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總統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民國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的幕僚機關,府徽為金梅花,由行政院以及中華民國國會輔佐,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前身為 ... 中華民國總統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本文是敘述中華民國總統府的機關主體。

關於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建築廳舍,請見「總統府(臺灣)」。

關於「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其他意思,請見「中華民國總統府(消歧義)」。

關於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幕僚機關,請見「中華民國大總統府」。

總統府 (國家語言府名列表) 阿美語、卡那卡那富語:congtongfu排灣語、卑南語:cungtungvu泰雅語:ki'anmrhuw布農語:takdangiancntung魯凱語:tangadranekicekele鄒語:'oyonanotmuoteuna賽夏語:kawna'ayporongan達悟(雅美)語:peyveyvatvatkannocongtong邵語:mathuawmara'inshanautuanataun噶瑪蘭語:cungtunguan太魯閣語:qpahanbukungklwaan撒奇萊雅語:pacungtungan賽德克語:pusupngalankari拉阿魯哇語:taparanakapitanʉtaku'i'iarʉ台灣客家語:zungˋtungˋfuˋ(四縣)zungˊtungˊfuˊ(海陸)台灣閩南語:tsóng-thóng-hú馬祖話:tsūngthōunghū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中華民國總統府府徽基礎資訊所屬部門直屬於總統員額529人年度預算額新臺幣19.97億元(2019年度)授權法源總統府組織法主要官員秘書長李大維( 中國國民黨[註1])副秘書長李俊俋( 民主進步黨)任命者總統組織編制內部單位3局、3室、3處、1委員會附屬機關中央研究院、國史館任務編組3委員會、1小組、1辦公室成立沿革成立日期1948年5月20日聯絡資訊蔡英文政府時代啟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識別標誌地址10048臺北市中正區建國里重慶南路一段122號電話+886 2 2311-3731網站www.president.gov.tw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系列條目 政府(沿革) 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憲政史)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直接選舉與罷免 國會在臺灣之全面選舉與罷免 國民大會(已凍結) 一府五院 總統 總統:蔡英文 副總統:賴清德 總統府 秘書長:李大維 國史館 中央研究院 國家安全會議 主席:蔡英文 秘書長:顧立雄 國家安全局 行政 行政院(內閣) 院長:蘇貞昌 副院長:沈榮津 秘書長:李孟諺 政務委員 行政院會議 中央行政機關(部會) 立法 立法院(國會) 院長:游錫堃 副院長:蔡其昌 秘書長:林志嘉 立法委員 立法院會議 司法 司法院 院長:許宗力 副院長:蔡炯燉 秘書長:林輝煌 司法院大法官 憲法法庭 司法院會議 最高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 懲戒法院 考試 考試院 院長:黃榮村 副院長:周弘憲 秘書長:劉建忻 考試委員 考試院會議 考選部 銓敘部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 監察 監察院 院長:陳菊 副院長:(待提名) 秘書長:朱富美 監察委員 監察院會議 審計部 國家人權委員會 地方自治 行政區劃(沿革) 地方政府 省(已虛級化)/直轄市 縣/市 政治 政黨 中華民國政黨(列表) 立法院政黨: 民主進步黨 中國國民黨 台灣民眾黨 時代力量 選舉與罷免 中央選舉委員會 中華民國選舉 總統、副總統選舉 最近選舉:2020年 立法委員選舉 最近選舉:2020年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最近選舉:2018年 中華民國罷免 最近罷免:2022年 中華民國公民投票 全國性公民投票 地方性公民投票 最近投票:2021年 其他相關條目 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軍事 海峽兩岸關係(關係史) 臺海現狀 臺灣問題 政治主題中華民國主題中國主題臺灣主題閱論編 中華民國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的幕僚機關,府徽為金梅花,由行政院以及中華民國國會輔佐,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前身為國民政府。

目次 1簡介 2歷史 2.1北洋政府(1912–1928) 2.2中華民國軍政府(1917–1925)→國民政府(1925–1948) 2.3憲政時期(1948–) 3組織 3.1人員編制 3.2內部單位 3.3任務編組 3.4顧問人員 3.5直屬機關 4辦公廳舍 5註釋 6參考文獻 7參見 8外部連結 簡介[編輯] 此章節需要擴充。

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行憲後首任總統蔣中正與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原為中華民國最高權力機關的國民政府於同日改制為總統府,成為總統的幕僚機構。

依中華民國現行法律《總統府組織法》第9條第1項,總統府的首長並非總統,而是總統府秘書長。

總統亦不居於總統府內,而是住在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總統府組織法》於1996年進行大規模的修正,總統府的組織亦有所調整。

