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瘟疫揭露原本脆弱的產業體質疫情前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之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就節目類別而論,若分別觀察兩廳院售票系統的音樂、戲劇、舞蹈、親子與其他類別,則票房、場次與售票數的逐年成長,只有戲劇與音樂類能通過統計檢定 ... 快訊 打二劑AZ四個月後抗體變負的?羅一鈞回應了 15:56 台南也爆打錯疫苗!男子診所預約BNT卻被接種高端 16:18 udn 雜誌 閱讀藝文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一場瘟疫揭露原本脆弱的產業體質疫情前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之數據觀點 2020-06-0116:03 聯合新聞網/ PAR表演藝術雜誌 (國家兩廳院/提供) 【撰文/高竹嵐(國立交通大學統計所助理教授、前A劇團音樂總監)】 自今年初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以來,世界各地表演藝術產業皆遭受重創,紐約百老匯至二○二○年三月十二日便已暫停營業,台灣則在三月五日NSO澳籍音樂家確診案例傳出後,各場館與節目相繼視情況停演或延期,文化部亦在後續提出相關紓困措施。

此次災情除對全體產業與從業人員造成影響外,也同時讓台灣表演藝術長期以來存在之各類基本面問題浮上檯面。

在此一關鍵時刻,除了關注疫情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造成的影響外,回顧在疫情前便已存在之趨勢與問題,亦是同等重要。

本次很榮幸再次受國家兩廳院委託,透過分析兩廳院售票系統資料,一窺台灣當前表演藝術產業在疫情爆發前後之總體發展。

本次之研究資料包含二○一三至二○一九年之節目銷售、會員訂單與相關基本資料,以及二○二○年疫情期間之停演與退票相關資料。

資料雖僅限於兩廳院售票系統節目與會員,但身為全台最大藝文票券售票平台,自有一定程度之代表性。

二○一三至二○一九年趨勢分析 二○一九年兩廳院售票系統不分類別節目之總票房為新台幣13.6億元,總場次7,119場,售出票數共197.3萬張,皆達到二○一三年起的新高點(註1),乍看之下,似乎台灣表演藝術產業蒸蒸日上。

然而,若仔細觀察數據,會發現各種不均的情形。

首先,就節目類別而論,若分別觀察兩廳院售票系統的音樂、戲劇、舞蹈、親子與其他類別,則票房、場次與售票數的逐年成長,只有戲劇與音樂類能通過統計檢定(註2);換言之,此兩類別在總體成長上是相對明顯的。

反之,舞蹈類在三種計算方式上都呈現負成長,票房年平均減少兩百四十九萬元,雖未通過統計檢定,但至少在統計上,舞蹈類可視同是七年來「無成長」,這本身便已值得擔憂。

但即使音樂與戲劇類「全體」隨年份成長,其內部依然存在不均的狀態。

表一為進一步觀察各地區節目銷售成長狀況之結果。

表中可見音樂類在多數指標與多數地區皆隨年度顯著成長,但戲劇類只有在中部地區是明顯成長,且不受以何種指標計算影響。

除此之外,表一進一步顯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北部地區(雙北地區,以及北部非雙北地區)的戲劇類場次顯著增加,但平均每場票房卻顯著減少。

換言之,每年團隊全體提供更多的演出,但總票房卻沒有等比例成長,形成一個「供給增加,但需求並未對應增加」的狀況。

這也就表示至少在北部地區,戲劇類表演團體是在一個平均每場總收入愈來愈少的狀況下,端出更多的演出。

團隊是否因而陷入一個負向的循環中,每一場的可運用資金愈來愈緊縮,從而被迫硬扛更多的演出來爭取金流?此一現象是否造成團隊的資產減縮,連帶影響到疫情期間從業人員的生活緊迫性?再輔以台灣戲劇類演出仍相對集中於北部地區之現況,以上問題變得格外嚴峻。

