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的蘇醒是奇跡嗎?及時治療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類是外傷,比如車禍、暴力,這類原因佔比最高,大致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第二類就是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還有一類為缺氧性腦病導致,比如進行 ... 首頁 黨政 黨網·時政 人事 反腐 理論 黨史 黨建 要聞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教育 房產 科普 觀點 人民網評 三評 人民財評 人民來論 人民訪談 互動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維權 可視化 視頻 圖片 圖解 地方 京 津 冀 晉 蒙 遼 吉 黑 滬 蘇 浙 皖 閩 贛 魯 豫 鄂 湘 粵 桂 瓊 渝 川 黔 滇 藏 陝 甘 青 寧 新 鵬 雄安 舉報專區多語言 合作網站 毛主席紀念堂 周恩來紀念網 鄧小平紀念網 人大新聞網 工會新聞網 中國僑聯 學習強國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中組部12380舉報網 全國哲學社科工作辦 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 旗幟網 國家保密局 科普中國 知識產權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 登錄 退出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人民視頻 人民智雲 人民日報報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報 中國能源報 健康時報 証券時報 國際金融報網 諷刺與幽默 中國城市報 新聞戰線 人民論壇 環球人物 中國經濟周刊 民生周刊 國家人文歷史 人民周刊 旗下網站 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球網 海外網 人民圖片 人民視覺 人民網研究院 人民慕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植物人”的蘇醒是奇跡嗎?及時治療很重要! 梅藝璇、侯碩 2021年12月21日08:30|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對大多數人來說,“植物人”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群體,陌生之處在於對他們的狀態缺乏了解,而熟悉之處則在於新聞或電視劇中有時會出現和他們相關的情節。

那麼真實生活中,“植物人”真的完全沒有意識嗎?他們會在“沉睡”多年后蘇醒並恢復如初嗎? 慢性意識障礙的三大病因 從醫學上講,“植物人”其實是患上了慢性意識障礙,指經過各種腦損傷以后,持續昏迷超過四周以上,期間不能與外界形成言語互動、雙向交流、功能性交流的患者。

導致慢性意識障礙的主要原因分成三大類。

一類是外傷,比如車禍、暴力,這類原因佔比最高,大致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第二類就是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還有一類為缺氧性腦病導致,比如進行心肺復蘇后腦部缺氧。

“植物人”並非完全無意識 慢性意識障礙有不同的病情程度,需要根據患者的意識水平來進行診斷。

醫學上將慢性意識障礙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植物狀態,一類是微意識狀態。

植物狀態下病人昏迷較深,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解決方法﹔而微意識狀態下,病人的眼睛可以自主睜開,並且如果在病人眼前來回晃動物體,病人的眼球可以跟隨追蹤。

如果輕掐病人皮膚或進行一定刺激,病人的肢體也會有微弱反應。

哪種部位損傷會導致慢性意識障礙? 雖然目前對於“意識是什麼”的回答還處於探索中,但醫學層面認為,人體大腦中有一套專門的神經環路或神經網絡負責主管意識,而上行網狀激活系統是維持意識最基本的神經機制。

所以長期昏迷的病人都是因為這個系統遭受嚴重損傷,導致系統關閉或者活動能力下降,使得意識不能維持在正常水平。

如何診斷慢性意識障礙? “植物人”的診斷相對比較困難,對醫師專業性要求較高。

因為慢性意識障礙本身的表現五花八門,而且“植物人”的意識是波動性的,這是很重要的特征,所以醫師在診斷中需要根據經驗來判斷患者特別隱蔽的體征,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定。

對於大眾來說,有一些簡易的方法可供大家判斷,比如觀察病人的眼睛能否能追蹤眼前移動的物體,能否能達到微知狀態。

相對來說微知狀態的病人恢復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大部分治療目標也是針對此類人群。

慢性意識障礙可以治療嗎? 對於慢性意識障礙的治療,首先要強調及時,但對於“及時”的定義因人而異。

比如有的病人在早期還處在比較重的外傷狀態,需要在ICU進行救治,那就需要等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意識上的治療。

在慢性意識障礙的治療中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分別是三個月、六個月和十二個月。

三個月以內病人能夠恢復的機會有50%,六個月時概率降到20%,六個月到十二個月時降到10%。

治療有很多種選擇,一般病人待病情穩定后可以做常規的康復治療,包括床旁的肢體被動運動,家人的親情呼喚等。

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神經調控的方式,通過電刺激、磁刺激的方式,直接在患者頭或頸部進行,以加速神經環路的活動。

總之,“沉睡”的人有蘇醒的希望,只是過程中需要親人付出更多的陪伴和付出。

治療“植物人”,表面上看是醫學問題,實際上更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構筑社會保障體系,降低慢性意識障礙患者家屬的負擔。

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梅藝璇、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客戶端下載 人民日報 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領導留言板 人民視頻 人民智雲 人民智作 科普頻道排行 1保護心肝腎要怎麼吃?10大要點請查收!2掏耳朵竟然掏出惡性腫瘤,這個小動作千萬…3自來水水垢多會傷身體?聽聽專家怎麼說4這樣坐能減小肚脂肪!超實用醫學小知識快…5預防腎結石反復發作,除了多喝水還要做到…6這九種常見症狀可能是抑郁症,一定要注意!7孩子發燒要不要去醫院?這種情況一定要就醫8年紀輕輕就有白頭發?快試試專家這個小妙…9長期服用降糖藥究竟傷肝腎嗎?聽聽專家怎…10一圖讀懂,老年人疫苗接種熱點問題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數據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信息保護 | 聯系我們 服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京網文[2020]5494-1075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bywww.people.com.cn.allrightsreserved 評論 分享 關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返回頂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