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或陳國。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 ... 老子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8個義項) 添加義項 ▪道家學派創始人 ▪謠樂隊演唱歌曲 ▪漢語詞語 ▪2010年嚴定憲執導國產動畫片 ▪衞廣來所著書籍 ▪中華傳統經典 ▪宋代劉克莊詩作 ▪2013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趙照演唱歌曲 ▪《老子傳奇》中的角色 ▪神魔小説《封神演義》中的角色 ▪仙俠小説《三界眾道》中的人物 ▪王劍倫演唱歌曲 ▪[日]神塚淑子所著書籍 ▪海金星、周毅執導紀錄片 ▪藝術家 ▪叢書編委會編所著小説 ▪2018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2021年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1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2018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 ▪2020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15年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19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 ▪202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19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21年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17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全部展開 收起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老子/5448 複製 複製成功 老子 (道家學派創始人) 編輯 鎖定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 [29]  [32]  或陳國 [1-3]  。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

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4]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

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5]  中文名 老子 外文名 LaoZi/Lao-Tzu 別    名 老聃 民    族 華夏族 主要成就 創立道家學派學説,傳播道家思想理論、被譽為世界哲學之父 提出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辯證法思想 出生地 楚國苦縣(據《史記》) 信    仰 道家 代表作品 《道德經》 諡    號 太上玄元皇帝 廟    號 唐聖祖 尊    號 太上老君 原    名 李耳 目錄 1 人物生平 ▪ 出生苦縣 ▪ 效力周室 ▪ 著書出關 ▪ 死後加封 2 主要成就 ▪ 天道理論 ▪ 辯證思想 ▪ 社會理論 ▪ 美學思想 ▪ 文學成就 3 歷史評價 4 軼事典故 ▪ 老子降生 ▪ 聰穎少年 ▪ 入周求學 ▪ 孔子問禮 ▪ 高論生死 ▪ 青牛吼峪 ▪ 函谷著書 ▪ 點化楊子 ▪ 論養生經 ▪ 再遇孔子 ▪ 道教祖師 5 人際關係 6 世界影響 7 相關爭議 ▪ 姓名字號 ▪ 生卒時間 ▪ 籍貫故里 8 後世紀念 9 史料索引 10 藝術形象 老子人物生平 編輯 老子出生苦縣 老子大約於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於陳國苦縣。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説,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1-2]  [3]  [29]  [32]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郭蘭芳在《論老子哲學思想》中寫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國苦縣的厲鄉曲仁里人,生於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圖書館長、管圖書,是孔子的前輩,曾向他問禮。

[4]  [6]  [7]  老子效力周室 老子畫像(7張)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

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

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權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

在魯國巷黨主持友人葬禮,孔子助葬。

時孔子17歲,問禮於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

周景王十九年(魯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歲的孔子適周觀光,拜訪老子。

周敬王四年(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攜至楚國,被罷免守藏室史一職,回故里居住。

後去往秦國,確切年代不詳。

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問學。

[6]  [8]  [9-10]  老子著書出關 大約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

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説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

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説:“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

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據説,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然後,老子就騎着大青牛走了。

相傳歸隱修煉於景室山(後更名為“老君山)”。

[6]  [8]  [11]  老子死後加封 相傳老子長壽,大約於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

《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

”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

[12]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8]  [13-14]  老子主要成就 編輯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裏。

《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

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有學者認為《老子》並非成於一時,作於一人。

[60]  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最初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

後來稱《道德經》,並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

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15]  老子天道理論 老子畫像 [16] 老子思想的主要範疇是“道”,“道”字在《老子》書中出現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無為是《老子》一書的主旨。

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常無名,無為而無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説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

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準則。

儒家以天、地、人為“三才”,老子則以道、天、地、人為“四大”。

“四大”在“三才”之上增加了道,就給中國文化思想的架構,打開了一個極其高遠、極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間。

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貫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貫穿中,不給天與帝這類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餘地。

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從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論的基礎上的一個偉大的發明。

