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第二講:美的本質與特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是來自心物的交融 ... 美在本質上可以分成主觀與客觀兩部分。

所謂「主觀」,就是確立以人為主體;而從人出發的有關美的本質,稱之為美的主觀性。

相對於以人為主體的,人 ... 美學第二講:美的本質與特性... 2 美是來自心物的交融... 2 美,源於「自我意識」... 3 中國人求「全、不朽、真實」,西方人求「絕對、永恆、事實」... 5 二十世紀美的形式的轉折與未來藝術的動向... 7 美學第二講:美的本質與特性 美是來自心物的交融 美在本質上可以分成主觀與客觀兩部分。

所謂「主觀」,就是確立以人為主體;而從人出發的有關美的本質,稱之為美的主觀性。

相對於以人為主體的,人以外的稱之為客觀。

其實,當我們說美分主客觀兩部分的時候,同時已經意涵了:第一,美不是主觀的。

第二,美不是客觀的。

第三,美既是主觀也是客觀的,換言之,美是同時具有主客觀性的,美的產生是來自人與物相互交融、影響滲透的一種狀態。

  從這個方向立論,就很清楚的不同於其他認定美是主觀,或者認定美是客觀的美學。

強調主觀性的派別認為,美,純然從人出發,跟客觀事件毫無關係,美的產生完全來自於人,沒有人,就沒有美。

而從這個前提中,有唯心的美學,說明一切的美來自於人的心理,若沒有心理活動,就沒有美學可言。

再進一層,唯心論中還有客觀性,像黑格爾的美學就是客觀性的,他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屬於精神活動的一種表現,人的精神活動不是來自於人,而是來自於一個更高的宇宙的精神活動,他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精神活動的發展。

  NewAge這類的書說,整個的宇宙是一個靈魂的創生,靈魂分裂而成具體的人、具體的物,然後構成這個世界。

所以即使形體消失,靈魂並不會消失,靈魂會選擇另外一代,然後又出生。

那靈魂這一生的意義何在呢?它說,就在於尋找適當的學習,使靈魂的發展更圓滿。

更圓滿的目的是什麼?它說,靈魂唯有在圓滿的發展中,才能回到這個大的精神活動(Spirit)裡,因為整個宇宙是一個靈魂的發展。

  以前在中國哲學史的課程中我說過,印度人其實和西方人一樣,只是走的方向不同,一個是絕對向內的,一個是絕對向外的,所探索的都是在人以外的,他們始終認為構成這個物質世界的背後有一個最高的精神活動。

基督教用「上帝」,使這個精神活動有了具體完整的代表,成為一個創造者。

而事實上如果追溯埃及、希臘的遠古觀念,其實就已經是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的精神的活動,所以西方始終以神的創造來說明世界的源起。

