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竅開是登堂入室進入仙佛境界的必由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簡言之,就是一種泄精的感覺而沒有精液泄出來。
開了下玄關後在外在上看變樣了,“滿面春風,一團和氣”,臉色內原來的青、黃變成紅潤,全身暖 ...
t458686999的部落格
跳到主文
在修行的當下.你的心.即是那宇宙的時候.也就自然通了~~~
最勝光如來佛!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y21Wed201406:20
“玄關”竅開是登堂入室進入仙佛境界的必由之路
“玄關”二字是道家內丹術中的術語,修煉內功的人如不知玄關,就象盲人騎瞎馬。
“玄關”即是術語又是隱語,現在的人真正知道和懂得其中奧妙的人可謂鳳毛麟角,過去有些修道者研究了一輩子也還是搞不明白。
“百日築基”是為了打通“小周天”,過’“三關”以後才能打開“玄關”,“玄關”竅開以後,“小周天”通了,也就是“任督二脈”通了。
練武功的高境界是打通“任督二脈”,練氣功的人追求的是打通“小周天”,因為“小周天”通了,才算進入氣功大門。
修道的人不過利用氣功這塊敲門磚,打開人仙通道的大門,進入靜功的高級境界。
修佛的人借此進入“初襌”境界。
因此,“玄關”竅開是登堂入室進入仙佛境界的必由之路。
一、何為玄關
“玄關”或稱“玄關竅”、“玄牝門”。
道家稱之為“玄妙機關”。
按道家煉養派傳統觀點,認為只有修玄關才是“正道”。
一旦玄關得手,則丹基已立,向上修持,自可頭頭是道。
元.陳虛白《規中指南》論內丹三要,首論玄關。
道家南宗二祖石杏林曰:“一孔玄關竅,三關要路頭。
忽然輕運動,神水自然流。
”元.尹清和詩曰:“—陽初動眾陽來,玄竅開時竅竅開。
收拾蟾光歸月窟,從此有路到蓬萊。
”認為玄關是“修仙成道”的必由之路。
氣功的高層次修煉(高級功),必走玄關才能登堂入室。
因此,練氣功者都希望能開玄關。
開玄關,佛家亦稱“開悟”。
為練功過程中達到的一種高級境界,即進入“天入合一”,精神境界同宇宙融成一體。
在此境界中,生理和病理過程同時發生逆轉,所患疾病立時痊癒。
生理機能“返老還童”,並可激發出人體的潛在本能。
在氣功古籍中,論玄關之作甚多,對玄關的解釋各執一辭,各有妙用。
許多門派亦皆以玄關(或玄牝)為修持之根本門徑,但所指不同,試舉例如下:
①以“空洞無涯”為玄關者,《性命圭旨》在論玄關時說:“……修丹之士:不明祖竅則真息不住,而神化無基;藥物不全而大丹不結,蓋此竅是總持之門,萬法之都。
若何可也,受師訣曰: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將真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動,寂寂惺惺,內外兩忘,渾然無事,則神戀氣而凝,命戀性而住,不歸一而一自歸,不守中而中自守,中心之心既實,五行之心自虛,此老子抱一守中,虛心實腹之本旨也。
”
②以意識之“中”即“守中”為玄關者,有以下諸說:“……玄關一竅名為玄牝。
此竅非凡竅,中中複一中,萬神從此出,真氣與天通,真人潛探淵,浮游守規中”(或:此竅實居中,中中複一中,萬神從此出,直上與天通)。
“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允執厥中”。
“四維不著,玄關可得”。
“黃庭一室須要精,靜在中間一點靈,切莫糊塗為隱秘,黃庭便是真玄關”。
(按:對黃庭一辭亦有兩說,一指身中部位;一指意識境界。
此指意識之中)。
③“念頭動處為玄牝”。
“玄關一竅最難明,不得心傳莫妄行,若識念從何處起,方知道在個中生,陰陽未判原無象,日月相交豈有情,君要更知端的意,中天日午正三更”。
實際此說與前二說並無二致,蓋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即念頭動處是也。
以上3例皆屬內丹家之說,偏重於性功,上說與佛家之“總持門”或“大總持門”、“大陀羅尼門”其義相通。
“總持門”義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④以氣穴為玄關:“玄關者氣穴也,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⑤以氣動為玄關,有“氣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以及“藥物生玄竅”之說(按:此有二說,一是有藥物才能產生玄竅。
二是藥物生於玄竅之中,即先有玄竅後生藥物,此二說都對,但所指不同,此取前說)。
⑥以築基成為玄關,《黃庭經》雲:“兩腎水王對生門,出入日月呼吸存,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樞轄經緯,前向臍,後對腎,有如混沌,心腎合為一脈,其白如綿,其連如環,廣一寸二分。
包一身之精粹,元氣系之于此、修真之士采鉛投汞、一點落在此中,所謂立基一百日也,此基既成,方名玄牝”。
以上3例亦是內丹家之說,偏重於命功。
以上所舉有關玄關的6種說法、前3種屬心理境界,後3種屬生理境界。
《性命圭旨》對玄關—事曾反復闡述,主要是就心理境界(無部位)而論,但亦有“一條直路少人尋,導到山根始入門”之說(山根在鼻柱上端,兩眼之間,屬身體部位),似又以生理上的山根為玄關(玄竅或祖竅)。
