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易經-乾卦@ 指天說地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故《說卦》云:『乾,健也』。
言天之體,以健為用。
」「乾」,它的意思是「健」,它代表天,表示日月 ...
指天說地聊天有益身心,想法交流是一種學習,慢慢說,細細道,在一片快樂的氣氛中,你我已在無限的空間中飛翔!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12151418漫談易經-乾卦?易學正傳
上經第一
☰☰乾上乾下
【解析】
☰☰乾上乾下,是卦體,〈乾〉為卦名。
卦象為天,卦德為健。
《易緯》云:「卦者掛也,言縣掛物象,以示於人,故謂之卦。
」卦的意思是掛者物象,有它象徵的意義,來啟發卜卦之人,所以稱為「卦」,偏旁才從「卜」,告訴大家這是和卜筮有關,字義是「掛」著物象,用來示人卜筮的吉凶。
關於八卦的形成,《易緯.乾鑿度》說:「孔子曰:『易始於太極。
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生「四時」。
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
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
』」在《易經》中認為:宇宙最基本的元素是太極,內含一陰一陽,而後分化分一陰一陽的兩極,兩者組成了天地,天地之間有春、秋、冬、夏的節氣產生,所以有了「四時」;在「四時」當中,依然內含有陰陽,所以成了「八卦」;「八卦」一產生,天地之道成立,雷、風、水、火、山、澤之現象成立,化生了萬物。
《易》理要告訴大家這種原理,但為了簡化,就以符號--兩段不相連的來代表陰,用-一段直線來代表陽。
《周易正義》說:「但二畫之體,雖象陰陽之氣,未成萬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畫以象三才,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乃謂之卦也。
故《繫辭》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
」兩段符號雖然代表陰陽,但總是太過簡略,所以重劃成為三劃,來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八種天地之現象,而成八個基本卦象,比較能清楚告知卜者所占的事象為何。
《正義》又說:「但初有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變通之理,猶有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之形象,窮天下之能事,故六畫成卦也。
」等到要表示的事物一多,三劃的基本卦象卻不符使用,就重兩卦為一卦,成為重卦的八八六十四卦,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各個卦象代表中,尋出吉凶意義,也能包羅天下的萬事萬物了。
本卦用三個陽爻☰組成。
重卦☰☰,是由六個陽爻組成。
《易緯.乾鑿度》說:「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事情發生的經過,它有一個固定的順序:有開始、有發展、也有最後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要三劃成《乾》(當然各卦依此類推)。
在下面的卦稱為下卦,又稱內卦;在上面的卦稱為上卦,又稱為外卦。
乾:元亨利貞。
【解析】
這段文字是講卦名為〈乾〉和解釋它意義的卦辭,即解釋〈乾卦〉所包含的意義。
闗於卦名的由來,《正義》說:「但聖人名卦,體例不同,或則以物象而為卦名者,若否、泰、剝、頤、鼎之屬是也,或以象之所用而為卦名者,即乾、坤之屬是也。
如此之類多矣。
雖取物象,乃以人事而為卦名者,即家人、歸妹、謙、履之屬是也。
」卦的取名,大約有幾種:一是以「物象」為卦名,如〈否〉、〈泰〉、〈剥〉、〈頤〉、〈鼎〉等等,象自然界的事物;二是以「象之所用」為卦名的,如〈乾〉、〈坤〉等等,一個是健,一個是順,作用不同;三是以「人事」為卦名的,如〈家人〉、〈歸妹〉、〈謙〉、〈履〉等有關人類一切活動的。
《正義》解釋說:「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萬象,人有萬事,若執一事,不可包萬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總萬有之事,故名有隱顯,辭有踳駁,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
故《繫辭》云:『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
』」「典」就是「常」,天地間的事物和現象太多了,不能用固定不變的卦象來表示,所以要用多種的卦名卦象來代表,這樣才能周遍圓滿。
《正義》說:「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積諸陽氣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陽畫成卦也。
此既象天,何不謂之天,而謂之『乾』者?天者定體之名,『乾』者體用之稱。
故《說卦》云:『乾,健也』。
言天之體,以健為用。
」「乾」,它的意思是「健」,它代表天,表示日月星等天體運行不停。
因為它上卦下卦都是乾,在這裏就有雙倍的意思,就是永遠運行不止息。
本來這卦名應該叫「天」,但是天體是人們無法模仿的,所以只要人們學習天體所特有「健」的精神,做人做事,永不停息,所以不稱「天」而稱「乾」。
《子夏傳》曰:「元,始也。
亨,通也。
利,和也。
貞,正也。
」「元」表現「開始」,「亨」表示「通順」,「利」表示「和諧」,「貞」表示「正確」,也表示「占問」的意思。
闗於這四德,《正義》補充說:「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
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種使得其所,故謂之四德。
」「元亨利貞」一句是表示「乾」上下六爻都是屬陽性,就像天一樣純陽,能夠首先生出萬物,讓萬物生長得通順、和諧,各種發展都能正確而適宜。
所以君子要效法「乾」所具有「元亨利貞」的特性。
另外一種直接的解釋:卦乾,大通順,占卜是有利的。
也就是如果占卜到這卦,表示所問的事是很通順,很吉利的。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在卦劃的演變中,陽氣或陰氣的發展都是從初爻開始。
〈乾卦〉的陽氣發展是要在坤卦上走的,反正爻劃不是陽就是陰,所以,當陽氣從初爻開始往上發展,是在〈坤卦〉☷☷六爻純陰的基礎上的。
當第一個陰爻變成陽爻時,表示陽氣出現了,而這第一個陽爻是〈乾卦〉的六分之一,所以,「元」就是「始」,「乾」有「開始」的意思。
而形成第一個乾卦時,就變成了〈泰卦〉。
☷☰地天泰,下卦是乾,上卦是坤,當陽氣往上發展至第三爻時,形成乾卦的時侯,這時的重卦就成了泰卦,〈序卦傳〉曰:「泰,通也。
」這時「乾」又具有「泰卦」的特性-通順,這就是「亨」的意義。
天(陽)本來在上,地(陰)本來在下,這樣是陰陽不通的,而「泰卦」是天在下,地在上,表示陰陽交通。
因為《易經》的原理是陰陽要交流、和諧的存在,如同☯太極一樣,是陰陽共存的,這樣才會萬事通順。
這種由下往上而變成他卦的方法,稱作「消息」,以陰消陽稱為消,陽氣生長稱為息。
另外,〈文言〉注說:「乾始開通,以陽通陰,故始通。
」〈乾卦〉純陽在初爻開始通陰位,漸漸往上通行,所以有「通」的意思存在。
這大致是西漢孟喜所作有〈卦氣圖〉,而晉干寶注解《易》卦時,就用這種「消息」方法來解釋〈乾〉、〈坤〉二卦。
東漢許慎《說文》解釋「利」字說:「利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用刀子割禾是最鋒利的。
「禾」跟「刀」「和」起來是利,所以「利」與「和」是同樣的意思。
在《泰卦》中,上天下地,天地相合而萬物出生,所以〈乾文言〉有說:「美利利天下」,因為〈坤卦〉卦辭說「利牝馬之貞」,而他卦有「利建侯」、「利涉川」等等,但是〈乾卦〉不言所利為何,因為它利天下萬物。
這就是「利,和也」的意思。
「貞,正也」,是〈師卦.彖傳〉的解釋。
在《易經》中,一三五爻是陽位,二四六(又稱上爻)爻是陰位。
一卦之中陽爻正好在陽位,陰爻剛好在陰位稱為「當位」,這叫做「正」。
〈乾卦〉的二四上等三爻都是陽爻在陰位,這就叫「不當位」,也就是「不正」。
如果把二四上三位的陽爻都變成陰爻,一三五爻在陽位,二四上爻在陰位,就是完全得位。
這樣一來,卦象就變成了〈既濟卦〉。
在〈既濟卦〉卦象中,☵☲是離下坎上,水火相合成「既濟」,意思是事情到了完全成功的地步,這時侯的〈乾卦〉的天就可以行雲下雨,普濟天下萬物,這就是「貞,正也」的含義。
這種把不正的爻位變成正的方法稱為「之」,就是「往」的意思,陰往陽,陽往陰,變化無窮。
所以,每一卦的卦象,都可以用其他六十三卦的變化來相互解釋本卦的意義,這就是《易經》變化無窮的道理。
《正義》說:「言聖人亦當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長萬物,物得生存而為『元』也。
又當以嘉美之事,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為『亨』也。
又當以義協和萬物,使物各得其理而為『利』也。
又當以貞固幹事,使物各得其正而為『貞』也。
是以聖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貞』。
」周文王把八卦重成六十四卦時,想要人們效法天(乾)而來行這四種德行,才特別在《易經》的首卦中說:「乾,元亨利貞。
」乾(天),它有「元享利貞」這四種特性,人們要效法它,才能成為聖人。
初九:潛龍勿用。
【解析】
這是卦爻的部份。
《周易正義》說:「謂之「爻」者,《繫辭》云:『爻也者,效此者也。
』聖人畫爻,以仿效萬物之象。
先儒云:後代聖人以《易》占事之時,先用蓍以求數,得數以定爻,累爻而成卦,因卦以生辭,則蓍為爻卦之本,爻卦為蓍之末。
」從這裏得知,古代求爻是用蓍草的,累積一定蓍草數而成一爻,累積六爻而成一卦,再照著卦用辭來解釋它。
「初九」指的是爻位名,後面的文字是「爻辭」,即解釋「爻位」的含義。
八卦上的橫線,長的全線「」稱為「陽爻」,斷開的兩段線「」稱為「陰爻」。
每三爻合成一卦,共八卦,而二卦相重可得六十四卦。
〈繫辭上〉說:「爻者,言乎變者也。
」所以「爻」就是在講「變」的部份,每一爻都有每一爻變化的代表意義存在。
《周易正義》說:「居第一之位,故稱『初』;以其陽爻,故稱『九』。
」第一爻都稱為「初」,一是陽數,變為七,到了九時,已是盡頭數了,所以「九」又稱「老陽」。
所以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陽,九之變也。
」相反地,陰爻的變化就稱為「六」,就是「老陰」。
至於為什麼稱為老陽老陰,《周易正義》說:「然陽爻稱「九」,陰爻稱「六」,其說有二:一者《乾》體有三畫,《坤》體有六畫,陽得兼陰,故其數九,陰不得兼陽,故其數六。
二者老陽數九,老陰數六,老陰老陽皆變。
…所以老陽數九,老陰數六者,以揲蓍之數,九遇揲則得老陽,六遇揲則得老陰,其少陽稱七,少陰稱八,義亦准此。
」第一,《乾》卦有三劃,而《坤》卦有六劃,陽可兼陰之數,所以三加六得九,所以老陽稱「九」;而陰數不能兼陽,所以只有六,所以老陰稱「六」。
第二,「揲」的意思是以手抽點物品的數目。
最初以四十九根蓍草分成兩份各置在左右手,再根據《繫辭傳》所講的方法來分置左右,經過三次的選數,拿在手上的蓍草數會有四種可能:一是剩三十六策(根),這是經過「九」抽的結果而得的,是老陽之數,是可變的陽爻;二是剩三十二策,是經過「八」抽的結果而得的,是少陰之數,是不變的陰爻;三是剩二十八策,是經過「七」抽的結果而得的,是少陽之數,是不變的陽爻;四是剩二十四策,是經過「六」抽的結果而得的,是老陰之數,是可變的陰爻。
簡單地說,聖人用-來代表天(自然),而用-來代表地,而天是地的一部份,所以天由自身一加上地的二,而成為三,於是三便象徵了天。
這樣一來,八卦中各個應用的數字,完全由「三天」及「二地」而來。
其中的闗係是這樣的:
2(陰)+2(陰)+3(陽)=7(少陽→陰多陽少)
3+3+2=8(少陰)
3+3+3=9(老陽→純天數)
2+2+2=6(老陰→純地數)
「潛龍勿用」,這是爻辭的部份,斷定這一爻的吉凶及意義。
《易經》把〈乾卦〉的六個陽爻都以「龍」來比喻它的變化多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龍,鱗蟲之長。
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長。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因為動物中「龍」是最大的,能飛能藏,所以用它來形容天地中陽氣的變化,《子夏傳》說:「龍所以象陽也。
」而「天地之氣有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也用來形容君子應具備的德行。
《周易正義》說:「此自然之象,聖人作法,言於此潛龍之時,小人道盛,聖人雖有龍德,於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張氏云:『以道未可行,故稱「勿用」以誡之。
』」「初九」就是第一個陽爻,「潛」就是隱藏的意思。
龍隱藏在地下,不現其形,所以君子要韜光養晦,以待時機,不要輕舉妄動,招致嫉妒,所以說「勿用」,就是不要有所作為。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周易正義》說:「潛者,隱伏之名;龍者,變化之物。
言天之自然之氣起於建子之月,陰氣始盛,陽氣潛在地下,故言『初九潛龍』也」。
「潛,隱也」,即〈文言〉所說的「隱而未見」的意義。
六個爻位為陰時,初陽往上發展,成為〈復卦〉☷☳震下坤上,上五爻都是陰,初爻開始成陽,這是〈乾卦〉初九所代表的意義。
〈復卦〉主要是講蟄伏,這時是周代十一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叫作「正月」。
嚴冬當中,大地有陽氣剛剛出現,還不能有所作為,所以說「潛龍勿用」。
這時的陽氣尚不足以跟嚴冬的寒氣相抗,所以要等待,即是〈文言〉中說的「行而未成」的意義。
東漢干寶注說:「此文王在羑里之爻也。
雖有聖明之德,未被時用,故曰『勿用』。
」這是周文王被紂王關在羑里的時侯,雖然文王是聖人,但是在此時正要潛藏保命的關頭,所以說「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解析】
這是〈乾卦〉的第二爻位,所以稱「九二」。
爻辭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周易正義》說:「陽處二位,故曰『九二』。
陽氣發見,故曰『見龍』。
田是地上可營為有益之處,陽氣發在地上,故曰『在田』。
且一之與二,俱為地道,二在一上,所以稱『田』。
『見龍在田』,是自然之象。
『利見大人』,以人事託之,言龍見在田之時,猶似聖人久潛稍出,雖非君位而有君德,故天下眾庶利見九二之「大人」。
」「見」同「現」,初爻是龍潛於地,二爻則是出潛離隱,所以說是「見龍」;就單卦象來講,一卦的第一爻是地,第二爻是人,第三爻是天;就重卦象來講,一二為地道,三四為人道,五上為天道。
《周易正義》曰:「先儒以為重卦之時,重於上下兩體,故初與四相應,二與五相應,三與上相應。
是上下兩體,論天地人各別,但《易》含萬象,為例非一。
及其六位,則一、二為地道,三、四為人道,五、上為天道。
二在一上,是九二處其地上,所田食之處,唯在地上,所以稱『田』也。
」田地能生產萬物,長養世人,好像聖人有益於世,所以此爻稱「田」;又這時初爻為地,九二處在地上,是人有用心在其上,是飲食所由來,故稱為「田」,所以說「在田」。
孔穎達疏說:「言田之耕稼利益,及于萬物盈滿,有益于人,猶若聖人益于萬物,故稱田。
」此爻在下卦的中位,雖然不是君王之位,但有君子之德性,所以「利見大人」,利於對應處於九五之尊的大人(君主)。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爻位有相對應的關係:初爻對四爻,二爻對五爻,三爻對上爻,這相對應的二爻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此卦九三有「厲」的特性,所以對應的初九要潛藏,九四有「疑」而上九有「亢」,不是太過就是有不足,只有九五和九二得居中位,一在君位,一在君子之位。
九五在上卦之中,所以是君位,九二在下卦之中,所以是君子之位。
再者,九二有君子之德性,因時機之故暫處於田。
九二處於陰位,爻變正為陰爻,下卦就成了〈離卦〉,☰→☲。
〈說卦〉說:「離為目」,又「相見乎離」,此時變為☰☲〈同人卦〉,二位的君子向上和五位的君主相呼應,所以說「利見大人」。
晉干寶注說:「陽在九二,十二月之時,自臨來也。
」就消息卦法來講,六爻全為陰爻時,在周代十二月,陽氣上昇至第二爻,卦象成了☷☱兌下坤上,水澤〈臨卦〉,臨為二陽之卦,若是三陽則成〈泰卦〉,此時「陽氣將施,聖人將顯,此文王免于羑里之日也,故曰『利見大人』。
」陽氣出現在地上,像聖人將顯於天下,這卦象代表為文王將被從羑里放出來,所以說「利見(現)大人。
」其中隱藏著:二陽之卦為「臨」,有君臨天下之意;之後的三陽之卦為「泰」,有天下通泰(順)的意思。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解析】
這是〈乾卦〉第三個陽爻和解釋它的爻辭。
《周易正義》說:「以陽居三位,故稱『九三』;以居不得中,故不稱『大人』;陽而得位,故稱『君子』。
」因為是陽氣居第三位,所以稱「九三」;又以其居不得中位(下卦之中為九二,上卦之中為九五),所以不稱為「大人」,但因是陽氣居陽爻,所以才稱為「君子」。
又說:「在憂危之地,故『終日乾乾』,言每恆終竟此日,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
『夕惕』者,謂終竟此日後,至向夕之時,猶懷憂惕。
『若厲』者,若,如也;厲,危也。
言尋常憂懼,恆如傾危,乃得無咎。
謂既能如此戒慎,則無罪咎,如其不然,則有咎。
」在下卦之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屬可憂慮的地位,才要終日強健不息。
這裏是斷句為「夕愓,若厲」講,到了一日之終,還不敢鬆懈下來,所以為「夕愓」;要常有憂患意識,才不會有過錯,所以為「若厲」。
又說:「故《繫辭》云:『無咎者,善補過也。
』此一爻,因陽居九三之位,皆以人事明其象。
」易卦的宗旨不是求好卦,而是有過錯能補救,所以說「無咎」的意思是善於補救過錯。
九三是陽氣居陽位,所以都是用人事來解釋卦象的。
鄭玄注說:「三于三才為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
三、四兩爻在卦中屬人道,爻三為內卦的最終爻,為人道的開始,而有參化天地的特性,所以五個爻都是藉喻龍來興起,只有九三獨稱「君子」。
東漢荀爽注說:「日以喻君,謂三居下體之終而為之君。
承乾行乾,故曰『乾乾』。
『夕惕』以喻臣,謂三臣于五。
則疾修柔順,危去陽行,故曰『无咎』。
」荀爽指出:「日」是比喻侯國之君,因為他居下卦的最終爻;另一方面,「夕惕」則比喻為臣,侯國之君在天下則是天子之臣,所以三要臣服於五,《博雅》曰:「日,君象也。
」日主陽,君也是陽,所以「日以喻君」。
九三居下卦的最上爻,是為內卦的君主。
上承天子之乾德,而行諸侯之乾德,所以說「乾乾」,有上體天心,下符民意的意義存在。
夕主陰,臣也是陰(相對於君陽而言),所以「夕以喻臣」。
〈繫辭傳下〉說:「三與五同功」,九三承乎九五之尊而為他的臣子。
臣子行為不可以過剛強,而是要趕緊修養柔順之道,以危機意識來去掉陽剛的行為,以免遭受犯君的危險,這樣就能夠「无咎」了。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本卦下卦終於第三爻位,所以說「終日」。
虞翻曰:「謂陽息至三,二變成離。
離為日,坤為夕。
」陽氣昇到三爻位,卦變為☷☰地天〈泰卦〉,二應為陰爻,此時為陽爻失位,二爻變正為陰爻,此時內卦成〈離卦〉☰→☲。
〈說卦〉說:「離為日」。
〈泰卦〉上卦為〈坤卦〉因為純陰,亦代表冥、夕。
這裏用卦象解釋了爻辭的「日」和「夕」。
又下卦變為〈離卦〉為「日」,而九三在「日」之上,所以說「終日」,也說是「夕」。
下〈乾〉終而下〈乾〉始,所以有「終日乾乾」的現象。
陽息至三爻成〈泰卦〉,〈泰卦〉上下相反則成☰☷天地〈否卦〉,也就是「泰」中含有「否」的性質。
又〈乾卦〉下三接上卦,所以說「乾乾」。
虞翻注〈震卦〉六五說:「厲,危也」。
〈乾卦〉下卦九二不正變正為〈離〉,九四爻不正變為正,此時二、三、四三個爻互卦為〈坎卦〉(九二和九四陽爻不正變正為陰爻),〈坎〉為水,有「憂心」之象(〈說卦〉文),所以為「惕」,東漢鄭玄注:「惕,懼也。
」。
〈泰〉〈否〉這兩卦的變化中間,陽道危,有艱險的現象,所以說「夕惕若,厲」。
「若」,為代詞,如此、這樣。
不正爻都得正位,所以「无咎」。
又九三不得中位,上與「亢龍」相呼應,所以有「咎」;但又得正位而能夠終日強健不息,懷有憂患意識,不敢有所懈怠,是以「无咎」。
東漢干寶注說:「爻以氣表,繇以龍興,嫌其不關人事,故著『君子』焉。
」六爻皆以陽氣來表現,且皆取象於龍。
只有九三有人道,特別著重在「君子」,因為它關乎人事。
干寶又說:「陽在九三,正月之時,自泰來也。
陽氣始出地上而接動物,人為靈,故以人事成天地之功者,在于此爻焉。
」陽氣向上息至九三成〈泰卦〉。
這時為周代正月之時,陽氣始出地上,而影響到一切動物。
人為萬物之靈,而居一卦之主。
〈泰.象傳〉說:「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利用天道,促進萬物的發展,它的顯象正在乎此爻。
干寶又說:「故君子以之憂深思遠,朝夕匪懈。
仰憂嘉會之不序,俯懼義和之不逮,反復天道,謀始反終,故曰『終日乾乾』。
」君子知道其責任重大,所以深謀遠慮,終日不敢懈怠。
「仰憂嘉會之不序」,指「亨」道不通順也。
「俯懼義和之不逮」指「利」道不和也。
「反復天道,謀始反終」,「始」是指「元」,「終」是指「貞」,要反復思考天道的原理,從始至終,都能夠通達無礙。
君子修此四德,所以說「終日乾乾」,因為終日思考進德修業,以利天下的事,而不敢稍有懈怠。
干寶的結論是:「此蓋文王反國,大釐其政之日也。
凡无咎者,憂中之喜,善補過者也。
文恨早耀文明之德,以蒙大難,增修柔順,以懷多福,故曰『无咎』矣。
」此卦卦象是表示文國免於紂王牢獄之災,反國治理國政之事。
「无咎」是憂中有喜,又能彌補過錯的意思。
文王就是因為太早顯露自己的鋒芒,才會有這個大災難,幸能多修柔順的德性,來求得多福,免於紂王猜忌,所以說是「无咎」。
〈大學〉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君的要做到仁,而為臣子的要做到敬,這句話實在能夠體現此爻的真義。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解析】
這是〈乾卦〉第四個陽爻和解釋它的爻辭。
對於「或躍在淵」,《周易正義》說:「或,疑也。
躍,跳躍也。
言九四陽氣漸進,似若龍體欲飛,猶『疑或』也。
躍於在淵,未即飛也。
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位漸尊高欲進於王位,猶豫遲疑,在於故位,未即進也。
」「或躍」言欲上也,「在淵」言欲下也。
九四陽氣繼續往上發展,好似龍體要往上飛去,與九五相應,但是猶豫再三,還在深淵之中徘徊,不敢驟然躍昇,又欲與初九相應;如同聖人地位漸尊,想要進於王位,但是有所疑慮,所以停留在故位,不敢驟進。
王弼說:「去下體之極,居上體之下,乾道革之時也。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剛之險,而無定位所處,斯誠進退無常之時也。
近乎尊位,欲進其道,迫乎在下,非躍所及。
欲靜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猶豫未敢決志。
」九四離去下卦的最高位(九三),又位居於上卦之下,正是乾道變革的時侯,這時九四的地位是上不在天,中不在人,下不在田,踩著上下卦重剛(乾之又乾)之險位,上下皆無所處之定位,雖然想要上躍於尊位,但下臨群眾未許之迫急。
所以靜居思考,百姓既然還未離於苛政之禍患,須當由己來拯救,所以不得安居,因此行動有所遲疑,猶豫再三,不敢專斷其志而躁進也。
對於「無咎」,王弼說:「用心存公,進不在私,疑以為慮,不謬於果,故『無咎』也。
」聖人或進或退,但是心存公正,本為救亂除患,不為己利,處處為民而慮,不為果敢進取高位而導致敗亡,所以「无咎」。
《周易正義》補充說:「若其貪利務進,時未可行而行,則物所不與,故有咎也。
若周西伯內執王心,外率諸侯以事紂也。
」就像周文王對抗紂王時,如果只務進求高位,而不肯待時而進,就會有「咎」。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九為陽,陽動故言躍。
四為陰,陰虛故象淵。
此爻變巽為進退,為不果。
又四多懼,故或躍在淵。
」陽動所以說「躍」,四為陰位,陰為虛,所以說「淵」。
九四不正,變陰為正,四五六爻成為〈巽〉,〈說卦〉說:「巽為股」、「巽,入也」,所以有「躍」象;九二、九四不正皆變為正,則二、三、四爻變為〈坎〉,〈說卦〉說:「坎陷也」、「坎為水、為溝瀆」,所以有「淵」象。
(說卦)又說:「巽為進退,為不果」,所以言「或(上下不定狀)」。
又《繋辭傳下》說:「四多懼。
」所以或躍或在淵,疑懼而不定。
干寶說:「陽氣在四,二月之時,自大壯來也。
」〈乾卦〉陽氣由下而上,至四爻時,節令已在二月(周曆)之時,☰☰(乾)→☳☰雷天〈大壯〉又說:「四,虛中也。
躍者,暫起之言,既不安于地,而未能飛于天也。
」因為九四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所以說「虛中」,點出其位之不踏實,所以「不安于地」,不能飛龍在天。
〈大壯〉九四在上卦成〈震〉,〈說卦〉說:「震為足」,又說:「震,動也。
」是說足有猝然(暫)往上躍動之現象也。
干寶說:「四以初為應,『淵』謂初九甲子,龍之所由升也。
」周代以十一月冬至時為一年之始,因為,若此時觀天象,北斗七星的杓尾指向周天十二度的「子」部。
初九為一陽初起,時為十一月,於卦為(震),節氣為「驚蟄」,萬物皆動;又為建「子」,古代以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劃分四季,九四和初九相應,所以此時「子」為十一月冬至之卦。
此「甲子之淵(初九)」就是龍所由興的地方。
干寶結論說:「或之者,疑之也,此武王舉兵孟津,觀釁而退之爻也。
