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有瑕疵的商品,可主張什麼權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買賣標的有瑕疵時,才有換貨或賠償的問題。
而「瑕疵」指的就是標的功能、效用,低於契約約定標準而言。
例如出賣房屋卻未告知有漏水的事情,買家於交易 ...
買到有瑕疵的商品,可主張什麼權利?
2019-08-04
到店家消費買到有瑕疵的商品,店家應該要允許消費者換貨,這是每個民眾都有的常識,也是店家應提供之必備服務。
不過如果是民眾與民眾間的買賣,由其是價值高的標的,例如二手車、房屋,就是容易產生爭議的問題,瑕疵要如何認定?沒有共識時怎麼辦?有什麼民法上權利可主張呢?何謂瑕疵?買賣標的有瑕疵時,才有換貨或賠償的問題。
而「瑕疵」指的就是標的功能、效用,低於契約約定標準而言。
例如出賣房屋卻未告知有漏水的事情,買家於交易後發現房屋漏水,這就是所謂的瑕疵。
但如果一般我們認為商品瑕疵,已經在契約中約定清楚了,就不是民法上的瑕疵了,例如大賣場會賣一些NG品,價格比較便宜,消費者已經知道是賣相不好的產品了,願意接受購買,就不是所謂的瑕疵。
發現瑕疵,有何權利可主張?民法第359條規定:「買賣因物有瑕疵,而出賣人依前五條之規定,應負擔保之責者,買受人得解除其契約或請求減少其價金。
但依情形,解除契約顯失公平者,買受人僅得請求減少價金。
」第360條規定:「買賣之物,缺少出賣人所保證之品質者,買受人得不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而請求不履行之損害賠償;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物之瑕疵者亦同。
」 第364條規定:「買賣之物,僅指定種類者,如其物有瑕疵,買受人得不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而即時請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物。
出賣人就前項另行交付之物,仍負擔保責任。
」於是買方有以下幾種權利可以行使。
減少價金:買賣契約仍有效存在,物仍可使用,但要求退還部分價金。
通常是審酌瑕疵所減少使用效能的比例去計算。
解除契約:解除買賣契約,買賣雙方負回復原狀義務,即賣家退還價金,買方返還物品,就是退貨的概念。
不過如果解除契約顯失公平時,僅能請求減少價金。
而「顯失公平」如何認定呢?要比較買受人跟出賣人因解約所受之損害,加以衡量。
損害賠償:如果瑕疵是賣方「故意不告知」,或「缺少買方保證的品質」時,買方可請求損害賠償。
要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物:要求賣家另提供無瑕疵的物品替換,就是換貨。
如有委任律師的需求,歡迎聯絡我們預約法律諮詢
contactus聯絡我們
延伸文章資訊
- 1員工標錯價格、盤點疏失造成公司損失,雇主如何求償?
... 商品或公司財物造成雇主損失,雇主能否向員工求償?公司為了防範員工出包,能不能預扣薪水當作違約金,或在損害發生時扣發部分薪資當作賠償費用?
- 2得如何對企業經營者請求損害賠償?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3〈財經週報-綜合話題〉企業必讀「消保法」 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企業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有瑕疵,導致消費者受傷,被法院判賠的情況時 ... 若商品或服務有瑕疵,導致消費者受傷,不僅須賠償,恐怕還會賠上商譽。
- 4買到有瑕疵的商品,可主張什麼權利?
買賣標的有瑕疵時,才有換貨或賠償的問題。而「瑕疵」指的就是標的功能、效用,低於契約約定標準而言。例如出賣房屋卻未告知有漏水的事情,買家於交易 ...
- 5運貨賠償 - 新一快遞
3. 產品包裝擠壓變形,因商品產品包裝盒屬於保護商品用,國際運輸又顛簸,東西多的情況下產品之間互相擠壓在所難免,這種瑕疵不給予賠償。 4. 易碎品,玻璃製品,請在寄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