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孝順,這不是你的錯 - 今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有一天,孝順父母成了一種規範時,這種孝順不叫愛,而叫「壓榨」、 ... 或許,從別人故事裡,你會看見自己,進而療癒自己,請不會再強迫自己去做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做不到孝順,這不是你的錯 圓神書活網 政治社會 2017-01-2316:24 +A -A 加入收藏 孝順父母,不是「應然」,更不是道德、規範。

當有一天,孝順父母成了一種規範時,這種孝順不叫愛,而叫「壓榨」、叫「控制」,這是扭曲的愛。

偏偏,在我們文化裡,多數家庭都是這種「扭曲的愛」。

「原來,孝順父母不是唯一的真理,更不是天經地義的事。

」 學員小莉上完課後,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只因我那句話:「要一個從小被虐待的孩子去孝順父母,天底下再也沒有比這更殘忍的事了。

」她深深被同理了。

最後,她感慨萬千:「這句話,一針見血,打破我多年來的困惑與痛苦。

我終於解脫了。

」 生命的救贖,原來這麼簡單。

只要一句話。

一句可以打破「框框」、同理人的話,人就獲救了。

小莉的回應,引發大家的共鳴。

於是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有這麼多人被困在「我應該孝順父母」的枷鎖裡,痛苦不堪。

於是,我接著多做了些解釋:「你不覺得孝順父母這觀念是被建構的嗎?這是一種社會建構。

」「從小,不管在家裡、學校、媒體、教科書裡,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洗腦:長大以後應該孝順父母,這件事,不知何時變得如此天經地義、不容質疑。

或許對大多數人而言,它是真理,我同意。

但對某些人而言,卻不是。

如果這件事硬要套在每個人身上,就是壓迫,這樣的緊箍咒,會叫人痛苦萬分。

」 請理解,不是每個父母都像你爸媽一樣愛孩子的,好嗎? 某一年母親節,我看到一篇文章,讓我有點火大。

那個故事說:作者念小學時,下雨天只要忘了帶傘,母親總會即時出現在教室門口。

如果早上粗心忘了帶便當,母親也總會在中午前帶到學校,從不會叫他挨餓。

當他行至中年,母親已去世,回憶過往母親的恩慈,叫他感慨萬千:「子欲養,而親不在」。

最後,作者開始扮演起老師,教化讀者:「所以你們一定要孝順父母,以免子欲養,而親不在,後悔終生。

」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心裡很想罵人。

「對不起,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這麼好命,有一個會幫你送傘、送便當的好母親,好嗎?」沒錯,是該孝順,但那個人是你,不是你的讀者,請搞清楚。

曾經一位個案告訴我:小時候上學,每次下大雨,看到同學的父母送傘到學校,她心裡都好羨慕、好羨慕。

她說:「這種事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我身上的。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雨下很大、很久,同學們紛紛被父母接回家了,學校裡空蕩蕩的,只剩下她一個人。