道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與本體,締造、成就了天地萬物。

但道成就天地萬物,並非有意作為,而完全出於無意作為,完全是自然而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

自然是對道之狀態與作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實體的自然。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道的本性。

道之本性是自然無為,但正是這種無為,成就了有為;正是因為無為,才成就了一切。

這種現象,被老子加以哲學的高度概括,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而無不為”,不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時也是支配天地萬物之最根本規律,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則,是所謂“道理”。

“不自生,故能長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這是天地萬物之理。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這就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則。

“無為而無不為”,不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時亦是“道術”,是侯王治理國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當以道為法,“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以“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15]  [12]  [5]  [17]  [18]  老子辯證思想 老子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惡。

表面看來,正相反對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對立的,而實際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動”。

這就是説,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所謂“物壯則老,“兵強則滅”。

同時,事物的發展、事物向反面的轉化,並不是一下子實現的,需要經歷一個數量上不斷積累的過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6]  [5]  [19-20]  [21]  老子社會理論 老子認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乃支配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也是人類應當信守的基本行為準則。

從無為的原則出發,老子反對人之有為,因為有為破壞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樸,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帶來了虛偽、狡詐、貪慾、罪惡等種種社會醜惡現象。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

不標榜仁義,而自有仁義。

等到以仁義相標榜,則意味着仁義已不復存在。

由此老子提出“絕智棄詐”“絕巧棄利”,主張“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與,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這是一種復古思想。

與這一社會理想相適應,老子還主張貴柔處弱,認為“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進而主張“上善若水”,認為最完善的人格應具有水一樣的心態和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去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堅忍負重,居卑忍讓。

[6]  [5]  [20]  [22]  老子美學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於對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樸和稚拙,認為“大巧若拙”,讚美嬰兒“含德之厚”,主張大丈夫“處其實,不居其華”。

古樸、稚拙作為一種美的形態,在中國古代一直受到人們普遍的讚頌,與此對立的華豔輕浮,歷來為人們所蔑視,這一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

古樸、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認為“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平淡之美,也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為一種審美風尚。

老子“有無相生”以及“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思想,對中國傳統美學及傳統藝術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繪畫和戲曲一貫強調虛實結合,強調“計白當黑”,強調“空靈”,這些理論源頭,正是老子“有無相生”的理論。

老子還提出“味無味”。

“味無味”本來是講體道的,因為道無形無味,所以對於道,不能靠感知來認識,只能靠體味才可以覺察。

中國古代審美理論很早就認為審美非認識而體驗,這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響。

老子講“滌除玄鑑”,這一理論本來是講觀道的,而審美也必須滌除物慾之心,所以這一理論就為後代美學家所繼承,成為中國美學審美觀照的理論。

[5]  [21]  [23]  老子文學成就 書法作品《道德經》(2張) 老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不小。

首先,《道德經》高度地發揮了文學的特定社會作用,對當時人們認識自然現象與社會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學作品是其實地再現自然和社會現象中的各種場景,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描寫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們的各種現實關係,使讀者獲得關於歷史和現實、社會與人生的各種正確認識,《老子》在這些方面有很大成就。

其次,老子在文章技巧上的成就。

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包容那麼豐富的內容而且首尾貫通,這全賴作者寫文章運用技巧之高超。

老子的文學技巧可歸納為:一、文簡意賅,文短味長,善於三字四字構成對句繪聲繪色地描寫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圖景。

後人把《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數不多,多者八十餘字,少者二十餘字但它卻像一串串的八寶珍珠,一句一理間錯而不斷,中間還往往押韻,以增加文章的音樂性。

二、妙用比喻妙用對句。

妙用比喻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二十六章的“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妙用對句如第一章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章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類。

每句話都熔鑄着作者的強烈思想感情,這就是老子妙用比喻和對句的結果。

三、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並不是“難識微妙’,但要從他的語言運用上找出它的妙處。