這個大的精神活動,是一個無限的,不可知的,但朝著絕對完美的、一致的一個發展。

所有個體的小靈魂都是從這裡分裂出來,而世世代代的輪迴,也都是為了回到那個大的運轉裡面去。

所以如果從上述的角度來談美是出於心靈的活動,以至於是出於精神活動的時候,就成了客觀的唯心論,因為精神是存在外在的一個客觀事物。

而主觀的唯心論,是以人類的心靈為主,像王陽明就是。

  反過來,如果說美是客觀的、是外在的,那麼就是強調美有一個對象。

如果沒有一個對象,怎麼可能有美的產生?這就是客觀。

客觀有絕對的,非絕對的,不可以和心交融的,可以和心交融的,不過無論如何,客觀的世界是提供美的唯一來源,這是唯物論的美學。

  我們則不同,我們認為:美是來自心物的交融。

剛才為了讓你們看到美學的特殊性,還有哲學上的思辨過程,所以講了許多理論,這也是訓練同學去思考。

我們的語言和理論中,常常已經含藏著一些有前提性的見解,就像我談這些的前提就是:心物交融,美是來自於人類心靈活動和客觀事物,相互交融所產生出來的一種狀態。

  現在先講美的主觀性的部分,以下分為幾項,以便於瞭解:(1)審美意識;(2)審美感受;(3)審美能力;(4)審美趣味;(5)審美理想。

  美,源於「自我意識」 所謂的審美意識,是指人所具備的一種先天的審美感受。

美之所以產生,是來自於人先天所具有的審美意識。

「意識」,是人所特有的。

動物只有知覺,但是沒有意識,這兩者有分別。

你摸動物牠知道,這是知覺。

但是人的複雜性在於,人是在知覺的前提下發展出意識這個東西。

  什麼是「意識」?就是conscious,相對於「知覺」而言,這是人特有的高級心理活動。

動物的心理活動,只限於知覺。

但人的差異,在於這種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包括了覺醒、知曉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對知覺的反思,這是人特有的「反省能力」。

這裡的「反省」,不是犯錯反省這類道德性的指稱,而是一個知識性的意涵,一種認知的活動。

人是動物界裡,唯一會反問「自己是誰」的動物,人會重新認識自己,這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活動,就叫做覺醒、知曉。

簡單的說,「意識」就是對自我的再認識的活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意識乃是人自覺的心理活動,所謂的自我認識、自我實現,都是從自我的再認識出發的。

我們可以說,「知覺」是人的第一層生命,「意識」則是第二層。

  中國從孔子開始,談生命時就不是站在第一層來談,而是從第二層開始。

西方則是站在第一層的生命來談,因為他們把人當作動物。

尤其是近代的西方,比如五O年代後的性解放,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分析,或心理學派中的行為學派,都把人放進了動物世界。

因為人就是動物,所以動物的世界可以作為瞭解人的基礎,人的一切是依照人的慾望去發展的,當人的慾望與需要沒辦法滿足的時候,自然會有困頓、有痛苦,這是佛洛依德學派的說法。

  反映在藝術的創作上,如「苦悶的象徵」一書中,就認為一切藝術的創作是來自於被壓抑的慾望,這也不能說錯。

你看米開朗基羅的偉大作品,是他的慾望沒有被滿足之後的結果。

最近有一部關於貝多芬的電影「永恆的愛人」,片中的貝多芬那樣的暴烈,也是由於慾望沒有被滿足,以致於他可以在音樂世界裡登峰造極,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他幾乎是一隻受困的動物,如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老虎,任何接近他的人都會被傷害。

所以「苦悶的象徵」講一切藝術的發展,都是因為有強大的慾望受壓抑,不得不找出路,因而有藝術呈現。

這,也有一番道理。

  但中國人不同,中國強調全人藝術,就是要當你全部發展、整個心靈通達,沒有任何壓抑的情感之後,這時候創造出來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

這是兩個不同的層次,一個是動物的層次,停留在本能的需求掙扎中,所發展出來的藝術活動;而另一個是完全了透,透過自我覺醒的努力,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不再受動物本能的支配,不再有任何的壓抑與痛苦,進而展現出來的藝術。

