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魔與追隨者VS.犯罪心理學家與FBI重案探員精彩對決將在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殺人魔與追隨者VS.犯罪心理學家與FBI重案探員精彩對決將在鮮血之中終結. 2021-04-14 09:11 聯合新聞網/ 臉譜出版. (圖/Unsplash) ... 快訊 黑心快篩產地、條碼皆錯入關「一件沒查」藍批包庇 11:09 連戰傳住院連辦:現在狀況非常好已轉一般病房療養中 10:58 udn 閱讀 閱讀風向球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殺人魔與追隨者VS.犯罪心理學家與FBI重案探員精彩對決將在鮮血之中終結 2021-04-1409:11 聯合新聞網/ 臉譜出版 (圖/Unsplash) 文/麥克‧歐默(MikeOmer) 柔伊仔細檢查交疊在房間地板上的大片血跡和腳印,起初很難理解這片混亂;血腳印被抹開,彼此交踩,她慢慢設法在腦中釐清:有人在房間入口附近轉了好幾圈,走到最遠的角落然後返回,他好幾次踩進血泊中,這可能表示他感到困惑或極度煩惱。

丟棄在地板上的胸罩遭到強力撕裂,背面的金屬小勾也扭曲變形,剩下的衣物呢?也被撕裂了嗎?她試圖阻止讓明顯的問題掩蓋她的判斷:這可能是格洛弗的傑作嗎? 如果她一直針對格洛弗,她就會一直竄改事實,讓事實符合自己想看見的,但是她不確定是否可以迴避這個問題。

格洛弗像寄生的藤蔓一樣成長並充斥她的思緒,爬進每個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阻礙所有其他思緒。

在過去幾週,她和塔圖姆嚴密追蹤了格洛弗的行跡,一路追溯到十年前,就像倒帶的電影。

他們從他最後去過的地方起步:她自己住的那棟樓中的公寓,他以丹尼爾.摩爾的名字承租下來,並跟蹤柔伊和她妹妹安德芮亞一個多月。

當柔伊離開去德州調查一起案件時,格洛弗出擊了,幸運的是安德芮亞設法在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逃脫了,格洛弗在過程中中槍,並蹲在他的潮濕公寓中休養康復。

法醫小組估計格洛弗差點身亡,但設法止住了血,一等到他能站得起來,他就逃跑了。

更有甚者,格洛弗快死了,不是因為子彈,而是出於更平凡無奇的原因,他患有晚期腦瘤,這使他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加危險,成為一頭一無所有的垂死野獸。