四、老子文章善於用矛盾説明事物相互轉化的自然法則,在造句時信手拈來反正詞,巧妙地結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本質,如:有無、同異、美惡、難易、長短、上下、高低、前後、虛實、強弱等等。

五、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為本。

自六經以下諸子百家論述,文章皆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節結構和表現形式,則別具特色。

六、老子力求文工,一個道理常以數個同義詞,反覆論證,再因語短而味長,理明而事核,而不覺重複;老子要文章形式從其內容不是“文章必以體制為先”;老子文章不求駕空、纖巧,而是靠實,敍述議論,辭正理備,《道德經》八十一章,從頭到尾前後呼應條理清晰沒有混淆之處,體現了結構服從主題的表現。

[21]  [24-25]  老子歷史評價 編輯 孔子:“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32]  司馬遷:“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

” [29]  揚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

及搥提仁義,絕滅禮學,吾無取焉耳。

” [55]  韓愈:“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 [56]  朱熹:“老子之術,須自家佔得十分穩便,方肯做;才有一毫於己不便,便不肯做。

” [47]  林希逸:“若老子所謂無為而自化,不爭而善勝,皆不畔於吾書。

其所異者,特矯世憤俗之辭,時有太過耳。

” [57]  王夫之:“天下之言道者,激俗而故反之,則不公;偶見而樂持之,則不經;鑿慧而數揚之,則不祥。

三者之失,老子兼之矣。

” [48]  胡適:“老子的最大功勞,在於超出天地之外,別假設一個‘道’。

” [12]  老子軼事典故 編輯 老子老子降生 老子的父親老佐是宋國的司馬。

楚國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戰時被楚軍魚石部下放暗箭射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

宋軍羣龍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數名侍女、十數家將、數十侍衞。

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敵軍如潮湧來,眾家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且戰且逃。

至傍晚,追兵雖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和一位駕車家將了。

家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

第二日天明時分,老夫人與家將侍女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向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説不知。

家將只知應向西行,豈知早已偏南。

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

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

原來她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征。

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

侍女驚慌無措,家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

不過幾刻時光,只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產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

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

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

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26]  [27]  老子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着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

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

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

”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

”老聃又問。

“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

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

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

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

”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

”老聃問道。

“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

造物之功,故可為也。

”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

問家將,家將不能言。

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

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

”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

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

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

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

”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

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

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

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

”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

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

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27]  老子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

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

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

”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説:“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

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

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

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

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

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龍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里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

老聃撲入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決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説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

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

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家僕西行而去。

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才鬱郁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

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

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27]  老子孔子問禮 老子授經圖卷(局部) 老聃居週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

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説:“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

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

魯君準行。

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

孔子問禮於老聃,又向萇弘請教樂律。

孔子考察周室郊社、明堂、廟朝制度,感嘆不已,於是稱讚道:“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

”孔子離開周地,老子送別,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貴,沒有財寶送您,願以數言相送。

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

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

”孔子道:“一定謹記在心!” [28]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孔子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

“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鈎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 [29]  老子高論生死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次歸家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願遠遷。

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

一日,老聃忽得家訊,言家母病危,於是報請天子,歸家省視。

待回到家時,母已辭世。

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飢體倦。

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家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

老聃答道:“人生於世,有情有智。

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

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

以情統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

母親生聃,恩重如山。

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

情難斷,人之常情也。

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

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

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家將問道:“智何以統情?”老聃答道:“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

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

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

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慾損而睡可眠矣。

”眾人聞之,心皆豁然曠達。

[27]  老子青牛吼峪 據説,老子八九歲時,附近的大山上突然出現一青牛,青牛兇猛異常,見物咬物,見人吃人。

後來,老子和青牛鬥智鬥勇,最終降服青牛,只許他們吃青草,還教它們拉犁拉車,青牛也成了老子的坐騎。

在洛陽城北,有個下清宮,以前名叫青牛觀,傳説是老子拴牛處。

老子拴了青牛,上翠雲峯煉丹,青牛就在此等他。

後來老子決定西去傳道化胡,牽起正在吃草的青牛就走。

那牛眼見要離開此地,對着西方吼了三聲,這就是“青牛吼峪”典故的由來。

[63]  老子函谷著書 《道德經》竹簡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

周敬王受迫。

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

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

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

斷垣頹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

田野裏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着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

