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道」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 - 新紀元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08年5月的托爾斯泰。
(公有領域). 為打開心中的天國,托爾斯泰汲取東西方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包括東方釋儒道三教信仰文化,尤其深受老子《道德經》的影響。
人物特寫/第548期20170914
追尋「道」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
byMashaZagvazdina周鼎編譯
1908年5月的托爾斯泰。
(公有領域)
為打開心中的天國,托爾斯泰汲取東西方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包括東方釋儒道三教信仰文化,尤其深受老子《道德經》的影響。
古老東方的智慧為他打開一條廣闊的路。
時至今日,也有人稱呼他為「俄國道家第一人」。
文_MashaZagvazdina 編譯_周鼎
列夫.托爾斯泰(LeoNikolayevichTolstoy,1828至1910年)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巨匠,是中國人眼中偉大的俄羅斯君子,也是影響印度甘地的英雄。
他的一生經歷過貴族的奢華浪漫,經歷過農人的辛苦耕耘。
為了理解生命的意義,他不斷地探索著人為何而生,又為何而存在?在漫長的探索中,他將智慧的目光投放在中國,並從中華文化中汲取思想精華,作為打開人生意義的一扇天窗。
中國古典思想對托爾斯泰的影響
托爾斯泰27歲時與中國結緣。
他早年在高加索、多瑙河一帶、克里米亞半島參加戰爭,因其作戰勇猛,獲得勇敢軍官的殊榮。
由於他參加過幾大戰役,為此也獲得「勇敢」勛章和其他一些獎項。
1855年,托爾斯泰收到培訓中國軍隊的邀請,但他拒絕了。
他說:「克里米亞戰爭後向中國派了一些人。
朋友勸我去當炮兵軍官。
我記得自己非常猶豫。
我朋友巴柳澤克去了,但他還要執行其他任務:與東方人耍狡猾的陰謀。
後來他成了大使。
」托爾斯泰所說的「其他任務」指的是特務活動。
19世紀70至80年代,托爾斯泰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50多歲時,接觸到老子的學說,開始積極研究中國文學和民俗,以便介紹給俄羅斯人。
托爾斯泰的祕書布爾加科夫寫道:「他曾說過,如果還年輕,就會去中國。
」作家自己也曾說:「我正忙於研究中國,而有人竟想使4億中國人習慣於歐洲文明。
」
當時的俄羅斯漢學家並不太接受中國的古典思想,甚至批評中國文化。
但托爾斯泰卻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化,並適當地加以改編,使俄羅斯人更容易理解。
1891年,托爾斯泰談到成年後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思想家這一問題時,他說孔子和孟子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老子的思想。
托爾斯泰表示影響自己最大的思想家是老子。
圖為明朝張路〈畫老子騎牛〉,老子手拿《道德經》。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公有領域)
在老子、孔子、孟子等中國先哲的思想中,托爾斯泰從中找到了共鳴,其中包括「博愛」、不以惡治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仁義。
托爾斯泰在給出版商和朋友切爾特科夫的信中寫道:「我完全融入了中國的智慧中,我非常希望向您和所有人介紹這些書籍給我帶來的道德補益。
」
「我待在家裡,現在正在發著高燒、流著鼻涕,但我還是已經連續兩天閱讀了孔子的著作。
如此不同凡響的道德高度簡直難以想像,您將獲得道德上的充足,會發現這些思想有時甚至達到基督教的高度。
我把自己良好的道德狀態歸功於閱讀孔子的著作,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子的著作。
這些思想應該成為全社會的財富。
」
