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資法修法歷程看臺灣古蹟保存歷史變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82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訂定並頒佈,為了因應各階段保存環境的變遷,歷經多次的修正與增訂,2005 與2016 年更經過了整體性及結構性的修法,各階段的保存內容與觀念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10/1818:14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吳怡璇研究生(外文):WU,YI-SHYUAN論文名稱:從文資法修法歷程看臺灣古蹟保存歷史變遷論文名稱(外文):AstudyontheVariationofHeritagePreservationinTaiwan,throughtheAnalysisoftheAmendmentHistoryofCulturalHeritagePreservationAct指導教授:張崑振指導教授(外文):CHANG,KUN-CHEN口試委員:榮芳杰、王維周、張崑振口試委員(外文):RONG,FAHG-JAY、WANG,WEI-CHOU、CHANG,KUN-CHEN口試日期:2020-07-22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系所名稱: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學類:建築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20畢業學年度:108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58中文關鍵詞:古蹟、修復及再利用、文化資產保存法、臺灣外文關鍵詞:Monuments、RestorationandReuse、CulturalHeritagePreservationAct、Taiwan相關次數: 被引用:2點閱:595評分:下載:136書目收藏:2 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訂定並頒佈,為了因應各階段保存環境的變遷,歷經多次的修正與增訂,2005與2016年更經過了整體性及結構性的修法,各階段的保存內容與觀念皆有明顯的差異。

1997年,為鼓勵民間自行維修並贊助其經費,新增容積移轉辦法,同時也參照日韓先例將古蹟指定工作交由各級政府負責。

1999年921地震後,除了新增歷史建築類別外,在修復內涵上增列科技新工法與特殊採購制度。

其後於2016年進一步參考世界保存觀念進行資產項目調整,分為有形與無形兩大類,並大幅提高罰則,試圖翻轉過去古蹟遭受不當破壞的命運。

不同階段文資法的修改歷程,建構了臺灣古蹟保護實踐的運作基礎,然而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衝突仍舊層出不窮。

本研究即以各階段文資法修訂內容為主軸,嘗試在不同政策及歷史變遷過程中,重新架構台灣文化資產保存階段性的歷史輪廓。

一方面檢視各階段保存案例實踐,理解文資法概要的歷程及影響,並配合各時期案例的分析比對及探討,其內容包括立法沿革內容及目的探討、實際案例分析、近代臺灣保存實踐議題之探討,藉以探索《文資法》下的臺灣保存法斷代發展史。

