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 專訪理律基金會李永芬執行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永芬執⾏長自1985年起在理律推動知識管理(KM)。

在顯性資料方面,當時國外已有全文資料庫,而台灣連中文化的電腦軟體都還沒有。

她從零開始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生命就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專訪理律基金會李永芬執行長August10,2020翁庭誼第四次工業革命在AI的快速發展之下拉開序幕,身處時代洪流的法律學子,一方面背負著實踐社會正義的期待,同時對於透過制度面影響國家產業走向與興衰,也不能自外於新科技的掌握與瞭解。

然而面臨法律系上主要所教授為法律專業科目,再加上國考窄門衍生的證照取向,究竟法律與科技所生「跨領域」的概念,對於法律學子來說意義何在?現任理律基金會李永芬執行長點出:「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跨領域』,我們身處於社會中,自己猶如處在一個球心,向四面八方接收並且發射各種訊號。

」大事務所的實踐經驗在李永芬執行長自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畢業時,⾼普考錄取名額少、法務類也不是每年招考。

她每天看報紙的分類廣告,凡有法務工作機會就投送履歷表。

有一天收到理律法律事務所的考試通知,「以往師長要我們加強中、英文與法律科目,畢業後爭取進入理律,我毫未存此妄想,此時收到理律通知,真是興奮不已。

沒有想到後來在理律逾42載,從多種歷練中探索出自己的核心價值,更沒想到擔任理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超過21年,推動法學教育,舉辦『理律盃模擬法庭辯論賽』、『理律盃公民行動方案競賽』,開創『理律學堂』等活動,在兩岸影響了眾多的學生。

」1978年進入理律,正值台美斷交、台灣經濟起⾶,在美國不願意銷售武器予台灣的困境下,我國急欲尋求國防⾃主。

海軍的荷蘭劍龍潛艦採購專案的法律事務交付予哈佛法學博士陳長⽂律師,李永芬執⾏長協助處理相關的融資與擔保合約。

此案造艦為期八年餘,歷經造船廠的營運困境引發的財務、法律危機,以及中共施壓等政治問題;從建造主約到關聯品項的附約共幾十份協議,最終我國不但獲得全新精密裝備,也取得荷方初期延誤所支付的遲延賠償,全案圓滿完成。

此後,執⾏長日以繼夜地投入重大專案,她以「大海中的一滴水」自許,參與一項又一項機密而複雜的案件,完全沒有個人得失的考量。

回想當年⾯對全然陌⽣的領域,李永芬執⾏長最佳的壓⼒宣洩管道即是「認真地⾯對它」。

攸關國家利益的重大契約,執⾏長⾯對每⼀個英⽂字彙,均⼀⼀查詢國內外法典,充分深入所有文件、資料,以至於在面對國外談判團隊時,可以攻守自如地完成議約談判。

執⾏長凡事充分準備,「努⼒在前頭」的信念使得對方不得不佩服我方的效率與品質,從而奠定了我方的主導力。

在實務的場域裡,所謂的專業就是⼀次⼜⼀次經驗的累積,透過每⼀個案⼦的輸入與產出,漸漸地建立⾃⼰的主張以及想法,也變成相關領域的權威,⽽中間的患得患失其實都是不必要的,認真投注⼼⼒於耕耘,後⾯的收成豐饒與否即無庸掛意;若是前頭不用心,到最後才畏懼,也只是徒然。

跨領域從來不是一件特別的事物理律是一個知識型組織,提供良好的環境,促使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能相互尊重、彼此激勵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李永芬執⾏長自1985年起在理律推動知識管理(KM)。

在顯性資料方面,當時國外已有全文資料庫,而台灣連中文化的電腦軟體都還沒有。

她從零開始建置資料系統,把得之不易的資料按照法律、行政命令、判解、學術論文、書籍、國內外報導等性質分類整理。

由於當時電腦軟硬體資源有限,僅能透過人工判讀作成摘要、輸入關鍵詞;然而正是這樣,理律在隱形知識管理上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長期培養資料中心的專業同仁,不僅檢索條件、內容不同的資料都能彙整利用,而且同仁間分享知識的情誼形成了理律特有的文化。

2002年,在執行長的擘畫下,理律重新確立了價值與願景,從修訂規章到建置電子作業系統,使當時規模已逾500人的事務所能夠支撐下一階段的發展。

理律在管理上的精進不只直接關係到目前已逾800人的事務所本身,也牽動著整個法律界的素質。

「由於自己從法律專業深入到客戶的各種大型專案,進而主導規劃理律的業務與管理電子化系統,我深感『跨領域』經驗受用無窮。

舉辦理律盃時,我會對年輕學⼦說,當⼀個事件發⽣時,絕對不會按照民事問題/刑事問題、財產問題/身分問題、法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勞資問題/醫藥問題/科技問題…來分科,事件就是⼀個整體,你必須站在球心向四⾯八⽅去理解。

」李永芬執⾏長提醒,社會議題具有多元⾯向,無法完美切割,因此「領域」根本⾃始不存在,學校教育將法律分成諸多科⽬、將⼀天時間劃分成好幾個學習時段,其實都是基於學習、教學權宜⽬的⽽設,然⽽「⾃然」的⼈其實是不可避免地站在球⼼,四⾯八⽅地接受資訊,並不是如同時鐘精準地劃分⼗⼆格,可以將⽣命填塞在某⼀刻度方位,只學習⼀個技術⾯的東⻄到終老。

