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存在的意義》——愛德華·威爾森 - YH_READING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本書中,作者從生物演化的角度,去闡釋一個萬年未解的問題:「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而同時,作者也希望可以更加的推廣人文方面的科學研究,他認為 ...
首頁
閱讀心得
生物學
《人類存在的意義》——愛德華·威爾森
《人類存在的意義》——愛德華·威爾森
0
YH發佈於2年前
最近事情好多,除了參加團隊活動以外,又試著在做網頁的專案,看書的進度比樹懶還慢,寫的程式碼比看的文章還多。
總算是找到一點空檔,還一點之前欠的債,順便把部落格的蜘蛛網清一清。
這次看的書,書名是「人類存在的意義」,光聽到書名,會直覺反應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籍,然而,這本書的作者——愛德華.威爾森——是一名生物學跟進化學的專家。
在本書中,作者從生物演化的角度,去闡釋一個萬年未解的問題:「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而同時,作者也希望可以更加的推廣人文方面的科學研究,他認為所有的人文,包含藝術、文化、歷史等發展,都與演化學息息相關,而令他不解的是,現今的教育系統把這兩塊領域劃分的天差地遠。
接下來我將帶著大家,跟著這本書繼續往下探索,用生物學的角度去一窺人類數萬年來所建立的偉大文明。
群體擇汰 VS 自體擇汰
人類是一種非常矛盾的生物,我們似乎永遠都在利他和利己中打轉,人類像其他20種社會化生物一樣,擁有高度的群體活動,稱作「真社會性」。
真社會性的生物,其成員會與不同的世代共同照顧幼體,同時內部的成員之間會分工,而真社會性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螞蟻。
一般生物在演化上,都是屬於個體擇汰,個體擇汰是由於個體的性狀差異,造成對環境適應性上的差別,無法適應的性狀就會被環境淘汰,沒被淘汰的個體其性狀就由基因傳給下一代。
而相對於個體擇汰,螞蟻這種真社會性生物,則是稱作為群體擇汰。
他們在個體上差異對於大環境的適應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是整體群體的社會狀態會影響整個群體的存亡。
因此在群體擇汰的生物中,決定群體能否生存的要件是個體為整個組織貢獻的程度。
而像螞蟻這樣的生物來說,每隻螞蟻都是百分之百為大我貢獻,絲毫沒有自我的存在。
例如:生病的螞蟻會自動離開巢穴,避免傳染病在巢穴中傳染。
較年老體弱的個體,會去做高風險的工作,如探索或是在前線禦敵,除了可以減輕群體的老年負擔外,也可以保障較強個體的生存率。
人性的矛盾
在個體擇汰中,個體的適應能力是生存的關鍵,而相反的在群體擇汰中,總體的適應能力才是關鍵。
而人類在真社會性的演化過程中,同時又保有了個體擇汰的條件,這些個體擇汰的本能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留存在我們的基因庫中。
回想數十萬年前,第一批人類的祖先來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裏夜晚一片漆黑,同時有許多虎視眈眈的掠食者整盯著我們,黑暗對我們而言,就是威脅,因此我們會害怕黑暗,害怕未知,害怕蛇或蜘蛛等這些可能造成生命威脅的事物。
反過來我們會覺得小狗小貓很可愛,也是出自於基因庫對於照顧後代新生命的本能,試想如果今天你覺得嬰兒不可愛,甚至厭惡,將沒辦法好好的養大一個嬰兒。
那麼,人類是何時開始變成社會性的動物呢?作者認為是從發現了火的使用方法後開始,在這之前,人類都是僅有單一親代形成的小群體,因此為了生存,必須要與個體相互競爭、掠奪,體弱或年老的個體,就會被犧牲淘汰。
而自從發現了火之後,人類開始轉變食性,開始吃肉類,並獲得更多營養,但肉類的來源較於分散。
於是人的祖先捨棄了採集的生活,開始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紮營,並出外去尋找獵物,而體弱或幼小的個體,在營地裡受到保護。
因此個體間的擇汰影響就沒有那麼顯著了,開始轉變為群體擇汰佔了上風。
形成聚落之後,人類開始發展一連串的社交技能,開始會去解讀情緒,並發展出語言文字以用來溝通,人類開始會害怕其他同類異樣的眼光,開始有了羞恥感,因為融入群體意味著能夠生存下去。
同時也人類也發展出了同情心與同理心,甚至會為了群體而犧牲個體的利益,人類開始有了利他的精神。
在群體擇汰的影響下,群體成員願意為整個大我犧牲貢獻的那個群體,生存下去的機會一定更高,群體的強壯代表著我的子代將會受到更好的保護。
也因此人類開始將利己的行為貼上自私、貪婪、忌妒、慾望等不好的標籤;相反的極度推崇利他行為,甚至會為他們豎立雕像來崇拜。
當利他行為發展到極致的時候,人類的行為就變成像螞蟻一樣受到奴役,並且甘願被奴役,只要能保證其基本的生存條件。
於是文明開始發展,創造出許多的建築奇觀,泰姬瑪哈陵、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等等,當我們感嘆這些偉大的建築時,可以看看非洲草原上的白蟻丘,這些昆蟲比我們還要更早好幾百萬年演化出極致的利他行為,因此這些建築奇觀,不過就是生物的利他行為發展過程的一個事件。
但是利己的基因還在人類的DNA中蠢蠢欲動,因此現今人們所遇到的所有社交問題,都是因為人性在利己與利他中間形成的矛盾,如果我們認由個體擇汰主宰,現今社會將會瓦解;但如果全部發展群體擇汰,每個人就像一台機器,而毫無情感。
人類的文明發展至今不過5000年,相較於之前的數十百萬年的原始生活來說,真的非常的短暫,因此我們的群體擇汰還不斷的在演化當中,在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在保證個人權利的條件下發展利他行為,並且將群體擇汰從國家衍伸至全球議題,將是人類接下來主要的目標。
