藥就握在自己和對方的手中,只要意識到這件事,照著下列的方法適時做出調整,便可能改善彼此的關係。

一、嘗試彼此理解: 習慣躲開的那方,可以嘗試理解自己的「逃避抗拒」是如何讓對方感到難受和心酸的;而緊抓的那方,則可以試圖看見自己的「批評追問」是如何讓對方感到挫折和沮喪的。

二、找到新的互動方式: 當我們能選擇看見和同理彼此的需求與困難,並給予情緒的安慰、支持與陪伴時,此時關係當中出現的就不再是追、逃、指責或冷漠,而會多點關心、肯定和體諒,這些就是關係中傷口最好的解藥。

(示意圖。

圖片來源:pixabay) 三、暫時不要秤斤論兩: 當關係處於不穩定的時期,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秤斤論兩的習慣,也就是會計算到底誰付出和改變的比較多,以及憑什麼對方可以坐享漁翁之利,等待我努力後才來收成果實?因此,別介意是誰先給出解藥的,若你在乎這段關係,何不嘗試先做出調整?況且,這個解藥並不是給對方,而是給這段關係的!  最後,有兩個問題想邀請大家思考:如果有機會,你會想改變原本的行為習慣,來讓關係更親密嗎?如果有機會,你會想讓你的伴侶因為你的反應不同而有所改變嗎?從自己做起,便是關係中最好的解方。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石瀝新)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2萬 情緒紓解 孩子哭鬧其實沒那麼不講理,如何教導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常常遇到挫折的父母對我說,「我覺得我們家小孩很故意,他明明就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飯,為什麼回家就耍賴?我明明跟學校老師說一樣的話,小孩就又哭、又鬧,我真的沒辦法對他好好說話。

」 我覺得父母不是真的氣孩子,很多時候,父母其實也是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感到挫折。

但越受挫、越著急,再加上有時趕著送孩子上學、趕上班,在時間壓力下就越容易被孩子的反應激怒。

但被孩子激怒後,家長往往比孩子感受到更多自責與挫折。

因為冷靜下來之後也知道,對孩子這麼兇,其實不是家長本意,也不是家長希望達到的目的。

我們都希望讓孩子學習,那可以怎麼教? 先穩住自己,再穩住孩子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首先,我們得先穩住自己。

若我們作為教養者,先被自己的情緒阻礙,那麼我們很難有好的理智與狀態去處理孩子。

從腦神經科學觀點來看,人類大腦可簡單區分為上層腦與下層腦。

上層腦為新大腦皮質(俗稱理智腦),下層腦為腦幹及邊緣系統(俗稱情緒腦),大腦發展順序是由下層而上。

也就是說,能夠發揮同理心、邏輯、思考、判斷,多需要由理智腦(上層腦、大腦新皮質)來發揮作用才能達成,但上層腦以一般人類普遍發展而言,需要至25歲發展完成。

若回到親子教養關係裡面,你覺得,大人跟小孩,哪一個可以做得比較好呢?應該是大人吧?所以,作為教養者,我們要先能夠穩住自己是重要的,因為以人類發展階段而言,孩子的確尚未具有管理自身情緒的發展能力。

順著大腦發展的脈絡,情緒腦為何一出生就發展完成呢?其實具有相當重要的生存功能。

因為情緒腦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幫助人類在危機時刻做出立即反應,以求生存,而這樣的生存策略主要為3種:戰鬥(fight)、逃跑(flight)、僵呆(freeze)。

也就是說,當孩子感受到威脅的時候,情緒腦很容易立即產生生存反應(戰鬥、逃跑、僵呆),因此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孩子的哭鬧往往是情緒卡住了,而這是一種人類演化中非常自然、正常的反應。

你是在滅火還是在點火? 孩子情緒來的時候,若我們作為大人繼續指責孩子,「哭什麼哭!這有什麼好哭的?」對孩子來說,是威脅?還是安撫呢? 我們需要回到孩子大腦發展的脈絡來看,其實孩子聽到這句話感受到的是威脅,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大聲。

