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好英文最該釐清的4個觀念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政大外語學院院長,現任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寫會(GEAT)理事長陳超明教授告訴你,想學好英文的大人、重視孩子英語學習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必看 搭捷運、剩飯必打包 94歲「石化業愛迪生」林書鴻,賠錢也要做的事 教育 親子教養 想學好英文 最該釐清的4個觀念 前政大外語學院院長,現任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寫會(GEAT)理事長陳超明教授告訴你,想學好英文的大人、重視孩子英語學習成效的師長,都不應忽視的新理念。

38354瀏覽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分享 其他 書摘精選 文 陳超明 親子天下出版 發布時間:2017-07-16 38354瀏覽數 家長一定要了解:文法不是主角而是配角,我們一定要有「語言優先、文法其次」的觀念。

小孩子剛學語言時,並不需要學文法。

等到進入高階的語言運用期,勢必需要運用文法來修正錯誤,或為建構較為豐富的語言,這時才是學習文法的最好良機。

學校所教的英文,必須能夠在真實生活中使用才有價值。

我經常在許多場合分享,為了文法而編的教科書,實在不該存在。

小學生最重要的語言能力,應該是設定為能閱讀一些簡單故事書。

他有能力讀的故事書,就能讓他開口簡單講,這樣真的也就夠了!國中、高中孩子的語言能力指標,應該依照他所需要的真實生活與情境去制訂,而不是只學習如形容詞子句、副詞子句等文法知識。

我一直主張,課程指標應該要依照「能力」來制訂,而非依照「文法認知」來分割。

當我們把語言視為使用的概念來應用,與生活結合一起時,語言學習就會脫胎換骨。

在方法上,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有效性」與「長效性」兩個概念。

語言學習要有效,一定要強制規定小班教學。

小班教學是語言教育政策要強制貫徹的原則;若能做到小班教學,無論從何時開始學語文都不重要。

一個班級如果超過二十人以上,語言就淪為「教學的學科」,而非「使用的工具」。

廣告 所謂的長效性,是指「持續的學習」。

學習期間要拉長,每次時間可以不必多,但是一定要能持續。

我們的孩子,小學上了許多實用的英語課;但是到了國中呢?又回到文法教學,一切回到原點,先前的投資與努力都白費了! 台灣孩子進入中學後,常聽到有兩大困擾:一是被校內文法考題所困,二是覺得自己閱讀能力不好,尤其是對閱讀測驗沒轍,不是看太慢、就是看完後不理解,但從基測到會考,都愈來愈重視閱讀理解力。

對此,以下有幾個重要的英語學習觀念應該釐清: 觀念1 (x)學文法,先背一大堆規則 (○)學文法,要先懂字的順序 無論是哪種語言,會影響語意的都是字序(wordorder),只要字序對了,大概就能掌握八成。

所以我一直強調,了解英文是以「主詞加動詞」的句法和語法結構,遠比其他細微末節的文法規則,如:到底是用in還是at來得更重要。

廣告 要學,就要學有用的文法,而不是厚厚文法書裡面的所有文法。

解析文法一定要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許多坊間的文法書,都是先有文法、再有例句,為文法而創造例句,這是本末倒置。

文法規則,是我們不知不覺體會與歸納出來的。

也就是看過很多句子,然後才歸納出原來英文有這些規則。

如過去發生的事,都用過去式動詞形式(如加ed),學習者看多了,就知道原來只要是過去發生的,就會用這些形式。

觀念2 (x)加強英文,先背文法 (○)語言優先,文法其次 家長一定要了解:文法不是主角而是配角,我們一定要有「語言優先、文法其次」的觀念。

小孩子剛學語言時,並不需要學文法。

等到進入高階的語言運用期,勢必需要運用文法來修正錯誤,或為建構較為豐富的語言,這時才是學習文法的最好良機。

廣告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曾拿過文法問題來問我:「為什麼加逗點與不加逗點,是從屬連接詞的非限定用法、限定用法來區辨?」我告訴他,這些可以都忘記! 現階段很多學校的段考或小考,還是在考一些細瑣的文法知識,其實對於小孩的語言使用能力,尤其是閱讀力,並沒有很大的助益。

以我兒子為例,他接觸英語最多的時間是用在閱讀,後來也證明,「閱讀」才是提升英語力的關鍵。

為孩子設定閱讀計畫時,通常我會這麼建議家長:童年時期可以從英文故事書讀起,累積字彙、語法,並且將閱讀的內容結合生活經驗。

到了青少年時期,就可以開始閱讀以冒險犯難與愛情為主題的作品,藉此豐富想像力、感情,並且培養語言流暢度。

廣告 父母或老師常希望孩子「讀有用的書」,但事實上,許多過去在師長眼中被歸類為「沒有用的書」才是最有用的。

讓孩子讀他們有興趣的小說、風花雪月的文章,或是輕鬆的休閒讀物,反而更能讓他們在不受約束的情境裡,快樂地進入英語的世界。

觀念3 (x)閱讀教學,用眼睛和腦就好 (○)以閱讀為基底,學會用「口」和「手」 在台灣,常把「閱讀教學」與「文法教學」劃上等號;但是在美國,閱讀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對於單字的發音與唸法、語調、斷句,以及流暢度的使用。

西方人的閱讀隱含著「說」,較接近中文「朗讀」概念,因為閱讀的英文“read”,意思就有「唸出聲、說出來」的含意。

廣告 所以,若建立學閱讀就等於學文法的固著觀念,顯然是錯的。

政大英文系在十五年前,曾在課程上做過改變。

一般大學的課程都稱為「口語訓練」「會話課程」,我們則改成「閱讀與口語訓練」。

因為我們認為:如果沒有閱讀,就沒有東西可以講。

我們往往有此經驗:上會話課時,老師往往會出題目讓我們上台演講或報告,會講的永遠是那幾句話,所以我們的思維要轉為「閱讀優先」,把會話課程與閱讀結合;透過閱讀,也讓會話內容「言之有物」。

觀念4 (x)課外教材,要像教科書般精讀 (○)課外教材,選有興趣的最重要 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年輕時發憤要讀英文,所以訂TIME或其他雜誌,但常常第一本才看幾頁,第二本又寄來了。

其實,如果以「學」的態度去閱讀英文新聞會很累,我反而建議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英文雜誌。

如對服裝時尚有興趣,可以選時尚雜誌;想要唸理工的同學,可以選電腦、運動類的刊物。

文章難度的選擇,可以挑選單字有六成或七成認識、三成或四成不認識的,才有進步以及挑戰的空間。

除雜誌外,我尤其建議從閱讀故事書或小說開始,最主要是因為「小說有故事情節」,人類的思維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在有劇情的背景下,閱讀才得以「往前走」。

人類都有一種「愛聽故事的天性」,閱讀故事時,孩子的重心不是放在「學英文」而是「想知道結局」,這種不知不覺的吸收內化過程,才是讓語言順利進入大腦長期記憶的關鍵。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教得少,學更多》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學英文 你可能有興趣 【環遊新北走近29種生活】親山近水看見新樹林|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想學好英文 最該釐清的4個觀念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