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什麼_南懷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 ...
金剛經說什麼1/3
南懷瑾 講述
這是一本超越宗教哲學的書
這是一本徹底消除一切宗教界限的書
千餘年來,無數人研究金剛經,唸誦金剛經
因金剛經而悟道,因金剛經而得不可思議的感應,為什麼?
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禪宗為什麼提倡金剛經?
金剛經的威力是什麼?
本書解答你一切疑問
WORD檔案下載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金剛經,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
千餘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剛經的這一個重點,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與佛教一部大經──華嚴經的宗旨一樣,承認一個真理、一個至道,并不認為一切宗教的教化僅限於勸人為善而已。
在座的諸位先生女士們,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們今日研究金剛經,先把自己觀念意識裡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後再來研究金剛經的要點與精神,這樣才會得益。
在所有的佛經,以及後世菩薩高僧大德們的著作中,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什麼叫般若呢?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
就像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譯氣字(氣功的氣,修道的氣)就不能翻,因為不能譯成瓦斯,也不能譯成空氣,或其他的氣。
由於外文每一個氣都有一個專有的字,而中國字欲不同,氣字上面多加一個字意思就不同了。
空氣、煤氣、電氣,就是人發脾氣,都是氣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異,所以單獨一個氣字只好翻音,然後再加註解。
當時般若不譯成大智慧,也是這個原因。
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瞭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
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
所謂根本的智慧,也是一個名稱,拿現在觀念來講,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瞭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
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
這個智慧才是般若。
所以「智慧」兩個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
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就是所謂的五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
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
在佛學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見到那個道體的空性,叫做實相般若,屬於智慧的部分。
我們聰明只是意識部分,局限於現有的知識範圍,以及現有的經驗與感覺想像的範圍。
真正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討論、研究的。
大家要注意!他並沒有說不能思議啊!
「不可」是遮法,遮住,擋住,不准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推測、去思想道是什麼。
假如實相道體能夠用思想得到的話,那還是屬於妄想意識的範圍。
所以說不可思議,並不是說不能思議;因為這是修持求證的境界,不是思議的境界。
到了後世禪宗,講一個道字,無所在,無所不在,很難表達。
如果講一個佛字,又帶了一個佛的觀念。
雖然有時侯佛法裡頭,佛字就代表了這個道體,但是一般人一聽到佛,腦子裡馬上想到大殿上那個塑得發亮發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
所以,唐宋以後,禪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反正都是代名辭而已。
華嚴經上說: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槃也可以,說了一大堆,一百多個名辭,反正這些都是代號,代表實相般若道體。
世界上很多人都追求這個東西,找到了這個東西才認識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所以,實相般若是屬於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
這些年來,有許多外國同學研究如何翻譯境界兩個字,我說假使翻成外文的話,勉勉強強可翻譯成現象,但是那仍屬於自然界的觀念。
境界就是境界,只能加註解,很難翻譯。
譬如修道見道的境界,藥山禪師就講:「雲在青天水在瓶」,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雲在飄,水在瓶子裡,擺在桌上,一個那麼高遠,一個那麼淺近,這就是個境界。
又譬如唐人詩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我們常在講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時,就會引用到這兩句話。
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照到地上的千萬條江河,每條河裡都有一個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的晴空,如果沒有一點雲的話,整個的天空,處處都是無際的晴天,所以萬里無雲萬里天。
這是一很好的境界,很多禪師們因這些境界而悟道。
有一個和尚住茅蓬的時侯,就寫了一副很好的對子:「萬里青天開笑口,三間白屋豎拳頭」。
像彌勒菩薩一樣,哈哈大笑,就是我們喜歡塑的一個咧嘴笑,大肚子的和尚,悟了道,什麼都空掉,什麼都喜歡。
三間白屋就是三間空空洞洞的白屋,自己在那裡海闊天空。
像這一類的文字,就描寫一種境界,但也並不足以代表悟道那個境界。
我們的人生隨時有境界,痛苦的時侯想到那些痛苦,痛苦還沒有來的時侯,腦海中又隨時出現痛苦的威脅,這是苦惱的境界。
高興的時侯,又越想越得意。
尤其年紀大的人,不大喜歡想未來,因為前面的路程太遠了,沒有力氣走了,專門回頭想少年時代的事。
有時侯自己坐在那裡想起來,還搖個頭笑一下,回味那個境界。
這些都屬於境界,所以境界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
此外,一個人修道,或者讀書,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
像一個學藝術的人,今天有了一個新的靈感,或者畫一張畫,特別有一種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
一個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磚頭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別平,心裡頭很舒服,原來這樣砌才好,這是他做水泥工時侯的境界。
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
換句話說,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至於我們沒有修道的人,有什麼境界呢?也有境界,就是一切眾生所有的苦惱境界。
如古人詩中所講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煩惱,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頭髮白了,這就是人生苦惱境界。
所以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因為他的境界、氣派、胸襟與眾不同。
這種不同的境界從那裡來呢?從實相般若而來,是道體上所產生的,自然而來的。
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辭叫做無師智,也叫做自然智。
自己本有的智慧倉庫打開了,不是老師傳授給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天上天下,無所不知。
這就是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我們曉得,文字本身就具備了智慧,文字也就是言語;因為把我們言語記錄下來,就變成了文字。
中國人的言語思想符號就叫做中文,英語系統人的言語思想符號就是英文,其它法文、德文、俄文,都是代表他們的思想、言語的記號。
文字有它的境界,我們大家都讀過書,都認得字,可是很少有人變成真正的文學家;因為優美的句子出不來,沒有文字的般若。
有的人出語成章,話一講出來就是文章,每一句話都很優美,很漂亮,因為他有文學的境界,有文字般若。
金剛經在中國,為什麼那麼吃得開呢?是鳩摩羅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
他翻譯了很多經典,其中金剛經以及法華經,影響中國文化極大。
尤其它文字的格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優美、感人的佛教文學。
此外還有維摩經的文字,也都很特別,是另創一格的文字意境。
後來玄奘法師等人的翻譯,在文學境界上,始終沒有辦法超過鳩摩羅什,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原故。
所以同樣的讀書學文字,並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文學家。
同樣的修道,有些只能夠成為修行人,而不能夠成佛,這與文字般若是絕對相關的。
清朝有位歷史學家趙翼,也是大詩人,大文豪,他晚年寫了三首有名的詩,其中有一首說:
少時學語苦難圓 祇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他說,年輕的時侯學講話,講不圓滿,自己以為學問功夫還沒有到家。
到年紀老了才知道,學死了也沒有用,因為努力只有三分,天才就要七分。
不過這是指普通人而言,據我所知所見,有幾位大和尚,並沒有讀過書,也沒有上過一天學,一個字也不認識,悟道以後,詩好、文好、樣樣都好,那真是不可想像。
八十年前我的老師見過一個和尚,本來是一個剃頭師傅,挑個擔子在鄉下到處走,在滿清的時侯,剃頭的孩子不准參加考試,限制極嚴。
可是這位剃頭的大禪師悟了道,什麼都懂,無所不知。
他也有一個廟子,是方丈圓寂時侯,護法給他的。
有人叫他楊和尚,有人叫他楊剃頭。
一般讀書人去考他:楊和尚我有句話忘掉了,你看是出在那本書裡?他說:這在第幾頁那一本書嘛!我老師年輕的時侯很調皮,故意去問他紅樓夢上一句話,他都能回答得不錯,那怪極了。
有一個很有錢的人抽鴉片,想戒也戒不掉,後來只有去求這個楊和尚,楊師父啊,你來幫我剃個頭。
