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為藝術(英語:Performance art)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

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

行為藝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街頭藝術。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4月5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4月5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行為藝術"—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pantomimeP.ZibesandthepainterM.Bastantehttp://www.pablo-zibes.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行為藝術(英語:Performanceart)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

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

前身是身體藝術(bodyart)和偶發藝術(happening),一開始的形式以身體的表達為主,主要是以藝術者的身體作為媒介,藝術者的行為作為一種藝術表達方式,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藝術者的行為,以及與觀眾的交流。

該藝術不同於繪畫、雕塑等僅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

雖說理論上行為藝術可以包含一些相對而言更為主流的活動,比如:雜耍、噴火、體操、雜技等,以及戲劇、舞蹈、音樂等,但這些一般歸為表演藝術。

行為藝術通常僅指視覺藝術範疇中前衛派(avant-garde)或觀念藝術的一種。

目次 1來源與評價 2特徵 3流派 4中國形式 5香港形式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8參見 來源與評價[編輯] 中國行為藝術 現在意義上的行為藝術,最初是在20世紀60年代根據藝術家維托·阿肯錫(VitoAcconci)、赫爾曼·尼特西(HermannNitsch)、約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和艾倫·卡普洛(AllanKaprow)等人的作品來定義的。

上述藝術家創造了「事件」這一概念。

西方文化理論家一般認為,行為藝術活動可追溯到20世紀初,比如達達主義——主要藝術家包括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Tzara)和理察·胡森貝克(RichardHuelsenbeck)——一般被認為是非傳統詩歌藝術的主要起源。

然而,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有藝術家進行公眾表演,這可以說是現代行為藝術的先驅。

行為藝術並非僅在歐洲發源,在亞洲、拉丁美洲、第三世界、以及土著部落中都可找到行為藝術家。

在其作品《行為藝術:從未來派到現代派》(PerformanceArt:FromFuturismtothePresent)中,行為藝術學者羅斯李·哥德堡(RoseLeeGoldberg)如是說: “ 行為藝術一直是一種直接對大眾進行呼籲的方式,通過使觀眾震驚,從而重新審視他們原有的藝術觀及其與文化之間的聯繫。

相反地,民眾對媒體的興趣,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起源於民眾對進入藝術世界的顯著欲望,這種「進入」包括觀賞其典禮、其獨特的社團,以及藝術家們設計出的種種驚異(且通常非正統)的表演。

行為藝術作品既可以單人也可以群體完成,可含由表演者自創或協作完成的燈光、音效及視覺效果,表演地點可以是美術館、畫廊、或其他「替代場所」——劇院、咖啡館、酒吧、街角等等。

與戲劇不同的是,在行為藝術表演中,表演者就是藝術家本人,偶爾會有一類似演員的角色,表演內容也罕有傳統結構或敘述方式。

表演既可以是一系列密集的手勢,也可以是大尺度的視覺戲劇;既可以是自發的即興表演,也可以是經過數月排練的演出;持續時間可從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場次不限,有否劇本皆可。

[1] ” 特徵[編輯] 特定的環境和含義為依託而進行藝術創造活動的藝術形態。

行為藝術相較於架上繪畫、傳統雕塑等藝術注重藝術行為的結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強調、注重藝術家的行為過程意義,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徵的過程藝術形態。

作為行為藝術家,大多堅信——藝術家個人的藝術創造自由。

其次,藝術泛化性特徵。

行為藝術家以自己特有的藝術創造行為過程展示,把傳統藝術從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聖殿堂,擺放到了普通觀眾心目中的「不過如此」的「平淡」狀態。

尤其在有的作品中,還請一般觀眾參與,這就更消解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

增強了觀者對藝術創造行為的認同感,同時,行為藝術強調的是行為過程,這在客觀上,就把藝術注重行為結果的單一視域拓展到了充分認識、注重藝術行為過程的領域。

從而有助於人們完整地認識人類藝術整體行為的,合乎藝術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發展運動。

最後,行為藝術具有平凡中的藝術深刻性特徵。

即是說,行為藝術是行為藝術家「有意味的」行為過程展示藝術。

我們講行為藝術打破了「藝術與非藝術」、「藝術與生活」的傳統界線,行為藝術家曾邀請觀眾參與到其具體作品中去共同創造藝術作品。

流派[編輯] 行為藝術包含以下流派:身體藝術(bodyart)、激浪藝術(Fluxus)、動作詩(actionpoetry)、以及互動媒體(intermedia)等。

有些藝術家——比如「維也納行動藝術者」(Vienneseactionists)和「新達達主義者」(neo-Dadaists)——更傾向於使用諸如「現場藝術」(liveart)、「行動藝術」(actionart)、「介入品」(intervention)或「演習」(manoeuvre)等術語來描述他們的活動。

中國形式[編輯] 中國的行為藝術是中國藝術現代化進程中向西方拿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從1985年至1989年的新潮美術時期它就已出現。