在修法前後,總統府組織最大的改變,除了新增公共事務室之外,刪除原本在國防軍事方面扮演輔佐總統角色的參軍長一職;而僅留原有的秘書長職務,承總統之命,綜理總統府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

總統府除了府內各單位(局、室、處)之外,並設置資政及國策顧問,由總統遴聘,對國家大計得向總統提供意見並備諮詢;在國防軍事方面則設置戰略顧問,由總統任命現役二級上將或一級上將出任,可以針對戰略及有關國防軍事事項向總統提供意見並備總統諮詢。

中央研究院、國史館等二個政府機構直隸於總統府。

2003年1月10日,總統府仿效美國白宮實習生制度增設總統府青年工作團,總統陳水扁宣布青年工作團正式成立[1]。

但總統府青年工作團之經費與志工遴選方式備受在野黨質疑,加上2004年7月總統府2名工友自殺原因被指與總統府留用青年工作團5位團員影響員工升遷有關,2004年9月10日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證實不再進行青年工作團志工遴選[2][3]。

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正式增設總統府發言人一職;在此之前,總統府的新聞發布向來都是由公共事務室主任負責。

為了使總統順利行使職權,2010年9月1日《總統府組織法》修正,增設法規委員會。

歷史[編輯] 此章節需要擴充。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設置總統府於清代原兩江總督署址(今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4月遷北京。

這是中華民國總統府的最早前身。

北洋政府(1912–1928)[編輯] 1912年3月10日北洋政府成立後,總統府先設至北京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隨後遷至中南海的豐澤園與醇親王府,直至1928年北洋政府結束。

中華民國軍政府(1917–1925)→國民政府(1925–1948)[編輯] 1917年9月設立於廣州觀音山(今越秀山)粵秀樓(毀於1922年六一六事變,今址為廣州中山紀念堂)。

1923年3月,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在廣州成立,設立於原廣東士敏土廠(今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1925年7月1日,廣州大元帥府正式改組為國民政府。

1926年9月遷往武漢南洋大樓[4]。

1927年遷至南京原臨時政府舊址。

1937年對日抗戰期間遷往重慶,直至1946年抗戰勝利遷回南京;同年頒布中華民國憲法,訓政時期結束。

憲政時期(1948–)[編輯] 1948年5月20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實施,國民政府改制為總統府,成為輔助國家元首的幕僚機關,在法律上不再具有政治權力。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政府依序從南京總統府遷往廣州[註2]、重慶、成都、西昌,最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落址於臺灣臺北市的臺灣總督府原址。

1912年南京總統府 1917年廣州總統府舊址處 1923年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 抗戰時期的重慶國民政府大樓 1948年南京總統府舊址中的「子超樓」,為蔣中正總統辦公室所在 1948-1949年,李宗仁代總統和行政院遷廣州辦公駐地 臺北總統府現址 組織[編輯] 人員編制[編輯] 總統任命職 總統府秘書長(共1人,特任) 總統府副秘書長(共2人,其中一人特任,另一人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總統府發言人(共1人,由簡任秘書兼任,尚未有法源) 文職 局長(3人,簡任第十四職等) 秘書、主任、副局長、參事、處長、副主任(簡任第十二至十四職等) 參議、專門委員、高級分析師(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科長、編審、分析師、專員、管理師、設計師、薦任科員(薦任第六職等至薦任第九職等及簡任第十職等) 委任科員、助理管理師、辦事員、書記(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五職等) 雇員 軍職 總統府侍衛長(中將銜1人) 總統府副侍衛長(少將1人) 組長(上校4人)、副組長(上校4人)、侍從武官(陸軍上校、海軍上校、空軍上校武官各1人,共3人)、主任醫官(上校1人)、參謀官(上校7人至10人), 侍衛官(上校16人、中校18人,共34人) 參謀(中校15人、少校10人,共15至25人)、醫官與藥劑官(中校2人、少校2人,共4人) 侍衛(少校10至15人、上尉12人,共22至27人)、護理參謀官(少校1人)、護理官(上尉2人) 內部單位[編輯] 第一局:掌法律、命令、公文、任免、外電翻譯等簽辦事項,以及政情摘報。