剃頭的時侯鴉片煙癮發了,鼻涕、眼淚直流,很痛苦,這位楊剃頭在他背上拍了一下說:「脫了!」就是解脫,頭也幫他剃好了。
從此以後,這個人也再不抽鴉片了。
這些是講文字般若,在悟道以後自然發生,不是憑我們的聰明來的。
聰明是想出來的,想出來的沒有用。
悟了道的人,他的記憶力也特別高,不光是年輕的事想得起來,前一輩子讀的書都知道。
這個話,你們諸位聽了,大概覺得很稀奇,的確有這麼一回事。
所以蘇東坡有一首詩說:「書到今生讀已遲」。
要讀書要早讀,這一輩子的書是為來生讀的。
悟道的時侯,過去千萬生讀的書都會搬出來,就是因為般若智慧都出來了。
學問好的人記憶力強,一目十行;不會讀書的人,一個字一個字摳。
有人看書,眼睛一瞄,這一頁就過去了,一目十行,日記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記憶力更強。
當然,這必須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這就是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佛經上經常講方便,假使我手裡沒有紙,請你給我一張方便方便,這可不是佛學的方便。
東漢的霍光大將軍,是大元帥,也是大宰相,東漢一代的天下,是他扶正的。
可是歷史批評他四個字:「不學無術」,說他讀書太少,處理國家大事,在知識見解上,沒有恰當的方法,所以是「不學無術」。
術,不是手段,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要教化別人,自然有他無師自通的方法;做人做事,也自然有他高度的藝術。
譬如說看佛經,他能夠用特殊的一種方法,把難懂的立刻就懂進去,最難表達的東西,他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別人一聽就懂了,這就屬於方便般若。
我們都看到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千隻手,每一隻手中有一隻眼睛,頭上有三隻眼睛。
這位菩薩代表什麼呢?一個人有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睛,你說這個人辦法多不多?當然很多。
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備有千手千眼那麼多的方便方法才行。
像一個會魔術的人,隨手抓一個東西,都可以變一個魔術,這就是方便般若。
眷屬般若
眷屬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來的,佛學名辭叫行願,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屬於行為方面的。
也就是說,自然發起道德行為,一個人自然就成為至善的人。
所謂眷屬就是親戚、朋友、家人等親眷。
般若的眷屬又是什麼呢?我們都曉得佛學講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一個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禪定的修證功夫,然後才能大徹大悟而成佛。
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這五個相關的眷屬,也就是五個行願,稱為眷屬般若。
關於這方面,我暫時不作詳細的報告,因為金剛經的本身內容,就提到了這五樣事。
現在我們已經曉得般若所包涵的內容這樣多,沒有適當的字可以翻譯,所以只能譯音了。
般若的內容,包含了悟道之願,換句話說,這個修道的道願,本身就具備了這麼多的內容。
無堅不摧
現在我們手裡的這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為什麼在般若上面加了金剛兩個字呢?金剛,在金屬之中最堅固,就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
也可以說,能建一切法,而且無堅不摧,所以叫金剛般若波羅密。
金剛經有五六種不同的翻譯,我們慣用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種。
有的翻譯,上面加「能斷」兩個字,意思是能斷世間一切苦痛、一切煩惱,而成聖成佛。
所以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
可能鳩摩羅什認為,這種能斷的精神,已經包含在經文裡了,所以經名不需要特別再加上去。
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密「多」。
這個「多」字是尾音,現在的音來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拿古代的梵音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達」。
「多」就是「達」的音。
我們大家慣唸的二百六十個字的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常常有人把它稱為「多心經」,因為西遊記上,把這兩個字與上面切斷了,變成多心經。
現在我們講的這一本經,如果照含意來說明經名,就是: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脫離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經典。
如果我們照舊式廟子裡的講經方法,這個經的題目,一天講兩個鐘頭,連續講一個月也講不完。
事實上,那一種講經的方法非常好,解釋得非常詳盡,由文字教育開始,什麼叫經?這個經字就可以講一個禮拜。
什麼叫金剛?又可以講上一個禮拜,因此一個題目講完了,個把月過了,金剛經的邊在那裡啊?那叫做無量無邊。
現在我們不採用那個辦法,我個人的個性,也是不大適合那種講法,所以我們採取簡單明瞭的解釋。
鳩摩羅什和武則天
現在說到翻譯的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他的父親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當和尚了,他的媽媽是一位公主,逼著這位宰相還俗,跟她結婚,後來生了這個兒子。
以後這位公主自己卻要出家,宰相丈夫不答應,我好好的出家當和尚,你逼著我還俗結婚,現在你卻要出家。
所以這個故事真可以編寫成一部小說。
鳩摩羅什十一、二歲的時侯,已經可以說悟道了,三十多歲就到了中國大陸。
當時是南北朝時代,為了請這位學者來,消滅了三個國家,這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樁震撼的事件。
研究當時的歷史很有意思,鳩摩羅什這樣一位大法師,這麼有學問的一個人,各國都在爭取他,什麼經濟、政治,一概都擺在後頭不管,因為爭請鳩摩羅什,一國消滅了另一國,第三個國家又消滅了第二個國家,這個故事講起來話長,可以講上一兩個禮拜,現在簡單說明,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為止。
金剛經前面的發願文等,我們都不加介紹了,由於在坐的女性道友很多,特別要向女性道友介紹一下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是武則天這位女皇帝所作。
武則天自己也是研究金剛經的,有人說,云何梵偈子也是她作的: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以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關於這個偈子,在佛教文學方面,稱得上是一個大手筆。
寫這種大文章不能夠寫得輕佻,也不能夠寫得幽默,要很嚴謹才行。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如何可以得到清淨、長壽,永生不死呢?大家都希望活得長,究竟怎麼樣才能真正活得長?長到什麼程度呢?這裡是提問題,換句話說,這個經典本身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得到生命永恆不滅的那個本來。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大堅固力也是我們人類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們要用什麼辦法,那一種因緣,才可以得到堅固的力量?人世間的一切都不牢靠、不堅固。
壽命也是不堅固的,頂多活到一百年兩百年就要走了。
家庭、父母、子女、夫婦相聚都不堅固,終歸要分散的。
佛經上經常有一句話:聚會必有消散。
聚攏的因緣完了,統統要分散。
發了財,鈔票來了,終歸有不發財的一天,錢也有消散的一天。
權利拿到手,總會有失掉的一天。
房子建築起來也總會有毀壞的一天。
世界上有沒有一個東西是堅固不破的?這個大堅固力,倒底有沒有?你們要去找。
「云何以此經,究竟到彼岸。
」我們研究金剛經以後,如何瞭解其中的方法,如何能夠脫離三界苦海,而到達常樂我淨的極樂世界;這些等等的問題,希望佛能打開最微妙秘密的法門,統統告訴我們。
現在我們看的金剛經,只分為三十二章,金剛經原始翻譯的時侯,根本沒有分章分品。
原始的佛經是一篇連下來的文章,沒有段落,分章分段是後世所作。
金剛經分成三十二章,是梁武帝時代編輯而成的。
這個編輯人是誰呢?就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
我們研究中國文學,有一部非讀不可的書,就是「昭明文選」,這也是國文系必讀之書,就是梁昭明太子所編輯的各種名文。
金剛經三十二品的分法,品目的分類,以及標題,都是昭明太子的傑作。
標得的確很好,每一節裡的重點,都用標題說明。
譬如第一章法會因由,就是說為什麼有佛講金剛經這件事。
譬如今天我們講這本經,也有一個因由,因為蕭先生、崔先生他們這五、六位發起的,我是受彆不能不來講了,這也就是我們這一次的法會因由。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我在讀中學階段,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練拳運動以後,首先唸金剛經。
為什麼唸呢?我一點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訴我唸金剛經很好,我就唸金剛經。
因為在學校裡,也不敢敲木魚,怕被人家說神經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剛經,到會客室去唸。
前怕狼,後怕虎,一下子就唸完了。
有一次我唸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忽然覺得我沒有了,我到那裡去了?不知道啊!以後我就不唸了,後來才明瞭其中的道理。
此經對我的經驗,有這樣奇妙。
在歷史記載中,更有非常多的感應。
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唸金剛經、心經。
這是我的秘密,我心中自己的願力,外面不知道,可是我的經驗上知道,感應力量非常大,非常大,我只能向諸位報告到這裡。
至於說,你們要做科學的研究,感應是個什麼道理,我可以跟你講科學的理由一大堆,但是今天是講佛學的課,不是講科學的課,暫時就不討論了。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
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
照中國人讀書,就是這樣唸,如果照唸經的方法,要敲個木魚,嘟嘟嘟……一路唸下去。
為什麼敲木魚呢?魚是晝夜瞪著眼睛的,魚睡覺就是停在那裡不動了,休息一下就算睡覺了。
所以我們廟裡敲這個木魚,是要我們精進,修道要效法魚的精神,晝夜努力不停。
本經第一章,是說明一切各有因緣不同,佛講楞嚴經時,開頭另有不同;說佛有一天剛吃飽飯,他的兄弟阿難在城裡頭出事了,佛就馬上顯神通,頭頂放光,那光可大了,化身一出來,傳一個咒子,叫文殊菩薩趕快去把阿難救回來。
