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字常出現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後,出現率很高,也是個新生的詞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認為佛經中的附加式(即派生詞)、如前綴「老」 ... 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 竺家寧 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 佛學研究論文集四(1996) 頁387-432   頁388 一‧佛經語言研究的意義   漢語語言學的研究在有清一代,曾經獲得豐碩的成果,在音韻、訓詁、文字、虛詞各方面都遠遠超過前代,二十世紀以來,受到現代語言學的滋養,漢語言的研究無論在觀念上,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獲得的成果更遠邁清儒,這是傳統語言學與現代語言學結合的巨大威力。

  漢語言不但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也是擁有最豐富文獻記錄的語言。

大量的古代語料,提供了我們認識漢語的線索,我們運用現代語言學的分析技術和理論,得以有效的描寫古漢語的實況,了解其詞彙和語法的形式結構和語義內涵。

而各類語料中,佛經語言的研究,是過去較貧弱的一環。

  本論文以佛經語言為材料,除了彌補過去研究的不足之外,還有幾點特別的原因:第一。

在現今人心趨利,社會亂象叢生的現實環境下,佛教的淨化作用值得重視,而談佛教就不能不從重視佛經開始。

佛經的認識,有哲學思想的一面,有文學的一面,有語言的一面,其中「語言」更為關鍵所在,語言之未明,義理、文學皆無所附麗,所以本文發願研究佛經語言,揭開佛經語言的神秘面紗,並可做為其他研究的基礎。

第二、詞彙在語言結   頁389 構中,是最富於變動性的成分,佛經詞彙反映了中古早期的詞彙面貌。

由於中、印文化的接觸,佛經的翻譯,給詞彙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使詞彙面貌迵異於上古。

為了適應翻譯,當時創造了許多新詞語,為了表達佛教的新概念,許多的舊詞彙衍生了新意義。

因此,不研究佛經語言,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古漢語詞彙史。

  目前,佛經語詞的研究工作,在大陸上已積極展開,以此專題為博士論文者有兩篇,碩士論文已知者約五、六篇,其他見於期刊者也有十多篇。

  朱慶之在《佛經與詞彙研究》中說: 季羡林和周一良兩位教授……他們早在四十年代就分別著文指出了漢文佛典對於漢語史,特別是詞彙史研究的特殊價值,……近十年來,一批中青年學者在利用佛典語料從事漢語詞彙史某些課題的研究上開始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回顧我們台灣,這方面的研究就顯得不足,這是我們亟待開展的。

  佛經是漢語言巨大的語料庫,梁啟超指出現存佛經多達五千卷,它記錄了當時的實際語言。

由於傳教的需要,佛經不能脫離社會,必需運用通俗的詞彙表達。

另外,由於翻譯梵文和描寫佛教哲學的新思想、新觀念,因此佛經語言不但反映了當時的實際狀況,也創造了許多新詞彙,為漢語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

  例如漢語雙音化的發展,即與佛經有密切關係,據統計,後秦‧鳩摩羅什《法華經‧   頁390 序品》共九百多字,其中雙音詞出現一百七十多次,而南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篇》共一千四百多字,雙音詞只六十多次,又如現代漢語中幾個最常用的時間詞並非漢語本有,而是來自佛經,像「過去」、「現在」、「未來」、「剎那」、「一念」、「一瞬」、「彈指」、「須臾」等。

又如中西融和的詞彙大量出現:「禪那」是音譯詞,簡化為「禪」,又結構為「禪師」、「禪門」、「禪杖」、「禪室」等。

「魔羅」是音譯詞,簡化為「魔」,又結構為「魔鬼」、「魔法」、「魔術」、「魔王」、「魔掌」等。

又如佛經中有不少特殊的虛字現象:「於」用在及物動詞與受事賓語之間,如「遇見於佛」、「轉於法輪」等。

又第二人稱代詞用「仁」、「仁者」等也是佛經的詞彙特色;又如舊有詞彙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像「境界」、「解脫」、「蓮花」、「供養」、「布施」、「長老」等。

此外,佛經新創了許多複數稱代詞:「諸余」、「眾諸」、「諸會」、「等倫」等。

這都行於當時。

在造詞形式方面,佛經又大量運用譬喻造詞,像「法水」、「心田」、「智慧劍」、「生死雲」、「根機」、「身火」等,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極大。

  梁啟超把佛典之翻譯分為三期:東漢至魏晉為第一期,代表人物為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竺法護四人。

東晉南北朝為第二期,以鳩摩羅什、法顯、菩提流支、真諦等人為代表。

唐貞觀至貞元為第三期,以玄奘、義淨、實叉難陀、闍那崛多等為代表。

其中第一期為佛經語言形式的開創時代,後期則因襲較多,故本文以第一期為研究目標。

  頁391 二‧派生詞的性質問題   什麼是「派生詞」呢?《辭海》(大陸版)說,派生詞由詞根和詞綴合成。

如「木頭」、「車子」中的「木」和「車」是詞根,「頭」和「子」是詞綴。

  《簡明語言學詞典》進一步說明,派生法是形態學構詞法的主要方式。

以詞根為核心,再加上不同的認綴,可以形成許多不同的詞。

這些詞都是由詞根派生出來,所以叫派生法。

由派生法產生出來的詞叫派生詞。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經論集》說: 國語的詞又可以根據詞根與詞綴的組合情形,分為單純詞、派生詞、複合詞三種。