守柔順,則逆天人之應;通權道,則違經常之教。
故聖人不得已而為之,故其辭疑矣。
」九四此爻的「或之」的人事象徵,在於周武王欲伐紂,觀兵盟津而退一事,《史記.周本紀》載:「九年,武王上祭於畢。
東觀兵,至於盟津。
……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
既渡,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
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
諸侯皆曰:『紂可伐矣。
』」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乃還師歸。
」以臣子伐君主,是大逆不道,所以欲進不可;但是若守著臣子柔順之道,逆天人之應,不能弔民伐罪,所以欲退不能。
這進退兩難,使得奉天意而伐暴君之舉,疑懼而沒有結果。
聖人不得已而為之,所以有「疑」之辭存在其中。
《周易正義》說:「亦猶龍欲自試,上躍于五,又疑而退處于初。
然上下非為邪,進退非離羣,故得无咎也。
」龍為上進而躍動於五,又疑懼而下返於初。
這一上一下皆是為國為民,不為私利而離於群眾,所以進退皆為「无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解析】
這是〈乾卦〉第五個陽爻和解釋它的爻辭。
關於「飛龍在天」,鄭玄說:「五於三才為天道。
天者,清明无形,而龍在焉,飛之象也。
」《說文》說:「龍,春分而登天。
」九四在消息卦中屬二月,正當春分之時,龍已有躍躍欲試之態勢。
而九五屬於天位,天為清明之氣上浮而形成,而龍在此中,所以有「飛龍」的現象;王弼說:「不行不躍而在乎天,非飛而何?故曰『飛龍』也。
」陽氣往上昇騰至第五爻位,已是不行於地,也不躍於淵,所以是「飛龍」。
關於「利見大人」,王弼說:「龍德在天,則大人之路亨也。
夫位以德興,德以位敘,以至德而處盛位,萬物之睹,不亦宜乎?」聖人有似龍的德行,上居於高位,這是天下人所共瞻仰的、所共利見的大人,此時其發展是通順的。
有聖德之人,得居王位,才能陳述其聖德。
這如同法家所主張的「勢」,《韓非子.難勢篇》:「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
」居一定之高位才能服眾,而單靠賢能及智慧是不能有如此作用的。
另外,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利見大人,如堯之見舜,高宗之見傅說是也。
」這是說利見九二之大人(賢臣),來輔佐自身為政,國家才能大治。
又說:「六劃之卦五為天;三劃之卦五為人,故曰天曰人。
」這裏說明爻辭為什麼說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了。
綜上的說法,「利見大人」有二層意思:一是「九五」之大人,將有大作為於天下,是為天下人所利於見到的;二是九五之大人「利見」九二之「大人」,這是有著「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意義存在,聖王也應有賢臣的輔佐,方能共成天下之大業。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虞翻說:「謂四已變,則五體離。
離為『飛』,五『在天』,故『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也。
謂若庖犧觀象于天,造作八卦,備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
」九四不得正位,變陰爻,☰→☲則三四五三爻互成(離卦),《說卦》說:「離為雉」,雉為飛禽,又《周易正義》說:「郭璞《洞林》云:『離為朱雀』,是離有飛鳥之象也,故為『飛』。
」所以有「飛」的現象,〈文言〉說:「聖人作而萬物覩」,所以說:「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
」他以為此處的大人指的是庖犠氏,因為《繫辭傳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掛,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這個「飛龍在天」,所「利見大人」,是聖人作八卦,以利天下之民的表象。
干寶則認為說:「陽在九五,三月之時,自夬來也。
五在天位,故曰『飛龍』。
此武王克紂正位之爻也。
聖功既就,萬物既覩,故曰『利見大人』矣。
」陽氣上昇至第九爻位,應三月之時,☰☰→☱☰變為〈夬卦〉,就月份來講是屬於「辰月」,辰在十二生肖是龍,五爻相對於六爻來說是天位,所以有「飛龍在天」之象。
他以為惟有武王克紂正君位,足以當之。
這種萬世聖功既然已成就於上,萬物自然於目覩於下。
這就是《繫辭傳》所謂的:「聖人作而萬物覩」,也即是「利見大人」的意義。
上九:亢龍有悔。
【解析】
這是〈乾卦〉第六個陽爻和解釋它的爻辭。
關於「亢龍有悔」,魏王肅說:「窮高曰『亢』。
知進忘退,故悔也。
」陽剛之龍飛得太高,所以說「亢」,只知進不知退,所以有「悔」也。
《周易正義》說「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聖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
純陽雖極,未至大凶,但有悔吝而己。
」以人事來對照,如同聖人有龍的德性,上居於高位,但知躁進不知謙退,物極則反,會有「悔」的現象出現,但未至大凶。
《繫辭傳》說:「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易》所說的「悔吝」,都是指有小毛病而已。
《宋史.賈昌朝傳》說:「不言凶而言悔者,以悔有可凶可吉之義,修德則免悔而獲吉矣。
」如果能夠修德進業,雖然是「悔」,也可以變「吉」。
《文言》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九四處上卦之下,還知進知退;但是上九居上卦之上,所以「知進忘退」。
知進知退,故无咎;知進而不知退,故「有悔」。
聖人本來無此悔吝之象,但因九五是天位,有聖人及非聖人而居者,不能不有驕亢之心,設法以警戒而已。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九五飛龍在天,位之極中正者。
得時之極,乃在于此。
若復過于此,則極而亢矣。
」龍的特性是春分之始潛於地,再現於田,於中則躍,終則飛在天,至秋分之時則又潛於淵,這是知進知退之道。
但是如過此時令而至極,就有「悔」了,《來註》又說:「以時則極,以勢則窮,安得不悔?」在時間方面達到了極點,以位勢方面已到了窮盡,如何沒有悔呢?就是告戒說要與時俱進,不要失時有悔。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干寶說:「陽在上九,四月之時也。
亢,過也。
乾體既備,上位既終。
天之鼓物,寒暑相報。
聖人治世,威德相濟。
武功既成,義在止戈。
盈而不反,必陷于悔。
」陽氣昇息至上六爻,在節令方面,是為四月之卦。
〈繫辭傳下〉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的原理在事窮則要知變通,如果窮而不知變通,就盈滿而不能久存了。
天地之間生長萬物,在氣候中是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如果寒暑亂了序而不成往來,則萬物長養不成。
《左傳.昭公二十年》載:「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法律寬緩則多盜賊,法治嚴猛則民不聊生。
聖人之治世,律法寬緩則佐助以猛烈之手段,猛烈治法則佐助以寬緩之手段,恩德和威嚇如果不相互佐助成事,則世事不能治理。
《左傳.宣公十二年》曰:「夫文,止戈為武。
」如果一國武力強大卻不知所謂的「武」是「止戈」兩字合成,即止住干戈(戰爭)之義,就會盈滿而不能持久,國事就會招致「悔吝」之結果。
《尚書.大禹謨》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態度過滿會招致損害,謙虛則會受益,這是符合天道的原理。
《孔子家語.三恕篇》:「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
』」欹器因為重心設計的關係,加滿水則傾斜,水半滿則器正。
用來告誡人們要保謙虛,不可盈滿,以符合《大禹謨》所說的「滿招損,謙受益」之精義。
虞翻〈繫辭傳〉注云:「乾盈動傾故有悔」,指的就是上九「亢龍有悔」這個部份。
另外,干寶的消息卦注按例應該說:「陽在上九,四月之時也。
自《剝》來。
」但不知何故「自《剝》來」一句沒有出現。
現在試著補充:☰☰乾→☶☷山地《剝》,其卦辭說:「不利有攸往」,因為上卦是〈艮〉為山為止,所以才「不利有攸往」,同理可解釋〈乾〉上九,為什麼說「有悔」,因為「不利有攸往」,而亢龍卻知進不知退,才會「有悔」的。
在「之卦」方面,上九不正變正,☰乾→☱兌,《說卦》說:「兌為毀折,為附決(潰堤)」亢龍有毀折之禍,故為有「有悔」。
此時上九變〈兌〉☰☰〈乾〉→變為☱☰澤天〈夬〉,〈夬〉卦辭:「有厲,告自邑(從邑里來報告),不利即戎(出兵不利),利有攸往。
」要有所為是可以,但尚武是不行的。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解析】
什麼是「用九」,劉瓛說:「總六爻純陽之義,故曰『用九』也。
」這裏的「用」有「總括」的意義存在。
〈易緯.乾鑿度〉說:「陽動而進,變七之九。
陰動而退,變八之六」,所以七、八為不變之爻,九為陽爻之變,六為陰爻之變。
〈乾〉為六爻純陽、〈坤〉為六爻純陰也。
陽變陰化,以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陽爻、陰爻各佔一半,而其一半一百九十二爻是陽爻,另一半一百九十二爻是陰爻,皆是用九、用六所變出來的。
此處的「用九」是說先求一個「本卦」,當此卦是〈乾〉時,因它六爻全是九,是全變之卦,此時就要以「用九」的爻辭來占卜吉凶;相同地,如求得一卦是〈坤〉時,因它六爻全是六,也是全變之卦,此時就以「用六」的爻辭來占卜吉凶。
但是也有另一種說法,《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記載蔡墨回答魏獻子問龍一事說:「《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於野』。
」在春秋時代,解《易》有所謂的「之」卦。
即占筮之時先求出兩卦,如「乾之姤」是指初九陽爻變陰☰→☴,下卦成☴〈巽〉,此時☰☰〈乾〉→變為☰☴天風〈姤〉,這時求出〈乾〉和〈姤〉兩卦來,這兩卦明顯地在第一爻有陰陽不同,就是〈乾〉的初九變成〈姤〉的初六。
如此即可以〈乾〉初九辭來定吉凶,另一方面,〈乾〉初九也隱含著〈姤〉卦的現象。
但要是遇到「☰☰〈乾〉之→☷〈坤〉」時,會產生一個難題,就是兩卦的六爻皆不相同,無法找出那一爻,這時就會以〈乾〉卦的用九來定吉凶。
所以說:「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同理,此爻也隱含著〈坤〉卦的現象-群龍無首,「順」道在其中。
以此類推,〈坤〉用六也是同理可證。
「見群龍無首,吉」爻辭的意義,是為〈乾〉六爻皆動的現象。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用九者,猶言處此上九之位也。
上九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動而有悔矣。
到此何以處之哉?惟見群龍无首,則吉。
群龍者,潛、見、躍、飛之龍也。
」現處於此上九之位,雖貴卻不如九五有君位,雖高卻無民可用,九二賢人在下位卻不與上九輔助,如此動輒得咎,時有悔吝之現象產生。
至此該如何自處?惟有現群龍無首才是吉利。
什麼是「群龍」?就是初九至九五的「潛龍、見龍、躍龍、飛龍」等等,因變化不測,動而不見其首,在天地上下四方等六虛之間活動,各得其所,故吉。
在於人事方面,就是占卜之人因此爻而知剛知柔,知所進退,上下無常,隨事而變,所以是吉利的。
所以《繫辭傳下》說:「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易》所占之吉凶,都是由「動」中生出來的。
《說苑.至公篇》說:「古有行大公者,帝堯是也。
……《易》曰:『無首,吉。
』此蓋人君之至公也。
」帝堯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得虞舜而傳之帝位,並不徇私於其子孫,可見於聖人並無自尊之意存在,所以是至公之聖人。
這就合乎了〈乾〉用九「無首,吉」的道理。
王弼說:「九,天之德也。
能用天德,乃『見羣龍』之義焉。
夫以剛健而居人之首,則物之所不與也。
以柔順而為不正,則佞邪之道也。
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貞』矣。
」九為陽,陽為天德,所以說:「天之德也。
」這裏是包含了六爻都是陽,於是共成天德(這在後面〈文言〉中會有說明),不只是一爻之陽,就是天德了。
其義就是聖人體會乾元之性,能用天德,則能體現羣龍之義。
「〈乾〉之吉在无首」者,以剛健之性而居人之首位,則會遭人所忌,所以不以剛健居人首也;「〈坤〉之利在永貞」者,若以柔順而為不正之事,則邪惡由此而生,所以不以柔順為不正也。
在「象數」的解析方面:
《說卦》:「〈乾〉為首」,變〈坤〉則「无首」。
正直為「貞」,〈坤〉變成〈乾〉,「健」則能永,所以是「永貞」。
〈乾〉剛變〈坤〉,則濟以柔;〈坤〉柔變〈乾〉,則濟以剛,這就是「剛柔相濟」之義,所以王弼才說:「〈乾〉之吉在无首,〈坤〉之利在永貞。
」「吉」和「利」的意思一樣,〈乾〉太過「強健」,易遭物忌,其避在「无首」;〈坤〉性在「柔」,其缺在「易邪」,若能得「剛」之佐助,則其利在「永貞」。
於是〈乾〉、〈坤〉相變,以柔輔助剛,以剛輔助柔,兩兩共成。
〈彖〉曰:
【解析】
關於〈彖〉的意思,劉瓛說:「彖者,斷也,斷一卦之才也。
」「彖」音ㄊㄨㄢˋ,是《易經》中斷定一卦的特性和意義之辭。
它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指「卦辭」,一種是指「彖傳」。
在卦辭方面,「卦辭」又可稱為「彖」,每一卦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卦辭」,它有長有短,短的如〈需〉卦只有「元亨」二字;而最長的要屬〈坤〉卦卦辭了,總共用了二十九個字來解釋。
〈繫辭傳上〉說:「彖者,言乎象者也。
」它是說明一卦之卦象的。
所以朱子《周易本義》才說:「彖,謂卦辭。
」
在「彖傳」方面,在卦辭之後會有一個「彖曰」二字,以下的字句就是屬「彖傳」的部份了。
在這裏「彖傳」的解釋是卦辭意義的延伸。
所以〈繫辭傳下〉說:「知者觀其彖,則思半矣。
」善於占卜之人,只要觀「彖傳」說了什麼,就大致可以瞭解一卦之意義了。
《周易正義》說:「夫子所作《彖》辭,統論一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名,故《略例》云:『彖者何也?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
』」〈彖〉辭是總論一卦的意義,有論一卦之德者,如〈乾〉卦:「元、亨、利、貞」;有論一卦之義者,如〈豫〉卦:「剛應而志行,順以動」;有說其卦名之含義者,如〈需〉卦:「需,須也。
」指出〈需〉卦卦名是「須(等待)」的意思。
所以〈繫辭傳上〉才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一卦的吉凶是要靠〈彖〉辭來說明的。
又〈繫辭傳下〉說:「彖者,材也。
」即是說(彖)是裁成一卦的主體意義為何?王弼《周易略例》說:「繁而不憂亂,變而不憂惑,約以存博,簡以濟眾,其唯《彖》乎?」萬物雖繁多而不致於雜亂,六爻雖變而不致於迷惑,能夠以簡單之言辭來總括解釋一卦的意義,只有〈彖〉才做得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解析】
「乾」是卦名,「元」是乾德(元亨利貞)之首,所以用「元德」解釋〈乾〉。
「大哉乾元」的意思是指陽氣浩大,〈乾〉(天)體廣遠,又以〈乾〉元之大始生萬物,所以讚頌說:「大哉乾元」。
《九家易》說:「陽稱大,六爻純陽故曰『大』。
乾者純陽,眾卦所生,天之象也。
觀乾之始,以知天德。
惟天為大,惟〈乾〉則之,故曰『大哉』。
元者,氣之始也。
」「大」指的是陽,「小」指的是陰,所以「陽稱大」。
〈乾〉六爻純粹是陽,所以稱「大」,例如〈泰〉、〈否〉二卦,卦辭皆是「大小往來」,「大」是指陽是有位的君子,「小」是指陰是在下的人民。
〈易乾鑿度〉說:「《易》始于一。
」《易》的卦是從〈乾〉卦一陽產生的,之後所衍生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起於〈乾〉卦之一陽,所以說是「眾卦所(由)生。
」《繫辭傳上》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指的是〈乾〉、〈坤〉二卦形成天地二象,萬物變化從此產生。
所以說:「天之象也」是指〈乾〉卦卦象。
〈乾〉之始,就是天之始,所以說:「觀〈乾〉之始,以知天德。
」〈乾〉卦是仿天體的,〈乾〉之大,即天之大,所以「惟天為大,惟〈乾〉則之。
」「則」是動詞,仿傚的意思。
從文字結構來看,一、大兩字合為天字,這一即是〈乾〉元(開始),故贊頌以「大哉」一詞。
〈易乾鑿度〉說:「太初者,氣之始也」,這「太初」即是指「〈乾〉元」,所以說:「元者,氣之始也。
」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注說:「元者,氣也,天地之始」,認為天地之始,是由氣形成的,而這氣的開始稱作「元」。
所以這裏稱讚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鄭玄注說:「資,取也。
」「萬物資始」是解釋「乾元」為什麼稱「大」的意義。
〈乾〉有「元亨利貞」四德,萬物是取得〈乾〉德的能量,各開始生命,而不失其宜,所以稱「大」。
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此言氣而不言形,若涉于形便是〈坤〉之資生矣。
」天為氣,地有形,所以可見用辭的精準度。
關於「乃統天」,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說:「『乃』猶『即』也。
」《孟子.梁惠王下》說:「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
」〈繫辭傳上〉說:「繼之者善也。
」虞翻注:「繼,統也。
」是「統」有「繼」的意義。
《九家易》說:「〈乾〉之為德,乃統繼天道,與天合化也。
」這裏的「統」作副詞,有總合、綜合的意思,如:「統計」、「統謀」等等。
〈乾〉卦以其至健運行不息的力量,而為萬物之起源,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健,能總括有形,是「乾元」之德也。
所以稱讚「〈乾〉元(開始)」是很偉大的,萬物在其中取得發展所需的能量,此〈乾〉德是承繼天道,總領萬物發展,所以稱讚其「至大」之德。
另外,〈繫辭傳上〉說:「〈乾〉之冊二百一十有六,坤之冊百四十有四。
二篇之冊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
」荀爽說:「謂分為六十四卦,萬一千五百二十冊,皆受始于〈乾〉也。
冊取始于〈乾〉,猶萬物之生本于天。
」這裏認為「統」字作名詞,有相繼不絕的體系、關係的意思,如:「血統」、「傳統」、「法統」等等。
八卦重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冊(同策,即爻),這些發展都是從〈乾〉卦一陽之氣開始的。
這一萬多策如同萬物之數,而萬物的產生是本(相繼不絕)於天道而來的。
所以《說文》說:「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這雖是解釋「一」字的意思,但也是利用〈乾〉元之德來解釋的。
諸如《呂氏春秋.論人篇》說:「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萬物是得此一陽之氣而產的,《春秋繁露.玉英篇》說:「故元者為萬物之本。
」又何休《春秋公羊傳》注:「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指的都是〈乾〉元之德,尤其何休注更清楚地表達:「無形以起」指「天」,「有形以分」指「地」,又說「造起天地」的是這個「元(氣)」,所以元(氣)是「天地之始也」。
這裏何休雖然不是專在解釋〈乾〉元,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解析】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這二句是釋〈乾〉卦四德之一「亨」之德性的。
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品者,物各分類;流者,物各以類而生生不已也。
」這裏說〈乾〉能用天之德,使雲氣流行,下注雨水潤澤萬物(品物),萬物因受此雨水潤澤而各自成形(流行),並各得發展通順,沒有任何的障礙,這是〈乾〉卦之「亨」德。
來〈註〉又說:「『雲行雨施』者,氣之亨;『品物流行』者,物隨造化以亨也。
雖物之亨通,其實〈乾〉德之亨。
」一是指氣的通順,一是指萬物隨著化育萬物的大自然之運作而通順,但是這兩者都包含在〈乾〉卦的〈亨〉德之中。
在象數方面,虞翻說:「已成〈既濟〉,上坎為雲,下坎為雨,故『雲行雨施』。
〈乾〉以雲雨流〈坤〉之形,萬物化成,故曰『品物流形』也。
」〈乾〉卦二、四、六爻為陽,於位皆失正,之〈坤〉卦就成為兩個〈坎〉,☰☰〈乾〉之☷☷〈坤〉為☵☵〈坎〉,下☵☵〈坎〉再互為☲〈離〉→為☵☲〈既濟〉。
上卦成〈坎〉為「雲」,如☵☰〈需〉卦之〈坎〉,在上則象「雲」;下卦互〈坎〉為「雨」,如☰☵〈訟〉之〈坎〉,在下則象「雨」。
大凡萬物稟受氣於天,同時稟受形於地。
「雲行雨施」,則〈坤〉受〈乾〉之氣而成形。
《繫辭傳上》說:「〈坤〉化成物」,所以虞註說:「萬物化成。
」《說文》:「品,眾庶也。
」〈說卦〉說:「〈坤〉為眾。
」「品物」即是「眾物」,所以說:「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解析】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者,此二句總結〈乾〉卦之德也。
《儀禮.禮器》:「大明生于東」,鄭玄注:「大明,日也。
」所以「大明」為「日」。
當中不言月,是因為舉「日」而包含了「月」。
〈乾〉始統天,是說其「體」(事物的本質),而乘龍御天,是指其「用」(事物的功用)。
這個「體」開始於一畫之陽,所以說:「〈乾〉元(始)」;而這個「用」周流於六爻,所以說:「六龍」。
不舉出其「體」,無法見〈乾〉之大;不說其「用」,無法見〈乾〉之時間性。
荀爽說:「〈乾〉起〈坎〉而終于〈離〉,〈坤〉起于〈離〉而終于〈坎〉。
〈離〉、〈坎〉者,〈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故曰『大明終始』也。
」此為敘述文王後天卦位卦圖,在此圖中,〈乾〉卦順時針轉動,接下來是〈坎〉→〈艮〉→〈震〉→〈巽〉→〈離〉,所以說「〈乾〉起〈坎〉而終于〈離〉」;再看〈坤〉卦方位,逆時針方向轉動,接下來是〈離〉→〈巽〉→〈震〉→〈艮〉→〈坎〉,所以說「〈坤〉起于〈離〉而終于〈坎〉。
」〈離〉、〈坎〉二卦剛是〈乾〉(天)、〈坤〉(地)交會處(家),也是陰(坎)、陽(離)交會處(府)。
在之卦方面,〈乾〉二、五爻之〈坤〉成☵☵〈坎〉;☷☷〈坤〉二、五爻之〈乾〉成☲☲〈離〉。
〈坎〉、〈離〉為天(〈乾〉)、地(〈坤〉)二者交會之卦,而且亦得〈乾〉、〈坤〉二卦之中位(八卦圖中〈乾〉、〈坤〉以此二卦為分水嶺)。
〈坎〉本〈乾〉之氣之〈坤〉卦而成,所以〈乾〉於八卦圖中乃起於☵〈坎〉之一陽,而終於☲〈離〉之二陽;〈離〉本〈坤〉之氣之〈乾〉而成,所以〈坤〉於八卦圖中乃起於☲〈離〉之一陰,而終于☵〈坎〉之二陰。
〈乾〉寓〈坎〉之中,〈坤〉亦寓〈離〉中,所以〈坎〉、〈離〉為「〈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也。
且〈坎〉這一卦,實為〈坤〉受〈乾〉體而為月。
而〈離〉這一卦,實為〈乾〉含〈坤〉象而為日。
這日月合而為「明」,所以說:「大明終始」也。
〈乾鑿度〉曰:「離為日,坎為月。
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終始萬物」,即此義也。
如將〈乾〉、〈坤〉、〈坎〉、〈離〉四卦的相互作用以圖來明示的話,就形成了一個太極圖☯。
此處是以〈乾〉之為德,大明通曉萬物終始之道,君子依此原理,始則潛伏,終則飛躍,可潛則潛,可飛則飛,此是明達乎萬物始終之道,故此〈乾〉卦六爻之位,仍依時而成就;若其不明萬物終始之道,應潛卻飛,應飛卻潛,應生卻殺,應殺卻生,破壞了萬物生存之終始之道,則此〈乾〉卦六爻之位,即不以時而成就也。
「時乘六龍,以禦天」者,此二句申明「乾元」「乃統天」之義。
荀爽說:「六爻隨時而成〈乾〉。
」六位,指六爻的變化。
以「十二月消息卦」來講。
〈乾〉起始於十一月之一陽☷☳,而成於四月之六陽☰☰;〈坤〉始於五月之一陰☰☴,而成於十月之六陰☷☷。
所以才說:「六爻隨時而成〈乾〉」這句中的「隨時」即是指隨月份的變化而陽氣的消長。
以十二月爻辰來講,〈乾〉始於「子」(周代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周天十二度的子方位而立為一年之始,即今之陰曆十一月)而成於「戌」;〈坤〉始於「未」而成於「巳」,也是同於「六爻隨時而成〈乾〉」之義。
雖然此處只說「成〈乾〉」,然而六爻隨時成〈坤〉的意義也在其中了。
侯果說:「大明,日也;六位,天地四時也。
六爻效彼而作也。
大明以晝夜為『終始』;六位以相揭為『時成』。
言〈乾〉乘六氣而陶冶變化,運四時而統御天地,故曰『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故〈乾鑿度〉曰『日月終始萬物』,是其義也。
」〈繫辭傳下〉說:「周流六虛」,虞翻注說:「六虛即六位也。
」這裏是以「六位」來作為「天地四時」,上天下地,四時運行於其中。
而六爻之卦,即是仿傚這「六位」而作的,即當中所謂「周流六虛」。
大明流行(日月運行)而不停止,所以說:「以晝夜為終始」。
六位對待而成功,所以說:「以相揭為時成。
」「揭」的意思是高舉,六位高舉而相對待而言。
此處指出〈乾〉乘駕六龍,各分其事,故云「以御天」也。
〈乾鑿度〉說:「日月終始萬物」,它的意思就是如此,而此中不言月,是舉日以包含月的。
〈說卦〉說:「〈乾〉以君之。