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

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

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話説函谷關守關官員尹喜,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

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尹喜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

尹喜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

老者白髮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尹喜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

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

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裏。

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

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

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藴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藴長生久視之道。

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飢似渴。

[27]  [30]  老子點化楊子 一日,老聃騎牛行至梁之郊外,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大呼“先生”。

老聃聞聲,睜開雙目,發現是弟子陽子居(即楊子)。

陽子居,魏國人,入周太學,聞老子淵博,曾私拜老子為師。

沒想到在梁會與老子相遇,陽子居慌忙從高頭大馬上翻身而下,掀起錦綠長袍,跪拜於老聃所乘青牛前。

老聃下來,扶起陽子居,與之相併同行。

老聃問道:“弟子近來忙於何事?”陽子居施禮道:“來此訪先祖居,購置房產,修飾樑棟,招聘僕役,整治家規。

”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飲食之處則足矣,何需如此張揚?”陽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靜,行需鬆弛,飲需素清,卧需安寧,非有深宅獨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獨户,不招僕役,不備用具,何以能撐之?招聘僕役,置備用具,不立家規,何以能治之?”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

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卧無慾而自寧。

修身何需深宅?腹飢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

居家何需眾役?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陽子居知己淺陋,慚愧道:“弟子鄙俗,多謝先生指教。

”老聃問。

“安居何處?”陽子居道:“沛。

”老聃説:“正好相伴同行。

”陽子居很高興,欣然與老師結伴向東而行。

行至難水,二人乘船而渡。

老聃牽牛而先登,陽子居引馬而後上。

老聃慈容笑貌。

與同渡乘客談笑融融;陽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見之施之以座,船主見之奉茶獻巾。

難水過,二人騎牲繼續前行。

老聃嘆道:“剛才觀你神態,昂首挺胸,傲視旁人,唯己獨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

”陽子居面帶愧色,懇言道:“弟子習慣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與人處,若冰釋於水,與人共事,如童僕謙下;潔白無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豐厚而似鄙俗平常”。

陽子居聽後,一改原來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驕亦不媚。

老子贊曰:“小子稍有進!人者,生於父母之身,立於天地之間,自然之物也。

貴己賤物則背自然,貴人賤己則違本性,等物齊觀,物我一體,順勢而行,借勢而止,言行自然,則合於道矣!” [27]  老子論養生經 老子騎牛圖立軸 老聃隱居宋國沛地,自耕而食,自織而衣。

豈知其名,無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問修道之方,學術之旨,處世之要,於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個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壘山上。

住三年,畏壘之地民風大變: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織而有衣可穿,各盡其能,童叟無欺,百姓和睦,世間太平。

眾人慾推庚桑楚為君主。

庚桑楚聞之,心中不悦,意欲遷居。

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獸張口可以吞車,其勢可謂強矣,然獨步山林之外,則難免網羅之禍;巨魚,張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謂大矣,然躍於海灘之上,則眾蟻可以食之。

故鳥不厭天高,獸不厭林密,魚不厭海深,兔不厭洞多。

天高,鳥可以飛矣;林密,獸可以隱矣;海深,魚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

皆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

保身全生之人,宜斂形而藏影也,故不厭卑賤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榮,年過三十,今日聞庚桑楚養生高論,欲求養生之道。

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蟲,越雞不能孵鴻鵠,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

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國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榮聞言,辭別庚桑楚,頂風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榮拜見老聃,道:“弟子南榮,資質愚鈍難化,特行七日七夜,來此求教聖人。

”老聃道:“汝求何道?”“養生之道。

”老聃曰:“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

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

心中之垢,一為物慾,一為知求。

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

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卧則卧,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