人類之外的世界
人類的大腦所佔的比例為地球上所有物種中最高的,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處理各個感官所接收資訊,在所有感官中我們依賴性最強的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接收光線經過大腦處理後產生影像,並讓我們以為世界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然而我們人類的感官卻是極其有限的,我們能夠看到的光譜僅是整個光譜系中的微小一個部分,我們的聽覺和嗅覺甚至賴以生存的視覺,都不是生物中頂尖的,而我們最薄弱的一環,就是對於化學分子的刺激,也就是費洛蒙。
地球上的生物有99%以上都是靠費洛蒙在溝通,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大腦能夠解讀費洛蒙,那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大大小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費洛蒙泡泡,充斥在世界各個角落,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看不見這些東西。
嗅覺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感官,這是因為氣味可以將信息留存一定時間,並且能夠藉由空氣流動將信息散發出去,對於一般生物而言,不用很複雜的信息就可以維持整個群體的運作。
即使像螞蟻這樣分工複雜的生物,也只靠不超過7種的主要費洛蒙在進行溝通,相當於只用7個單字組合就可以完成登陸月球這樣的創舉。
而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拋棄了這樣的感官,因為人類的頭部比其他動物都來的高,並且以費洛蒙傳遞信息的速度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實在是太慢了,因此視覺與聽覺漸漸地取代了我們的嗅覺,也因此我們成為了大自然中的聾啞人士,我們察覺不到其他許多微小生物的存在,也察覺不到這些化學分子對我們的生理心理產生的影響,以至於讓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人類存在的意義
說到底,人類雖然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文明,統治著地球這個生態環境,但人類也只不過是大自然演化下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經過一連串幸運的事件才得以發展至今,並沒有造物者在背後大手一揮而創造出我們,我們數百萬年為了生存所保有的「本能」,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基因庫中。
就像看到蛇會害怕,看到小狗覺得可愛,看到大海覺得很美,這些感覺其實都是來自於本能的驅使。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一個社區大樓的最高層住宅,餐廳中島的另一面是一大片落地窗,看出去可以看到社區庭園的綠樹,已及旁邊流過的運河,夕陽灑下來映照成美不勝收的一幅畫,這時候不妨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樣的景象很美呢?」。
是不是居高臨下代表著安全?綠樹代表著食物?運河保障了水資源?因此我們的本能驅使我們窮極一生去追求這樣的光景。
那麼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識呢?這是目前科學家極力在尋求的答案,在人類的大腦中真的存在一個真正的本體,而不只是許多神經細胞網路在釋放電壓嗎?目前科學家正致力於一個實驗「大腦活動譜計畫」,去紀錄一個人在24小時中所有大腦的活動足跡,包含喝一杯水,躺在沙發上,忽然回想起某個友人等等,以盼能找出所謂的「自由意識」,這項實驗對神經科學以及心理學將會是一大突破。
而作者認為,我們的自由意識存在於人文藝術領域,人的創造力與好奇心,或許正是展現我們自由意識最佳表徵。
人類不過是地球數百萬的生物中偶然演化出來的,並沒有任何超自然力量眷顧著我們,我們的存在並未被賦予任何特殊的使命或目的,我們是全然孤單的,但也意味著我們是全然自由的。
人的本性並不邪惡,我們有足夠的才智,善意,氣度,以及冒險精神,足以將地球創造成一個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樂園,然而我們卻遲遲沒有作為,這是因為人類是個不健全的物種,我們的腦袋配備不足,我們遺傳到的「人性」乃是舊石器時代遠古人類的祖先所遺傳下來的特質,如達爾文所說,這是
「我們身上不可抹滅的印記,顯示我們出身的卑微。
」。
人類為了適應採集與狩獵所演化出來的本能,在這個全球化,科技化的時代逐漸形成了一個障礙,當聚落的規模過大,我們就難以採行穩定的經濟政策。
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產生我們對周遭環境完全了解的幻覺,使我們過度自我中心,不但沒有採取行動保護其他生命,還不斷破壞那無可取代的寶貴資產。
這樣的傾向,讓我們目光淺短,我們不太會去關心自己部落或國家以外的人,甚至很少想到我們的後代。
而我們的個體擇汰心理會助長我們所謂的「罪惡」,群體擇汰會增進我們所謂的「美德」,在這兩者的衝突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良心的衝突。
人類自古受到兩股相反的力量影響,這並非所謂善惡的對抗,而是身為人類的生物特徵,我們必須體認到這點,才能真正了解人類是怎麼回事。
所以人類天生就有各式各樣的情緒反應:驕傲、好勝、憤怒、忌妒、奸詐、好奇、勇敢、謙卑、同理心、愛國情操等等,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有卑鄙的一面,也有高貴的一面,有時甚至同時出現。