……由一個詞根加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詞綴成立的詞,叫作派生詞。

  張世祿《古代漢語》(上冊)說: 由詞幹與詞綴合成的詞叫派生詞。

……構成派生詞時,詞綴可在詞根的前面,也可在後面。

在前面叫前綴,也叫詞頭;在後面的叫後綴,也叫詞尾。

那麼,什麼是「詞綴」呢?詞綴通常是一個虛的成分,沒有實質的意義。

它是由實詞虛化而成的。

詞綴有下面幾個特徵:   頁392   1.詞彙意義泛化或虛化。

如「老師」、「老虎」都沒有「老」的意思。

  2.多半是附著詞素,和詞根緊密相連,單獨析出不能成詞。

例如「第」、「們」都不能單用。

  3.在詞中的位置較固定。

通常在前的總是在前(例如「老─」、「第─」),在後的總是在後(例如「─子」、「─頭」)。

  4.有很旺盛的造詞能力,可以隨時用它來衍生新詞(例如「桌子」、「瞎子」、「屋子」的子,也可以用於「馬子」、「條子」)。

  5.有標誌詞性或語法功能的作用。

如國語的後綴「子」總是名詞的標誌。

古代漢語前綴「所─」是動詞變為名詞的標誌。

  有些在意義上沒有完全虛化,只有某種程度的泛化,卻有很大的能產性(構詞能力),這種情形有的學者稱之為「類詞綴」。

表示它們在程度上還沒有達到詞綴的地步。

例如「可─」、「─者」、「─家」之類。

本文採取較廣義的說法,詞義沒有完全虛化,但明顯的有泛化,和詞根結合,可以表示概括抽象的意義,又合乎上述其他詞綴特徵的,我們都納入派生詞,不增加一項介於中間狀態的「類派生詞」。

  程湘清〈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曾研究《世說新語》中的派生詞(他稱之為「附加式複音詞」),共有九十八個,其中前綴包括「阿、相、可、第、有、疇」等,例如:「相   頁393 見、相思、相識」、「可惜、可愛、可恨、可憐、可念」。

又如:「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

」其中的「有官」。

「憶疇昔周旋不?」中的「疇昔」。

  後綴有「然、自、子、者、爾、而、若、之、當」等。

例如「常自神王」、「足自生活」、「正自引人」、「實自清立」、「相者、使者」、「傾之」、「屏當未盡」、「併當箱篋」(屏當即併當,是「收拾」的意思)。

  由此可見,派生詞在魏晉六朝己逐漸蓬勃發展起來。

其中「當」作為動詞後綴在唐代很常見,此時則處於萌芽階段。

「自」字常出現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後,出現率很高,也是個新生的詞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認為佛經中的附加式(即派生詞)、如前綴「老」、後綴「子、頭、師」等,促進了整個漢語派生詞的發展。

像「第」字在《佛學大辭典》中組成了七十三個詞,而「第」在〈論衡〉中已出現,但數量極少。

《世說新語》只有四例。

可見佛經在構詞上的重大影響。

  頁394 三‧早期佛經中的前綴「自」   古代「自」字的用法,有作單詞用的,如: 手捫摸之,壁自如故。

(自=仍) 即作,其父母自在床上也。

(自=已經) 消魔自可愈疾。

(自=就) 若由此業,自致卿相。

(自=縱然) 汝自無罪,但以實對。

(自=原本)   在複詞中,「自」做詞綴的例如: 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

自非清霽素朝,不可望見。

  這個「自非」是個固定結構,「自」是前綴,「非」才是詞根,擔負主要意義。

後面總是接否定語態,形成否定加否定的肯定句。

  另外,「自」字也作後綴,例如「猶自」、「本自」、「故自」、「正自」等,常見於魏晉六朝小說中。

  頁395   早期佛經中,「自」經常用作前綴,產生很多「自─」的結構。

這種「自」字本有實指之義,為指示代詞,在「自─」結構中作主語。

可是佛經大量使用,逐漸使其意義泛化,已不能算是主謂結構,而是一個前綴了。

  下面我們且舉出一些早期佛經中帶「自」字前綴的例子: 自然 1.無我無欲,心則休息。

自然清淨,而得解脫。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2.往古天地始成之時。

地出自然甘露之昧。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3.暢解一切眾生境界。

悉無顛倒曉了諸法。

皆為自然不著無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斯皆無本,本無有本。

本自然淨,無有沾污。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大 1.欲使興發。

至不自大禪定之業,未之有也。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2.設使有人,慕樂空法。

志在無想。

興發至要。

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禪定之業,此可致矣。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3.慕樂於空。

欲得無想。

無慢自大見。

於慧業皆可致矣。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4.曉了是者。

乃知無本。

得至降伏。

消一切起。

得入道行。

是乃逮致,除於自大,無慢   頁396 放逸。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自在 1.一者當學知諸佛剎。

二者當學感動諸佛剎。

三者當學自在所作威神。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2.八者當學變化。

譬如幻自在所作。

九者當學佛音聲響。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自守 1.見若不見,聞若不聞。

澹然自守。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喪 1.貪婬無形,愚冥所貪。

貪欲自喪,亡失人形。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害 1.譬如飲毒,自害其己。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縱 1.其心一類,無可畏者。

皆由放恣遊盜自縱。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知 1.愚癡之人。

不能自知。

坐怨鬼神。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想   頁397 1.如樹木生。

先從萌類結恨急毒。

聲自然空無想無念。

如閑居樹坐,自想揩火,然還燒其樹。

因緣雖散,各本生。

火滅不現。

虛無起身。

鹿聲亦然。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禁 1.由己惡言。

坐自縱恣,不能自禁。

福盡禍至。

如然燈,生麻油以盡,還燒其炷。

無有救者。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可 1.若知方便因想立緣。

穢聲如是。

□因空生□還自燒。

無有代者。

而色其身。

放逸自可。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言 1.若菩薩摩訶薩身軀不安隱者。

當知與內六度無極違錯不順其教。

當思上頭所語滓自巢形,勿以自可用。

剛強之性,自言無罪,若不□□至心懺悔者。

殺身不久。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這些「自」字都具有前綴的功能,放在動詞的前面,表示此動作返諸其身的意思,有如英文的self之義,其中有很多用法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除了上述這些之外,早期佛經還幾乎和所有的動詞都有接合的可能,可見它的構詞能力十分強大。