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

內者,心也;外者,物也。

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

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

除去求道之慾,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南榮聞言,苦心求道之意頓消,如釋重負,身心已變得清涼爽快、舒展曠達、平靜淡泊。

於是拜謝老聃道:“先生一席話,勝我十年修。

如今榮不請教大道,但願受養生之經。

”老聃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

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陰同波。

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

”南榮問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

此乃清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

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南榮問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

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

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

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

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 [27]  老子再遇孔子 《莊子·天運》記載孔子至五十一歲,卻仍未獲得大道。

聽説老聃迴歸宋國沛地隱居,特攜弟子拜訪老子。

老子見孔子來訪,讓於正房之中,問道:“您來了呀!我聽説您是北方的賢人,您得道了嗎?”孔子説:“我沒有得道。

”老子曰:“您從何處尋求至道?“孔子説:“我求之於術數,五年而不得道。

”老子問:“您後來又從哪求道呢?”孔子説:”我從陰陽而求道,十二年也不得道。

“老子説:”説得對。

如果道可以奉獻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獻給君主父母;道可以告訴人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告訴兄弟;道可以送給人的話,所有人都會留給子孫。

心中不自悟則道不停留,向外不能印證則道不能通行。

出於內心的領悟,不為外方所承受時,聖人便不告示;由外面進入,而心中不能領受時,聖人便不留存。

名器是天下共用的,不可以多取。

仁義是先王的旅社,只可以停留一宿而不可以久居,行跡昭彰便多責難。

古時的至人,假道於仁,托足於義,以悠遊於逍遙的境界,生活在簡略的田地,立身於不施予的園圃。

這樣便能逍遙無為,簡略便容易滿足,不施予便不耗費,從前稱之為採真之遊。

以財富為追求對象的,不能將俸祿讓與他人;以出名為追求對象的,不能將名聲讓與他人;喜歡權勢的,不會把權柄交給別人。

拿着它便戰慄不安,捨棄它便悲傷,心中一無明見,只關注自己所不停追逐的。

從自然的道理看來,這是正在遭受刑戮的人。

怨、恩、取、與、諫、教、生、殺,這八種是糾正人的方法,只有順應自然變化而不為物慾所滯塞的人,才能使用它。

所以自正的人,才可以正人,如果內心認識不到這一點,心靈活動便不能通暢。

“孔子向老聃宣傳仁義之説,老子迴應道:”簸糠進入眼睛裏面,天地四方便看起來顛倒了;蚊蠅叮咬皮膚,便通宵不得安眠。

仁義毒害騷擾人心,再也沒有比仁義更大的禍害了。

先生您如果想讓天下不喪失真樸,可以順着造化而行,總會道德而立。

何必急着標舉仁義像敲打大鼓尋找迷失的孩子呢?白鶴不必天天洗才白,烏鴉不必天天染才黑。

黑白的本質,不值得辯論;名譽的頭銜,不值得誇張。

泉水乾了,魚兒一塊困在陸地之上,用濕氣互相噓吸,用口沫互相濕潤,倒不如在大江大湖裏彼此相忘。

“ [31]  老子道教祖師 老子在道教中被認為是老君的化身,被尊為道祖,被稱為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將《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

漢代道教中老子乃是神格僅次於西王母的“太上老君”,孔子率眾弟子拜見老君遂“得道受書”,不復經受北酆鬼官之考謫,升入仙界。

據載老子“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

[62]  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猶龍傳》載“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

” [26]  [30]  [54]  道教標榜老子與《道德經》,乃出於道教本身和三教對抗形勢的需要。

因為道教的思想理論淵源“雜而多端”,需要像《道德經》中那樣的“道”來加以概括。

而老子的長生思想以及傳説中老子的高壽(“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與道教修道成仙之旨又相吻合。