因為孩子感到害怕、挫折、不知所措,而孩子越害怕、越容易喚起情緒腦反應。

(推薦閱讀:爸媽放輕鬆,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教養的!) (示意圖。

圖片來源:pixabay) 先安撫心情,再處理事情 大腦是可以被訓練的,當我們越常喚起某個大腦的反應,其實我們也是在訓練它。

這就很像是我們常常練習聽英文,對英文語感會越來越好。

同樣的,若我們越常激發孩子的情緒腦,有的孩子看到大人變臉,馬上下意識的就會喚起情緒腦的生存反應:閉嘴、害怕、大哭。

換個角度說,我們可不可以訓練孩子的理智腦?當然可以,當我們可以先同理孩子情緒的時候,孩子也會學習到怎麼去安撫自己。

當孩子的情緒被安撫,就越能夠喚起理智腦來幫忙自己處理先前的威脅事件。

但前提是,孩子的情緒必須先被安撫,否則就像大樓的火災警報器沒關一樣,誰住在裡面都會感到緊張萬分,很難安心在房子安住,更別說能在屋裡處理事情了。

放下對孩子過高的期待 孩子被情緒綁架時,很像被情緒的海嘯淹沒,尤其孩子理智腦尚未發展完全,很難去消化、去理解自己發生什麼事,更別說要讓孩子清楚的表達自己怎麼了,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大人都未必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怎麼了,甚至要明確又適切的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即使是成人,也不一定能妥適做到。

(推薦閱讀:不過度勉強自己教養孩子) 因此,身為教養者的我們要先穩住自己,接著放下對孩子不合理的期待(例如:要求孩子好好說),了解以孩子的發展階段而言,被情緒淹沒(哭鬧)是很自然的反應,我們可以做的是協助孩子去疏導情緒的洪流。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首先,幫孩子為情緒命名是關鍵。

情緒,通常可以用一個語詞代表,例如:開心、快樂、悲傷、生氣、憤怒。

也可以用「我覺得」開頭來完成這個句子。

接著,陪伴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

我們可以用溫和、平和的語氣,接觸孩子,用同理的句型告訴孩子:「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情緒)?因為爸爸媽媽剛剛不能陪你玩(前置事件)?所以你就哭了(結果)?」 當孩子的情緒可以被口語表達出來、孩子也更有機會去理解自己怎麼了,在命名情緒的過程裡,其實也讓孩子增進對自身情緒的認識,這也是情緒教育很重要的部份。

當孩子找不到語彙去表達時,就很容易用行為來表達。

而當我們作為教養者情緒反應越穩定、平和,孩子往往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穩定下來,就像火(情緒)要燒起來,也得靠加柴薪才能繼續燃燒;但穩定、平和的態度,就像是一股清流,不疾不徐提供孩子疏通情緒的能量。

記得提醒自己,孩子遇到挫折有情緒,是自然的反應;情緒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處理情緒。

運用2原則: 先穩住自己,再穩住孩子 先安撫心情,再處理事情 在溫和而堅定的陪伴中,相信我們都能夠陪伴孩子與情緒好好相處。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楊雅筑)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0萬 情緒紓解 伴侶爭吵難免,不讓關係破裂先注意這4點 熱戀期後,許多伴侶都會感覺到關係不如以往,這感覺其實很正常,因為關係的熱度是需要用心經營才能維持的。

美國心理學家高特曼(JohnGottman)的研究告訴我們,雖然不同關係的維繫方式不盡相同,但破壞關係的方法卻非常一致。

也就是說,不論吵架的內容和主題是什麼,只要出現指責、防衛、輕視與冷漠的行為,關係就容易破裂,甚至上述這4個行為能成為預測離婚率的關鍵指標。

讓我們從下列的例子來認識這4個具有殺傷力的行為。

伴侶A1:(大聲、氣憤)你是生活白痴嗎?我們已經說好洗碗、倒垃圾是你要做的,為什麼碗都要放那麼久,就算你洗了也沒洗乾淨,倒垃圾前都不巡一下家裡,確認所有的垃圾都被收到垃圾袋裡了,還是你覺得……你不用把事情做好,反正我會再收拾,你也太不負責任了吧,這樣根本就不能讓人信任。

