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塵世旅人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儒家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
意思就是說,靜下來的時候,看世界、觀察萬物,看得特別清楚透徹,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道理,都是一篇動人的文章。
塵世旅人部落格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4301134禪心世界?禪機禪語《禪心世界》
千年暗室 一燈即破
禪在探討生命的源頭,明了生死。
學佛的目的在利己、利他,自覺、覺他。
古人說:「修行億萬刼,悟在剎那間。
」禪宗師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修行一旦開悟,是剎那間發生,只要悟了,過去的業障便可一掃而空,好像千年黑暗的房子,燈一開,便豁然開朗滿室生輝。
但現代很多人,對這句話有錯誤的、投機的認知。
像兩年前爆紅的許★美,常把學ㄈㄡˊ掛在嘴邊,以為學了佛就漂了一身白,就高人一等似的。
政治人物也常藉宗教漂白,凝聚人氣;黑道大哥、幫派小弟藉寺廟法會,扛著神轎耀武揚威;命相神棍則藉宗教歛財騙色…,不一而足。
一般人對佛也有錯誤的期待,以為「…悟在剎那間」,只要修了,就像買了樂透彩券,總有一天會「中獎」──開悟、成道,殊不知修行沒有捷徑,用錯方法,沒下真功夫,再加個百年、千年,恐怕也難得道開悟。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佛」是「覺悟」之意,又有自覺、覺他之別。
拜佛學佛,一方面是向佛菩薩學習,二方面是藉此懺悔心中的過失,貪、瞋、癡、慢、疑,貪圖財、色、名、食、睡,乃至於懈怠及種種不良習性,藉著菩薩的智慧、慈悲,反躬自省,改過向善。
這就是學佛的開始。
老子道德經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至無不為。
」
意思是說,做學問要與日俱增,修行則是與日俱減,把不好的思想、習性、行為…,一一革除掉,終至如如不動,一念不生,行、住、坐、臥、舉手投足均達禪的境界,無為不為而修其身,而家齊國治天下平。
佛法當中,修行的法門(門派、方法)很多,小乘修的是「斷煩惱」,大乘修的是「轉煩惱」,無上乘修的則是「煩惱即菩提」。
小乘大乘一「斷」一「轉」,差異何在?其中,學問頗大,難懂難學。
但打個比方。
一塊廢鐵,小乘認為已無用途,把它扔掉就好了;但大乘認為,廢鐵本性仍在,丟進熔爐仍可鍜鍊出好的鋼。
這就是小乘利己,大乘利他之差異。
禪者佛之心
不可說 不可思 不可議
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了卻生死,要超凡入聖、轉識為智,要生淨土;淨土,指的就是我們這念心,清淨智慧不起煩惱的心,就是「淨土」。
修行學佛要從三方面下手:學佛的心、學佛的口、學佛的身。
佛的心就是禪,修禪就是學佛的心,要使我們的心與佛的心相契合。
禪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是真實的意義,第二種是無量的意義。
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無量」?這是佛學最深奥的部分,說起來,非常抽象玄妙,很難表達,很難理解。
所謂真實意義,就是我們當下的這念心是存在的,但卻是清清澈澈、透明的、空空的、空無一物…,如天地之混沌未開,是靜止的,沒有意識,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煩惱的。
因此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
那是絕對的境界。
如果,動了心念,起心即錯,動念即乖!
如果,可以思、可以議、可以說,那就落入生滅!落入相對,就不是絕對的心了!
就好像喝水,水是什麼味道?無法言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雖然是不可說,但說出來是一種方便,藉此傳授禪的功德。
不起心動念 無住心
古人說:「六根和合身自在,對境無心莫問禪。
」
意思是說,面對外在的環境,能夠不起心動念,就是禪。
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
因此,禪的心是空的,但它一旦發揮作用,這念心就不是空的,是無量的,其中包括了智慧、定力、慈悲、功德…。
禪修有三個境界,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一首禪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
」這是《六祖壇經》記載,秀能大師在修行一段時間後,寫下這首他的修行感言。
不識字的惠能大師聞詩後,認為此人尚未開悟,叫人寫了另一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實,這首詩所顯現的心境,只悟到「空」,對了一半,還有一半的「不空」沒悟到。
五祖大師再傳授惠能《金剛經》,讀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終於大徹大悟,再寫了一首詩:「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個心就不是空的,裡面有無量的智慧、功德與妙用。
一般的凡夫眾生,終其一生能修到第一首詩的境界,就不錯了,可以算是賢人了。
萬物靜觀皆自得 大塊假我以文章
一般的凡夫眾生,缺乏定心,沒有智慧,隨外境而動念,心生煩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作出錯誤的判斷或舉措。
所以必須修習禪定,有了禪定,便會時時作主,進、退、取、捨…,就能作出智慧的決定。
禪定最高境界,就是心如止水,一念不生,不論行住坐臥,當下那片心保持正念、無念、中道實相、清清澈澈,就是佛教界所稱的「淨土」。
到達這種境界的心境,看世界自然是不一樣的。
儒家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
意思就是說,靜下來的時候,看世界、觀察萬物,看得特別清楚透徹,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道理,都是一篇動人的文章。
這時候的心是活的,找到了活水源頭,源源不絕,就如同宋朝大儒朱熹的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開悟有深有淺
悟有很多種,每個人根性不同,有深有淺,所:謂:「大悟幾十次,小悟幾千次。
」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一蹴可及,一步到位。
例如,很多人在工作上遭遇挫折,在健康遭逢變故,或其他種原因…,體認到人生無常,於是發心修行,這就是「悟」,但只是開始,還沒徹悟到心性,還須用功,未來才有可能大徹大悟。
但「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所悟到的道理都不一樣。
例如前述,神透大師悟到的:「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有身有心,起心動念,時時內觀自省,保持清淨之心。
這是漸修、漸悟,尚未悟到真正的菩提心。
惠能大師悟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勿使惹塵埃。
」沒有鏡、沒有臺、沒有塵,絕對的空性,一切都是空寂。
這就是頓悟。
還有最高境界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是無量無邊之境界,超凡入聖。
一般人修行,要以秀能大師的禪詩為座佑銘,照此方向去修行,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持戒謹慎,增長福德,能達此境,可矣!