例如:   頁398 自用 在諸菩薩,凶堅自用。

分別經典,侏□匿功。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宣 或有愚人,口自宣言。

菩薩唯當學般若波羅蜜。

其餘經者非波羅蜜。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是 勿令偏黨,專愚放恣自是,惡彼如法比丘。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致 畢天之壽,下生世間。

為伽維羅衛王作太子。

自致得佛。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自修 佛告須菩提。

豈見學士,己不自修,不知羞慚。

欲得希望功勳之報,當致貧厄。

欲求勢姓,慕得援助。

何甚愚哉。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恣 彼適新學,而受其誡。

從來未久,勿得信之。

又其比丘,放逸自恣。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疲   頁399 力盡自疲,不得動搖。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自責 此等之類,為從惡友,誤啟受教。

乃能興發,如是譏謗。

以何方便,現世自責,能除罪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勝 涕淚哽咽,不能自勝。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自損 若欲周備,不闕文字。

隨正典教,不自損己。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嘆 見諸明智,曉了法藏,謂之無知。

己無所知,自嘆有慧。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察 爾時世尊,安然庠序,從三昧起。

三返觀察,諸來眾會。

三返觀已。

三返自察師子頻申。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自說 不覺真實誠諦之言。

反傳狂語,出意自說。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頁400 自燒 □因空生,□還自燒。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自謂 於彼世時,有愚蠢士。

無菩薩行,自謂菩薩。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學經) 自濟 高翔遠逝,自濟於世。

世間無常,恍惚如夢。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自歸 1.善心荐發,普而奉迎。

五體自歸,稽首足下。

一心歸竦,退住一面。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2.往詣佛所,稽首足下。

退住一面,叉手自歸。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四‧早期佛經中的前綴「所」   前綴「所」字出現的較早,先秦古籍中就常用來和動詞接合,把詞性變更為名詞。

因此它是個標誌詞性改變的符號,只具語法功能而無詞彙意義。

有關「所」字的例子在討論虛字的專書中很多,此不贅述。

在早期佛經中,它也是個構詞能力很強的前綴。

例如:   頁401 所見 1.尚未得捨,憍慢自大。

禪定清淨,所見業也。

雖爾得致柔順之定。

即時輒見除諸色想聲想香想,以故謂言,至於無想。

故曰無欲。

(一○三/佛說聖法印經) 2.母前白佛。

今我所見,有三可怪。

我澡兒手,九龍吐水。

此一可怪。

澡已,殘水散兒頭上,化成寶帳。

及師子座上有坐佛。

是二可怪。

佛笑口中先從兒頂入。

是三可怪。

(一八○/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3.在諸佛所,常為法師。

世世所生,普成五通。

皆為諸佛所見教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所生 1.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夷那竭國力士所生地大叢樹間。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2.吾今夜半當於力士所生之地而取滅度。

於四衢路供養舍利,興建塔寺。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3.墮畜生中九百萬世。

後生人間六百萬世,常遭貧厄。

所生之處,常□無舌。

然後於世見六十三□諸佛正覺。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在諸佛所,常為法師。

世世所生,普成五通。

皆為諸佛所見教敕。

悉解諸法說清淨義。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頁402 所說 1.奉事如來。

見佛所說法律出家。

修為沙門,謙敬種姓。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吾詣東方,過是六十江沙諸佛剎土。

禮諸世尊,聞所說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若使有人難問義者,誦說義理。

咸共嘆言,善說此事。

所知嘉快,如佛所說。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何謂為四。

一曰等心愍於眾生。

二曰等解諸法,而無偏黨。

三曰等於道義,不猗邪正;四曰所說平等,不懷妄想。

是為四。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若不解此四平等,妄有所說,則自傷損。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6.此一切義,皆佛所說。

故當敬奉,謙下恭順。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所有 1.不知隨時觀其本行,講說經法也。

不能覺了,達諸法界。

專以空法而開化之。

言一切法空,悉無所有。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五者佛所有智悉當逮得。

六者波羅世所生處。

常見無央數佛。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頁403 3.一者諸所有皆無常。

二者諸所有皆勤苦。

三者諸所有皆虛空。

四者諸所有皆非我所。

五者諸所有皆無所住。

六者諸所有皆無利。

七者諸所有皆無所止。

八者諸所有皆無有處。

九者諸所有皆無所著。

十者諸所有皆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4.五者思惟十方,了無所有。

六者十方佛剎皆虛空。

七者宿命所作,了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5.過去諸佛,虛空無所有。

當來諸佛,虛空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入 1.佛告溥首。

若有菩薩摩訶薩。

欲學普門品所入之法。

等遊於色。

等遊音聲。

等遊臭香。

等遊眾味。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所貪 1.細滑□□無適住,亦無所著。

計于細滑無益已。

世之慾愚惡所貪。

立生死本皆由斯起。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所修 1.阿逸。

且觀此黨眾生,習隨瑕疪,發起瞋恚。

不熟思惟達義故也。

如吾所修成最正覺。

宣傳佛慧而為說法。

便當說言,莫傳此教。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所行   頁404 1.或復說言。

若有經卷,說聲聞事。

其行菩薩,不當學此,亦不當聽。

非吾等法,非吾道義。

聲聞所行也。

修菩薩者慎勿學彼。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又問。

須菩提。

菩薩所行,捨眾妄想,無所著乎。

唯然世尊。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若茲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巍巍如是。