1900年11月12日托爾斯泰寫道:「我什麼也沒有寫,正忙著研究孔子的思想,這非常好。
我在吸取精神力量。
現在,我想記錄的是,自己是如何理解這『偉大的學說』和『中庸之道』的。
」
托爾斯泰非常想把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俄文,但他不懂漢語。
後來,他獲知日本人小西氏在翻譯這本著作,提出來和對方合作。
就這樣,日本翻譯家小西氏和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首先把《道德經》翻譯成了俄文。
1903年托爾斯泰出版了《智者每天的思索》彙編,其中引用了老子的36段話。
後來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引述老子的話。
1909年,托爾斯泰決定為廣大讀者翻譯《道德經》中的部分格言。
他在去世前幾個月出版了一本小型書籍,他從《道德經》中精心挑選了64條格言,組成這本小冊子。
這本書受到廣大俄羅斯讀者的喜愛。
托爾斯泰號召提升道德修養
托爾斯泰出身貴族,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他曾經過著花天酒地、放浪形骸的生活。
圖為1848年,20歲時的托爾斯泰。
(公有領域)
托爾斯泰出身貴族,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他曾經過著花天酒地、放浪形骸的生活。
他擁有貴族階層的一切,又比之更勝一籌。
卓越的文學天賦,為他帶來顯赫的聲譽。
他是如此幸運,幾乎擁有人們想要擁有的一切。
托爾斯泰的一生中,曾經歷過一個特別的夜晚,即被史學家稱為「阿爾扎馬斯之夜」。
1869年,托爾斯泰為了田產的事情去了一次平扎省,中途在阿爾扎馬斯過夜。
根據他的敘述,凌晨2時,他看到了死亡,聽到了死神的聲音,他感受到一種可怕的東西正在緊緊地追趕他、糾纏他,幾乎使他難以擺脫。
這一夜帶給他的經歷,使他的一生都難以忘記,他的世界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托爾斯泰廣泛地吸收東西方文化的智慧與精華,包括中國的道家思想。
他痛斥導致俄羅斯人墮落的東正教,並對人性的敗落感到痛心疾首。
他希望人人都能從心中意識到愛的力量,通過自我完善進行自救。
托爾斯泰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不斷地修煉,在中國古典思想中他不斷地探索這方面的理念。
他寫道:「為了不讓容器裡的東西傾灑出去,就要認真地端平它。
為了讓刀片更鋒利,就需要經常地磨礪它。
如果你在尋找真正的幸福,那麼,對自己的心靈你也要做同樣的工作。
」
托爾斯泰認為,老子思想的基礎與所有正教一樣。
他寫道:「如果一個人為了肉體活著,生活就是痛苦的,因為肉體遭受罪業、生病和死亡。
如果一個人為了靈魂活著,那麼生活就是幸福的。
因為對靈魂來說,不存在受罪、疾病和死亡。
」
在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托爾斯泰強調了它的道德一面:「內在平衡是人類所有善行的根本,諧和是所有人類行為的普遍法則。
只有當人們保持平衡與諧和的時候,幸福的秩序才會遍布世界,眾生才會繁榮。
」
他相信,道德的完善沒有止境,人永遠都不可能說自己已經完美無缺。
他非常欣賞中國文化中的一個觀點:每天都從頭開始反省自我,更新自己,然後再次從頭開始,永遠都從新開始,沒有止境。
托爾斯泰在52歲時寫了一篇〈懺悔錄〉,對年輕時的自己進行了一場真摯而又坦誠的懺悔。
他寫道:「想到這幾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厭惡和痛苦。
在打仗時我殺過人,為了置人於死地而挑起決鬥。
我賭博、揮霍、吞沒農民的勞動果實,處罰他們;也曾過著淫蕩的生活,欺騙偷盜,形形色色的通姦、酗酒、暴力、殺人……沒有一種罪行我沒有幹過。
為此我還得到讚賞,我的同輩至今都還認為我是一個比較高尚的貴族。
」
他通過寫日記來反思自己的前半生。
托爾斯泰認為,人不是甘願墮落卑賤的,人不僅擁有良知和道德,而且身上也帶有神性的光輝,人的天性充滿理性的力量。
他意識到,愛是人類的本性,愛護人類的廣闊心胸會使人不斷地昇華。
在實踐中,他也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內心去尋找愛,就能在愛的指引下,找到光輝的生命主宰。