孔子、莊子、老子、乃至於佛家,都是循著這樣的覺醒後呈現出來的,中國人認為這是生命真正的開始。

還沒覺醒之前,你是動物;覺醒後才是人的生命。

所以了解西方與中國的立場之後,其實沒什麼衝突可言,只是一樓和二樓的差別。

  所以「意識」,是一種覺醒和知曉的狀態,而「審美意識」,其實就是自我意識的開始。

怎麼說?因為從考古研究中,在兩三萬年前,人類開始會打磨石頭,不但用作工具,也會掛在身上,像是用動物的骨頭穿成珠鍊,或將之染色。

固然,這類的活動具有巫術的性質,例如掛鳥骨在身上,是希望自己也有鳥的能力,能飛上天,也希望能打到更多的鳥,餵飽自己。

也或許在染成紅色的時候,不單單是美不美的問題,因為紅是血液,代表生命,是對生命的祈求,這類是巫術的活動。

但無論如何,當遠古人類把它掛在身上,希望被保障的那一剎那,就是自我意識的開始。

好比在希臘神話中,Narcissus突然在水中看到自己,就是自我意識的開始。

  所以美是從有自我意識時開始,這是第一個前提。

美來自人類先天所具有的審美感受,審美能力,審美趣味,以致於到審美理想,而這一連串的活動都是人類意識活動的開始。

換句話說,美從主觀上來講,源於人有意識,有審美意識。

  就像你們當代藝術史老師開宗明義所說的,有三本書要讀:第一本是讀我們的心,第二本是讀我們的生活,第三本書,才是你們的專業上所需要的知識性書籍。

這都是站在第二層生命來說的話。

因為我們常常都不知道我們的心,也因此我們通常是要從知識的學習開始,從書本中逐漸磨利了我們認識的心靈,而後開始我們的生活。

就像你們上大學,離開家,開始認識外面的世界,可能要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才會開始認識你的心,知道我要的生活是什麼,希望的愛情是什麼。

到了這個階段,認識了心,再重新去認識你的生活,再去做各種專業性的研究。

在這個階段中你選出來的書本,大概就都是你專業知識中經典的書本。

像瑪麗蓮夢露,當她到了某階段之後,覺得要進藝術學院學演技,重新開始,這都是上到第二層的生命,所以生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你們會發現,大學四年中,每一年你們都在快速的變化,包括對周遭世界的認識不一樣,你們選的書也不一樣,甚至於同樣的一句話進到心裡面,整個感受也不同了,這就是一層層進化的結果。

我把它分為第一層第二層,只是方便說明,人類的複雜性和多采多姿,是交錯的,有的時候我們在這個領域中已經上到了二樓,但在另一個領域中則還在地下室。

就像貝多芬,他在音樂上已達金字塔的頂峰,而生活裡,卻還在地下室。

  中國人求「全、不朽、真實」,西方人求「絕對、永恆、事實」 ●學生:為什麼中國要求完滿,而在西方則會出現這樣不同的理論? ◆中國人要求「全」,西方人要求「絕對」。

所謂的「全」,就是希望你一切都好、都通達、適意、妥當,也就是求心靈的通達,所以中國講「聖人」就是指通達的人,可以自我平衡的人,這個「全」就是在生活中可以全面開展的人。

所以中國人重視「五倫」,就是強調在生活中可以全面開展的人,才是「真人」,因為我們生活在群體當中,如果和每個人的關係都能發展妥當,又能展現我們的真實個性,這時才成為真正的人。

這意味著個人與社會間相互的交融,而達到一個妥當的狀態,換句話說,在社會中不失個人,在個人中也不會與社會對立,這就是「全」。

  可是西方強調個人,個人嚮往的可能是一個上帝,或者是「永恆」,中國沒有永恆(eternal)的觀念,只有「不朽」。

「永恆」是絕對的,「不朽」指永遠不死。

「永恆」可以離開歷史,「不朽」則是根源於人類歷史,在人類的綿延中永遠存在,像孔子、關公。

「不朽」的基本前提,是肯定人生是永遠的、真實的、有價值的。

西方則不同,從希臘,基督教,到古典主義時期,從來不肯定人生,因為人生是變動的,虛幻的,不真切,受限於時空,他們認為真實是來自於上帝,因為上帝可以離開變動的人生,是永恆的、絕對的,所以在這裡頭是靜止不動的。