伴侶B1:(語氣冷冷的)我哪有洗不乾淨?若真的沒洗乾淨也只是少數,你就放回水槽就好,我會再洗一次,又不是我叫你洗的。

你自己要去洗又要抱怨,既然做了就不要抱怨,會抱怨就不要做。

每次我手上有垃圾時,我就會馬上放到垃圾桶去,就不會有沒放進垃圾桶的垃圾,所以沒有丟到的垃圾,不是我的問題吧! 伴侶A2:(語氣尖酸)你就是那張嘴很會講道理,說得頭頭是道,但實際上你根本就沒什麼能力,也沒有同理心,所以也沒有完成什麼大事、沒什麼成就能讓你有資格這樣高高在上的講話,只有你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伴侶B2:(面無表情、語氣冰冷)每次一點小事,你就要把話說得那麼難聽,我想就不需要再談了。

(伴侶B開始沉默、離開現場。

) 接下來好幾天,兩人都不再有眼神的交流與互動。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完上述對話,很容易感覺到雙方都不愉快,甚至可以說雙方在對話後很生氣,而且這段對話不只沒解決一開始談到的家務問題,還演變為對彼此說話態度的不滿,最後不歡而散時的冷戰,持續消磨關係中的親密感與幸福感。

(推薦閱讀:男女吵架的原因之一 兩性作家:女人心中寫滿期望的台詞,男人卻一直脫稿演出) 如果這樣的情況在關係中經常上演,破壞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氣氛,也侵蝕著彼此對關係的信任與愛,最後兩人越來越容易爭吵。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停止破壞關係 先學習辨別對話中的有害元素 當還沒找到為關係加溫的有效方式前,至少先察覺並減少破壞關係的元素,否則破壞越多,就會讓雙方對彼此更不信任,更難找到有效為關係加溫的方式。

(推薦閱讀:如何愈吵愈相愛?) 一、先懂得辦識指責、防衛、輕視與冷漠的行為: 回到上述伴侶的對話中,大家是否發現: 指責:指出對方的錯誤或責任,甚至直接負向描述對方,例如「你是生活白痴嗎?你也太不負責任了吧,這樣根本就不能讓人信任。

」 防衛:當面對到指責、攻擊時為了保護自己會出現撇清責任的行為,包括解釋自己、強調對方也有錯或是淡化事情的嚴重性,例如「又不是我叫你洗的,你自己要去洗又要抱怨、沒有丟到的垃圾不是我的問題吧!」 輕視:試圖貶低對方,藉此消弱對方的氣勢、維持自己的立場,例如「實際上你根本就沒什麼能力,也沒有同理心,沒什麼成就能讓你有資格這樣高高在上的講話,只有你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 冷漠:在心裡或直接互動中築起一道牆,拒絕對方的靠近,也不願再和對方接觸,例如伴侶B最後不願再溝通、沉默後離開現場。

二、覺察與停下破壞的行為: 當你能夠理解何謂指責、防衛、輕視與冷漠時,觀察自己是否在衝突時常有這4種行為,記得要試著停下這些破壞元素,避免衝突越演越烈,否則不只問題沒解決,雙方關係還受損,得不償失。

*基於諮商保密原則並保護當事人,內文個案所有細節均已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洪詩婷)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7萬 情緒紓解 逃避不可恥,但究竟有沒有用? 小璐好幾個星期以來,重複說著類似的故事:他對現有的生活處境感到無奈,不想再忍受下去,但是每當有人建議他或許可以嘗試某些改變,他卻一一否決、強調著這些想法實在不可行。

日子久了,他覺得事情毫無起色,原本熱心給建議的人,也漸漸不再表示意見。

更糟糕的是,小璐也越來越受不了自己,他氣自己真是個沒用的人,做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改變。

我問小璐:「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有人向你提出任何點子,你總是會找到不可行的地方來讓對方知難而退;或是表面上你說『會想想』,但內心卻持保留態度。