她轉向站在房間另一端的歐唐納警探,她深色的眼眸尾隨攝影師,他半跪著拍了一系列血腥的腳印。

「我可以看看屍體的照片嗎?」柔伊問歐唐納警探。

歐唐納皺了皺眉,考慮了半晌,彷彿這請求是不合理的,最後她要求攝影師給他們看照片。

他站起身,用一根細長的手指扶扶他的粗框眼鏡,然後他開始擺弄相機,在瀏覽照片時皺著眉頭。

塔圖姆走進客廳。

「她的臥室裡有一些血跡。

」他越過他的肩膀指向門口。

「有更多腳印和血手印抹在床頭櫃和牆壁上。

」 「有指紋?」柔伊問。

「我不這麼認為,我用肉眼看不出任何線索―只是抹過去,房間裡的法醫說,看起來無論是誰留下了這些抹過的血跡,那人都戴著手套。

」 「戴手套表示是預謀犯案,但現場這團混亂看起來像是完全的失誤。

」柔伊說。

「浴室的水槽和地板上也有血跡。

」 「他在那裡沖洗嗎?」 「看起來是。

」 當攝影師說,「來吧。

」柔伊正在試圖想像事件展開。

他走向他們,並向他們展示相機背面的螢幕。

一時半刻,柔伊很難理解自己看到了什麼。

「那是屍體嗎?」她問。

「屍體被蓋起來了嗎?」 「是的,」歐唐納在她身後回答。

「她被蓋上一條毯子。

」 「是誰發現受害者的?」塔圖姆問 「她的父親,艾伯特.藍姆,」歐唐納說。

「是他幫她蓋上毯子的嗎?」 「他說他沒有,她發現她的時候就是那樣了,」歐唐納回答。

「證據證實了這一點,看到毯子上的那些污漬了嗎?」 攝影師翻動這些照片,找到兩張大片棕色污點的特寫鏡頭。

「是血跡。

」歐唐納指出。

「當血液還新鮮時,她就被蓋上了,但是當我們到達現場且血液乾掉時,屍體處於進一步的屍僵狀態,她已經死亡一段時間了,無論幫她蓋上毯子的人是誰,都是在她死後不久蓋的。

」 歐唐納是否考慮過另一種解釋?父親可能是凶手,他可能蓋好她的屍體,並在數小時後打電話報警。

「所以他發現她被蓋著,就讓她那樣被留在原地?」塔圖姆難以置信地問。

「不,他掀掉遮蓋物,看見她已死亡且僵硬,根據他最初的供詞,他還試圖喚醒她,然後他再次蓋住她,然後撥打九一一。

」 攝影師滑動瀏覽了幾張從不同角度拍下被蓋好的屍體照片,然後他停下,螢幕上的照片顯示出沒有蓋住的屍體。

很容易可以看出父親為何再次將她蓋好。

女人的屍體屈身,膝蓋向後彎,裙子拉到腳踝,她的襯衫被撕裂,左乳暴露在外,沒有穿內褲。

即便父親想保護女兒的形象,他也會發現,當她的腿以這種方式彎曲,很難把裙子拉好。

柔伊瞥了一眼躺在地板上、用證據標記標示出來的撕裂胸罩。

「你們有找到她的內褲嗎?」 「還沒,我們還在翻垃圾桶。

」 「如果沒在這裡,可能就找不到了,」柔伊說。

「他拿走了,這是戰利品。

」 她仔細檢視了照片。

屍體的手臂上布滿血跡,女人的臉上也濺滿鮮血,髮絲凝結成塊,緊貼著沾滿鮮血的雙頰,左腿上沾滿被塗抹開的鮮血,但看起來好像不是傷口造成的,在某個時間點,受害者的腿可能已經擦過地板上的血。

