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擔心對方不愛你了?感情中成熟的大人,都有「自我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男友、女友已讀不回,是不是不愛了?在愛情中,你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當對方已讀不回時,你心中升起的想法、感受又是什麼呢? #熱門話題 熱門排行Top15 最新新聞 有感新聞 質感專題 靈感雜談 好感指南 休閒 關係 學學 居家 好食 最新活動 廣告合作 首頁 文章列表 靈感雜談 2020/09/26 常擔心對方不愛你了?感情中成熟的大人,都有「自我感」 愛心理創辦人、關係心理學教練吳姵瑩 unsplash 在愛情中,你容易感到焦慮不安嗎?當對方已讀不回時,你心中升起的想法、感受又是什麼呢?現在讓我們來好好地談談...... 你經常不確定對方是不是愛著自己,更不確定自己是因為哪部分而被愛嗎? 這些在情感中的焦慮狀態,會驅使你做出許多不理性或失控的行為,導致那渴望親近的心反而將對方推遠。

例如:當對方已讀不回,你若是自我感不穩定,就會開始患得患失,無法自拔地猛傳訊息,或著一怒之下封鎖對方。

讓我再次提醒你,自我感就是你感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否是夠好、值得被愛的個體。

你的「討好」,未必是對方需要的 首先,我們就來談談,在情感中有不穩定的自我感,會怎麼影響關係? 當我們生命早期總是接收到被拒絕與忽略的經驗時,自然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

如果你不曾感受被疼愛,就會一直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被愛的感覺,造成有些人對關係執著、放不下,或透過不斷討好另一半來感覺安心,以為只要付出得夠多,就能有被愛的保證,但結果經常是在愛裡失去自我,也失去吸引力。

你也會透過討好來討愛嗎?這其實是被焦慮驅動的行為。

我的一位朋友麗莎,就經常在關係裡討好。

有一次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麗莎告訴我:「我每次去他家裡,就克制不住想幫他整理房間,洗衣服曬衣服,洗碗槽裡的髒碗,幫他做資源回收。

一開始他還會阻止我做,但後來他家裡東西越堆越亂,每次我去他就直接在沙發上滑手機,似乎也等著我去幫他做家事。

」 「我發現,我好像讓自己的位置從女友變成女僕,但我到底該怎麼辦?」麗莎很著急,但似乎還有點自我覺察,便問我究竟該怎麼做。

我問麗莎:「做家事會讓你開心嗎?」 麗莎苦笑著說:「怎麼有人做家事會開心啊,我自己的房間也沒這麼整齊!」 我又問她:「那你為他做家事是在討好他嗎?」 麗莎點點頭說:「對耶,我好像總需要做些討好他的事情。

我又接著問:「他有希望你這麼做嗎?」 麗莎回答說:「沒有。

」 我問:「那做得這麼累之後,他又沒有感謝,你心裡又是什麼感受呢?」 麗莎說:「這好像是我經常覺得很不公平的地方,總覺得我投入跟付出比較多,但對方的反應好像都淡淡的,讓我不開心又想找架吵,可是吵了又很擔心惹他不開心,怎麼辦?為什麼我這麼矛盾?」 親愛的,你身上有麗莎這種矛盾、不公平又委屈的感覺嗎?你是否和麗莎一樣,需要透過討好、服務與付出,來獲得被需要感,同時獲得價值感與被認可感,更重要的是,你很需要對方開心與喜歡的反應,同時做出「愛」的行為表達嗎? 當你在愛裡是以「討好」出發,意謂著你總是將重心放在伴侶身上,仰賴著伴侶的喜好、心情來獲得養分;同時,這些討好的付出是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會讓被付出的人有「被索取」的感受,有時覺得承擔不起這些好,或者回應不了,而想要逃走或拒絕。

因為這些「好」不一定是他們要的「好」。

只將重心放在伴侶身上,會使你忘了回頭看自己,更不覺得自己的快樂有多重要,以及不看重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因此,你會一直處於不懂得自己的價值,以及長期需求不滿足的情形。