另同書“普照圖”示三關之竅又說“上關者心源性海之竅,中關者黃中正位之竅,下關者關入氣海之竅,是皆玄竅也。
”這樣,不但有部位而且是3處,對此究應如何理解?《玉清金笥寶錄》謂:“先就有形之中(身體部位)尋無形之中,乃因命而見性也;就無形之中(心理境界)尋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見命也,先性故難,先命則有下手處,譬之萬里雖遙,有路可通,……彼以此性制命,我以命制性也”。
意謂如不從存守身體部位入手,而直接置心於“空洞無涯”之境較難,因此,“空洞無涯”是玄關的心理境界。
而山根可為修玄關之入手處所。
至於普照圖以三關為三玄竅,以及其他著作中,以練功過程中步步皆有“玄妙機關”而統指稱玄關者,可謂為廣義之玄關。
另《道藏續編初集》載石庵子語:“山根一地亦名玄牝,於此存觀,學到一念不生,自能豁然內辟,神由黃道直達中黃,自覺寬廣高深無際,乃為內玄牝”。
據此,又可以身體部位(如山根等處)為外玄牝,而以心理境界(豁然內辟,寬廣無際;空洞無涯)為內玄牝,或說可由外玄牝入手,以求內玄牝。
石說亦可為因命見性立—種解釋。
再,《張三豐全集.道言淺近說》則謂:“大道從中入門,所謂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尋身中之中,朱子雲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即似守非守),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慎幽獨,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個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
這是從臍下入手之說。
修內丹功法,從山根人手者謂之先性後命,即所謂“先修定於離官,後求鉛于水府”,修至玄關呈象,丹田火發,再以性會命,性命會合;以臍下(或臍中,臍內)入手者謂之先命後性,以命制性(鉛來制汞)。
此兩種法門皆為內丹家所常用。
亦有從夾脊入手者謂之上下(性命)兼顧。
(《性命圭旨》的練法是先山根後轉夾脊)。
⑦除上述外,尚有以觀想體外虛懸一光環為玄關者(其具體方法是:閉目觀想在印堂前方約一尺遠處,虛懸一直徑寸許之黃色或白色光環,而默默觀注其中),亦有於壁上畫圈而行觀注,亦謂修玄關者,此皆屬修某種性功之方法。
⑧有以口鼻為玄牝者,謂鼻吸清氣為陽、為玄;口呼濁氣為陰、為牝,此為練吐納服氣者之說。
此外,尚有以尾閭下、尾閭、長強、兩腎(左腎為玄,右腎為牝),兩腎中間虛懸一穴,臍下—寸三分、三寸六分,以及胎息……入玄關者,不可勝計,但所有諸說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二、開上、下玄關之體驗:
玄關有境,它為什麼叫作玄關?為什麼叫作作玄牝之門?因它是個“關”、又是“門”,進關、入門要先認識、才能入關,進門。
要“知而不守”,不要去想哪—個是關,哪一個是門,把思想放空,在“空”中又不是昏沉,就可以體會到那個境界。
當你沒進去之前,由外邊看是“渺渺冥冥,恍恍惚惚”,“玄之又玄”,玄指深的意思。
玄之又玄,是深處又深,它是模糊的,基本上是暗的,其境界非常靜。
練功進入那個境界是什麼樣子呢?覺得一下子全忘了,“外忘其身,內忘其心”,把思想活動也忘掉了,但是又不糊塗,又不是做夢,心裏明白,思維停止了活動,進入忘境了,也就是進入玄關了。
但這僅是“入”,還不是“開”。
上玄關開時,頭腦中有一種輕微的爆炸感。
性功玄關就是在大腦裏邊開的,意識裏能感覺到“炸開”,大腦本身起了變化,它是有物質基礎的,在爆炸的同時,有時在“開”以前突然頭腦中“轟”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覺,隨後出現輕微的爆炸感,能感覺到似有無數股電流由頭上直奔前後身,籠罩整體一下竄到腳下,就在這一刹那間,只覺“攸”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時有一種“空洞無涯”,身心內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徹的感覺,自覺本身沒有了,呼吸停止了。
這時同宇宙融成一體,“天人合一”,時空觀念也起了變化。
很多人此時容易丟功,突然呼吸一停、一炸,因定力不夠,自覺一驚,這一驚後念一動,便退出玄關境界。
因此,進入玄關呼吸停止,不要害伯,進入玄關你不要管它,不能動念,稍微念頭一動,它就消失,“念動牛驚”,你一動念它就跑了。
在玄關裏邊沒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錯,動念就錯,繼續保持忘的境界,它就開。
玄關開了以後如何用?用的辦法是兩個字——凝,靜。
要保持凝靜,神要凝,心要穩定,要靜,不要鬆散,它就起作用(“意識力”明顯增強)。
如果神不能凝,則玄關雖開也不起什麼作用。
經典上記載和老師傳授說,開上玄關得明心見性,心要煉得一塵不染,心地明淨了以後才能開。
我的一位學生也練開了,他玄關開了後功力增長數倍,功能也大大提高。
關於開下玄關的情況:
舊說開下玄關(命功玄關),必須通過煉精化氣,丹田氣滿了,一發動(“氣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突然變化,下玄關開了。