這一時期宋永平、宋永紅兄弟的「一個場景的體驗」、丁乙等人的「街頭布雕」等具有行為展演傾向的藝術活動,普遍採用包紮或自虐的方式,這與80年代年輕藝術家企圖通過反文明、反藝術的手段來求得精神自由的價值取向有關,透露出對「文革」、對精神壓抑的反抗,表達了藝術家尋求思想解放的時代願望。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葛宇路利用自己的名字,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百子灣南一路懸掛了葛宇路的路牌,作為一種藝術設計,以期望引發名字與個人的關係的思考[2]。

但此後「葛宇路」的名稱逐漸被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網絡地圖服務認可為路名[3],引發了對地名管理部門失職的爭議[4]。

香港形式[編輯] 2016-2017年,馬玉江用一年時間,夜晚在24小時麥當勞,搜集無家可歸的人的用餐單據(他們怕被趕走,象徵性地買一點食物,單據比正常人的短)。

馬玉江把單據的重量稱出來,就像他們生命的重量。

以此來反應香港貧富差距、無家可歸的社會問題。

[5][6] 2018年這件事一經展覽,引起大量媒體報導[7]。

參考文獻[編輯] ^RoseLeeGoldberg,.PerformanceArtfromFuturismtothePresent.HarryNAbrams;RevEnlSuedition.1988年3月.ISBN 978-0810923713.  ^北京學生「葛宇路」以自己名字命名街道 Google百度地圖引用.港聞01.2017-07-12.  ^CAFA毕业季丨葛宇路:不搞事情,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中央美術學院.2017-05-23[2017-07-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西坡.不妨把“葛宇路”留着作个警示.光明網.2017-07-12[2017-07-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馬玉江:【夜未央】同是深夜未歸人藝術家看見麥難民不能承受之輕.[2021-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馬玉江:0.2至0.3克「麥難民」一夜的重量.[2021-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5).  ^MaYujiang :ArtiststaysovernightatthreeHongKongMcDonald’soutletsformorethanayear,learnsofcommunityand‘beingsafe’.[2019-07-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 視覺藝術 觀念藝術 閱論編西方藝術運動中世紀 墨洛溫(英語:Merovingianartandarchitecture) 卡洛林 奧托(英語:Ottonianart) 羅馬式 哥德式(國際哥德式) 文藝復興 早期尼德蘭 文藝復興全盛期 風格主義 17世紀 巴洛克 卡拉瓦喬主義 古典主義 荷蘭黃金時代繪畫 18世紀 洛可可 新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19世紀 拿撒勒(英語:Nazarenemovement) 現實主義 歷史主義(英語:Historicism(art)) 畢德麥雅 奠基時代 巴比松派 前拉斐爾派 學院 唯美主義 頹廢主義 巡迴展覽畫派 印象派 後印象派 新印象派 分割主義(英語:Divisionism) 點彩畫派 分隔主義 那比派 綜合主義 卡利格特繪畫(英語:Kalighatpainting) 象徵主義 哈德遜河派 風俗主義 20世紀 孟加拉藝術學派(英語:BengalSchoolofArt) 亞馬遜波普藝術(英語:Amazonianpopart) 立體主義 奧費主義 純粹主義 粗野主義 色彩交響主義(英語:Synchromism) 表現主義 羅馬學院派(英語:ScuolaRomana) 抽象表現主義 動態藝術(英語:Kineticart) 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英語:NeueKünstlervereinigungMünchen) 藍騎士 橋社 新即物主義 垃圾箱畫派 達達主義 野獸派 新野獸派(英語:Neo-Fauvism) 精確主義 新藝術運動 包浩斯 荷蘭風格派 裝飾風藝術 奧普藝術 維也納幻想現實主義派(英語:ViennaSchoolofFantasticRealism) 波普藝術 照相寫實主義 未來主義 形而上藝術(英語:Metaphysicalart) 輻射主義(英語:Rayonism) 漩渦主義 至上主義 超現實主義 色域繪畫 極簡主義 新現實主義(英語:Nouveauréalisme) 社會現實主義 抒情抽象主義(英語:Lyricalabstraction) 斑點派 COBRA(英語:COBRA(avant-gardemovement)) 行動繪畫 國際主義設計風格 激浪派 字母派(英語:Lettrism) 字母主義國際 國際情境主義 觀念藝術 聲音藝術 裝置藝術 大地藝術 行為藝術 系統藝術(英語:Systemsart) 影像藝術 新表現主義 新達達主義 域外藝術 低眉藝術(英語:Lowbrow(artmovement)) 新媒體藝術(英語:Newmediaart) 英國青年藝術家 21世紀 介入藝術(英語:Artintervention) 超級寫實主義 新未來主義 國際反概念主義 再現代主義(英語:Remodernism) 超筆風格(英語:Superstroke) 超扁平風格(英語:Superflat) 關係藝術 視頻遊戲藝術(英語:Videogameart) 相關條目 藝術運動列表(英語:Listofartmovements) 現代藝術 現代主義 晚期現代主義 後現代藝術(英語:Postmodernart) 先鋒派 Category:藝術運動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行为艺术&oldid=68781739」 分類:​行為藝術現代藝術表演藝術戲劇隱藏分類:​自2015年4月擴充中的條目自2015年4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བོད་ཡིག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LatinaLietuvių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TagalogTürkçeУдмурт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