經典的開始雖都不同,但是只有金剛經特別,沒有什麼頭頂放光、眉毛放光、胸口卍字放光等等。
金剛經只是從吃飯開始,吃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平白雲觀有副名對,從明朝開始的一副對子:「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在我們平常的觀念裡,總認為佛走起路來一定是離地三寸,腳踩蓮花,騰空而去。
這本經記載的佛,卻同我們一樣,照樣要吃飯,照樣要化緣,照樣光著腳走路,腳底心照樣踩到泥巴。
所以回來還是一樣要洗腳,還是要吃飯,還是要打坐,就是那麼平常。
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時侯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間;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
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聖人之道的完成。
希望青年同學千萬記住金剛經開頭佛的這個榜樣,這個精神。
佛這樣說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每一本佛經開頭都是四個字:「如是我聞」。
涅槃經上說,佛在涅槃的時侯,阿難問他:你要走了,將來我要記錄你的言語,別人怎會相信呢?還以為我是假造的。
佛就告訴阿難,在一本經開始時,加上「如是」二字,「我聞」的我是指阿難自己。
「如是我聞」就是我聽到佛這樣說。
阿難的頭腦,像錄音機一樣,佛所講的東西,他一字不漏記得。
為表示負責,他特別說明是「我聞」,是當時聽到佛說的。
「如是」兩個字是古文,照我們中國文字的寫法,應該是「我聞如是」,佛經翻成中文,產生了另外一種文學,用倒裝的文法。
「如是我聞」成為中國佛教文學的一種體裁,優美而有文藝氣息,鳩摩羅什譯經加上「如是我聞」,味道就不同了。
如果照舊式的講經方法,「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又可以講上兩個月。
怎麼樣叫做如?如者,如如不動之如也,然後怎麼樣叫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者佛法之境界也……這麼講起來就沒完沒了,現在我們就不講得離題太遠了。
那個時侯
「一時」這兩個字,倒是一個大問題,沒有一本佛經記載時間、年齡;佛經都是「一時」這兩個字。
拿白話文來解釋,「一時」就是「那個時侯」。
那個時侯就是那個時侯,那個時侯也就是這個時侯,所以這個「一時」很妙。
我們研究印度的文化及歷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時間,所以印度人沒有歷史觀念。
十七世紀以後,靠著英國以及東西方一批學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
不像中國的歷史,是從古老開始五千年一直下來的。
所以有些人要學梵文來研究佛學,那就是一個非常滑稽的事。
尤其是現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連一本原經都找不到了。
而且唐宋以後的梵文,有南印、北印、東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
我們當時翻譯過來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語的發音也有不同,這些舊的梵文,現在影子都找不到了。
所以說,一般研究梵文的佛學家,用十七世紀以後,歐洲人整理出來的梵文,追究少數留下來南傳佛教的本子,想探討整個的佛法,拿孟子一句話來說:「緣木而求魚」。
當然,這個事情我也很少提到,嚴格的來說,真正的佛法,全部都在中國大藏經裡。
這一兩百年來,西方人似乎有意否定東方的佛學,日本人也跟著亂叫。
所以說,花很大的精神學梵文,為了研究佛學,真是浪費光陰,又誤人子弟。
你慢慢三大阿僧祇劫去找吧!當然,梵文也是一種文字語言,可以去學,但是它同真正佛法是毫不相干的。
再說,印度人除了沒有時間觀念而沒有歷史外,數字觀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經上這裡八萬四千,那裡八萬四千,等於杭州人說:「木老老」,多得不可數的意思。
印度人說多得很就是八萬四千。
「一時」意思非常好,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
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時間是相對的,真正的時間,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沒有古今,沒有去來,等於一首古詩:「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
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雲,是一樣的世界。
未來人看到的也是。
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淺深。
有些人看到風景很高興,痛苦人看到一樣的風景,卻悲哀的要想死,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在科學上的瞭解,時間是相對的,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不是絕對的。
痛苦的時侯,一分一秒卻有一萬年那麼長,幸福快樂的時侯,一萬年一百年,也不過一剎那就過去了。
因此佛法已經點題了,「一時」,就是無古今,也無未來。
舍衛國的講堂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佛由三十一歲開始說法,直到八十歲,在四十九年之間,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衛國。
舍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
舍衛國的國王,就是楞嚴經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
那裡有位長者,年高有道德,是舍衛國一個大財主,名叫「給孤獨」長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
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給兒子相親,遇到了佛,對佛產生了信仰。
他請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說法,而且要給佛蓋一個講堂。
佛說:有因緣,你蓋好講堂我就來。
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個最好的場地,但是卻屬於祇陀太子所有。
太子提出來一個條件,如果長者能把黃金打成的葉子,一片片舖滿了八十頃的地,就把這地賣給他。
給孤獨長者愛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幫忙,專門做好事,所以叫做「給孤獨」。
他真的把金葉子一片片去舖那八十頃地,舖了一半的時侯,有人報告了太子,太子問他為什麼這樣作?長者說:「那真是佛啊!是真的聖人。
」太子說:「我相信你的話,你不要舖了,我們兩個人共同建造吧!」所以這個講堂就是祇樹,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兩人合力所蓋,稱為「祇樹給孤獨園」。
楞嚴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這個園林是佛的大講堂,經常在這裡說法。
千二百五十人
【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
】
每一本佛經,都提到這兩句話,不論佛在那裡說法,都是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說法的時侯,難道都是出家和尚聽嗎?它這裡只講和尚,沒有講居士多少人,男人多少,女人多少。
有些佛經記載佛說法的時侯,天龍八部億萬,不可知,不可數,不可說,那就很多了,那就是「木老老」。
普通說法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佛弟子,叫做常隨眾,佛走到那裡跟到那裡。
拿我們現在的名辭來說,這是基本的學生,基本的隊伍,都是出家人。
為什麼只提千二百五十人?佛出來傳法以後,第一批招收的學生,拿我們現在的話講,最難降伏的學生,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
其中的舍利子,在佛沒有出來說法之前,他已經是大老師了,跟他的有一百個學生。
還有三迦葉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個迦葉),其中兩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另一位有五百個,合起來一千個學生,他們都是影響當時社會宗教的大學者。
另外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在那裡,年齡也比佛大幾歲,也在傳教,他也有一百個基本徒弟。
還有耶舍長者子,朋黨五十個,所以佛有這六個徒弟皈依了以後,他們帶領出家修道的學生,一起皈依佛,才變成了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就是經常跟著佛的;每次說法,他們都是聽眾。
不過千萬記住啊!其中有些人年齡都比佛大幾十歲,佛是三十一、二歲開始說法,舍利子年紀較佛大二、三十歲,目連也比佛大。
所謂比丘是出家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
乞士是一個好聽的名辭,意思是討飯的,討什麼飯呢?不是討一口飯吃的飯,是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
所以,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稱為成佛比丘。
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煩惱,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證果的意思。
世間與大千世界
【爾時世尊。
食時。
著衣持缽。
】
爾時,這個時侯。
世尊,是佛的另外一個代號,佛經裡所稱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不過我們要注意,所謂這個世界,不是只講這個人世間;佛學裡所謂世間,有三世間與四世間兩種概念。
所謂三世間是: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
器世間:就是國土世界,用現在的觀念,就是物質世界,是這個地球上,有人類、生物存在的世界。
國土世間:就是地球上各個分別的國土,中國、美國、歐洲等,是這個世間觀念裡的一個範圍。
有情世間:有情就是一切眾生,有生命有靈知性的存在,這是一個世間的觀念,等於我們現在講社會、人類等觀念差不多。
所謂四世間,除了前三種之外,另外第四種就是聖賢世間,也就是得道的聖賢所成就的另外一個範圍。
拿佛教來講,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有道之士所居住的聖賢世界。
其它宗教所講的天堂,是另外一種聖賢、善人所居住的世間。
佛學裡有淨土,有穢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算穢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