如來所入等無有侶,靡不周悉。

或有愚騃,不識義理。

趣自說言。

般若波羅蜜如來所行。

是諸如來無極修教。

餘經皆非佛語。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無所著行,亦無不著,是菩薩行。

如是文殊。

菩薩所行為無輕慢。

吾以隨時分別宣說。

諸法難見亦難曉了。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雖以修行逮得總持。

所逮總持,未必清淨。

若說如是為誹謗法。

求法師短瞻其法,則所行缺漏。

為誹謗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所樂 1.有十事。

何等為十事。

一者當供養佛諸菩薩。

二者隨其所樂當教語。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受 1.既隨所作為。

當勇所作為。

既勇。

當學入慧中。

以所受法。

當悉持。

既當悉持法。

當   頁405 不忘。

既不忘。

當安隱處止。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作 1.既隨所作為。

當勇所作為。

既勇。

當學入慧中。

以所受法。

當悉持。

既當悉持法。

當不忘。

既不忘。

當安隱處止。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化 1.六者諸法無有罣礙極虛空處。

七者諸法譬若幻所化。

八者諸法譬夢中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言 1.何等十。

一者身所行。

口所言。

心所念。

悉淨潔。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2.渝羅□菩薩。

不能及知阿惟顏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所作為。

了不能及知阿惟顏菩薩事。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念 1.不能知飛。

亦不能逮知阿惟顏菩薩過去當來今現在事。

亦不能還知所念佛剎。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到 1.八者諸剎土成敗悉知。

九者神足念飛在所到。

十者諸法清淨學。

是菩薩當復學十事。

  頁406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問 1.五者當學,從一佛剎,復至一佛剎。

六者當學,往到無央數佛剎。

七者當學,知無央數法在所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繫 1.菩薩用十事得。

何等為十事。

一者諸十方人。

所出生悉知。

二者十方人。

所繫恩愛悉知。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所聞 1.所以者何。

心稍稍入佛大道中。

所聞法自用。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這些例子都是「所+動詞」的結構。

都在句中用名詞。

  五‧早期佛經中的其他前綴 (一)相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認為這個相字放在動詞之上,有時候是有意義的,如「相親   頁407 相愛」,有互相的意思。

至於「辱承相邀」的「相」是「邀我」的意思,和前綴「見」的功能是一樣的,放在主動句動詞的前面。

  江籃生《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匯釋》認為「相」字本為兩相之詞,但早在先秦文獻裏,相字就有偏指的用法。

  呂叔湘〈相字偏指釋例〉說,此類偏指用法,先秦經籍不數數見,兩漢漸多,魏晉以後滋盛。

此所謂「偏指」即是前綴的用法。

  江氏舉出六朝小說中,「相」字可以偏指受事的第二人稱,其次為第一人稱,至於偏指受事的第三人稱則比較少。

  佛經有這類用法,但不多見。

例如「相尋」: 子猶悲號,戀慕相尋。

至於諒所,東西求索。

乃見獵者,臥於樹下。

(一八二/佛說鹿母經) 其中的「相尋」是尋找獵者,屬偏指受事的第三人稱。

(二)第   這個表序數的前綴在現代漢語中十分普遍,可是在漢代以前罕見。

例如《史記‧呂太后本紀》:「武信侯呂祿上侯,位次第一,請立為趙王」到了魏晉以後才大量流行起來。

  頁408 程湘清《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論及《世說新語》中已有「第二流」、「第七叔」、「第五子」等用法。

從佛經中我們更可以發現在西晉時代,前綴「第」已經十分普遍。

從一到十都可看到「第」標示序數的例子。

下面舉幾個做代表: 第一 1.是等之類,雖口有言,行不清白。

虛言反教常行猗著。

悕望於空,不肯作行。

但口發言,以為第一。

雖行甚遠,貪妒懷嫉。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第一者。

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第二 1.如來為我如是比類,演出經義。

至二十四阿加膩吒天。

次復開化第二方域。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第五 1.第五者。

名波渝三般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第六 1.第六者。

名阿耆三般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第七 1.第七者。

名阿惟越致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頁409 第八 1.第八者。

名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第十 1.第十者。

名阿惟顏菩薩法住。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三)見   江藍生認為,魏晉以來,「見」字有指代作用,在句中表示第一身代詞,做賓語省略。

例如「可辦少酒食見待」,「若能見殺,其猶生之年」,其中的「見待」就是「待我」,「見殺」就是「殺我」。

這種前綴的「見」字和前綴的「相」字功能相同,都盛行於六朝。

在「相,見」並見的句中,「相」字指代第二身,「見」字指代第三身。

例如「人曰:以此狗見與,便當相出。

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與。

人曰:若爾,便不相出」又如:「語帝:若能見待,必當相佑」   許世瑛認為「見」字在主動句中出現於動詞之上,它有指示兼稱代的作用,表示動詞下省略了賓語,例如「躬見撫養」,就是「撫養我」。

但是「見」還有另一種狀況,是用在被動句裏,在動詞的前面,表示被動。

例如「王三見責於其師」,這裏的「見」是個表被動的記號,也是個前綴。

  頁410   在佛經中,前綴的「見」字並不常見,表示在中古以後的口語中,這個前綴的用法已逐漸消失,只保留在書面語言中。

佛經中例如:「見迎」、「見受」: 1.王聞太子語,歡欣踊躍。

即與夫人駕四望象車。

往迎太子。

太子顧視父王,下車避道。

四拜而起而言。

勞屈父王遠來見迎。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2.為諸最勝所見受,乃至成佛無上道。

(三三八/離垢施女經)   六‧早期佛經中的後綴 (一)者   在魏晉六朝的小說中,「者」字常見於假設小句的末尾,相當於今語「……的話」。

多跟假設詞「若」合用,成為「若……者」的格式。

例如「卿若能令此馬生者,卿真為見鬼也」、「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有時,「若」字可以省略,如「爾有神,能差我疾者,當事汝!」也是個假設句。