」又說:「〈乾〉為君。
」此處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之運行。
〈乾〉卦陽氣之升降,譬如六龍之昇騰。
此六龍,即以所居上下而言之,所以謂之六位也;君主乘此六爻之陽氣,以教化裁成人民,掌握四時之運行規律,統御天地之能量,所以說:「時乘六龍以御天」。
《初學記•卷一》引《淮南子》註:「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
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羲和至此而迴六螭。
」此處則是以堯帝天文官羲和氏,日駕六匹如龍之駿馬,去勘察日出日落之處,並觀日影在各個時間於各處之長短,來定一日之時間。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解析】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此二句更加申明〈乾〉元「資始」之意義。
「道」體是無形的,是自然而然地使萬物開通,而自我發展,所以謂之為「道」。
這裏指出〈乾〉卦之德,自然開通萬物,所以稱為「〈乾〉道」。
〈乾〉之為道,不論使萬物漸漸改變,或是使萬物快速轉化,萬物都各能正定性命。
「性」是指萬物天生之本質,譬如剛柔、遲速之分別;而「命」則是人所稟受,譬如貴賤、夭壽之類。
王弼注:「大明乎終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時而成,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
乘變化而禦大器,靜專、動直,不失大和,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凡是有形之萬物,皆是以形累積而成,是含生命之屬類,必各憂其性命之延續;然而天地雖亦有形,卻常能永保無虧,這是天道運行至健不息之原因所致。
「乘變化而禦大器」之「乘變化」,是指乘潛龍、飛龍之類。
「而禦大器」,「大器」指的是「天」。
意思是乘此潛龍、飛龍而控禦天體,所以能運動不息。
《繫辭傳上》說:「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韓康伯注:「專,專一也。
直,剛正也。
」此處「靜專動直,不失大和」是指出〈乾〉之本體,其靜止時,則能專一不轉動,而當其運動之時,則能正直而不偏頗。
因為下文有「保合大和」,所以此處講「不失大和」。
萬物所稟自然之氣而生者謂之「性」,而萬物隨時念慮謂之「情」,凡有生命意識的皆有「情」。
此為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發的心理狀態。
因萬物之性命各有其情,所以「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是指以〈乾〉道能正定萬物性命之情。
「保和大合,乃利貞」,此二句是解釋「利貞」的意義。
以〈乾〉能保安合會、大利萬物之道,所以能利貞於萬物,是萬物能因此得利而致正道。
在象數方面:
〈繫辭傳上〉說:「陰陽不測之謂神」,韓康伯注:「神者,變化之極,故曰『〈乾〉道變化』。
」又說:「陰陽之謂道」。
〈乾〉之初始運轉,其動力為陰陽互動,所以說:「〈乾〉道」。
〈繫辭傳上〉又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虞翻注:「在陽稱『變』,〈乾〉二之〈坤〉。
在陰稱『化』,〈坤〉五之〈乾〉。
」〈乾〉統〈坤〉,即天統地;〈乾〉主變,即漸漸轉移,而〈坤〉主化,即快速轉化。
☰〈乾〉二之☷〈坤〉為☷〈坎〉,而☷〈坤〉五之☰〈乾〉為☲〈離〉,即成☵☲〈既濟〉之義。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乾〉為天,所以此「性」是指〈乾〉。
☷〈坤〉伏於〈乾〉初爻是為☴〈巽〉。
而〈巽卦.象〉說:「君子以申命行事」,是「命」指〈巽〉而言。
以〈乾〉變〈坤〉,以〈坤〉化〈乾〉,天地陰陽交互而成☵☲〈既濟〉。
六爻皆得正位,剛柔之位得當,此即解釋了「各正性命」;六爻皆合,陰陽合德,所以說:「保合大和」。
「和」的意思前者解釋過,即「利」也。
但〈乾〉利萬物卻不言利,所以說:「大和」。
以上皆是解釋「和、貞」二者之意義,所以說:「乃利貞」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
【解析】
《周易正義》說:「自上已來,皆論〈乾〉德自然養萬物之道。
此二句論聖人上法〈乾〉德,生養萬物。
」在這裏以上各段所論的,都是稱讚〈乾〉德自然而然生養萬物的道理;而在這一段之中,則是論聖人要如何對上傚法〈乾〉德而來生養萬物。
劉瓛說:「陽氣為萬物之所始,故曰『首出庶物』;立君而天下皆寧,故曰『萬國咸寧』也。
」「首出庶物」是說〈乾〉(天)之陽氣為萬物發展之開始,而「萬國咸寧」是說君主已立,使得天下皆在聖王之領導下獲得安寧的生活,所以王弼說:「萬國所以寧,各以有君也。
」有賢君才有寧靜之國,《子夏易傳》說:「健而不息,天之運也;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天之運行強健而不停息,所以君子應法天而自強,成就聖人之德行。
另有一種說法:以為這一段皆指的是君主之事,《周易正義》說:「言聖人為君在眾物之上,最尊高於物,以頭首出於眾物之上,各置君長以領萬國,故萬國皆得寧也。
人君位實尊高,故於此云『首出於庶物』者也。
」聖人為君(如周天子)以地位首出於萬物,而居天下之高位,因此各置王國之國君以代其統領天下,使各諸侯國皆得安寧。
《周易正義》總結此段說:「聖人亦當令萬物資始,統領於天位,而「雲行雨施」,布散恩澤,使兆庶眾物,各流布其形,又大明乎盛衰終始之道,使天地四時貴賤高下,各以時而成。
又任用群賢,以奉行聖化,使物各正性命。
此聖人所以象〈乾〉而立化。
」聖人為君,應傚法〈乾〉德資始萬物之道理,居於天下之高位,行仁政、施仁德,行使各項民生建設,使萬物各得其所得而延續生命。
一方面又需任用各種賢人來輔政,推行聖人之教化,使天下萬事萬物各得其正位,這些都是聖人傚法〈乾〉德而立的教化。
在象數方面:
由卦象來解說此段經文,〈說卦〉說:「乾為首」,所以說:「首」。
☰☰〈乾〉初爻息為☷☳〈震〉,〈說卦〉又說:「帝出乎〈震〉」,所以說:「出」。
〈繫辭傳下〉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是說此段「物」字是為陰陽之總名。
虞翻注〈比.象〉說:「〈坤〉為萬國」。
〈說卦〉說:「〈坤〉為地」,地有九州,所以說:「萬國」。
〈坤〉卦卦辭說:「安貞,吉」,所以說:「寧」。
〈乾〉初陽出而震動,而〈坤〉陰極靜而安寧,所以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也。
象曰:
【解析】
關於「象」的定義,〈繫辭傳下〉說:「象也者,象也」,「象」的意思是一種形象的表示,又說:「象也者,象此者也」,「象」的作用是形象出這個天地之道,而這天地之道,是由〈乾〉、〈坤〉二卦代表出來的。
它又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成為一列,其中有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等八物的形象,這天地構成的元素就出現了。
所以它又說:「八卦以象告」,這八卦是用形象來告訴天下之人,這天地間變化之道。
所以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說:「象者,象也,取其法象卦爻之德。
」這個「象」字的意思是解釋出某卦及其各爻中所內含的德性。
《周易正義》說:「此《大象》也。
《十翼》之中第三翼,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
這當中所謂的《十翼》即《易傳》,是對《易經》的註釋,共有十篇,因此又稱《十翼》。
這《十翼》包括有:《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又稱「大象」)、《象下傳》(又稱「小象」)、《繫辭上傳》、《繫辭下傳》、《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十個部份。
而這個〈象〉的部份就是《十翼》中的第三部份,是形象出一卦之德,所以稱為《大象》。
《周易正義》進一步解釋說:「但萬物之體,自然各有形象,聖人設卦以寫萬物之象。
今夫子釋此卦之所象,故言『《象》曰』。
天有純剛,故有健用。
今畫純陽之卦以比擬之,故謂之《象》。
」聖人設立卦來描寫萬物之形象,所以解釋此卦的形象就稱為「象」,如〈乾〉卦以純陽的六爻來表現出剛健不息之天體,這就是(乾)的形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解析】
關於「天行健」,〈乾.象〉說:「天行」,〈復.彖〉說:「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剝.彖〉說:「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說卦〉說:「乾,健也。
」所以說:「天行健」。
在這裏「天」是「體」名,「乾」則「用」名,「健」是其「訓(解釋)」,三者並見,最為詳悉,因為是尊〈乾〉卦異於他卦。
關於「君子以自強不息」,虞翻說:「『君子』謂三,〈乾〉健故『強』。
天一日一夜過周一度,故『自強不息』。
《老子》曰:『自勝者強』。
」九三為人道,所以稱為「君子」而不稱「龍」,體會天道的君子,有「終日乾乾(強健不息)」之德,虞翻注〈說卦〉說:「精剛自勝,動行不休」,所以說「〈乾〉健故強」,〈乾〉卦所代表的天道,是運行強健不息的,所以說「強」,因「強」所以「不息」。
周天分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日行一晝一夜,尚不及周天的一度,所以說:「天一日一夜過周一度」。
天健所以「強」,《老子》三十三章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又《史記.商君傳》說:「自勝之謂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禮記.樂記〉說:「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
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
」運行不息的是天,不動的是地,所以天地之間存在著一動一靜;〈中庸〉說:「至誠無息。
」「天行健」,此指天之自然之象,而「君子以自強不息」,是以人事法天所行,君子法天之運行不息,自身能夠莊敬日強,所以能「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解析】
從此句以下至「盈不可久」為止,是孔子解釋六爻的《象》(卦象)辭,稱之為:「小象」。
以初九一陽潛藏於地中,有蟄伏之象,所以說:「陽在下也」。
《經》文稱為「龍」而《象》辭稱為「陽」的原因,是說明《經》稱為「龍」的,實際上是指陽氣如龍一般,能上能下。
而這一爻之現象,是專門用來說明天的自然之氣。
荀爽註:「氣微位卑,雖有陽德,潛藏在下,故曰『勿用』也。
」〈乾〉初九一陽初動向上昇息,其氣猶尚微下,所以說:「氣微」。
因為其爻在下,所以說:「位卑」。
〈繫辭傳下〉說:「龍蛇之蟄以存身」,龍蛇之類的藏身,皆以蟄伏不現於外為要;而這一爻在整個卦中顯出☷☳〈復〉卦,有雷(初爻之一陽)在地中之象。
此處雖有陽氣,但是因微小而潛藏在下不能得見,所以說:「勿用」也。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君子處微,未可以有為也。
」此處比象君子,因地位低微,雖有陽德,但不可有所作為。
又說:「聖人于〈乾〉之初,憂其在下;于〈坤〉之初,慮其始凝。
已有扶陽抑陰之意。
」聖人憂〈乾〉初陽之地位在下,而慮〈坤〉初陰之始凝,其中已表示出扶陽抑陰之用意,亦即重視事情發展之正向面、積極面,而防範負面及消極面之產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解析】
「見龍在田,德施普」一句,是以人事來解釋的,用龍德在田,好似聖人己經出現在世上,道德恩施,能夠普遍於萬物。
荀爽說:「見者,見居其位。
『田』謂坤也。
二當升坤五,故曰『見龍在田』。
『大人』謂天子,見據尊位。
臨長羣陰,德施于下,故曰『德施普也』。
」句中的「見」字即為「現」字。
〈乾〉九二在地(初一)上稱「田」。
這時陽氣己昇息地上,居於九二之位。
荀爽解〈易〉多主「乾升坤降」之義,因〈乾〉主陽,陽動而進所以是「升」;坤主陰,陰動而退所以是「降」。
〈乾〉九二居位於中,雖未能謂其得位,但有君主之德,此應升而至〈坤〉卦之五位,所以說是「見龍在田」。
即龍德已現在地上而居於田地,有長養萬物之功。
〈乾〉九二爻辭有「大人」之詞,指的是天子,其居於尊位,此時以九二之陽升居五位,有統治群陰之象,有☵☷〈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之義。
〈益.彖傳〉說:「陽施陰生」,陽主施,又為德,所以有「德施于下」之象。
〈乾文言〉說:「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即是說〈乾〉德善利於世而不自矜伐其功,所以說:「德施普(指普及於萬物)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解析】
此段重申九三「終日乾乾」之卦象。
王弼說:「以上言之則不驕,以下言之則不憂,反覆皆道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者,此處也是以人事來說明的。
「反復」,朱熹《周易本義》說:「重複踐行之意」。
「反」是說九三此爻,陽氣上昇時向上翻轉,雖處於下卦之上,能夠不驕逸,這是反能合於〈乾〉道;「復」即是「覆」字,是說由上倒覆而下,雖居上卦之下,能夠不憂懼,是覆能合於〈乾〉道。
也就是說,君子「終日乾乾」,自強不息,即九三處下卦之上,此時下〈乾〉已到盡頭,又處上卦之下,此時上〈乾〉又來,所以在「反覆」之間,皆能合於〈乾〉道。
陳夢雷〈周易淺述〉說:「猶云反反復復,只在這條路也。
」
虞翻說:「至三體復,故『反復道』,謂『〈否〉〈泰〉反其類也』。
」反,返也;復,復歸也。
言返而復歸於天道。
虞翻此處亦以(乾)、(坤)陰陽十二消息卦相對待而言。
本(乾)卦純為六陽爻,就(坤)陰消而(乾)陽息,至十一月建子之時,一陽生而消陰,此(復卦)形成;至正月建寅時,三陽息為(泰卦)。
而此☷☰地天(泰卦)之下體為(乾),意指全陽之(乾)消盡為(坤)陰,又從(坤)陰消盡而陽息至三而(乾)體復成,此時天((乾))道得以重現,所以說:「至三體復。
」〈乾〉陽氣上昇至第三爻,為下卦之盡,又與上卦相接,是下〈乾〉之道,返於上〈乾〉之道,陳夢雷〈周易淺述〉說:「反復往來、進退動止,必合乎道也。
下〈乾〉已盡,上〈乾〉復來,〈乾〉而復〈乾〉,无他塗轍。
」其卦為☷☰〈泰〉,〈泰〉卦反綜(卦象翻轉過來)則為☰☷〈否〉卦。
〈雜卦傳〉說:「〈否〉、〈泰〉反其類也。
」〈否〉卦可以反為〈泰〉卦,自然〈泰〉卦也可以反為〈否〉卦,只有以〈乾〉接承〈乾〉,則反復之道在其中,常能〈泰〉而不反為〈否〉。
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九)二德及于人,(九)三惟道修于己,以所處危地也。
」九二是危地,君子必修德於已,才能常保處〈泰〉而不處於〈否〉。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解析】
此段為(乾)卦九四爻之(小象)。
「或躍在淵,進無咎」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量可而進,適其時則无咎,增一進字,以斷其疑也。
」衡量情勢之可進而進之,因適合其時機,則無過咎。
此處增一「進」字,乃決斷其游移之心意。
荀爽說:「〈乾〉者,君卦。
四者,陰位。
故上躍居五者,欲下居〈坤〉初,求陽之正。
地下稱『淵』也。
陽道樂進,故曰:『進无咎也』。
」〈說卦〉說:「〈乾〉以君之」,所以〈乾〉為君卦。
〈繫辭傳上〉說:「天三地四」,所以四爻為陰位。
四承五,所以將有「上躍居五」之勢。
四爻下應初爻,所以又有「欲下居〈坤〉初」之勢。
因為四陽位不正,初爻及五爻位皆正,所以說「求陽之正」也。
〈乾鑿度〉說:「陽動而進」,所以說:「陽道樂進」。
進得位得中,所以「无咎」。
此段亦人事譬喻而言之。
進則跳躍在上位,退則潛處在於淵中,猶如聖人此時疑惑不定,而在於貴其高位。
自思心所欲進,意在於公,非是為私,所以「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解析】
此段為〈乾〉卦九五爻之〈小象〉。
荀爽說:「飛者,喻无所拘。
天者,首事造制。
大人造法,見居天位,『聖人作而萬物覩』,是其義也。
」初九和九三得居陽位而不中卦位,二中卦位而不居陰正位,四在上卦不中卦位亦不居陰正位,都是有所拘束之爻位。
只有九五得陽位又得卦之中位,所說說:「无所拘」而稱「飛」,表示居此位可以揚舉高飛而無所拘束。
萬事皆開始於天,所以說:「天者,首事造制。
」聖人傚法天道來創造運作萬物之法則,所以說:「大人造法」,〈繫辭傳上〉說:「天垂象,聖人則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大人釋龍字;造釋飛字。
」用「大人」來解釋「龍」字,用「造」來解釋「飛」字。
「天位」指九五爻位,「見居天位」者,指的是聖人。
〈乾文言〉說:「聖人作而萬物覩。
」《爾雅・釋詁》解釋說:「作,造,為也。
」是說「作」和「造」同義。
「作」指伏羲造作八卦。
「聖人作」的意思即是「大人造」。
「萬物覩」的對象即是指「利見大人」,所以說:「是其義也。
」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解析】
此段為(乾)卦上九爻之(小象)。
此段也是針對人事而言之。
《九家易》說:「陽當居五,今乃居上,故曰『盈』也。
亢極失位,當下之〈坤〉三,故曰『盈不可久』,若太上皇者也。
下之〈坤〉三,屈為諸侯,故曰『悔』者也。
」陽居五爻為得中亦得位,如進而居上則有亢之象,所以說「盈(滿)」也。
以陽九居上位是為「亢極」,又以陽爻居陰位為「失位」。
上爻與三爻相應,這是高亢已極,為避免過極,所以說「當下之(往)〈坤〉三」。
以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所述的「納甲法」來言之:十五日,月光盛滿,是月望,居東方,〈乾〉卦用事,天干納甲(「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
十六日,月光始虧,居西方,〈巽〉卦用事,天干納辛(「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
月至十五日的時侯,〈乾〉盈滿於甲,十六日時則〈乾〉退於辛,所以說:「盈不可久也。
」失位(陽爻居陰位)在上,所以說:「若太上皇者也。
」太上皇雖位高而無權。
爻位三為三公,公與侯爵位相等,且上位降而往坤三(☶),互卦(☶變為☳)為震,是為侯爵,所以說:「屈為諸侯。
」因為是由太上皇降而為諸侯之位,這是「盈(高滿)不可久」,所以是「有悔」的。
因為九五是盈滿的,盈滿不停而進至上九,地位達致亢極,為有悔恨之象也。
所以說「盈不可久也」。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乾〉之上九,陽之盈也。
盈則必不可久,致悔之由。
人知其不可久,防于未亢之先,則有悔者无悔矣。
防其亢者,復返于潛而已。
」〈乾〉卦發展到了上九之位,算是陽位之極,如同月相一樣,月滿則缺,不可以長久,這是致悔的原因。
聖人知道盈不可久,為了防患未然,在未亢之先,先加以預防,因為有預防,本是有悔,轉而為無悔矣。
而防亢之法無它,返於「潛龍勿用」而已。
納甲釋義:
納甲法是由西漢易學家京房創造的筮法。
簡單地說,是將十干納於八卦之中,並與五行、方位相互配合。
其法以乾納甲、坤納乙,甲乙為木,表示東方;艮納丙,兌納丁,丙丁為火,表示南方;坎納戊,離納己,戊己為土,表示中央;震納庚,巽納辛,庚辛為金,表示西方;又乾納壬,坤納癸,壬癸為水,表示北方。
因為甲為十干之首,舉一甲用來概其餘干位,所以稱為「納甲」。
「月相納甲」: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所述的「納甲法」來解釋:
「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初三日,月光由西方萌生升起,〈震〉卦用事,天干納庚。
(「爽」,形容詞,明亮的意思。
)
「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初八日,月光半滿,月上弦,〈兌〉卦用事,天干納丁。
「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十五日,月光盛滿,是月望,居東方,〈乾〉卦用事,天干納甲。
「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十六日,月光始虧,居西方,「巽」卦用事,天干納辛。
「〈艮〉值於丙南,下弦二十三」:二十三日,月光半虧,月下弦,居南方,〈艮〉卦用事,天干納丙。
「〈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明」:三十日,月光消失,居東方,〈坤〉卦用事,天干納乙。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解析】
此「天德不可為首也」一句,屬於〈用九〉之辭的〈小象傳〉。
其指出有〈乾〉天剛建之德性者,不可以用剛太過,處事接物強自為首而招致過咎。
宋衷說:「用九,六位皆九,故曰『見羣龍』。
純陽則『天德』也。
萬物之始,莫能先之,『不可為首』。
先之者,凶;隨之者,吉。
故曰『无首吉』。
」〈乾〉卦六爻都取象於龍所以說:「見羣龍」;又皆屬陽,為天行剛健之屬性,所以說:「天德也。
」〈乾‧文言〉說:「〈乾〉元用九」,「天德」即是「乾元」。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所以說:「萬物之始,莫能先之。
」而〈乾〉、〈坤〉二用之大義,乃在於陽唱而陰和,男行而女隨,天道變化,莫測其端,所以說「不可為首」也。
為物先則過剛,故凶;跟隨則柔以濟剛,故吉。
所以說:「无首吉。
」
清陳夢雷《周易淺注》說:「然惟其不可為首,所以能首出庶物。
蓋〈乾〉本為萬物之所資始,已具首出之德,而物極必變,善體〈乾〉者,剛而能柔,謙卑遜順,不為天下先,故曰『不可為首』,非于〈乾〉有所不足也。
」〈乾〉道(天德)陽亢已極,不可以太過,所以說「不可為首」,以防其有太過之義。
雖說其「不可為首」,然〈乾〉道有首出之德,所以能首出庶物。
《文言》曰:
【解析】
自此以下,是屬於〈乾〉卦的《文言傳》部份。
孔穎達《周易正義》說:「《文言》者,是夫子第七翼也。
以乾、坤其《易》之門戶邪,其餘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義理深奧,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
」《文言》是孔子作「十翼」中的「第七翼」,它分為〈乾〉、〈坤〉兩篇《文言傳》,姚信說:「〈乾〉、〈坤〉為門戶。
文說〈乾〉、〈坤〉,六十二卦皆放焉。
」因為所有的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推衍出來的,這兩卦內含的義理是很深奧地,所以特作這兩篇《文言傳》,在兩卦的《彖傳》和《象傳》的基礎上,來闡釋兩卦的卦象、卦辭所隱藏的人事義理。
關於「文言」的意思:劉瓛說:「依文而言其理,故曰《文言》。
」這裏指出「文」是文飾的言論。
但是孔穎達《周易正義》卻說:「今謂夫子但贊明易道,申說義理,非是文飾華彩,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
」這是說依爻象而解說其理,所以稱為「文言」。
所以「文言」是以帶有以文飾的華彩來依爻象而解說〈乾〉、〈坤〉二卦的義理。
元者善之長也,
【解析】
《九家易》說:「〈乾〉者,君卦也。
六爻皆當為君。
始而大通,君德會合,故『元』為『善之長也』。
」〈說卦〉說:「〈乾〉以君之」,意為〈乾〉(天)是統治萬物的,所以說:「乾者,君卦也。
」〈詩經‧大雅‧文王〉說:「克長克君」,因為在複句中,同樣的位置有著同樣的詞性、同樣的意思,又〈國語‧周語〉說:「太子晉曰:『古之長民者』」,韋昭注:「長猶君也」,所以「君」有「長」的意義,「長」在此做名詞解,是主管、領導人的意思,如:「部長」、「首長」。
〈文言〉下段文字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這裏的「長」做動詞解,是執掌、管理的意思。
以「體仁」解釋「善」,「體仁」而可以「長人」,所以用「君卦」來解釋〈乾〉「元(始)」。
六爻皆陽爻,所以說:「六爻皆當為君」,即是每一陽爻都是君主所為之事。
「始而大通,君德會合」〈繫辭傳上〉說:「繼之者,善也」,虞翻注:「繼,統也。
謂〈乾〉能統天生物,故繼之者善」,是說〈乾〉是統治萬物之良善者,而〈元〉為〈乾〉之始,初始就大通順,六爻又皆為君德,所以「君德會合」來闡明「元、善」的意義。
人君上體會「〈乾〉元」之精神,足以繼天地而立人類生存之標準(極),所以說:「元者,善之長也。
」《尚書.召誥》說:「惟王位在德元」,〈孔傳〉說:「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宋程大昌《考古編•夫子論一》:「堯、舜、禹、湯、文、武,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攝天下。
」是說君主德行居於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足以管理天下之人。
在消息卦方面,自☷☳〈復〉一陽在眾陰之中息至☰☰〈乾〉眾陽皆備,是為積善,這是始息于子(子月),《彖傳》說:「首出庶物」,所以說「長」,這裏做動詞解,生長、發育的意思。
這句話是說:「〈乾〉元(始)生長出萬物之善。
」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於此。
故於時為春、於人則為仁,而眾善之長也。
」「〈乾〉元」是萬物之始,天地之間之德,以此為最。
在時令是為春(始),在人為仁(善之發端);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進一步說:「元,大也、始也。
即在人之仁也。
仁、義、禮、智皆善也;但仁則善端初發,義禮智皆從出,故為善之長。