所謂土,有兩種觀念,一種是常寂光土,這個土已經不是土地,不是物質,而是說,在那個境界裡,永遠都是快樂的、清淨的、寂滅的。
另外一種觀念是指我們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聖人與凡夫共同居住的地方。
這個世界也可以說同時包括了四世間,與各個國土的觀念。
所以說佛經裡所稱的世界,是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以及超過這個地球範圍所有世間的世界。
另外一個觀念是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為了我們初學同學們的研究,我們再說明一下三千大千世界在佛學上的概念。
在我小的時侯,有一位老前輩就問我,你曉不曉得世界上有一個吹大牛講大話的人是誰?我說不知道。
他說:是釋迦牟尼佛!他所說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字,無量無邊,誰能夠把它對立破得了?那真是摸不到邊,大極了。
當時年輕,聽了也是笑笑而已;但是時代到了現在,更加證明佛的說法真實,他的神通智慧,更是了不起。
他對於世界的看法,認為一個太陽系統是一個世界,這個是普通觀念的世界,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帶領了九大行星,中間有一個地球,就是一個太陽系。
過去物理學天文學稱太陽為恆星,現在有人反對,不一定叫它恆星,這個是科學上沒有定論的。
在這一個太陽系中,地球是面積很小的,與其它行星的壽命來比較,也是很短的。
可是在我們看來已經是不得了啦!這算是一個世界。
佛說,這個地球上的人,以六十歲或者以一百歲為一壽命。
這個世界上的人,認為一晝夜很了不起,而在月球上是半個月白天,半個月黑夜。
現在人到了太空,發現果然與佛兩千多年前說的一樣。
佛告訴弟子們說,這個虛空中,像這樣的太陽系統,帶領很多星球構成的世界,是無量數、不可知,如恆河沙一樣多;也像中國的大黃河裡頭的沙子一樣的多,數不清的。
一千個太陽系統這樣的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叫做一個大千世界。
他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實際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不可知、不可數、不可量那樣多。
這個說法以前是沒有人相信的。
吃飯穿衣
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喝一杯水,必須先用一塊布濾了以後,才可以喝。
為什麼呢?「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
佛的眼睛,看這一碗水,有八萬四千個生命。
幾千年前他這樣說,也沒有人相信,覺得他很瑣碎,現在科學進步了,都相信了。
還有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每餐飯後都要刷牙,沒有牙刷,用楊柳枝。
所以觀世音菩薩淨瓶裡泡的有楊柳枝,大概一方面灑水用,一方面刷牙用。
把楊柳枝剪下,放在水裡泡,然後拿石頭把根根這一節一敲就散開了,用來刷牙齒。
這些生活的規律,都屬於佛戒律的範圍,禮儀都是非常嚴格的。
拿現在的觀念來講,各種的衛生常識,他早就有了。
佛經上所說一個成佛、得大成就的人,在一個佛國裡教化眾生,是師道的第一位,所以稱為世尊。
「爾時世尊食時」,吃飯時侯到了,這個吃飯的事我們須要說明一下。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
普通佛學把我們人類吃飯,叫做段食,分段的在吃飯,一天吃三餐,叫做段食,也叫做摶食。
印度人吃飯用手抓,中國人用筷子,外國人用叉子,反正都是用手,所以也叫做摶食。
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
佛採用的制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鐘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制度。
關於這個吃飯的問題,世界上各個地區不同,習慣不同。
有的民族注重早餐,有些注重午餐或注重晚餐,每個人不同,叫做段食。
除了吃飯外,還有思食,是指精神食糧。
當一個人苦悶到極點,灰心到極點時,如沒有精神食糧也會死掉。
另外還有觸食,觸食就是感受,譬如我們在房間裡,衣服穿得不對,悶得非常難過;或者被埋在土裡,感覺氣不通了,就是感覺沒有氣可吃了。
更有識食,阿賴耶識的功能,支持生命的存在。
所以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可說都是人的食糧。
現在本經所講吃飯的時侯,是佛自己所規定的日中一餐。
佛雖然是太子出家,但是他以身作則,吃飯時間到了,「著衣」,穿好他的法衣,就是那件袈娑。
其實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們現在出家人所穿的這個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顏色樸素而已。
分別身分就在頭髮,出家人是光頭,在家人有頭髮,衣服都是一樣的。
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稱福田衣,袈娑的橫條、直條,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規定。
條紋像一塊田一樣,是為眾生培福的標記,所以叫做福田衣。
由本文可以看到平常佛也穿便衣,尤其印度人,天熱的時侯,膀子統統露出來。
我們讀禮記也可以看到:「仲尼閒居」這一句,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平常不講學的時侯,閒居的情形,禮記中有描述。
我們現在看到釋迦牟尼佛的閒居,是比較自由一點,可是到了吃飯的時侯,著衣,仍要穿好他的袈娑,「持缽」,拿著飯碗。
這個缽傳到中國來有瓦缽,也有銅缽,反正是一個吃飯用的器具,不過是湯啊、飯啊,放在一起的一個缽。
現在看來兩千多年前,佛已經發明了自助餐的方式,每人端著自己的缽吃自助餐。
衣服穿好了,端了吃飯的缽,「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首都。
「乞食」,討飯,土話叫做化緣。
佛的戒律規定,佛弟子們不但不做飯,連種田也是犯戒的,一鋤頭下去,泥土裡不曉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准種田。
夏天則結夏,弟子們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不准出來。
因為印度是熱帶,夏天蟲蟻特別多,隨便走路踩死了很多生命,故不准許。
在夏天以前先把糧食集中好了應用,到了秋涼以後才開始化緣。
這是當時的制度,時代不同,慢慢就有所改變了。
乞士生活威儀
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窮人富人一樣,挨次去化,不可以專向窮人化緣,或專向富人化。
譬如迦葉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別同情下層的貧苦社會,所以他都到貧民區去化緣,同時收些弟子也都是窮苦的人。
另外一個弟子須菩提尊者則相反,喜歡到富貴人家乞食化緣,佛曾把他們兩人叫來說:你們這個心不平,不管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化緣的時侯,平等而去,此心無分別,而且人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這一家不夠,再走一家。
我們現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門口拿個引磬叮叮,那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風範。
說到乞食的制度,泰國還保存著。
泰國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飯做好了,出家人沒有來化緣以前,鍋蓋也不敢開;出家人來了,鍋蓋趕快打開,用勺子在飯鍋中心挖起裝上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給他裝滿。
化緣的走了,自己才吃飯,這是佛教所遺留的制度。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
這一段是講化緣吃午飯的事。
我們研究佛經,會發現所謂夜裡到白天,晝夜二六時中,佛都在禪定中,在如來大定中;只有中午吃了飯,才打坐休息一下。
大概從下午一兩點到五六點鐘說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閉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在舍衛國首都的大城,他挨門挨戶的化緣。
化好了以後,「還至本處」,沒有說在路上就吃起來了,不像我們買一根香蕉,一邊走就咬了一口,很沒有威儀的。
佛把飯碗端回自己的講堂,「還至本處」,在規定的地方吃飯,「飯食訖」,飯吃完了。
「收衣缽」,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來。
然後有一個動作,「洗足已」,還打水洗腳。
所以我說這一本經是最平實的經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樣,光腳走路,踩了泥巴還要洗腳,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敷座而坐」。
洗完了腳把自己打坐的位置舖一舖,抖一抖,弄得整整齊齊,也沒有叫學生服侍他,更沒有叫個傭人來打掃打掃,都是自己做。
生活是那麼嚴謹,那麼平淡,而且那麼有次序。
由這一段看來,金剛經會使人覺得學佛要設法做到佛的樣子才好,不像其它經典那樣,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剛經,佛原來同我們一樣的平常,雖是太子出家,但是他過的生活同平民一樣。
當時印度的階級森嚴,他卻指定一個最低貧民出身的弟子優波離尊者,執法管紀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樣處理。
所以在現實的生活裡,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
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應住。
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
須菩提。
如汝所說。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願樂欲聞。
】
善現就是「須菩提」,是中文的意譯,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
須菩提表現出來的是長壽,另有舍利子這些人也比佛的年齡大。
所以,有些經典把「須菩提」翻譯為「具壽」就是長壽的意思。
等於我們中國人所稱鶴髮童顏,南極仙翁,老壽星。
不過須菩提不僅是老壽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儀軌,都足以領導當時佛的弟子們。
他年高德劭,威儀氣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
佛教一般知道須菩提談空第一,這一本經就是空和有的研究。
後世佛教,稱須菩提為尊者,連中國民間對他也非常熟悉。
怎麼熟悉呢?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及七十二變的本事,都是從須菩提那裡學的,這是小說上寫的。