加以秦漢以後,老子被尊為聖哲,受人尊敬,漢初又與黃帝並列,合稱“黃老”,地位極高。

在三教對抗中,崇奉老子,有助於道教同佛、儒相抗衡。

[46]  老子人際關係 編輯 關係姓名備註父親李乾即李敬 [43]  母親嬰敷益壽氏 [43]  兒子李宗為魏將,封於段幹 [32]  孫子李注 [32]  曾孫李宮 [32]  老子世界影響 編輯 老子被譽為世界哲學之父,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

老子思想影響不僅在道家內無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響深遠。

其影響不僅包括哲學、宗教、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教育學、邏輯性、修辭學諸學科,而且涉及醫藥、養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築、園藝等眾多領域。

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一些國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種文字版本。

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一。

雅斯貝爾斯在提出“軸心時期”理論之後,又在《大哲學家》一書中將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列為“思想範式的創造者”,並把老子列入“原創性形而上學家”。

[53]  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5]  [33]  老子相關爭議 編輯 老子姓名字號 英國的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曾把老子稱之為“朦朧的老子”,這可謂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説法。

因為老子其人,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已經弄不太清楚了。

[50]  先秦典籍至《莊子》始有言老子,“後世關於老聃之種種演化,皆基於此。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姓李氏,名耳,字聃。

”今本《史記》中有“字伯陽”的説法。

但據姚鼐《老子章義序》、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王念孫《讀書雜誌·史記雜誌》、高亨《史記老子傳箋證》考證,這是後人取神仙家書改竄之筆,當刪去。

《正義》引張君相説:“老子者是號,非名。

”近代學者多主張老子姓老。

但對老氏的來源,説法頗多差異。

[6]  [34-35]  [36]  有學者(比如李慈銘)認為,老子就是老萊子,楚國人。

[37]  還有人説老子就是老陽子,也有説老子就是伯陽父、太史儋,或説就是彭祖的。

[38-39]  甚至有人認為老子有可能是一位女性, [59]  或説老子可能是一個以李耳為首的活躍於先秦時代的小型沙門集團。

[61]  老子生卒時間 關於老子的生卒年月,史所未詳,老子與孔子孰先孰後,爭議也很大。

關於老子的生平事蹟,由於史料不足,學術界存在各種不同的意見。

在記載老子生平的史料中,只有司馬遷的《史記·老子傳》最為系統。

[52]  《史記》載老子壽長一百六十歲或二百餘歲,孔子曾問禮於老聃。

[6]  [40]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説:“老子比孔子至多不過大20歲,老子當生於周靈王初年,當西曆前570年左右。

”後來,胡適的這個説法流傳甚廣。

[58]  傅斯年則否定了孔子向老子問禮的傳説,肯定了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後於孔子的觀點。

[49]  馮友蘭則説:“至於孔子以前或同時有沒有名老聃的一個人,我認為是無關重要的。

總之《老子》一書是出於孔子以後的。

” [51]  老子籍貫故里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 [41] 由於文獻記載不同,古今學者對老子籍貫的看法並不一致,主要有三種説法。

一説楚地人。

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東漢邊韶《老子銘》:老子,楚相縣人。

《朱韜玉札》雲:老子,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人。

司馬貞《史記隱》:按《地理志》苦縣屬陳國者,誤也。

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

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陽國,陳縣、苦縣皆屬焉。

裴氏所引不明,見苦縣在陳縣下,因雲苦屬陳。

今《地理志》,苦實屬淮陽郡。

苦,音怙。

張守節《史記正義》雲:按年表雲淮陽國,景帝三年廢。

至天漢修史之時,楚節王純都彭城,相近。

疑苦此時屬楚國,故太史公書之。

《老子淺釋》:老子他是春秋時代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李士澄《也談老子的誕生地》前言:老子,即老聃,相傳為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

姓李名耳,字伯陽。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後漢郡國志》:苦,春秋時曰相。

邊韶老子碑:老子,楚相人也。

《辭海》(1989年版):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教的創始人。

一説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簡明歷史詞典》:老子,姓李名耳,字柏陽,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老子的(宋、陳、楚)國籍文獻 [41] 二説陳國人。