」此處著重在人事方面講,以為「元」是仁之發端,故為眾「善之長」;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引申說:「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渾涵于此。
於時為春、於人為仁。
四時之運,皆此元氣周流,義禮智之善,皆從此生生,惻怛之心發端,故曰『善之長也』。
」這裏指出:「元」是生物的開始,天地之德性,都包涵其中。
在時令上是春天,在於人是表現於仁。
四時的運行,都是這股元氣在周流不停。
在人的德行上,義、禮、智等各種良善,都是從這裏不斷的生出,也是孟子所謂的「惻怛之心」的「發端」(《孟子‧公孫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亨者嘉之會也,
【解析】
首先解釋字義,《子夏傳》:「亨,通也。
」《春官.大宗伯》:「嘉禮」,注:「嘉,善也。
」〈禹貢〉:「灉沮會同」,鄭玄注:「雍水、沮水相觸而合」,依鄭注可知是「會」解釋成「合」。
《九家易》說:「通者,謂陽合而為《乾》。
眾善相繼,故曰『嘉之會也』。
」《乾》六爻皆是陽,六爻合而成為《乾》卦。
《乾》陽為善,所以是眾善相繼而組成《乾》。
又陽氣主開通,所以說:「嘉會」。
又以《乾》旁通《坤》,《坤‧文言》:「陰雖有美含之」,是《坤》有「美」義,二卦「嘉美所合」,所以說:「亨者,嘉之會也。
」這其中有二義:一是指《乾》為眾善(陽)所合;二是指「嘉之會」為《乾》旁通(內含、會合)《坤》。
就句義來講,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
於時為夏、於人為禮。
萬物至夏發生暢茂,一物如此,萬物無不如此,眾美之物無不會聚,故曰『嘉之會也』。
」萬物之通順,在《乾》(天)德之下莫不嘉美。
在季節上是為夏,在人事上是為禮。
萬物至夏則生機暢旺,見微知著,觀一物生發如此,則可以推類萬物理皆如此,眾物之美無不同聚於天德之下;而在人事上,「富而好禮」(《論語‧學而》)是為高度成熟的社會才會達到的境界,所以說:「嘉之會。
」
利者義之和也,
【解析】
首先解釋字義。
「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利,銛也。
从刀。
和然後利,从和省。
《易》:『利者義之和也』。
」銛,音讀作「先」,形容詞,解釋作「鋒利、銳利」。
因為「利」字偏旁從刀,有用刀子「分」的意思,因為分(別)才能裁制事物,使事物各宜,萬事各得其宜則就「和」了。
「利」又从禾,《說文解字》:「禾,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時之中」,「得時」是指得節令之時,是「利」有中和之義。
「義」,〈中庸〈說:「義者,宜也。
」是指合宜的事情。
《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康熙字典》解釋「義」說:「《說文》己之威儀也。
從我羊。
《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從羊。
《釋名》義,宜也。
裁製事物,使各宜也。
《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
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這裏是說「義」為古文威「儀」字,所以「威儀」在古代原寫作「威義」;而「誼」字是古文仁「義」字,所以「仁義」在古代原寫作「仁誼」。
所以「義」字本來是指個人的威儀而言,因為它有「善」的意思,所以才從「羊(善)」的偏旁;又因為威儀岀於己,故從「我」的偏旁。
東漢鄭玄《周禮》註說:「儀作義,古皆音俄。
」雖然「義」字是由「我、羊」二字會合而成的會意字(會合二個字而成為另一個字)。
但又讀為「我(義)」音,到了東漢之時,就如同劉熙《釋名》所說的「裁製事物,使各得宜(義)也。
」所以本句應寫作「利者宜之和也。
」
「和」《說文解字》:「相應也。
從口。
禾聲。
」本義是「相應」,所以是「應和」的意思。
《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作名詞解,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
《荀子.王制》說:「義以分則和,和則一。
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他故焉,得之分義也。
」可以看得出這是就《易.乾卦》所講的,其中的「義」字內含著陰陽相合得誼的意思。
荀爽說:「陰陽相和,各得其宜,然後利矣。
」陰陽相和,各得其宜,也是分義(宜)。
義分則和(陰陽合誼),所以說:「義之和也。
」如同☯太極一樣,是陰陽共存的,這樣才會萬事通順。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於時為秋,於人則為義,而得其分之和。
」「遂」字作動詞,解為「通達、順」。
《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利」在時令上為秋季,萬物生發通順,不相妨害,此是利之本義,於人則呈現在於「義」,事事合宜而不過。
各得其宜是「分」也是作「本分」解,事事通順不相妨,是為「和」,而「利」就在其中了。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引申其義說:「秋氣嚴肅,義也。
然無此氣,不能各遂其生。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義也。
即此便和,所以為利。
若不親其親而親他人之親,至於不和,又安有利。
不於利上求利,義之和處便是利。
蓋處置得宜,不逆於物,利莫大焉者也。
」關於「秋氣」,戰國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可知秋天有著冷清瑟縮的意味。
草木凋落,有肅殺的氣氛,所以跟「義」的嚴肅性相當。
人人尊敬自的長輩、親愛自己的親人,這種人倫關係就是「義」。
親戚間關係和睦就是「和」,親戚「和」,「利」就在其中了;如果不和,就沒有利。
把萬事依理來處置得宜,不違背事物運行的原理,「利」就達到最大的限度了。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利有二義:以人心言之,義為天理、利為人欲;以天理言之,義者利之理、和者義之宜。
故利即吾性之義,義安處,即是利也。
如上下彼此,各得其當然之分,不相乖戾。
此利也,乃義之和也。
」就人心角度來講,「義」是天理;但「利」是人之所欲;就天理角度來講,「義」是「利」的理路,得「利」也要由「理」合「理」,而「利」是「義」的合宜,得利要合於義,這個「利」就是「義」的合宜性。
人的本性是好利,但好利要合於義,這樣「利」和「義」是相合不相違背的,這個「利」是「義」之和,所以說:「陰陽相和(義),各得其宜,然後利矣。
」
貞者事之幹也。
【解析】
首先解釋「貞」的字義,《說文解字》:「卜問也。
從卜,貝以為贄。
」「貞」本為卜問或卜問之事。
因為卜問之事為正,所以「貞」又有「正」義,〈師.彖傳〉說:「貞,正也。
」「幹」,本義為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
同「榦」。
《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
」段玉裁註:「榦,俗作幹。
」引為事物的主體部分。
《禮•月令》「羽箭幹。
」鄭玄註:「幹者,器之本也。
」如:「軀幹」、「樹幹」、「骨幹」;又引為主要的。
如:「幹道」、「幹線」、「幹部」;另外,薛君《韓詩章句》說:「幹,正也。
」《詩詁》云:「木旁生者為枝,正出者為幹」,是「幹」有正義,故曰:「貞者,事之幹也。
」
荀爽說:「陰陽正而位當,則可以幹舉萬事。
」〈乾〉六爻皆正位,所以「陰陽正而位當」。
《大戴禮.保傅篇》引《易》逸文說:「正其本,萬事理」,所以「可以幹舉萬事」。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說:「善也,嘉也,義也,皆善之異名;在事之初為善,善之眾盛為嘉,眾得其宜為義,義所成立為事。
此一理而四名也。
」以上四句中的「善、嘉、義」的意義與「善」相同,在事情的開始稱為「善」,很多的「善」就是「嘉」;眾多的事情合宜就是「義」,「義」所成立的就是「事」,這都是一個道理,而有四個不同的名稱。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貞者,生物之成。
實理具備,隨在各足,故於時為冬,於人則為智,而為眾事之幹。
」「貞」是萬物之生成,具備實在的原理,這原理各個具足於萬物之中。
它在於季節上是屬「冬」,在於人則屬於「智」的範疇,是為萬事構成之主體。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引申說:「萬物至冬收斂完固,實理充足。
故『貞』下起『元』,來歲復能發生。
人之有知,見理既明,知而弗去,靈明內涵,萬變由我,猶木之有幹,枝葉從此以生也。
」冬天有收藏的意味,所以萬物到了冬天則會呈現收斂完固的現象,所以才說「實理充足」。
冬盡春來,來年萬物又能生起;人之有智,見萬物而知其理,這智慧不會失去,運用在心,萬種變化由我來掌控,猶如樹木之有主幹,枝葉依此主幹而發展出來一般。
《孟子.離婁上》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仁」的實際內容是侍奉父母;「義」的實際內容是順從兄長;「智」的實際內容是瞭解這兩方面的道理而不背離它;「禮」的實際內容是不失禮節地遵循這兩方面;「樂」的實際內容是樂於做這兩方面的事,樂趣就會產生了;樂趣一產生就控制不住,控制不住,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用順序來表示它們的關係:侍奉父母→仁;順從兄長→義。
仁、義→智→禮→樂。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貞』有三意:知也、正也、固也。
如《孟子》所謂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知』者,知之意也;惟知事親從兄,正之意也;弗去固人之意也。
故『貞』即吾性之智;『幹』者莖幹也,如木之身,而枝葉所依以立也;『元』就其理之發端而言;『亨』就其理之聚會而言;『利』就其理之各歸分願而言;『貞』就其理之確實而言。
名雖有四,其實一理而已。
皆天下之至公,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也。
此四句說天德之自然。
」貞有知、貞、固三層意義存在。
「知」的意思同於孟子所主張的能夠事奉親長,這是「正」的行為,知道它而不違背這個道理,所是「固」。
「貞」如同人的「智」,「幹」是事物的主體;「元」是就事物的發端來講;「亨」是就眾理的聚會而言;「利」是就眾理的各歸於其本身而言;「貞」是就眾理的確實性而言。
雖然有「元、亨、利、貞」等四個異名,其道理是同一個:全是天下至公之理,而無一絲一毫的個人私慾存在於其中。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總歸說:「此節發明〈乾〉之四德,天理之『自然』也;下節乃言君子體〈乾〉之學,人事之『當然』也。
」這四句都是在解釋《乾》(天)德的自然性;而下一段則是在言有道德的人體會《乾》之學問,是在人事上之「當然」(相對於自然,是人無法干預的),應該去做為的道理。
唐孔穎達《周義正義》說:「莊氏云:『「元者善之長」者,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
「亨者嘉之會」者,嘉,美也。
言天能通暢萬物,使物嘉美之會聚,故云「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者,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
「貞者事之幹」者,言天能以中正之氣,成就萬物,使物皆得幹濟。
』」此四句闡明天之德性,並用以配合四時。
「元」是萬物的開始,在時節上配春,春為萬物生養的開始,所以下文說:「體仁」,仁則是春的德性。
天的德性是最初生養萬物者,這功德是最高的善,而元(始)是施以生養的源頭,所以說:「元者善之長」;「亨」是通暢萬物,在時節上配合夏,所以下文說:「合禮」,禮則是夏的德性。
天能通暢萬物的發生過程,使萬物的美好發展聚合,所以說:「亨者嘉之會」;「利」有和的意義,在時節配合秋,秋既已成就萬物,使各得其合宜。
天能使天下萬物得其所當得的利益,並合其所宜,所以說:「利者義之和」;「貞」為事情的主幹,在時節上配合冬,冬既是收藏,萬事皆完了。
天能以中正不偏之氣運作萬物,使其成就其本體,所以說:「貞者事之幹」。
於五行之氣的分配,獨獨少了土。
而土則分主四季,四氣之運行,非土不能承載,所以不必特別說明。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解析】
從此段以下,闡明君子效法天之德性,而行此「四德」。
「體」的字義,《淮南子˙氾論》:「故聖人以身體之。
」動詞,解釋為「實行」的意思。
如:「身體力行」。
何妥說:「此明聖人則天,合五常也。
仁為木,木主春,故配元為四德之首。
『君子體仁』,故有『長人』之義也。
」此處的「聖人」是指「君子」也。
「五常」的內容是「仁、義、禮、知、信」等五種人的德道修養;「元、亨、利、貞」是天之德性。
這裏說聖人體會天之「元、亨、利、貞」之德性,以合於人之「仁、義、禮、智」之德行。
☰《乾》初出☳《震》,《震》五行及方位屬東方木。
《說文》說:「木,東方之行。
」《禮記.月令》說:「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凡是果核之中有生氣的部位稱為「仁」,是「仁為木,木主春」元周伯琦《六書正譌》說:「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
在天為元,在人為仁」,故「仁配元而為四德之首」也。
「體仁」謂以仁為體也,「長人」猶君人也。
「長」用作動詞,有「領導人民」的意思,若用作名詞,有「為人君長」的意思。
襄九年《左傳》曰:「元者,體之長也。
」「元」為首,故為「體之長」。
震為仁,又為諸侯,故「君子體仁,有長人之義」。
又〈禮運〉曰:「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故曰「體仁足以長人」也。
這裏是說:君子身體力行而實行仁德,這樣就足以為人之君長了。
宋程頤《易程傳》說:「體法於《乾》之仁,乃為君長之道,足以長人也。
體仁,體元也。
比而效之,謂之『體』。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補充說:「體仁,以身法天地生物之心,所存所發无不在是。
全體皆仁,无一物不在所愛,有君長之道,故足以長人。
」作為君主的方法,是體認並學習〈乾〉(天)對萬物的仁德,這樣便足以來管理人民;體會「仁」,就是體會「元」(指〈乾〉化生萬物的始初性),即是〈乾〉一開始是以仁愛來化生萬物的。
君主這樣的效法天的仁德,來體察民情,就是「體」的真正意義。
《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這也就是宋朱熹所說:「以仁為體,則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故足以長人」(《周易本義》)的意思了。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發揮說:「體者,所存所發,一身皆是仁也,能體其仁,則欲立欲達,无所往而莫非真愛,自足以長人矣,長者克君克長之長,蓋仁者宜在高位也,既足以長人,則善之長在我矣。
」君主要瞭解〈乾〉仁,此仁是無處不在的,無論在施政上有任何的作為,都是以仁為底,以仁為出發點。
這樣的仁人,適宜在上位來領導人民,則眾人皆蒙受其善了。
嘉會,足以合禮。
【解析】
此句是說君子如果能使眾美會合,則足以與禮相契合。
「嘉」字的解釋,《說文》:「美也。
從壴加聲。
」清段玉裁注說「《周禮》:『以嘉禮親萬民。
』鄭曰:『嘉,善也。
所以因人心所善者而為之制。
……從壴。
壴者,陳樂也。
故嘉從壴。
加聲。
』」「嘉」的字義就是「美」,「壴」指的是音樂,音樂是美善的。
何妥說:「禮是交接會通之道,故以通配。
五禮有吉、凶、賓、軍、嘉,故以嘉合于禮也。
」〈繫辭傳上〉說:「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這是「禮為交接會通之道」,所以取來配合亨通的意思。
關於五禮的內容,可分為吉、凶、賓、軍、嘉等五種。
《周禮‧春官‧宗伯》說:「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
」主要是祭祀上帝、山川鬼神及先帝;又說:「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主要是哀祭各種災難引起的死亡;又說:「以賓禮親邦國。
」主要是諸侯朝見周天王及其酬答之禮;又說:「以軍禮同邦國。
」主要是以各種典禮來動用民眾之力;又說:「以嘉禮親萬民。
」主要是諸侯及民眾之間各種婚嫁、賓客來往之禮。
《隋書‧禮儀志一》則進一步說明:「以吉禮敬鬼神,以凶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
」此處的軍禮比較偏向征伐不服宗主國的各諸侯國的作用,但依《周禮‧春官‧宗伯》上記載來看,則比較偏向動用眾人之作用。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鄭玄注:「嘉禮通于上下,所以別于四禮。
」〈春官〉開始於吉禮,終於嘉禮。
《儀禮》則開始於嘉禮的冠禮、婚禮,而終於吉禮的〈有司徹〉,這是完成人民之禮然後盡心力於禮神明。
此句在五禮之中獨獨提到「嘉合」而已,即是指《儀禮》開始於冠、婚禮的意義。
就卦變來說,〈乾〉以嘉美,旁通合〈坤〉。
陽稱為「嘉」,坤是為「禮」,所以說:「嘉會,足以合禮」。
宋程頤《易程傳》說:「得會之嘉,乃合於禮也。
不合禮則非理,豈得為嘉,非理安有亨乎?」合乎禮節才有美善可言,不合禮則不通順。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嘉會者,嘉美其會,聚於一身也;然其聚會,必至善恰好,皆天理人情自然之至,而無不嘉美.此之謂嘉。
嘉美會聚於一身,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自有以合乎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矣;若少有一毫欠缺,非美會矣。
安能合禮。
」所謂的「嘉會」是合所有美善於一身,而這一切皆需合乎禮,才有「眾美會合」的意義存在。
《論語•學而》說:「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禮法的運用,以和為貴。
先王傳下之道是最為美善的,並為一切事情之標準;但僅知道『和為貴』是不夠的,如果違反了禮法而只一味講「和」是絕對不行的。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謂眾美畢集,動容周旋,無不盡善;不失之過,不失不及,故曰:『合禮』。
」這也是強調了所以一切行為舉止,都要合乎禮,才能盡善盡美。
利物,足以和義。
【解析】
「利」的字義,《說文》:「銛也。
从刀。
和然後利,从和省。
」刀子快不快要看刀身和所割物體的角度配合,所以說「和」然後「利」。
從「和省」是字面上省掉了「口」,改為「刀」而成「利」字,表示雖「利」也是要有「和」才完成的。
「銛」音讀為「先」,有「鋒利、銳利」的意思。
清段玉裁注:「銛者,臿屬。
引伸為銛利字。
銛利引伸為凡利害之利。
」何妥說:「利者,裁成也。
君子體此利以利物,足以合于五常之義。
」「利」從刀部解釋為銳利,所以說它「裁成」。
君子體會這種自然之利,而來裁成萬物,所以說:「足以合于五常之義。
」因為人倫各種關係是要有智慧的人去調和的。
「義」字的解釋,許慎《說文解字》說:「己之威儀也。
從我羊。
」「義」字本是「儀」字,清段玉裁注:「言『己』者,以字之從『我』也。
『己』,中宮,像人腹,故謂身曰『己』。
…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
『儀』者,度也。
今威『儀』字用之。
『誼』者,人所宜也。
今情『誼』字用之。
」「己」字就是「我」的意思,因為「己」字像人的身體,所以說自己的身體為「己」。
古時候本來寫作「威義」,後來演變成「威儀」;而「義」字反而用成了「仁義(正當)」。
「儀」字本義是指「度」,即「法制」的意思;而後世用為「威儀(義)」了;「誼」字意思是「人所應當做的(宜)」,而後世用為「情誼(交情)」了。
段玉裁又說:「『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
禮容得宜則善矣。
…義,善也。
引申之訓也。
從我。
從羊。
威儀岀於己,故從我。
…從羊者,與『善、美』同意。
」「義」的本義是「禮儀」和「容貌」都合乎禮法的要求,這樣一樣就是「善」的,所以「義」就是「善」的意思。
因為「威儀」是從自身(我)而出的,所以「義」字是有「我」作偏旁的;另一個偏旁「羊」,是和「善、美」同義的。
東漢劉熙《釋名》說:「義,宜也。
裁製事物,使各宜也。
」這裏就用了《易經》的意思,有「合宜」的意涵存在。
至於「義」和「利」的關係,〈國語.周語〉說:「言義必及利」,韋昭注:「能利人,然後為義。
」因為能夠「利於人」,才是正確(義)的。
《呂氏春秋.孟夏紀.尊師》說:「義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
」教導人們,讓人們向善,是義之最大者,所以說「利」是說「利物」,利於萬物的意思。
又《乾.繫辭上》說:「精氣為物」稱「物」,《坤.文言》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地勢方廣而理順,稱「義」。
《坤.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的意思就是「順」,《坤》來成就《乾》,〈說卦〉說:「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所以說:「利物,足以和義。
」
宋程頤《易程傳》說:「和於義,乃能利物,豈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和於「義」即和於「宜」,使萬物各得其所宜,才能得其利。
所以宋朱熹《周易本義》才說:「使物各得其所利,則義無不和。
」使萬事萬物都能得其所利,這樣才能和於正確(義)。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發揮說:「不相妨害之謂『利』,無所乖戾之謂『和』。
和則必利,利則必和。
蓋『義』公天下之利,本有自然之『和』也。
物者義之體,義者物之用,乃處物得宜之謂也。
物雖萬有不齊,然各有自然之定理,故能處物得宜而不相妨害,則上下尊卑之間,自恩義洽浹,無所乖戾,而義無不合矣。
」「利」是兩兩不相妨害對方的存在,而「和」也是不相違背,所以能「和」必有「利」,反之亦然。
「萬物」是「義(行為合宜)」的本體,而「義」是「萬物」的行為作用,所以「義」所造成的「利」是天下公用的,其中存在自然的「和(互不相妨、不相違背)」。
萬物雖有不齊一的情形存在,但是其中各有自然的定理來運作著,所以能夠相處合宜,所有的運作都不相妨礙、不相違背,能達到正確合宜的(合於義)狀態。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近一步界定說:「義,體嚴而用和。
君子使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得所利,情既相安,分乃不瀆,故義無不和。
」「義」的本體是嚴謹的,而其運作之理是各各不相違背的,君子要使天下人的君臣父子關係能各得其所利(好處),這樣人倫關係就有序而不雜亂,所以一切歸於正確而融洽。
貞固,足以幹事。
【解析】
何妥說:「貞,信也。
君子貞正,可以委任于事。
故《論語》曰:『敬事而信』,故幹事而配信也。
」《論語.學而》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應該事事認真而有誠信,處處節約並能體恤群眾,動用人民服勞役時要注意節令不會妨礙民生,這才是有道君子從政之方法。
所以,何妥引用其意來說明:君子能夠做到正信愛民,就足以委任國家大事。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卻有不同於以上的看法,他認為「貞」是配合「智」而言的。
〈繫辭傳上〉說:「卦之德方以智。
」貞正而堅固,所以為「智」。
《說文》:「固,四塞也。
从囗,古聲。
」囗,古「圍」字,四邊都包起來的就是「固」。
〈繫辭傳上〉又說:「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九家註》說:「圍,周也。
」又說:「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智周」就是「貞固」的意思;「道濟天下」即是「足以幹事」的意思。
「在天成象」者,「乾」是「天」,「元、亨、利、貞」即四時,天象運行,帶動四時變化,而來生成萬物;「在地成形」者,指的是人生而成形,即有「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在身。
人君應當效法五常之性,來教化天下之人。
在「天」為「元」,在「人」為「仁」,「元」為「善」長,所以能體「仁」;在「時(時節)」為「春」,「仁」主「春」生,在五行為「東方」、「木」也;在「天」為「亨」,在人為「禮」,「亨」為「嘉惠(利益於人民)」,足以合「禮」;在時為「夏」,「禮」主「夏養(生養萬物)」,在五行為「南方」、「火」也;在「天」為「利」,利為物宜,在人為「義」,(利)足以和義。
在「時」為「秋」,義主「秋成(收穫)」,在五行為「西方」、「金」;在「天」為「貞」,在人為「智」,「貞」為事幹,以配於智;智在時為「冬」,義主「冬藏」,在五行為「北方」、「水」也。
所以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論語.雍也篇》),這是指北方水配智之明證。
李氏進一步說:此處之所以不配「信」者,是以《乾》為「信」。
〈說卦〉說:「乾為天,為君」,〈繫辭傳上〉說:「天五」,因為「信」主「土(五行之中位、色黃)」而統屬於「君」。
所以《中孚卦.彖傳》說:「信及豚魚」,信用及於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這是君主教化及於萬物的,所以說:「信主土而統屬於君」也。