瘀血在女人的脖子造成損傷―可能是勒痕,但是在小螢幕上很難確定,尤其是用廣角拍攝的照片。

攝影師不斷滑動瀏覽著照片,加快了速度,彷彿覺得那些影像令他難以直視。

柔伊覺得這很奇怪,這些照片是他自己拍的。

「等等,」她說。

「回去上一張。

」 他向後滑動了一張照片,這是她脖子上痕跡的特寫照片,痕跡看起來確實像是勒痕,但柔伊仍不確定,引起她注意的是女人脖子上一條細細的銀線。

(圖/Unsplash) 「她有戴首飾嗎?」她問。

「是一條十字架的銀項鍊,她的父親說她一直都戴著,」歐唐納回答。

「他為什麼不拿走那個當成戰利品?」柔伊喃喃道。

「也許他不喜歡珠寶,」塔圖姆這麼提議。

柔伊點點頭,這是有可能的,儘管會拿走戰利品的連環殺手通常會拿走珠寶,尤其是這個案子,她是被勒死的,項鍊就掛在脖子上,殺手肯定會注意到。

他有可能是用項鍊把女孩勒死的嗎?她仔細檢查了照片,似乎不太可能,項鍊會被扯斷,這條項鍊太細了。

「你說她的床頭櫃上有手指抹過的血跡,」柔伊告訴塔圖姆。

「那裡有任何珠寶嗎?」 「我不知道。

」 「那裡放著一個珠寶盒,」歐唐納說。

「有兩條手鍊。

」 「兩條手鍊和一條項鍊,」柔伊斷言。

「凶手可能搜過她的物品,拿了項鍊,並在她死後戴在脖子上。

」 「我對此表示懷疑,」歐唐納說。

「她的父親說她總是戴著項鍊,凶手很可能只是在尋找他能拿走的任何有價值的物品,手鍊是廉價的小飾品,所以他留下手鍊,我們會問父親她是否有任何貴重的珠寶。

」 柔伊感到一陣惱怒,但她沒對這個論點提出爭論。

當攝影師滑動瀏覽其餘的影像時,她一直在尋找,也許這是好一段時間以來,她終於再次觀察到格洛弗的傑作。

當她和塔圖姆找出格洛弗的化名時,他們追蹤了他的行跡,他們已經得知他過去幾年住在芝加哥,他們在麥金利公園找到他的舊公寓,現在有幾個學生住在那裡。

他們還追蹤了他以前擔任支援技工的舊工作,那是他六個月前丟掉的差事。

他們花了幾天時間與他的老同事和經理談話,試圖收集任何些許訊息,他大多數的同事都說他是個好人,總是樂於提供協助,很愛開個玩笑或大笑,他的經理實際上使用富有團隊精神這個詞彙來形容他。

他的兩位女同事認為他身上有某種令她們發毛的特質,但確切原因她們說不上來。

柔伊知道這種感覺,她十四歲時親身體驗過,羅德.格洛弗是她的鄰居,他起初看起來像個好人,迷人又有趣。

然後奇怪的是他令人不安的行為模式開始出現,大約在就那個時候,年輕女性開始相繼死亡。

「最後一張了。

」攝影師說,放下相機。

「有使用武器的跡象嗎?」塔圖姆問,轉身面對歐唐納。

「嗯,」歐唐納回答。

「我假設有兩種武器,她脖子上的痕跡看起來像勒痕,可見他使用了某種繩索或皮帶,而出血是她手臂上一個很醜的傷口造成的,因此也涉及某種刀片。

另外,她的襯衫看起來部分像是用刀片割開的,但是我們沒有找到符合任何一項的證物。

」她指著腳印。

「看起來像是凶手穿越房間從地板上撿起某種東西,有看到腳印在牆壁正前方停下的樣子嗎?我敢打賭他停下來蹲在那裡。

」 柔伊對警探的看法略有改善。

「妳認為他撿起的是刀嗎?」 「我幾乎可以確定,如果妳過去那裡,會看到幾滴血,就在十六號證據標記旁邊,我認為血跡來自刀。

」 書名:《嗜血門徒》作者:麥克‧歐默(MikeOmer)出版社:臉譜/城邦文化出版時間:2021年3月30日 柔伊走到房間的一個角落,蹲下看著地板,血跡就在那裡,幾滴完美的圓形棕色污漬,塔圖姆蹲在她旁邊。

「是垂直血滴,」他說。

「這就是為什麼血跡形狀是圓形而不是橢圓形,這表示血不可能是從房間的另一邊飛濺出來,武器很可能掉在這裡。

」 柔伊點點頭,試圖想像。

「他很可能走到這裡,手裡拿著刀,然後停了幾秒鐘,那也證明了血滴的型態。

」 「我不是法醫專家,」塔圖姆謹慎地說。

「但是看看血滴周圍沒有濺開的型態嗎?如果血滴是從一英尺或兩英尺高處低落,落下的每一滴血都會在周圍呈現一個小的圓形飛濺型態,沒有的話,就表示血是只從幾英寸的高度滴落。

我認為歐唐納警探是對的,武器放在這裡滴血,然後凶手蹲下撿起來。

」 柔伊同意了,這是最簡單的解釋。

她想像凶手襲擊了受害者,用刀威脅她,在掙扎過程中,刀割傷了受害者的手臂。

然後呢?受害人是否設法以某種方式解除了殺手的武裝,將刀扔到角落?或許吧。

她站直身並試圖思考。

整個現場中都存在衝突的行為模式:踩進血泊,覆蓋屍體,在整間公寓留下血跡,這一切行為都帶有困惑、恐懼甚至是羞愧的明顯特質,但是戴手套說明是預謀犯案,不見的內褲是戰利品,項鍊怎樣都不符合側寫。

