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雙語國家的目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政府已經表明,雙語國家政策未必代表英文會被定位為官方語文。

行政院在2018年發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目標是要加強一般民眾的英語文 ... Skiptocontent 此為中文翻譯版本,閱覽原文請點選這裡。

台灣政府透過多項措施,要在2030年之前大幅提升台灣民眾的英語文能力,主要做法是強化學校英語文教學的成效,目標是加強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但課堂的學習,需要藉著在整個社會創造更多「雙語環境」來補強。

這是個遠大的目標:在2030年之前,把台灣打造成英、中「雙語國家」。

若能增加以英文溝通的能力,台灣應可強化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改善投資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雙語國家的潛在利益相當明顯,但在初步計畫揭曉兩年之後,還看不出來民眾的生活與商業有哪些領域會受到最大的影響,甚至「雙語國家」的定義也不清楚。

政府已經表明,雙語國家政策未必代表英文會被定位為官方語文。

行政院在2018年發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目標是要加強一般民眾的英語文能力,以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整體競爭力。

發展藍圖的一大重點在於教育,包括召聘和訓練更多英語文教師、把若干院校改成雙語旗艦學院,並鼓勵更多學校在教授體育或社會學科等其他科目時,以英語授課。

在教育體系的改革之外,觀察家說,台灣的雙語政策要有成功的機會,就必須打造更寬廣的英語文環境,使英語文成為商業與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雙語政策內容廣泛,包括改善中、小學學生的英語文理解及口說能力,甚至對計程車司機提供英語文課程。

它主張在台灣各地的科學園區營造雙語環境,例如鼓勵企業聘用英語文能力較佳的員工,以及製播英語電視和廣播節目。

當局指出,與外國人有關的政府文件與法律多數已有翻譯版本,如果沒有其他語種的譯本,將提供英文版的翻譯。

另一項重點,是讓不懂華語文的外國旅客和外僑生活更加便利。

這表示要讓博物館和其他觀光景點、銀行的服務人員以及警消報案系統和政府單位的接線人員能夠講英語。

這項新的政策指示在初期遭到台灣內部評論人士的反對。

有人批評,雙語計畫的重點似乎是要方便外國人,而非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也有人說,強調提升英語文能力,可能使政府鼓勵學生學習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文的努力受到不利影響。

政府預期會有反對聲音,在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特別強調這項計畫全國性的目標。

這份文件說:「推動雙語將使我國具有前瞻性,讓台灣的下一代帶著更大的競爭優勢迎向未來。

」至於這項政策對於其他語文的衝擊,藍圖提供保證說,推動本土語文文化將受到「同等重視」。

這項計畫的目標,可能不如「雙語國家」這個詞所傳達的意思那麼遠大。

它的目標不是要讓每個國人到了2030年都能說英語,甚至也不是把英語文訂為華文之外的另一種官方語文。

藍圖說,訂定第二種官方語文的議題,應該要在2030年以後再研究。

「雙語國家」現階段的意思,似乎是要大幅增加能以英語輕鬆交談的人口比例,特別是年輕人,而這樣應可讓他們擴充國際視野。

除了加重學校英語文教學的分量並提供英語文能力標準化測驗的的機會,這個政策計畫也尋求透過增加公務人員考試英語文科目的比重,提升英語文在政府機關通行的程度。

但提升國人英語文能力並提供更多雙語資訊,依然是個具有雄心的舉措。

企業與政府網站使用的英文往往品質不佳,許多旅遊網站缺乏英文資訊,或是只提供部分英譯,而台灣的學校長期以來無法讓學生具備教育部所謂「以實用且有意義的方式」使用英語文的能力。

無現成榜樣 如何打造「雙語」國家並無路線圖可供參考。

台灣未必能夠參考香港或新加坡把一種很不一樣的語文融入到商業與大眾生活當中的前例,因為香港和新加坡普遍使用英語文的現象,跟它們過去的殖民歷史有關。

而且,其他採取類似政策的國家所獲得的經驗顯示,2030年的時間表可能不切實際,實現雙語國家目標所需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國家發展委員會是行政院負責協調雙語政策的部門,它在答覆《TaiwanBusinessTOPICS》的問題時說,它將「培養各個專業領域的雙語人才」、幫助負責國際組織事務以及與英語國家往來的公務員加強英語文能力,並擴充台灣的英語文測試能量,為民眾提供平價、方便的測試選項。

為了提升上班族的英語文技能,讓台灣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國發會說,政府將設立「標竿學校」和「專業雙語標竿學院」、推廣學校英語文課程及相關課外活動、增加英語文教師人數並加強他們的教學能力、在「各年齡層」提倡英語文學習、「打造英語文使用環境」,並與公部門及民間合作規畫新的專業英語文能力認證制度。