例如:你的需求可能是對方好好跟你一起聊天,但對方總是悠哉地滑手機,你在無奈之下去做家事,希望換取他更多的關注力,但他只有更理所當然,或開始不明就理地厭煩。

既然為愛討好造成的問題這麼多,怎麼還是有人不停想討好別人呢?這是因為討好背後驅動的力量,其實是害怕失去關係的焦慮與恐懼。

你會發現,當一個人無法在關係裡自在做自己,總是看別人臉色,自然不會看重自己在關係中的價值。

當伴侶臉色不好時,你會感到自己的價值又歸零,就只能繼續討好。

因為你看不見自己在關係中的地位與付出,你也沒有愛惜自己的羽毛。

這些討好的企圖,就是避免自己被拋棄,或讓自己付出到筋疲力竭後,覺得不再需要關係而快刀斬亂麻。

最終,你並沒有好好地「在」一段關係裡,你不相信「自己」就是愛的存在,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使你無法去享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感,於是在「渴望愛、著急地付出、害怕擔憂、失望無奈」裡不斷地負向循環。

我想,你已經從麗莎的經驗裡體悟到「當自我感不穩定會如何影響關係」。

自我感是否穩定,將影響你在愛中的表現 接著我們來談,什麼原因讓很多人和麗莎一樣,持續困在討好的負向循環? 這很大的原因是,麗莎的成長經驗中,並沒有感受到足夠多的關注,成長的許多需求沒有被好好滿足。

例如:當她考好成績時希望被讚賞,而不是被視為理所當然;或她跌倒時希望被呵護,而不是被忽略與冷落。

若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這些心理需求有被好好滿足,照顧者對待你的方式,會被你的自我吸收消化,進而內化成你的心理功能,從而使自己有能力具備成熟的獨立性。

可是,相反地,如果你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就會感到匱乏或感覺這個世界對你並不友善也不安全,那麼,你就會在成年後的關係中,不斷尋求以下3種狀態,來試圖穩定自我感: 1.需要不斷被讚賞,感到被肯定 不論在生活或情感中,你都會不斷尋求肯定,也容易為了肯定,而委屈或掏空自己。

這也說明麗莎為什麼做得不開心,還是繼續討好。

2.需要與人融合,感受到安全與支持 在幼兒發展階段,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養育環境,則孩子多能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也就是就算照顧者不在身邊,孩子也能有安心感;知道照顧者就算不在身邊,也是在某個可預測的地方,不會過度恐慌害怕。

容易情感焦慮的人,往往缺乏客體恆存的認知,導致他們在看不到人時會容易不安,而他們與人融合的方式,有時需要全面掌控或完全透明的關係狀態,才能讓他們稍微安心或感覺被愛,卻讓伴侶感覺窒息。

3.渴望從安穩的關係,獲得修復與替代性的安全感 在我許多情感諮商的經驗裡,個案往往都是要不到愛的一方,因此一直跑來問我怎麼改變另一半、讓另一半成長。

因為他們身上的匱乏感太過強烈,一直渴望別人愛他,而將雙眼執著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著另一半變好之後能更穩定地愛他。

談到這兒,你可能會好奇,究竟擁有成熟自我感的人,具備些什麼特質呢?我一樣條列出以下3種情形,讓你體會之間的差異性: 1.擁有自尊的調整能力 你不會因為別人一句話或一個行為而失去自信。

也就是當你做的事情原本期待對方很開心,但對方卻沒有時,你不會因此傷心或暴跳如雷。

2.能享受生活樂趣 不需要透過他人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來取悅自己。

3.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你不會因為他人的離開就感覺生命索然無味,也不會因為沒人陪伴就感覺人生黑白,你就是充滿光芒與色彩的存在。

相信現在,你已經理解自我感穩定與否的差別。

自我感不穩定的狀態,會讓你將全副心思都關注在對方的行為反應上,因此你要練習將眼光回到自己身上,給出自己讚賞和肯定,向內探索自己,與自己共處,並且練習給予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你就能逐漸成為擁有成熟自己的個體。

當然,對於討好對方的行為,你一樣要去看顧自己背後的焦慮,理解內心深層的恐懼,並練習睜開內心之眼,好好看見對方的愛,也好好看見你的價值,不要總被不安的情緒綁架。

(本文整理、摘自《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三采文化出版) 關係 愛情 將經理人加入至主畫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