為人的使命追求完美道德
19世紀末,陰霾重重的古羅斯大地即將面臨共產運動的風暴。
就在共產紅禍席捲的前夕,托爾斯泰的誕生,在當時反映出全宇宙複雜的靈魂,即無神論、平民有神信仰、宗教勢力和政經等領域產生激烈的碰撞。
而他的誕生似乎就是在帶領羅斯人,尋找一條回歸傳統,秉承敬天愛人的精神之路。
身為貴族,他擁有財富和社會地位,人們尊稱他為「托爾斯泰伯爵」,但他為此感到不安。
他同情社會底層百姓,他想賣掉自己的車,想把十分之一的家產分給僕役和窮苦人。
他能放下伯爵的身段和鄉民一起耕作,和他們一起割草也絲毫不會遜色,每天工作8至10小時也不會感到厭倦。
1906年,托爾斯泰身著農民服裝。
(HultonArchive)
擁有美滿的家庭、顯赫的名望、財富和健康,人卻無法擺脫死亡,死亡的降臨讓人一生的苦苦追尋都變成徒勞一場。
為此,他尋思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生命的真諦是什麼?托翁51歲時,精神世界受到劇烈的挑戰。
作為有正義感的貴族,托爾斯泰想擺脫道德的敗落帶來的混亂無序,想擺脫常規的文學教育中顯而易見的偽善,他致力尋求一個博愛、公平、仁義的世界。
他想教育鄉民,於是到鄉村開辦學校。
托爾斯泰多次出國,大量接觸歐洲的著名學者,進行自我完善,用卓越的智慧來武裝自己。
但他還是無法掩蓋自己不知道應該教給人們什麼?為此他陷入苦惱,於是放棄了所有,來到大草原,盡情的呼吸巴士基爾的空氣,喝草原特有的馬奶酒。
他努力的尋找為善之道。
每一次,當他想表現出內心深處從善的願望,成為更好的人時,他看到世人用蔑視和譏笑來對待他。
但是,當他沉迷於慾望之中時,收穫的卻是一片掌聲。
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的善與惡彷彿是顛倒的。
在長久的探索中,他從東西方先哲的智慧中找到共鳴。
他相信人類降生於世是有使命的,這個使命在於他能自強不息地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天國在你心裡
1879年至1880年,托翁完成〈懺悔錄〉的主體部分,1882年正式出版。
這部自傳性質的著作,與奧古斯丁、盧梭的〈懺悔錄〉並列為世界三大懺悔錄。
由於書中部分內容否定俄國東正教,稱「基督教中沒有基督」,遭到教會書刊檢察機構的激烈反對。
儘管托翁自幼接受的是東正教,但他後來脫離了宗教,不去教堂做禱告,拒劃十字架和齋戒。
雖然他不去教堂,但他依然努力完善自身的道德,增強內心精神力量的強大。
他放棄的是宗教的外衣,並沒有放棄對神的信奉。
信神和信宗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他意識到「天國在你的心裡」,而不是在任何一種外在的形式中。
他努力的向內心世界探索人生的真諦,這也成為他創作的動力之一。
他領悟到,他所追求的信仰,是源於生命的真正力量,是在實踐中真正的走向神;而宗教勢力尋求的是在世人的面前完成一項人中的工作,因此教會之間會有爭鬥和攻擊。
托翁理解到,教會為了維護宗教的勢力,曾發動過宗教戰爭,發起宗教審判,公開焚燒不合教會理念但是蘊涵真理的書籍,甚至羅斯人曾以基督名義屠殺自己的同胞。
這是極其可怕的,這些行為完全違背對神的信念。
(〈懺悔錄〉卷15)
托爾斯泰認為:信仰是生命的力量。
對於人生的祕密,從精神信仰層面來解答,這能夠為人提供深刻的智慧。
信仰不是理論和學問,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通過親身實踐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他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廟堂,光明正從天頂射向人間。
托爾斯泰認為:信仰是生命的力量。
他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廟堂,而光明正從天頂射向人間。
(GettyImages)
領悟德的意義
《托爾斯泰與東方》是研究托爾斯泰的重要著作。
其中,在〈托爾斯泰和中國〉的章節中,闡述到宇宙的法則對世間的影響,也闡述了學者對道和德的理解。
書中講道,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在當時產生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學科,包括天文學、化學、醫學等。