可我兩次開下玄關,都是在身體衰弱到臨近死亡邊緣的時候,既沒有精也沒有氣,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一練玄關就開了。
初步總結出一個道理,上下玄關開與不開,它根本的一點,在於你“能不能放開(鬆開),能不能放下”,關鍵就在這裏。
鬆開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動,與命門真火密切相關,命門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門火一息,全身的生機整個全息了,修下玄關入手方法也即在此處,抓住這一點就行了。
但也有從夾脊入手的,也有從臍內,臍下等入手的。
入手雖在下,也要進入忘境,才能進入玄關境界,進入玄關後的要領與修性功玄關同。
下玄關一開,百竅皆開。
百竅開有兩種解釋,練玄關以後,內玄關裏產生氣,通開督脈和任脈。
任督一通十二正經全通,即現在說的大周天通;我講的不是這樣,而是在玄關開的當時,正如張紫陽講的“陰蹺一動,百脈皆動”,這個地方一開,全身20條經脈同時開,它有立竿見影之效,而不是沿經循行。
命功玄關開後,其內心感受如古人講的“似施似翕,似漏似泄,似施似翕而未至於施翕,似漏似泄而未至於漏泄”,就是那麼個景象。
簡言之,就是一種泄精的感覺而沒有精液泄出來。
開了下玄關後在外在上看變樣了,“滿面春風,一團和氣”,臉色內原來的青、黃變成紅潤,全身暖洋洋的,如初春太陽,自覺由心裏往外美,完全是由生理的變化導致心理上的變化,情緒無需調整,自生和氣、正如古人講的“煩惱無由更上心”,煩不起來,惱不起來.就是高興,出現一種“法喜禪悅,真安妙樂”的生理變化。
生理的變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時全消,不是慢慢地好轉,而是突變,一下於痊癒,一切症狀全部消失。
自覺體力、精力當即恢復。
下玄關開後應注意的事情與修性功玄關同。
即要心定神凝,否則氣隨神散,雖開玄關而不得玄關用。
我曾訪問過一些不練氣功的男性,有人也曾有道似夢遺而未遺的體驗,但並末感到有什麼作用,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出現此景時應定心凝神,堅持“忘”字訣的緣故。
開上、下玄關的關鍵,都是首先要入“忘”,但為什麼入忘後或上開或下開呢?這是和開玄關前的功法有直接關係的。
個人體會是:我在多次(不只兩次)開下玄關前都是練的守下丹田(氣穴)的功法;而在兩次開上玄關時則正在參《壇經》的“三無”理法。
這種上開的景象,在道家叫開玄關,在佛家則屬於一種開悟現象。
我雖兩次開關但其效應皆未能長期保持。
對開關(上關)的感受我曾和幾位氣功同道談了,意在探討,也曾向某師請教,答:此屬真實定境。
但對為何得而復失,以反應如何護持,則未作明確答復。
後來讀智者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有一段關於失定的論述,或與此有關,今錄之如下,以備參考。
按:智者為天臺宗之著名創始者,所著《釋撣波羅蜜》卷五曰:失定有二種:一從外緣失。
謂得定時不善用心,內外方便,中途違犯則退失禪定;複次,若行者當得定時,或向人說,或現定相,令他知覺,或卒有事緣相壞,如是等種種外事,於中不覺不識,障法既生,則便失定。
若能將護。
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為得。
二者約內論得失者,有6種法,能失禪定:⒈希望心;⒉疑心;⒊驚怖;⒋大喜;⒌重愛;⒍憂悔。
未得禪有一,謂希望心。
(未)入禪有四,謂疑、怖、喜、愛。
出禪多有憂悔,此則能破定心令退失,皆通論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方法,能退失定。
若能離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
”
我或因向人說,致上開之景得而復失,為戒來者,在後面“《壇經》傳法及開悟之謎”一文及病例1中,又做了進一步的描述,以免得此景者心存疑惑。
三、玄關之修煉方法
修玄關,有頓、漸二法、根機(素質)利者可從頓法入手;根機鈍者,要從漸修做起。
下面介紹幾種頓修方法: ①忘法 古雲:“無心是道”,無心,即無六塵緣影之心,此心既無則妙明真心自顯,道家叫做“心死神活”,所謂攝心歸一,即收攝六塵緣影之心使之歸於一(一義為空)。
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即攝用歸體。
欲達無心在於忘心,即除去見聞覺知,不用聰明思慮,莊子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即身心兩忘),同于大道,此謂坐忘。
”“如果不忘心,對境必著相”,“不知空本無空,無念之時正是孤明的心,保護孤明就是修禪最好的一著子。
”(正果《禪宗大意》) 道家南宗五祖白玉蟾在《玄關顯秘論》中說:“……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按此系引譚峭語)。
只此忘之一字,則是無物也。
‘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其斯之謂乎?如能味此理,就於忘之一字上做功夫,可以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於頃刻,運造化於一身也。
