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月刊480期/啟蒙園地/論語簡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君子行事磊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對得起大家,心中自然坦蕩蕩,自在無拘束。
能俯仰不愧不怍,平時用了什麼工夫?就是「慎獨」。
自己獨處而別人見不到、聽不到時 ...
論語簡說(一八四)
●文:子圓 ●圖:宜倫
述而第七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圖:宜倫
孔子說:「君子內心平坦寬廣,無事牽掛。
小人則常常憂愁,擔驚受怕。
」
「君子坦蕩蕩」,「坦」,平正。
「蕩蕩」,寬廣的樣子。
君子行事磊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對得起大家,心中自然坦蕩蕩,自在無拘束。
能俯仰不愧不怍,平時用了什麼工夫?就是「慎獨」。
自己獨處而別人見不到、聽不到時,猶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嚴格謹慎。
慎獨的內容很多,最要緊的就是不可有「名利」的念頭。
世間有人好名,有人好利,種種的問題弊病,就從貪名圖利衍生出來。
夏商周三代以前,君子都是逃名,即使是世俗的好名聲,也不想要。
三代以後,人心普遍趨向好利,所以唯恐大家不好名,能珍惜好名聲,甚至千乘大國都可以放棄,這對社會有好的影響。
聖人不只不好名,也不怕別人濫加的惡名,惡名加在聖人身上,如同仰天而唾,唾不到天,無損於聖人。
但是學為君子要避嫌,免得自找困擾,妨礙了進德修業。
自己不要名,別人卻送給我們好名,千萬不要歡喜。
更不要自己去求名,名猶如鉤子,會牢牢的把人勾住不得自由。
君子能做到不為名牽,不為利役,就能俯仰無怍,坦蕩蕩而怡然自得了!
「小人長戚戚」,「長」,日久天長。
「戚戚」,憂愁害怕的樣子。
小人外表雖然笑臉迎人,而內心卻是惆悵萬分。
從前俗話說:「爺娘不親銀子親」,又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利能指使人做一切事,小人自欺欺人,心中常常被名利驅使,患得患失,難怪終日惶惶不安。
北宋賢相司馬光,幼年手不釋卷,二十歲考中進士。
他不喜歡奢侈浮靡,特別寫了一篇〈訓儉示康〉,叮嚀兒子司馬康自己要奉行節儉,更要傳承子孫,成為家風。
居官期間,耿介敢言,無懼名位被貶,一心忠君愛民。
過世時,京師百姓自動罷市停工,為他哭泣祭拜,如同自家親人,並畫像祭祀。
司馬光自少到老,從來不說謊話騙人。
自言:「我並沒有過人的地方,只是平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沒有不可以對人明說的。
」躬行無愧,誠心感人,難怪天下敬重。
〈中庸〉說:「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學為君子最可貴在於慎獨,能察覺自己貪名圖利的念頭,戮力除去,是君子所獨擅,而一般人所不可及的!
(圖說:能做到俯仰不愧不怍,平時用了什麼工夫?就是「慎獨」。
)
延伸文章資訊
-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坦,平坦、舒緩。蕩蕩,心胸寬闊的樣子。長,時常。戚戚,憂懼的樣子。意指君子依仁行事,俯仰無愧,所以心裡總是平坦舒暢;而小人只求私利,患得患失,所以心裡時常憂懼 ...
-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每日一詞| 文化精華 - 當代中國
這兩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孔子指出世間上兩種人(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生活態度。「坦蕩蕩」指心胸廣闊、容忍度高的人;「長戚戚」指經常憂愁、 ...
- 3坦蕩的意思|漢典“坦蕩”詞語的解釋
- 4辭典檢視[坦蕩蕩
形容行事光明磊落。語出《論語.述而》:「君子 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如:「他是個 坦蕩蕩 的君子,從不做虧心事。」 「建議增收字詞網頁」. ︿. 回頂端.
-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