有時,用「不者」來表示相反的假設。

如「汝若為家怪者,當更行,不者不動。

」其中「不者」相當於「否則」。

至於早期佛經中,後綴「者」使用的頻率相當高。

成為佛經語言的特色之一。

例如:   頁411 長者 1.猗其尊勢有勢位者王者長者梵志。

若使有人難問義者誦說義理。

咸共嘆言善說此事。

所知嘉快如佛所說。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王者 1.猗其尊勢有勢位者長者梵志。

若使有人難問義者誦說義理。

咸共嘆言善說此事。

所知嘉快如佛所說。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行者 1.悲怒激憤惡鬼助禍。

耗亂其心瞋目噴吒。

四顧遠視如鬼師子。

如虎狼獸跳騰馳蛹。

色冒可畏行者四集。

悉當趣城即奮長劍多所殺害。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2.有大石山去此不遠。

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

妨塞門途行者迴礙。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3.是時人民聞太子語有絕妙之音世所希聞。

行者為止。

坐者為之起。

皆言。

太子神聖乃爾。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賢者 1.爾時世尊威神巍巍。

智慧光明結跏趺坐。

賢者指鬘翼從左右。

還至祇樹給孤獨園。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頁412 2.王造禮之謂曰。

賢者。

是指鬘乎。

答曰。

是也。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3.爾時賢者指鬘。

處於閑居服五納衣。

明旦持缽入舍衛城普行分(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4.佛問阿難。

斯國大眾何故雲集。

賢者阿難白世尊曰。

有大石山去此不遠。

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昔者 1.佛告力士。

憶吾昔者與大目犍連俱遊諸國。

時穀飢饉。

諸比丘眾不得分衛。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2.昔者有王名婆孫□。

王有一太子名墓魄。

生有無窮之明。

端正妙潔無有雙比。

(一六八/佛說太子墓魄經) 3.佛言。

昔者有鹿數百為群。

隨逐美草侵近人邑。

(一八二/佛說鹿母經) 一者──十者 1.一者當供養佛諸菩薩。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2.二者隨其所樂當教語。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3.三者所生處皆尊貴。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4.四者天上天下。

一無有能及者。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頁413 5.五者佛所有智悉當逮得。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6.六者波羅世所生處。

常見無央數佛。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7.七者所有深生三昧經悉當逮得。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8.八者死生道無邊幅處以來。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9.九者命既去不久。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10.十者若悉當度脫十方人。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經) 燕者 1.眷屬圍遶行到辟所稽首足下。

卻住一面。

此靈鷲山中諸菩薩眾。

閑居燕者悉來集會。

禮畢竟卻就坐時離垢藏菩薩。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達者 1.一切所有地之所載。

有形之屬一等無二也。

但聞色所造。

橫作人民。

使作種種異色。

已被服之。

迷亂道德不親賢眾。

達者覺知不與從事也。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眼者 1.菩薩以是四等心。

亦觀內色外色。

飛行十方窈冥之處無不通達。

皆從眼出入。

眼者日月之精有二名。

入色為金翅鳥。

出色為文殊師利。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頁414 女者 1.其體一等無可毀者。

計有女者猶如幻士化作人像低昂鞊曲隨人意起。

因彼所行從其所樂。

女人如幻起色欲意。

彼無有女也。

人同一等癡者所惑。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意者 1.人同一等癡人所惑。

意者從欲。

欲便致愛愛致樂此不可猶放。

急宜調之□□。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2.意由四懼攬竟第一瞋怒。

瞋怒橫有所造。

意者空無。

尋生便滅。

而無究竟。

恍惚之間意不可諮。

諮之亂德。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異者 1.法無男女平等一體。

天之為父地之為母。

天地所生有何異者。

菩薩等行則無男女之求。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我者 1.譬如丈夫向敵心懷怖懼走。

棄捨馳得無見我也,我者亦空。

奔走疲極亦無追者唐自苦體。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愚者   頁415 1.習於愚者求不可得。

空來空去懷抱罪欲。

喜亦行惡亦不捨。

見善不習專入倒見如是行者。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癡者 1.人同一等癡者所惑。

意者從欲。

欲便致愛愛致樂此不可猶放。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求者 1.又告溥首。

何謂菩薩等遊地獄也。

法無無地獄。

想識成形。

地獄無主。

求者自然。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這些後綴的「者」字都用作名詞。

可以說「者」字的語法功能是:一、指人和表序數(一者、二者就是第一、第二),二、名詞化。

(二)然   「然」字本來是一個很常見的形容詞詞尾,先秦古籍裏就已經很普遍,佛經也用得很多,不過佛經中另有一些特有的帶後綴「然」的派生詞,值得我們注意。

例如: 唯然 1.王白佛曰。

唯然世尊。

有大逆賊名鴦掘摩。

兇暴懷害斷四徼道。

手執嚴刃傷殺人民。

  頁416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2.又問世尊。

唯然大聖。

凶害逆人焉得至道履行寂義乎。

今為安在。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3.此何所希冀。

力士答曰。

唯然大聖。

我之福力莫能踰者。

庶幾欲移石光益於世。

著名垂勳銘譽來裔。

使王路平直荒域歸伏。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4.又問。

須菩提。

菩薩所行捨眾望想無所著乎。

唯然世尊。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復問。

須菩提。

菩薩所修棄諸馳騁無放逸乎。

唯然世尊。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這個「唯然」的詞根是表示應諾的「唯」字,也是詞義重點之所在。

「然」是後綴,沒有實質意義。

佛經通常名詞的前面,這個名詞必定為應答的對象。

僉然 1.於是大聖還縮其舌。

重復顧□諸來會者僉然起住。

稽首作禮自歸命佛。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若使有人難問義者誦說義理。

咸共嘆言善說此事。

所知嘉快如佛所說。

所可頒宣極有義理僉然勸助。

由是勸助墮誹謗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頁417 3.六十億□百千眾人生在於此三千大千國者。