Toreflectthechangesoftheheritagepreservationenvironmentthroughtime,variousamendmentshavebeenmadetotheCulturalHeritagePreservationActsinceitspromulgationin1982inTaiwan.Itwentthroughthemorecomprehensiverevisionofthewholesysteminboth2005and2016,andallthesefeaturedsignificantalterationintermsofcontentsandconcepts.In1997,inordertoencouragetheprivatestakeholdertoprotectmonumentsbythemselves,anewlawonthebuildingcapacitytransferforhistoricsiteswasadded,andatthesametime,thedesignatedworkofmonumentswashandedovertodifferentlevelsofgovernmentauthorities.Inadditiontoestablishinganewindividualcategorytoinclude“historicbuilding”aftertheChi-Chiearthquakein1999,moderntechnologiesandconstructionmethodswereincludedtotheAct,alongwiththespecificprocurementprocess.Inresponsetothepreservationtendencyoftheworld,theActwasfurtherrevisedin2016todifferentiatethetangiblenessandintangiblenessofaheritageandtoraisethepenaltiessubstantiallytodetervandalism.AlthoughtheamendmentsbuildasolidfoundationfortheheritageprotectionpracticeinTaiwan,thedebateregardingthepreservationoftangible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mains.ExaminingtheamendmentsoftheActchronologically,thisstudyoutlinesthehistoryofmonumentspreservationbyinvestigatingandcross-referencingnumerouscasesthatcarriedoutatdifferenttimes.Thethemesofthisresearcharethefollowings:(i)delineatetheinfluenceoftheAct’samendments;(ii)scrutinizethecontentsandpurposeoftheAct;and(iii)discussesthemodernheritagepreservationpracticeissues. 摘要iABSTRACTiii誌謝v目錄vi表目錄ix圖目錄x第一章緒論11.1研究緣起與目的11.1.1研究緣起11.1.2研究議題21.2研究範圍與對象31.2.1研究範圍31.2.2研究對象的定義41.3研究架構與流程81.3.1研究方法81.3.2研究流程91.4相關文獻回顧101.4.1臺灣保存發展與政策的研究歷史101.4.2修復調查研究報告12第二章《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歷程132.1《文資法》施行前概況132.1.1早期文資法制背景緣由132.1.2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治化之沿革172.2《文資法》的序幕242.2.11982年5月26日制定的內容242.2.21997年1月22日增訂條文252.2.31997年5月14日修正部分條文262.2.42000年2月9日修正並增訂部分條文272.2.52002年6月12日修正部分條文292.3文化事權的統一302.3.12005年2月5日進行全文修正302.3.22011年11月9日修正部分條文332.4在地化與普及化352.4.12016年7月27日進行全文修正35第三章臺灣古蹟保存觀的轉變383.1原有形貌383.1.1赤崁樓383.1.2彰化孔子廟453.1.3道德標準與專業化的衝突483.2殘蹟保存493.2.1安平古堡(臺灣城殘蹟、熱蘭遮城城垣與城內建築遺構)493.2.2玉里神社(玉里社)573.2.3丈量與前世今生的距離703.3解體修復733.3.1臺南孔子廟733.3.2板橋林家花園833.3.3干預程度87第四章臺灣保存環境的變遷894.1天災人禍894.1.1磺溪書院(文昌祠)894.1.2霧峰林家924.1.3多重危險的因子1004.2移築保存1034.2.1欽差行臺1034.2.2臺北林安泰古厝1134.2.3遷移空間的適切性1214.3容積移轉1284.3.1陳氏宗祠(陳德星堂)1284.3.2蘆洲李宅1334.3.3重新詮釋空間的真實性136第五章結語:文資法修法架構下的臺灣保存史斷代1385.1.1文化資產保存法令的轉變1385.1.2文化資產修復的歷程變遷1405.1.3綜上所述144參考文獻150 一、中文專書1.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續臺灣文化史說,臺灣,1931。

2.臺灣神社社務所,臺灣神社誌,臺北市:臺灣神社社務所,1932。

3.臺灣教育會,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臺北市:臺灣教育會,1937。

4.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祝祭日等の解說,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1941。

5.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臺灣省日產處理法令彙編第一輯,臺北市: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6。

6.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臺灣省日產處理法令彙編第二輯,臺北市: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7。

7.馬以工,尋找老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1979。

8.王鎮華,中國建築備忘錄,臺北市:時報文化,1984。

9.狄瑞德、華昌琳,臺灣傳統建築之勘察,臺北市:境與象,1985。

10.黃俊銘,日據時期台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以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為主,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11.文建會,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12.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13.傅朝卿、廖麗君,全台首學台南市孔子廟,臺南市: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2000。

14.吳永華,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與天然紀念物的故事,臺中市: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15.江自得,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16.傅朝卿,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南市: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2002。

17.丘如華、夏鑄九、侯志仁,2002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世界遺產,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18.李乾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19.林一宏,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5。

20.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5。

21.J.KirkIrwin著,秦麗譯,西方古建古蹟保護理念與實踐,北京市: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2.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市:南天書局,2007。

23.木村勉著,黃士娟譯,近代建築解體新書:修復之計畫與技術,新北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08。

24.MichaelPetzet、GertTh.Mader著,孫全文、張采欣譯,古蹟維護原則與實務,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學會,2010。

25.葉振輝,玉里鎮志,花蓮縣:花蓮縣玉里鎮公所,2010。

26.李汾陽,文化資產概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27.林會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28.普魯金著,韓林飛譯,建築與歷史環境,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29.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閩南悠遊林安泰古厝,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2。

30.SalvadorMuñozViñas著,張鵬、張怡欣、吳霄婧譯,當代保護理論,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