孫悟空找到尊者,小說上把六祖見五祖那個故事,影射孫悟空訪道訪到了須菩提。
西遊記中這一段,描寫得非常有趣,因此,須菩提尊者的名字,就在中國的民間十分流傳了。
善現須菩提
【時長老須菩提。
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
這一段文字,好像給我們寫了一段劇本,描寫當時的現場。
「時」就是當時,就是佛把飯也吃好了,腳洗好了,打坐位置也舖好了,兩腿也盤好了,準備休息。
可是我們這一位須菩提老學長,不放過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一點休息吧!我還有問題,代表大家提出來問。
時長老須菩提,所謂長老,照佛學解釋「長老」的內涵,還有許多意思。
總而言之,就是中文的年高德劭。
前面我們提到過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在心經裡,向佛提問題的主角是舍利子,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金剛經的主角則是須菩提,另如楞嚴經的主角是阿難,每人的問題不同,所以佛的答覆方式也不同。
本經是從須菩提問問題開始的,因為他談空第一,在大眾中,在所有同學裡,他要起立發言。
我們現在發言要舉個手,佛時代的規矩,是從座位上站起來。
當時,大家都在坐著,須菩提站起來,偏袒右肩,這也是印度規矩,披著袈娑,一邊膀子露出來。
關於偏袒右肩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右手空著好做事,在跟佛走路時,可以用這個手膀,把年紀大的扶持過去。
另有說法,認為右手是吉祥的手,左手不是吉祥的手,所以用袈娑蓋著。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殺人等壞事,都是這右手去做,所以,在佛前上香時,要左手去插,不許右手近佛。
但是另外也有一說,插香要用右手,因為右手是吉祥之手,總之,這些都是後人的解釋。
上古的許多禮節,有時代及地區的意義,後世把那些習慣又加上各種解釋,有花招之嫌,我們姑且不管。
現在,須菩提「偏袒右肩」,披好袈娑,「右膝著地」,就跪下了。
單跪右腿,「合掌恭敬」,合掌是印度當時的禮貌,中國也有合掌,也有作揖。
印度是伸開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實心的合法。
順便給青年同學們也講一聲,許多人寫信給我,有的稱我「南法師」,我不是法師啊!我沒有出家。
許多人寫信用佛家的規矩「合十」,合十就是兩個手合攏來,合十問訊,也是一種禮貌。
還有些同學來信問「和南」是什麼意思?和南是譯音,意思就是跪拜頂禮,五體投地跪拜,叫做和南。
結果有一位同學就對我說:老師也姓南,南無阿彌陀佛也姓南,拜拜也和南,好像你投胎的時侯,是選一個南字來的。
我說那我不知道,我當時也許選錯了呢!這是有關與年輕同學們的趣味對話,由合掌順便提到。
現在須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師先行個禮,「而白佛言」。
白就是說話,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時侯的說法,後來唱戲的也有道白,唱的時侯是唱,不唱的時侯說幾句話,就是道白。
「希有世尊」,佛經上記載印度的禮貌,向長輩請示以前,要先來一套讚嘆之辭。
等於我們中國人看到老前輩就說:「唉呀,你老人家真好啊,上一次蒙你老人家照顧,你老人家給我啟發太多了!」我也經常碰到年輕人對我這樣說。
金剛經已經把讚嘆的話濃縮成四個字了,其它的經典中,弟子們起來問佛,都是先說一大堆恭維話。
佛是很有定力的,等你恭維完了,然後才張開眼睛說:你說吧!這裡的濃縮就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手筆,只用四字:「希有世尊」,世間少有,少見不可得的世尊。
前面提到玄奘法師也翻譯過金剛經,還有其他人的翻譯,我個人的觀點和研究,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本,扼要簡單,妙不可言。
古代翻譯的規定是信、達、雅,我們看到很多佛經的翻譯,信則有之,很忠實原典;達,表達的清楚也有,但文字卻不大雅。
像鳩摩羅什的翻譯,信、達、雅,皆兼而有之,非常難得。
所以,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譯本。
須菩提接著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現在我們先來解釋兩個佛學名辭,一個是如來,一個是菩薩。
如來 菩薩
我們曉得「如來」也是「佛」的代號,實際上佛有十種不同名稱,如來是一種,佛是一種,世尊也是一種。
不過,中國人搞慣了,經常聽到如來佛的稱法,把它連起來也蠻好。
現在我們先說「如來」,這是對成道成佛者的通稱。
釋迦牟尼就稱釋迦如來,或者稱釋迦如來佛,阿彌陀佛又稱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釋迦牟尼,那是個人的名字,就是特稱。
如來及佛是通稱,等於我們中國稱聖人,孔子也是聖人,周公也是聖人,文王、堯舜都是聖人。
聖人就是通稱,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稱。
「如來」二字翻譯得很高明,所以,我經常對其他宗教的朋友說:你們想個辦法把經典再翻一翻好不好?你們要弘揚一個宗教文化,那是離不開文學的啊!文學的境界不好是吃不開的。
佛經翻譯的文學境界太高明了,它贏得了一切。
譬如「如來」這個翻法,真是非常高明。
我們注意啊!來的相對就是去,他沒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學了,一學就跑掉了。
翻譯成「如來」,永遠是來的;來,終歸是好的。
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來。
金剛經上有句話,是佛自己下的註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無來也無去,換句話說,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
用現在的觀念說,他永遠在你這裡,永遠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這裡。
所以後世我們中國有一首詩,描寫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只向靈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說法,就是亂,浪求就是亂求。
不必到靈鷲山求佛,不要跑那麼遠了,因為靈山只在你的心頭。
每一個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就行了。
也有人另外一種說法:「不向靈山塔下求」。
總之,這只是說明佛、道都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心中,個個心中有佛,照後世禪宗所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
以佛法來講,心外求法都屬於外道。
另外一個佛學的名辭是「菩薩」,這也是梵文的翻譯,它的全稱是菩提薩埵。
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薩埵是有情。
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那就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採用梵文的音,簡譯成菩薩,現在我們都知道菩薩啦!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年輕人會以為戀愛經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譯。
所謂的覺悟,覺悟什麼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這個覺悟。
借用孟子的話:「以先知覺後知」,就是先知先覺的人,教導後知後覺的人。
一個人如果覺悟了,悟道了,對一切功名富貴看不上,而萬事不管,腳底下抹油溜了,這種人叫做羅漢。
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難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
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就是所謂有情,是大乘菩薩道。
有情的另外一個意義是說,一切眾生,本身是有靈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
古人有兩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
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
佛的出家弟子們,離開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這種出家眾叫做大比丘眾。
在佛教經典中的出家眾,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羅漢的境界。
這在中文叫做自了漢,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
禪宗則稱之謂擔板漢,挑一個板子走路,只看到這一面,看不見另一面。
也就是說,把空的一面,清淨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於煩惱痛苦的一面,他拿塊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
佛教裡表現實相叫示現,為表達那個形相,大菩薩們的示現都是在家的裝扮。
譬如大慈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以及一些菩薩等,都是在家人的裝束示現,除了大願地藏王菩薩。
出家人是絕對不准穿華麗衣服的,絕對不准化妝的,可是你看菩薩們,個個都是化妝的啊!又戴耳環,又掛項鍊,又戴戒指,叮叮噹噹,一身都掛滿了,又擦口紅,又抹粉的,這是菩薩的塑像。
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說他是入世的,外形雖是入世的,心卻是出世的,所以菩薩境界謂之大乘。
羅漢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見心不煩,只管自己。
但是菩薩道是非常難的,一般說來約有幾個路線,楞嚴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
前兩句說,有些人自己並沒有成道,但是有宗教熱忱,願意先來救別人,幫助別人,教化別人做善事。
任何的宗教都有這樣的人,自己雖沒有得度,沒有悟道,卻先去救助別人,這是菩薩心腸,也就是菩薩發心。
所謂「自覺已圓」,自己的覺悟,修行已經完全圓滿了。
「能覺他者」,再來教化人,「如來應世」,這是現在的佛,現生的佛。
菩薩是如來的前因,成了佛如來是菩薩的果位,成就的果位。
現在我們把如來及菩薩,大概簡單的解釋了,我們再回轉來看本經的原文。
我們不要忘記了,現在須菩提還跪在那裡,替我們來提問題,我們多講了一下,他就又多跪了一下了。
(眾笑)
六祖和金剛經
須菩提當時跪在那裡,替我們大家跪著,替當時的大眾同學們跪著,尤其為大乘入世的菩薩們,包括那些出家但發心入世的出家菩薩們跪著。
說到這裡,我們知道,在家有菩薩,出家一樣有菩薩,雖然形象是出家,但是他的發心、願行、心性、及所做的事,都是菩薩道,這就叫做出家菩薩。
現在,須菩提替大家請求:佛啊!你老人家慢一點閉眼睛,慢一點打坐,你看,那麼多跟你學的大乘菩薩們,你應該好好的照應他們,指點他們怎麼用功啊!怎麼修行啊!
