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棉帝國是繼之前扶南和真臘這兩個王國發展起來的,在一段時期曾統治或臣服了東南亞大陸大部份地區以及中國南方部份地區,其地域從印度支那半島向北延伸到今日中國的雲南省 ... 高棉帝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高棉帝國កម្វុជទេឝకాంబోజదేశంख्मेरसाम्राज्यKambujadesa802年-1431年900年紅色:高棉帝國綠色:駭黎朋猜黃色:占婆淺綠色:三佛齊首都Mahendraparvata(英語:Mahendraparvata)(9世紀初)訶利訶羅阿賴耶(英語:Hariharalaya)(9世紀)KohKer(英語:KohKer)(928–944)耶輸陀羅補羅(吳哥)(9世紀末–15世紀初)常用語言高棉語宗教印度教上座部佛教政府絕對君主制國王 • 802–850闍耶跋摩二世• 1113–1150蘇利耶跋摩二世• 1181–1215闍耶跋摩七世• 1393–1463博涅亞 歷史時期中世紀• 闍耶跋摩二世登基802年• 暹羅入侵1431年 面積1290年[1][2]1,000,000平方公里人口• 1150年2,000,000 前身 繼承 真臘 柬埔寨黑暗時代 高棉帝國(高棉語:អាណាចក្រខ្មែរ發音:[ʔaː.naːc.krɑːkʰmaːe]),又稱吳哥帝國(អាណាចក្រអង្គរ:發音:[ʔaː.naːc.krɑːʔɑŋ.ˈkɔː]),是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一個印度教-佛教帝國。

這個國家是今日柬埔寨的前身,現代高棉人以「柬埔寨」(កម្ពុជា)或「高棉國」(ស្រុកខ្មែរ)來稱呼自己的國家。

高棉帝國是繼之前扶南和真臘這兩個王國發展起來的,在一段時期曾統治或臣服了東南亞大陸大部份地區以及中國南方部份地區,其地域從印度支那半島向北延伸到今日中國的雲南省,從越南向西延伸到緬甸。

[3][4]中國古籍稱這個國家為真臘、占臘、吉蔑、閣蔑。

高棉帝國最大遺產是吳哥,位於今日柬埔寨境內,是帝國鼎盛時期的都城。

吳哥古跡證明了高棉帝國龐大的實力和財富,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和文化、建築技術、美學成就以及各種信仰體系。

衛星成像顯示,吳哥在11世紀至13世紀的鼎盛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前工業時代城市中心。

[5] 高棉帝國時期的開始通常可以追溯到802年,該年闍耶跋摩二世在荔枝山自稱轉輪王。

15世紀吳哥陷落標誌著這個時期的終結,進入柬埔寨黑暗時代。

目次 1歷史 2現代研究 3註釋 4參考資料 5參見 歷史[編輯] 高棉帝國的前身是中國古籍中所稱的國家真臘。

8世紀末,真臘被來自爪哇的夏連特拉王朝征服。

802年,真臘王子闍耶跋摩二世擊敗夏連特拉王朝,自稱轉輪王,立都於吳哥城,標誌著高棉帝國的建立。

不過中國史籍仍以「真臘」稱之,例如13世紀《真臘風土記》以及15世紀鄭和航海圖中提到的「真臘」指的都是高棉帝國而不是真臘王國。

1010年至1150年是蘇利耶跋摩一世和蘇利耶跋摩二世統治的時期,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有戰象百頭,征服了周邊許多地區,今日吳哥遺址中的吳哥窟就是這個時期建立的。

1177年,占婆國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此人可能與占族傳說中的傳奇國王波克朗加萊是同一人)攻破了吳哥,將高棉降為占婆的附庸。

闍耶跋摩七世即位後,高棉擺脫了占婆的統治,後來又在1203年征服了占婆,直到1220年占婆才得以復國。

高棉帝國從14世紀開始迅速衰敗,在其西部,泰族人的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相繼崛起,此後阿瑜陀耶王國成為了高棉帝國的勁敵。

1352年,阿瑜陀耶的烏通王包圍並攻破了吳哥城,數年後高棉恢復獨立。

但在1394年,吳哥再度被阿瑜陀耶王拉梅萱(英語:Ramesuan(kingofAyutthaya))攻破。

高棉王博涅亞認為吳哥城無法防禦,於1431年遷都金邊,自此高棉帝國時代結束。

現代研究[編輯] 吳哥文明的的衰落至今仍是個謎,其原因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認為,在15世紀30年代時,高棉帝國由於中世紀溫暖時期結束,氣候由夏季降雨穩定型態轉為厄爾尼諾現象與乾旱頻繁的氣候型態[6],以往為了支持吳哥王城的龐大人口,高棉人大舉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導致水土流失,使得長年戮力建設的洞里薩水資源管理系統淤積,在乾旱季節無法有效供應農田用水;遇到乾旱時狀況更加嚴重,使農作物產量遽降,無法再供應數十萬人的糧食需求,致吳哥城衰落,終於16世紀末期成為廢城[7]。