西漢劉向《列仙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人也。

皇甫謐《高士傳》:老子陳國人。

孔穎達《禮記曾子問疏》引《史記》:老子陳國人。

陸德明《老子音義》:老子,《史記》又云:“陳國相厲鄉人也。

”《莊子天運篇》釋文引司馬彪《莊子注》曰:老子為陳國人。

梁玉繩《史記志疑》:案《四書釋地又續》曰:“苦縣屬陳,老子生長時,地尚楚未有。

陳滅於楚惠王,在春秋獲麟後三年,孔子已卒,況老聃乎?《史》冠楚於苦縣上,以老子為楚人者,非也。

”餘因考葛洪《神仙傳》謂“楚苦縣人”,《隸釋》邊韶《老子銘》謂:“楚相縣人。

春秋之後,相縣虛荒,今屬苦,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

”並仍《史》誤。

而晉皇甫謐《高士傳》雲,陳人。

陸氏《經典序錄》雲:“陳國苦縣厲鄉人。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篇》雲:“老君生於陳國苦縣賴鄉渦水之陽九井西李下。

”固未嘗誤。

然《禮曾子問疏》引《史記》作陳國苦縣,豈據別本乎? [2]  [3]  三説宋國人。

姚鼐《老子章義序》:“《莊子》載孔子、陽子居皆南之沛見老聃,沛者宋地,而宋有老氏,老子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之為李,語轉而然。

”武義內雄《老子原始》認為,老子非楚苦縣人,而當為宋人。

[41-42]  關於老子故里的現代屬地也有多種説法,包括河南鹿邑説、安徽渦陽説。

[7]  老子後世紀念 編輯 老子坐姿畫像 [44] 太清宮位於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城東五公里的太清宮鎮的東北隅,是祭祀老子的祠廟。

據《後漢書》記載,太清宮建於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名老子廟。

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並立老子祠碑。

鹿邑太清宮1978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鹿邑縣古稱“鳴鹿”“苦”“真源”“谷陽”“仙源”。

農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後人為紀念老子,在鹿邑縣老君台、太清宮興起廟會進行祭拜。

2012年2月,鹿邑縣被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正式命名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

《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

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

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

[7]  [10]  [14]  老子史料索引 編輯 戰國《莊子》戰國《荀子》戰國《韓非子》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魏晉皇甫謐《高士傳》清代梁玉繩《史記志疑》 [6]  [32]  注音全譯老子(1張) 當代《注音全譯老子》 [64]  老子藝術形象 編輯 唐代的蘇州玄妙觀老子像碑,傳説為唐吳道子繪像,唐玄宗題贊,顏真卿書,由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絕”碑,是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

宋代人塑的泉州清源山老君像,衣紋、刻畫、神態都非常傳神。

老子文學形象的最終定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在先秦諸子的筆下,老子是博學多識的學者,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開始得到誇飾;漢初以黃老哲學治國,方仙道興起,讖緯成為國學,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遂傳説化和神秘化,尤其是張道陵的“天啓事件”及佛教的影響,老子終於成為至上神;元明清時期,隨着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45]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郡國志》:“陳國苦縣春秋時曰相,有賴鄉。