聞是經典咸共勸助悉發道意。

僉然意解越八十劫生死之難。

亦皆一時得不退轉。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這個「僉然」也是佛經的特色。

「僉」有皆的意思,「然」是後綴。

佛經中用作狀語。

(三)等   「等」字在佛經中是個複數的標誌。

用在人稱代詞「汝、吾、我」的前面就是「你們、我們」的意思。

用在指示代名詞「是、此、斯」的前面就是「這些」的意思。

「悉等」也是「這些」的意思。

前面加疑問代詞成為「何等」,在佛經中有構成疑問句的功能。

下面是佛經的例子: 汝等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且止。

吾往救之。

(一一八/佛說鴦掘摩經) 2.於是世尊問諸力士。

汝等何故體疲身悴。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3.佛告諸力士。

汝等當知。

是為如來乳哺之力也。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吾等 1.五百力士同心議曰。

吾等臂力世稱稀有,徒自蓄養無益時用。

當共徒之立功後代。

即便並勢齊聲唱叫。

力盡自疲不得動搖。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頁418 2.或復說言。

若有經卷說聲聞事。

其行菩薩不當學此亦不當聽。

非吾等法非吾道義。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我等 1.即白佛言。

我等世尊。

各自識察犯此殃釁。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是等 1.是等愚惑求獲利養。

不往敬佛宣道教者。

不隨佛教違失道節。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佛不謂此得究竟盡生死源。

是等之類必墮地獄。

所以者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是等之類雖□有言行不清白。

虛言反教常行猗著。

悕望於空不肯作行。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是等悉為魔之所亂。

猗求利養故發此意。

當歸惡趣。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觀彼男子本亦清淨。

觀彼男子本亦清淨。

觀彼泥洹本亦清淨。

如是等者則為等觀遊於童女。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此等 1.於是文殊師利復問佛言。

唯然世尊。

此等之類為從惡友誤啟受教。

乃能興發如是譏謗   頁419 。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文殊師利告於此等二十菩薩。

復白佛言。

如是如是。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斯等 1.斯等貪著衣食利養。

入他家居當說言。

行道如是。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佛言。

文殊。

如來道教隨時之宜所誓如是。

斯等愚夫唯念毀呰求其長短。

不從佛教反非如來。

所念法師而譏謗之。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若有種姓之家□□之子。

聰達別議曉發一切勇猛想無成念。

如枯樹不生花實。

如枯竭江河水不流。

斯等於童女女眷。

如此所現平等。

如空無無實。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何等 1.菩薩有十法住。

用分別如過去當來今現佛等所說。

何等為諸菩薩十法住?(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2.學佛道。

悉欲得了佛智十難處。

悉欲逮得知之。

何等為十難處十種力?(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3.何等為十意。

一者悉念世間人善。

二者淨潔心。

三者皆安隱心。

四者柔軟心。

五者悉愛等。

六者心念但欲施與人。

七者心悉當護。

八者心念與我身無異。

九者心念十方人   頁420 我觀如師。

十者心念十方人視如佛。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悉等 1.所語說。

無所罣礙。

無所難也。

無有盡賜時。

無有能升量者。

無有極止時。

無有能逮者。

無有能得長短者。

未曾有忘時。

無不得明者。

悉等無異。

無有懈慢時。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四)所   「所」字做詞尾,是佛經語言的一項特色。

李維琦《佛經釋詞》認為「何所+動」這種格式,有人分析是定中結構;有人又以為本當是「所+動+何」的格式,「何」原是謂語,現在把「何」提到前面來了。

佛經中的材料表明,後一種分析比較符合實際一些。

許多「何所+動」,有與之對應的「為何+所+動」的情況。

例如:「卜問如來,為何所在」這種「為何所……」的結構還有「為何所至」、「為何所得」、「為何所恃」、「為何所求」、「為何所看」等。

本文認為此類結構應分析為「為何」、「所V」兩部分。

屬於帶前綴「所」的情況與帶後綴「所」的「何所」不同。

帶後綴的「何所」可以接複合動詞,例如: 1.答曰。

今此大石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

欲共舉移。

始從一日勤身戮力。

于此一月永不   頁421 可動。

慚恥無效取笑天下。

是以疲竭姿色憔悴。

此何所希冀。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2.過去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

當來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

今現在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了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又可以接複合名詞例如: 3.力士又問。

乳哺之力何所狀像。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除了「何所」,帶後綴「所」的派生詞還有: 無所 1.如來意力悉知悉了無所罣礙。

是為如來意行力也。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2.睹定眾身諸力心本本淨無所不了。

明審如有則悉知之。

是四力也。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3.神直叡智自知見證。

究暢道行可作能作無餘生死。

睹十方人眾生根本無所不察。

明審如有則悉之。

是十力也。

(一三五/佛說力士移山經) 4.當於彼世乃能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當以一品行般若波羅蜜至於佛道。

奉隨顛倒無所慕樂。

是等之類雖口有言行不清白。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頁422 6.又問。

須菩提。

菩薩所行捨眾望想無所著乎。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7.如來至真不名諸法亦無所諍。

菩薩以故逮致聖光無極法曜。

興發總持稱舉法印。

為諸法故無所上下。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另外有些例子不能算是詞尾「所」: 1.見諸明智曉了法藏謂之無知。

己無所知自嘆有慧。

已無聰明自歎聰智。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惟但散一品法教。

不知隨時觀其本行講說經法也。

不能覺了達諸法界。

專以空法而開化之。

言一切法空悉無所有。

所可宣講但論空法。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彼學愚冥癡無所知。

吾身學來久修梵行。

彼適新學而受其誡。

從來未久勿得信之。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其中「所知」、「所有」是一個單位,而非「無所」成一個單位。

多所 1.世尊告曰。

一切諸力雖為強盛。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無常之力多所計為最勝多所消伏。

(一三五/佛說力士山經) 2.今日大聖惟當垂哀重為散意。

多所愍哀多所安隱。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勸助發起無央數人。

顯揚等教多所歡悅。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頁423 4.淨行世界聖尊敬問無量遊步康彊勢力輕利。