「初信」是從果上求
很多人拜佛求神,都是從「果」上下手,例如要考試了,就到廟裡燒香拜佛,希望神明保佑金榜題名;例如,身體出現毛病,久醫不癒,就想求神賜福,早日痊癒;又如,很多公司行號初一、十五拜拜,拜土地公,祈求財神降臨,發財賺大錢;又如,彩迷求神問卦,問下一期大樂透會開幾號,……等等。
這都是從「果」上求,有了問題才去拜佛,求神的庇佑,甚或管它什麼神、什麼教,只要能為他解決問題,就去信就去拜,如果菩薩靈驗,保佑他發了財,他就還願,為廟修建、為菩薩塑個金身;相反的,菩薩不靈驗,神像被拋棄者亦時有所聞。
這種信仰都是很膚淺的,在佛教界稱之為「初信」。
這是學佛、信佛的第一步。
佛理上,「信」可分四個層次:第一是「初信」、第二是「正信」、第三是「深信」、第四是「證信」。
經過信、解、行、證的過程,從盲目的「信」仰,到認識了「解」信仰,到轉化落實為日常生活中,就是「行」,最後到「證」如同畢業,拿到證書一樣,修成正果、善果。
「正信」是從因上求
「正信」是向佛(神明)學習,學習祂們的精神,學做佛菩薩。
跳脫「初信」走入「正信」,就是要從「因」上下手,信佛拜佛是要學佛的正知見,因緣果報,在自己的因地上,努力耕耘,廣結善緣,廣積功德,待因緣和合時,自然會有好的果報。
這是從「因」上求,有別於「初信」的從「果」上求。
「深信」就是開悟,禪宗所謂「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契悟當下此念心,當下即是佛。
透過禪定、誦經、持咒、檢討、反省、拜懺…等,使我們這念心清淨自在,一念不生。
「證信」就是成道證果,覺悟到這念心,成佛了。
在佛理上,要達到「證信」有兩個方向努力:一是有為法,一是無為法。
所謂「有為法」,就是起心動念,在日常生活上廣積福德。
所謂「無為法」就是如如不動,保有這念心的覺性,活在當下。
打坐三不:不妄想、不打瞌睡、不無聊
一個人,事業做得再好,壽命再長,最後都是化成一抔塵土。
從此角度來看,很多人一生追求的財富、名位、毫宅、名車、至親、至愛…,是生滅的,無常的,不管擁有多少,到最後誰也帶不走。
唯有努力修行,成道證果,讓這念心的靈知靈覺,便能亙古彌新,不生不滅。
人有生有死,是因為這念心有生有滅,如果達到沒有生滅,心就能靜如一潭止水、一面明鏡,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法云,萬物有:「成、住、壞、空」四刧,心念有:「生、住、異、滅」四刧,
在滾滾紅塵之中,萬物眾生離不開念起念滅,善惡念交雜,但其覺性及不生不滅的本性仍在,就得有賴修行喚回其原始的覺性和本性。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禪定打坐就是喚回原始覺性本性的方法。
師父教我們打坐時,第一不能有妄想(雜念),第二不能打瞌睡,第三不能無聊。
如能做到這三點,這念心就如止水一樣,清淨不動,當下這片心就是道。
如果能維持五分鐘,就能證到五分鐘的中道實相,就是成道成佛五分鐘。
很簡單,你也可以試試看!
chinlckimo/Xuite日誌/回應(2)/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hinlckimo's新文章第一次種黃金奇異果東引安東坑道為勝利女神飛彈而設計東引安東坑道東引安東坑道親切自然奉獻犧牲蒪經國東引中島燈籠辣椒樣子像飛碟發現新東引(一)發現新東引(三)發現新東引(二)「戀上花東.穗在縱谷」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chinlckimo'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延伸文章資訊
- 1佛緣禪心世界 - YouTube
- 2ICQ】禪心世界(一)_惟覺老和尚_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你在找的【佛學_ICQ】禪心世界(一)_惟覺老和尚_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就在露天拍賣,立即購買商品搶免運及優惠,還有許多相關商品提供瀏覽.
- 3禪心世界-精緻版的讀者文摘- Home | Facebook
【禪心世界】雜誌,是為了台灣最辛苦的上班族群紓壓而作。雜誌的四大主軸:樂活、養生、療癒、圓滿,要來帶動上班族群,加強身心靈健康美滿,找回久已失去的真善美。
- 4【中台世界】 禪心世界
本單元擷取自由時報每週二、四、六 刊載之「禪心世界」專欄, 以佛法正知見, 引領眾生邁向菩提涅槃之路。
- 5禪心世界
禪心世界惟覺老和尚開示錄‧中台山佛教基金會出版1.四年多前看過本書,近日再拿出來重新複習,感覺很棒,無怪乎古人云:「溫故而知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