它是基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對物質變化過程的記錄和反思,總結出的自然法則。
在自然變化持續更新的力量下,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這是世界運動和發展的表現。
源於宇宙運動的法則,產生出龐大巨大的更新力量,而世間的宗教和政治也都處於宇宙運轉的法則帶來的變化之中。
要想理解老子的思想,就要理解「德」的意義。
「德是一種物質存在的形式,從道中產生。
」「德能育化萬物,滋養萬物,也能引導他們,使他們修煉。
」
當時,在東方的認知中,德是一種物質,它可以轉化成人的福分:健康、財富、官運等等,也可以使立志修行的人進入很高的境界。
所以中國老人常講「行善積德」、「缺德」、「祖上積德」等話。
這是從久遠流傳下來的一個重要的普世價值。
1877年,托爾斯泰接觸了道和德的意義。
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一位偉大的道德之師,老子的思想在東方具有上千年的教化傳統,意味著美德和博愛。
托爾斯泰將從老子思想中領悟到的倫理價值、理想的思維方式,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教學中,甚至文學創作中。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托翁理解到,要想得到真正的道,就不能與世隔絕,並且要廣泛地去愛。
獨自的去愛是遠遠不夠的,要將心中的道和千百萬人聯繫起來,由此會產生最偉大的愛。
來自東方的思想,經過托翁的詮釋後,成為羅斯人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普世理念。
◇
#天國
#貴族
#孔子
#中華文化
#生命
#道德經
#托爾斯泰
#尋道
#老子
#道德修養
您也許會喜歡
by李健
20101021
第194期/封面故事
孔子的西方之旅
by楚一丁
20220201
第691期/封面故事
燕京風流從老北京的城市布局談東西文化
by王淨文
20181128
第610期/封面故事
為保秦嶺龍脈習大怒中共高官深信風水算命
by謝田
20190918
第651期/商管智慧
若水無大臺與上善之法輪功
by宋雁妮
20090312
第112期/神韻風尚
撼動心靈舞出人性的光輝
by仲維光
20171019
第553期/自由評論
老來贏球有感
by允嘉若
20180208
第569期/文化‧藝術
桃符門神闢邪春貼招福迎新年
by任百鳴
20090122
第106期/焦點新聞
老天開眼一句話──「眼」的啟示
延伸文章資訊
- 1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 中文百科知識
列夫·托爾斯泰( 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 英語:Leo Tolstoy , 1828年9月9日--- 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 2記托爾斯泰- 光益- 信仰與生活-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托爾斯泰在一封給農民讀者的信中寫道:「愛上帝,意思是:愛善行和盡可能接近、達到它;愛親人,意思是:像愛自己的兄妹一樣,愛所有的人。我致力做到的正是這一點,也僅僅 ...
- 3追尋「道」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 - 新紀元周刊
1908年5月的托爾斯泰。(公有領域). 為打開心中的天國,托爾斯泰汲取東西方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包括東方釋儒道三教信仰文化,尤其深受老子《道德經》的影響。
- 4列夫·托爾斯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5宗教异见者托尔斯泰的最后时光 - 澎湃新闻
许多东正教的神学家都将托尔斯泰的信仰与佛教和其他东方信仰做过对比。但实际上这种神秘主义与奥普京修道院的隐士们更为接近。托尔斯泰与俄国教会之间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