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吳若合 -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 擴大旭日計畫:以繁星、申請、考試分發、單獨招生等管道就讀的學生,若符合經濟弱勢條件,提供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學生第一年10萬元的旭日獎學金。

就學 ... IOH.tw大學面試技巧高職升學懶人包分科測驗衝刺心法新冠疫情相關科系選系先探索18學群全台校系總覽熱門專欄教授談科系碩博校系總覽海外留學海外各校系總覽海外升學指南僑外專區關於IOHIOH創辦初衷IOH團隊紀錄片:志氣為人才而戰贊助IOH參與IOH:成為講者/團隊聯絡我們全職招募校系總覽升學攻略選科系港澳僑外×About團隊成員Follow聯絡我們贊助我們追蹤我們×喜歡他/她的故事嗎?想看【國立清華大學】的求學講座想看【藝術與設計學系】的求學講座想看海外各科系的求學講座總覽了解更多招生資訊【國立清華大學】ExploreMore沒美術背景,我也能念藝術與設計!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張嘉芫學士台灣燒錢、燒肝、燒心、燒神,創意激盪無極限。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姜捷智學士台灣從設計中找到使命,發現了解自己比擠進名校更重要。

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何琪君學士台灣你永遠無法掌握作品走向,但結果往往會有意外驚喜。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陳宥綸學士台灣想詢問學長姐更多校系經驗請到IOH臉書社團發問吧!GO~台灣求學港澳僑外海外留學工作職涯 關於講者SabrinaWu吳若合,就讀於清華大學,預計將於2019年畢業。

2014年畢業於楊梅高中,藉由申請入學的方式進入清華大學南校區(新竹教育大學前身),在求學過程中一開始雖然很痛苦,因為不是美術專業長大的,但漸漸的學會去找方法,面對問題能更成熟的應對,而大學不僅只有作業,課外的活動更是她大學的重點,各種水域活動幾乎都參加,在不同的經驗下能有更不同的靈感與想法,在大學這段期間真的是我們可以好好的去尋找不同資源的地方!感謝感謝HPX社群創辦人蔡明哲先生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講座由國立清華大學與IOH合作產出小幫手:李孟蓉、廖玟怡、丁巧蘋、姚昀責任編輯:張紹敏核稿編輯:林立麗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吳若合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分享此講座PART1:關於就讀清大與藝術設計系的經驗分享講座章節開關自我介紹學校科系印象深刻的課程課外活動經驗心得與收穫相同大學講座相同科系講座相同領域講座游泳隊女孩走上藝術之路喜歡山林、旅遊、運動的吳若合,自幼即培養了獨立且不甘示弱的個性。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若合便接受嚴格的游泳訓練,歷經無數寒冬和一度撞斷牙齒的考驗,游泳仍是她生命中的亮光。

高二時,因為看見姐姐憑藉優異的美術能力進入國立大學,不擅讀書的若合決定追隨姐姐的腳步,開始接觸繪畫。

對她而言,在未受過正規藝術訓練的背景下進入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就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曾憂心自己無法跟上同學程度的若合,積極地請教前輩、學習找資源與處理疑惑,闖出自己的藝術之路。

與竹教大併校後的清大清大於2016年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因此目前校園分為校本部與南大校區(前竹教大校區),兩個校區相距約15分鐘車程。

若合所就讀的藝術與設計學系屬於南大校區,相對於「陽氣很盛」的校本部,藝術學院的男女比約為2:8。

就地理位置而言,清大距離新竹火車站、城隍廟、十八尖山、新竹科學園區等地都不遠,亦有公車和交通車代步,但若合認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仍是摩托車。

併校後,學生享有更多交換、交流機會,也能使用學校豐富的資源、參與多元的社團活動,並從業界人士或藝術家的校園演講中獲取知識和創作靈感。

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簡介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分為設計組與創作組,「設計組」著重於手作、工藝品設計,「創作組」則專精於繪畫與美術應用,學習如東方媒材、西方繪畫、裝置藝術、策展評論等項目。

兩組在招生上皆採計術科與學科,術科分為素描、創意表現、水墨與書法、水彩、藝術概論,其中特別著重「素描」和「創意表現」;在學科部分,則重視同學在「國文」與「英文」的表現。

2018年,清大設立了第一屆藝術學院學士班,該學士班不採計術科,讓沒有美術底子的同學們也有申請機會。

若合形容自己就讀的設計組是一個「手腦並用」的組別,適合喜歡嘗試用不同材料DIY,且不排斥工廠機械噪音的同學們。

相較其他科系,讀藝術與設計學系需要購買許多個人器具和耗材,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故若合建議心有餘力的同學可以考慮打工,補貼開銷。

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課程安排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大一基礎課程包含素描、水墨、設計繪畫、造型藝術基礎,目的在於培養同學對素材的熟悉度。

大二時設計組開始細分為五個不同領域,分別為金工、木工、玻工、陶藝和立體。

創作組則以藝術創作為主軸,分為當代繪畫、複合媒材與裝置、東方畫系(水墨與膠彩)、策展與評論等四大領域。

若合建議學弟妹能先向學長姐和師長請教各專業領域內容,再做選擇,設計組在大二時須從五項領域中選擇至少三項修習,大三時要從三項中選兩項,大四則至少擇一,此制度的目的在於確保每位同學擁有一項以上專長,也不限制同學在作品中融合多樣材質的工藝手法。