又說:「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言人君信及豚魚而上應乎天,天即《乾》也。
即《乾》言「信」之義也。
天運於上,而春、夏、秋、冬四時有順序,這是「天」之「信」也,所以說:「首出庶物而四時不忒,《乾》之象也。
」講到「首出庶物」而「四時不忒(差錯)」,這是《乾》(天)之象徵也。
又說「厚德載物」(《坤.彖傳》)而使五行相生者,土(坤)之功用也。
土居五行之中位,分別管轄四季,所以說:「厚德載物而五行相生者,土之功也。
」《尚書‧洪範》說:「五,皇極,皇建其有極。
」孔穎達疏:「皇,大也;極,中也。
施政教,治下民,當使大得其中,無有邪僻。
」人君處於五行之中位,其數為五,無為而治,大中至正而統有天下之廣大。
水、火、金、木四者,非土無法承載之。
一如仁、義、禮、智四常,非君不能弘大之。
「信」既居中位而統屬於君主,所以先說《乾》以統「元、亨、利、貞」等,不必再說「信」來終結「仁、義、禮、智」等,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此處先說《乾》又說「貞者,正也。
」六爻既已正,《乾》、《坤》兩卦旁通成《既濟》,〈雜卦〉:「《既濟》,定也」。
《坤》為事,以《乾》舉《坤》,坤「智藏往」(〈繫辭〉上),所以用「貞」配「智」,足以「幹」(舉)事也。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謂知而弗去者也,故足以為事之幹。
」萬事萬物的運作,有其正確的原理存在,瞭解「正」的所在之處而固守著它,不去背離它,就是「貞固」的意思,這是足以為萬事的主體的。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發揮說:「凡事或不能貞,或貞而不固,皆知不能及之,是以不能擇而守之。
故非至靈至明,是非確然不可移易者,決不能貞固。
所以貞固為智之事。
」智力不夠,會造成對事情的原理認識不清,因而不能掌握正確的原則。
如同孔子所說的:「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論語.陽貨篇》)上等智慧的人會堅守正道而不有所動搖。
由此可知:貞固是屬於「智」的範圍。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貞固者,真知理之正而固守之,凡事從此立矣,故曰:『足以幹事。
』」真正知道事情的原理而固守著不改易,所以成功的事是從這個立足點開始的,這是「貞固」的真諦,所以說:「足以作為事情的主體(或作為任何事情)。
」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者,是說君子體會並包含仁道,廣泛以仁愛施於眾生,如此的德行足以為人的尊長。
仁即是善,是施行仁德,效法天的「元」德。
「嘉會足以合禮」者,是說君子能生養萬物,並使各種嘉美會合,如此的德行足以配合於禮,這是效法天之「亨」通;「利物足以和義」者,是說君子使萬物得到其所當得的利益,萬物各得其所合宜,如此的德行足以和合於義,這是效法天之「利」益。
「貞固足以幹事」者,是說君子利益萬物的德行能堅固貞正,使萬物長養,成就主體,這是效法天之「貞」正。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
【解析】
干寶說:「夫純陽,天之精氣。
四行,君子懿德。
是故《乾》冠卦首,辭表篇目,明道義之門,在于此矣。
猶《春秋》之備五始也,故夫子留意焉。
然則體仁正己,所以化物;觀運知時,所以順天;器用隨宜,所以利民;守正一業,所以定俗也。
『亂』則敗禮,其教淫;逆則拂時,其功否;『錯』則妨用,其事廢;『忘』則失正,其官敗。
四德者,文王所由興;四愆者,商紂所由亡。
」《乾》六爻皆陽是為「純陽」,這是天之精氣所形成。
人稟受這純陽之氣而成就「仁、義、禮、智」等四行,是為君子具有的美好德行。
〈繫辭傳上〉說:「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第一個「存」是指「使保存」,第二個「存」是指「存在本身」。
《乾》因為成就了萬物各自的本性,並保存了萬物的存在,所以是「道義之門」,萬物之性由此門而出;而人的仁、義、禮、智之性,都是出自《乾》之「元、亨、利、貞」等四德,所以說:「《乾》冠卦首,而辭列四目,」這就是將《乾》列為眾卦之道,而其卦辭要列出「元、亨、利、貞」這四目的原因。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漢書》),唐顏師古注:「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
」這是指《易》首之《乾》的備「四德」,猶如《春秋》篇首之備「五始」,這些都是聖人(孔子)所用心的地方。
《論語.顏淵篇》:「為仁由己」,所以說:「體仁正己,所以化物」,因為躬行仁而端正自己的行為,這樣就足以「長(管理)人」。
「運」意義同於「會」,〈禮記.禮器〉:「禮時為大。
」禮要和於時,要能變通,這是禮通順,所說:「觀運知時」。
〈尚書.皋陶謨〉:「天秩有禮」,「秩」為形容詞,是「整齊有條理」的意思,所以順天,則是「合禮」也。
〈繫辭傳下〉十二個「蓋取」,如:「蓋取諸《離》、蓋取諸《隨》」等等,是「利」為器物之用,所以說:「器用隨宜」,隨其合宜而制作器物以供人們使用。
〈中庸〉:「義者,宜也」,所以利(隨宜)民,則是「和義」也。
〈師.彖傳〉:「貞,正也。
」業,就是社會上的各種工作職務,〈坤.文言〉:「發於事業」。
固守正確的事業,如此可以定安民俗,這就是所謂「貞固,足以幹事」的意思。
禮,就是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禮亂則敗壞仁的本體,它的教化必會導致於淫濫。
違背時機則破壞了禮的合時,它的功效必不能彰顯。
錯(廢棄)則妨礙義的作用,必至於荒廢其事業。
忘失則失「貞」的正確性,做官的必致於保不住他的職位。
有這四德則能成功,所以說:「四德者,文王所由興。
」周文王就是有這四德才能讓周王朝興起;跟這個相反的就是而有四愆(錯誤)則會滅亡,所以說:「四愆者,商紂所由亡。
」周朝之所以興起,而商紂之所以滅亡,其理由是很清楚的,所以君子終日乾(健)之又乾(健),來實行此四德。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行此四德,即體仁、嘉會、利物、貞固也,行此四德,則與《乾》元合其德矣,故曰:『《乾》:元、亨、利、貞』,所以明君子即《乾》也。
」君子體行這四種德行,就是體行了《乾》(天)生養萬物之四種德性,這時君子即等同於《乾》(天)德了。
《左傳.襄公九年》記載穆姜占卜之事說:「穆姜薨於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隨其出也,君必速出!』」穆姜是魯宣公的妻子,成公的母親,她與大夫叔孫僑如通姦,淫亂無德,成公十六年,叔孫僑如與穆姜陰謀推翻魯成公,結果失敗,穆姜因此被遷東宮。
這時,她擔心自己的前途,於是用《周易》占了一卦,得「《艮》之八」;於是請史官來解卦,史官說:「是謂《艮》之《隨》」,「《艮》之八」的意思就是《艮》卦變《隨》卦。
史官說:《隨》卦有外出之義,必須速速離開這裡!
穆姜不同意史官的分析說:「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无咎。
』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无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音ㄒㄧㄠˊ,淫也,媚也),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無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
』」穆姜認為:雖然這四德是事實的存在,所以雖遇《隨》卻無過錯;但是自己是一個婦人,而以淫亂禍國,是身在下位而行不仁之事,這不能叫做「元」;使國家不得安寧,這不能叫做「亨」;作亂害了自己,這不能叫做「利」;放棄自己尊貴的位置,與臣子做婬媚之事,這不能叫做「貞」。
有此「四德」的人,才可遇「《隨》而無咎」;而我這四德無一符合,怎麼能稱《隨》呢?這是我自己招來的禍害,能夠無咎嗎?必定死在這裡,決出不去了。
由穆姜的分析,更能夠瞭解這四德的內在含意。
《乾》的四德,施行於君王的事業來講,「元」則是「仁」,「亨」則是「禮」,「利」則是「義」,「貞」則是「信」。
其中不論說到「智」,是因為行此四事,都要由「智」來完成。
且《易緯.乾鑿度》說:「水、土二行,兼信與知也。
」五行當中的水與土二行,都是兼有信與智的,所以省略而不提。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這句的意思是以君子之人,當行此四種之德。
但是行此「四德」,則是功德與天齊等,這樣在智力和毅力方面,則非聖人不能盡其功。
至於要說「君子」,是因為《易經》之為道,是要廣為人知的,如果只限於聖人才可以,這樣就不能普及了。
所以才總說為「君子」,使各階層的人,都可以努力實行。
但只有聖人行此「四德」,才能盡其極致。
如果是君子行此「四德」,就各自量力而為,多少各有自己的功績。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解析】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此文章問答之祖也。
」從此段以下,是用假設問答方式,來作首次詮釋《乾》卦六爻的爻辭,是屬於傳體,在說明《乾》德之功用,是用陽九之道理。
何妥說:「夫子假設疑問也,後五爻皆放此也。
」以下五爻都仿傚此爻用「何謂也」這個句式。
宋程頤《易程傳》說:「自此以下,言《乾》之用,用九之道也。
」從此段以下,是說《乾》之功用,是「用九」之道。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
【解析】
此句是以人事來解釋「潛龍」的意義,表示聖人有龍德而隱居的情形。
在字義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鱗蟲之長。
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龍」字是屬於「象形字」,右偏旁字是像「龍飛」的形狀,而左偏旁的下部,是從「肉」,而右上半部是「童」字省去了下部的「里」字,成了「辛」字來作為「龍」字的聲符。
龍這種神獸的習性,是能隱藏、能顯像,大小變化自如;在春分的時節會飛上天;在秋分的時節就會潛入深淵之中。
用祂來比喻聖人有龍之德性,能隱能顯。
何妥說:「此直答言聖人有隱顯之龍德,今居初九窮下之地,隱而不見,故云『勿用』矣。
」此處指聖人本來有如龍般或隱或顯的能力,但在初九一爻,時機上應當隱藏而不現於世,因為隱藏,所以說:「勿用」,指不要有所作為的意思。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龍德,聖人之德也。
聖人神明不測,故曰龍德。
初九陽在下,聖人之在側陋也。
」初九陽爻處於地下,這「側陋」就是「窮下之地」的意思。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龍德,聖人之德也。
在下故隱。
《易》謂變其所守。
大抵《乾》卦六爻、〈文言〉皆以聖人明之,有隱顯而无淺深也。
」《易》的道理是講變,是變其所守之位置,初九之爻是如龍般潛藏於地下,而不現於世上;正如聖人有龍德一般,在時機不適合的時候,要隱藏於世,等待良機。
而這聖人的行跡,有隱藏和顯現之不同,卻沒有深淺之分別。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聖人神明不測,故曰:龍德隱在下位也。
」聖人行事有如神明般不能測度的隱秘性,所以說聖人的德性如龍潛般隱藏在下位,而不欲人知曉。
在爻變上,☰《乾》初爻變為☴《巽》,〈繫辭傳下〉說:「巽,稱而隱。
」《巽》卦是有所稱道,而意思卻隱諱不明。
表示聖人有可稱道的龍之德性,卻隱藏而不表現於世上,所以說:「龍德而隱者也。
」
不易乎世,
【解析】
王弼注說:「不為世俗所移易。
」虞翻〈屯.彖傳〉注:「初剛難拔」,初爻有剛韌難以移動的特性,所以「不易」,即「確乎不可拔」的意思。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易,謂變其所守。
」即是改變其所守之正道。
而趙岐《孟子注》卻說:「易,治也。
」是說應當潛藏而不治理世事,而行道於有利的時機。
雖然是字面解釋不同,但潛伏的意思卻相同。
崔憬說:「言據當潛之時,不易乎世而行者,龍之德也。
」「不易乎世」者,是說君子應當固守其德行,不因世俗而移易其心,雖然逢遇險難,也不改易其本志。
此時的君子是當潛則潛,不會被外界所影響,能固窮守道,《論語.衛靈公篇》說:「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魯哀公六年,大約在西元前489年,孔子離開了陳國前往蔡國。
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於是派人聘請孔子。
孔子準備前往拜見回禮,陳國、蔡國的大夫謀劃說:「倘若孔子在楚國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
」於是就共同派兵將孔子圍困在野外。
孔子於是斷糧,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路。
子路埋怨地說:「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孔子回答說:「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
」在這個當口,就如崔憬所說的,這「不易乎世」就是「龍之德也。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易,移也。
不易乎世者,邪世不能亂,不為世所移也。
」又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不易乎世,謂自守其道,不因世而變易。
」這兩位注家的說法就是對孔子困於陳、蔡之間之言的最好注解,也是「不易乎世」的闡釋。
就象數方面來講,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說:「《震》長子繼世為「世」。
初九陽伏不動,未成乎《震》,故『不易乎世』。
」☳《震》是長子,嫡長子繼承先世,是為「世」。
而初九陽氣潛伏在地下不動,需動而成震,今不動,所以說:「不易乎世。
」
不成乎名,
【解析】
鄭玄說:「當隱之時,以從世俗,不自殊異,无所成名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解釋說:「『不成乎名』者,言自隱默,不成就於令名,使人知也。
」「令」是形容詞,意思是好的、善的。
如:「令德」、「令譽」。
《詩經˙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鄭玄《箋》:「令,善也。
」「令名」即是「善名」。
在應當隱藏自己的時機則隱藏,以同於世俗的走向,不自我標榜,不讓自己的名聲顯露在外。
在象數方面,《乾》以美利利天下為「善」,陽氣完成於三爻成本卦,《繫辭傳下》:「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又說:「其初難知」,所以說:「不成乎名」。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不成乎名』者,務寔不務名,不求知于世,以成就我之名也。
」「寔」為副詞,真實、實在的意思。
通「實」字。
君子務實不務名,不求被世人所瞭解,而能真正成就名聲,所以《老子》六十六章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遯世无悶,
【解析】
首先看字義。
「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遯,逃也。
」字同「遁」,又說:「遁,遷也。
一曰逃也。
」「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悶,懣也。
」又說:「懣,煩也。
」清段玉裁《注》:「煩者、熱頭痛也。
引申之,凡心悶皆為煩。
」「悶」作形容詞,指心中不愉快。
如:「煩悶」、「鬱悶」、「苦悶」等。
崔憬說:「道雖不行,達理无悶也。
」君子之道雖不能施行於天下,但是因為自己已通達天理,樂天知命,所以心中無所煩悶。
在象數方面,☰《乾》初一互為☳《震》,☳《震》為「世」(清紀磊《虞氏逸象考正》),☳《震》一陽隱藏於初位,所以說:「遯世」。
「遯世」是承接上段「不易乎世」而言的。
君子自己的德行操守不被世俗所移易,所以才會「遯世」而「无悶」。
此即是〈中庸〉裏所謂的「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君子遵循中庸(不偏不倚)之道立世,雖然不見知於世人,而能心不煩悶,亦不悔恨其所操持之道,正是「君子固窮」(《論語.衛靈公》之時,此是唯有聖人方能至此境地。
不見是而无悶,
【解析】
首先看字義。
「見」字作助詞,意同「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
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見」字和「被」字在同樣的位置,有著同樣的詞性及解釋。
「是」字作動詞,意思為贊成、稱讚。
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不見是」在此意思是「不為世俗所肯定、稱讚」。
崔憬說:「世人雖不己是,而己知不違道,故『无悶』。
」「不己是」即是「不是己」的倒裝句,意思是「不肯定自己」。
孔穎達《周易正義》解釋說:「『不見是而無悶』者,言舉世皆非,雖不見善,而心亦無悶。
上云『遁世無悶』,心處僻陋,不見是而無悶,此因見世俗行惡,是亦『無悶』,故再起『無悶』之文。
」自己知「道」之所在,也已行「道」,雖世人不能肯定自己的行為,但也心不憤懣,所以說「無悶」。
《楚辭.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的被放逐,是有憤懣的,因為他覺得世人與自己「道不同」,所以受到排擠,與此處所強調的正好相反,此段是同於孔子所說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論語.述而》。
孔子視「仁」為最高道德標準,即是此處所指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君子作到了這種境界,是可以「不見是而無悶」了。
在象數方面,☰《乾》相錯為☷《坤》,☷《坤》初爻變為☳《震》,成☷☳《復》為一陽之開始,☷☳《復》卦為一陽潛藏於下,而☷☷《坤》五陰同亂於上,所以呈「不見是」之卦象。
此處一陽為君子自己本身潛藏於眾陰之下(不為世人所認同),雖然世人不肯定自己,但君子自信不違乎道,所以「樂道」而「无悶」,即《論語.學而》所謂的「人不知而不慍。
」而「不見是」是承接「不成名」而言的。
以初《震》為樂,所以二句皆言「无悶」。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遯世無悶者,『不見用于世』而不悶也;不見是而無悶者,『不見信于人』而不悶也。
」君子之「无悶」有兩種:「遯世無悶」是屬於「不被用於世人」;而「不見是無悶」是屬於「不被信於世人」,而兩者皆因君子心中有道,所以不為外物移易心志,樂道而「无悶」。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不成乎名,謂自晦其跡,不求其名之成,行與世違,遯世矣,而道足自樂,故无悶。
己不求名,不見是于人矣,而心可自信,故无悶。
」君子隱晦自己的行為,不求聞名於世,所以「遯世矣」,而又樂道自足,所以「无悶」;又因自己不求名聲,所以不被世人所肯定,但樂道之心可以自我支持,所以「无悶」。
《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君子只就現在所處的地位,來做他應該做的事,不欽羨、傾慕本分以外的事;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該做的事;處在貧賤的地位,就做貧賤時應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應該做的事;處在患難,就做患難時所應該做的事。
君子樂天知命,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處於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處於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
端正自己行為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什麼抱怨了。
君子對上不怨恨天,對下不歸罪於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處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來;而小人卻是冒險去妄求非份的利益。
這當中的「居易以俟命」就是此處所顯示的「无悶」之真正意涵。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解析】
首先看字義,「違」,《說文》:「離也。
」《康熙字典》:「《易‧乾卦》憂則違之。
《註》知難而避也。
」「違」字在此用作動詞,解作「離開、避開」意思。
虞翻說:「陽出初《震》,為『樂』為『行』,故『樂則行之』。
《坤》死稱『憂』,隱在《坤》中,『遯世无悶』,故『憂則違之』也。
」虞翻以十二月陰陽消息卦來解釋,☰☰《乾》卦初爻之一陽生於☷☷《坤》卦五陰爻之下,下卦成為☳《震》卦,卦體成☷☳《復》卦。
所以說:「陽出初《震》」,這是說一陽出於☷《坤》卦之初爻而形成☳《震》卦。
在《說卦》中有對於八卦方位的說法:「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巽,東南也。
離也者……南方之卦也。
……兌、正秋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東北之卦也。
」這是首次八卦方位四正卦及四隅卦的提出。
之後的《易緯.乾鑿度》發揮說:「其(八卦)布散用事也,《震》生物於東方,位在二月。
《巽》散之於東南,位在四月。
《離》長之於南方,位在五月。
《坤》養之於西南方,位在六月。
《兌》收之於西方,位在八月。
《乾》制之於西北方,位在十月。
《坎》藏之於北方,位在十一月。
《艮》終始之於東北方,位在十二月。
八卦之氣終,則四正、四維之分明,生長收藏之道備,陰陽之體定,神明之德通,而萬物各以其類成矣,皆《易》之所包也。
」鄭玄註:「四維,正四時之紀,則《坎》、《離》為經;《震》、《兌》為緯。
此四正之卦,為四仲之次序也」《乾鑿度》將「八卦」和「方位」及「月份」首次地連結了起來,而鄭玄註更是標出「四維」及「四正」等卦位之名稱。
「四正之卦」為:《震》居正東方,值春;《離》居正南方,值夏;《兌》居正西方,值秋;《坎》居正北方,值冬。
「四維(偶)之卦」:《乾》居西北方,值秋冬之交;《坤》居西南方,值夏秋之交;《巽》居東南方,值春夏之交,《艮》居東北方,值冬春之交。
《震》,東方木,于時為春,《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說:「春之為言猶偆偆也……,偆偆者,喜樂之貌。
」「偆」,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若《白虎通》曰:『春之為言偆。
偆,動也。
』《春秋繁露》曰:『偆偆者,喜樂之貌也。
』葢皆蠢之假借字。
」故「為樂」也。
「為行」者,〈說卦〉說:「震,動也」,又「震為足……為作足」,韋昭《國語注》也說:「震為作足」,所以解作「為行」。
所以虞翻說:「樂則行之」也。
「《坤》死稱憂」者,前文有提到魏伯陽的「納甲法」說:「《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明」:三十日,月光消失,居東方,〈坤〉卦用事,天干納乙。
在此處,《坤》是月相光明的消失,是為「死魄」,引申出「死」的象,《左傳》昭二十五年:「生,好物也,死,惡物也;好物,樂也,惡物,哀也。
」,而「死」是憂慮的事,所以說:「坤死稱憂」。
《乾》初爻形成☳《震》體☷☳《復》,此時☳《震》一陽隱於☷☷《坤》眾陰之中,是為「遯世无悶」,所以說:「憂則違之」。
君子在此時段,如果以為樂,則行之;如果以為憂,則違之。
所謂的「憂」和「樂」二者,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事有快樂于心者,則奮然而行之,忘食忘憂之類是也;事有拂逆于心者,則順適而背之,伐木絕糧之類是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述而》)是屬於快樂於心能「忘食忘憂」之類的「樂」事;「夫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
」(《莊子.讓王》)「伐樹、絕糧」之類是拂逆於心,而順適地違背之之類的「憂」事。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違者背也。
言不以拂逆為事,皆置之度外,如困于陳蔡,猶援琴而歌是也。
蓋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則必遯世而不見信于人矣,而聖人皆無悶焉,是以日用之間,莫非此道之遊衍,凡一切禍福毀譽如太虛浮雲,皆處之泰然,此所以樂則行,憂則違,憂樂,皆無與于己,而安于所遇矣,非龍德何以有此。
」
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
【解析】
首先看字義,「確」本為「塙」,《說文》:「堅不可拔也。
從土高聲。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堅者,剛土也。
拔者,擢也。
不可拔者,不可擢而起之也。
《易.文言》曰:『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虞翻曰:『確,剛皃也。
』鄭曰:『堅高之皃。
』按今《易》皆作『確』。
」在此處作形容詞用,解釋為堅定、堅決的意思。
「乎」字是作形容詞後綴,無義。
「其」作代詞,指「潛龍」。
虞翻說:「確,剛貌也。
《乾》剛潛初,《坤》亂于上,君子弗用。