第二局:保管中華民國國璽,管理公文收發等各類檔案、印製府內各類文物、規劃維護府內資電業務,以及負責授予榮典事項。

第三局:負責典禮、交際、出納、事務管理與交通管理事項。

機要室 侍衛室 公共事務室 人事處 主計處 政風處 法規委員會 任務編組[編輯] 財經諮詢小組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 顧問人員[編輯] 資政(目前共26人,上限30人,無給職) 國策顧問(目前共84人,上限90人,無給職) 戰略顧問(目前共5人,上限15人,領上將階,總統任命職) 直屬機關[編輯] 中央研究院 國史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只有組織條例,未設置) 辦公廳舍[編輯] 主條目:總統府(臺灣) 總統府廳舍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位處凱達格蘭大道與重慶南路交叉口。

該建物啟用於臺灣日治時期中葉的1919年,為臺灣總督府之辦公廳舍,亦為當時臺灣最高的建築物。

民國34年(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該建物被命名為「介壽館」。

民國38年(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同年12月9日,行政院會議決議:「總統府及行政院設址於介壽館辦公」[5],總統府乃與行政院合署辦公,共同使用該建物,至民國46年(1957年)行政院搬遷至原臺灣省政府大樓後,才改由總統府單獨使用迄今。

總統府廳舍本來的「介壽館」門首銜牌於2006年3月25日在陳水扁政府的要求下取下,更換為「總統府」銜牌。

自1979年起每年開國紀念日(即元旦)民間團體都會在廣場前舉行升旗典禮,並有表演活動。

總統府於1949年5月22日前,以南京市的國民政府舊址為辦公場所。

註釋[編輯] ^已停權 ^原設址石牌跑馬場原廣州市立第三中學校址。

但李宗仁實際隨臨時行政院在廣東迎賓館辦公。

1949後石牌原總統府被華南師範學院做辦公室,於1997年清拆重建為圖書館。

參考文獻[編輯] ^總統參加「總統府青年工作團」成立大會(新聞稿).中華民國總統府.2003-01-10[2019-0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1).  ^郭敏政.總統府青年工作團喊停.蘋果日報(臺灣).2004-09-11[2019-0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1).  ^黃白雪;謝忠良.府內黑機關竟僱人付薪.蘋果日報(臺灣).2006-08-07[2019-0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2).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南洋大樓.華夏經緯網.2006-04-12[2019-0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行政院第二六五九次院會決議.行政院.1999-12-09[2019-0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7).  參見[編輯] 中華民國主題 台灣主題 政治主題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副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 總統府臺北現址 總統府南京舊址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中華民國總統府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中華民國總統府處務規程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學:中華民國法律註解/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繁體中文)(英文)中華民國總統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總統府-交通部觀光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民國憲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36年01月01日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99年09月01日 中華民國總統府處務規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106年08月30日 總統府發言人的Facebook專頁 總統府在Flickr上的頁面 YouTube上的presidentialoffice頻道 閱論編中華民國國家最高機關一府 總統 副總統 總統府 國家安全會議 五院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參見:五權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閱論編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1912年-1913年)孫文→袁世凱北洋政府大總統(1913年-1924年)袁世凱→黎元洪(繼任)→馮國璋(代理)→徐世昌→周自齊(國務院攝行)→黎元洪(復任)→高凌霨(國務院攝行)→曹錕→黃郛(國務院攝行)臨時執政(1924年-1926年)段祺瑞→胡惟德(國務院攝行)大總統(復設,1926年-1927年)顏惠慶(國務院攝行)→杜錫珪(國務院攝行)→顧維鈞(國務院攝行)→胡惟德(國務院攝行)陸海軍大元帥(1927年-1928年)張作霖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1925年/1928年-1948年)(汪兆銘→)譚延闓→蔣中正→林森→蔣中正中華民國政府總統(1948年-)蔣中正→李宗仁(代理)→蔣中正(復行視事)→嚴家淦(繼任)→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晉 /十六國→南朝 /元魏 –北齊 –北周→隋→唐→五代 –十國→宋 /西夏 /遼 /金→元→明→清→民國 /共和國 閱論編→中華民國副總統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立法院院長 司法院院長 考試院院長 監察院院長 南京臨時政府(1911–1912)黎元洪北洋政府(1912–1917)黎元洪→馮國璋行憲至今(1948–)李宗仁→陳誠→嚴家淦→謝東閔→李登輝→李元簇→連戰→呂秀蓮→蕭萬長→吳敦義→陳建仁→賴清德註:北洋政府延續至1928年,但1917年以後副總統長期缺位。

1925年—1948年間的國民政府元首為國民政府主席,不設副主席。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總統府&oldid=70783888」 分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機構中華民國總統府1948年建立政府機構臺北市中正區的政府機關隱藏分類:​含有非中文內容的條目含有噶瑪蘭語的條目含有閩南語的條目頁面均未使用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含有電話號碼的條目擴充中的條目所有擴充中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مصرىEnglish日本語한국어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