”可見不僅參撣可由忘字入手,修丹亦當由此入手。
黃檗禪師說:“忘境尤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怕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惟一真法界耳。
”“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節也。
” 金蓋山人閔一得在《道藏續編》中對玄關之理、法、境界反復闡述,極盡情微,直指開玄關之法在一“忘”字,即“忘而又忘,玄關斯辟。
”陰陽派丹法首重鼎器,清靜派丹法首重玄關,一旦玄關得手,則丹基已立,向上修持,自可頭頭是道。
若逕能入忘自屬捷徑,如或未能則可由漸而至。
1987年7月份的《氣功》雜誌上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足資參考。
即龐祝如《從三調到三忘》,現摘錄如下: “眾所周知,調身、調息、調心是練功的三要領,但三調僅僅是練功的入門階段,最終達到身心統一和空化。
這就是使三調進入‘忘身、忘息、忘心’的境界。
不少練功者之所以久練收效不大,就是執守三調以為終點的緣故,三忘的過程首先是忘身,進而忘息,最後忘心。
達到忘心才算進入真正的氣功態。
調心是排除雜念過程,以一念代萬念,使能量集中于大腦額區,產生功能的質變,接通與機體內部的聯繫,這時體內各微細變化均可感知,是為入靜。
之後應逐漸沖淡意守的意念,直至完全消除意念。
這樣大腦功能的質變便由額區遍及整個大腦。
進入高度協調和有序化的狀態,是為入定。
此時只覺心神寂靜,空明澄澈,宛如明鏡,渾同太虛,主觀與客觀融合—體,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忘心。
”按:此境界,既已忘心,即不可再起心,起心動念,此境界即消失而“出定”。
在練功得此境界後,還可以有一定的殘留效應,即不練功時亦可有空明寧靜之感,雜念不生,應物不迷,對此應予注意護持。
②觀法 佛家有多種觀法,這裏所說的觀法是指觀心的方法。
《心地觀經》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道家也說:“太上曰,吾自無始以來觀心得道。
”佛道兩家都指出了觀心的重要意義。
但應如何觀,則原則性的提示多具體方法少。
這裏有一段文字講的很具體。
可以參考: “觀心之法即修持法,先要心平氣和,放下萬緣、塵事雜念一概放下。
輕鬆自然,善事惡事都不思量。
靜觀腦海裏的念頭,忽起忽滅,此念生起消滅,他念又起又滅,接續不停。
如水波、水泡,生生滅滅,複歸為水。
妄念起時勿斷除它,勿排斥它,勿執著它,勿隨逐它而跟著思考下去,只管靜心觀察其生滅,毫不費力。
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複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是入定,即與般若相應。
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真如之用故。
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觀心,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
用般若觀照(即無為法觀心)故名般若行。
常修此行,則真心自現。
” “初修禪定時、心緒繁亂,雜念叢生,只要內心把持‘平懷之心’,不起心動念,不遏止妄念,不追隨妄念,自然地,妄念一起一滅,逐漸減少,漸趨於平靜,直至妄念全無,即可入定。
將入定時,自心會覺察到將進入某‘境地,有的覺得好似要昏迷過去,有的覺得好似陷入虛空中,不著地之感;有的會緊張。
只要一敏感,心念一動馬上又退出定,必須再接再厲進修下去,還是保持平懷之心,以無為入定,此定非有為法,心想入定即不入,起意動念即不入,是為寂靜自入之無為大定。
此法要多加磨練,使無為心境純熟,即不患得患失,動靜無礙,處事應物皆一心不亂,不離大定,斯可謂入道矣。
達摩四句偈:‘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濟公(指禪宗臨濟宗開祖義玄,非濟公傳之濟公)偈曰:‘著意求真真轉遠,癡心斷妄妄猶多,道工一種平懷處,明月清風影在波。
’即是純靜不動,平懷處心,可以入道也。
” “入道之後,只是個開端,雖然在日常生活起居造作之間,皆能保無為心境,不離大定,還需勤加修持無為禪定。
因靜坐時,其智慧與道果之增長,精純度與速度,皆比平時來得快且大,故必勤修,以期證得無上智,無上菩提。
” “持誦或默念佛菩薩名號,或咒語,或經文,持誦到專心一意心無旁念,即可入定,名為念佛三昧定。
此三昧與修無為道之真如三昧完全一樣,若無修禪定,只念誦時收心入定,這還不夠。
因其持誦是短暫的,不念誦時,即無定矣”(王豪《無為大禪定修持要領》)。
以上所說皆屬敲門磚(入門方便),若能頓悟則此方便亦無所用,正如張紫陽說:“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 ③守中 李道純指出,玄關就是“中”。
他說:“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