另一種說法認為,吳哥的衰落與災難無關。

14世紀至15世紀時期,可能是因為中國同東南亞國家的海上貿易迅速擴張的緣故,柬埔寨的地理和行政中心開始向南遷移,並導致了吳哥的衰落。

麥可·維克里(英語:MichaelVickery)、奧利弗·威廉·沃爾特斯(英語:O.W.Wolters)、大衛·錢德勒等學者都認同這種觀點。

[8] 註釋[編輯] ^Turchin,Peter;Adams,JonathanM.;Hall,ThomasD.East-WestOrientationofHistoricalEmpires.Journalofworld-systemsresearch.December2006,12(2):223[16September2016].ISSN 1076-156X.(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ReinTaagepera.ExpansionandContractionPatternsofLargePolities:ContextforRussia.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September1997,41(3):493[7September2018].JSTOR 2600793.doi:10.1111/0020-8833.0005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Reynolds,Frank.Angkor.EncyclopædiaBritannica.EncyclopædiaBritannica,Inc.[17August20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Plubins,Rodrigo.KhmerEmpire.AncientHistoryEncyclopedia.AncientHistoryEncyclopedia.[17August20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1).  ^DamianEvans;等.Acomprehensivearchaeologicalmapoftheworld'slargestpreindustrialsettlementcomplexatAngkor,Cambodia.PNAS.9April2009,104(36):14277–82[22November2009].PMC 1964867 .PMID 17717084.doi:10.1073/pnas.07025251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7).  ^BrendanM.Buckley,KevinJ.Anchukaitis,DanielPenny,RolandFletcher,EdwardR.Cook,MasakiSano, LeCanhName,AroonrutWichienkeeo,TonThatMinh,andTruongMaiHong.2010.ClimateasacontributingfactorinthedemiseofAngkor,Cambodia.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USA ^第十一章:飛魚海洋與吳哥窟的覆滅來自:歷史上的大暖化ClimateChangeandtheRiseandFallofCivilizations:TheGreatWarming.布萊恩‧費根BrianFagan著,野人文化出版 ^Chandler,91-94 參考資料[編輯] 柬埔寨歷史系列條目 扶南約1世紀–550 真臘約6世紀–802(水真臘、陸真臘) 高棉帝國(吳哥時期)802–1431 金邊時期1431–1525 洛韋時期1525–1593 斯雷桑托時期1594–1620 烏棟時期1620–1863 越南統治時期1835–1847 法國統治時期1867-1953 日本占領時期1941-1945 柬埔寨王國1953-1970 高棉共和國1970-1975柬王國民族團結政府 民主柬埔寨1976-1979 民柬聯合政府1979-1992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79-1992 聯柬權力機構1992-1993 柬埔寨王國1993至今 閱論編 Cœdès,George.ThemakingofSouthEastAs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6[2019-06-29].ISBN 0-520-0506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Freeman,Michael;Jacques,Claude.AncientAngkor.RiverBooks.2006.ISBN 974-8225-27-5.  Higham,Charles.TheCivilizationofAngkor.Phoenix.2001.ISBN 978-1-84212-584-7.  VittorioRoveda:KhmerMythology,RiverBooks,ISBN 974-8225-37-2 BrunoDagens(英語:BrunoDagens)(engl:RuthSharman):Angkor –HeartofanAsianEmpire,'NewHorizons'series.Thames&Hudson,1995,ISBN 0-500-30054-2 Keyes,CharlesF.TheGoldenPeninsula.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5[2019-06-29].ISBN 978-0-8248-1696-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Rooney,DawnF.Angkor:Cambodia'swondrouskhmertemples5th.Odissey.2005.ISBN 978-962-217-727-7.  DavidP.Chandler:AHistoryofCambodia,WestviewPress,ISBN 0-8133-3511-6 ZhouDaguan:TheCustomsofCambodia,TheSiamSociety,ISBN 974-8359-68-9 HenriMouhot:TravelsinSiam,Cambodia,Laos,andAnnam,WhiteLotusCo,Ltd.,ISBN 974-8434-03-6 Vickery,Michael.Society,economics,andpoliticsinpre-AngkorCambodia:the7th–8thcenturies.ToyoBunko.1998.ISBN 978-4-89656-110-4.  BenjaminWalker,AngkorEmpire:AHistoryoftheKhmerofCambodia,SignetPress,Calcutta,1995. I.G.Edmonds,TheKhmersofCambodia:Thestoryofamysteriouspeople 參見[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高棉帝國 柬埔寨歷史 柬埔寨君主列表 吳哥古蹟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高棉帝国&oldid=66676438」 分類:802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1431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高棉帝國柬埔寨歷史政權寮國歷史政權東南亞古國已不存在的亞洲帝國隱藏分類:調用重複模板參數的頁面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含有高棉語的條目含有泰盧固語的條目含有印地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使用未知infoboxcountry參數的頁面按政府類型分類的歷史國家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ភាសាខ្មែរ한국어LietuviųമലയാളംमराठीBahasaMelayu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