31.林志宏,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

32.林君成,臺灣文化資產概論與研究,臺中市: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

33.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4。

34.林盛豐,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臺北市: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4。

35.StudioWork著,張華英譯,懷古日式建築剖析圖鑑,新北市: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36.漢寶德,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臺北市:天下文化,2015。

37.CesareBrandi著,陸地譯,修復理論,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

38.凌宗魁,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39.EricAllsion、LaurenPeters,歷史保護與宜居城市,中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40.JamesSempleKerr著,吳秉聲譯,維護計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7。

41.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圖解臺台灣民居,新北市: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7。

42.文化政策白皮書,新北市:文化部,2018。

43.凌宗魁,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44.林會承、施國隆等人,2001–2019年文化資產保存年鑑,新北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01–2019。

45.日經建築著,石雪倫譯,世界知名建築翻新活化設計:向安藤忠雄、法蘭克.蓋瑞、札哈.哈蒂等大師學習可實踐的創新思維,臺北市:麥浩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

46.傅朝卿,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建築變遷,臺南市:臺灣建築史學會,2019。

47.祈宜臻,活現築蹟–工廈.活化.新生,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9。

二、學位論文1.葉乃齊,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臺北,1988。

2.林孟章,臺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學系,臺中,1993。

3.林芬,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臺北,1995。

4.梁靜萍,日據時期臺灣「建築文化資產」保存活動發展之歷史過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桃園,1996。

5.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桃園市,1998。

6.蘇昭英,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臺北,2000。

7.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臺北,2001。

8.許淑君,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2001):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令之探討為主,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雲林縣,2001。

9.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臺南市,2001。

10.王文偉,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嘉義縣,2001。

11.戴慧琪,古蹟文化資產價值判定之研究–以文化資產價值的論述為依據,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雲林縣,2001。

12.林華苑,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臺北,2001。

13.黃正豪,臺灣古蹟保護法規制訂的必要性及架構之探討,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高雄市,2002。

14.戴慧琪,古蹟文化資產價值判定之研究:以文化資產價值的論述為依據,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雲林縣,2002。

15.朱淑慧,從經營觀點談歷史空間再利用修復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新北市,2003。

16.李惠圓,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法律分析-以私有文化建築保存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臺南市,2003。

17.李國玄,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桃園市,2006。

18.陳鸞鳳,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2007。

19.楊伯勝,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南市古蹟指定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臺中市,2008。

20.李惠圓,政府政策對推動歷史街區活化之影響,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臺北,2009。

21.林珮瑩,臺南孔廟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南市,2010。

22.李廉和,台灣傳統書院空間形式駔成之研究–以藍田、道東、明新、磺溪、興賢書院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學系,臺中市,2012。

23.陳世局,中央古物委員會之研究(1934–1937),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臺北,2014。

24.王世安,台灣有形歷史保存法制發展史(1895–2015):從國家目標與權利保障之互動談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臺北,2015。

25.李御齊,國家「信仰」的接替:從新營神社到臺南縣忠烈祠,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臺南市,2016。

26.朱加恩,從國家神道信仰到地方歷史記憶–玉里神社的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7。

27.楊芝菁,臺灣在地化下神社地景的重塑與再現,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花蓮縣,2018。

三、論文期刊1.栗山俊一,「臺灣總督府舊廳舍の保存」,臺灣建築會誌,1930,第1–3頁。

2.盧嘉興,「赤崁樓修復記」,臺南文化季刊,1951、1953。

3.林朝棟,「記安平之名勝古蹟」,臺南文化季刊,第3卷第2期,1953,第38–41頁。

4.栗山俊一,林朝棟翻譯,「安平古堡與赤崁樓遺蹟考」,臺南文化季刊,第4卷第3期,1955。

5.林衡道,「板橋林本源宅之建築」,臺灣文獻季刊,第16卷第1期,1965,第63–64頁。

6.黃典權,「赤崁樓考」,臺南文化季刊,1968,第19–30頁。

7.漢寶德,「看本省古蹟的保存與整理」,建築雙月刊,1963,第3頁。

8.林衡道,「臺灣名勝古蹟調查(連載)三、赤嵌樓古蹟、古物大全」,臺灣文獻季刊,第30卷第2期,1979,第29–52頁。

9.林衡道,「臺灣名勝古蹟調查(連載)六、彰化孔子廟」,臺灣文獻季刊,第31卷第1期,1980,第135頁。

10.李重耀,「林安泰古厝基地遷建始末」,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83期,1988。

