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教育樂陶陶-- 指南國小的在地教學@ 萬般由心Dawn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林淑惠說,其實當初大家是想掌握八所臺北市郊區國小的共同特色—皆位於山林大自然及田園中, 以開放教育的核心精神,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創造出體制內的森林小學模式, ... 萬般由心Dawn萬般罪過難數清,總要時常口問心。

====萬====般====由====心====無論有病沒病,都要注意飲食均衡。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807172330田園教育樂陶陶--指南國小的在地教學?行天宮田園教育樂陶陶 -- 指南國小的在地教學 十八年前,八所臺北市偏遠郊區的國民小學,由於地處保護區、對外交通不便、人口外移等緣故,造成學生人數逐年遞減、教育成本增加,因此面臨存廢的關鍵時刻。

然而在學校師長及有心人士的努力之下,設計出結合在地自然資源與人文特色的課程,提供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知識不再侷限於課本和教室中。

如此不僅開創了教育新契機,也扭轉了學校的命運。

市區與郊區的交會點        臺北市由於地理因素使然,往往從市區往外圍走一段路程,就來到了山林或水岸;在南端的文山區,近來因為貓空纜車開始營運,成為熱門的休閒去處。

然而您可能不知道,在貓空有一所迷你小學,學生們可以徜徉在山水與田園之間,享受著一般都市小孩所渴望的大自然環境。

處於文山茶葉產區的指南國小,依山傍水、綠意盎然,校區中還可以聽到潺潺溪水聲,來到這裡,頓覺身心舒暢。

然而如此得天獨厚的地方,距離政大校門也不過五分鐘左右的車程,所以該校教導處主任林淑惠就說:「我們是最市區的郊區學校,也是最郊區的市區學校,臨近市區,又有郊區的幽靜,可說兼具了兩者的優點。

」        不過,如此吸引人的小學,曾經因為學區的人口外流嚴重,差點遭到廢校的命運。

林淑惠提起往事,覺得這個危機也促成該校轉型成功的轉捩點。

當年,除了指南國小以外,另有七所分布於陽明山、內雙溪、關渡平原的市立小學,也面臨相同的困境。

民國七十九年,李柏佳接任指南國小校長,有感於廢除一個學校簡單,但要再集合資源,創建教育環境卻頗為不易,所以和同仁一起重新規畫課程,希望為學校找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開創教育的桃花源        民國七十年代,「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在臺灣蓬勃發展,影響所及許多教師與家長開始思考「升學主義外的另一種教育方式」,因此出現了體制外的森林小學。

這個概念,觸動了指南國小的李柏佳校長以及蔡文芷、林淑惠兩位老師,在共同研擬後,提出了結合在地資源與特色的田園教學計畫。

林淑惠說,其實當初大家是想掌握八所臺北市郊區國小的共同特色—皆位於山林大自然及田園中,以開放教育的核心精神,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創造出體制內的森林小學模式,避免可能被廢校的命運。

       當時升學競爭造成中小學生沉重的課業壓力,促使教育當局與一般社會大眾希望找出改革之道。

如果能利用教育體制內的資源,一方面培育孩童能夠學習系統化的知識,另一方面又可提供生活化課程,不失為教學革新的一種好方法。

因此田園教學計畫提出後,獲得教育主管機關通過試辦一年,歷經初期的艱辛,漸漸開花結果,得到家長與學生的肯定。

篳路藍縷•一步一腳印        林淑惠提到,剛開始時,家長並不瞭解什麼是田園教學,以為只是學學種菜、養養雞鴨。

其實田園教學是透過貼近生活經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童瞭解自己所生長的環境。

因此除了大自然的生物外,還需要去認識周邊的人文風貌。

她舉例說明,指南國小位於臺灣重要的鐵觀音茶產區,附近有許多茶園,甚至一些學生的家庭就是從事茶葉產業,所以要瞭解在地生活,如介紹採收方式、烘焙過程等與茶相關的事務,就是田園教學的課程重點之一。

       同時,田園教學並非意味不必學習國語、數學等系統性知識,而是把教材多元化,並將整個學習環境擴大到校園之外,讓學生學到更豐富的知識與技能。

       田園教學將生活與學習結合在一起,透過第一年的試辦,家長從存疑到瞭解,並進而接受、支持。

林淑惠提到,當他們安排茶葉製作課程時,許多家長熱心地借出自己的茶莊作為教學場所,甚至擔任義工,協助規畫內容。

如此不僅老師與家長的互動密切,而且家長也共同參與子女的成長和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怎不令人心動?        不過,對老師而言,這樣的課程安排,卻也面臨到龐大的教學壓力。