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
所謂中者,……汝但于二六時中,舉心動念處著功夫,玄關自然見也。
見得玄關,藥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脫胎神化,並不出此一竅。
”(《中和集》卷三)可見“守中”一著是李道純丹法的核心要訣。
內丹之“中派”亦由此而來。
在尹真人高弟《性命圭旨.元集》中,論守中要訣時說:“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
心性者,本體也。
儒之執中者,執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空此本體之中也。
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
道之得一者,得此本體之一也;釋之歸一者,歸此本體之一也;儒之一貫者,以此本體之一而貫之也。
”又雲:惟此本體,以其虛空無聯,強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強名曰一。
然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
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於此也。
”即把三教大旨及天地人的本原都歸結於“中”。
本天道立人道,以人心合天心,則自符于中道而無背逆。
丹經中說:“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止片刻。
”正言其功用奧妙。
清.黃元吉亦以守中為一貫功夫。
“昔論吾道,始終只是一‘中’字,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煉精化炁;終而守無形之中,以煉虛而合道。
”又雲:“吾道修為,除童體之精氣神三寶無虧者,無須守中一著功夫,可直從河車搬運下手處。
凡已漏之體,精氣神三寶均已虧損者,則舍守中溫養—法,以積精累氣、複精聚氣、固精養氣,期返于童真體,用為修煉之本,別無二途可循。
”此亦是單提一個中字,作為內煉修持,返老還童的惟一途徑。
《張三豐全集.道言淺近說》:“大道從中入門,所謂中字者,—在身中。
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雲‘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似守非守),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慎幽獨,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
’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
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
”這是從臍下入手之說。
張三豐指出:“凝神調息,只要心氣平和。
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
心平,平字最妙。
心不起波之渭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
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 ④念佛三昧與開悟 美國金博士到臺灣承天寺參訪廣欽老和尚。
金問:“我看佛學書籍中提到有個‘念佛三昧’。
到底有沒有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過這種境界?”廣公上人說:“我在50年前,有一次情況,我認為是念佛三昧。
”金高興地說:“請師傅開示!“和尚說:“50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當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
”“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儘是彌陀聖號。
”金問:“此時師傅行不行香?”老和尚說:“那時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那裏,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
‘最後維那引磐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 老和尚笑著說:“那真的很爽快!不過這只是我記憶中的體會,是不是念佛三昧,供你參考,我覺得是個念佛三昧。
” 關於玄關之漸修方法,即當修煉“莊子聽息”、“莊子坐忘”、“傻坐、傻臥”或“清靜功”等靜功時,進入忘我境界後,進而可以獲得玄關竅開之效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生活綜合上一篇:茶葉蛋私藏秘方
下一篇:世上幾人能悟透
歷史上的今天
2020:遵守世間規則,方能成就大道!
