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月[编辑] · 3月1日——《1949年香港防衛軍則例》實施,香港防衛軍成立。

· 3月3日——由港開穗的「寧波輪」在廣州白鵝潭發生爆炸,死10餘傷33。

· 3月17日——香港火柴廠工人罷工。

1949年香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香港歷史|香港歷史年表 世紀: 19世紀香港|20世紀香港|21世紀香港 年代: 1910年代香港|1920年代香港|1930年代香港|1940年代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香港 年份: 1945年香港|1946年香港|1947年香港|1948年香港|1949年香港|1950年香港|1951年香港|1952年香港|1953年香港 紀年: 己丑年(牛年)、香港開埠108周年、香港重光4周年 1949年 政治 國家領導人 科技 天文 –科技 –鐵路 文化娛樂 電影 –文學 –音樂 –遊戲 –電視節目 ( 中國大陸電視劇 –台灣電視劇 ) 體育 體育 –足球 –籃球 –棒球 –撞球 區域 中國 –上海 –香港 –澳門 –臺灣 –日本 –北韓 –南韓 –馬來亞 –新加坡 –歐洲 –美國 分類 分類 –出生人物 –逝世人物(列表) –維基新聞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歷史年表 ·大事記 史前時期 秦朝至元朝歷史 明朝歷史 清初歷史 英治時期 開埠初期歷史(1842年至1898年) 1870年代 香港1870年 香港1871年 香港1872年 香港1873年 香港1874年 香港1875年 香港1876年 香港1877年 香港1878年 香港1879年 1880年代 香港1880年 香港1881年 香港1882年 香港1883年 香港1884年 香港1885年 香港1886年 香港1887年 香港1888年 香港1889年 1890年代 香港1890年 香港1891年 香港1892年 香港1893年 香港1894年 香港1895年 香港1896年 香港1897年 香港1898年 香港1899年 20世紀初歷史(1898年至1941年) 1900年代 香港1900年 香港1901年 香港1902年 香港1903年 香港1904年 香港1905年 香港1906年 香港1907年 香港1908年 香港1909年 1910年代 香港1910年 香港1911年 香港1912年 香港1913年 香港1914年 香港1915年 香港1916年 香港1917年 香港1918年 香港1919年 1920年代 香港1920年 香港1921年 香港1922年 香港1923年 香港1924年 香港1925年 香港1926年 香港1927年 香港1928年 香港1929年 1930年代 香港1930年 香港1931年 香港1932年 香港1933年 香港1934年 香港1935年 香港1936年 香港1937年 香港1938年 香港1939年 1940年代 香港1940年 香港1941年 香港1942年 香港1943年 香港1944年 香港1945年 香港1946年 香港1947年 香港1948年 香港1949年 香港保衛戰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重光 1950年代 香港1950年 香港1951年 香港1952年 香港1953年 香港1954年 香港1955年 香港1956年 香港1957年 香港1958年 香港1959年 1960年代 香港1960年 香港1961年 香港1962年 香港1963年 香港1964年 香港1965年 香港1966年 香港1967年 香港1968年 香港1969年 六七暴動 1970年代 香港1970年 香港1971年 香港1972年 香港1973年 香港1974年 香港1975年 香港1976年 香港1977年 香港1978年 香港1979年 1980年代 香港1980年 香港1981年 香港1982年 香港1983年 香港1984年 香港1985年 香港1986年 香港1987年 香港1988年 香港1989年 1990年代 香港1990年 香港1991年 香港1992年 香港1993年 香港1994年 香港1995年 香港1996年 香港1997年 香港1998年 香港1999年 香港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史負資產 2000年代 香港2000年 香港2001年 香港2002年 香港2003年 香港2004年 香港2005年 香港2006年 香港2007年 香港2008年 香港2009年 沙士七一遊行 2010年代 香港2010年 香港2011年 香港2012年 香港2013年 香港2014年 香港2015年 香港2016年 香港2017年 香港2018年 香港2019年 雨傘革命 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 2020年代 香港2020年 香港2021年 冠狀病毒病 教育史 ·規劃史經濟史 ·軍事史警察史 · 航空史巴士史 ·鐵路史 法定古蹟 ·歷史建築 一級 ·二級 ·三級 另見:中國歷史 ·英國歷史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經濟地理-政治-教育香港主題 閱論編 目次 1大事記 1.11月 1.22月 1.33月 1.44月 1.55月 1.66月 1.77月 1.88月 1.99月 1.1010月 1.1111月 1.1212月 2出生人物 3逝世人物 4參考文獻 大事記[編輯] 1月[編輯] 1月15日——卜公花園木寮區火災,2,000餘人痛失家園。

