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薪日未給薪、事後補發最高罰百萬 - 工商時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統一縣市政府勞政單位開罰見解、避免進入訴願後被推翻,勞動部15日表示,只要雇主未能在原本約定發薪日給付薪資,就等於違反勞基法「未全額給付 ...
首頁焦點稅法發薪日未給薪、事後補發最高罰百萬
發薪日未給薪、事後補發最高罰百萬
工商時報邱琮皓
2022.03.16
雇主未能在原本約定發薪日給付薪資,違反勞基法「未全額給付工資」規定。
圖/本報資料照片
為統一縣市政府勞政單位開罰見解、避免進入訴願後被推翻,勞動部15日表示,只要雇主未能在原本約定發薪日給付薪資,就等於違反勞基法「未全額給付工資」規定,即便雇主在地方勞政單位裁罰後才補發薪資,仍屬違反相關規定,最高可依法開罰100萬元。
另勞動部提醒,雇主依法應定期給付薪資,這意涵包括「每月至少定期發給二次」,若雇主與勞工約定每45天給付一次、或每二個月給付一次等規定,都違反《勞基法》規定,依法可開罰2萬至100萬元罰鍰。
勞動部近日公布函釋,說明訴願會上常見爭議問題。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勞基法》規定,工資給付有五大原則,包括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全額直接給付、定期給付、不得預扣工資、及必須發給法定通用貨幣。
地方勞政單位進行勞檢或接獲勞工申訴,發現雇主確實未在發薪日將薪資全額給付給勞工時,黃維琛指出,如此確定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二項規定,即便雇主事後補發薪資、或補足差額,仍違反規定,不得以《勞基法》23條「每月至少定期發給二次」作為抗辯。
黃維琛解釋,勞基法定期給付工資規定,是在要求雇主在給付日期有明確約定,保障勞工可以定期、即時獲得報酬以維繫生活,除預付薪資外,即使雇主與勞工有特別約定,給付最低頻率也不可低於每月給付一次。
舉例來說,雇主若約定「每月第一周給付」(未有明確日期)、或「每二個月結算一次、次月5日發放」(給付間隔超過一個月)等,都明顯違反《勞基法》的規定,但採預付制,例如每月5日給付當月薪資、或單數月份5日預付未來二個月薪資,因優於勞基法規定,則未觸法。
勞動部勞基法工資
工商時報邱琮皓
財經要聞中心
熱門文章
台積千金幻夢?分析師5字道破外資詭計
2022.05.23
台積的千金夢何時圓夢?大摩說出時間點
2022.05.23
減資案上膛!張國政掉出長榮前十大股東
2022.05.24
美擬降大陸鋼品關稅中鋼回應了
2022.05.23
大咖盯貨櫃三雄水手歡呼率航運股出航
2022.05.23
延伸文章資訊
- 1勞動基準法第23 條第1 項「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之參考例
【備註】. 一、依勞動基準法第39 條規定,第36 條所定之例假、休息日、第37 條所定之休假及第. 38 條所定之特別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 二、平日加班費計算方式:. ○ ...
- 22022 基本工資25K 起跳!月薪、時薪連漲6 年,為何我沒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員工請假,公司是可以按照「實際工作時間」發工資的,不算違反勞基法。比如說,基本工資是2 萬5250 元,一個月有30 天,一天薪資約840 ...
- 32022「基本工資」調漲!教你計算勞基法調整後的「加班費」
2022的基本公司要調整了,決議2022年1月1日起將調漲基本薪資,將每月基本工資自目前新臺幣24000元調升為25250元;而基本時薪則由160元漲為168元, ...
- 4發薪日未給薪、事後補發最高罰百萬 - 工商時報
為統一縣市政府勞政單位開罰見解、避免進入訴願後被推翻,勞動部15日表示,只要雇主未能在原本約定發薪日給付薪資,就等於違反勞基法「未全額給付 ...
- 5勞動基準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工資之給付,應以法定通用貨幣為之。但基於習慣或業務性質,得於勞動契約內訂明一部以實物給付之。工資之一部以實物給付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