她很孤單、很害怕,但心裡卻想:如果不早點回家,一定會被挨罵,於是淋著雨跑回家。

回到家,全身濕淋淋的,母親看見,不是安慰疼惜,而是立刻拿起藤條混身亂打,理由是:「要是妳感冒了,老娘還要花錢給妳看病。

」請你告訴我,如果這是你的父母,你會寫出怎樣的文章來?你還會感激母親的大恩大德嗎?請將心比心。

請不要以為這樣的父母是電視劇裡演出來的,不存在人間。

在我的課程、諮商裡,比這個慘十倍的個案多得是。

不騙你。

如果,你父母從小疼你、愛你,孝敬父母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

因為愛是一種自然的流動,不是腦袋裡的教條規訓。

人家怎麼對你,你自然會怎麼對人,這件事再自然不過了。

因此,孝順父母,不是「應然」,更不是道德、規範。

當有一天,孝順父母成了一種規範時,這種孝順不叫愛,而叫「壓榨」、叫「控制」,這是扭曲的愛。

偏偏,在我們文化裡,多數家庭都是這種「扭曲的愛」。

「你要考一百分,媽媽才會愛你。

」「乖乖聽話、長大以後要當醫生,爸爸才會喜歡你。

」熟悉這樣的語言嗎?這是有條件的愛,其實也是「交易」,它不是愛。

「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這是許多家庭常見的戲碼。

所以,待在家裡,人人感到窒息、個個都想逃家。

這就是「家」之所以成為「枷」的原因。

不管在東方或西方都一樣,我們的文化、教育或宗教信仰,都奉行著孝順父母這樣的「鐵律」,這個價值如此堅固、不容質疑,否則天打雷劈。

偏偏有一位西方心理學家,卻膽敢對這個「鐵律」提出質疑,她認為這個觀念不是唯一真理,甚至對有些人而言,根本就是「迫害」。

那個膽大妄為的心理學家,就是《身體不說謊》的作者愛麗絲米勒(注)。

她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大師,曾發表過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幸福童年的祕密》與《夏娃的覺醒》等,她根據自己的經驗及案例研究,深切的發現:童年受虐經驗對當事人的健康戕害極深,有時、就算內心否認,身體依然會洩露出祕密來。

沒錯,很多身體的疾病,其實都源自於心理,而且,跟童年的受虐創傷經驗有關。

我二十年的諮商臨床經驗,也是如此告訴我。

在《身體不說謊》這本書裡,米勒分析了眾多著名作家與當代個案的病史,她發現:以孝順為名的壓抑及虐待,對我們身心的戕害最深,叫人一輩子痛苦不堪。

對一個從小被虐待、缺乏愛、身心受創的孩子,長大以後卻依然要背負著「我應該孝順父母」,不然不孝的罪名,她稱之為「黑色教育」。

這絕對是「二次虐待」。

或許因為米勒自己從小也是個受虐兒,從自身經驗出發,她發現傳統的心理治療對受暴者是幫不了多大忙的,因此她放棄以傳統精神分析方式去治療病人。

她認為,病人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都被套在「孝順父母」的觀念上、無法掙脫。

因此,她開始對這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文化,提出嚴重的質疑與批判。

這就是後現代的「解構」。

當她提出這種「天打雷劈」的質疑時,想當然耳,立刻引來某些衛道人士的批判與攻擊,但儘管如此,她依舊忠於自己,勇敢發聲,出了很多書,幫助那些受困在「我不能怨恨父母,我應該孝順父母」的受虐者,走出人生的陰霾,獲得重生。

好生佩服愛麗絲米勒的勇氣。

她的研究及對傳統「孝敬父母」觀念的質疑,剛好跟我這幾年所做的故事療癒工作,不謀而合。

很高興我們在做一樣的事。

是的,天下「有」不是的父母,請不要輕言寬恕。

「請原諒自己的不能原諒」,「原來,我可以不喜歡自己的母親」,我的書《擁抱不完美》裡,給出這樣顛覆傳統觀念的故事,叫許多從小活在暴力陰影的朋友,終於解脫。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依然在傷痛裡出不來,請你,安靜下來,看看愛麗絲米勒的書,再看看我的《擁抱不完美》,好嗎?或許,從別人故事裡,你會看見自己,進而療癒自己,請不會再強迫自己去做違背心意的事了。

一切救贖,都來自於打破自己。

打破舊思維、舊模式,打破從小被深深建構—應該孝順父母—的觀念。

孝順,不是應該的事,而是自然的事,我們的教育都搞錯了。

如果你目前做不到孝順,請不要自責,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注: 愛麗絲米勒(AliceMiller,1923.01.12─2010.04.14)是一位以關注兒童早期心理創傷及其對成年生活影響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

她顛覆了傳統的兒童心理觀點,提醒世人認識父母對兒童造成的侵犯,在歐洲引起重大回響。

終其一生,她以激進的人本態度,希望還給孩子一個應有的成長環境。

著有《幸福童年的祕密》《夏娃的覺醒》《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等(繁體中文版於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周志建 出版:方智出版 書名: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手刀搶購限量50份📣贈最新《華碩ASUS》VivoWatchSE智慧手錶❗❗ 延伸閱讀 桃機再添1保全確診!群聚疫情3條線同時延燒 王必勝:全面採檢機場9000名員工 2022-01-08 公教退撫新制明年上路「絕不會破產」!為何菜鳥公教人員「不適任新制、舊制可能縮水」恐淪最弱勢? 2022-05-04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號稱「中國版0056」,大買金融+房地產能贏元大高股息? 2022-05-11 確診後喉嚨就像被美工刀一片一片割下...醫推5種「緩解爆痛法」:不一定要吃藥 2022-05-16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00900跌到10元多了,該攤平嗎?存股達人曝「富邦特選高股息30」這特點,這樣買賺更多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