隱在下位,確乎難拔,潛龍之志也。
」依十二消息卦來講,《乾》初爻一陽始動,這是剛(一陽)伏於《坤》初(指背景而言)。
因為陽是正是君子,而陰是亂是小人。
此時《坤》反君主治世之道,所以亂現於朝政之上,這正是君子隱藏而不被重用之時。
《大過》卦辭:「棟橈」,意為「正樑彎曲」。
〈彖傳〉說:「本末弱也。
」其原因是用作正樑的木材太過軟弱了。
初爻為本,上爻為末,兩爻皆柔軟所以彎曲(橈)了,如果主體是「剛」就難拔了。
「拔」,鄭玄註:「移也。
」潛龍有至為剛強的意志,所以「確乎其不可拔」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確乎其不可拔』者,身雖逐物推移,隱潛避世,心志守道,確乎堅實其不可拔,此是『潛龍』之義也。
」君子自身雖然隨著世俗而轉換態度,隱居潛藏自己而不出現於世,但是本心守著正道,剛強地不會隨世俗之見而移動,這就是「潛龍」的內在含意。
宋程頤《易程傳》說:「初九,陽之微,龍德之潛隱,乃聖賢之在側陋也,守其道不隨世而變,晦其行不求知於時;自信自樂,見可而動,知難而避,其守堅不可奪,潛龍之德也。
」初九是陽氣最為微弱的時候,這時龍德潛藏了起來,正如同聖賢處在偏僻的地位,但是卻守正道而不隨著世俗而改變心意。
隱晦自身的行為而不求知於世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正是此時的寫照;自信自樂,見可動則動,又知難而閃避,其本心是守堅而不可移易的。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拔者擢也,舉而用之也;不可拔,即勿用也,言堅確不可舉用也。
蓋不易乎世六句,龍德也,確乎不可拔而隱也,龍德而隱,此所以為潛龍也。
」「拔擢」一詞是義同「提拔、升用。
」而「不可拔」即是「(潛龍)勿用」。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此六句即是「龍德」之顯現,所謂「潛龍」,即是指「龍德而隱」者而言。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時當可樂,則不私其有,以同乎人;時當可憂,則不失吾己,違而去之。
憂與悶不同,為一身起見為悶,為天下起見為憂。
……憂樂一隨乎時,行一準乎道,非一己之私。
所謂用舍無與于己,行藏安于所遇。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所見確者也。
」君子對於天下之事有可樂可憂兩種,《孟子.梁惠王下》:「齊宣公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是主張王者能統一天下,而達到王者的標準則在於他是否能以同理心來治理天下,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就是把人民當自己來看待,則人民也將君主當自己來看待,這樣的君主就能一統天下。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則引申孟子之義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君子不論是否當官,都是隨時地以天下國家為己任,天下人未憂之前先憂國家大事,天下人已樂太平之後才為之同樂,這是君子之懷。
同樣地,《孟子‧離婁下》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古代的聖王,都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也就是以同理心治天下,如此一來,君主就會受到人民的愛戴。
所以陳氏以為「時當可樂,則不私其有,以同乎人,」這就是「樂民之樂」,亦是「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意;而「時當可憂,則不失吾己,違而去之。
」這雖然不等同於「憂民之憂」卻有「先天下之憂而憂」之意。
這君子之憂與樂,是隨於時世,行為之準則乃依於道,而不在於一己之私。
因為君子之心如果為「私」,則會有「悶」,為「公」則會有「憂」,這又回歸於孟子之意了。
君子行藏一至於此,則會達到所謂「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君子心在萬民,行藏都是依於道,外物都不能影響他的心志,這就是大丈夫,這就是「龍德」。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解析】
這是解釋九二爻辭的意義。
虞翻說:「中,下之中。
二非陽位,故明言能『正中』也。
」所謂「中」,是指六十四卦中第二、五爻的爻位,第二爻為下卦之「中」位,第五爻則為上卦之「中位」。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正中,正當下卦之中也。
蓋上下卦以二五為中也。
」九二居下之正中,所以說:「中」。
二並非陽位所以不正,應當變而為正,因變動而得正,所以說:「正中(變動而中)」。
「龍德而正中」,九二居中不偏,然而卻不如九五居尊高而得位,所以只說:「龍德而正中者也」。
得不得中的爻位,有什麼重要性?宋程頤《易程傳.震.六五》說:「六五雖以陰居陽,不當位為不正,然以柔居剛又得中,乃有中德者也。
不失中則不違於正矣,所以中為貴也。
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為美。
三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為過,中常重於正也。
蓋中則不違於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莫善於中。
」《震》五爻以陰居陽位,所以是不當位而不正,但是它以柔居剛位而得中,所以有「中德」,象徵事物守持中道而行為不偏頗,所以「中德」是優於「正德」的。
因為居中則不離於正,但是得正位則不一定居中,這是儒家一貫的「中庸之道」。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能居中不偏地執事態之兩端之理而用之,只有聖人方能達到,所以「中道」是最重要的。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正中不潛而未躍之時。
」這是指龍在爻的表現,初九潛龍,而九三躍龍,所以九二處於離潛而將躍的正中時候。
所以宋程頤《易程傳》說:「以龍德而處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為得正中之義。
」以龍德(現龍在田)而處於下卦的正中位置,是能夠得易卦正中的意義。
庸言之信,
【解析】
首先看字義,「庸」,《說文》:「庸,用也。
」《爾雅‧釋詁》:「庸,常也。
」又《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這裏作形容詞,解釋為平常的、普通的。
「之」作動詞,解釋為「是、為」。
指即使對於平常的言論,都會講求信用,所以宋程頤《易程傳》說:「庸信庸謹,造次必於是也。
」「造次」一語來自《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意為「倉卒、緊迫。
」是說不管君子的處境如何艱難,都不會違背說話的信用。
荀爽說:「(九二)處和應《坤》,故曰『信』。
」《九家.說卦》說:「《乾》為言。
」陽氣漸漸生息至第二爻位成☷☵,此時二三四爻互為☳《震》(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互卦者,取卦中二三四及三四五又得經卦二也。
」以二三四爻為下卦,三四五爻為上卦,表示事情發展過程)亦為「言」,虞翻《師.六五》註:「震為言。
」二處於中和之位,上應☷☷《坤》五,二五相孚(誠信),所以說「信」。
又此時觀下卦,九二體☵《坎》,《坎》有「孚」(☵☰《需》:「有孚」),《坎.彖傳》〉說:「行險而不失其信」,所以說「庸言之信」。
庸行之謹,
【解析】
關於「謹」的字義,《說文》:「謹,慎也。
」「謹」和「慎」是同義複詞。
意為「謹慎、小心」。
《九家易》說:「以陽居陰位,故曰『謹』也。
庸,常也。
謂言常以信,行常以謹矣。
」陽氣昇至第二爻☷☵,此時二三四爻互卦為☳《震》作「足」(《說卦》)為「行」。
以陽居陰,位非其正。
又此時☵《坎》以一陽陷於二陰之間,舉動不可不謹。
《坎.大象傳》說:「君子以常德行」,君子常常講究德行,所以說:「庸行之謹。
」唐陸德明〈釋文.釋詁〉說:「庸,常也」。
虞翻說:「《坎》為習為常」,言說要常有信用,行為要常謹慎,這些都是《坎》象,因為《坎》二(「坎有險」)即是《乾》二(「利見大人」),也就是通常所講的要「謹言慎行」,才能有「利見大人」之象。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常言亦信,常行亦謹,盛德之至也。
」君子隨時都要言而有信,行為舉止動靜皆合於規矩,這才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庸,常也。
邪自外入,故防閒之;誠自我有,故存主之。
庸言必信者,無一言之不信也。
庸行必謹者。
無一行之不謹也。
」邪念是自外而來,所以要防止它;而誠是我自有的,所以要存下它。
所以,所有的言談要有信用,所有的行為要非常的謹慎,不致出錯。
閑邪存其誠,
【解析】
宋衷說:「閑,防也。
防其邪而存其誠也。
二在非其位,故以『閑邪』言之。
能處中和,故以『存誠』言之。
」《說文》:「閑,闌也。
从門中有木。
」「閑」的字義就是用門栓來栓門,有防備的意思,所以說:「防也」。
九二陽爻居陰位,其位不正,不正則必偏邪,所以要「閑邪」。
但是九二位在下卦之中,得卦的中位,能處中和的地位。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的感情涵蘊心中而未表現出來,稱為「中」,既已發出來了,而又能完全合於禮節的稱為「和」,「中」是天下之理的根本,「和」是天下最通達的道理,兩者就是人倫之間的最高指導原則,擴大至萬事萬物的運作,都是這個標準,所以《中庸》首言「中和」這個觀念;《中庸》篇後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說文》:「誠,信也。
」《朱子語類.性理三》說:「一心之謂誠」,又說:「誠者,實有此理。
」所以唯有「至誠」才能規劃、治理天下之大道理,立天下之大根本,能夠知道天地化育萬物之原理,所以《中庸》篇章終歸「至誠」這個觀念。
在此九二能處中和之位,所以說:「存誠」。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
」要防止邪惡的事情發生,最重要的就在一個「誠」字,《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要修身則要先誠其意,誠其意之後一路下去就能治理天下了。
那誠其意是怎麼回事呢?《大學》又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心裏有什麼就表現什麼,這就是不自欺,不自欺就不欺人,所做所為都是可以公諸天下的,所以《大學》才強調:「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誠意後才能行住坐臥都合乎常道,不愧於天地的活著。
宋蘇軾《東坡易傳》:「堯、舜之所不能加,桀、紂之所不能亡,是謂『誠』。
凡可以閒而去者,無非『邪』也。
邪者盡去,則其不可去者自存矣。
是謂『閒邪存其誠』。
不然,則言行之信謹,蓋未足以化也。
」聖君或暴君都不能讓自己有任何的改變,這就是所謂的「誠」。
要去除的莫過於「邪」,邪去了,好的自然就留了下來,這是「閒邪存其誠」的意義,不然,單只講言行的謹慎,是不足以教化世人的。
宋程頤《易程傳》說:「即處无過之地,則唯在閑邪,邪既閑則誠矣。
」能夠「閒邪」就能「誠」心,也就能處於「无過」之地了。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閑邪存其誠,无斁亦保之意。
」《詩經.大雅.思齊》:「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這是說:文王即使身處幽隱之處,亦是小心翼翼,而不敢為所欲為,並能孜孜不倦地保持美好的節操。
此處很有後代「慎獨」的意思存在。
《大學》說:「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君子在獨處時候,最是該注意要以善去惡,要發出自身的誠心來實行。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閒邪存其誠者,无一念之不誠也。
念念皆誠,則發之言行愈信於謹矣。
如此則其德已盛,善蓋一世矣;然心不自滿,不自以為善,其信、謹、閒邪存誠猶夫其初也,皆純一不已之功也。
」每一個念頭都出於自己本身的善念,則所有言行舉止都能謹慎不妄發,這對於個人而言,是一世的德行的極致;不謹如此,再能心不自滿,不以此為善,這「言信行謹」及「閒邪存誠」等作為,都是純一的念頭和持之有恆的功夫。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乾》二畫實,故言誠;《坤》二畫虛,故言敬;誠敬者,聖學之源。
見於《乾》卦《坤》卦,實天地自然之理也。
去其不謹信之邪,存其謹信之誠。
」從卦象上來看,《乾》九二是實劃,所以說「誠」;而《坤》六二是虛畫,所以說「敬」,因為「誠」是從自內心,而「敬」是表現在外的。
「誠敬」二者,是所有聖人學問的來源。
因為這是天地之間的道理,見於《乾》、《坤》兩個卦象之中,一是「誠」代表天理,二是「敬」代表地象,而這兩者衍生出了聖人淑世之學問。
那要如何上體天心下體地情而致聖人的學問呢?這種功夫就是要去掉沒有信用的「邪」念,而讓謹慎的「誠」信留存於心中。
善世而不伐,
【解析】
先看字義,「善」,《說文》:「吉也。
從誩(古字從雙言)從羊。
此與義、美同意。
」「善」有「吉祥」、「美好」的意思存在。
《孟子.盡心上》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裏的「兼」「同時﹑一起」的意思。
如:「兼顧」﹑「二者兼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等。
這兩處的「善」意思都相同,都有「利」的含意在,就是要「兼善」,自己好也要他人好,擴大到要世人好。
再看「伐」的字義,《說文》:「擊也。
從人持戈。
一曰敗也。
」清段玉裁注:「伐謂擊刺之,按此伐之本義也。
引伸之乃為征伐。
……又引伸之自功曰伐。
」「伐」的本義是一個人持戈擊刺敵人的意思,後世引伸為「自我誇耀」。
《九家易》說:「陽升居五,處中居上,始以美德利天下。
『不言所利』即是『不伐』。
故《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此之謂也。
」九二有君德,上與九五相應,陽氣上昇則居坤五(旁通),《坤》六五說:「黃裳,元吉。
」《坤.文言》說:「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君子黃裳(帝王的服裝)在中間(外加罩衣),是象徵中心通於道理,端正自我而處於正確的地位,美德在內心,而暢於四肢,外在表現於事業,這是美德的極致表現。
《孟子.盡心上》說:「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這個「不言而喻」的就是中心的美德(仁義禮智)發於外在的行為的結果。
此時九五處上卦之中位,有君主之勢位和美德,所以能以美德利天下。
因為陽氣始升於九二,所以說:「始以美德利天下。
」又因為「不言所利」所以說:「不伐」。
這是上體天心下體地德,廣利天下之民而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
《老子》第二十二章:「不自伐故有功,」《河上公章句》:「伐,取也。
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
」聖人德行美化世人,不自居其功,所以不誇其好處,《老子》又說:「不自矜故長。
」(同上)《河上公章句》:「矜,大也。
聖人不自貴大,故能久不危。
」美利天下,此功甚大,而聖人不自尊大,所以能長處其位而不陷於失位之險境。
《老子》結論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同上)《繫辭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聖君不伐其功,不勞其德,這是厚德之極致表現,表現在《謙》卦的君子之行,是行為恭敬來保存自己的地位,這就是「不伐」的真諦。
就卦象來講,《乾.文言》:「元者,善之長也,」所以《乾》為「善」;《鼎.初六》虞翻注:「《震》為長子,繼世守宗廟。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解纂疏.乾.文言》說:「《震》長子繼世,為世。
」清惠棟《周易述》卷十七也說:「《震》為世。
」陽氣昇息至九二互☳《震》卦為「世」。
此時☱《兌》體毀折(九二陽變陰),《說卦》:「《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悅)也,故曰:說言乎《兌》。
」此時「喜悅」被破壞,又☰《乾》象不見(九二、三變陰),《乾.文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所以說:「不伐」。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河上公章句》:「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故言上德也。
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養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
」依《章句》的意思是:「上德」是指上古有道而無名號之君,「不德」是「不以德教其民眾」,而是因循自然之道來長養人之性命,所以不見其德,故名之「不德」。
《老子》第三十八章:「是以有德。
」《河上公章句》:「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民德以全也。
」依《章句》的意思是:因為上古聖君的德合於天地載物覆物之理,所以民德因此得以保全。
有德君主不以德敎民,而順其自然,所以民德自存,這是指「無為而化」;但是,依一般的解法是認為:最好的德是不以其為德,因為不以其為德,所以德自然而存在。
不管是指君德或民德兩方面來說,都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意思。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謂為善於世,而不自伐其功。
」宋程頤《易程傳》說:「善世而不伐,不有其善也。
」前二家註都是說君主教化世俗,使民為善,而不自以為功,這不自以為功是因為君主不自以為善的緣故,這樣的解讀和《河上公章句》有明顯的不同。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由是上可格君,下可善俗。
則善不徒在一身,而及於一世矣。
不見為己之善,而見為世人之善,何伐之有乎?」這裏就九二君子之位來講,其上可以匡正君上,下可以良善民俗,如此善而兼於天下而不徒在於一身,是有一世之德。
君子只專心於改善世俗,而不見有在於己之善,所以不會有自誇其善的情形。
德博而化。
【解析】
荀爽說:「處五據《坤》,故『德博』。
羣陰順從,故物『化』也。
」九二上升處於九五之位,旁通據《坤》,《坤》為地,《坤.彖傳》:「《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地道廣博,所以說:「德博」。
《坤》承接《乾》之施惠,變化裁成萬物,又《坤》之羣陰順從《乾》一陽,如同天下之人順從君主一樣,所以能「化」。
再者,《乾》為德,九二於下卦三才位為地道,〈中庸〉說:「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所以說:「德博」。
陽(《乾》)變陰(《坤》)化,九二動而得正,以《乾》交《坤》,所以說:「化」。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德博而化』者,言德能廣博,而變化於世俗。
初爻則全隱遁避世,二爻則漸見德行以化於俗也。
」君子的德行能普施於世人,而來變化世俗,這就是「德博而化」。
初九「潛龍勿用」是全然的遁世隱居,不與世人相干,至九二「現龍在田」則是漸漸以德行來教化世俗的。
宋程頤《易程傳》說:「德博而化,正已而物正也。
」先正自己的行為來作為人民之表率,百姓自然隨之而正己之行為。
明來知德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德博而化者,言行為人所取法也。
」君子的言行舉止,是人民所學習的對象。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善被於一世,德之博也,己既不伐,人亦不知其所以然。
正己而物正,化也。
」君子之善廣被於一世,這是其德行之博施於人,己身不誇耀,而世人得到好處卻不知是什麼緣故。
先正己,然後能使萬物各得其正位,這是君子的教化世人之道。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
【解析】
虞翻說:「陽始觸陰,當升五為君。
時舍于二,宜利天下。
直方而大,德无不利,明言『君德』。
地數始二,故稱『易曰』。
」虞翻在此處發揮了「《乾》升《坤》降說」,此說的基本理論是:《繫辭上傳》說:「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虞翻註:「陽位成于五,五為上中,陰位成于二,二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
」他認為五為陽位之中,而二為陰位之中,所以在「消息卦」的基礎上,《乾》、《坤》兩卦要相對待來看。
《乾》的九二是為君子,應當升居《坤》的六五之位;而《坤》六五之陰,則應降居《乾》九二之位。
這樣一來,九二陽位上的君子上居於君位而得正;六五之陰下居於臣子之位,亦是得正。
清李道平在《周易集解纂疏.諸家說易凡例》當中的「升降」條解釋說:「《乾》升《坤》降,其義出于《易緯.乾鑿度》。
陰麗陽而生,陽由七上九,陰由八降六,故陽性欲升,陰性欲承。
《繫辭》所謂『上下无常,剛柔相易』,即此義也。
荀氐說《易》,多立此義。
」其例有二種:一是以陰陽爻為升降者,不拘於內外卦;二是以上下卦為升降者,不拘於《乾》、《坤》兩卦。
陰是附在陽而產生的,陽在蓍法上是是由七至九,而陰是由八降六,陽性是要升,而陰性是要承襲,所以有陰陽消息(長)的卦象出現。
據虞翻的說法:二為陰位,陽息至二,是「陽始觸陰」。
二與五相應,陽主升,所以說二「當升五為君」。
但是這時正居於第二爻,已有利天下(二為地上)的德行了。
《乾》九二旁通《坤》六二,坤六二卦辭說:「直方大,不習无不利」,田是在地表,有直、方、大等特性的現象。
所以君子如大地有養人的恩德,所以天下之人見之無不利。
這是說九二之「大人」,雖居在下位,但事實上卻有領導百姓的德性。
又〈繫辭傳上〉說:「天一地二」,所以說「地數始二」。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以其異於諸爻,故特稱『《易》曰』。
『見龍在田』,未是君位,但云『君德』也。
」初九陽爻得正位不變,而九二居陰位失正應當變,指出變《易》是從此爻開始的,所以說:「《易》曰」。
這個爻辭說:「利見大人」,不是居「君位」,故只說是「君德」等,都是異於其他各爻辭的,所以特指出「《易》曰」,來著重此爻的特別性。
宋程頤《易程傳》說:「(以上)皆大人之事,雖非君位,君之德也。
」君子雖不是居於君位,但有行大人之事,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引申說:「自誠之純粹言之曰『善』,自其及人者言之曰『德』。
二非五,未居之君之位,而正中已有君之德,故稱『大人』也。
」這種「善」,是「自誠」於身而言,而及於他人而言則謂之為「德」。
就卦象而言,九二沒有九五之尊貴,但於下卦立於中位,已有君主之德,所以稱為「大人」。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此謂升《坤》五為大人也。
二升《坤》五,《坤》五降二成《既濟》。
」這裏講消息卦,《乾》九二升《坤》六五居正位為「大人」;而《坤》六五降至《乾》九二成☵☲《既濟》,「二為雨施,故善世為繼體,故不伐。
」《坤》六五為「雲行」,而《乾》九二為「雨施」,成為「繼體之君」而教化世俗,所以不伐其功。
「德施普故德博而化,化謂陰陽。
《易》成《既濟》,雲行雨施,品物流形也。
」君子之德普施於世間之人,所以說「德博而化」,這「化」是指陰陽調和,各得其位的意思。
「二當升《坤》五為君,故曰『君德』。
」《乾》九二應上升《坤》六五而為得位,但實際上卻不是真正居於君位,所以只稱「君德」,「稱『《易》曰』者,言《易》以所言。
『利見大人』者,以其有君德當升《坤》五,故特出『《易》曰』以明之。
」這有君德當升降之理為異於他爻,所以舉《易》說來表明。
九三曰:「居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解析】
這一段是解釋九三爻辭的意義。
虞翻說:「《乾》為『德』,《坤》為『業』。
以《乾》通《坤》,謂為『進德修業』。
」陽氣升至九三成☷☰《泰》,☷☰《泰》內卦為☰《乾》而外卦為☷《坤》。
〈繫辭傳上〉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乾》)則有親,易從(《坤》)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乾》)則賢人之德,可大(《坤》)則賢人之業。
」由文中「《乾》以易知」推演出《乾》為「可久則賢人之德」,由「《坤》以簡能」推演出《坤》為「可大則賢人之業」。
又說:「夫《易》,聖人之所崇德而廣業也。
知崇禮卑,崇效天(《乾》),卑法地(《坤》)」,此處「崇德」是指《乾》;而「廣業」則是指《坤》,所以虞翻才說:「《乾》為德,《坤》為業」。
再者說「以☰《乾》通☷《坤》」,是謂天地交而為☷☰《泰》。
「崇效天」為「進德」;「卑法地」為「修業」。
宋衷說:「業,事也。
三為三公,君子處公位,所以『進德修業』也。
」《坤.文言》說「發於事業」,所以「業」解釋為「事」的意思。
《易.乾鑿度卷三》〉說:「三為三公」,以君子之德行而處三公之位,所以貴在於「進德修業」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德』謂德行,『業』謂功業。