實際上,後來禪宗五祖就曾說過,要成佛悟道,專心唸金剛經就可以了。
甚至不識字,不會唸的,只要唸一句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就行了,這是經題的要點,是大智慧成就到彼岸的意思。
結果,六祖就是因金剛經而悟的;所以後世的中國禪宗,也叫做般若宗。
外國也有稱做達摩宗的,這都是因為五祖、六祖由金剛經直接傳承,鼓勵大家唸金剛經這件事而來的。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後來禪宗興盛以後,有一位在家居士,學問很好,要註解思益經,去見南陽忠國師。
南陽忠國師說:好呀!你學問好,可以註經啊!說著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顆米在裡頭,再放一雙筷子在碗上,然後問:你曉得我現在要幹什麼嗎?居士說:師父,我不懂。
南陽忠國師說: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嗎?你隨便去翻譯,隨便去註解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佛學搞好了,就開始寫作了,可是研究鳩摩羅什的傳記,就知道他是一個到達悟道、成道的大菩薩境界的人,他當時翻譯的「善護念」這三個字,真了不起。
善護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
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的心念壞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了,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就看見佛菩薩了,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了。
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
你看佛!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
譬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有唸佛的,能唸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
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
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那裡?就是善護念。
大家要特別注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裡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
念心是四念處裡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了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
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
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去。
什麼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
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
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裡很煩。
譬如,有人坐在這裡,儘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麼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
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麼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尋愁覓恨
煩惱些什麼呢?就是「無故尋愁覓恨」,這是紅樓夢中的詞,描寫一個人的心情。
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啊!「無故」,沒有原因的,「尋愁覓恨」,心裡講不出來,煩得很。
「有時似傻如狂」,這本來是描寫賈寶玉的昏頭昏腦境界,飯吃飽了,看看花,郊遊一番,坐在那裡,沒有事啊!煩,為什麼煩呢?「無故」,沒有理由的,又傻裡瓜嘰的……這就是描寫人生,描寫得也非常恰當。
所以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被推崇得那麼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廂記也有對人心理情緒描寫的詞句:「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沒得可怨的了,把東風都要怨一下。
噯!東風很討厭,把花都吹下來了,你這風太可恨了。
然後寫一篇文章罵風,自己不曉得自己在發瘋。
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是什麼愁呢?閒來無事在愁。
閒愁究竟就有多少?有一萬種,講不出來的閒愁有萬種。
結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沒得可怨的時侯,無語怨東風,連東風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寫妙到極點。
這是我們講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間,包含了八萬四千的煩惱,這也就是我們的人生。
解脫了這樣的煩惱,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麼簡單。
但是在行為上要護念,要隨時照顧這個念頭,我們研究完了金剛經,看到佛說法高明,須菩提問話高明,不像我們有些同學:老師,我打擾你兩分鐘。
我說:一定要好幾分鐘,你何必客氣呢?多幾分鐘就多幾分鐘。
不老實,說要問問題就好了嘛!然後,他講了老半天,他講的話,我都聽了,主題在那裡,我不知道,說了半天不曉得問什麼,結果弄得我無語怨東風。
金剛眼和發心
在須菩提問問題時,事實上答案就出來了,這是本經的精神不同於其他經典的地方。
佛抓到這個主題,答案的兩句話也是畫龍點睛。
所以禪宗祖師,特別推崇這一本經,因為這一本經的經文精神特別。
諸位要成佛,這兩句話已經講完了,問題與答案都在這兩句話中了。
「善護念」,「善咐囑」,這兩句話等於許多同學問:老師啊,怎麼做功夫呀?我現在還在練氣功啊,聽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還有許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求個法來。
法可以求來嗎?有法可求嗎?這是個妄想!就是煩惱。
法在那裡?法在你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
「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
這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應住。
云何降伏其心。
】
這本經翻譯的很不同,來個「善男子、善女人」,分開得清清楚楚。
我們年輕的時侯很調皮,一邊唸一邊看看自己,把「善男子」改成「散男子」,是一邊學佛,又到處玩耍的人,所以我們自稱「散男子」,是心在散亂中的天下散人。
這裡講「發心」,發就是動機,發什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羅」這四個字是梵文,中文勉強譯為「無上」,至高無上。
「三」這個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
菩提是覺悟,連起來就是說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但是文中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能包涵全部的意義;如果就其意義翻譯成禪宗的大徹大悟,還是不能包括完全。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在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眾生;在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
所以「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多,只能保持這個原文的音,讓後世人自己去解釋了。
換句話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個普通人發心學佛。
佛法與其它的宗教不同,認為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認為有第一因。
其他宗教認為,只有「他」可以,我們只有等到「他」來幫忙,然後還都是聽「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對的。
佛法既認為一切眾生個個是佛,平等平等,但是,為什麼眾生不能成佛呢?因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
如果自己覺悟了,不再迷失,個個自性成佛。
無權威 無主宰
佛並不是權威性,也不是主宰性。
佛這個主宰和權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
所以說一個人學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
正信是要自發自醒,自己覺悟,自己成佛,這才是學佛的真精神。
如果說去拜拜祈禱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薩保佑自己,老實說,佛不大管你這個閒事,佛會告訴你保護自己的方法。
這一點與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一樣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換句話說,你自助而後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壞事,趕快到佛菩薩前面禱告,說聲對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西藏的時侯,雖然是佛國,也有做土匪的,搶了人以後,趕快到菩薩前跪下懺悔,下次再也不敢了。
下次錢用完又去搶了,搶完又來懺悔,反覆來去,自心不能淨,佛也不會感應的。