11.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自立晚報,1992,第10–14頁。

12.汪洪鈞,「文化局的前車之鑑」,文訊月刊,第115期,1995,第11–13頁。

13.廖又生,「文化中心組織地位之初探」,博物館學季刊,第9卷第1期,1995,第87–92頁。

14.林衡道,「臺北府城說古」,臺灣文獻季刊46卷2期,1995,第29頁。

15.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史聯雜誌,第33卷,1998。

16.陳秀蓉,「日據時期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歷史教育,第3期,1998,第143–145頁。

17.賴志彰,「臺灣殖民地神社的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宜蘭文獻雜誌,第50期,2001,第33–50頁。

18.李重耀、李學忠,「以草山文化行館、林安泰古厝保存修復為例,談日式、中式屋架修復之要領」,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修復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2003,第51頁。

19.陳翼漢,「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第18卷第2期,2004,第79–94頁。

20.傅朝卿,「建築保存理論專題討論授課講義」,2004。

21.傅朝卿,「世界文化遺產保存的真實性與維護層級」,臺南社區大學世界文化遺產課程,2005,第5–10頁。

22.鄭綿綿,「國內外文化資產保存範疇及管理機構之比較研究」,遠東學報,第23卷第2期,2006,第481–494頁。

23.李謁政,「臺灣文化資產的開展與挑戰」,臺灣學通訊,第97期,2007,第26–27頁。

24.林崇傑,「台灣運用容積移轉於歷史保存之政策與實踐之檢討」,文資學報,第4期,2008,第27–89。

25.蔡蕙頻,「日治時期臺灣宗教發展與尊皇思想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0卷第1期,2009,第120–127頁。

26.鮮喬菳,「中國文物法制化管理的開端–簡析南京國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中華文化論壇,第2期,2010,第35–39頁。

27.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2010,第4–8頁。

28.潘繼道「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臺灣文獻,第61卷第1期,2010,第385–433頁。

29.林一宏,「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概要」,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64卷第1期,2011,第75–106頁。

30.林會承,「百年來的古蹟保存」,2011,第1–4頁。

31.郭炳宏、劉宏亮,「文化資產概念的轉變歷程與認定標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17期,2011,第41–60頁。

32.黃翔瑜,「古物保存法的制定及其施行困境(1930–1949)」,國史館館刊,第332期,2012,第41–83頁。

33.黃翔瑜,「臺灣文化保存法制之更迭及其實踐比較(1900–1982)」,臺灣文獻,第63卷第2期,2012,第191–244頁。

34.林會承,「戰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與氛圍的形塑」,文資學報,第8期,2014,第27–55頁。

35.薛琴,「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變革與修法理念之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27卷,2014,第93–104頁。

36.吳秉聲,「文化多樣的呈現與自身認同的建構–臺灣的建築與文化資產教育和專業實踐」,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76期,2014,第4–6頁。

37.蔡沛霖,「植物園內古蹟的管理維護」,林業研究專訊,2014,第45頁。

38.蔡錦堂,「西來庵事件與宗教調查」,臺灣學通訊,第89期,2015,第20–21頁。

39.黃翔瑜,「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博物館學季刊,第30卷第1期,2016,第9–45頁。

40.黃翔瑜,「戰後臺灣觀光古蹟修護政策與實踐(1956–197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1期,2016,第133–186頁。

41.徐升潔,「一個世紀的珍寶之城–『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百週年紀念」,藝術家雜誌社,2016。

42.黃昱凱,「日本文化財的保存與活用」,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第15期,2016,第41–50頁。