九三所以「終日乾乾」者,欲進益道德,脩營功業,故『終日乾乾』,匪懈也。
」「進德修業」的「德」是指「德行」,而「業」是指「功業」,一是自我修養本身,一是建立身外之功業。
九三的終日強健不息的上進,是不敢鬆懈自己的。
宋程頤《易程傳》說:「三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將何為哉?唯進德修業而已。
」九三處在內卦之上位,此時君德已很明顯了,唯有進德修業方能再進一步。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也;修辭,見於事者,無一言之不實也。
雖有忠信之心,然非修辭立誠,則無以居之。
知至至之,進德之事,知終終之,居業之事,所以終日乾乾而夕猶惕若者,以此故也。
可上可下,不驕不憂,所謂無咎也。
」所謂「忠信」是每一個心念都出自於誠;所謂「修辭」是談論任何事情都本於事實。
雖然有誠心,但是言談之中不本於事實,也是無用的。
知道學問的極點而去達到它,這是「進德」之事;知道行為的終極點而去達到它,這是「居業」之事,這就是「終日乾乾」的行事,卻又早晚保持著警惕之心的緣故。
地位可上可下,態度不驕傲不憂慮,這就是「無咎」的意義。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者,非無事而徒動也,勤於進德修業也。
然以何者為德業,德業何以用功?蓋德者,即貞實之理,誠之涵於心者也。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者」,並不是無目地的前進,而是盡力於進德修業,作好內外功夫。
但是是要以什麼來做為「進德修業」的實質性呢?就是「誠心」,其內涵著真實之道理。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本義》謂六爻者以聖人言之,有隱顯而無淺深。
言所處時位有不同,非自初而上有積漸也。
三爻爻辭稱君子,亦君子而求至於聖人者也。
」陳氏發揮朱熹的觀點說,每爻有每爻的意義,並不是從初爻累積而成的。
九三會稱君子,是因為有求至於聖人的意圖存在。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進德謂至三;修業謂居三之業。
功業見乎變,畫變之九也。
」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說:「《易》象九為老陽,七為少;八為少陰,六為老。
」易的爻象在九為老陽,七為少陽,七進為九;八為少陰,六為老陰,八退為六。
「進德修業」是進於九三君子之位,修君子之德,欲建功業需等待乎變,九三之變則進之於九(老陽)之位。
忠信所以進德也,
【解析】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忠信,主於心者无一念之不誠也。
」「主」是「持守」之意;「誠」是「真心真意」之意。
持守於心的每一個念動都是個「誠」字,就是「忠信」。
翟玄說:「忠于五,所以修德也。
」〈乾鑿度〉說:「三為三公,五為天子。
」九三之臣子忠於九五之君主,所以說:「忠于五,所以修德也。
」崔憬說:「推忠于人,以信待物,故其德日新也。
」君子能推忠心於人,以誠信對待萬物,則其德行日有所更新。
就卦象而言,☷《坤》來☰《乾》二成☲《離》,《離》在中為「忠」;又☰《乾》九二之☷《坤》成☵《坎》。
《坎》:「習坎,有孚。
」「孚」為「信」,《論語.學而》說:「主忠信」。
九三與初二為☲《離》、☵《坎》,九三終乾事而忠信在內,所以宋程頤《易程傳》說:「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
」積忠信於內心,才能夠德行日進。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忠信所以進德』者,複解進德之事。
推忠於人,以信待物,人則親而尊之,其德日進,是『進德』也。
」以「忠」、「信」二事雙解「進德」之事,「忠」之意為「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
」亦即是個「誠」字;「信」之意為「誠實不欺。
」一則存在內、一則表現在外。
推「忠」於他人,以「信」待物,這樣一來,眾人就會親近並尊敬他,其德就能日有所進,這是「進德」的真義。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進德』就存諸心言,『修業』就見諸事言。
忠信,存諸心者無一念之不誠也,德欲進而不已。
然使無真實之心,德安能進?故忠信,所以進德也。
」「進德」是就持守於心而言;「修業」則是表現於外物外事而言。
「忠信」是存在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真實不欺,是德行想要日進而不停止。
這先決條件是要有真實之心的存在,才能夠德行日進。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解析】
何謂「誠」?《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是謂天性;由明白道理後做到真誠,是謂人為之教育。
真誠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就會做到真誠。
只有天下最高之真誠,才能極盡天性,能極盡天性,則能夠極盡人性,能極盡人性,則能極盡而知萬物本來之理,如此一來,則能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之運作,即能達到與天地並行之地位。
荀爽說:「『修辭』謂『終日乾乾』,『立誠』謂『夕惕若厲』,『居業』謂居三也。
」因為是「終日乾乾」所以說「修(身)」,因為是「夕惕若厲」所以說「誠(心)」。
鄭玄《易.井卦.注》說九三為「艮爻」(《文選.吳都賦.注》引),又西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說:「艮為居」,因為☶艮上來自☰乾三,艮是門闕(《說卦》),是為「居」,所以說「居業謂居三也」。
翟玄說:「居三修其教令,立其誠信,民敬而從之。
」君子在九三尊位,對外就整飭(修)其教化法令,對內就立其本身之誠信,則人民莫不尊敬而跟從之。
這就是「居業」之事。
清李道平《疏》:「三動之《坤》,互《震》聲為『辭』,《坎》孚為『誠』,故曰:『修辭立其誠。
』《坤》為『業」,體《艮》止為『居』。
此通《坤》之事,故曰:『所以居業也。
』」☰《乾》九三之☷《坤》六三成☶☷《剝》,其中三四五爻互為☳《震》,「震為樂、為聲」(《焦氏易林》),所以為「辭」;此時二三四爻互為☵《坎》,《坎》卦辭:「習坎,有孚。
」孚,名詞,解為「誠信」,所以說「修辭立其誠」;《坤.文言》:「發於事業」,所以為「業」,又前面☶☷《剝》的下卦為體卦為《艮》,《艮》為「止」為「居」,此為通《坤》之事,所以說「所以居業。
」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
外則脩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
」君子在外則修習文教以顯其外形,內則立誠意於心,內外相輔相成,如此就能成就功業,所以才說:「居業」。
宋程頤《易程傳》說:「擇言篤誌,所以居業也。
」君子說話有所選擇,不關於道德者不出於口,則能忠實地牢記於心,這是所以處功業的方法。
《禮記.表記》:「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
』」人與人之相互往來,皆以言辭及禮來相對待,這樣才會相互尊重,所以修辭是極為重要的,無修辭則無以表達內心之誠意。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脩辭,見於事者,无一之不實也。
雖有忠信之心,然非脩辭立誠,則无以居之。
」修辭表現在對於事務的處理上,是無一處不以誠相對者;雖有忠信之心,但卻沒有修辭來表達自己的誠意,則無法安處於事業之中。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引申朱子之意說:「人之不實多在於言,若口不擇言,雖有忠信之心不能立,立其誠,即立此忠信。
隨事檢點,不敢妄言,雖不言制行,而制行在其中矣。
業既言『修』,又言『居』者,『修者』治而弗怠,『居者』守而勿失。
如屋之既修,居之乃為我有也。
修辭立誠,業為我有,故曰『所以居業』也。
忠信修辭,言所以進德修業之道。
」有所謂「言多必失」,甚至於「口不擇言」,這樣一來雖然有擁有忠信之心,也不能建立其誠意,能以言辭立其忠信,才是立其誠意。
要立誠的要點是在於凡事都要在道德、行為上的注意約束,不隨便談說,這樣就能讓行為端正了。
已經說『修業』又說『居業』,是因為『修』是努力地去作,而『居』是要守護而不忘失。
好像修了房屋,就能居住一樣。
以修飾的言辭來表現誠意,德業即為我所擁有。
所以『忠信修辭』就是『進德修業』的方法。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三由元來,乾乾未已,故忠信所以進德。
變之九與陰接,故修辭。
言者心聲,爻由畫變也,變之九不化,故立其誠所以居業,乾乾若,三之德業也。
修,飾也。
禮不辭費,故修辭所以通情者也。
」九三陽氣由初爻而來,這時陽氣強而不已,所以「忠信」以「進德」。
《繫辭上》說:「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所謂的「爻」就是在爻劃之下用言辭來決斷它的吉凶屬性。
《乾鑿度》說:「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者,氣變之究也,乃複變而為一。
」蓍卦的時候,陽氣由一進而為七,再進而為九,九為陽氣之極限,窮極返始,又再變為一。
《乾鑿度》說:「陽動而進,變七之九,像其氣之息也;陰動而退,變八之六,像其氣之消也。
」陽氣動而變七進而為九,像陽氣的增加;陰氣動而減退,變八退而至六,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易》象九為老陽,七為少;八為少陰,六為老。
」七為少陽,動而進為九,是為老陽;六為老陰,動而退為八,是為少陰。
這表現了陽息陰消的互動過程。
陽進為「忠信」以「立德」,陽九窮而與陰六相接,是為「修辭」以「立誠」。
誠心需要表現在言辭上面,在卦劃則表現在爻上,九為老陽而不變化,是所以「立其誠」而「居業」也。
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終日剛健不已,是九三的德業,禮要用言辭來表達,是來通達相互的誠心。
南宋項安世《周易玩辭》:「忠信者進德之基也,可以共學矣;脩辭立其誠者,積學之方也。
脩辭所以察之,立誠所以存之。
」「忠信」是「進德」的基礎,是可以共同學習的;「修辭」而「立誠」的,是累積學習成果的方法。
「修辭」是用來觀察一個人是否有學問,而「立誠」正是保存這學問的方法。
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
【解析】
以卦象來說,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又說:「三爻變,則中爻為《巽》,有『進』象,又為《兌》,有『言辭』象,又為《離》明,有『知』象。
」九三爻變為陰爻,則三四五爻互為☴《巽》,「巽為股」(《說卦》),有「進」象,又反綜為☱《兌》,「說言乎兌」(《說卦》),有「言辭」之象,又二三四爻互為☲《離》,「離也者,明也」(《說卦》),有「知」之象。
翟玄說:「知五可至而至之,故可與行幾微之事也。
」陽氣升至九五為得位(陽氣得陽位)得中(上卦的中位),初爻與九三雖得位但卻不得中位。
九三上升至九五為得中,所以說:「知五可至而至之」。
但是九三卻是開始於初九,所以說:「可與行幾微之事也」。
另外,劉瓛說:「至,極也。
」莊氏說:「極即至也。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以三畫卦論,三居上,居上位象。
以六畫卦論,三居下,在下位象。
」三在下卦之上位,是為至極(下卦之極位)。
「幾」,名詞,預兆、細微的跡象。
〈繫辭傳下〉:「知幾其神乎」,虞翻注:「幾謂陽也,陽在《復》初稱幾。
」☷☳地雷《復》,一陽在重陰之下復起,是細微的跡象。
《老子.四十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這無法見聞及觸摸的,雖有三名,其實則一。
所以〈繫辭傳下〉說:「幾者,動之微」,虞翻注:「陽見初成《震》,故動之微。
」☳《震》,春雷驚蟄,一雷初起於地,所以說是「動之微」。
本卦內卦體☰☰《乾》,《乾》為陽,知得初陽已動,必升至於三,所以說:「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
」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知至至之,可與幾』者,九三處一體之極,方至上卦之下,是『至』也。
既居上卦之下,而不凶咎,是『知至』也。
既能知是將至,則是識幾知理,可與共論幾事。
幾者,去無入有,有理而未形之時。
此九三既知時節將至,知理欲到,可與共營幾也。
」九三是下卦之極位,剛與上卦相接,是為「至」;既已居上卦之下,而無凶咎之徵兆,是為「知至」。
既已能知是將至於上卦之下,這是能夠識知幾微之道理,則可以共論幾微之事。
「幾」的意思是出於無而入於有之間,有理路而未有形體之際,所以《老子.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宋程頤《易程傳》說:「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之,知之在先,故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知之事也』。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獲得不盡的知識。
能夠推極知識,就是「知至」,然後能「至之」,但這順序是「知之」在先;「知之事」,就是把萬事條理化,所以可以論幾微之理。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解釋說:「『幾』與『義』非二事。
『幾』者心之初動也,當欲忠信修辭立誠之初,心之萌動,必有其『幾』。
幾微之際,乃『義』之發源處也。
『義』者事之得宜也,方忠信修辭立誠之後,事之成就必見乎義,允蹈之宜,乃『幾』之結果處也。
『與』者『許』也,『可與幾』者,『幾』有善惡,「許」其「幾」之如此,方不差也,存者守而不失也。
」君子在於「忠信修辭立誠」的初起處,心剛萌動,這是幾微之動,這是「義」的發源處,《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這個發「端」是事物的起始,即是「幾微」之處。
所以,這個「羞惡之心」,就是「義」的起始來源。
「義」是指合誼之事,一直到能忠信修辭而立誠之後,才能行事合乎正確性,即是「義」,即是幾微之動的發展結果。
「與」是「許」的同義辭,就是「答應、應允」的意思。
如同孟子所認為「義」的發端是有「善惡」之分的;能分辨善惡,是「義」之「幾微」處,這是可以「應允」的,是君子可以守而不失的部份。
《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最微細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看見的地方,所以,君子在獨處之時,行為更是要謹慎小心,「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大學》)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在心之初動為『幾』,然『幾』尚有善惡,所動皆善,見之於事則為義矣,存之即居之也。
人不知究竟所在,則不知所終。
知之而不務至乎其極,雖所行偶有合宜,亦不能存。
」在心之初發心念是所謂「幾」,這「幾」在孟子的主張中是能分善惡者,則所行為都符合於「義」,這心念存之於心即是「居之」。
人如果不知義之所在何處,就不知道當所止行於何處;如果知義之處而不盡力達到其極限,則行為雖偶有合誼之時,究竟是不能常存於心中者。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解析】
《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萬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這天地間本末、終始發展及運作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於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姚信說:「知終者可以知始,『終』謂三也。
義者,宜也。
知存知亡,君子之宜矣。
」《繫辭傳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所以「知終可以知始」。
「義」的本義是「合宜」,「終」在此處是指九三在下卦之終,能至其終而不至於亢,能知終即能知初九之始義;如此,則能知進退存亡之道理,這是君子合宜之事。
王弼說:「處一體之極,是『至』也。
居一卦之盡,是『終』也。
處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故可與成務矣。
處終而能全其終,『知終』者也。
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
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處於一卦的極位,而能保其自身於終竟,是知道「終極」之道,因為必須處事小心翼翼至此爻位而不有犯過,是「知至」者,這樣的君子是可以與其成就事業的。
處於終極之位而能保全其自身,而不有失喪,是「知終」者。
若要快速獲得外物,此時義不如利的現實,因為見利是要隨機而動者;若要保存外物之終久,此時利就不如義的能久性,因為義是依名分而動的。
所以《詩經.大雅.蕩》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因為見利則行,不顧在後的危險,這是「靡不有初」;不能守成其業,以有善終,是「鮮克有終」。
所以唐代名臣魏徵說:「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資治通鑑‧唐紀》)如果問說是誰可以與其保存合宜者,大概是指「知終」的君子吧?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進德』則『知至』,將進也;『脩業』則『知終』,存義也。
」「進德」是「知至至之」,是要有所進取;因「修業」則「知終終之」,是要保存合宜。
宋程頤《易程傳》說:「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
君子之學如是,故知處上下之道而無驕憂,不懈而知懼,雖在危地而無咎也。
」「知終終之」是力行之事,既已知當所終於何處,則須力行而進,至於終點,繼而守之在後,如此,則可以與其存義,此即整理事物之理於最終,是聖人之事,是為學之始終之路。
君子之為學是如此之態度,所以知處上下之位之道理,而能無驕傲及憂戚之心,知所戒懼而不敢鬆懈,能處在於危險之地位而不致有過錯之發生。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知至至之,進德之事;知終終之,居業之事。
所以終日乾乾而夕猶愓若者,以此故也。
」知何所當至而至之,是「進德」之事業;知何所當終止而終之,是「居業」之事業。
所以君子終日乾乾不息,而至夕時猶警愓,不敢稍有鬆懈者,是為達成以上之事業所致。
蘇軾《東坡易傳》:「『至之』,為言往也;『終之』,為言止也。
《乾》之進退之決在三,故可往而往其幾,可止而止其義。
」知至至之,是初爻往九三也;知終終之,是知當止於一卦之極處。
《乾》卦之進退決定在於九三之處,所以進則可以進於幾微之處,而止時則止於其義。
「心之所安為止。
《書‧益稷》安汝止。
《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
《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
」(《康熙字典》)「止」的意思是心之所居止之處。
《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君臣、父子,與人交往等,心皆有所居止之處。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其終也,知德業之所當終,此事必有其義,見義之時,行此實事,而必欲其終,知終即終之,則事事皆當身可得而修矣。
義守不失,此其所以可與存義也,如此用功,則反身而誠,德崇而業廣矣,又焉往而不宜哉!故以之居上,高而不驕。
以之在下,卑而不戚,雖危無咎矣。
此君子所以終日乾乾也。
」知終終之,是知德業之所當終之時,則此事必有其合宜之處,見此義而實際其行,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如此則所有之事皆可得而修其身。
守義而不失,此君子可以存義者。
能進退合宜,又能存義於身,能反身而誠,則德高而事業廣大,又何往而不合宜?君子以此德行,處之在上而不驕傲,處之在下而不憂戚,雖身居高位,而無過咎,是君子終日強健行德而不息之故。
對待萬事最後歸於一個「誠」字,《中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誠身之道在於明白何者為善。
「誠」是天之道理,而實行「誠」,則是人之所當為者。
能「誠」則能事半功倍,不須費力思考而有所得,在中道之中來去自如,這是聖人了。
要如何的「誠」?就是「擇善而固執之」,要如何「擇善」?功夫就在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中,即是廣博的學習、詳細的求教、慎重的思考、明白的辨別、切實的實行。
這是誠之的順序與內容。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萬事究竟歸於一誠,故為終。
終之則居而不失也。
事物有裁制之宜為義。
……知終則深知萬事歸於一誠,而以修辭立誠終之。
則凡事之裁制合宜而為義者皆無…不存而業自修矣。
知開其始,行要其終。
內實其心、外實其事。
以此居上居下,安往不宜。
所以終日乾乾,夕猶惕若,無一息之間也。
三在內卦為上,合外卦為下。
不驕不憂,所謂無咎,進德修業之效也。
」知終是知萬事歸於一「誠」字,而以修辭立誠以終之。
萬事裁制合宜為「義」,則無不皆存於心而能修其事業;知如何開端,而行動能得其終歸。
在內實其心,外能實其事行,以此居上位或下位,亦能安居於不合宜之處而無所礙。
此君子所以終日強健不已,自我儆愓,不敢稍有懈怠。
九三在內卦為上位,合外卦為下位。
君子在此進退之位能在上不驕、在下不憂,能致無過咎之地,皆因此進德修業之功效也。
在象數而言,《繫辭傳上》:「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虞翻注:「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乾為道門,坤為義門。
……陽在道門,陰在義門。
」《乾》陽在內為道門;《坤》陰在外為義門。
〈乾鑿度〉:「地靜而理曰義」,是《坤》為「義」也。
《繫辭傳上》:「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乾》、《坤》為道之門戶,《坤》為關門,《乾》為開門,這一開一闔的道理稱為「變」;「易」道往來不停止稱為「通」,現之於外稱為「象」,形成物體稱為「器」,有了規範而利用之,稱為「法」,人民日用知而不知其理,稱為「神」。
☰《乾》九三即☷☰《泰》九三,此出於☰《乾》入於☷《坤》,終於下卦而應於上卦。
以《坤》成《乾》性,《乾》元之性常存,所以說:「可與存義。
」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九三居下《乾》之上,在人君之位;居上《乾》之下在人臣之位。
知其可至於此而至之,可謂不失其幾矣;知其可終於此而終之,可謂不失其義矣。
」九三居下卦之上,是人君之位;而居上卦之下,又為人臣之位。
所以,知其可至於人君之位而至之,是可謂不失其「幾」;又知可終於人臣之位而終之,是可謂不失其「義」。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至之』謂息至三;『終之』謂終於九。
息至三得位,故『知至至之』。
幾者動之微,見幾而作,『幾』也;知至至之亦『幾』也,故可與言幾。
謂陽自初至三成畫也,動成爻終於九,不化之陰,故知終終之。
義者事之宜,存,察也。
得位為宜,失位則失宜。
三終於九不化之陰,故可與察事宜。
」「至之」在卦的走向是由初爻向九三發展,「終之」是終止於上九。
向上至九三為陽而得位,「知至」是知得位,所以是「知至至之」。
事物發展的開端,是為「幾」,而「見幾而作」、「知至至之」二者亦為「幾」,所以說「可以與言幾」。
這在卦象的運作上,是陽氣自初爻至九三成一卦,進而終於上九,皆是陽氣而不化於陰,所以是「知終終之」;「義」是事物運作之合宜性,「存」,是「明察」之意,《爾雅.釋詁》「在、存、省、士,察也。
」陽得位為宜,失位就是失宜。
九三發展至上九不化於陰,所以是可與明察事物之合宜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解析】
〈繫辭傳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虞翻說:「天道三才,一《乾》而以至三《乾》成,故為『上』。
『夕惕若厲』,故不驕也。
」一《乾》卦三爻而有天、地、人三才位。
一爻息至三爻而成一《乾》卦,此中有天道,所以為「上」。
又君子能「夕惕若厲」,位愈高而心愈低下,所以「不驕」。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是故居上位而不驕』者,謂居下體之上位而不驕也,以其『知終』,故不敢懷驕慢。
」九三居下卦之上位,以陽居陽位,因亢而不敢有驕心,因其知所終而能終之。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三與五互一卦,三在下故為下,亢則有悔,三在下體,因時而愓故不驕。
驕謂恃已陵物也。
初在下,憂則為違之;三雖在下,已居下體之上故不憂。
不諂不瀆,何憂何驕。
」九三至九五為一互卦,此時九三在下,所以稱為『下』,過於高亢則會有悔吝之事,九三在下卦,因為能夠時時警愓,所以不致有驕心,『驕』是指倚恃自己之能力及地位而欺凌他人。
初九在下,在下位如感憂慮則思違離之;九三雖在在下卦,但已居於下卦之上,故能不憂慮。