劉昭注引《古史考》曰:‘有曲仁裏,老子裏也。

’” 2.    《禮記·曾子問疏》:“按《史記》雲:老聃陳國苦縣賴鄉曲仁里人也。

” 3.    《經典釋文·序錄》:“老子者,姓李名耳(河上公雲名重耳),字伯陽,陳國苦縣厲鄉人也(《史記》雲:字聃;又云:曲里人;一雲:陳國相人。

)” 4.    范文瀾.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241 5.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13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396-398 6.    楊義.老子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1:5-171 7.    陝甘豫皖多地爭“老子”“飛昇”故里傳説皆文化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7-09-26] 8.    餘世存.老子傳.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53 9.    中國鹿邑老子學會.老子故里話老子(第一集).周口:中國鹿邑老子學會,1995:181 10.    河南省鹿邑縣老子故里,道家之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10-31] 11.    2015老君山觀海避暑節:品老子文化觀霧天雲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5-24] 12.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4-40 13.    任繼愈.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373 14.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388 15.    楊義.老子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1:205-215 16.    老子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07-06] 17.    華崗.論老子哲學的偉大成就及其消極面和侷限性.求是學刊,1985(06):6-12 18.    吳安新周世海.道法自然——關於《道德經》的法哲學解讀.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 19.    錢鍾書.管錐編·老子王弼注.北京:三聯書店,2001:691 20.    許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5-27 21.    張岱年.中國文史百科(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15-716 22.    李零.人往仁處走一一《老子》天下第一自序.北京:三聯書店,2008:5 2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63 24.    王雁冰.試論老子《道德經》在文學上的成就.北方論叢,1994(06):97-100 25.    周揚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第Ⅱ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368-369 26.    秦新成劉升元.老子的傳説.鄭州:海燕出版社,1990:1-204 27.    老 子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1-01] 28.    《孔子家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28] 29.    三家注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28] 30.    老子的傳説  .人民網.2015-04-09[引用日期2019-01-01] 31.    《莊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28] 32.    司馬遷.史記.長沙:嶽麓書社,1988:493-498 33.    佚名.老子、孔子、慧能,儒釋道三聖塑造中國文化.意林文匯,2017(02) 34.    羅根澤.古史辨(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4-100 35.    羅根澤.古史辨(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32-351 36.    由雲龍.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042-1071 37.    李零.過點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95-202 38.    高亨.關於老子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79(01):35-39 39.    羅根澤.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63 40.    老子生卒年月不可考如何排他與孔子先後  .新浪網.2004-07-04[引用日期2018-06-10] 41.    老子國籍考辨  .中國老子網.2013-01-23[引用日期2014-03-03] 42.    江俠庵.先秦經籍考(中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212 43.    北史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7-18] 44.    老子坐像取自明丁雲鵬繪《三教圖》,故宮博物院藏 45.    萬晴川.論老子文學形象的演變.嘉興學院學報,2017(05):66-75 46.    老子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1-05-11] 47.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老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11] 48.    《老子衍》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12] 49.    傅斯年對儒者的認識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0.    疑古與信古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1.    疑古與信古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2.    老子的思想及其故里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3.    老子哲學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史上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4.    《猶龍傳》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1-05-12] 55.    揚子法言卷四問道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12] 56.    沈德潛選.唐宋八大家文.長沙:嶽麓書社,1995:1-5 57.    道德真經口義(林希逸)  .道人家[引用日期2021-05-12] 58.    老子誕辰説古今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59.    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性別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5-12] 60.    《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第三批優秀成果出版座談會紀要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引用日期2021-05-12] 61.    老子學説的印度原型  .知網[引用日期2021-05-12] 62.    太上老君到底是不是老子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1-05-12] 63.    《老子》:千古聖哲入戲來  .洛陽日報[引用日期2022-08-03] 64.    注音全譯老子  .新華出版社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2-08-29] 展開全部 收起 圖集 老子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738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英雄rw1 (2022-09-23) 1 人物生平 1.1 出生苦縣 1.2 效力周室 1.3 著書出關 1.4 死後加封 2 主要成就 2.1 天道理論 2.2 辯證思想 2.3 社會理論 2.4 美學思想 2.5 文學成就 3 歷史評價 4 軼事典故 4.1 老子降生 4.2 聰穎少年 4.3 入周求學 4.4 孔子問禮 4.5 高論生死 4.6 青牛吼峪 4.7 函谷著書 4.8 點化楊子 4.9 論養生經 4.10 再遇孔子 4.11 道教祖師 5 人際關係 6 世界影響 7 相關爭議 7.1 姓名字號 7.2 生卒時間 7.3 籍貫故里 8 後世紀念 9 史料索引 10 藝術形象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