你好像不太想靠近目前的難題,也不希望別人要求你靠近。

」 「你的意思是說,我在逃避囉?」小璐皺起眉頭,聲音也變得緊繃。

「我只是描述我觀察到的現象。

但我好奇的是,當你懷疑我覺得你逃避時,你好像有點不高興?」 小璐回答:「那當然。

因為我也很討厭逃避的自己,覺得這樣實在很遜!之前不是有部日劇叫《逃避可恥但是有用》嗎?可是我怎麼只感覺到自己卡住了,情況也毫無改變?」 「原來你是這樣想的!我倒覺得,逃避並不可恥,只是長遠來看,可能的確對情況沒有幫助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逃避,幾乎是每一個人某些時刻都會使用的保護機制。

可能是在感覺不舒服時,想逃避某部分關係;可能是在自己尚未準備好時,想逃避某種壓力;或是在感覺不安全時,逃避某種感受。

(推薦閱讀:轉換,是逃避或追尋?) 有時候,逃避未必是有意識的,而是在我們還沒有經過完整的思考時便下意識做出了選擇;我們可能不知不覺開始避開某些人、拖延事情、否認感受,而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然而,因為這樣的選擇常常沒有經過完整的思考,短期來看,逃避使我們得以保全自尊和安全感,讓自己得以留在舒適圈當中;可是,長遠來看,卻可能無法解決困境,因為壓力或情緒通常會如滾雪球一般累積,而不會隨著不看不聽不碰就憑空消失。

當一切終於堆壘成龐大雪山,一旦雪崩,便可能釀成巨大災禍。

更棘手的是,在選擇逃避的過程中,當事人不斷在應證一種負面的自我標籤:「我就是一個無能無力的人」、「我真是一個膽小的人」,也因此,逃避的過程很少讓人真正感到平安、滿足。

如果長遠來看,「逃避」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下一次又遇到想逃避的人、事、物,該怎麼做呢? 一、接納自己想要逃避的心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般而言,說起「逃避」這個概念,會給人不負責任或不夠勇敢的感覺,但如前文所述,逃避其實是很自然的保護機制,因此不需要覺得羞恥。

當我們真心的接受自己有時候會想要逃避一會兒,而且這個逃避是有自我保護功能的,我們會比較容易坦然看待自己現階段的狀態,也能夠給予自己多一點的寬容、溫柔和時間,進而醞釀更多的勇氣。

(推薦閱讀:接納自己,就能療癒自己,長出新的自己) 二、看清迷霧中的害怕與擔心 可以承認自己在逃避後,也才有機會看清楚,自己試圖想要逃開的是什麼。

會在潛意識中讓我們想要避開的,往往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主題。

也許那些情境或關係對別人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在你的獨特內在經驗中,可能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所以才會那麼努力地想要避開。

試著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看自己在害怕什麼、想想看自己認為最糟的情況可能是什麼,有時候具體的想過一遍之後,或許會發現,真實的情況並沒有自己猜想的那麼可怕。

三、重新定位與小步前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假如想過了一輪,體認到自己真的希望也願意做些改變,那麼便進入了實際預備規劃的階段。

這個階段,先想想自己面對挑戰時,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例如:「願意嘗試的人」、「願意先釋出善意的人」等,設定合理期待、策略細切成許多微小步驟、一次一點慢慢嘗試、慢慢進步,每踏出一步,便為自己喝采,逐步累積成功經驗。

後來在某次談話中,小璐有感而發說:「原來,當我對逃避抱著負面的想法時,我也更加討厭自己;但是當我接受了自己可以逃避、也可以不用逃避,我反而有力量一次做出一點改變!」 看著他堅定的眼神,我相信,他已經快要從諮商關係中畢業了! *基於諮商保密原則並保護當事人,內文個案所有細節均已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林世媛)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1萬 家庭關係 育嬰就是忍性修行 因為你的對手不講道理 當上爸爸以來,除了嬰孩一暝大一寸以外,我的人父角色經驗值也在擴充。