綜以上,雖然整體而言全系統總票房隨年份成長,但若細看數據便會發現,各地各節目類別之發展相當不均,舞蹈類逐年減縮,而北部戲劇類則面臨場次增加但平均每場票房減少的狀況。

以上觀察反映了截至二○一九年底為止,台灣表演藝術產業所面臨到的部分困境。

COVID-19疫情影響 而進入二○二○年後,COVID-19疫情更將台灣表演藝術產業帶入另一層的困境。

圖一為截至今年五月十日為止,兩廳院售票系統上各月份節目之異動狀況彙整,其中可見三至六月份皆有四成以上節目停演,四五月份節目停演比例更是高達六成上下。

以上僅包含於五月十日時已經在兩廳院售票系統上進行售票的節目並宣布停演的節目,尚不包含在該日期之後宣布停演之節目,亦不包含原本預計要進入兩廳院售票系統售票,但因疫情關係,最後選擇取消演出而從未進入售票系統的節目,故實際影響之節目數量將更為龐大。

而若就金額來看,圖二中實線為二○二○年至五月十日為止,兩廳院每日之售票與退票金額,虛線則為二○一九年對應日期之對應金額。

截至二○二○年五月十日為止,累積票房1.7億元,但累積退票金額達1億元;對比二○一九年同期的4.9億元票房,售票金額減少3.2億元,退票金額則高達6倍。

也就是說,不論是民眾的消費意願,或是已購票民眾的退票意願,都受到非常大幅度的影響。

此外,以上僅為至二○二○年五月十日為止之金額,實際影響金額勢必更為龐大。

以上對於演出與銷售之影響,都對於表演藝術團隊造成巨大的衝擊,以至於連綠光與紙風車等老牌團隊皆傳出財務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綠光劇團的《再會吧北投》在兩廳院售票系統的現代戲劇類別,已蟬連兩年的實售票數第一名。

若連票房上蟬連兩年冠軍的團隊,在此次疫情中皆陷入如此重大的危機,其餘團隊要如何生存,值得憂慮。

說到底,表演藝術產業本質上便是個風險極大的產業,檔期缺乏已經讓一個產品可銷售的期間短暫,而團隊又要在這麼短暫的期間內,賭票房是否可以扛起表演藝術天生龐大的前期投資成本,無法透過長線銷售來操作。

此一狀況又導致每個產品能夠累積的資產相當稀少,因此多數團隊都是處於近乎沒有資產,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豪賭的狀態,看這一次能不能爭取到下一次演出前的營運週轉金,一次賭完接下一次。

而當疫情造成全面停演時,週轉金便立即斷炊,沒有資產累積的問題便以極端窮凶惡極的方式出現。

總括而論,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困境,並非因為疫情才出現,而是早已出現;其風險結構已存在多時,今天只是透過疫情一次體現。

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長期以來資產累積的缺乏,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乃至於前述平均每場票房的遞減趨勢,能否透過這次疫情進行一次大體檢,並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式,提升各團隊在相關財務方面的操作能力,或許是比當前疫情紓困更為關鍵的事情。

畢竟,紓困紓得了一時,紓不了一世。

就算過了眼前的關,沒有系統性的解決問題,我們也只是會進入深陷另一個關而已。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0年6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衛武營驅動中南部藝文消費兩廳院售票創7年新高 賴清德追憶吳朋奉「台灣表演藝術界的損失」 吳朋奉驟逝賴副總統:台灣表演藝術界的損失 表藝票房大揭密衛武營推當代版魔笛老少咸宜 在舞蹈中學會應對進退的小女孩──藝術行政先行者平珩的年少回憶 5月初、適巧疫情三級警戒宣布前,「舞蹈空間舞團」在「勥之2」發表兩支形式、議題截然不同的舞作;與此同時,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平珩出版首部著作《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凝鍊40年從事藝術行政的「舞功」精髓,扭轉外界對行政的刻板認知:和藝術家一樣,行政人也亟需「創意」才能因應藝術創作的各種突發狀況。

