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對馬克思生平事業和思想的認同感--理論-人民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克思是在精神上非常地富有,而在物質上卻極度地貧困。
作為一個職業革命家,他的生計來源主要是稿酬,他的夫人又沒有固定職業,他和夫人燕妮一生共孕育了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
|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增強對馬克思生平事業和思想的認同感
2018年05月22日09:02 來源:山西日報
原標題:增強對馬克思生平事業和思想的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各級黨校、干部學院以及高等院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學習、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要深入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自覺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注重培養受教育者對馬克思生平、事業和思想的認同感,提高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在情感、價值和文化上的認同度,不斷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鼓與呼。
馬克思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一生顛沛流離、四海為家。
他的心與工人階級是相通的,他始終站在勞苦大眾一邊,這與我們黨奉行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這足以增強我們對馬克思生平的情感認同。
馬克思不光在經濟學、政治學乃至歷史學、哲學等領域有開創性的貢獻,而且在法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乃至數學等自然科學上也有著很深的造詣。
由於他嫉惡如仇、針貶時弊,秉持“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証邏輯,因而他一生中多次被反動政府驅逐出境,而他卻以“世界公民”自居,表現出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馬克思是在精神上非常地富有,而在物質上卻極度地貧困。
作為一個職業革命家,他的生計來源主要是稿酬,他的夫人又沒有固定職業,他和夫人燕妮一生共孕育了七個孩子,有四個中途夭折,其中一個男孩在8歲時夭折。
為了接濟馬克思,恩格斯又硬著頭皮做了長達20年不願做的“該死的生意”。
因此,正如我黨歷史上朱毛、劉鄧精誠團結、親密合作被傳為佳話一樣,在國際共運史上馬恩作為革命戰友和偉大導師也是親密無間、情同手足的典范。
夫人燕妮於1881年先他去世后,大女兒珍妮又於1883年1月11日先他而去,真是禍不單行哪,這給馬克思在精神上以沉重的打擊。
馬克思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士,在敵人和困難面前可以被打倒,但是絕對不會屈服,他最后是在安樂椅上去世的,他僅僅度過了65個春秋,但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人類最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馬克思無疑是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代言人。
他公開宣稱,自己的學說是為工人階級服務的,他的全部使命是要在批判舊世界中建立新世界,他用群眾史觀來與英雄史觀相對立,認為佔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他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壯大。
”他同情弱者、關心底層、體察民情,但他從不感情用事,而是始終讓感情的潮水掌控在理性思考的閘門之中,他一方面對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給以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又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性和反動性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批判。
馬克思是一個富於理性的理想主義者,他整個學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解放全人類”。
崇高的理想、遠大的抱負、堅定的志向,既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政黨行穩致遠的根本前提。
這足以增強我們對馬克思所從事事業的價值認同。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和傳統,那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其身上往往兼具理論家和實踐家的雙重品格,馬克思恩格斯如此,列寧如此,毛澤東、鄧小平也如此。
譬如,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而且還直接參與領導了1848年歐洲革命、巴黎公社、以及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
馬克思既是一個理論家又是一個革命家,在他的身上體現了理想主義精神與現實主義風格的完美統一。
其理想主義的一面在他青年時期就已經十分明顯。
1835年9月,17歲的馬克思在一篇題為《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中學畢業論文中,就確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他義無反顧、堅定決絕地喊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這種擇業觀就是放到現在也一點不過時,它與我們今天社會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是何等地相似。
關心人類的前途命運,挽狂瀾於既倒、拯斯民於水火之中,這正是馬克思一生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
馬克思是1883年3月14日去世的,在3月17日下葬時,參加吊唁的隻有11人,在他生活了大半生的英國,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的離去,但是,他的好友恩格斯在安葬馬克思時的悼詞,即《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似乎今天仍在人們的耳際回響。
他向全世界庄嚴地宣告:“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在馬克思逝世后,他的理論並沒有被他的敵人所駁倒,相反地,卻變成了偉大的現實,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制度,在一個時期還出現了令資本主義世界膽戰心驚的社會主義陣營。
更讓世界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自豪的是,在千年之交馬克思還被西方媒體評為“千年偉人”和“千年第一思想家”。
尤其是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又出現了新一輪的“馬克思熱”,許多有識之士又重新閱讀《資本論》,希冀從馬克思那裡汲取智慧的營養,尋求破解難題的良方。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信仰有使命有胸懷有擔當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能夠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
歷史和現實表明,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靈魂,放棄馬克思主義、背離馬克思主義,我們黨的事業就會遭遇挫折甚至失敗。
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共產黨員的最高價值追求。
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影響了世界。
他關於唯物論、辯証法、無神論、共產主義等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都能找到類似的文化元素,因此,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會更容易些、更有親近感。
這足以增強我們對馬克思思想的文化認同。
首先,馬克思主義是有功於中國革命的,換句話講,中國革命的成功在理論上是直接得益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的。
正如毛澤東在1949年6月30日所撰寫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所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它無可辯駁地說明: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人選擇馬克思主義實在是一種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從而最終也是人民的選擇。
進一步而言,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其直接的現實的原因是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所主張的群眾史觀以及階級斗爭理論和階級分析的方法,這有毛澤東寫於1925年12月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為証。
可以說,《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和階級分析方法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篇典范之作。
其次,還有一個深層次的文化上的原因,那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某種契合之處,或者說是有著高度的共鳴之點,無論是在唯物論、無神論方面,還是在辯証法、世界觀方面。
我們不妨用以下材料加以說明:一是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說過:“辯証唯物主義淵源於中國……經過馬克思主義者的一番科學化后,又回到了中國。
”二是著名中國哲學史家張岱年也說過:“中國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論、無神論、辯証法傳統,有民主主義、人道主義思想的傳統,有許多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會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馬克思主義很容易在中國的土壤裡生根。
”
總之,馬克思是人類進步事業的一面精神旗幟,他代表了千百年來人類爭取自由和公義的斗爭,至今仍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歷史時期,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所說,“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實踐証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我們今天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就是要沿著馬克思的足跡,發揚馬克思的精神,學習並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從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不斷煥發出耀眼的光芒,毫無疑問,這也正是我們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
(執筆人: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張志蓬)
(責編:張恬恬、常雪梅)
相關專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學習路上
時習之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中央文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十四五”規劃編制
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延伸文章資訊
- 1卡爾·馬克思_百度百科
人物生平 ·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萊茵省(屬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 · 19世紀初,工業革命席捲德國, 推動該國容克 ...
- 2卡尔·马克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爾·馬克思(德語: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是哲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 ...
- 3馬克思- 求真百科
生平經歷
- 4馬克思| 哲學新媒體
Karl Marx - 1818CE 5 月5th to 1883CE 3 月14th 馬克思,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猶太裔德國人,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
- 5馬克思生平簡介 - 雪花新闻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西南部莱因省的一个小城特里尔的一个犹太 ... 马克思排行老三,却是家里的长子,从小聪明, ... 馬克思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