所以一切要自求多福,佛法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要成佛,要找出自己心中的自性之佛,這才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經常告誡年輕同學們:你們以為兩腿一盤就叫學佛,不盤就不是學佛,那叫做修腿,不是學佛。
打坐不過是修定,是練習身心向學佛路上的準備工作而已,這個觀念一定要搞清楚。
那麼,真正的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這三個字也就是金剛眼。
須菩提說:佛啊,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壞蛋們,因為壞蛋們不學佛!)這一切好人們,要想明心見性,認識自己生命的本來,求無上大道發的這個心,有個大困難,就是思想停不了,打起坐來妄想不止。
有人打起坐來,不是想到丈夫,就是太太、情人、爸爸媽媽、兒女、鈔票……不打坐還好,一坐下來,眼睛一閉,萬念齊飛。
這就是此身煩惱不能斷,也是修行第一步碰到的問題。
此心如何住
須菩提講得很坦然,替大家發問,「云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裡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麼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講修養、學聖人、學佛,碰到的都是這個問題。
「云何應住」這個心住不下去。
如果唸佛嘛!永遠唸阿彌陀佛做不到,不能住在這個念上,一邊唸阿彌陀佛,一邊心裡想明天要作什麼,哎呀,阿彌陀佛,老王還欠我十塊錢沒有收回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怎麼辦……心住不下去!你禱告上帝,上帝也不理你啊,你還是一樣的,壞念頭還是起啊!菩薩也幫不了忙。
此心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這許多的煩惱妄想,如何降伏下去?這是個大問題。
金剛經一開頭,像我們這個照像機一樣,什麼灰塵都照出來,乾脆俐落,一點都不神秘。
不管學那一宗那一派,第一個碰到的就是這個「云何應住」的問題,就是用什麼辦法使此心能夠住下來。
「云何降伏其心」,有什麼辦法,使這個心的煩惱妄想降伏得下去!這問題問得很嚴重。
我們年輕的時侯,經常有個感慨,讀金剛經,讀到這兩句,千古高人,同聲一嘆!這個問題太難了。
一個英雄可以征服天下,沒有辦法征服自己這個心念;一個英雄可以統治全世界,沒有辦法「降伏其心」。
自己心念降伏不了,此乃聖人之難成,道之難得也!你說學法,學各種法,天法學來都沒有用!法歸法,煩惱歸煩惱。
念咒子嗎?煩惱比你咒子還厲害,你咒它,它咒你,這個煩惱真是不可收拾,就有那麼厲害。
所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問得非常之好。
【佛言。
善哉善哉。
須菩提。
如汝所說。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
】
佛聽了須菩提的問題,他眼睛又張開了,這個問題問的好,一拳就打到中心來了。
善哉!善哉!就是問得好極了。
佛說:「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看佛經應該像看劇本一樣的看,才能進入經典的實況,才會有心得。
我說把佛經當劇本看,不是不恭敬,你不進入這個情況,經典是經典,你是你,沒有用。
現在,假設我們當時跟須菩提跪在一起,佛說:好,好,須菩提,照你剛才問的問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不是?須菩提說:是。
釋迦牟尼佛說:「汝今諦聽」,你現在注意啊!好好聽。
「諦」是仔細、小心,也有一點意思是你要小心注意,我要答覆你了。
「當為汝說」,你問的問題太好了,我應當給你講。
這時須菩提還跪在那裡。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願樂欲聞。
】
佛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
說完這一句話,他老人家又閉起眼睛來了。
須菩提大概等了半天,抬頭一看,「唯然。
世尊」,經文中說「唯」就是答應,「然」就是好。
我準備好好的聽,世尊啊,「願樂欲聞」,我高興極了,正等著聽呢!他跪在那裡瞎等,佛卻沒有說下文了。
大家看這個劇本寫的好不好?經典是好劇本,我們在座也有寫劇本的高手,而寫這個劇本的才是真高手呢!文字都很明白,是不是這樣講?沒有錯吧?
現在我們再回過來看佛說的這句話,善哉!善哉!你問的好啊,須菩提,照你剛才說的,佛要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不是?須菩提說:是啊!我是問的這個。
他說你仔細聽著,我講給你聽,當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時侯,就是這樣住了,就是這樣,這個妄念已經下去了,就好了,就是這樣嘛!
假設我來講的話,我當然不是佛啦!不過我來講的話,不是那麼講。
如果我當演員,演這個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侯不是慈悲的,不是眼睛閉下來,眉毛掛下來,慢慢說:「善哉!善哉!阿彌陀佛!」不是這樣。
我會說:「你聽著啊!你注意,你問的這個問題,當你要求道的這一念發起來的時侯」,說時一邊就瞪住他。
半天,須菩提也不懂,傻裡瓜嘰的:佛啊,我在這裡聽啊!換句話說,你沒有答覆我呀!
實際上,這個時侯,心就是住了,就降伏了。
止住的持名唸佛
「住」就是住在這裡,等於住在房子裡,停在那裡。
但是怎麼樣能把煩惱妄想停住呢?佛說:就是這樣住。
我們都知道,學佛最困難的,就是把心中的思慮、情緒、妄想停住。
世界上各種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所謂止住。
佛法修持的方法雖多,總括起來只有一個法門,就是止與觀,使一個人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
譬如淨土宗的念佛,只唸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專一在這一點上。
南無是皈依,阿彌陀是他的名字,皈依阿彌陀這一位佛。
說到唸佛,有個笑話告訴年輕同學們知道,有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得很誠懇,他的兒子很煩,覺得這個媽媽一天到晚阿彌陀佛。
有一天,老太太正在念阿彌陀佛,這個兒子喊:媽!老太太問幹什麼?兒子不響了。
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唸起來,念得很起勁。
兒子又喊:媽!媽!那老太太說:幹什麼?兒子又不響。
老太太有一點不高興了,不過還是繼續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兒子又喊:媽!媽!媽!這個老太太氣了說:討厭,我在唸佛,你吵什麼。
兒子說:媽媽,你看,我還是你兒子呢!不過叫了三次,你就煩了,你不停的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煩死了嗎?這個話表面上聽起來是笑話,但是它所包涵的意義,實在是很深刻的,不要輕易把它看成一個笑話。
唸阿彌陀佛是持名,等於叫媽,持他的名字。
持名念佛有它的意義,不過現在我們不是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這一種修持的方法,是要唸到一心不亂,達到止、住的境界。
我們大家普通唸阿彌陀佛,一邊唸,一邊也照樣的胡思亂想,就像一支蠟燭點在那裡,雖然有蠟燭的光亮,旁邊的煙卻也在冒。
又像石頭壓草,旁邊的雜草還是長出來。
這種情形不能算一心不亂,因為沒有住,沒有止。
真要唸到一心不亂,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身體,忘記了一切的境況,勉強算是有一點點一心不亂的樣子。
作到了專一,一心不亂的時侯是止,念頭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
百千三昧的定境
我們都聽說過老僧入定,真正入定到某一種境界,時間沒有了,他會坐在那裡七八天、一個月,自己只覺得是彈指之間而已。
不過大家要認識,這不過是所有定境中的一種定而已,並不是說每一個定境都是如此,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佛法講修持,百千三昧的定境不同,有一種定境是,雖日理萬機,分秒都沒有休息,但是他的心境永遠在定,同外界一點都不相干。
心,要想它能定住,是非常困難的。
像年紀大一點的人睡不著,因為心不能定。
年紀越大思想越複雜,因此影響了腦神經,不能休息下來。
等於說,我們腦子是個機器,心臟也是個機器,但是它的開關並不是機器本身,而是後面另一個東西;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心裡的作用。
所以一切學佛,一切入道之門,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
有些人打坐幾十年,雖然坐在那裡,但是內心還是很亂,不過偶爾感覺到一點清淨,一點舒服而已。
一點清淨舒服還只是生理的反應與心境上的一點寧定,而真正的定,幾乎沒有辦法做到。
佛學經常拿海水來說明人的心境,我們的思想、情感,歸納起來,只是感覺與知覺,它們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不斷的流,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就是那麼一個現象。
所謂真正的定,佛經有一句話: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
一個有大智慧、大氣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斷,就像香象渡河一般,連彎都懶得轉,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過了。
假使我們做功夫有這個氣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覺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把它切斷得了,那正是淨土的初步現象,是真正的寧靜,達到了止的境界。
由止再漸漸的進修,生理、心理起各種的變化,才可以達到定的境界。
這樣,初步的修養就有基礎了。
現在金剛經裡還沒有講「定」,先講「住」。
「住」這個字,與「止」,與「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很不一樣。
先說這個「止」。
止可以說是心理的修持,把思想、知覺、感覺停止,用力把它止在一處。
等於我們拿一顆釘子,把它釘在一個地方,就是止的境界。
所謂「定」,等於小孩子玩的轉陀羅,最後不轉了,它站在那裡不動了,這只是個定的比方。
這個「住」呢!跟「止」、「定」又不一樣。
住是很安詳的擺在那裡。
這些不是依照佛學的道理來說,只是依照中文止、定、住的文字意義來配合佛學的道理加以說明。
不管學佛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