平珩在1984年設立「皇冠舞蹈工作室」、「皇冠小劇場」,1989年創辦舞團,她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教至退休,身負「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和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等職務多年,常任評審、諮詢委員並長期耕耘校園舞蹈教育,多元角色的歷練,讓她得將「藝術行政」闡釋得相當現實與透徹,從沒人知道「何謂藝術行政」的1980年代,她就和舞蹈界的夥伴「邊摸石子邊過河」一起捲起袖子幹活兒。

若非平珩在書中提起,我們都忘了,在林懷民還沒將「舞者」定名之前,台灣過去是稱作「跳舞的」。

在還沒有「舞者」這個名稱和職業觀念的洪荒年代,這位投身舞蹈藝術的前輩,究竟是受到什麼樣的啟發,熱愛舞蹈至以身相許? 2021-11-0209:26 搭建通道讓觀眾前往他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郭文泰X蘇匯宇 郭文泰與蘇匯宇,兩個穿梭在劇院、美術館與各色展演場的名字,從影像、實體演出到展示,各有創作媒材與風格,有時並肩攜手,有時各自打拼,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上,都是相互陪伴靈感演進的夥伴。

2021-11-0209:25 立方計劃空間創辦人鄭慧華:以「策展」作為經營空間的方法 2020年,由獨立策展人鄭慧華、聲響文化研究者羅悅全成立的「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ProjectSpace,以下簡稱「立方」)屆滿10周年,這10年間,「立方」以不同形式,和超過200位創作者、策展人和文化行動者合作過,策劃執行50多檔規模不一的展覽、上百場公眾性的表演和講座論壇活動,這個以研究、計畫為導向的非營利藝文空間,試圖透過創作、實踐和累積的過程,「測繪」出時代的樣貌。

2021-11-0209:24 是抄襲還是致敬? 都說模仿是最真誠的讚揚,但孰為致敬,孰為偷師抄襲?這需要很周延地討論始能判定。

古典音樂中常見的「引用」手法,或以他人的音樂素材為基礎進行再創作,也在現代音樂產業的版權之爭介入後吸引來非議與官司。

本期「劇場ㄟ冷知識」從5則音樂史上經典的「巧合」、「經典套路」、「再利用」、「擷取」與「取樣」案例,一窺音樂創作中「抄襲」與「致敬」,那道隱晦界線之堂奧。

2021-11-0209:23 國樂器修復師:樂器靈魂的修補者 國樂器壞了找誰修?在台灣,專職的國樂器修復師只有李榮華這麼一位。

在這條沒有前輩、同行者的路上,修復師如何習藝?如何磨刀、練劍,以淬煉天籟?讓我們透過李榮華「站在琴的立場」的視點,一探究竟。

2021-11-0209:22 重新觀看當代亞洲樣貌 「製作人」,是個謎樣的角色,外界看起來具有相當的決策權,但只有他們才知道工作內容有多麼紛亂龐雜。

尤其對流動於各團隊中的獨立製作人來說,究竟這份工作的實際輪廓為何?有不少人仍如此回答:「持續探索中」。

幸虧近年來,國際交流愈來愈頻繁,「亞洲串連」帶給製作人開拓新視野的機會。

藉著此次專題,本刊邀請幾位獨立製作人分享、剖析各自「在亞洲」的獨特經驗,提出對此工作的未來展望。

2021-10-0308:44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融人文思潮於生活表演藝術唯一品牌兩廳院出版品質與影響力的表徵數度榮獲雜誌金鼎獎及優良讀物推薦《PAR表演藝術雜誌》是華人世界唯一一本表演藝術類型雜誌,獲八次金鼎獎。

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文學、藝術等內容,透過名家專欄、特別企畫、藝術家生命旅程、跨界名人對談、全球表演推薦與評論等,帶您走入台前幕後,看見藝術家的生活與故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