然而,我在父職一角的日常中卻可發現到,有些父系能力的養成磨練,對我來說著實輕鬆不費吹灰,好似早熟成了在枝頭等你摘取;有些能力的拓展,卻好像才起頭就碰上了瓶頸,想突破卻頻頻卡關。

先說我能正常發揮、駕輕就熟的能力項目好了。

即便工作再累,回到家後我仍可充分投入餵奶、洗澡、陪玩、陪睡等親職基本功。

除了本身職業讓我重視親子相處的品質以外,上一代在拉拔養育我時的身教示範,更是重要的楷模。

當我還是「賴家王老五」時,老大不小的我,依然能享受到被老母親眷顧關照的疼惜,讓我在晉升人父之後,母親的身教彷彿烙印進我的血性裡,被傳承下來。

育嬰過程中最考驗我的時刻,莫過於孩子不止息的尖叫哭鬧之際。

有時不明原因哭鬧,令人難以理出頭緒;有時即便知曉原因,卻也無法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比如更衣時他的肢體無法伸展自如、或是當我忙於烹飪、如廁時,難以分身陪玩,都可能導致嬰孩的哭叫聲漸強至震饋八方。

此時,我的包容力及耐受性,一再遭遇挑戰。

(推薦閱讀:小孩哭鬧、好動,竟是因為3C看太多?)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負荷超載、折斷理智線時,我會想把心中的不快,對著小娃兒脫口狂吼。

無奈的是,當對手是嬰孩,怒吼非但不會被理解或改善情況,甚至還會火上澆油,讓他的哭叫加倍聲嘶力竭、魔性全開。

當我發現,自己有時因為難以承載孩子的情緒而失控後,潘朵拉的盒子就打開了,自己成長經驗中,不被允許表露情緒的經驗也倏然浮現。

即便我身為心理師、即便我理智上清明地知曉,不該也不想重蹈上一代的覆轍,但是我仍會不由自主、下意識被受過往經驗牽引。

然而,成人如我的脾氣、性子,已被文明及教養給「格式化」,但嬰孩本能驅動的情緒,卻尚難以被社會化,因此無從溝通。

再者,我的怒斥回應,可能會讓孩子逐漸學到這樣的訊息:「情緒張揚會發生不好的事,於是得收斂情緒避免遭殃。

」而這也非我樂見之事。

那麼,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首先,當孩子的情緒張揚時,先覺察自己的反應為何、認識自己當下那些事力猶未逮以及為何受限,並試著探索、理解自己何以會有這種反應,比如來自成長經驗、教養環境的塑造、還是自身天性氣質等原因。

當然也有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孩子的號叫聲就像魔音突破天際,催人抓狂。

(推薦閱讀:大人靜心聽音樂 孩子安心)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我越能自在接納自我的各種情緒後,就越有心量去承載孩子的情緒波濤。

畢竟「我如何對待自己,就會如何對待家人。

」 當然,有時我們已經開始努力調適情緒,仍緩不濟急,教養現場上,孩子立即需索的照顧,仍超出我們現有的能耐。

此時,也請溫柔地善待自己,不要急著自我鞭策與批判,你既然知道對待孩子要有耐心與愛心,那麼,能否也給「正在為孩子如此努力」的你,一些愛心與耐心呢?畢竟,孩子就常是不可理喻的「半獸人」嘛! 為人父母的我們,都巴不得能給孩子最好的,也正因為想給予「最」好的,所以自身所能的極限將不時被挑戰著。

然而,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onaldWinnicott)曾告訴世人:「不需要當完美的父母,做夠好的父母(goodenoughmother)即可。