1月17日——增設防衛司,霍姆斯出任首位司長。

1月21日——九龍紗廠300工人罷工,抗議資方減發年終花紅。

1月23日——南洋紗廠600工人罷工,要求40天年賞。

1月24日——上環保良新街焚屋4幢,掘出2屍;大南紗廠全體工人罷工要求年賞。

1月27日——大角咀焚木屋250間,2死1傷。

2月[編輯] 2月15日——1949年戲劇節舉行。

2月16日——港府宣佈發行1毫及5仙兩種新輔幣。

2月24日——國泰航空一架C-47改裝的DC-3客機因能見度差墜毀於北角寶馬山,23人喪生[1]。

香港仔一艘漁船爆炸,6死4傷[2]。

3月[編輯] 3月1日——《1949年香港防衛軍則例》實施,香港防衛軍成立。

英文虎報創刊。

3月3日——由港開穗的「寧波輪」在廣州白鵝潭發生爆炸,死10餘傷33。

3月17日——香港火柴廠工人罷工。

3月19日——尖沙咀天星碼頭對出發生撞船意外,「粵華二號」1死2失蹤。

3月25日——由穗開港的「和平輪」在廣州附近瀝滘河誤觸中國共產黨放置的水雷爆炸沉沒,死百餘、傷二百餘人。

3月28日——駐港英軍海陸空大演習,1,400人參與。

4月[編輯] 4月6日——大角咀福全街工廠及木屋區大火,3死8傷,焚屋600餘,災民約3,000名。

4月11日——大南紗廠鐵工全體罷工,抗議資方開除11名工人。

4月14日——港府頒令禁止買賣借貸及持有黃金。

4月17日——九巴首次引入雙層巴士。

4月28日——政府頒佈《反罷工條例》。

5月[編輯] 5月3日——邊境匪黨掃射警員,一警員殉職。

5月6日——西貢匪徒劫水警輪,3名警官殉職。

5月17日——邊界警崗遇襲,一警員殉職。

5月25日——香港政府立法局通過《取締社團活動活動條例》,該條例規定雖香港以外社團在香港個別成員亦當作社團看待,警察可以任意進入認為社團或社團成員之房屋內進行搜查及逮捕[3]:8927。

荃灣美亞紗廠全體工人罷工。

6月[編輯] 6月1日——新界邊境戒嚴。

6月6日——筲箕灣戲棚爆炸,多人受傷。

6月7日——英國國防大臣亞歷山大訪港。

6月8日——灣仔警匪大戰,3名疑犯被擊斃。

6月27日——汲水門撞船事故,3人失蹤。

7月[編輯] 7月3日——土瓜灣譚公道木屋區1,000戶全面拆卸夷為平地,10,000餘人失去家園。

7月9日——香港大學入學試揭盎,293人報名,235人應考,100人合格獲取錄。

8月[編輯] 8月4日——《國民日報》易名為《香港時報》,最後於1993年停刊。

8月14日——巴士失事,13人受傷。

8月17日——立法局通過《人口登記條例》、《驅逐不良分子出境條例》及《緊急條例》。

同日,香港實行身份證制度。

8月18日——設立人民入境事務處,沃莫爾為首任處長。

8月19日——香港各銀行暫停按揭借款。

港府發表《告增防香港英軍書》,強調英國保衛香港決心。

8月21日——包括周壽臣及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在內的2,000名社會名流呈請港督要求制止屠宰狗隻。