若合大四時選擇了木工組,並在畢展中利用貝殼、染色玻璃等素材呈現她和海洋的故事。

而創作組的課程從大一到大四依序安排傳統美術、現代美術、當代藝術與史論策評的銜接學習,藉此讓同學充分吸納多元的藝術觀點、開發藝術感性。

因此到大四畢展時,創作組學生都能呈現出自己獨特的創作面貌與策展論述能力。

另外,系上每學期末皆有「共評週」,同學們需於期間完整呈現該學期的作品集供老師審查,同時開放全校同學參觀。

系上資源與其他學習機會除了獎學金和海內外實習機會,系上有專屬的工廠和機器協助同學們完成作品,升上大四的同學甚至享有自己的創作空間。

若想額外嘗試竹編、螺鈿、皮革等領域,系上老師也會提供校外工作室或師傅的聯絡方式。

另外,同學們也可以自行舉辦班展、參加設計比賽或修習師培中心的課程,擴張學習範疇。

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出路藝術相關科系的未來出路向來受到許多家長和同學關心,但若合認為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的出路很廣,同學們應把自己定位為「懂設計也懂製作程序」的人。

透過一次次實作過程,設計組同學比一般人更瞭解材質特性,懂得觀察木頭紋路、陶藝乾濕度、金屬熔點等,因此是擔任設計師與工藝師傅之間的溝通橋樑的不二人選。

創作組同學則對各種造形藝術媒材的創作應用、策展與佈展,都能充分掌握。

系上畢業的學長姐們遍佈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網頁設計、平面設計、美編、藝術指導、會場設計、畫室等領域。

念設計一定會爆肝?設計人甘苦談許多人對於藝術相關科系的印象是熬夜和爆肝。

和其他美術相關科系相比,若合承認清大藝術與設計系的作業量相當多,課程進度也較快,因此不分平日假日,系館在十點過後經常仍然燈火通明,好似「學校的燈塔」。

對學生而言,好處在於能夠快速累積作品集,但同時更需要注意身體狀況。

「身體很重要,出社會還要用很久啊!」若合貼心提醒學弟妹們,若能按部就班地構思作品、規劃行程,也是能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

另外,因為藝術相關科系對作品評分方式較為主觀,一項作品本來就不可能受到所有人喜愛,所以若合建議學弟妹不必過度介意他人評價,重要的是擁有包容的心態、多多聽取意見。

課外活動經驗談即便走上藝術之路,若合仍是熱愛游泳和運動。

透過參加大專盃游泳比賽、到菲律賓學習潛水、考取EMT1初級救護證照、報名世大運救生員等,若合持續鍛鍊自己的體能與抗壓力。

另外,她也透過學校提供的交流機會前往東北吉林大學、北京人民大學,感受不同的文化、天候、城市與藝術氛圍。

兩次交流經驗拓展了若合的見識,也激發她更多的創作靈感。

時間在自己手裡對若合來說,即便自己並非科班出身,藉著運用學校資源和環境去擴張視野,她一步步累積面對問題的能量,踏出自己的藝術路。

若合鼓勵學弟妹們,不用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是要勇敢嘗試,切勿害怕失敗。

「你無法給生命增加時間,但你可以給時間增加生命。

」大學四年,或許可以在打混、翹課、隨便交作品的態度中度過,但若能善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間,認真規劃、充實自我,將有截然不同的體會。

【推薦觀看】設計美術科系比較:工設系vs媒設系vs設計系vs美術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點我查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國立清華大學相關資訊 旭日計畫,促成清華的「多元、包容與卓越」國立清華大學「旭日計畫」,透過多重管道、全方位審查與扶助機制,甄選在逆境中展現優異學習特質、關懷家庭與利他無私的多元背景學生進入大學學習,透過完善的支持機制翻轉弱勢困境,協助全體學生在包容與尊重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多面向思考的解決問題能力,促使清華在多元與包容的基礎上追求卓越。

多重管道1.特殊選才的逆境向上且具強烈學習熱忱之離島、偏鄉地區、新住民及其子女、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考生報考。

http://admission.nthu.edu.tw/p/412-1207-9786.php?Lang=zh-tw 2.個人申請管道:提供旭日組33個名額,與學系(班)第二階段優先錄取1至數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學生。

http://admission.nthu.edu.tw/p/412-1207-17173.php?Lang=zh-tw 3.擴大旭日計畫:以繁星、申請、考試分發、單獨招生等管道就讀的學生,若符合經濟弱勢條件,提供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學生第一年10萬元的旭日獎學金。

就學扶助自110學年度起,凡經個人申請管道旭日組錄取、或符合擴大旭日計畫經濟弱勢條件之同學,得免經審核提供第一年10萬元獎學金,以協助學生安心就學。

清華積極協助弱勢學生就學、生活、課業及就業等面向之輔導,整合校內相關扶助資源,落實對弱勢學生整體學習歷程的關照。

(請參閱清華大學弱勢扶助網)觀看更多沒美術背景,我也能念藝術與設計!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張嘉芫學士台灣燒錢、燒肝、燒心、燒神,創意激盪無極限。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姜捷智學士台灣從設計中找到使命,發現了解自己比擠進名校更重要。

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何琪君學士台灣你永遠無法掌握作品走向,但結果往往會有意外驚喜。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陳宥綸學士台灣分享此講座 回到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