」因為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要求做到完美的焦慮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父母終究並非完人,只不過比孩子早些時日降生在這世上,所以,在用心拉拔孩子的同時,我們也都值得好好陪著自己,再長大一回。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曾治淇)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4萬 情緒紓解 叫他認錯前先把握2原則 教出健康懂事的孩子 小明氣呼呼地說:「是因為他故意擋在門口不讓我出去,我叫他讓開他又不聽!」 輔導老師說:「這樣啊,所以你很生氣,就打了小華嗎?但是你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嗎?」 小明回答:「是他先惹我,又不是我先惹他的!」 身為父母的你們,是否常在小孩嘴中聽到類似小明說的話呢?當孩子明明做錯事了,我們只是希望他可以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一問之下,孩子的反應卻讓我們覺得孩子好像認為錯都在別人身上,絲毫不知道反省,此時大人聽到這些話,難怪會又氣又急。

(推薦閱讀:我家孩子不是失控姐) 不過,如果我們將速度先放慢一點,來想一想:在小明的主觀世界裡,他經驗到了什麼?從他的眼睛裡看見的,確實是別人先欺負了他,不管是擋了他的路、搶了他的玩具,他覺得被欺負了、受委屈,所以才反擊。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但是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可以打人呀!不管再怎麼生氣都不可以打人,應該要去跟老師報告啊!以上是完美解法,不過如果我們捫心自問,想想當我們跟伴侶、家人相處時,是不是也有被對方氣到牙癢癢、口不擇言、拿枕頭丟對方的時候呢? 是的,當「情緒」很強烈時,我們雖然知道理性上怎麼做才是最好的,但我們的身體控制不了在情緒當下的自己。

作為大人都如此了,更何況大腦還沒發育成熟的孩子呢? 理解了這點之後,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做出不當行為時,可以知道自己錯在哪,要把握下面兩個原則: 1.情緒優先,道理稍後: 有情緒的時候,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會「明明知道對錯是如此,但就是不甘心」,這是因為我們大腦裡主管情緒的部位(杏仁核),比主管理性的部位(前額葉),反應更快、更本能。

因此,只要在對話中還有情緒存在,就是我們需要先處理的部分,不論是大人或小孩的情緒。

例如上述的例子:孩子主觀經驗到被別人欺負了,大人可以先理解孩子的委屈、不平,觀察孩子是否因為你的同理,而慢慢平靜下來,當孩子覺得他的心情有被充分瞭解了,自然會平靜下來,有時,他會自己說出他做錯的事情。

(推薦閱讀:三招讓孩子「好好發脾氣」) 另一個例子是,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或師長一下子就大發雷霆,孩子也會因為大人的情緒而被嚇到,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對情緒的敏感度比是非對錯快上許多,當大人生氣時,不論孩子的反應是哭或是噘著嘴不講話,此時孩子都已經被大人的情緒所影響,處在理性腦無法正常運作的狀況下。

此時,要教導是非對錯,孩子其實都聽不進去,大人也可能不小心說出過重的話語。

這時候,大人須先想辦法幫自己冷靜下來,再來重啟對話。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自我價值感和行為表現要分開: 每個人發展自信的過程,都是從經歷到被身邊的人肯定、自己做得不錯的成功經驗來慢慢長出自信。

有時候孩子不願意認錯,是因為認了錯,好像就是在說「我不好、我很糟糕」。

因此當孩子犯錯時,正是考驗孩子自我價值感的時刻,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您可能會教出「懂事但不健康」的孩子,長大後他可能事事做得完美卻總是沒有自信;或是一身倔脾氣、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這都有可能來自從小犯錯就會被嚴厲處罰,而他對這些處罰的理解是「我這個人不好」、「爸媽討厭我」,而非「現在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所以在孩子犯錯時,大人若可以多給予保證和安撫,像是:「爸媽不會因為你做這件事情就改變對你的愛」、「當我們討論這個行為的對錯時,不是在說你不好」,讓孩子能學到行為表現和自我價值感是可以分開的,他也就不需要為了保護自尊,而不敢認錯。

是非對錯要學並不難,要養出自信且不害怕犯錯、認錯的孩子卻不容易。

如果在孩子犯錯時,大人能好好照顧孩子的情緒、保護孩子的自尊,孩子會更容易把道理聽進去和自省,便能養出懂事又健康的孩子! (本文作者為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蕭維真)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8萬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排便不順好困擾 5個通便穴位能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