由於田園教學結合了本地的自然人文特色,許多題材無法直接從課本或教學指引中得到啟發,必須自己找尋可供教學的素材;但如果又遇上從未接觸過的課程,往往就不知從何下手。

       因此,剛開始實施的前幾年,老師的流動率非常高,因為在教學上已耗盡心力,而外界的期待又讓老師無法喘口氣。

林淑惠表示,田園教學可以延續的關鍵,在於老師本身開放的心態,假使覺得萬事萬物皆可利用,就能夠善用手邊的資源做為教材,同時也會接納孩子各種不同的創意和巧思。

另外,同事間加油打氣、相互支援,適時發揮鼓勵作用,為老師營造出源源不絕的前進動力。

如此,結合眾人的努力,才造就了今日田園教學成功的局面。

取材於生活• 多元學習        指南國小地屬二格山區,山明水秀,鄰近又有許多的寺廟,如指南宮、樟山寺等,是人文教學取材上的一大優勢。

在中國文化裡,寺廟代表教化與信仰,是在地人的心靈依歸;一個地區的歷史發展,從該地的寺廟就可以窺見一二。

同時從寺廟建築、書畫及雕塑上,也可瞭解傳統藝術的風貌,對學生而言是最直接的文化教材。

       林淑惠說到,在帶領學生參觀寺廟時,除了欣賞外觀的華美、瞭解傳統信仰外,她還運用導覽解說的方式,啟發他們去發掘不同的特色。

舉例而言,寺廟建築大致可分成兩大類;以清靜修行為主的,多半裝飾素雅;如果以祈福求平安為主的,由於信眾在得到神明的護佑後,會回饋廟宇,所以大多雕梁畫棟。

如此,學生從實際的例子去探索、體驗、觀察,歷史文化不再只是片斷的文字與圖像而已。

       此外,指南國小四周有山林、溪流與步道,所以在課程設計上能夠就地取材,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內容。

例如小泰山課程,讓孩童學會攀樹、結繩、求生等野外技能。

從大坑溪邊撿來各種形狀的石頭,可以彩繪成聖誕襪、臉譜或動物,啟發了無窮的想像力與創意。

而校園附近的拖板嶺運茶古道、飛龍步道等路線,更是絕佳的大自然教室,孩子們得以從中瞭解生態及認識動植物。

真正的生命教育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除了傳授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

因此,指南國小設計了一種誇年級的家族制度,讓孩子從生活中去學習尊重、付出與關愛。

所謂家族制度,就是打散年級區隔,將全校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中都有一至六年級的學生,同小組的成員即為一個家族。

       林淑惠認為,現代社會由於少子化的原因,通常缺乏與同儕相處的經驗,而家族制度是校園中除了同班同學的橫向關係外,另一種類似兄弟姊妹的縱向連繫。

她觀察到,通常一個班級中,成績落後的學生較少有機會擔任領導的職務;但到了高年級後,他們往往非常盡心盡力地帶領及照顧學弟妹,群育方面的表現相當出色。

       每一個孩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會由被照顧者成長為照顧者,這樣的訓練讓他們學習尊重與付出,同時孩子也更懂得珍惜與家人的關係。

曾有家長告訴林淑惠,他的兩個孩子原來常常爭吵,後來在家族中,姊姊要照顧學弟妹,有時甚至還要揹著低年級生,於是想到,為何對自己的弟弟反而經常大呼小叫?同樣地,弟弟在學校中,因為學習到應該如何與學長姊共處,回到家裡,對於姊姊也多了一份尊敬。

       由於學校生活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與成長,更有猶如親人般的師長和學弟妹,所以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典禮時,指南國小的師生們常常會哭成一團,彼此都不忍分別。

林淑惠說,有時已畢業多年的同學,還會特地抽空搭車回指南國小,為的只是想看看他們的「家人」。

       古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歷經十多年的辛苦經營,田園教學開創了體制化教育的另一種可能,在這樣薰陶之下長大的孩子,五育方面都可以得到均衡的發展。

從指南國小的蛻變過程中,我們看見師生們的共同努力,打造出寛廣而極富變化的教學空間,讓「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不再只是空談。

他們具體而微地實現了有教無類的精神,讓每個學子在未來都能成為社會的安定力量。

  教育的真諦,相信就是如此。

 阿珠/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有禮貌的賊|日誌首頁|渴望有人瞭解上一篇有禮貌的賊下一篇渴望有人瞭解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dawn0103's新文章外國朋友來訪淺遊小琉球人家找我算命,我為何要拒絕呢?想知原因嗎!古代的老爺爺1021103月老指導(更新)別讓色香味矇蔽了你鮮乳標章數字大越純?農委會:網路謠言修身的原則—〈大學‧傳八〉法海拾貝—孚佑帝君醒心真經今譯今註(九十七)玄空師父開示—惜物得福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dawn0103'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