起居安隱。

多所救濟。

今見遣來。

宣敬誨啟。

受普門品等不可思議清淨之品。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5.假使菩薩逮斯定者。

分別罪福興顯平等。

多所悅可一切眾生。

使聞佛音法音。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有所 1.有一母人妊身數月。

見佛及僧有所至奏。

心自計願我所懷子生。

如此使為沙門佛弟子。

(一八○/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2.爾時世尊告於彌勒菩薩大士。

阿逸。

仁識知之。

正覺不久當取滅度。

欲有所問今是其時。

應宜諮請。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一切諸法皆為佛法。

不當恐怖。

莫懷希望有所祈著。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4.設聞是言不當恐怖。

若有所受若無所受。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5.住在諸法妄想之處而開化之。

其住諸佛有所希望。

則已住在誹謗諸佛。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6.金翅鳥在海上影現水中。

諸龍恐怖不敢出外。

波旬興龍欲有所受。

眼陰以斷。

金翅鳥在上。

常以百千種色懼如金光。

不能等於明月之精。

明月之精不能當金翅鳥之毛。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頁424 7.使聞佛音法音。

眾聲聞音。

緣覺音。

菩薩音。

度無極音。

一切智音。

彼有所說亦無音聲。

一切了知深要之業。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五)子   「子」字作名詞詞尾,六朝時代已相當普遍。

例如「奴子」、「婢子」、「童子」、「憨子」、「小子」、「老子」、「鼠子」、「龜子」、「虎子」、「小刀子」、「小石子」等。

早期佛經中詞尾「子」也十分常見。

例如: 男子 1.又告溥首。

何謂菩薩等遊淨法也。

淨為如男子,如令男子等自發意。

其心如金剛。

專意獨雄猛興。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僮子 1.如僮子者。

好色如吹胞。

滿中氣短。

解脫口中無所有。

罪福如空胞。

求勝真高亦然。

(三一五/佛說普門品經) 師子 1.母以澡灌前洗兒子。

應時九龍從瓶口出。

吐水灌兒手中。

澡訖殘水散兒頭上。

水之潺渧於兒頭上化成華蓋珠交絡帳。

中有師子座上有坐佛。

(一八○/佛說過去世佛分衛   頁425 經) 2.母前白佛。

今我所見有三可怪。

我澡兒手九龍吐水。

此一可怪。

澡已殘水散兒頭上化成寶帳。

及師子座上有坐佛。

是二可怪。

佛笑口中先從兒頂入。

是三可怪。

(一八○/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3.佛言。

此兒卻後十四劫當得作佛。

九龍當浴師子座華蓋寶帳。

佛笑先從兒頂入。

皆是其應。

母聞佛言倍懷踴躍。

(一八○/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4.爾時世尊安然痒序從三昧起。

三返觀察諸來眾會。

三返觀已。

三返自察師子頻申。

三頻申已三返出舌。

三出舌已。

三返以舌覆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至於六朝佛經有「象子」(飼象之人)、羊子、牛子、馬子、(牧馬的人)、醫子、園子(醫生、園丁),此皆非詞尾,「子」作重讀與「孔子」「弟子」皆實詞。

《詩經》中「舟子」亦此類。

(六)來   後綴「來」在現代漢語相當常見,通常放在動詞之後,例如「看來」,「說起來」,「嚐來」,「聽來」等。

古代多做為句末語助詞,而非一個詞的後綴。

至於佛經當中有一   頁426 些表面看起來像是後綴的「來」。

例如: 從來 1.吾身學來,久修梵行。

彼適新學,而受其誡。

從來未久,勿得信之。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夢中所見,本無從來,去無所至。

(四七七/大方等頂王經) 3.思惟經典,不知從來。

(四七七/大方等頂王經) 4.眾生根原所從來。

(四三三/佛說寶網經) 當來 1.阿逸當知。

諸過去如來至真等正覺。

無不講說此濟諸方等經典之要。

當來現在十方世界如來至真皆亦說是。

(二七四/佛說濟方等學經) 2.佛言彌勒。

當來末世五濁之俗,逾五十歲當有四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志學菩薩。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3.過去諸佛虛空無所有。

當來諸佛虛空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4.過去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

當來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

今現在諸佛法。

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

(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 5.本所遊居,及當來處。

(四三三/佛說寶網經)   頁427 將來 1.又族姓子。

今佛預□將來末世逾五十歲。

有得總持若逮三昧。

皆是如來威神所致。

(二七四/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2.將來之世,當有比丘。

(三九五/佛說當來變經) 3.然後將來世。

(四三三/佛說寶網經)   這些「來」字其實並非後綴。

佛經中的來字,有「時間延續」的概念。

「從來」表示由過去延續至今。

「當來」和「將來」都有時間向前面延續的意思《佛學大辭典》:「當來,應來之世,即來世也」因此,來字的字義為實指,並非詞綴。

  七‧結論   佛經在古代,由於宗教傳播的需要,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要求通俗,而不能是僵化的書面語言。

翻譯者多屬外來的和尚,並非飽讀詩書之文士,他們只是在短期內學會了漢語,所通習的是俚俗口語。

這樣的學術背景也使得譯經傾向於採用通俗口語。

這樣給了我們大量的線索可以探知當時的語言實況。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認為佛經文中有價值的部分,主要在隋唐朝以前。

與佛學   頁428 研究者標準不同,往往譯者譯水平不高、譯文粗糙質樸的經文,在語言文學,特別是在對當時漢語研究方面的價值要比那些翻譯得好的經文要高些,因為它們的內容和表現方式要通俗質樸些,更多地保留了當時口語中的一些素材。

  總之,對早期佛經詞彙的研究是中古漢語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漢語史的一個重要環節。