中文有一句俗語:「隨遇而安」,安與住一樣,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實,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求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
理由可以講很多,追求事業,甚至於有些同學說人生是為了追求人生,學哲學的人說為了追求真理。
你說真理賣多少錢一斤?他說講不出來價錢。
真理也是個空洞的名辭,你說人生有什麼價值?這個都是人為的藉口,所以說在人生過程上,「隨遇而安」就很難了。
例如,好幾位學佛的老朋友們,在家專心修行不方便,與修行團體住一起又說住不慣。
其實,他是不能「隨遇而安」而已!他不能「應如是住」,連換一個床舖都不行了,何況其他。
實際上,床舖同環境真有那麼嚴重嗎?沒有,因為此心不能安,所以環境與事物突然改變,我們就不習慣了,因為這個心不能坦然安住下來,這是普通的道理。
須菩提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開始學佛遭遇到最困難的問題,也就是心不能安。
現在佛告訴他,就是你問的時侯,已經住了,就是你問的時侯,已經沒有妄想煩惱了。
這個意思也有一個比方,當我們走在街上看到稀奇事物的時侯,就在這個時侯,我們的心是住的喔!像普通講的楞住了,這一段的住,雖不是真正佛法的住,但當這個心理現象,受到突然刺激的時侯,好像凝定住了,這是假的心住,不是心安的住,可是從這個現象可以瞭解,心的住確實有「定」的道理。
三步曲
大家都聽過佛教一句俗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來越遠了。
那天有一個同學說,他也該回去對父母盡點孝心了,他說這話時是真有孝心,就像佛在眼前。
回去以後,爸爸說:你怎麼又回來那麼晚!他看到爸爸那個臉色,實在不是味道,這一下與想回家孝順那一念相比較,又變成佛在大殿了。
爸爸再嘀嘀咕咕訓他一頓,結果本來是想回來盡孝心,現在卻到房間躺在床上睡了,那就是佛在西天了。
佛法的道理與普通的心理也是一樣的。
如何把煩惱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麼輕鬆:「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
換言之,你問問題的時侯,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就在這個時侯,就是禪宗所謂當下即是,當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個方法。
譬如我們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間要懺悔,這麼一寧靜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
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再進一步的道理,金剛經的內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這個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如何住和無所住
現在講大乘的智慧,「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個時侯,已經安住了;不過剎那之間你不能把握而已,因為它太快了。
如果你能夠把握這一剎那之間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
這個是重點,整個金剛經全部講完,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須要住。
前面我們提到過,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可是,此心本來不住。
怎麼說呢?譬如我現在講話,從八點鐘開始講到現在,廿分鐘了,每一句話都是我心裡講出來的,講過了如行雲流水都沒有了,「無所住」。
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講幾分鐘,我就不能講話了,因為心住於時計。
諸位假使聽了一句話,心裡在批判,這一句話好,那一句亂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聽不進去了,因為你有所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
拿禪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
無所住,即是住。
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
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
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為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
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
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
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
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須要降。
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濕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無色。
若有想。
若無想。
若非有想。
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
須菩提。
若菩薩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即非菩薩。
】
一切眾生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降伏其心。
】
佛告須菩提,當你問怎麼樣安心時,就安心了。
佛過了許久,看須菩提還是不懂,沒有辦法,只好退而求其次,第二步再來講一講,因為那個時機過去了,禪宗所謂機,這個禪機過去了,須菩提沒有懂。
現在第二步來講了,佛說:我告訴你,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的中文意思是大,一切大菩薩們。
古代也有將菩薩翻成「大士」或者「開士」,表示是開悟的人。
所以我們的白衣大士就是白衣菩薩。
摩訶薩是唐宋以後唸的,真正梵文發音是馬哈,訶字唸成哈字。
在座很多客家的同學,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比較接近唐音,國語反而距離很遠了。
佛說菩薩摩訶薩是倒裝的文句,就是一切大菩薩們,應如是降伏其心,應該有一個方法,把自己的心降伏下去。
什麼方法呢?他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現在先解釋什麼叫眾生?佛經裡眾生這個名辭,莊子先說過,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謂之眾生,并不是單指人!人不過是眾生的一種,一切的動物、生物、乃至細菌、有生命的動物都是眾生。
有靈性的生命,有感情,有知覺生命的動物,就是眾生的正報。
所以眾生不是光指人。
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壞的更要慈悲。
好人要度,要教化,壞人更要教化。
天堂的人要度,地獄裡的更可憐,更要度。
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說要度一切眾生。
「一切」兩個字是沒有範圍的,任何東西都在一切之內。
不過講到眾生這名辭,使我想起幾十年以前的一樁事;那次在成都四川大學講中國哲學,提到佛法講眾生,有一個學生就提出來問:植物及礦物有沒有包括在眾生裡頭?我說:那是眾生的依報,不是正報,依報是附屬的,同我們有連帶關係。
他說:譬如含羞草,你不能說它沒有靈性!我問他學什麼的,他說他是學農的,我說你學農的問這個問題有點奇了。
我那個時侯年紀還輕,比較愛弄玄虛,就說:既然學農的,應該知道,含羞草根裡頭有一水泡,人手的熱氣一接觸,水就下降,葉子就像怕羞一樣縮下去了。
這是機械性,并不是情感,也不是知覺。
其實這是頭一天晚上,跟一個學農的教授討論含羞草聽來的,也可以說佛法有靈,知道第二天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吧!
譚子化書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濕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無色。
若有想。
若無想。
若非有想。
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
現在佛學提出來眾生,佛把一切的生命分成十二類。
第一是卵生,像鳥、雞、鴨等,都是屬於卵生。
胎生是指人、馬、及各種由胞胎裡生的。
濕生包括了魚、蚊子、蒼蠅等。
化生就是變化的東西,如蟬蛻、蜻蜓、蝴蝶等。
又照中國古老的傳說,真假不能確定,海裡的鯊魚活到幾百年以上,會跳到沙灘上,一變就是鹿,長一個頭角的鹿,這些都是化生。
中國化生的書,幾乎沒有人肯去研究;道藏裡有一本書就叫做化書,作者是譚子,名譚峭,他學佛也學道,是有名的神仙。
譚峭的父親是唐朝的官,也就是唐朝唯一大學的校長,地位很高,只有譚峭一個兒子。
可是譚峭十幾歲離家出走,他父親丟了這個兒子,很難過。
後來過了一、二十年,他回來了,身上穿個道士的衣服,拖個破鞋子,戴個破帽子,怪裡怪氣,嘻皮笑臉,就像前幾年那種嘻皮的樣子。
他回來勸父親一塊修道去,這是著名的道家人物,學問也非常好。
譚子著了這部「化書」,認為宇宙生命的變化自己可以掌握,人可以永遠的活下去。
他究竟仍然活著沒有?說不定他跑到我們這裡來,我們也不知道。
後來因為人家問他,道是怎麼樣修?他就寫了一首詩,也像是金剛經的偈子一樣,很簡單的,有禪宗的境界:
線作長江扇作天 靸鞋拋向海東邊
蓬萊此去無多路 只在譚生
延伸文章資訊
- 1《金剛經》的般若智慧:心不執於非要定於一時一處才談清淨
-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解說
- 3金剛經說什麼_南懷瑾
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 ...
- 4什麼是《金剛經》?
「波羅蜜」也是梵語音譯,意思是. 「到彼岸」。即若能具足堅固、明淨、快. 利如金剛性能的妙智慧,必能破除種種. 的貪、瞋、 ...
- 5金剛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剛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