這種不穩定的狀態是我們人性的特質,也是我們創造力的泉源,我們唯有了解人類本身的生物特性,才能有理性的去規劃,打造我們的未來,使人類免於浩劫。
我們必須學習克制自己的行為,但絕不能妄想去馴化人性。
儘管目前科學知識正以每十年翻倍的速度增加,未來有一天也將會放緩,唯有人文科學會繼續無止境的發展且趨向多元,這些便是我們存在的本質與足跡,以致當未來出現了另外一種智慧生物想了解我們,這些將是我們所能留下來證明我們存在過的證據。
後記
這本書用科學的角度去探討人生的哲學問題,其實我們就像在地面上忙碌的螞蟻一樣,一點都不特別。
我們只不過是地球數百萬種生物中,苟延殘喘存活至今的一個物種,不應該驕傲自大。
然而我們卻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能力能夠做到其他物種做不到的事,我們應該自豪大自然賦予我們這樣的能力,並且扛下更大的責任。
至於哲學面的問題,我們是否存在著自由意識,作者是相信自由意識是存在於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因此作者在書中也一直提倡,演化與生物學需要與人文、歷史、社會等科目結合,才能更加了解我們自己,從而發展出更加有效率的政治或經濟體制。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本能,並且在數百萬種生物中,只有我們獨有。
我們能夠去想像一個不存在的事物,並著手一步一步去實現它,因此保持謙虛,保持思想開通,努力去往心中的目標前進,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不要將它遺忘,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所想表達的「人類存在的意義」。
最後修改日期:131月,2021
作者
YH
Hi!我是胤勳。
健康、財富、家庭、社交、思想、精神,是我們窮極一生所追求的六大目標,我將致力於和你們分享如何往這六大目標邁進的同時,也讓自己能更加接近這些目標。
如果您跟我有相同的理念,想一同開創一份事業,或是厭倦了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生活,我能教你們如何在不影響目前的工作下,還可以增加一份可觀的額外收入,歡迎加Line好友。
LineID:softhuang 祝您能心想事成。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Δ
近期文章
[日文小教室]擬聲、擬態語(2)__なーや行
[Python輕鬆玩]—用python寫一個ROX新世代的誕生自動釣魚程式
《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商教育?
[日文小教室]擬聲、擬態語(1)__あーた行
《原則》瑞.達利歐—生活的原則(3)
近期留言彙整
2021年3月
2021年1月
2020年12月
2020年10月
2020年9月
2020年6月
2020年5月
分類
python
心理學
擬聲擬態詞
日語小教室
會計學
生物學
管理學
行銷學
閱讀心得
標籤雲原則
富爸爸
擬聲詞
日語小教室
日語小教室,擬聲詞
管理學
讀書心得
文章導覽
上一篇文章《GettingMore》史都華.戴蒙—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4)下一篇文章《原則》瑞.達利歐—生活的原則(1)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類存在的意義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讀書心得系列 ... | 人生的意義哲學家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1年7月生命的意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生命的意义或人生的意义是一个解构人类... 為英文Say ptt?
- 2閱讀心得| 人類存在的意義- 李耀宇l Bill Lee - Medium
閱讀心得| 人類存在的意義. 從人性起源思考如何面對嶄新的時代. 閱讀動機. 一個人的時候,我喜歡進行一些哲學 ...
- 3人類存在的意義心得 - GWLSD
人類存在的意義心得. 人類從原始生物開始一路演化,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部壯闊的史詩, 但時至今日,科技的進展已讓人類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道德困境, 讓人類對自身存在 ...
- 4人生意義(一)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 青松讀書會
加繆(Albert Camus,1913/11/7-1960/1/4)說,作為一個存在的人,人類用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來說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誕的。 儘管哲學家與神學家對人生 ...
- 5人類存在的意義【新版】: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索 - 博客來
書名:人類存在的意義【新版】: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索,原文名稱: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0652314,頁數: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