致死是意外造成的嗎?不可能有辦法猜測;柔伊甚至不確定受害者是否死於失血或窒息。

通常她很容易就能在腦海中想像出可能的情節,但在這裡,不同的細節無法緊密配合。

他們漏掉了一些事。

●本文摘自臉譜/城邦文化所出版之《嗜血門徒》。

(《人體標本師》、《殺人現場直播》系列重磅完結篇!) 臉譜出版 閱讀風向球 城邦出版社 海岸消波塊驚見男性屍體是否日前舢舨翻覆失蹤者待查 尋找屍體的人中國強制火葬引發一場大風波 跨坐林哲熹身上床戲好惹火老公霍建華一旁觀看林心如這反應 孫藝珍曝「男友視角照」 網友瘋猜攝影師是玄彬 金曲歌手阿爆新書《Ari帶著問號往前走》訴說3個女人的族語音樂三部曲 2020年,阿爆Aljenljeng以《kinakaian母親的舌頭》獲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原住民語專輯以及年度歌曲等三大重要獎項,瞬間爆紅,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

大家都在問這個在混搭曲風中唱著排灣語的女孩是誰?以及,她為什麼能做得到? 一個從小愛唱歌的原民女孩,生長在原與漢、都市與部落場景的轉換之間,經歷各種元素的滋養與碰撞。

長大後,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夢想的職業歌手,但在毫無防備的時候,歌手之路戛然而止。

之後,她是護士、喜劇演員、節目主持人……當她以為不會再與音樂發生關係時,音樂又選擇了她。

回顧阿爆的生命經歷,每一個階段恰巧都像沉浸、交錯、融合的實境秀,對她來說,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人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吧! 2022-05-0716:00 常見長照盲點!年邁父母需要藥物,也需要你調整心態 文/陳乃菁 盲點1:老爺爺包了尿布,卻再也走不出家門 ▲長輩晚年的照顧問題不只藥物,更需了解個性與心態 我的許多巴金森氏症病人都有身體僵硬的狀況,通常家屬的理解會是疾病導致身體變化。

但大家照顧久 2021-08-2114:00 廖運潘/雨後天已晴—《茶金歲月》自序 天高し北埔洋楼雨後の晴れ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

(北埔姜家歷經榮華、苦難,廖運潘以此俳句表達買回洋樓的莫大欣慰,並分享雨後必有晴天的人生體悟) 2021-11-1916:00 《興奮醫學事件簿》喝了可樂,會骨質疏鬆? 日本Amazon暢銷第一名,5顆星好評推薦書《興奮醫學事件簿》,這是一本,過去醫療不發達之時,講「以前的醫師怎麼治病」的書,內容涵蓋了現在看起來很扯,但其實是正統醫療手法的治療方式,還有千萬不要想歪、 2021-08-2409:11 《君王、疫疾、世界史》早期就有的苦難──痛風 這些領導人都有病!? 揭開古今掌權者費心掩飾又無可奈何的病史與真相 2021-05-2809:11 剖魚亦自剖!林楷倫《偽魚販指南》冷調幽默帶你親臨魚販現場 文/林楷倫《偽魚販指南》 〈身為魚販〉(節錄) ……每個週末,我顧起魚攤的蛤、蚵、魚,攤位上的魚我只認得白鯧、肉魚、吳郭魚。

我問爸,爸叫我問阿公。

阿公拿起冷凍與現流的白鯧,教我看背上的藍色 2022-05-0216:00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

文學。

人文。

科普。

藝術。

生活。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FB粉絲專頁▏城邦讀書花園網路書店臉譜出版專區 蔡璧名/心,不要在不值得的地方停留! 林志玲《剛剛好的優雅》:如果要替我貼標籤的話,請幫我貼上「微笑的標籤」 【記憶藏寶圖】吳文良/參戰 【青春名人堂】李達達/中原街點點頭 【話題徵文:時間倒轉30秒】小蘿蔔/上班前的插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