直到愛因斯坦出來,打破了靜止,提出了運動的概念,量子力學的加入,西方人才開始去發展有關動的知識與課題,這是二十世紀才開始的。

  中國人以前認為人是唯一的「真實」,宇宙只是「事實」的存在,無關「真實」與「不真實」,為什麼?真實,是人的價值判斷,一如美與善是人的價值判斷,每個人都有這種判斷。

所以月亮本來就在那裡,人出現後才有「月亮真美」的真實,否則月亮只是個事實的存在。

「真實」和「事實」不同,不過我們很容易把事實當真實,特別是近代科學講真理,透過科學知識所得的答案才是真理,進而是真實,其他都不是。

可是在中國人看來,這些真理都是因為有人的存在才存在。

沒有人,真理只是「事實」而非「真實」。

  所以中國人也不承認有絕對的客觀性,只要是從人出發,就沒有絕對客觀的事實,因為沒有一個人能離開你的眼睛和耳朵看這個世界。

就像我們打開收音機,你是在聽覺能感知的頻率之內,才能聽得到聲音。

莊子曾問,我們看到的大海與天空都是藍的,但你真以為這是宇宙真實的顏色嗎?不知道莊子為何有現代科學的眼光,這在今天是個完全成立的論點。

因為人的視覺受光的影響,在一定的距離以後,一切都會變成是藍色的,因為藍色系最穩定,這是受人視覺神經的限制。

而莊子就是在追問,當所有的事物都是透過人的五官去接觸的時候,你又如何能斷定那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不朽」和「永恆」之間的差距也在此,前者是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所獲得的價值性,後者是可以超離人的生命的一種價值。

  ●同學:那佛教中的「涅盤」是「不朽」還是「永恆」? ◆涅盤是指終極的祥和,這是絕對性的,印度跟西方一樣追求絕對。

佛教雖東傳中國,但禪宗興起之後,就把絕對性打破成相對性。

有人去找六祖慧能求佛法,六祖說回家就有,生活中就是。

這其實就是莊子的思想,道在哪裡,道隨處都是,真實來自於生活。

印度人、西方人是離開世界,有超越人的世界的另外一個世界。

佛教在婆羅門教的基礎上,也有這樣一個終極的追求。

  ●同學:求「全」的觀念對中國的繪畫與藝術有無影響? ◆有。

中國的山水畫成為繪畫中的重要形式,它構成一個宇宙之全,包含天地人三才,其山勢往上升,象天,水往下流,象地,而其中有人,這就是完整生命體的呈現。

所以它一定是畫大山大水。

如果是缺一角的畫,則是用無的、朦朧的,去開展無限性,從一點的「有」來展現無限,合起來就是一個「全」。

有的畫不見得有人,但有船、亭子,甚至丟一支鞋子,都暗示人的存在。

  近代有的畫完全不畫人,完全只有自然,像張大千的「廬山圖」。

從繪畫史上看,幾乎所有不畫人的時代都是動亂的時代。

因為那個時代中,喪失了對人的愛的天性。

近代中國的活動中,輕賤人命、以致於輕賤生命、輕賤自然。

在台灣,撞死人只需賠錢了事,但在美國,若撞死人不但被永久吊銷駕照,還要負擔死者一家一生的生計。

最近有一個經濟問題,就是如果大陸出現糧荒,必須從國外進口,就會造成全球糧價上漲,引發世界性的糧食風暴。

而大陸今天缺糧,就是因為拼命的發展經濟、開發工業,而且全都開發在中國最好的農地上面。

目前的沿海區,每年消失五百萬公頃的農地。

還有三峽大壩的興建,這還不只是消滅歷史文化的問題,為了要用水電北送來解決北方的用電,不惜淹沒農田,使洞庭湖消失,近代中國就是如此的否定生命。

  這不完全是共產黨的問題,而是中國近代文化的問題。

為什麼中國會從一個對生命的尊重,對整個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求天人合一,轉成今天這麼一個唯物的價值觀,而且還在實踐著。

台灣也是,所有的良田都變成工業區;舊金山是華人最多的地區,但是只要是華人住的地方就沒有樹,也沒有草皮,砍的光光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嫌麻煩,每年都會掉葉子,清掃很麻煩;溫哥華也是,因為政府堅持每家外面都要有綠地,華人就把水泥鋪好,整個漆成綠的。

這是今日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為何會變成這樣?   全世界沒有一處有中國那麼完整的理論,在談論對生命的尊重,對人的尊重,以及對天人合一的完美要求。

就實際的生存來講,人類史上也只有中國這塊土地開發了八千年,從考古上發現中國在一萬年到八千年前就開始種五穀雜糧,可見中國是一個很早就有農業開發的社會,全世界其他這麼早就有開發的地區,像兩河流域,現在都是沙漠,因為開發過度而沙漠化,唯一的奇蹟就是中國。