公務員將在台灣接受密集英語文溝通訓練,並參加國外的短期密集英語文課程,以加強英語文溝通與寫作的能力。

國發會透露,雙語國家計畫頭兩年的經費將達到新台幣41億元(1億4640萬美元),但未提供這些經費分配的細目。

這些經費將來自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前瞻計畫的宗旨是要打造能在未來30年促進發展的基礎施設,包括「培養人才與提升就業的人力資源基礎建設」。

雙語國家政策如何落實?大眾生活與商業活動有哪些領域會受到最大的影響?政府如何鼓勵民間參與?這些問題都尚待解答。

國際化雙語國家聯盟發起人張代偉說:「就我的觀察,心態跟傳統上一樣:我們來設法在台灣聘請更多的英文老師。

」國際化雙語國家聯盟是由一群外籍人士和台灣人組成,曾在2019年為政府落實2030雙語國家計畫提出建言,如今已經解散。

ExpatsandTaiwanesevolunteertheirtimetooffersuggestionsonhowtoimplementthe2030BilingualNationplan,atameeting oftheAllianceforaGlobally-OrientedTaiwanin2019.Photo:Crossroads 張代偉說:「問題不僅在於取得更多教育資源,而是台灣要更高度國際化。

我們要如何與國際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讓英語文在民眾的職場和社交生活中都更加重要?如果沒有那個需求,那麼學英語文就只是為了考高分,我看不出來會有什麼成效。

」 藍圖背景 國發會在參酌其他部會的意見後,擬訂「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由行政院在2018年12月通過。

國發會是行政院負責政策規畫的機構。

藍圖的主要政策目標是要培養民眾的良好英語文能力,方法是優化英語文學習平台與媒體資源,藉此加強民眾的英語文聽說讀寫技能。

次要目標是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讓民眾有良好的工作機會,並推動台灣的經濟發展。

這並非台灣當局首次試圖提升民眾的英語文水準。

根據發展藍圖,過去的努力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大都從供應面的思考出發,強調政府機關實體環境、公開標示與觀光旅遊的雙語化」,但未能獲得大眾的參與和支持。

這次的政策將聚焦於「由需求帶動的供應」,讓一般上班族和專業人士具備更好的英語文能力,並利用數位科技縮小城鄉差距。

因為有這個差距,相對偏遠地區的學生可能因為英語文教師經費和學習資源不足而處於劣勢。

發展藍圖指出,英語文水準高的國家,較可能吸引跨國企業的投資,創造高薪職缺。

這份文件說,台灣必須成為雙語國家,以便「讓我們的年輕一代在自己家鄉能有較好的發展機會,提高整體薪資水準,促進我國經濟的繁榮」。

在2020年1月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前,雙語國家政策似乎成了不受重視的議題,但最近幾個月再次受到關注。

2030雙語國家政策首次諮詢會議在11月舉行,參與的人士士包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教育部長潘文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以及學術界、產業界的重要代表。

PresidentTsaiIng-wenandVicePresidentWilliamLaiattendthefirst2030BilingualNationpolicyconsultationmeetingattheNDC.Photo:NDC 蔡總統在會上說,政府「不遺餘力」,要把台灣在2030年之前打造成雙語國家。

她說,如果年輕人具有高水準的英語文能力,將可跟世界有更好的連結,台灣也更能夠分享對抗疫情的成功經驗。

初期進展 國發會說,「因為政府各部會齊心協力」,雙語國家政策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初步進展」,包括「提升政府與民間相關服務的英語文水準、鼓勵銀行設立雙語示範分行,地方政府戶政機關也設置英語櫃台,提供英語服務」。

國發會為了檢視成果,訂定多項關鍵績效指標,包括「各部會官網全面雙語化;與外國人有關的文件、證書、法規和新聞稿雙語化;政府公共服務櫃台提供雙語服務」。

國發會以書面方式答覆《TaiwanBusinessTOPICS》的問題時說:「與外國人有關的文件、證書有95%已經有雙語版本,這是個很好的執行成果。

」 雙語國家政策剛宣布時,有人擔心把眾多政府官網和法規翻譯成英文的代價過於高昂,而且為了方便外國人而把錢用於翻譯可能引發民眾的反彈。

做為長期的解決辦法,張代偉建議,與其把資料交給翻譯社處理,不如在政府各機關成立英語文部門,聘請以英語文為母語的人士,在機構內部培養國際人才。

張代偉是社團法人台灣全球連結發展協會的祕書長,他主持的這個非營利機構宗旨在於加強台灣與國際社會的交流,也曾針對2030雙語國家計畫對國發會進行遊說。

張代偉說,他的提議遭遇若干障礙,包括勞工和國家安全問題,意思是外國人會搶走台灣人的工作機會,而且還可能是間諜。

此外,公務員服務法的規定讓政府機關很難聘用外國人。

國發會支持修訂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公立學校聘用外籍教師的限制,並且鬆綁外籍專業人士在台工作與居住的規定。