執行長創辦理律學堂的活動目的就在於將學子拉出技術面的東西。

對於法律學子來說,數學往往是接觸電機、資訊領域的障礙,而生命歷程中,總是可以站得更高一點,跳脫原本人為的框架,當想要真心去照顧某一件事情時,會發現己身其實一直處於球心,練習回應一湧而來的大量資訊,應要體認生命僅有一次的機會,在這獨一無二的機會裡頭,認真地完成生命的課題,在這進程中,生命即會饒富興味。

所謂的「跨領域」,其實主軸在於⼈應體認⾃⼰為⾃然的「⼈」,不是僅為⼀「專業技術領域」,如果淪為技術,⽣命的軌跡如同只在⼀刻鐘到下⼀刻鐘之間短⼩幅度地移動,等到年老時,似乎無法從⾃⼰的⽣命軌跡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跨領域,其實就是⽣命體驗、⼈⽣學習,「如果你再跨開⼀點,你的樂趣、成長度是會增⾼的。

我所做的⼀些事情就是陪⼤家再跨⼀步、模糊⼀些界線,我想那是有趣的」執⾏長溫柔地說,因此在執⾏長的眼底,跨領域同時也是⽣命體驗、⼈⽣學習。

認真對待每一個相遇執⾏長舉辦各項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最怕的是學⽣起初不認真對待,要臨場或面對結果時卻緊張萬分。

執⾏長⿎吹⼤家「更認真」,因為當認真地做完⼀件事情,意即在每⼀個步驟當中均將其想透澈,最後所產⽣的結果如果是成功,⾃⼰將會是驕傲的;就算不盡理想,經歷一場練習也必有收穫。

如果敷衍了事,事情雖終將過去,然⽽也虛耗了自己珍貴的片段生命,多少的後悔都換不回當初那個獨⼀無⼆的機會。

因此執⾏長再次提醒:「播種的時候認真,那才是你的機會,收成的時候把得失⼼放下來。

前⾯不認真,後⾯在乎得失,僅是徒然。

」⽣命是朝著自己認定的價值不斷去蕪存菁的過程從歷史的發展脈絡,⼈類往往為了⼰⾝利益⽽⾏動,李永芬執⾏長對於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能真切實現⼈類整體的福祉,抱持著消極的看法。

⾯對⼈⼯智慧的快速突破,各領域均應掌握其技術⾯,法律⼈尤其應有所⾃覺,因為法律是具有影響⼒的⼯具,是⼀個權柄,定奪他⼈利害⽣死。

當法律⼈握有如此強⼤的權柄,卻⽬光如⾖、⼼地狹隘時,其所做出的每⼀判斷,影響⼒也會有所限縮。

任何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然⽽在判斷時,所站的⾼度卻是關鍵。

從宇宙的星系圖觀之,從地球、太陽、銀河系,永遠有更⼤跨度、愈加複雜的的系統,⼈類是多麽微⼩,然⽽即使微⼩也不能輕忽⾃⼰的⼒量。

李永芬執⾏長勉勵:「回過頭來,每個⼈如同⼤海中的⼀滴⽔,然⽽這滴⽔再⼩,也希望我這滴⽔會是好的。

」執⾏長希望帶領年輕⼈走的不是⼀條線,⽽是寬敞的⼤道;多⽅嘗試非常重要,⽽⽅向更是關鍵。

每個⼈的程度、進度、速度不⼀樣,執⾏長在舉辦活動時,不期盼學⽣的成果或是制度的配合,只專⼼於播種的當下,在進程當中,可能有所迂迴,然⽽那個探索也是必要的、並且有所意義的;只要你是認真,⽽非荒怠、或是與你所堅信的價值有所衝突,那就是正確的,在嘗試之後明⽩如何修正,總有⼀件事情是你樂此不疲,那就是你的⽅向,因此⽣命其實就是朝著自己認定的價值不斷去蕪存菁的過程。

然⽽執⾏長也提醒,多⽅嘗試雖然重要,「輕鬆」也是重點,不要總是帶有⽬的的要求⾃⼰學習,如果不是⾃然地有樂趣的事情,最終將會導致崩潰;發現樂此不疲之後,抱著喜悅的⼼情去做,不散漫或蹉跎苟且,「將事情敷衍過去,喪失的是⾃信⼼、⾃重的感覺」,相反地,把握⾃⼰的機會,認真地去做,能夠達到如何的程度不強求,當⼀個讓⾃⼰快樂、並且使⼈快樂的⼈。

許一個主導的人生如果能夠留給年輕學子一些話語,執行長希望能夠教導「主」的意義,體察生命多麽珍貴,認真地對待,學習去主動、主導,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練習去照顧事情,漸漸地去領受多領域的回饋,執行長笑著說:「練習做自己的主人,就不是被動的了。

」Morefrom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本站包含升學資訊、多位法律人的訪談、以及關於國考、關於法律系的刻板印象、國際交流、法律人的菁英思維、台大法律系人物群像數個主題的專題。

文章內容由台大法律系系學會學術部的部員撰寫,費時一整學期採訪、搜集資料、寫稿、校稿,期望能將最正確、最多元、最豐富的資訊呈現予全台高中生。

Readmorefrom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475Followers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一直致力於成為法律系與外界交流的橋樑,透過舉辦講座等活動充實知識,在杜鵑花節時將讀法律的歷程展示給他人。

FollowMorefromMediumFaithAbalakaIt'sOkayLucyTurnerEvolutionAlexDelaforceGratitudeandLearning:What’stheconnection?DriftlessMusingsUnlearningandRelearning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