2020:話說1126
2020:詩
2020:先天命理不佳,後天如何補救
2020:丹道修煉中有兩種“煉精化氣”的方法,定有一種適合你!
2019:話說975
2019:【善待每一個遇見】
2019:人生未滿,是最好
2018:話說709
2014:教你煮出不同功效的綠豆湯~
2014:王琦治陽痿全部經驗
2014:有一神藥不花錢,常服年年似神仙
2014:“三式和尚功”練就百歲老中醫
2014:壯陽肉
2014:112歲老中醫的臨終饋贈(全文雖長值得收藏細品)
2014:話說185
2014:安+葬+要+點
2014:解脫,為何需要祈請神聖意識能量的介入
2014:“業力法則”的騙局
2014:睡眠與意識
2014:所有的疾病都是假的,其實是心靈的問題
2014:治老年婦女膝痛良方
2014:世上幾人能悟透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08/22、08/23應用市集部分功能維護公告[公告]痞客邦APP全新服務上線-美食優惠券[公告]痞客邦外部JavaScript語法使用規範
活動快報
投票全能花美抽禮券
投票選出心中的全能花美男!即有機會獲得冉冉飾品禮券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書夢(6)實用心理學(2)400種生活小竅門(4)生活百科(5)世傳秘方(8)以現代觀解釋宇宙真相(4)宇宙大統一理論:keshe科技解析1(2)兩性之間(15)回家(9)心之行觀(7)道家揭開吸取宇宙能量的天機(4)家居風水大發現(4)超级内功(12)道醫秘本(5)測字秘法(6)神相鐵關刀(4)鬼穀子的心理學(5)生命实体与生命信息载体(4)真相(113)驚世絕學(5)情牽夢映(6)盡虛空演化概論(27)雜談(687)得道高人的修煉全過程(25)道家打坐十三密功(13)觀記探討(60)《武侯百年乩》驚世預言(1)請神咒語大全(3)姜子牙推算的萬年中國(1)秘本諸葛神數(5)仙易(34)一個兒子的信(2)意識花園(6)命理基礎(1)30天學會靈魂出體(7)跨越前世今生(19)釋疑(195)宿命通追溯上古神話之謎(1)三元地理辨惑百問(2)梅花秘注(11)專論格局(2)一掌經絕密版(1)生肖姓名學(13)風水大全(261)陽宅研習總論(3)奇書諸葛神簽(3)千里命稿(3)生肖姓名學(19)小成圖(15)疾病的源起(3)心靈溝通技術(8)催眠(17)靜坐與氣脈(8)拙火(7)修身與悟道(4)以看太陽為食物(6)昆仑瑜伽系列功法简介(18)萬事三角定律絕招(4)盲派象法(完整版)(7)紫微斗數(58)讓自學充電的朋友們省去幾萬塊(1)六爻預測自修寶典(19)抱樸子內篇(22)東方經(27)生生秘訣(33)悟真篇(7)太上章之蠻荒時代(19)跨越前世今生(15)三清老子氣功玄妙大法(6)玉女心經(150)測字學(18)探討(322)養生(334)出馬(331)腰損腰傷(26)八卦象數病例常用配方(29)股市點滴(20)經文(161)生活(1464)算命大全(1125)筆記散文(1115)教育(628)財運(264)騙術(9)風水地理(543)知識(248)廚藝(396)釋放(47)笑話(119)感情世界(1610)食療(707)學術(239)借鏡(177)職場甘苦(296)覺悟(463)話說(1553)醫療保健(1155)宗教超自然(536)未分類文章(905)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