43.臺北市年鑑編輯工作小組,「北門再現,啟動西區門戶計畫」,臺北市年鑑,2016,第10–16頁。

44.黃翔瑜,「戰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早期形構及其發展(1945–1984)」,博物館學季刊,第31卷第4期,2017,第5–39頁。

45.薛琴,「2016年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修訂及其意義」,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40期,2017,第77–93頁。

46.黃貞燕,「信仰、文化遺產制度與當代社會:以日本文化財制度與社寺博物館為例」,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學刊,第5期,2017,第42–50頁。

47.郭龍,「歷史建築保護中〝歲月價值〞的概念、本質與現實意義」,藝術設計研究,第4期,2017。

48.程立馨、王服清,「論《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央與地方立法權限劃分及立法密度問題」,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45期,2018,第7–32頁。

49.吳怡璇、張崑振,「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變遷對古蹟欽差行臺修復實踐的影響」,第二十屆文化山海觀學術研討會-文資所望念廿不忘,第20期,2020,第145–159頁。

四、網路資料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s://nchdb.boch.gov.tw/2.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3.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s://gaz.ncl.edu.tw/4.中華文化總會https://www.gacc.org.tw/5.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index/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7.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8.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https://linantai.taipei/五、工程工作報告1.孫全文,赤崁樓研究與修復計劃,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87。

2.楊仁江,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新北市:楊仁江古蹟及建築攝影研究室,1991,第64頁。

3.孫全文,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赤崁樓修復工程工作過程記錄暨施工報告書,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

4.曾國恩,第一級古蹟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之殘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9。

5.楊仁江,布政使司衙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新北市:楊仁江古蹟及建築攝影研究室,1999。

6.江韶瑩,臺北市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規畫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9。

7.李乾朗,台北市三級古蹟陳德星堂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3。

8.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臺南孔子廟文昌閣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06。

9.逢甲大學建設學院城鄉發展研究中心,第二級古蹟「霧峰林宅」全區再利用計畫,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2007。

10.楊仁江,第二級古蹟霧峰林宅頂厝景薰樓組群前中落整體修復工程過作報告書,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2009。

11.黃俊熹,國定古蹟彰化孔子廟損壞構件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10。

12.徐裕健,第一級古蹟孔子廟文昌閣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工作報告書,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部,2010。

13.馬康俊,臺北市三級古蹟陳德星堂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報告書,臺北市:陳德星堂,2012。

14.中國科技大學,花蓮縣縣定古蹟玉里神社殘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2013。

15.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松山線北門站臺北工場古蹟挪回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北市:臺北科技大學,2013。

16.許正傑,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禮門搶修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南市:財團法人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2014。

17.黃俊銘,國定古蹟臺南孔廟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臺南市:財團法人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2015。

18.江宗霖,「臺北市歷史建築林安泰古厝調查研究、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案」總結報告書,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7。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2. 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 3. 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 4. 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 5. 從經營觀點談歷史空間再利用修復之研究 6.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7. 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 8.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2001):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令之探討為主 9. 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 10.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法律分析-以私有文化建築保存為核心 11. 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 12.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南市古蹟指定為例 13. 古蹟文化資產價值判定之研究--以文化資產價值的論述為依據 14. 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古蹟保存的文化權利 2. 論古蹟保存之法制度------建構一個符合文化資產保存理念及財產權保障概念的古蹟保存環境 3. 私有古蹟指定法律爭議及指定後保存之法制研究-以臺中市立古蹟瑞成堂為例 4. 私有建物指定古蹟問題之探討--以財團法人新北市金包里慈護宮為例 5.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之建築實踐 6. 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7. 暫定古蹟相關問題之研究-從法規及制度反省出發 8. 古蹟保存與地方自治 9. 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制度之研究─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中心 10. 圖繪台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況 11. 我國古蹟保存法制之現況與展望-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古蹟保存規定為中心 12. 歷史性都會小學再利用策略探討-以臺北市永樂國小為例 13. 臺灣雙忠信仰廟宇變遷研究 14. 台中市古蹟歷史建築活化公私協力之研究 15.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管理維護相關之研究-以私有古蹟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