本文專就西晉時代佛經中的幾個派生詞前綴和後綴提出討論,希望由此反映一些當時派生詞發展的狀況,並以就教於諸位賢達。

參考書目 1.《中國佛教文學》,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年。

2.《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顏洽茂,遼寧師大,1981年。

3.《漢魏六朝佛經意譯詞研究》,梁曉虹,南京師大,1982年。

4.《唐宋禪宗語錄的疑問句研究》,伍華,中山大學,1982年。

5.《佛教大藏經史》,方廣錩,中國社科出版社,1991年。

6.《佛典漢譯之研究》,王文顏,天華出版社,1984年。

7.〈佛經對漢語的影響〉,蔡德明,《香港佛教》385期,81年6月。

8.〈佛經漢譯的譯經制度與譯埸組織〉,李雪濤,《內明》221,1980年8月。

  頁429 9.〈翻譯文學與佛典〉,梁啟超,收入《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1971年。

10.〈佛典之翻譯〉,梁啟超,收入《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1971年。

11.〈佛經用詞特色雜議〉,梁曉虹,收入《小慧叢稿》,香港亞太教育書局,1992年。

12.〈論佛教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梁曉虹,收入《小慧叢稿》,香港亞太教育書局,1992年。

13.《佛家名相通釋》,熊十力,廣文書局,1969年。

14.〈從魏晉佛典看中古「消息」詞義的演變〉,朱慶之,《四川大學學報》,1989年2月。

15.〈佛教的翻譯文學〉,胡適,收入《白話文學史》,樂天出版社,1970年。

16.〈佛教詞語小議〉,俞敏,收入《俞敏語言學論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於」在六朝漢譯佛經中的特殊用法〉。

顏洽茂。

18.〈漢魏六朝譯經對漢語詞彙雙音化的影響〉,梁曉虹,《南京師大學報》,1991年2月。

19.《中國的印度音譯學》,松本文三郎,收入《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許洋主譯,華宇出版社,1984年。

20.〈從早期佛經才料看古代漢語中的兩種疑問詞「為」〉,俞理明,《四川大學學報》,1991年4月。

21.《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梁曉虹,《杭州大學博士論文》,1991年。

2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朱慶之,文津出版社。

23.《佛經文獻語言》,俞理明,巴蜀書社。

  頁430 24.《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文津出版社。

25.《佛經釋詞》,李維琦,岳麓書社。

26.〈六朝譯經語法語彙〉,森野繁夫,《東洋學術研究》,東洋哲學研究所,1983年。

27.〈法國漢學研究近況〉,李璜,《西洋漢學家佛學論集》,華宇出版社,1985年。

28.〈晚唐幾種語錄中的白話〉,馬伯樂著,馮承鈞譯,《西洋漢學家佛學論集》,華宇出版社,1985年。

29.〈文化史上一塊巍峨豊碑──「中華大藏經」〉,周紹,《佛教與中國文化》,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30.《中國佛教史》,三冊,任繼愈,中國社科出版社,1981年。

31.〈漢魏六朝佛經在漢語研究中的價值〉,俞理明,《四川大學學報》第四期,1987年。

32.〈從佛經材料看中古漢語人己代詞的發展〉,俞理明,《四川大學學報》第四期,1989年。

33.〈從漢魏六朝佛經看代詞「他」的變化〉,俞理明,《中國語文》第六期,1988年。

34.〈試論佛典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匯發展的若干影響〉,朱慶之,《中國語文》第四期,1992年。

35.〈「六祖壇經」中所見的語法成分〉,高增良,《語文研究》第四期,1990年。

36.〈略談「所」字結構和有關的一些問題〉,李人鑒,《中國語文》第六期,1982年。

  頁431 37.〈古漢語中之罕見語法現象〉,楊伯峻,《中國語文》第六期,1982年。

38.〈試談古漢語介詞結構的語法功能〉,蔡鎮楚,《語文研究》,第四期,1983年。

39.〈略談文言虛字中的複詞〉,胡行之,《中國語文》,二月號,1960年。

40.〈怎樣研究梵漢翻譯和對音〉,周達甫,《中國語文》,四月號,1957年。

41.〈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胡湘榮,《中古漢語研究》,第二期,1994年。

42.〈隋以前漢譯佛經虛詞箋識〉,蔣冀騁,《古漢語研究》,第二期,1994年。

43.〈從魏晉佛典看中古「消息」詞義的演變〉,朱慶之,《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成都),1989年2月,頁74─80。

44.《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摘要》,梁曉虹,《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4年4月。

45.《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朱慶之,《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文津出版社。

46.《佛教詞語小議》,《俞敏語言學論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

47.〈現代漢語中源於佛教的時間詞〉,梁曉虹,《語文建設通訊》,第36期,1992年6月。

48.〈漢魏六朝譯經對漢語詞彙雙音化的影響〉,梁曉虹,《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

1991年6月頁73─78。

49.〈佛教與漢語〉,梁曉虹,《語文天地》,第19期,1991年3月,頁15─22。

  頁432 50.〈論佛教對漢語詞匯的影響〉,梁曉虹,《語文建設通訊》,第28期,1990年5月,頁19─26。

51.〈佛經譬喻造詞之特色〉,梁曉虹,《語文建設通訊》,第33期,1991年7月,頁1─16。

52.〈佛經用詞特色雜議(複數稱代詞)〉,梁曉虹,《浙江師大學報》,社科版(金華),1991年4月,頁123─126。

53.〈從早期佛經材料看古代漢語中的兩種疑問詞「為」〉,俞理明,《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1991年,頁75─81。

54.〈語詞札記〉,梁曉虹、梁贊宏、李延安、曾華強、曹澂明,《中國語文》,1989年第2期(總209期),頁157─158。

55.《中國的印度音譯字》,松本文三郎,「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華宇出版社,民國73年11月,頁233─25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