印度的貧窮是因為英國人殖民以後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今天印度在農作上沒辦法恢復。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人組織了一個農業考察隊,他們發覺,所有早期農業發展區之所以被破壞,是因為人為的過度開發,而他們也非常驚奇的發現:中國不是富裕的土地,卻養活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而土地的開發還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中國的土地好像從未被破壞。

他們對中國如何維持這個只佔全國13.7%的農地感到好奇,這歸因於「治水」。

中國人每年秋天一定去河渠中挖土,一方面疏導溝渠,二方面把挖出的土蓋到農地上,所以地力不斷的復原,於是他們發現,這是保護土地而不至於喪失生機的最原始、也是最先進的方式。

可是現在的大陸完全不做這件事,經過文革之後大陸人不太會種東西,這固然是經濟或政策的問題,但是,中國人原先對生命、自然的看重,會喪失到這種程度,是令人吃驚的。

  二十世紀美的形式的轉折與未來藝術的動向 ●同學:中國人「全」的觀念,會不會造成藝術的侷限性? ◆當然。

在今天這樣的新的視野開展以後,如果還只停在中國以前的這個全的概念裡面,當然會是侷限。

可是,「全」應該擴大,包含傳統的繼承與擴大,任何材質、任何可能性。

傳統的繼承只是去承認中國藝術中過去的看法,而其它,則要有全面性的開展。

今天,我們可以擁有各種可能的、新的藝術創作與形式,重要的是如何能達成藝術,成為藝術領域的一部份。

  什麼是藝術?這是二十世紀以來的最大問題,我們下次會談到,西方的美學到了二十世紀有一個大轉向。

以往美學中一直問什麼是美,尋找美的標準。

可是二十世紀的「美」不再受限於古典美學中的「美」,因為古典美學中的「美」談到了形式的時候,會要求比例的和諧,但是二十世紀卻以不和諧、醜陋為美。

想想看,多少人覺得那些驚悚片、異形很過癮,這是所謂的暴力美學。

而暴力美學相對於古典美學,實在可怕極了。

然而,這是西方二十世紀以來的走向,他們認為美學的問題,應該直接就藝術活動來談,把美學侷限在實際的藝術活動當中,然後去談問題。

  但到了胡賽爾的現象學興起之後,開始批判。

所以歐洲現在電影的拍攝方式和美國很不一樣,我們上次舉例,同樣用拼圖式的方式去呈現劇情以及藝術形象的「黑色追緝令」和「色情酒店」,前者基本上是變動的邏輯性的排列,而後者不只是變動的邏輯性的排列,它同時呈現著人性的曲折,這是「現象美學」的影響,這我們以後會談到。

歐洲近代受現象美學影響,直接從一個活動的現實世界中去拼圖。

因為現實世界沒有邏輯可言,而沒有邏輯也不代表不能呈現一個事物的全相。

所以,邏輯進一步成了生命內在的聯繫性,何謂「生命內在的聯繫性」?你是人,我是人,你餓了會吃,我也會,只是你可能餓的時候和我餓的時候不一樣,不過會吃是一樣。

所以你們可以看「比利小英雄」和「色情酒店」,還有前一陣子「愛情神話」那一系列的電影,就是展現這樣變化萬千的片段,可是最後是可以連起來的,根據什麼連?就是根據你生活經驗當中,你會吃、會睡、要洗澡,你的自然生態、自然環節,要用這個去連。

  ●同學:暴力美學是現代發展出來的嗎?似乎每個時代都有暴力。

◆歷史上有關暴力的美的呈現,從亞述文化就有,有壁畫為證。

它歌頌戰爭、歌頌殺戮,所有的壁畫和圖案都是血腥的,他們認為戰爭是生命中的常態,凌辱敵人是英雄的象徵。

近代則有浪漫主義的科拉瓦喬,你們可以去看他後期的作品。

三年前金馬影展有一部電影,講一個畫家風光的一生,他就是浪漫主義的代表。

他色彩大膽,但在色彩中有很多的血腥,拍土耳其的獨裁,對婦女的淩辱、刻畫對敵人的殺戮的血腥場面,我想近代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