修法建議還包括對外籍專業人士提供更多社會安全保障與減稅措施。

政府尚未說明希望民間單位如何參與推動雙語的工作,但臺灣美國商會會長李豪認為,在台灣的跨國企業可以扮演特別有意義的角色。

他說:「它們有國際的連結與觀點,因此處在特別有利的地位,可以為政府這項重要的計畫提供支援。

它們做的事應該可以成為範例,教別人如何訓練員工,並向民眾提供高水準的雙語服務。

」 有些公司長期以來都在做這方面的事,例如花旗(台灣)銀行為員工提供廣泛的英語文訓練,方式是一對一或4人一組上課。

這家銀行內部通訊如電子郵件和影音全都採用雙語格式,幫助員工建立以英語文流利溝通的能力。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團體課程和工作坊,幫助員工練習英語文。

工作坊的主題可能包括有關國際新聞的討論或玩桌遊,團體課程則跟業務比較有關係。

這類加強英語文能力的做法,不是外商公司才有。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去年7月宣布為員工成立英語學習主題專區,內容有英語網路座談、一對一諮商以及商用英語文工作坊。

台積電說,到了8月,已有3,000多人參加網路座談。

但要在網路上維持雙語內容,還需要做得更多。

臺灣美國商會的會員企業在雙語溝通方面照理說應該是表率,但我們的非正式調查發現,只有28%的會員企業有運作完全正常的英文網頁,有26%在台灣的網站只有中文頁面。

提供最完整英文服務的公司主要是旅館、旅行社和航空業者。

即使是有英文網頁的企業,英文的內容也比中文網頁少很多。

這些企業主要是面向本地市場,而台灣吸引外國人才的努力,還未能促使他們提供英文網頁服務。

在金融服務業,多家本地銀行在發展雙語分行。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2月表示,他們在2019年開始提倡銀行雙語服務並鼓勵銀行幫助員工加強英語文以來,已經有15家銀行共開闢69家雙語分行。

玉山和華南已經宣布,到2026年,他們所有的分行都將雙語化。

第一銀行也將跟進,以2028年為目標。

但提倡雙語銀行有多大意義,目前還不清楚。

張代偉對此存疑,他說,「他們可能會有一個具有雙語能力的人願意跟你說話,至於銀行服務」,外國人要開戶可能還是有困難。

若干觀察政府雙語政策推行狀況的人士認為,最大的挑戰將是找出方法,讓英語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國際化雙語國家聯盟在解散之前曾提出好幾項建議,包括訂定1到2次全國英語週,以及規定在戲院上映的所有英語影片必須同時顯示英文和中文字幕。

為了增加在課堂外接觸英語的機會,教育部於2019年開始跟台北國際社區電台合作推出「新聞午餐盒」,它是為中、小學生製播的英語教學節目,在午餐時間播出,並可從網路下載。

雙語國家計畫的另一項措施是要成立英語影音串流平台,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吸引更多外國人來台工作或旅遊,幫助創造更有利於推行雙語的環境。

雜學校是個為創新教育議題籌辦大型會議的社會企業,它的執行長蘇仰志說,「我們台灣人總愛待在舒適圈。

我們沒有說英語的文化環境」,不像上海和新加坡等城市,「他們(在會議上)說英語是很自然的事」。

蘇仰志說,「我們有翻譯,但那不足以」進行創意的腦力激盪、有效地建立人脈或分享觀念。

「如果你不懂英語文,就不會有收穫。

」 雜學校每年舉辦的會議,被稱為亞洲最大規模的教育創新博覽會。

蘇仰志今年打算仿照德州奧斯汀的西南偏南藝術節,把年會擴大成為國際創新內容會議和節慶,不限單一產業別的活動。

他希望到了2023年,能讓年會全程只用英語文,不用翻譯。

AboutLouiseWatt Youmightalsolike 封面故事 防止台灣缺電 封面故事 第一關切事項:電力供應 封面故事 台灣國防產業成長期的煩惱 封面故事 強化食品安全  Postnavigation NextArticle 默沙東:以人為中心,強調創新價值 TaiwanBusinessTOPICS/2021-03-152021-03-17 PreviousArticle 諾華用創新、合作與文化,重新創想醫藥未來 TaiwanBusinessTOPICS/2021-03-082021-03-08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Δ English 中文(台灣) LatestStories 邊境管制措施缺乏彈性與同理心 上緯新能源擘畫離岸風電跨世代願景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成就最有意義的價值 台灣推動再生能源可能帶來龐大效益 北陸能源全面啟動離岸風電發展計畫 SuggestedforYou Close 邊境管制措施缺乏彈性與同理心 今年夏天,臺灣成功阻擋了史上最嚴重的COVI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