8月24日——旺角洗衣街200餘寮屋被拆,1,000餘人失去家園。

8月29日——九龍一架噴火機與水機相撞,噴火機機毀人亡。

9月[編輯] 9月7日——澤生輪在昂船洲爆炸沉沒,13人罹難[4]。

9月8日——颱風迫近本港,在香港以南70公里處掠過,香港天文台懸出九號風球[5],造成1死3傷[6],香港邊界以外海域則有11人溺斃[7]。

澳門改懸十號風球[8]。

9月19日——原國軍上將楊傑,因和中共合作反對國民黨,並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在下榻其友人位於灣仔軒尼詩道302號4A室家中時,被國民黨特務陳家慶槍殺。

9月21日——香港警察連日搜查左傾人士住宅,香港法院以藐藐法庭罪名,判《華商報》罰金4000元[3]:9014-9015。

英國商輪「摩勒號」被海軍釋放後到達香港[3]:9015。

9月27日——一列廣州開往香港的九廣鐵路客車在東莞林村站附近遇土匪預設的炸彈炸至出軌,7死27傷。

10月[編輯] 10月16日——從廈門開往香港的「安徽輪」,開船僅15分鐘即遇國共炮戰,共軍一彈射入船中,3死29傷。

11月[編輯] 11月19日——青山道軍車與巴士相撞,14人受傷。

11月21日——中華民國副總統李宗仁抵達香港。

11月22日——香港火柴廠工人再度罷工。

11月29日——菲律賓副總統羅伯資訪問香港。

12月[編輯] 12月3日——港九水陸警員舉行彈壓暴動演習。

12月4日——蒲台島東南海域發生嚴重海難,開往汕尾的機動木船「裕安號」沉沒,約80人喪生,僅4人獲救生還[9][10]。

1949年千人單車環遊香港大實舉行。

12月5日——深水埗蘇屋村大火,焚屋750間,災民2,000餘人,2童被燒死。

12月8日——港督葛量洪抵澳門訪問。

12月15日——警方在稅務局拘捕百餘人,懷疑涉及貪污。

第7屆國貨展覽會揭幕。

12月21日——中國農民銀行關閉香港分行,遷往台北繼續營業。

12月24日——香港電車工人罷工,資方關廠,解僱全體售票員。

12月30日——港府頒佈《1949年非常時期條例》。

出生人物[編輯] 鮑起靜、張宇人、程翔、陳鑑林、方黃吉雯、黃定光、黃淑儀、柯清輝、關正傑、林超英、羅海星、廖長城、李國英、李麗娟、梁家仁、潘迎紫、丘成桐、史美倫、施永青、徐小鳳、蕭若元、邢李㷧、何柱國、劉松仁、古思堯、吳亮星、彭健新、林偉強、王國興、羅祥國、譚耀宗、邵善波、郭家明、郭新、陳啟宗、霍震寰、馮志堅、馮紹波、黎愛蓮。

逝世人物[編輯] 5月23日,羅旭和,前香港行政局、立法局議員。

參考文獻[編輯] ^國泰航空公司港岷線機失事墮毀死二十三人機身焚燬十九乘客名單發表.工商日報第五頁.1949-02-25. (繁體中文) ^漁艇爆炸六死四傷.大公報第四版.1949-02-25. (繁體中文) ^3.03.13.2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編).《中華民國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  ^澤生輪失蹤船員名單渣甸船務部昨已公佈一人生還十三人仍無下落船政署曾派員到肇事地點勘查.大公報第四版.1949-09-10. (繁體中文) ^颶風愈來愈兇九號風球懸出今晨可能襲港風球三易今晨近二時懸九號風球.華僑日報第二張第一頁.1949年9月9日. (繁體中文) ^數處塌屋一人斃命.工商日報第五頁.1949-09-09. (繁體中文) ^颶風襲港時一漁船沉沒十一人遇難.工商日報第六頁.1949-09-13. (繁體中文) ^十號風球嗚炮三響火警倒塌事件計七宗.華僑報第壹版.1949-09-09. (繁體中文) ^由港開汕尾機帆裕安號沉沒八十餘人料已溺斃四人獲救返港.工商日報第五頁.1949-12-05. (繁體中文) ^裕安機帆遇難者撈獲八屍船員或乘客之親友應速向水警署報告.工商日報第六頁.1949-12-09. (繁體中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49年香港&oldid=68159656」 分類:1949年香港20世紀各年香港1949年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