  但是,他們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重點不在血腥,仍然是根據美的形式與結構去展現,比如亞述文化中想呈現的是英雄氣概與壯烈,而不在血腥。

科拉瓦喬的作品也是一樣,他在死屍上展現豐滿的女性肉體。

像西班牙畫家哥雅,其實也展現暴力美學,把西班牙當時的獨裁恐怖,表現的令人不寒而慄,可是重點也不在血腥。

但我們今天的重點在血腥,並未被提升到美學的領域,那純然是一個感官上的刺激,而美不是停在感官刺激上的。

  暴力是人性的一部份。

以往古典美學所肯定的是人性的祥和,但人性是複雜的綜合體,肯定人的祥和性固然成為主流,但是那種暴力性一直潛藏。

到了二十世紀,由於對人性的認知擴大,開始去面對人性的殘酷,人需要刺激,以及人的動物性的這一個面向。

隨著這方面的紀錄和開展,慢慢的形成了所謂的暴力美學。

所以二十世紀的美學有一個轉向,而各種藝術的新的可能,就都自然產生了。

所以未來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藝術發展,慢慢去實驗,慢慢走出來到一個成熟的階段裡,你們現在都在實驗的過程中。

  暴力一直是潛藏著的,因為在人的價值中是肯定祥和,肯定生命的正義。

從一、二次世界大戰後,人的毀滅性展現了,人開始承認人有強烈的自我毀滅性。

只是中國傳統對人的自我毀滅性的看法,仍然來自於對生命的追求,毀滅跟保存其實是同一種生命的衝動。

今天的「死亡」不也成為藝術的主題。

  ●同學:以後的藝術該怎麼走? ◆在形式上不敢說,但是,應該還會是在人性的需求上。

因為所有藝術的活動是人性需求的滿足,是根據生命需要中的滿足而發展的。

換句話說,暴力美學的呈現,可能只是過渡,因為暴力呈現的意義,是使我們對人性的瞭解更深入,同時使我們更勇於面對人性惡的一面。

從這角度中,暴力美學呈現了人性的真實性。

  藝術是生活的反映,但不是直接反映生活。

意思是說,藝術本身不附屬於生活,它是一種創造,因此任何反映現實的,必須經過加工,所以藝術是生活的反映,但有獨立性。

很可能,將來的人們會更看的清楚人們活動中的狀態,那麼暴力的部分就可能被吸收,然後進入到一個更廣大的天地中。

而這時候,「美」會有新的發展,換句話說,這個時候的美,比起古典主義中所要展現的祥和,會更能呈現人性的完整。

至於形式上如何達成完整,就在於藝術家的創造。

  上學期我看到一位池農深的作品,表面上是抽象畫,實則是具象畫;手法上是現代抽象的形式,但她所有的抽象,實際上是心理具象的表現,這就是一個成熟而完整的形式呈現的成果。

作品當中最主要的,是有十五張獨立的畫作,合成一個大的畫作,展現了人在大都會中的視覺、印象和生活感覺。

二十世紀所謂的進步社會,就是大都會的生活方式。

我們最常感覺到的是「速度」,車的速度、走路的速度,她還用高樓大廈閃爍的燈光所展現的速度感來表現,所以一看這些作品,彷彿聽到車子和地下鐵,轟隆隆開過的聲音。

過去,我們絕對不會在藝術上呈現這些,你們看卓別林在「摩登時代」裡對機械的反抗,可是今天她展現了這樣的美感,把現代生活轉換為藝術型態。

所以,未來的藝術走向,是要看藝術創作者如何的消化。

  不過,我要預測的說,人類藝術的發展,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孔子的一句老話。

那就是所有藝術背後所展現的,必須是人類生命的情感中,最真切的那一個部份,不論那是醜、還是美。

至於形式則要看時代,看創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