此時能不諂事君上,亦能不瀆職位,所以沒有憂慮亦沒有驕心。
在下位而不憂。
【解析】
虞翻說:「『下位』謂初。
隱于初,『憂則違之』,故不憂。
」「下位謂初」,是說九三本自初九往上升,當隱而在下之時,「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當時雖困而心自通達,所以能夠「憂則違之」,所以能「不憂」也。
王弼說:「居下體之上,在上體之下,明夫終敝,故「不驕」也。
知夫至至,故「不憂」也。
」九三在下卦之上位,並居上卦之下位,能夠明瞭行至終點而有毀壞之慮,所以「不驕」也。
又能知所至之處而至之,所以「不憂」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在下位而不憂』者,處上卦之下,故稱『下位』,以其知事將至,務幾欲進,故不可憂也。
」九三處於上卦之下,所以稱為「下位」,因為其知大事之既將來臨,有急於前進之行,所以可以「不憂」也。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可上可下,不驕不憂,所謂无咎也。
」於此爻位,可上可下,可進可退,在上不驕,在下不憂,無入而不自得,這是所謂的「无咎」。
宋‧李光《讀易詳說》:「知至而能至之,則居下卦之上而不失其幾;知終而能終之,則處上卦之下而不廢其義,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因時而惕,雖危無咎也。
」知所當至之位而能至之,這樣居下卦之上則不失其機先;知所當終之處而能夠終止之,這樣居上卦之下位而不廢失上卦之義,所以居上位而能不驕,而在下位也可以不憂,隨其時而警惕自我,雖居危位也可以無所過失。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知至至之,故在上位而未嘗驕;知終終之,故居下位而未嘗憂。
至之言極也,終之言盡也,皆九三之謂也。
或曰:九三之位危疑如此,烏知其在下位而不憂乎?曰:以其乾乾而知之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而徳行恆易也,反覆皆乾,不離於道。
君子進徳修業,居易以俟命,夫何憂之有哉?」知當至之處而至之,所以身居上位而未嘗有驕心;知終之處而終之;所以居於下位而不曾有憂慮之心。
「至」的意思是「極」;「終」的意思是「盡」,這指的全是九三而言。
有人說:九三的爻位是如此高危而不確定性,何以知道當其處於下位時而不有憂慮之心?答案是:以乾道健行不已而知道的。
「乾」,是天下最剛健之道,其德行是恆有變易的,但反覆變易都是回終於乾,不離其剛健之道。
君子增進德行而增進功業,處於變易之位而等待天命,如此一來,有何憂慮可言呢?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
【解析】
王弼《註》:「惕,怵惕也。
處事之極,失時則廢,懈怠則曠。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
」「失時則廢」一句,是解「知至」;而「懈怠則曠」一句,則是解「知終」。
《玉篇.卷八》:「惕,懼也。
」意為「小心謹慎,隨時警覺。
」「怵惕」語出《尚書.冏命》:「怵惕惟厲」,意為「驚恐。
」《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朱熹《註》:「怵惕,驚動貌。
」「處事之極」,是指處下卦上之極位。
如果行事沒有把握時機(失時)則德業荒廢;如心裏懈怠則學術進修則會有缺失。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時謂日夕,剛而不中,故危。
」「時」是指日已行至黃昏,此時陽氣正剛而位不居中,所以有危事之慮。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處事之極,失時則廢』者,謂三在下卦之上體,是處事之極至也。
至失時不進,則幾務廢闕,所以『乾乾』須進也。
『懈怠則曠』者,既處事極,極則終也,當保守巳終之業;若懈怠驕逸,則功業空曠,所以『乾乾』也。
」九三處於下卦之上位,正是處於事之極至之地,如果失去時機而不前進,則有荒廢的危機,所以要勇健剛強不已;再者,又因處於事事之極位,則近於終點,又要保守已終之事業,如果稍有驕傲放鬆之心,則功業必付之流水,所以更要「乾乾」不息。
就「無咎」來講,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九三以此之故,恒「乾乾」也。
因其巳終、巳至之時,而心懷惕懼,雖危不寧,以其知終、知至,故「無咎」。
」是指君子知道要進修而知終極於何處,無論在上或在下之時,乾乾不息之心,各要隨其時機而更加警惕,如此一來,因為「知終」及「知至」,所以「雖危无咎矣」。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如此用功,則反身而誠,德崇而業廣矣,又焉往而不宜哉?故以之居上,高而不驕;以之在下,卑而不戚。
雖危無咎矣,此君子所以終日乾乾也。
」能「知至至之」,又能「知終終之」,用功至此境地,則能夠誠心正意,德行崇高而功業廣大,如此則能無所往而不自在。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乾乾愓若,防患於未然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愓,雖危无咎矣。
」因為能夠「乾乾愓若」,隨時剛健不息而警愓自身,所以能防患於未然,故能處於危地而不過咎。
在「義理」解卦方面。
宋.俞琰《周易集說》:「無咎者善補過也,九三過剛而不中,又處危地,本不能無咎也,所以無咎者,以其終日進修乾乾不息,又因其時而惕懼,則足以補其過矣。
時釋夕字,危釋厲字,不驕不憂,釋無咎之義,至之終之可與幾可與存義,皆申終日乾乾反覆道之義。
」「無咎」是指善於補過,因為九三在下卦之上而居陽位,屬過於陽剛而不居於卦中之位,又處於一卦之上位,是居於危地,本來是不能沒有過錯的;之所以稱其為「無咎」的原因,是因為九三君子能終日健行而不停息,又能隨時而保存警惕而不犯錯,如此一來,則足以彌補其居於危地而可能犯的過錯了。
「時」字是解釋「夕」字,「危」字是解釋「厲」字,「不驕不憂」是解釋「無咎」的意思,「玉至之終之」和「可與幾、可與存義」等,都是在重申「終日乾乾」,「反覆於道」的意思。
宋.李光《讀易詳說》:「又曰終日乾乾行事者,《乾》以剛健之道,進而行事,非潛隱之時也;又曰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者,《乾》生於子,統三男而長子用事,雖欲退遁不可得也。
故知終日乾乾者,與時而偕行也。
又曰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
三處重剛不中之位,又以陽居陽,髙亢之甚巳,過九二之中庸,故下不在田,未登九五之大位,故上不在天。
當斯時也,欲進,則有逼上之嫌;欲退,則有失位之懼。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聖人慮患之意纎悉周盡如此。
」九三言「終日乾乾」者,是說《乾》九三此爻非處於潛隱不現之時,而以剛強不息之道行事;又「與時偕行」者,說《乾卦》初九是起子(周朝以十一月為歲首),九三為長子,為三男之長,需擔重任,所以欲退隱而不可得。
所以說「終日乾乾」而不息者,就是要「與時偕行」。
「時」指「終日」。
又說☰☰《乾》為兩陽剛之卦而相重,而九三不居於兩卦之中位,上不在天,而下又不在田,無所依憑,所以要隨時都保持強健不息的態度,如此,則能遇危事而無過錯。
九三處於上下兩卦皆剛且不在中位,又以陽爻居於陽位,屬高亢有危之極位,並過了九二之中庸之位,所以下不在田;又未能登於九五之尊位,所以上不在天。
在這個當頭,想要有所進,則有逼上位(九五)之嫌;想退一步,又有失去高位之憂懼。
所以要隨時剛健不息的保持警惕,這樣才能居高位而無犯錯。
由此處可以看出聖人憂患慮危之心,竟如此之纖細周詳。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
」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也。
【解析】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此明九四爻辭也。
」這是闡明九四的爻辭意義。
荀爽說:「《乾》者,君卦。
四者,臣位也,故欲上躍居五。
下者,當下居《坤》初。
得陽正位,故曰:『上下无常,非為邪也。
』」乾為君,所以說:「乾者,君卦」。
四為三公,《易緯.乾鑿度》:「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
」又干寶《比》六四注:「四為三公,在《比》之家而得其位,上比聖主,下御列國,方伯之象也。
」四近於五位,所以說:「四者,臣位也」。
四因近於五位,所以有欲上躍居五位之心;又四爻與初爻相應,所以應當下居《坤》卦初爻。
九四屬陽居陰位,為不中不正,所以說「邪」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者,上而欲躍,下而欲退,是無常也。
意在於公,非是為邪也。
」九四欲上居五而得中位,又欲下居初得正位,所以說:「上下无常,非為邪也。
」為求得正位的關係。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得陽正位』,謂或上或下,求得陽之位。
」九四欲求得九五與初九之陽位而得正,所以有或上或下之舉動。
在義理方面。
宋.程頤《易程傳》說:「或躍或處,上下无常;或進或退,去就從宜;非為邪枉,非離群類,進德修業,欲及時耳。
時行時止,不可恒也,故云或。
深淵者,龍之所安也。
在淵謂躍就所安。
淵在深而言躍,但取進就所安之義。
或,疑辭,隨時而未可必也。
君子之順時,猶影之隨形,可離非道也。
」因為「進德修業,欲及時」,強調的是時機,所以「躍上處下」,沒有一定;「進退去就」,也是不守常規,所以才說「或(有的)」。
所以不是「邪枉」,也不是「離群」。
「深淵」是龍所安處之地,所以是跳上所安處之地。
「淵」是深的,卻說是往上跳,是取就於所安處的意義。
「或」是「懷疑」、「不定」的辭意,是隨時而為但未必定如此。
君子順著時機而行,好像如影隨行一般,可離者就不是道了。
宋.朱熹《周易本義》說:「內卦以德學言,外卦以時位言。
進德脩業,九三備矣。
此則欲其及時而進也。
」「內卦」是以「道德學問」來講;「外卦」是以「時機位處」來講。
所以講「進德修業」,「九三」之位已經具備了。
這裏強調的是要「及時而進」,把握時機。
宋.李光《讀易詳說》:「九四雖以陽剛處隂爻,然巳在下卦之上,有進而巳。
淵者,神龍所居,物所不能害也。
在淵而能躍,則升降變化舉皆在我,孰能制之?故不如九三之危直,曰無咎也。
四為隂位,有淵之象,與五同體,有躍之象。
勢既至此,雖欲退就安全之地,不可得也。
故象曰:進無咎也。
」九四為陽剛而處陰位,但是已在下卦之上,所以只有前進之勢。
淵,為神龍所居之處,他物所不能傷害之地。
在淵而能上躍,則升降變化皆操之在我,沒有誰能控制自己。
所以,不比九三有孤直危險之勢,所以才說「无咎」。
九四為陰位,所以有「淵」之象;因為欲與九五同體,所以有上「躍」之象。
既已上躍至九五之勢,欲退而居安全之地,實勢有所不能,所以象曰:進「无咎」也。
宋.朱震《漢上易傳》:「九四動之五,進而上也;復之四,退而下也,故曰或躍。
或,疑辭也,謂非必也。
九四動正也,之五不正,疑為邪。
」九四動而往五位,是上進;又降下至四位,是退下,這一進一退,所以說「或躍」。
「或」是「疑辭」,是不能肯定的說法,意思是未必是這樣作為的。
九四行動離淵為正,但之五有冀望上位之心,疑為有邪心而不正。
宋‧俞琰《周易集說》:「九四才剛位柔,故其躍也或上或下而無常,或進或退而無恆。
位不正為邪,九二九四皆以陽居陰位而不正,故皆言邪。
」九四才剛(九)位柔(四),所以上下無常,進退無恆。
九四位不正所以為邪,這在九二、九四皆屬陽爻而居陰位,所以不正而為邪。
九二和九四都是以陽爻而居陰位,不是正位,所以二者皆稱為「邪」。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上下,以位言;進退,以龍言。
九四之位,謂之上,則上乾之下也;謂之下,則下乾之上也,是不可為常也。
九四之龍謂之進,則猶在乎淵也;謂之退,則已躍乎上也,是不可為恆也。
為上而能君,為下而能臣,是謂無常。
可以進則進,可以退則退,是謂無恆。
」以爻位而言上下,以龍之活動言進退。
九四爻位,稱之為上,是上卦之下位;稱為下,則是下卦之上位,就其爻位於上下卦之相對位置而定義,是不可以為常態。
九四之龍若稱為進,卻猶在於淵之中;若稱為退,又已經躍於天上,是不可以為常態。
居上位能擔當君之任,在下位能負臣之責,在政事也是無常態。
態勢若可以進時則進之,若可以退時則退之,所以稱為無常。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在田者,安于下,在天者,安于上,有常者也。
進而為飛,退而為見,有恒者也。
恒即常字,九四之位,逼九五矣,以上進為常,則覬覦而心邪。
今或躍或處,上下無常,而非為邪也。
」九二現在田是安於下,九五飛在天是安於上;進而飛,退而見,皆是有恒的表現。
九四本來進逼九五有覬覦之心是為邪,而下退則是離群而致德行孤立。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或之爲言,可上可下,可進可退。
上下无常,疑爲邪矣。
然欲及時而上,故有時或下,非爲邪枉也。
」「或」的意思是可以上也可以下,可以進也可以退。
這上下無常性有不正之嫌疑。
但在為及時把握而躍上,也會有時而躍下,在時機上並沒有不正之行為。
進退无恆,非離羣也。
【解析】
荀爽曰:「『進』謂居五,『退』謂居初,故『進退无恆,非離羣也』。
」九四為陰位而欲上進於九五陽位,退而欲下於初爻陽位,皆在羣陽之中,所以說:「非離羣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何氏云:『所以「進退無恒」者,時使之然,非苟欲離群也。
』何氏又云:『言上下者,據位也。
進退者,據爻也。
』所謂『非離群』者,言雖『進退無恒』,猶依群眾而行,和光俯仰,並同於眾,非是卓絕獨離群也。
『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者,『進德』則欲上、欲進也。
『脩業』則欲下、欲退也。
進者棄位欲躍,是『進德』之謂也。
退者仍退在淵,是『脩業』之謂也。
其意與九三同,但九四欲前進多於九三,故云『欲及時』也。
九三則不云『及時』,但『可與言幾』而巳。
」說「上下」者是依位置而言,「進退」者是依爻位而言。
之所以「進退無恆」並非欲離羣而行,乃因及「時」而使其有如此之行為。
君子依羣陽而行,才華內蕰,不露鋒芒,随著世俗而浮沉。
「進德」是欲上進,「進」乃指棄位而欲上躍;而「脩業」則是欲下退,「退」指在淵而欲待時也。
九四上下之義同於九三,但欲上進則多於九三,這就是「欲及時」。
相比於九四,九三不說「及時」,只強調「可與言幾」,知道進取的目標而努力實現之,這種人可以與之商討事物發展的徵兆。
宋.朱震《漢上易傳》:「四,臣位,五,君位,出乎臣之類,離群也。
三陽為群,然上下進退無常者,乃九三進德修業,至是欲及時爾。
故進則無咎,不然,四近君多懼,安得無咎?」因為四為臣位,而五為君位,九四動而出於臣位,是離群之行為。
三陽顯示為羣,然而上上下下進退沒有常時,此乃是九三欲把握時機而進德修業之行為,所以斷為無咎。
如果不是如此之原因,則九四近九五之君位,伴君如伴虎,安能無咎呢?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然則九四者,何以知其進徳修業,而非為邪離羣者乎?曰:以其乾乾而知之!體重乾之健,得剛健之正,是以上下而非為邪,進退而非離羣也;或曰:然則九三、九四皆為乾乾而上下進退之辭,不繫之三,何也?曰:上下進退云者,言其不可測也。
三四者皆龍變化之位,三在人間,而四則離之矣。
龍未離乎人間,未可以言變化也,謂之反覆乾乾可也。
蓋以九居三可以為剛,不可以柔,故曰乾乾,言其至健而已也。
以九居四可以為剛,亦可以柔,故曰:或躍在淵。
言其變化無常不可測識,而不謂之乾乾也。
以九居四,故有上下進退之辭;以九居上,故有得喪存亡之義,夫豈苟云乎哉?」九四一爻如何證明其或進或退是因及時進德修業之原因,而非是為邪而離羣也?可從其乾乾而不離其道而知!乾而又乾(健而又健)行其正道,則能得剛而又健之正行,之所以言其上下進退之辭句不繫於九三之下,其故是上下進退之辭為表現其不可測之行為。
九三九四二者皆是龍變化之位階,其中九三位在人間,而九四則已遠離之。
龍性變化,若未離於人間,則未可以言其變化,然謂其反覆乾乾於正道則可矣。
其因乃陽九居三其性可以為剛,但不可以為柔,故言其乾乾,直言其極剛健不息而已。
若以陽九居四位,其性可以剛(性)亦可以柔(位),所以說其:「或躍在淵」。
言其變化無常而不可以測而識之,故而不言其為乾乾剛健於正道。
以陽九居四位,故而有上下進退不定之辭;以陽九居上位,故而有得喪存亡之意義,此非隨意言之也。
宋‧俞琰《周易集說》:「羣指在下三陽,非為邪,謂其動而或躍,非為小人之邪媚也。
非離羣謂其靜而在淵,非離君子之善類也,既非為邪,又非離羣,何為而不寧若是也?君子之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時難得而易失,君子不敢自失也。
《學記》云:『當其可之謂時』,失時則如上九之亢,而年事過高,精力衰弱,無能為矣,有不動,動則有悔,況又不知進退,豈得無咎。
今九四所以無咎者,知進知退,而又能不失其進德修業之時也。
夫時至九四,吾惟進吾九四之業而已,吾於分內所當進者進之,所當修者修之,又何咎之有。
進修有重習之意,而三四在重乾之交,故此兩爻皆言進德修業,上與進釋躍字,下與退釋在淵之義,無常無恆釋或之義,非為邪、非離羣、欲及時,以申進無咎之義。
」「羣」是指在下卦的三陽爻,說其「非為邪」,是說這三爻的進退,有上有下,並非是屬於小人般的諂脅不正。
「非離羣」指的是非離君子之善類,因為君子乃是及時而進德修業的原故。
時至九四之位,吾人惟修九四所當修之業,進分內所當進之位,又有什麼過咎?「進」、「修」有「重複學習」的意思存在。
九三、九四在上下兩《乾》之交,所以這兩卦皆言「進德修業」,「上、進」解釋「躍」字,「下、退」解釋「在淵」,而「無常、無恆」則解釋「或」的意思。
「非為邪」、「非離群」和「欲及時」乃申論「進無咎」的意義。
宋・郭雍《郭氏傳家易説》:「上下進退皆貴有常而不變,而此无常者,上下進退係乎時命也。
孔子嘗為委吏乘田矣,豈捨正道而為此哉?亦豈離類敗德而為此哉?不得其時而已!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是,以不忘于或躍也。
孟子以可仕則仕,可止則止,為聖之時。
而文言以或躍為欲及時,其義一也。
由是為魯之司寇,或躍之義存焉耳。
九四之處不以正,疑其為邪也,故言非為邪。
龍德在下而已,違之疑其離羣也,故言非離羣。
孔子懼進不以道,而退不以義者,故以及時釋或躍、无咎之義。
」上下進退皆注重有恆而不改變,而於此爻之為無常者,乃是上下進退皆繫於欲及於時命也。
孔子為小官之時,豈是捨正道而不為也?亦豈是離群類敗壞德行而為此職位?其故為不得其時機也。
君子進德修業而欲及於時機,所以不敢或忘躍於淵也。
孟子言可以出仕則出仕,可以去位則去位,此為聖之時者也。
而〈文言〉以或躍於淵為君子欲及時之為。
與上述孔孟二聖人所為之義相同也。
因此,孔子為魯之司寇,或躍之義則在其中矣。
九四之處其位不正,有疑其為邪之嫌,所以言其非為邪也。
龍德在下卦之位,違則疑其有離羣之行,所以其非離羣也。
孔子之疑懼在於不於其道出仕,而去位則不合於義。
所以用欲及時來解釋或躍、无咎之意義。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說:「以下退為常,則離群而德孤。
今去就從宜,進退無常,而非離群也。
惟及時以進修,而不干時以行險,此其所以无咎也。
」九四以下退為常,則是離群而致德行孤立。
現今九四或進或退而無常處,得其所宜,非為離群之行為。
因為及時而進德修業,不干犯時機而行險以徼倖,所以終歸於無咎。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說:「進退无恒,疑于離群矣;然欲及時而進,故有時或退,非離群類也。
四處危疑之地,進德修業與九三同。
三因時,四欲及時。
无常乃所以爲常,无恒乃所以爲恒,故无咎也。
」進退並無不變之處,所以會有離群而為之疑慮。
但是想要把握時機而進,也會有時而退,這並非離於群類之行為。
九四處高危而有疑慮之位置,在進德修業方面則是與九三相同。
九三藉著時機,而九四則想要把握時機。
這樣的作為正是以無常之行為來作為正常性,如此的結果是沒有過錯的。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說:「進謂變之九,退謂化之陰。
四不之坤,初則當化,故進无恆。
羣,同類也。
陽與陽為羣,陰與陰為羣。
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羣分者也。
離,麗也。
之坤,坤陰非陽羣,化為陰居本位;乾陽非陰羣,上下求陽位,故非邪。
進退俱異類,故非離羣。
乾道變化,氣自四始。
」「進」是說變之九,是窮盡陽之意,「退」是說化於陰之中。
九四不進為坤陰爻,初九則當化為陰爻,所以說「進無恆」。
「羣」指同類,陽與陽為羣類,陰則與陰為羣類。
此即《繫辭上傳》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即方與物以類聚,以羣分。
「方」,《九家易》說:「方,道也。
謂陽道施生,萬物各聚其所也。
」「物」《九家易》說:「陰主成物,故曰物也。
」。
陽和陰,即道與物皆是類聚羣分者。
〈離〉卦即「麗」也,是依附於天之義。
「〈乾〉二五之〈坤〉成〈坎〉,是陽陷於地也。
〈坤〉二五之〈乾〉成〈離〉,是陰麗于天也。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離卦》)所以,陽與陽為羣類,陰與陰為羣類。
〈坤〉陰非是陽之羣類,故化為陰而居於本位;而〈乾〉陽非是陰類,所以上下,或進或退以求陽位。
此並非為邪也。
進退皆是逢於異類,所以亦非離於羣類。
〈乾〉道之變化,其氣實始於九四之爻。
在卦象分析方面: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說:「四變巽為『進退』。
乾陽稱『羣』。
〈繫上〉曰:『物以羣分』,虞彼注云:『乾物動行,故以羣分』」。
進居五,退居初,不離乎陽,故『不離羣也』。
何氏云:『所以進退无恆者,時使之然,非欲茍離羣也』」,義亦可通。
『无常』、『无恆』,釋『或躍』也。
」上卦☰九四陰變陽為☴巽卦,是為「進退」六爻皆陽所以稱「羣」,乾卦皆以陽物羣動,所以說:「羣分」。
不論進於五或退於初,皆不離於陽羣,所以說「不離羣」。
此種進退皆是欲及時之為,是時使之然,非九四有離羣之心。
其中「無常」、「無恒」皆是解釋「或躍」之義。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
【解析】
崔憬曰:「至公欲及時濟人,故『无咎』也。
」三已「進德修業」矣,四言「欲及時」者,謂德業已具,至公之心,欲及時濟人,故「无咎」。
「或躍在淵,自試也」,故知欲及時自試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者,『進德』則欲上、欲進也。
『脩業』則欲下、欲退也。
進者棄位欲躍,是『進德』之謂也。
退者仍退在淵,是『脩業』之謂也。
其意與九三同,但九四欲前進多於九三,故云『欲及時』也。
九三則不云『及時』,但『可與言幾』而巳。
」
清.任啓運《周易洗心》:「卦中二爻為人位,則二為人所履之地,五上為人所遇之時,三為人進徳之功,四則徳已成也。
在上則天,在下則田,皆有常。
進則飛,退則濳,與見皆有恒。
此當變革之時,急于進上,則疑躁進而為邪。
一于退下則疑獨善而離羣。
故其進也止,躍而已不上于天,其退也猶于淵焉,不下于地。
蓋徳既進,業既修,則欲乗時有為。
道固然也,何咎之有?无常无恒釋或字義,非邪非離釋无咎義。
」二爻為人位,則九二是人所用來行走的土地。
九五在上則時人所遭遇之時機,九三為人進德修業之功效,九四則是德業已成之位階。
在上位稱為天,在下位稱為田,皆是有常稱的。
進則是飛躍,退則為潛藏,和現於田皆是有常態之為。
現今值於上下卦變革之際,急於上進,如此則有躁進之嫌疑而為邪不正。
而若退下於初位則有獨善其身而離群之嫌疑。
所以其行進有限度,躍上而不達於天,而退則猶在於淵而不下至於地。
如此皆因德已有所進,業有所修,而想要趁時機而有所作為。
這是理之必然,有什麼過錯可言呢?其中「無常無恒」是解釋「或」字的意義;而「非邪非離」則是解釋「无咎」一詞的意義。
民國.尚秉和《周易尚氏學》:「欲及時用其學,以濟天下,故不避其嫌。
四與初相上下,初潛四躍,初退四進。
」君子欲及時機而使其所學能大用,所以有進有退,不避有邪之嫌。
九四與初九上下相應,初九潛龍,九四躍於淵;初九為退,而九四為進。
小李/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第一章魏代文學|日誌首頁|荀子之內聖思想上一篇第一章魏代文學下一篇荀子之內聖思想回應
加我為好友樂天自足,以俟天命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平均分數:0顆星投票人數:0人我要評分:
lyy.ccw's新文章第三章孔子仁學思想千里馬--郁離子選第二章 春秋時代思想出師表第二章唐五代詞第一章先秦諸子思想之興起及其分派諌逐客書賈誼過秦論第一章 唐代詩歌第五章韓非法治思想之運用
lyy.ccw'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我的相簿
延伸文章資訊
- 1《易經》密碼:乾卦中的「龍」是哪六條,分別代表什麼? - 壹讀
乾卦純陽,象徵天;坤卦純陰,代表地。乾坤激盪,天地際會交互才誕生出了萬物。所以,乾卦就是其他卦的總爸爸,他就像一個剛健有為 ...
- 2漫談易經-乾卦@ 指天說地 - 隨意窩
故《說卦》云:『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乾」,它的意思是「健」,它代表天,表示日月 ...
- 3【周易全解】1 乾卦 - | 易學網
- 4讀懂《周易》乾卦你的人生道路就會很順利! - 阿波羅網
乾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在周人看來,干是始陽,是至陽,是第一陽,代表著進取創造的力量,所以放在首位。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
- 5易經中的乾卦代表什麼?讓我們從他的特性入手來分析解密
乾卦為天,為天、為強、為高大、為寬廣、為尊貴、運動不止、為明亮、為純淨、為健全等。乾卦之德為剛鍵,表示天體運行不息,春夏秋冬更替不止,任何力量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